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家鄉的端午作文(通用45篇)

作文1.9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鄉的端午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的端午作文(通用45篇)

家鄉的端午作文 篇1

在我的家鄉——晉江,端午節被稱為“五月節”。在這一天,人們除了可以觀賞到的精彩紛呈的賽龍舟、風情獨特的“嗦羅連”、激情狂歡的海上潑水之外,還有一項特別有趣的活動,那就是“捉鴨子”。

記得去年的五月初五這一天中午,棕香還在口中繚繞,我就催着爸爸出門。來到“天下無橋長此橋”的安平橋畔。橋的兩邊彩旗飄飄,橋上、岸邊站滿了觀眾,橋下還有人開着機排、漁船也佔據有利位置想一睹捉鴨人的風采呢。只見橋上騰空伸出l根10多米長的圓木柱,上面塗滿黃油,木柱的末端安裝着一隻盛鴨子的小木箱。

在一片喧天的鑼鼓聲中捉鴨比賽開始了。參賽者們排着一個長隊個個赤膊上陣,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第一位勇敢者上場了。他張開雙臂保持身體的平衡,小心翼翼地走過這根伸向河裏的圓木,到了末端,當他用手拍開小木箱的活門的時候,失去了重心,“嘭——”的一聲掉進河裏的同時鴨子也掉進了水裏,可憐的鴨子在驚惶失措中就這樣稀裏糊塗地被當作“戰利品”給捉住了。可接下來的.勇士們可就沒這般身手了,還沒等他們走進鴨籠,就一個個撲通撲通下餃子般掉下水了,只得望鴨興歎。

就在我也看得出有點沮喪的時候,有人乾脆把鴨子直接扔到江裏,剎那間,可熱鬧了,人聲鼎沸,善於泅水的男子漢們一個個赤膊跳下水去,他們拼命向鴨子游去,鴨子似乎覺察到了,拼命的拍打起翅膀,濺得捉鴨人滿臉是水,站在船上或岸上的觀眾大聲呼喊,示意鴨子逃向何處。一時間,鴨子驚慌失措的叫聲,追鴨人的喘息聲,岸邊圍觀家屬的吶喊助威震耳欲聾。

真希望這種鬥智、鬥勇的水上體育活動年年都有啊。終有一天,我也要當一回捉鴨的勇士。

家鄉的端午作文 篇2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到那日,人們整天都沉浸在喜氣洋洋的氣氛裏。

每逢端午節那日,人們都包粽子吃,聽説這其中還有一個故事。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楚國有一位著名的愛國大詩人,名叫屈原,當初他因國破家亡,悲憤不已,抱石怒投汩羅江裏。人們知道了,怕江裏魚蝦把屈原的屍體吃掉,便包了許多味道鮮美的粽子扔進江裏,希望這樣魚就不會吃屈原的屍體。正好那日是農曆五月初五,善良的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把這日定為端午節,以示悼念。

你知道粽子是怎麼包的'嗎?讓我來告訴你吧。首先把新鮮的粽葉洗得乾乾淨淨,然後用左手託着粽葉,右手輕輕地舀起糯米,並加上綠豆、蜜棗、葡萄乾、排骨、花生米,用粽葉把它們包起來並用繩子捆緊,最後把包好的粽子煮上幾個小時,熟透了就可以吃了。粽子還在煮的時候那香味就早已飄蕩遍了整個大街!你咬上一口嚐嚐,保證令你越吃越想吃,就算你不吃,聞一聞,都會垂涎欲滴,並且那香味直往心裏鑽。

一頓豐盛的午餐過後,人們就扶老攜幼從四面八方不約而同地來到河邊,觀看激烈的龍舟比賽。只見兩隊選手精神抖擻地坐在船上,手緊緊地握住船槳,目不轉睛地注視着前方,整裝待發。聽到“叭”的一聲,一條條龍舟像射出的箭一樣向前衝。兩岸的人們也歡騰跳躍,興奮地大喊着:“加油,加油!”一時間,人聲鼎沸,鑼鼓喧天,響徹雲霄,熱鬧非凡!

到了下午,人們也早已滿頭大汗,該洗個舒服的澡了。按着傳統的習慣,人們用早已準備好的艾葉、菖蒲、魚腥草等燒上一大鍋水。全家人都要洗,説是避邪氣 ,其實按中藥原理是殺菌除濕氣。洗了以後,不會生痱子。

朋友們,歡迎你們到我的家鄉來過端午節,你們一定會一飽眼福和口福的!

家鄉的端午作文 篇3

想必大家都過過端午節吧!這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據説端午節和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

相傳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這天,屈原聽説秦軍攻破楚國後,悲憤交加,最後抱着石頭投入了“汨羅江”,以身殉國。人們為了紀念他,就逐漸形成了包粽子、喝雄黃酒等習俗。

端午節在我們“浙裏”是十分重大的節日,一大清早,外婆就上集市買東西了。一大包糯米,一大塊肥瘦相間的豬肉,外加一疊葉殼都是做粽子必不可缺的東西。包粽子要先將米洗淨,葉殼洗淨,備好肉和棗,將碧綠的葉殼捲成三角狀,再將米和肉擱裏頭,用繩子緊緊地封上口就好了。

我迫不及待地想上手試試,可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可就沒那麼容易了,光卷葉殼就琢磨了好一陣子,我又是繞又是纏,葉殼卻好似一個頑皮的小孩兒,死活不肯聽我使喚。最終在外婆手把手指導下,終於完成了第一道工序,再後來就簡單了,把米和肉放進去,用筷子往米里戳幾下,防止粽子煮好後太鬆散,最後我把口子捏緊,捆上繩子,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起鍋架起煤爐,一個個穿着綠衣裳的粽寶寶爭先恐後地跳進鍋去,我坐在煤爐邊給歇着,看着鍋中咕嚕咕嚕的冒泡,我掀開蓋子想偷偷望一眼,不料冒起的'白煙一下子迷了眼,還把家瞬間變成了仙境一般,我趕忙蓋上了蓋子。

外婆拿來艾青掛上牆,又拿來雄黃酒倒上,味道甚是刺鼻。過了一會兒,外婆説粽子該好了,我趕忙打開鍋蓋,一個個粽寶寶穿着綠衣裳進去,披着黃衣服出來。外婆將其裝盤,望着那熱騰騰香噴噴的粽子,心中有種莫名的愉悦。

解開繩子,香味忽地像巨龍一般翻滾而出,趁熱咬上一口,米又糯又鮮甜,肉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簡直恰到好處。

吃着粽子,聞着艾香,一切都懶洋洋的。家家户户無不是吃着粽子,談論着生活的瑣事,做好的粽子也不忘給鄰家送上幾個,雖不是玉盤珍饈,但也會使每家每户笑得合不攏嘴。

粽香伴隨着快樂在這餘姚城裏愈飄愈遠……

家鄉的端午作文 篇4

我的家鄉在蘇州,蘇州端午節的民間習俗跟其他地方有所不同,別的地方大都是紀念屈原,而我們蘇州卻是紀念春秋時期吳國名將伍子胥的。

伍子胥為吳國立下赫赫功勞,最後卻被吳王夫差賜死,投入河中,那天,正是五月初五,端午。從此,我們蘇州的百姓和伍子胥的後人都會在端午節祭祀伍子胥,往河中扔粽子,放生河蚌和泥鰍等活動。

在伍子胥死後206年的這一天,屈原抱石自投汨羅江,無論是巧合還是刻意,人們都以同樣的方式去祭祀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由此可見,我們蘇州過端午節活動還是全國的鼻祖了。

説起端午節,划龍舟自然是必不可少了。我們這邊屬江南水鄉,河道眾多,所以划龍舟的風俗到處都有,傳説我們吳地的祖先自認為是龍的後代,賽龍舟的最初目的就是為了取悦蛟龍;將各種食物裝入竹筒,裹以樹葉,投入水中,與龍共食,(這估計就是粽子的雛形)所以説紀念龍神是我們蘇州端午節的最初由來。

還有不得不説的粽子,大家都知道嘉興粽子很有名,殊不知我們蘇州的`粽子,不論外形,內容都是五花八門,數不勝數,有機會大家來我們蘇州,品嚐一下。

蘇州過端午節還有食“五黃”的習俗,“五黃”是指:黃鱔、黃魚、黃瓜、鹹鴨蛋黃和雄黃酒,主要目的大概就是辟邪消災,是不是比較豐富啊。細想起來,端午節的習俗還有好多好多,不是一時能講得完的。

所以,端午節到了,歡迎大家到我的家鄉--蘇州來玩,感受吳地端午的文化。正如兒歌所述: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家鄉的端午作文 篇5

昨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的來歷是這樣的: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有一個愛國詩人,名叫屈原,當他聽説自己的國家都城被強大的秦軍佔領時,一怒之下,寫下了自己的絕筆《懷沙》,然後投江自盡了。江邊的老百姓聽説後,立刻乘船去打撈屈原的屍體,可惜沒有成功。老百姓急忙回家拿飯糰、雞蛋等食物投入江中餵魚,怕魚兒吞食屈原的屍體。如今的龍舟賽、吃粽子都是為了紀念屈原這一位愛國詩人。

端午節的早上,我早早地就起牀了,看見桌子上香噴噴的粽子、圓溜溜的雞蛋,我口水直流三千尺,饞得要命,拿起一個粽子就往嘴中塞,一連吃了四五個,弄得滿臉都是米飯,媽媽笑着説:“你真是一個小饞貓!”

吃過早飯,我和爸爸媽媽邁着輕盈的步伐來到河邊看龍舟賽。一到河邊,哇!這裏早已人山人海,熱鬧非凡。看來濛濛細雨絲毫沒有阻擋大家看龍舟賽的腳步。我擠在人羣中,往河裏一看,兩條威風凜凜的龍船在河裏劃來劃去。一條紅隊,一條黃隊。岸上的觀眾議論紛紛,有的説紅隊勝,有的説黃隊贏。一聲哨響,比賽正式開始了,只見紅隊像離弦的箭衝向前方,而黃隊也毫不示弱,如猛虎下山,拼命地划向前方。一會兒紅隊在前,一會兒黃隊超過了紅隊,岸上拉拉隊的.加油聲此起彼伏,這時,黃隊的領隊突然站在船頭,大聲高喊:“一二三,加油!一二三,加油!”這喊聲似乎給隊員們增添了無窮無盡的力量,他們團結協作,動作整齊,拿出了吃奶的力氣,使勁地向前衝,在紅隊即將再次超過黃隊時,黃隊一縱,衝過了終點線。岸上頓時響起了歡呼聲。

回到家,我們一大家人圍在桌前就餐,餐桌上擺滿了美味佳餚,有我最喜歡吃的紅燒肉、板鴨、雞腿、黃瓜涼拌……大家互相敬酒,互相祝福,邊吃邊聊,充滿了歡聲笑語。

端午節我過得很快樂,不但吃了很多我喜歡吃的東西,而且還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做什麼事,只要團結一致,齊心協力,才能勝利!

