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實用的中秋節的作文600字三篇

作文2.23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秋節的作文600字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中秋節的作文600字三篇

中秋節的作文600字 篇1

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所以被稱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還要圓,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中秋前夕,人們都儘可能和家人團聚,取人月雙圓的意義,八月十五又叫團圓節。 中秋節是漢族和少數民族的民間傳統節日。

早在三代時期我國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晚上,有賞月、遊湖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很少了。

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古時還有祭月和拜月活動。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有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地方,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月餅與中秋節的聯繫是在明代。具有關資料説,當時,北京城市裏出現了一種以果做餡的月餅,而人們在中秋節這一天自己製作月餅,用於自身和贈於親朋好友,以表達團圓和祝賀之意。那時的月餅大小和形狀很不規範,差別甚大,其名稱也頗特別。

比如,山西省介縣一帶在中秋節這天,當地老百姓已有閤家圍坐分食團圓月餅的習俗其製作的月餅名堂多且有趣,如有專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餅,有隻限於女的享用的葫蘆月餅,還有特別為小孩們準備的孫悟空,兔兒爺之類的月餅,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中秋節的作文600字 篇2

每年中秋節的這一天,我們會去爺爺鄉下,陪老人過傳統佳節。今年自然也不例外,我們吃過早飯後,一家人就會出發!

可是早餐該吃什麼呢?我起牀後洗漱完畢,心裏就開始在盤算。以前都是我先提要求,媽媽再下廚煮給我吃,要麼隨爸爸去外邊吃,當然,我偶爾也會自己動手。對了!趁爸爸媽媽還沒有起牀,我何不弄好早餐等他們?我決定獨自兑現這個主意,讓他們感到這是別樣的一天!

沒有媽媽在我身邊實際指導,我完全憑藉印象裏的經驗,逐步開始自己的早餐行動計劃。先用電熱水壺燒開水,趁此空擋洗好平底鍋,啟開煤氣灶燒乾炒鍋,等水沸騰後倒進鍋裏,鍋裏的水很快翻滾了,我便開始放麪條入鍋,用筷子輕輕翻動麪條。咦!廚房裏怎會有股味道,原來我忘記開油煙機了,啟開油煙機開關後,我繼續專心幹自己的活。

案台上一字擺開三個碗,我將切好的葱花放進碗裏,再加些麪條鮮和芝麻油,麪條煮熟後盛入冷水裏,冷水過濾後的麪條不粘,拌起醬汁來會清清爽爽。我將麪條分別夾入碗內,再放入牛肉醬汁拌勻後,洋溢的香氣撲鼻而來,爸媽似乎也聞到了香味,走進廚房翹起拇指誇我,我們將麪碗端上餐桌,一同開始享用早餐。

自我長這麼大以來,這是第一回弄早餐,看起來很難的事情,實際上動了手就不難。原來,人只要有一顆愛心,有勤快勞作的習慣,就會感覺到生活的'甜蜜。

以往媽媽下廚是我家慣例,爸爸和我都習慣吃現成的,日久天長養成飯來張口,雖然有時候幫媽媽打下手,但並未有過想做飯菜的嘗試。實際上,我對中國各地的美食很感興趣,到不同的地方旅遊時也喜歡嘗味,有時我也教媽媽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菜,可我大多時候是典型的紙上談兵。通過這次感恩早餐的經歷,我意識到坐着説不如起來行,以後我會經常下廚練習手藝,這樣既可以學到許多生活的常識,又可以體驗到人在勞作中的快樂!

中秋節的作文600字 篇3

  説了月餅來歷的傳説,再説月餅這個名字的故事。在早期,人們並不把月餅叫“月餅”,其叫法很多,如李淵説的“胡餅”,還有“小餅”、“月團”、 “宮餅”、“金餅”(宋代)、“月糕”(元代)等叫法。在唐朝,最流行的叫法自然是胡餅。過去,漢人把生活在中國北方、西方的匈奴、鮮卑、氐、羌、吐蕃、突厥等遊牧民族,統稱為“胡人”,他們特有的日常食用的麪餅,被漢人稱為“胡餅”。這種餅圓圓的,糖餡、包以果仁等,很好吃。

那麼,胡餅又是如何改稱月餅的?這便與中國四大美女之一的楊玉環--楊貴妃有關了。

楊玉環,原名楊芙蓉,本是唐玄宗李隆基第18子、壽王李瑁的妃子。楊美人通曉音律,能歌善舞,最重要的是姿色出眾,真若出水芙蓉,男人見了沒有不動心的。好色的李隆基聽説後,便把時年已27歲的兒媳婦搞到了自己的後宮,冊封為貴妃,萬千寵愛集於她一身。有一年中秋節,李隆基和楊貴妃一起吃胡餅賞月,風流成性的李隆基故作風雅,覺得胡餅一名不好聽,想改個名字。但起什麼名字好呢?一時想不出來。楊貴妃抬頭一望,其時高懸空中的一輪圓月,恰如這圓圓的胡餅,遂脱口而出--月餅。李隆基一聽,連連拍手叫絕。“月餅”一名,由此叫出來了。

但這個傳説似乎不靠譜,有這樣的記載,唐僖宗李儇曾在中秋節賜餅給新科進士,當時此餅並不叫月餅。李儇比李隆基晚生177年,可以肯定在唐代,至少在晚唐,月餅仍不叫月餅的。有的學者稱“月餅”一詞出現在南宋吳自牧的《夢樑錄》一書中,我查了一下,並無此詞。

其實,在宋代,人們也不把月餅叫“月餅”,文人喜歡稱之為“金餅”,如與梅堯臣齊名的宋代文學家蘇舜卿有詩句:“雲頭豔豔開金餅”、“金餅隔林月”。在宋代,中秋吃月餅的風俗尚沒有普及,到了元代,中秋吃月餅的風俗才變濃,但多稱之為“月糕”。一直到明代,“月餅”才正式定名,中秋節吃月餅風俗也廣為流行。如“明嘉靖《威縣誌》稱,”中秋,置酒玩月,為月餅饋之。“明田汝成的《西湖遊覽志會》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

標籤:三篇 中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