家鄉的端午作文 篇6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我家鄉的人們就會喜氣洋洋地迎接端午節的到來。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春秋戰國時期偉大的詩人屈原。當時楚國被秦國打敗了,他滿懷悲憤跳到了汨羅江自盡。人們懷念他,崇敬他。為了避免魚蝦咬屈原,扔了許多米團到汨羅江,大家以為這樣讓蝦吃飽了就不會咬屈原了。後來,人們怕河水把米團沖掉,就用荷葉把米團包住,再用紅線把米團捆好。慢慢地就發展為今天的粽子。每年的端午節,在我們的家鄉家家户户都忙着包粽子,可熱鬧了。粽子用翠綠的粽葉包裹着潔白的糯米加上用紅豆、綠豆和一肥一瘦的醃肉做餡。粽子煮熟後,剝開粽葉,只見米團裏彷彿嵌着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非常好看,還散發着香氣,讓人垂涎欲滴。家鄉的人們都説吃了這種粽子,日子會過得更加紅紅火火,身體就會更健康。所以大人小孩都愛吃。

家鄉的端午節除了包粽子,還會賽龍舟。賽龍舟太吸引人了,那一天,人們紛紛從四面八方趕過來觀看賽龍舟。河岸上,人山人海,早就擠滿了觀眾。

選手們都會穿着色彩鮮豔的服裝,精神抖擻地站在船上,聚精會神等待着比賽的開始。最帥的就是站在最前面的鼓手,他扎着紅色的頭巾,強壯的'身體,威武的站在船頭。“砰”只聽見一聲槍響,比賽開始了,數十條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划向終點,選手們拼命地往前劃,河兩岸上的啦啦隊也是拼了命似的為自己的隊員鼓勁,“加油,加油”喊聲此起彼伏,震耳欲聾,霎時間,鑼鼓喧天,人聲鼎沸。

家鄉的端午節還有一個習俗,就是在門口上掛艾葉,給小孩戴香包。因為傳説五月是毒月,毒蛇,蚊子,鬼都會出來,所以人們會在門口上掛艾葉避邪,到了晚上,老人都會用艾葉熬水給全家洗澡,還在小孩的腳上塗上香香的雄黃酒,聽説這樣可以去掉百病,驅邪。

我覺得家鄉的端午節真有意思!歡迎你到我的家鄉來玩。我會給你當個免費的導遊帶你去看賽龍舟,還請你吃美味的粽子。

家鄉的端午作文 篇7

農曆五月初五日為端午節,也稱端陽節。它是中華民族的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泉州民間統稱為“五月節”。

每年這個時候家家户户都會包粽子。端午節前幾天媽媽就開始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粽葉放在水裏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洗一洗。等粽葉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錐體,然後先放各種美味的餡兒,有鹹的,有甜的。鹹的,有豬肉梅菜餡、蛋黃豬肉餡、豌豆餡等;甜的.有蜜棗餡、豆沙餡等。接着在裏面放上糯米,最後用線把葉子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墨綠的粽葉包起來的粽子,玲瓏可愛,等粽子包完後,媽媽把它們放在灶裏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然後就可以吃了!

家鄉有一條小河,記得以前每次祭祀完後,村裏的人會把飯菜和粽子倒到河裏去。我疑惑的問大人為什麼。大人們説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楚人屈原。他是一位詩人,非常愛國,可是得不到君主的信任,所以自投於汩羅江。當地老百性都非常尊敬和愛戴他,生怕他的屍體被魚吃掉,於是投下一種用棕葉包米的東西餵魚,好讓魚不去吃屈原。以後,每年都以此方法來紀念屈原。 隨着年齡的增長,從網上我知道了,端午節的由來,到現在都沒有一個可靠的解釋!大部分人説在端午節吃粽子是紀念屈原的,也稱為詩人節。有的説是為了紀念伍子胥或紀念曹娥的;當然也有就其起源年代進行考究的認為起於三代夏至節;其中也有惡月惡日驅避説,吳月民族圖騰祭説等等。這麼多來源,但千百年來,為什麼獨獨盛行屈原之説呢?我想大概是屈原的愛國感情和感人詩辭已深入人心,所以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吧。

當然隨着時間的推移,端午節的內涵有了新的變化,我家鄉的節日也注入新的內容。但我想傳統的我們還是要傳承!發揚光大!特別是端午節背後所寓含的深意——愛國。

家鄉的端午作文 篇8

每年的陰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這一天,家家户户都很熱鬧,人們不僅要包粽子,而且還要打大餅和米糕。

聽媽媽説,端午節還有一段歷史呢。古代有個叫屈原的詩人,因熱愛祖國而不被理解,受到了屈辱便來到江邊,跳進了江裏,溺江而死。人們打撈了很長時間也沒撈到他的屍體,他們擔心他的屍體被魚吃掉,就把包好的粽子扔進江中,讓魚吃粽子而不要去吃屈原的屍體。因此,每年的這個時候,也就是端午節人們就包粽子來紀念屈原。

在我的家鄉端午節是這樣過的,人們早早的起牀,到外面去,採上一段柳條,拿回家中,插到了户門上。另外,小孩子們的脖子上戴着香囊,同時手、腳腕繫上五彩線繩,傳説可以避邪驅蟲,以後會有福氣。大人們呢?坐在一起包三角形或者四面體形的粽子、打米糕、打各種口味的大餅。吃着香噴噴的粽子,我就產生了學包粽子的想法,隨即告訴了媽媽,但媽媽不答應,在我的堅持下,媽媽才答應教我,我高興的直跳。

製作粽子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媽媽教我的步驟也很緊湊,首先讓我拿好粽葉,接着卷好粽葉,同時把糯米、花生、大棗,放進卷好的粽葉裏,待所有的東西填滿後,就把粽葉按照四面體或三角形狀包起來,之後用粽繩系在粽子上。這樣一個完整的粽子就包成功了。我剛開始包粽子並不是很好,在媽媽的幫助下雖然我包了好多奇形怪狀的粽子,但也體會了包粽子的'樂趣。等咱們把所有的材料包完後,媽媽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裏去煮,幾個小時後香噴噴的粽子熟了,把粽繩解開,一陣陣葦葉的清香撒出來,讓人讒言欲滴。

真期盼今年的端午節快點到來。

家鄉的端午作文 篇9

我們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比如説端午節、春節、中秋節、元宵節……可我最喜歡的節日還是端午節。因為端午節可以和家人一起吃飯、品嚐美味的粽子、賽龍舟……

關於端午節還有一個小故事,在我國古代戰國時代,楚國有一名偉大的詩人名叫屈原,他的國家將被秦國打敗,屈原不願做一個敗國的`詩人就寫了許多詩後跳江自殺了。

所以我們端午節就要往河裏扔粽子,讓屈原的身體能夠保留下來。

家鄉的端午作文 篇10

端午節,在農曆的五月初五,傳説是為了紀念投汨羅江的屈原。在這一天,人們要舉行賽龍舟等活動;不過在家鄉,須以其他代替。

五月初五的黎明,當第一縷光剛剛刺破雲層,如傳來捷報的信使一般飛進人們的窗,電燈便一盞接一盞地亮了起來。大家要去踏青了。

人們手上繫着紅繩,這種繩子有黃、青、赤、白、黑五色,象徵着五行,希望以此消災辟邪,長命百歲,多數人就戴一個,也有戴兩個的,更有甚者,尤其是小孩子,手上腳上都拴着,這些紅線要在之後的下雨天扔掉,代表消除禍患。

有些人家門前掛着艾草,這種草形狀似劍,要斬妖殺魔,為民除害。其實,倒不如説是驅蟲用。

端午節,自然少不了很經典的粽子。用粽葉包裹糯米蒸煮,裏面放入紅棗,或豬肉,或紅豆,人們踏青前,會帶上許多,走累了,聞到粽子散發出來的香味,好不誘人。只是,不知是否有人留意過,本應是給江魚吃的,卻到了人的肚子裏。

説了半天,終於開始踏青了。人們很早就出發了,四點多到達山腳下時,那裏早已人山人海。有的人已頭戴花環,手拿艾葉從野外返回;他們是半夜三更便出發了。以往寂寞的'野外,響徹了人們的歡聲笑語。大家三五成羣,邊走邊閒聊。還有很多騎者不時從人羣中飛掠而過,引起一片掌聲或驚呼。

踏青回來,難免顯出些疲態,不過,在這歡喜的日子裏,又算得了什麼!每一個人身上都沾上了野外蓬勃的生氣。

家鄉的端午作文 篇11

端午節是每年的五月初五,在這天人們要賽龍舟、掛香袋、包粽子、、、、、,這天我跟小夥伴們自己動手來包粽子,過一個跟往年不一樣的端午節。

我們準備好:用水泡好的糯米、粽葉、線、餡料、鍋。我們全副武裝來到了同學家。

我們要開始大顯身手了,我們先看媽媽們的示範:先把粽葉的粗頭包成一個漏斗狀,放一半的糯米,然後在中間放上自己喜歡的餡,再把餡用糯米蓋住,然後把上面的粽葉襄下來捏住,再把多餘的粽葉左一圈,右一圈、、、、、、直包到沒有粽葉為止,最後用線把粽子打個結,就完成了。咦,很簡單嘛。我們異口同聲的説,接着輪到我們了。我們爭先恐後的拿來粽葉,我用了一大堆糯米,我又看了周圍同學的糯米都比我少,我又倒掉了一些,我以迅雷不及掩耳勢將粽子包完了,我包得近看像粽子,遠看像雷,我又看同學們,有的變成了迷你粽,有的變成了長條粽、、、、、、同學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都哈哈大笑起來,。唉,別看包粽子的.步驟很少,但讓我們來包的確有難度。

我們將自己包好的粽子,放到鍋裏蒸,耐心等待粽子的香味,終於經過一個多小時的煎熬,粽子出爐了,糯米和粽葉結合的香氣迎面而來,我們一擁而上拿來香噴噴的粽子品嚐起來,吃着自己的勞動成果,味道真是別有風味。

快樂的時光總是那麼短暫,又要跟同學們説再見了。經過這次包粽子的經歷,我對怎樣包粽子有了更深的瞭解。

這次的端午節真是開心又別樣。

家鄉的端午作文 篇12

記得端午節那天中午,我和媽媽在睡午覺。突然,電話鈴響了。媽媽接了電話,聽到一個陌生女人的聲音:你的電話費已經欠2500元。媽媽大吃一驚,疑惑的表情溢在臉上。那個女的還説了許多亂七八糟的話,什麼你的身份證已經被盜用,人家用你的身份證盜用了241萬┅┅當媽媽放下電話時,只見急得汗珠都出來了。

我和媽媽連忙起了牀,慌慌張張地走出家門,打的到了銀行,媽媽把所有的錢都取了出來。我輕輕地問媽媽:你怎麼把錢都取了出來呢?媽媽説:萬一錢真的被那個人拐走了怎麼辦?我説:媽媽,不是那個人説自己是警察嗎?媽媽説:説不定是假的。

那時候,我遲疑了一下,開始有點懷疑他了。我和媽媽又乘三輪車來到郵電局,問電話費情況。阿姨説:沒有欠費。媽媽就把事情講了一遍。阿姨説:那個是騙子以後這樣的.電話不用相信。旁邊的保安叔叔走過來説:你今天是第五個被騙的。

這時,媽媽鬆了一口氣,説:我已經被那個騙子騙得團團轉。以後我要吸取這個教訓。

這樣的騙子真是太可恨了。

家鄉的端午作文 篇13

每一年的陰曆五月初五是端午,我家鄉的大家就會歡歡喜喜地迎來端午的來臨。

端午節是為了更好地留念春秋時期階段傑出的作家司馬遷。那時候燕國被秦朝擊敗了,他懷着悲痛跳到汨羅江自殺。大家懷戀他,尊崇他。為了更好地防止魚類、蝦類咬司馬遷,扔了很多米團到汨羅江,大夥兒認為那樣讓蝦吃飽就不容易咬司馬遷了。之後,大家怕河流把米團沖走,就用菏葉把米團包起來,再用紅槓把米團捆緊。漸漸地就發展趨勢為今日的粽子。每一年的端午,在大家的家鄉每家每户都忙着包粽子,可繁華了。粽子用翠綠色的粽子葉包囊着雪白的檽米再加上用小紅豆、黑豆和一肥一瘦的醃豬肉做餡。粽子煮開後,剝掉粽子葉,但見米團裏好像嵌着幾個深紅色光亮的'瑪瑙石,十分漂亮,還釋放着香味,令人垂涎三尺。家鄉的大家都説吃完這類粽子,日子會過得更為蒸蒸日上,身體就會更健康。因此大人小孩都喜歡。

家鄉的端午除開包粽子,還會繼續賽龍舟。賽龍舟太吸引人了,那一天,大家陸續從四面八方趕過來收看賽龍舟。堤岸上,人潮人海,早已擺滿了觀眾們。

參賽選手們都是會衣着色彩豔麗的服飾,精神煥發地立在船裏,專心致志等候着賽事的逐漸。最酷的便是立在最前邊的鼓師,他扎着鮮紅色的方巾,健壯的身體,威風凜凜的立在船首。“砰”只聽到一聲槍聲,上場比賽了,數十條龍船像離弦的箭一樣划向終點站,參賽選手們拼了命地向前劃,河海峽兩岸上的拉拉隊也是不顧一切一樣給自己的隊友鼓勵,“給油,給油”叫喊聲此起彼落,振聾發聵,頃刻間,熱熱鬧鬧,人頭攢動。

家鄉的端午還有一個風俗習慣,便是在大門口上掛艾草葉,給孩子戴香囊。由於傳説故事五月是毒月,毒蠍子,蚊蟲,鬼都會出去,因此大家會在大門口上掛艾草葉辟邪,到夜裏,老年人都是會用艾草葉熬水給全家人冼澡,仍在小孩子的腳底塗上香噴噴雄黃,聽聞那樣能夠除掉萬病,避邪。

我認為家鄉的端午真有意思!歡迎您到我的家鄉來玩。我能讓你當個完全免費的導遊員陪你去看賽龍舟,還你要吃美味可口的粽子。

家鄉的端午作文 篇14

端午節是我童年時代最喜歡的節日。不光是我喜歡,估計每個北方孩子都喜歡。真是奇怪,我們沒有萬人競渡的龍舟賽的熱鬧可看,但卻是童年最期待的節日。

每當快到端午節,家人們早早的開始準備包粽子,因為在北方沒有新鮮的竹葉,老人們要把幹粽葉泡在水裏,浸好江米、紅豆、綠豆,還有紅棗和葡萄乾。嘴饞的我們從長輩的準備中就開始期盼吃到甜甜的粽子。一切準備就緒,就要開始包粽子,包粽子不像包餃子不管包的怎樣都可以擠在一起相互幫忙,按餅,擀皮各幹各的。每到包粽子,家裏都會挑選最會包粽子的人上陣,爸爸每年都會成為包粽子的主力軍,包出來的粽子個個好看,像選美一樣。我們就等着他們上鍋去煮,那氤氲的香味飄香滿屋。記憶中每次煮粽子都會很久,煮熟了也不能趁熱吃,還會在涼水裏泡上一晚,等粽子吃到嘴裏正好是端午節的早晨。所以,端午節我們從不會睡懶覺,早早地起牀一是為了吃粽子,二是可以到江邊採艾蒿,路上經常看到有的人採完就插在耳朵旁,更多的人則會把艾蒿插在自家的門上,所以端午節的味道除了粽香味,還有清香的蒿草味。再在懸掛蒿草的地方掛上五彩的葫蘆,家家户户的門前就變得五彩繽紛了。除了各家各户的寶葫蘆絢麗多彩,多彩的還有孩子們的手臂,每到端午節的早晨媽媽都會拿出彩色的絲線系在我們的手腕上,説這樣我們就不會怕蚊蟲叮咬,保佑我們健康平安。還叮囑我們,如果端午節過後下雨就剪掉這彩繩扔到水坑裏才能應驗。所以每次我心裏都會很矛盾,一方面盼着下雨,可以祈求平安,一方面如果這麼好看的`彩繩沒帶幾天就剪掉真有點捨不得。當然在北方,端午節都是晴熱少雨的,所以這彩繩都會在手臂繫上很久。如果一直不下雨怎麼辦?老人們還會説那就帶到七夕節,把它剪斷扔到屋檐上,讓喜鵲叼去給牛郎織女搭鵲橋。現在想想真是奇妙,老人們就是這樣把兩個傳統節日習俗連到一起了。

至今,每到端午節都會想起家鄉端午節,想起那隨風飄蕩的多彩葫蘆,想起那各式各樣的彩繩,想起那粽子的芳香,艾草的幽香,還有那孩子身上隱約飄來的藥香。

家鄉的端午作文 篇15

端午節為每年的五月初五,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在端午節來臨的前兩天夜裏,家家户户的大人們都會為自己家的女孩子準備指甲草。只要把指甲草剪成小段放入石臼中,加入少量白礬,用石杵搗成碎泥,取一小撮放在指甲上,然後拿桑葉包着,再拿細線綁着。過了一晚,解開細線。女孩子們指甲的顏色就會變得紅彤彤的。大人們説是“五月端午染指甲,蠍子蟲子不要娃”。

端午節不僅要染指甲,就連大門兩旁也得掛上艾草。大家認為門兩旁掛艾草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家身體健康。

當然,端午節無非就是要吃粽子的。在端午節前後這段時間,家家户户都會做一些美味可口的粽子。説到這粽子啊,便會想起民間的'一個故事。傳説中,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江。人們為了使魚蝦不損害他的身體、蛟龍偷走食物。便用艾葉包住,五色線捆好。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投入江中餵飽魚蝦,才有了現在的粽子。

在端午節來臨的這天中午,大人們還要去山上採一種青草藥。我們稱它為“午時草”,小孩們要用這種草加上温水來洗澡。這樣可以將身體裏的毒都驅除。

美好的端午節就這樣過去了,好希望下個端午節能夠快點到來......

家鄉的端午作文 篇16

不知不覺中,我們迎來了一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一提起端午節,大家就會想起江南那熱熱鬧鬧的場面,賽龍舟、喝雄黃酒等一系列的習俗,但北方的端午節卻與江南的截然不同,依然是有着另一番特色,下面就讓我來介紹一下我家鄉的端午節吧!

端午節這一天,家家户户都起得很早,就連我這個“小懶貓”在這一天也不另外。剛起牀,爸爸就給我係上了五彩繩,那五彩繩真好看,五種或多種顏色搭配在一起,纏繞在我的手脖上。然後拿起前一天買的各種各樣的葫蘆掛起來,滿屋子裏顯得豔麗極了。

這裏有一個習俗,端午節早上出去踏青,我們一家人去了穆家店,我的伯父在那裏有一個房子,但是由於那裏長時間沒有住人,園子裏除了各種秧苗,就是一堆瘋長的草,看到這番景象,大家一起動手來鋤草,我也不另外,“來到這裏不能什麼收穫也沒有”我想,於是我拿起鐵鍬,也幹起活來。一開始,我不會使用農具,鋤草卻挖出一個坑來。經過伯父教我一番,我漸漸學會了怎樣使用農具,草鋤乾淨了,這是一個很大的收穫,讓我能實踐一下勞動的快樂。這可是一次很有意義的踏青了吧!

中午回到家裏,準備了一些包粽子的材料,我就央求媽媽教我包粽子。每年我都能吃到香甜的粽子,都是直接買現成的,但今年卻不同,我要動手實踐,吃自己親手包的粽子。我先拿出兩片包粽子的葉,弄成象勺子一樣,把糯米用勺子舀進去,但糯米不能太滿,一些肉或大棗之類的要放在糯米中,然後把糯米包好,再用繩子繫好。這樣一個粽子就做好了,最後把粽子放在鍋裏蒸或煮。一開始,我包得並不是很好,但包了幾個之後,就可以包一個漂亮的`粽子。我想,這應該是熟能生巧的緣故吧!

我家鄉的端午節是不是也很有趣,有意義呢?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因為今年的端午節,我學會了很多。因為過家鄉的端午節,我很快樂!

家鄉的端午作文 篇17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句亙古不變的詩句流傳了下來,屈原他投了江,但是他在人們心中是亙古不變的!農曆五月五成了紀念他的節日——端午。

亙古不變的是那經典的故事!

每到端午,一家老小都聚在一塊,除了在飯桌上吃飯外,老人們還要慈祥的對孩子們講端午的來歷。相傳,春秋時期,屈原在楚國擔當三閭大夫。但是他遭到奸人陷害,又不被楚王相信,被迫流放。果不然楚王失去了他又聽信奸人詭計,不久便山河破碎國不在了。屈原聽到這個消息後,懷着憤然和悲憤的心,永遠的沉入了汨羅江。村民們划着船,去找屈原的屍體,怕魚蝦吃掉屈原的屍體,於是便用紅線捆紮起粽子,嚇唬蛟龍,餵飽魚蝦。從此划船和吃粽子的習慣就流傳了下來,成了今天的“賽龍舟”和“吃粽子”。孩子們沉浸在那回味無窮的經典故事中……

亙古不變的'是那飛行在水面上的龍舟!

到了端午節,江邊江灘彷彿是被灑滿了麪包屑的麪包,人山人海,他們在幹什麼呢?呵呵,當然是在觀看一年一度的龍舟賽啊!

驚天的鼓聲傳來,“咚、咚……”這聲音宣佈了比賽的開始,龍舟隊員們用最大的力氣划向終點,肩膀上隆起的肌肉彷彿在告訴對手“我們比你們先到!”

龍舟的外形從表面上來看,像一個腫頭火柴一樣,火柴的頭仔細一看,原來是龍頭,龍頭一般來説不是很大,因為如果太大了後就會影響速度。龍頭的顏色大多數是以豔色為主,這樣是為了表示這歡樂日子裏的歡樂氣氛!人們陶醉在催人奮進的鑼鼓聲中……

亙古不變的是那冒着香氣的粽子!

提起端午人們就不自覺的想到了粽子這一民族美食。但你在品嚐它的時候,你知道它的製作嗎?

在我的家鄉,粽子是用粽葉包的,三角形是傳統的形狀,它裏面的主要成分是糯米,用糯米包成的粽子,上面點綴上幾個葡萄乾或紅棗,會不會更有情趣一些呢?

用粽葉包成的粽子,外面要用紅線捆紮。吃粽子的時候,用手一扯,白白的粽便到了嘴裏,那種心情和氣氛包容在你渾身上下,使你不忍嚼這芳香的粽肉。在吃之前先蘸一點白糖,涼涼的,濕濕的,在悶熱的五月天裏,吃上幾個粽子,好不愜意啊。幸福飄散在沁人心脾的粽香中……

鄉情是亙古不變的,家鄉的端午是亙古不變的!

家鄉的端午作文 篇18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南宋詩人陸游是這樣形容端午節的。這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民俗,讓我們一代又一代人傳頌着緬懷着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的芬芳從遠古飄來,依舊那麼甜香。

又將臨近端午,家鄉的老人們又將着手選糯米,泡糯米,煮粽子了。每年端午的前一天,奶奶會親手用竹葉包粽子,糯米是幾天前用水泡過的,這樣粽子吃起來口感才細滑,又有彈勁。粽子裏還要加點大棗、葡萄乾等,煮熟後既清香又有淡淡的甜味。晚飯後,奶奶會點着院子裏的那口大鍋,將粽子一個個擺放進去,四周放上雞蛋,加水後用木塊壓實。當甜香隨着熱氣瀰漫整個小院時,奶奶卻不讓嘴急的我開鍋品嚐,一定要等到端午的早晨,説是讓粽葉的味道浸入到糯米和雞蛋中才好。

睡覺前,媽媽會找來家中五種顏色的線配成綵線,掛在晾衣杆上,等露水將它打濕。每年的這個時刻,我就盼着清晨的.到來,又生怕自己睡過頭。可是,每次醒來,手脖上已被媽媽繫好了漂亮的五彩線,這是送給小孩子的祝福。

早起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家人去松花江邊洗臉,再採些艾草掛在房檐處,老人們説這是為了避邪,亦有説是為了驅趕蚊蟲。而我最喜歡的是那叫賣的各種各樣鮮豔的荷包、紙葫蘆。買一個荷包,一股香草的味道暖暖的淡淡的,掛在胸前,讓人心生喜悦。紙葫蘆則是要掛到窗子上,保佑一家人身體健康。從江邊返至家中,一家人便可以圍坐在一起,享用煮了一夜的香甜的粽子、雞蛋了。

端午的白日雖然沒有賽龍舟的歡鬧激越,但是到了夜晚,松花江面上那點點的河燈,卻寄託了對屈原的無限哀思。不禁讓我想起余光中的兩句詩:“青史上你留下一片潔白,朝朝暮暮你行吟在楚澤。”

又將是五月端午,又將是艾草青翠,粽葉飄香……

家鄉的端午作文 篇19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家鄉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每到這天家家户户都要舉行相關儀式,來紀念這一特別的日子。

端午節的來歷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偉大的`詩人屈原。據記載,公元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睜睜看着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卻無能無力,他心如刀割,於五月初五投汩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到汩羅江邊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船在江裏打撈屈原的屍體。百姓又害怕江中的魚、蝦、蟹吃屈原的真身就把飯糰等食物扔進江中。後來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等風俗,以此來紀念屈原。

我們北方有龍舟比賽,吃粽子,帶香包的習俗。每年五月初五,人們總要包粽子。孩子們在這一天最高興,因為粽子一年裏是不多吃的。老人們對這一節日,是一定不會馬虎的。孩子們也常唸叨,什麼時候過端午節,幾時才能吃粽子的那份感情,那份期盼是那樣真切。

包粽子,做米糕一般在農曆五月初四的晚上。粽子不容易熟,要煮一夜。孩子們總是在期盼中進入夢鄉。第二天一早,孩子們拿着粽子一邊吃一邊談論誰家的粽子好吃,誰的媽媽的手藝好,那情景真讓人羨慕。

我總是期盼端午節的到來,為那香甜誘人的粽子而着迷。這就是我家鄉的端午節。

家鄉的端午作文 篇20

端午,一聽到這兩個字,我的口中便分泌出了唾液,以為我想起了那美味的甜醅子。

一大早醒來,就看見奶奶在廚房忙活,我連忙跑過去給奶奶打下手。奶奶告訴我,今天做的是甜醅子。我聽到這三個字,便不覺精神十足,因為我太想念那清爽可口的味道了。

準備好製作甜醅子的.原料後,我們馬上開始了製作過程。奶奶先將燕麥洗乾淨後,將其入鍋加水至沒過燕麥,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至水分收幹。而這時我不禁想到了物理知識:沸點。

正當我陶醉在自己活學活用的表現之中時,燕麥出鍋了。只見奶奶用嫻熟的手法,將燕麥倒入了一個事先準備好的容器中,用勺子劃開,這時我的心中便產生了一種疑惑,我便問奶奶為什麼要用勺子劃一劃呢?只聽奶奶説了一句,是為了散熱,明白之後,我不覺感歎到生活中也有很多的學問啊!

這時一碗白開水引起了我的注意,只見奶奶將酒麴放入其中,攪勻之後倒入了事先蒸好的燕麥中,攪勻之後,在中間掏了一個窩。好奇心的驅使,讓我的想象力圍繞這一個窩盡情飛翔。

奶奶接着用一個保鮮袋抱起來,上面再捂上一個小棉被,這真是把我笑的肚子疼了,難道甜醅子也需要休息?

就這樣,甜醅子進入了夢鄉,而我也沉寂在電視中,時間彷彿停止了下來,我心中想吃甜醅子的念頭不停地進入我的意識,我只好用電視來自我陶醉。

艱難的36小時過後,我聞到了那酒香味,是多麼清爽。

我開始了我端午節的第一頓大餐。

甜醅子,家鄉的美味!我美好的回憶。

家鄉的端午作文 篇21

端午節,據説是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形成的傳統節日。我不知道家鄉的端午節是否為紀念屈原,但它很有點“節”的味道。

進入農曆四月,家鄉的人們便忙碌起來。走在鄉村街道里,便可時常聞到粽葉的清香。越接近節日,這味道越濃。家鄉有“大端午”、“小端午”之説。農曆五月七年級是小端午。當天早晨,家人早早起牀,在太陽爬上山頂之前,採來艾子、桃樹枝,用紅紅的綢布紮成一束,掛在大門的右上方。女主人起牀後,如果家裏有小孩,便把早早準備好的花花綠綠的絲線搓成一束,紮在小孩的手腕、腳腕處,保佑孩子百病不侵。到夏天發洪水時,母親們便把孩子手腕、腳腕的`絲線剪斷,讓它隨着洪水流去。五月初五為大端午。初四的下午,大人們便忙碌起來。淘米、洗粽葉、包粽子、煮粽子,在煮粽子的同時,煮上一些雞蛋、鴨蛋、鵝蛋,初五早上起牀後,家家餐桌上,便有了各式各樣的粽子和煮熟的雞蛋、鴨蛋、鵝蛋。

這便是家鄉的端午節,它滲透着濃濃的親情,同時也呈現着一片祥和之氣。

家鄉的端午作文 篇22

俗話説:“離家三裏遠,別是一鄉風。”我的家鄉綿竹,過端午節也有獨特的風俗呢。

在我們這兒,人們管端午節叫“端陽節”。這一天,人們會買些香包掛在身上或放在車裏、家裏。香包裏包着艾草等草藥和香料,據説可以用來驅蟲、驅蛇。香包的式樣各種各樣,有元寶形,有長方形,有正方形,甚至還有粽子模樣的。有的上面還會繡個“福”字。

和許多地方一樣,端陽這天,大家會在門前掛上艾草或菖蒲,用來驅蟲、辟邪。據説端午這天,百草皆為藥。所以一大早,老人們就出門去,從趕早場的農民手中買回艾草、菖蒲、九節風、金銀花等各種草藥熬湯,一直熬到中午。將熬好的草藥湯倒進澡盆,再摻入適量冷水,就叫家中的小孩進去泡澡。據説端陽節用這種草藥湯洗澡,可以祛毒,還可以洗掉黴運,往後就會擁有好身體、好運氣了。

泡完澡,就到了端陽必不可少的環節——吃粽子!打開用竹葉包裹的粽子,一陣清香撲鼻而來。米飯因為有竹葉的包裹,變得異常香甜。粽子還不止一種味道呢!有的裏面還包着紅棗,有的.裏面還包着豆沙,有的裏面還包着葡萄乾……喜歡什麼味道就吃什麼味道,讓人不亦樂乎!若你還覺得不夠味,可以加上一些我們綿竹產的玫瑰醬。這樣的粽子吃進嘴裏,甜膩膩的,竹葉的清香加上玫瑰的芳香,令人回味無窮。

端午這天,我的家鄉雖然沒有賽龍舟這樣激烈的賽事活動,但我們的端午節絕對是最悠閒最自在的。我喜歡家鄉的端午節!

家鄉的端午作文 篇23

節日指出誰説的端午,傳聞千古是屈原。這是端午節,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

端午節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五,這是我的家鄉長江以南的蘇州的一個盛大的節日。每到端午,家家户户都按習俗在門上掛綠艾草,灑黃酒驅蚊,孩子的腳踝和手都用彩色絲線包裹,據説是辟邪求平安。我不太瞭解這個習俗,因為我一直被美味的粽子所饞。粽子有棗餡,紅豆餡,蛋黃餡,但我最愛吃肉餡。

綠色宗葉是用軟糯米包裹,混合配料,加上一塊美味的肉,在蒸籠中蒸一個小時。宗野的香味帶着肉的味道從鍋裏溢出來,總是讓我垂涎欲滴,嚥下去。粽子蒸熟,綠葉剝開,肉露出頭,一股香味撲面而來。用力咬一口,仔細咀嚼。味道真的好喝好喝。記得小時候我問媽媽:媽媽,為什麼端午節只吃粽子?我好想天天端午啊!媽媽撫摸着我的頭,輕聲説:“傻孩子,端午節吃粽子為作曲,是因為屈原。”。傳説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主張育才賦民,富民強兵,爭取聯合反秦。然而,他遭到貴族的強烈反對。最後因為看到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投汨羅江自盡。後來,為了紀念他,人們慢慢傳播吃粽子的習俗。聽了媽媽的話,我點了點頭,但是濃郁的香味一直充斥着我的全身。

吃完粽子,晚上該看遊輪了。這就是我的家鄉和其他地方用賽龍舟紀念屈原的區別。就是晚上,船上裝飾着各種鮮花和各種具有蘇州特色的帛竹,再裝飾上彩燈,晚上在江南的小橋流水間緩緩行駛。人們三五成羣地來到花船的河邊,有的.站在小橋上,有的躺在河邊的柵欄上,淘氣的孩子甚至爬上了樹。遲到的人只好踮起腳尖在人羣中使勁探頭探腦,生怕錯過這條漂亮的船!

這是我家鄉的端午節,傳統習俗,香噴噴的餃子,炫目的遊船,讓人永遠銘記的家鄉情懷!

家鄉的端午作文 篇24

“桑葚兒紅,杏兒黃,滿坡麥子喊登場,端午節裏粽飄香……”。一首童謠貫耳,喚回了我對童年端午節的回憶。

小時候,每到端午節來臨,母親總説着家鄉俚語,説明兒是五月單五呢,得抓緊做些準備哩!於是就匆匆忙碌起來。一大早,她就趕集買下一網兜兒雞蛋。鄰居嫂遇見問她,“嬸兒哎,有坐月子的嗎,買這麼多雞蛋?”“咯咯咯,哪裏呀,這不五月單五了嗎,買給孩子們吃的。”母親迴應着,腿腳就停留在村邊的葦灣,那些打着綠浪兒的寬肥葦葉彷彿心通人性,迎風搖啊搖,搖了母親滿懷。半晌的時候,家裏盛滿清水的木盆就躺了一疊疊一摞摞的粽葉兒了。然後,母親款款走向衚衕口的柳樹,剪一簇柳枝兒,剝皮撕成條狀並結好粽繩。

我跟弟弟好奇地玩弄柳繩兒瞬間,眼前已呈出糯米、紅棗啊,粉糖什麼的。母親的雙手在粽葉上飛舞着,變戲法般包好一個個大小均勻、稜角分明、小巧玲瓏的粽子。有綠豆粽、紅豆粽、糯米棗粽。慈祥的母親看到我們躍躍欲試的樣子,就説學着包吧,可別把粽葉弄破了。我雖“嗯嗯”應諾,可還是撕裂了粽葉漏了米,弄得自己滿臉長滿“麻子”。隨着風箱呱嗒呱嗒響,飯屋裏飄來粽子的香味,饞的我們直呱唧嘴。於是,我們就跑去飯屋的灶台守候,我迫不及待地不斷加柴,把火燒得旺旺的。粽子終於出鍋了,我忍着燙熱,搶了一個扔給弟弟,又喊着熱熱,揪給自己一個。剝去粽葉,玲瓏剔透的粽子,閃着油亮亮的光澤,聞一聞,粽香撲鼻,頓時垂涎欲滴。

美餐一頓,我們還戀戀不捨,母親就説,別撐着,今兒是給你們打饞蟲的,明兒才正式吃粽子呢。端午這天一早,我和弟弟便帶上母親煮熟的雞蛋和粽子瘋玩去了。這個時節,村莊前後鮮花盛開,綠草青青,小麥搖着一身金黃起舞,春玉米在“噌噌”拔節,田野裏清香撲鼻。燕子繞房樑而飛,時而箭一樣飛出去,留下清脆的“唧唧”聲。我們心裏癢癢的,什麼時候同發小們結伴去縣城東大堤?那裏有我們夢寐以求的黃河,尤其渴望觀賞劃龍船比賽。然而,我們與小夥伴們在村頭玩遊戲的時候,卻見母親持鐮刀揹筐,去採艾草。這種艾草雖然有些清苦,但洗淨後將其揉碎搗爛,去了苦水,和進糯米糰子裏去,蒸熟或是油炸了吃,香糯柔軟,香味濃郁,好生筋道卻不粘牙,帶着清新艾草味道的青團,咬一口,全是初夏的.氣息。

艾草不僅可以做成美食,也是一種藥材。小時候,我每次磕磕碰碰出血,母親會隨手扯一把艾草,嚼碎後敷在我的傷口上,艾草不僅能止血,還有止疼的攻效。蚊子漫天飛舞的盛夏,沒有蚊香驅蚊,母親總會在土炕邊燃起一把幹艾草,薰一會兒蚊子就飛遠了。我那時候以為蚊子是怕煙,後來才知道,蚊子是聞不得艾草味道的。做月子的女人需洗艾草水是家鄉人的習俗,用艾草、金銀花藤等隨處可見的植物煮一鍋水,燻蒸半個小時,可祛除新媽媽身上的寒氣,這有點像現在的桑拿浴,沐浴完後全身輕鬆。

當然,母親採了艾草回家,首先挑選碧翠肥碩的捆一簇,掛在門框。她説,艾草就像一把把長劍,有驅惡避邪的作用。因為家鄉不靠江,距河遠,村裏的小夥子、姑娘們都會帶上一兜染紅的鹹蛋,或結伴去黃河看龍舟比賽,或在曬穀場踩高蹺。訂了婚的男青年,這天還要去準岳父母家送節。送節的盒子裏除了粽子、雞蛋之類,必須有染紅的蒲扇。説那蒲扇主要是用來驅趕蚊蠅的,併為新人帶來吉祥之意。母親沒讀過書,只知道按照祖宗傳承下來的習俗,帶着一家人過着快樂而充實的五月單五——端午節。現在,村裏過端午節只留下門前插艾草、掛菖蒲、吃粽子的習俗了,孩童時代的快樂成了美好的回憶。

後來,我長大才知道,過端午節不僅僅是吃喝玩樂,端午節吃粽子是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多少年來,屈原的愛國情懷是潤澤着濃濃傳統文化的甘泉。屈原的愛國詩句時常縈繞心間,“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這種精神大大激發了無數仁人志士的愛國熱情。

哦,端午節裏粽飄香,其芬芳裏涵養着民俗,包孕着温情。是親情的承載,更是愛國精神的弘揚。

家鄉的端午作文 篇25

端午節即將來領,過節的氣氛開始洋溢在大街小巷中,看到那街市上到處擺放的粽葉,不禁讓我想起了家鄉的端午風俗。

家鄉的端午風俗與外地大致一樣,大家一早起來,挑選幾個外象好的艾草折成下香包,往裏面塞滿五穀雜糧,掛在門前,讓它隨風飄動。做饅頭也是我們老家的端午風俗之一,人們都在端午的前一天先發好面,等到端午節時,大夥圍在桌子的旁邊,一同製作饅頭。饅頭的製作十分的簡單,只是孩子們為了找樂,都喜歡改革創新,製作出形態各異的饅頭,有的造型像要騰雲駕霧的孫悟空,而有的則像可愛的小白兔。饅頭做好後老人們則用硃紅在每個饅頭的頂端打上一個紅點,聽説象徵的吉祥如意。每當端午,人們總要回到鄉村去祭祖,大人領着孩子,穿梭在田間地頭,紅紅的鞭炮碎片散落一地,偶爾還能看到幾個唱戲走在大街上表演。

家鄉的粽子不能不提,每當過端午節,男女老少們都停下手中的工作,一同製作粽子。我們做粽子總是喜歡幾十號人共同合作,那場即可謂是十分壯觀。走進一看,原料有五花肉的,綠豆的,甜棗的.和紅糖的等等,而我最喜圍坐在包甜棗的身邊,每當看着那香味濃郁,口感順滑的甜棗餡,我就經不住誘惑,口水直直的往下留着。粽子做好後,我們分不同的餡分別放入不同的大鍋,幾名健壯的男生幫着在生火,濃郁的粽香瀰漫着房間,大家都期待吃下自己親手做的粽子。粽子好了,人們用筷子把一串串粽子從滾燙的熱水中撈出,並懸掛在事先做好的竹竿上,看着那一串串誘人的粽子,大家都十分的開心。

端午節那幾天,家鄉的街市總是人山人海。有賣糖葫蘆的,有賣水果的,到處都滲透着端午節的喜悦。我常常和哥哥一起到一家牛肉攤上吃牛丸,他家的牛丸可以説是十分有名,味道可以説是我所有吃過的牛丸中最好吃的,他們的牛丸十分新嫩,吃起來可以是回味無窮。每到端午節是,我們都得等上好一整子才能吃上。每當看到熱騰騰的牛丸湯,我的心中總有一種抑制不住的激動之情,我和哥哥總是吃下三四碗都不罷休。

自從來了深圳,就很少有機會回老家過端午了,每當看着那從商場買回家的粽子,心中總是期盼着家鄉的端午,想着家鄉的粽子,想着那令我回味無窮的牛丸湯。

家鄉的端午作文 篇26

小時候,總聽媽媽給我講屈原因為楚平王而投汨羅江,從此便有了端午節,我也似懂非懂地知道了:原來端午節是由屈原而產生的。

相傳屈原是一個愛國詩人,投江後,汨羅江畔的百姓們紛紛去打撈屈原的屍體,因此有了賽龍舟的習俗;百姓們把飯糰等投入江中,因此有了吃粽子的習俗,百姓們把雄黃酒倒入江中,因此有了喝雄黃酒的習俗。

記得以前,我還看龍舟競渡,那兒人山人海,一派熱鬧的景象,湖邊上圍滿了人,不用説他們就是來看龍舟競賽的,只見不遠處湖面上,停泊着大大小小的龍舟,龍舟選手們嚴陣以待,不過一會兒就上了各自的龍舟,他們一個個精神抖擻,似乎真的是要打撈屈原。一眨眼的工夫,他們就開始了,隨着“嘿咻嘿咻”的口號聲。他們有節奏地划起龍舟,這使我不禁想象起了當時百姓們紛紛去打撈屈原時的.情景……

這些龍舟一個個身長十幾米,船頭是一條龍頭,船尾是一條龍尾,船頭有一個擊鼓手,負責擊鼓,打節奏,以此激勵隊員們,船尾有一個舵手,手上拿着一隻槳,以此來控制方向,中間是船員他們是主要的隊員,就是他們使龍舟前進的。看着這些龍舟,我眯着眼一數,加上船頭和船尾兩個人,不偏不倚正好22人,我剛數完,龍舟就飛快地駛向遠方,似乎是刻意讓我數的……

雖然端午節已經過去,可是在我的內心深處,還是保留着對端午的無限嚮往和那個我小時候聽過的古老的傳説。

家鄉的端午作文 篇27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家家户户都會做上鹹香的粽子,這不我也手癢的起來。

一大早,外婆就為我們精心準備了食材,煮熟的艾葉,淘洗乾淨的糯米,入味的五花肉,我問艾葉為什麼用來包粽子呢?外婆答到,因為艾葉有清香,涼血效果,之前,還沒有艾葉賣,於是,人們上山去採艾葉,讓艾葉在水上泡上半個小時,在用大火燒製十分鐘,將煮好的艾葉放在冷水中浸泡隨後再取出晾乾。

外婆拿起了兩片棕葉,把粽葉左上右下並列,再把根都剪齊,我也趕緊照貓畫虎的`學了起來,然後將棕葉右邊摺疊成90度接着再往右進行摺疊調節一下大小,這時候就可以放入一層糯米拉!我挖了一大勺糯米,往艾葉中一塞,可是太多了,趕忙撈出一半,緊隨其後,只聽見一聲“嘩啦啦”的響聲,哦!我的糯米灑了一地。手巧的外婆幫我拯救了回來又放上了一塊肥瘦相間的肉,然後再打上四個小結,然後糯米在裏面好好的睡上一覺。

下鍋了,下過了,來那滾燙的熱水冒出許許白煙,一羣羣餃子游入水中,它們在水中嬉戲玩耍。熟了,我掀開一層層艾葉咬下一口,糯米甜甜的糯糯的,滿嘴流油,肉很酥軟,也很入味,一個粽子根本不夠吃。

端午,是人們紀念屈原的日子,端午,也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家鄉的端午作文 篇28

家鄉的端午節,風俗大致和別處一樣。要包粽子,不知到別處用的什麼做的餡兒,總之我們這兒是用黃米,在裏面夾一顆大棗,吃起來特有味兒。再是醃鴨蛋,用鴨蛋就着粽子吃,那香味溢得滿嘴都是,話説屈原在大江裏吃的就是這個。窗户上要掛桃木枝兒,門口兒掛上奶奶縫的類似於小人兒的小猴子,小時候看這小猴子既不像人,又不像猴子,而且有很多條尾巴,總覺得是《封神演義》裏的“四不像”。桃木枝兒能保平安,那“四不像”據説能辟邪。端午節前一天晚上用桃木枝的心兒加上蒿子心兒,再撒上各色的花兒和在一起泡着,端午早上睡醒了,就用這流香溢彩“香水”洗臉。

首先,用這奇怪的花花草草洗臉,能驅蟲,農家院子裏有常見的五種毒蟲:蠍子、蛇、蜈蚣、壁虎、蟾蜍。其次,屈原愛花,也愛種花,花兒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屈原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兮。”的名句。如今像屈原所説的飲木蘭流下的露珠,吃菊花落下的花瓣是絕對不可的,所以我們就改用它們泡着洗臉。孩子們用那些花兒洗完之後,小臉很清爽,活蹦亂跳地揮灑着臉上的'花香。

端午節早晨醒來,孩子們就會被叫來系綵線,十幾根綁在一起,一天不許摘下,手洗過之後,就會粘在皮膚上,很是難受,但一想到這日五月初五,五毒皆出,就都忍耐着戴了一天。

中午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城裏人多半是從超市裏買了回來吃,那種粽子被凍了,防止壞掉,買回來又要再熱一遍,這樣黏味就淡了,還發粉,去了粽子皮兒就不知道這是粽子了,在奶奶村裏,但凡是會包粽子老人的都是自己包來吃,吃粽子主要吃的是那種香味兒,粽子出鍋後,粽葉的醇香就會滲進黃米中,咬下一大口,再挖一勺醃鴨蛋送進嘴裏,香味兒就會把整個人薰得飄起來。

家鄉的端午,就像蘇軾所説的那樣美,但如果沒有這麼多賞心悦目的習俗與傳統,也就出不來“佳人相見一千年”這般優美的詩詞了。

家鄉的端午作文 篇29

一提到端午,我們就會不自覺的想到一個人――屈原。

還記得那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詩,激勵了多少個有夢想的人前進啊!

《離騷》是一篇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氣息的高度藝術性的抒情傑作,它奠定了中國詩歌浪漫主義傳統的基石,被後世視為浪漫主義的源頭。受楚地巫文化傳統的影響,屈原憑藉其自由奔放的想象力,以其波詭雲譎、變化莫測的神來之筆,將神話傳説中的雲龍鳳鳥、神女天帝,自然界中的香草佳木與現世人間的坎坷際遇糅合錯綜在一起,在幻想與現實的'交融中,創造了一個奇偉瑰麗,迷離繽紛,高遠玄邈的藝術世界。

浪漫幻境中的求索既是屈原內心衝突、苦悶的象徵,也是他堅貞執着的頑強人格的展現。對國家真摯深沉的愛和對自我高潔人格的堅持,使屈原始終堅守理想,生死以之,最終以死殉志。而由其心血凝成的《離騷》,也因此塑造了一個光照千古的不朽人格,千百年來一直影響着中華民族精神和人格的形成。

六朝時人劉勰曾有“不有屈原,豈見《離騷》”的評論,如其所言,《離騷》最震撼人心的就是詩人屈原自我崇高人格的充分展現,這是屈原之前的詩作中所沒有的。

透過《離騷》,我們看到的是詩人披蘭佩蕙,芳潔清峻的美好形象和剛直不阿,忠貞執着的偉大人格。面對現實的污濁險惡,屈原清醒地認識到前途的艱險和命運的多舛,但他不願屈心抑志,寧願捍衞自己的人格尊嚴,九死而未悔。詩人將自然界和神話傳説中的花鳥草樹隨手拈來,妙筆點染,賦予其不同凡響的象徵意義,如用佩飾蘭蕙表現自己的高潔志趣,用香草美人象徵明君,用善鳥芳草代表賢臣,而與之對立的蕭艾惡禽則象徵讒佞小人,由此大大增強了詩歌的藝術表現力,使全詩都充溢着精采絕豔、絢爛芬芳的審美意境,散發着迷人的藝術魅力。

屈原一心要興國圖強,實現美政,但卻蒙冤被譖,眼看自己被楚王疏遠,排擠出政治舞台,滿腔的愛國抱負即將化為泡影,心中充滿了無比的憂愁、悲苦和憤慨,“發憤以抒情”,於是便有了《離騷》這篇震古爍今的不朽詩篇。

家鄉的端午作文 篇30

我在茅坪,在的活動每年的五月初五叫了一個傳統的節日,那就是 ,端午節的風俗也有很多;讓我們一起來談談這些風俗吧。在端午節這天,吃粽子是紀念古代詩人屈原,門前插艾蒿驅趕魔鬼的,屈原跳河跳河自殺這天,人們划着龍舟去追掉屈原,在安康每年都有這樣比賽,它成為一項體育活動。雄黃酒是用雄黃做成的酒。使得這些端午節的風俗都是世代遺傳下來的是為了懷念古代詩人屈原而來的風俗,還有一個風俗就是每年這個節出嫁的女兒都要回來吃一頓飯,我表明對家鄉的懷念之情。這個端午節我過的非常孤單、寂寞,我是和、大姨一起過的.,給我。今天端午節的時候,媽媽和大阿姨去上街買菜,只要有一我一個人在家做作業。

我等到了中午,這上班的一大早桌好吃的食物,我中子雄黃酒、雞湯、肉末炒菇等等,吃完飯後,我便去看中央一台的的節目,我便想起來在宋佳的和茅坪的、阿姨、拿起了手中的電話給他們説了一聲:端午節快樂!爸爸接着説:謝謝你,在外過節還想着我們,真是一個孝順的女兒。端午節不是過得着那麼快樂,因為這個端午節是跟媽媽發發現家裏有情況時是在白河現過的第一個端午節,是多麼有回憶性的。這就是中國的端午節,這也是家鄉的端午節的風俗,過得真快樂。

家鄉的端午作文 篇31

端午節時,大家應該都在吃粽子吧,而我不一樣,我在端午節那天包粽子。

每次,我都拿個小椅子坐在奶奶面前。一遍又一遍地看奶奶怎麼包,直到覺得會了為止,我才會拿起一片粽葉,裹成一個尖角,往裏面放點糯米,放塊肉,再鋪滿糯米,最後把多餘的粽葉向前翻,用繩子系起來,我高興地拿起粽子,正想説話,裏面有糯米從一個小口子裏落了下來,我失落極了,覺得自己不行,這裏奶奶遞過來一片粽葉,告訴我:“沒事,一回生二回熟,多包幾個就會包了”我猶豫了一下,接過粽葉。重新放糯米和肉。最後要包起來了,我一遍又一遍地檢查。才用繩系起來。我打了四個結,就怕有糯米掉下來,我小心地把它拿起來,晃了晃,整個粽子被我塞的滿滿的,沒有一點兒響聲,糯米還是乖乖地躺在粽葉裏。一下子,把我激動地説不出話,因為心中有了點成就感,所以我一個又一個地包粽子。直到把粽葉都用完,我才停下來。

接下來就是煮粽子了。説實話,我一直以為粽子是蒸的。粽子一上鍋我就開始等,我會時不時透過透明的鍋蓋看一看。看一看那些可愛的粽子,有時還會悄悄打開鍋蓋,臉離鍋很近,我喜歡聞那糯米的鹹香,直到水蒸汽燙到臉才會蓋上鍋蓋。

大概過了三個小時,粽子才完全煮透,我迫不及待地夾出一個小粽子,放在碗裏,還沒入口,一股濃濃的.鹹香從內而外散發。入口軟軟糯糯,肉也被煮爛了,十分入味。

端午節很快過去了,但粽子的鹹香還是飄在我的腦海裏。

家鄉的端午作文 篇32

在我的家鄉有許多風俗節日,但是,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

傳説屈原投江以後,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竟渡風俗;又説人們常放食品到水申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向因屈原的堤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成後來的粽子樣。

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吃粽子於門上插艾或菖蒲驅邪,系長命縷,飲黃酒或以之消毒,賽龍舟,吃黃魚,黃鱔,和美味的豆腐。可是,另我最深刻的是包粽子和吃粽子。粽子的.外形是一個稜形的,外皮是用綠油油的粽葉包裹着的,裏面的餡有紅棗的,鮮肉的,蛋黃的……它的色澤誘人,讓人一看就很鮮美,十分有食慾。

説實話,我也體驗過做粽子的,也是有一些挑戰性的!

首先,我們把糯米、豬肉、醬油、鹽、味精,然後,把它拌個一拌,然後,把它均勻的時,就可以開始包了。我們得先把粽叫折得像三角形似的小喇叭,中間是不能有洞洞的,不然的活糯米就會漏出來,然後,我們再把粽葉剩下的一段,朝一個方向折,最後,再用紅線多纏幾圈,就好了!

端午節還是挺有意恩的,所以,我很喜歡這個風俗和節日哦!

家鄉的端午作文 篇33

家鄉是水鄉,雖然沒有小橋流水人家的如此情調。但是看那正好貫穿小鎮當中的溪水和那溪水上窄窄的浮橋也倒別有一番江南水鄉的風采。

在我的印象中,家鄉的端午的熱鬧程度是僅次於春節的`。因為有賽龍舟――溪水的兩岸站滿了人,這是爸爸會將我舉過頭頂,我坐在他的肩上,在熱熱鬧鬧的人羣當中,為賽龍舟的人們鼓掌喝彩。當然,更是因為端午這天的食物也格外豐盛。

粽子是不可少的。奶奶是包粽子的能手,更是選料的好手。粽葉是住隔壁的漁夫打漁時順便從江邊的蘆葦叢中擇好,賣完魚後送到我家來的,既新鮮又原生態。奶奶説,這位漁夫送來的粽葉都是最好的,寬而大且有光澤。包粽子時,粽葉要先用水泡一夜或煮幾分鐘,粽葉裏包的江米也要洗乾淨。奶奶包的粽子口味十分豐富:有紅豆的、棗子的、五花肉的,甚至還有鹹蛋黃的。兒時的我十分享受和奶奶一起包粽子的時光,看着奶奶的巧手利索地包着一個個好看的三角粽子,我也照葫蘆畫瓢,但手一下沒握緊,米撒了一地。這時奶奶會慈祥地拍着我的腦袋,説:“你還沒長那麼大力氣咧,來,幫奶奶舀米。”午後柔和的陽光照在奶奶還未生出那麼皺紋的臉上,很好看、很温暖、很慈祥。包完粽子後,奶奶總會叫我送幾個給漁夫,並教我“遠親不如近鄰”的道理。

家鄉的端午作文 篇34

今天是端午節,按照習俗,我和爸爸媽媽回鄉下看望爺爺奶奶。

我坐在車上自言自語:“啊哈,回家又有新鮮粽子吃了!”“你呀,盡知道吃,不知道怎樣做!只有付出勞動才有收穫,這回你要親自動手學着包幾個粽子。”媽媽拍着我的小腦袋説道。“我的媽呀!”我痛苦地高喊。

來到爺爺奶奶家,我二話沒説就直奔廚房。正如我所料,爺爺奶奶正在包粽子,我也加入到他們的行列裏去了。

開始包粽子了,我先把放置在開水中煮好的蘆葉拿出4片,然後按順序把一張放在另一張的邊上,這樣一個近似三角形就出來了,我將它橫過來,把蘆葉捲成一個圓錐形。接着我用勺子舀了一小勺糯米,小心翼翼地灌進去。我又挑了一塊的肉放入中間,然後倒了點兒米。由於我“心黑”了點兒,趁着爺爺不注意又塞進去一塊肉,然後又倒了點兒糯米把它蓋住,接下來可就把我難住了,該怎麼把粽子“包”好呀?我無奈只好去請教爺爺了。

爺爺見了,微笑着説:“先用剩下的'蘆葉把它蓋住,兩邊肯定有縫隙,待會兒米就會從那裏鑽出來了,所以把這兩個角折一折,然後再用一片蘆葉把它包好,用一隻手按住不放,另一隻手拿一根繩子把它綁住,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按照爺爺説的去做,果真包好了。我讓爺爺檢查,他看了看,一下子就豎起了大拇指一一質檢通過。我開心極了!

我們把粽子倒進鍋裏,然後倒上水,直到淹沒了粽子為止。然後用大火燒半個小時,過了一會兒再用小火燒半小時,新鮮的粽子就出鍋了!我迫不及待也拿起一個,扒開粽葉,輕輕咬上一小口,香噴噴的,可口極了!我一連吃了3個,吃得津津有味的。一旁的媽媽笑我是隻大饞貓。

通過這次親身體驗,我的收穫就是:只有付出辛勤的勞動,才會有收穫成功的喜悦!我以後一定還會參加更多這樣的綜合實踐活動,體驗更多的生活樂趣!

家鄉的端午作文 篇35

端午節快到了,説起端午節的習俗各地都不一樣,但總的想法都是一樣的。在我們家鄉每到此時就會有很多習俗,比如門口插艾、吃煮雞蛋煮大蒜,講究一些的家庭是吃粽子、吃炸水餃、然後就是在手腕腳腕上系五彩繩,脖子上掛香布袋,鼻子、耳朵、肚臍抹雄黃酒。

端午節的前一天大人們就到地裏拔回一些艾插在門上,聽老年人説,端午節拔回的艾殺菌驅邪效果最佳,把艾插在門口上,既起到殺菌作用,又能避邪驅鬼魅。現在在城裏,一到這個時候一些山區的農民就會在野地裏拔一些艾到城裏賣給城裏人賺錢,我記得小時候,我們家鄉的坡坡嶺嶺上到處長的都有,到了端午節你在地裏檢一些長的又粗又壯的艾拔下來,拿回家插在門上就行了。

關於吃粽子、雞蛋、大蒜,小時候我們也不知道什麼用意,後來我才明白主要是紀念屈原。據《讀齊諧記》載,屈原五月初五投汩羅江,人們聽説後競相划船來救他,但為時已晚,人們為了緬懷他,每到這一天,就會向江裏投煮熟的雞蛋、大蒜和用竹筒裝着的江米,讓屈原的在天之靈享用,以寄託人們對屈原的敬仰之情。但投進江裏的江米常常被蛟龍偷吃,有一個聰明人就把江米包進棕葉裏,再用五彩線捆上,蛟龍害怕這種東西,就不敢再偷吃了。後來人們為了求富祈祥,就用竹葉或者葦葉包成各種各樣的粽子,從而演變成了一種求富祈祥的風俗。

關於佩戴香包、抹雄黃酒習俗。小時候聽老年人説是為了避邪,其實不然,據《帝京歲時記勝》記載:五月初,女人們剪“彩”疊“福”,用軟布裁製成“老壽星”、老虎、蒜頭等小包包,包裏裝上香草、薄荷、楊杞枝、艾草等中草藥,給小孩帶上,有的家庭用中草藥製成雄黃酒,抹在小孩的鼻子上、耳朵上、肚臍上,主要都是防止夏天毒蟲的侵襲。端午節佩戴香囊的習俗由來已久,早在春秋戰國時代,人們就佩戴芳香藥物以祛除不祥和防止污濁氣味的侵襲,《楚辭.離騷》:“扈江離御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另據書載,漢代疫癘流行,“温氣毒癘,千户滅門”,人們用薰草等7種藥物,製成香囊“佩之可以癘”,由此可以看到,古代人們佩戴芳香藥物香囊,與當時防癘流行有一定的.關係。

另據現代有些專家研究稱,佩戴藥物香囊能改善人的免疫狀態,能起到預防感冒的作用。所以民間習俗都有一定的出處,它是勞動人民智慧和實踐的結晶,也記錄着中華民族在長期歷史進程中形成的價值觀念和審美理念。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見證,也為中華民族的文明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家鄉的端午作文 篇36

伴着粽香,又來到了我最喜歡的端午節。我們家鄉的端午節,很多風俗和外地一樣,端午節是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插艾草,這是端午節必定的習俗。聽説這其中還有一個故事,據説,很久以前,有一位著名愛國大詩人,他叫屈原,當初他滿心想精忠報國卻被奸臣所害,就投進了又急又寬的汩羅江裏,人們知道了,怕江裏的魚蝦把屈原的屍體吃掉,便包了許多味道鮮美的粽子扔進江裏,這樣魚不會吃屈原的屍體了。正好那天是農曆五月初五,善良的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把這天定為端午節,以示悼念。

這一天,天空灰濛濛的,而我們一家的心情恰好相反,輕如棉的風浮過我的臉頰,舒服極了!一大早,我和爸爸媽媽騎着車子去奶奶家過端午節,奶奶還炸了糖包和菜角,一定很好吃。可是在半路中,因前天下雨形成一條條泥路,坑坑窪窪的,使我們的車子很難再往前騎,無奈之下,只好把車子停在正好路過的同學家裏,單身前進!我們拖着沉重的步伐,一步步艱難地向前走着,鞋上沾滿了泥巴。終於,在重重困難下到了奶奶家,實在把我們給累壞了,我一屁股癱在奶奶家的牀上,打開了電視,畫面上正放映着端午節不可缺少的`習俗——賽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划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眾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我頓時倦意全散,拍手叫好,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場面真是如此壯觀!

這時,奶奶輕輕地走過來,手裏給我拿着粽子,糖包和菜角,讓我趁熱吃。我就一邊吃着美味的食物,一邊看着賽龍舟壯觀的畫面,真是兩全其美!家鄉的端午節和外地的習俗一樣,過得紅紅火火!

家鄉的端午作文 篇37

抬頭望望日曆,節日多得數不勝數,幾乎每隔幾天就有一個節日。然而能真正喚醒人們注意的,能放下手中的事來慶祝的,也就那麼屈指可數的幾個。在這些個在節日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數端午節了。

小時候,在老家重慶時,端午節總是飄着淡淡的粽香。

端午節的早上,一起牀,便隨着奶奶去山中採集包粽子的粽葉,極大個的竹葉。南方竹子頗多,我家房子對面的小山丘上,長了好幾片竹林。名義上是我與奶奶一起採,可實際只有奶奶一個人採集,我在竹林中蹦蹦跳跳、看看這個、摸摸那個。晨光透過竹葉撒在地上,四周氤氲着淡青色的一層薄薄的晨霧,交織成一片金色與綠色的清新境界。露水未消,等採集完竹葉,我與奶奶的褲腿早已被沾濕,就這樣帶着晨露回了家。

把竹葉放在桌子上,清洗乾淨,取出已泡好的糯米,搬兩小板凳,就可以包粽子了,取出一片竹葉,從大頭開始,折一下,折兩下,再折成一個漏斗狀物體,再把糯米灌進去,用力壓實。最後用餘下的竹葉一蓋,順着摺痕再包兩圈兒,最後用繩子一綁,一個粽子就完成了。那時的我真是沒有耐心,才包出個形狀就嫌麻煩,一聽見樓下小夥伴們的聲音,就跑出去瘋玩。奶奶也不生氣,歎了口氣,拿起我包的粽子,反覆的修整,重新綁結實,又變成圓潤漂亮的粽子了。她獨自一人坐在窗邊,在竹葉的清香中,在我們的歡笑聲中,微微含笑的包着,包着笑着……

到了煮粽子的'時候,我站在鍋旁,等着粽子出鍋。鍋蓋一開,一股蒸汽伴着粽香撲面而來,鍋裏整齊的坐着一排排小粽子,綠綠的可愛極了。放在盤子中,端上桌,一家人坐在一起,一邊聊天,一邊吃着美味佳餚。我解開一個,剝開竹葉,用粽子蘸着蜂蜜,輕咬一口,又香又軟,竹葉的清香撲鼻而來,脣齒留香,回味無窮。

每當想起端午節,那淡淡的粽香就又浮現在我的腦海。我的端午節,永也少不了那粽香,可那最誘人的粽香,永也比不上奶奶對我的包容以及全家人一起享受美味佳餚時的温馨氣氛。

家鄉的端午作文 篇38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我就特別高興,因為端午節要來了。

端午節吃什麼呢?對了,就是吃粽子。粽子呀,你一聞就讓你“口水直流三千尺”那個味道呀,一個字“香!”粽子不僅香,還好吃,餡兒更是千奇百“味”,有豆瓣的,純米,紅豆的,綠豆的,肉的,紅棗的'……我最吃的就是肉餡的了,粘點糖咬一口,頓時牙齒縫裏都有那迷人的香味,一直香到心裏。

端午節這一天,南方人要吃“五黃”,黃魚、雄黃酒,黃豆瓣包的粽子,鹹鴨蛋黃和黃瓜。這一天,不管南方北方,都要用雄黃酒灑在兒童的頭上寫個“王”字,我們東台人要吃“五紅”:紅燒鯽魚、水煮河蝦、紅心鴨蛋,糖醋排骨、紅莧菜,端午節不僅流行於布依、佃等少數民族。

端午節還要賽龍舟,傳説是為了救援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划着船抽粽子,為的是讓魚蝦吃飽了,不要去吃屈原的遺體。而現在已經成為國際性的賽事了。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我多麼盼望端午節早日到來啊!

老師點評:習作以兒歌的開頭,以兒歌結尾,首尾呼應,突出了作者喜愛端午節之心情,內容豐富,較好!

家鄉的端午作文 篇39

在戰國時期楚國有個大夫叫屈原,他屢次向楚王進諫,卻不被採納。最終被流放到湖北湖南那一帶去了。時間悄悄過去屈原也跟隨楚國一起到了暮年。終於在農曆五月五號屈原帶着滿懷的悲憤跳入汨羅江中。此地的村民聽説了,就將粽子包好投入汨羅江中,請魚兒不要傷害屈原大人的身體。而屈原大人去世的日子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端午節。

當端午節到來的前一週,我奶奶就會包好一個個香噴噴的粽子,一方面是紀念屈原,一方面則是餵飽肚子裏的小饞蟲。

包粽子的方法很簡單,包粽子的手法很簡單,奶奶先準備好糯米、肉、粽葉等材料,將泡好的粽葉逐條平鋪。把粽葉捲成三角桶的形狀,再放入糯米,將糯米的中間加一塊肉。材料全部加完後用紅繩子將粽葉包裹起來,放入大鍋,等到粽子的香氣飄散過來時,美味的粽子就可以吃了。

解開粽子一層一層的綠外套,裏面白白胖胖的娃娃露出頭來,一點一點的鑽進肚子裏。

看見一個又一個的美味粽子不斷從鍋裏湧出來,我也加入了包粽子的隊伍,我開始學奶奶的樣子,先包皮,後放餡。步驟雖然不錯,但效果卻天差地別,奶奶包的'粽子底下是尖的,而我包的粽子地下不是方的就是橢圓的。沒辦法,為了不繼續糟蹋餡料,我只好退出包粽子的隊伍,轉身加入吃粽子的隊伍了,品嚐一個個美味可口的粽子。

到了端午節晚上,我們一家人一邊吃粽子一邊觀看電視裏的賽龍舟的節目。整個端午節,過的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直到第二天的到來。

家鄉的端午作文 篇40

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這“端午節”有個來歷,傳説從前有一個叫屈原的偉大愛國詩人,因為反對妥協,主張聯齊抗秦,受到楚國權臣的打擊和陷害,先後遭到杯王和頃襄王的貶謫和放逐。屈原離開郢都以後,沿長江東下,踽踽獨行,顏色憔悴,披着長髮,過着顛沛流離的生活。

他不知道為什麼世界會是這樣黑白混淆,忠奸顛倒,美醜不分。他禁不住內心的憤怒,一面大聲呵斥吟誦,一面提起筆來,洋洋灑灑在石壁上寫下一篇奇絕千古的《天問》。他深知自已無法同現實調和,最後自投於汩羅江,結束了他悲壯的`一生。

當地老百性都非常尊敬和愛戴屈原,生怕他的屍體被魚吃掉,就投下一種用棕葉包米的東西—粽子餵魚,好讓魚不去吃屈原。以後,每年都以此方法來紀念屈原。

今天正是紀念屈原的日子,我一大早就聞到濃濃的粽子清香,於是趕緊洗瀨,急不可待地坐到餐牀邊津津有味地吃起了粽子。我想:為什麼象屈原這樣的忠臣要被放逐,還要遭到壞人的打擊和陷害,那些奸臣為什麼不會考慮國家會不會被人家吞併掉,總有一天,國家肯定要栽在他們的手裏,還有那個笨大王,怎麼也不知道屈原是個忠臣呢,真是笨。雖然心中替屈原打不平,但一點不影響我吃粽子的好胃口。

我以後要學習屈原,一定要做一個能為祖國做貢獻的人。

家鄉的端午作文 篇41

端午節就要到了,一想起那又糯又香的粽子,我不禁嚥了咽口水,彷彿又看到了外婆站在窗前,一手拿着竹葉,一手包糯米,裹出四角尖尖、小巧可愛的粽子的樣子。

端午節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在每年的農曆蒲月初五,有龍舟竟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等風俗。

我的家鄉寧波,也有良多風俗習慣,好比吃粽子、掛香袋、家家户户門口吊掛艾葉草等。

在我記憶裏,印象最深的是,每逢端午節,外婆總會親手包粽子,那可比超市裏買的'粽子要好吃多了。

我的外婆是怎麼包出厚味的粽子呢?讓我來給你們説説她的祕訣吧。首先,將竹葉浸泡1~2天,接着,挑選純糯米和餡,糯米用鹼水浸泡後會有一種清香,餡有鹹肉、蛋黃、蜜棗……然後,把竹葉捲成鬥形,在鬥裏放少量的米,放入餡,用竹葉包好,最後用麻繩紮緊,稜角分明的粽子就現身了。

更有意思的是,外婆還會包“雙胞胎粽子”,只見兩個細細長長的小粽子背靠着背,那樣子,可愛極了。

還有,到了端午節,外婆會做出各種外形的香包,小兔子、老虎、小蛇……個個栩栩如生,掛在胸前,據説能驅病防蚊呢!

家鄉的端午作文 篇42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在我國眾多的節日中,我最喜歡別具風情的端午節。

“端午節”這短短的三個字,卻有不平凡的來歷。相傳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大夫,因為愛國理想不能實現,而抱石投汨羅江自殺,所以在這天,人們就用特殊的方式紀念他,並把這天定為端午節。

在我的家鄉河曲,端午節這天要包粽子。説到包粽子,可是有講究的。在端午節的前一天,要將糯米和圓江米泡好,在端午節這天時,把粽子葉洗乾淨,然後再把兩片粽子葉交叉疊攏,再把它捲成圓錐形,將泡好的米水分稍控幹撈出一勺放進去,然後放進去幾顆大紅棗,但不能放的太滿,然後封口,用線拴起來,一個一個包好之後,把它們一個一個放到鍋裏煮,咕嘟咕嘟……鍋裏的粽子像穿着綠色的外套,一個個調皮地跑來跑去,不亦樂乎。出鍋之後,將粽子撈出,放在盤子中,解開一個蘸上白糖吃,可香了。據説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的。

在這天,除了吃粽子之外,在河曲,家鄉人還會到地裏摘取艾葉,然後編好,用彩繩捆好掛在門把手上,還有的插在門上,散發出陣陣幽香,據説還可以辟邪呢!小孩子們也很喜歡艾草,大人們就縫各種各樣的漂亮香包,掛個小細繩,讓小孩子們帶着孩子們又跑又跳,艾草的香味充滿了大街小巷,清香四溢的'味,好像幫每家都避邪,小孩子們還一個個炫耀自己的香包,都有艾草的香味啊!

端午節就是這樣,重要的是這個節日——端午節,永遠地印在了人們的心中,我愛端午節,更愛家鄉別具特色的端午節!

家鄉的端午作文 篇43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到了那一天,家家户户的大門上都會掛上新鮮的艾草,然後再煮上一大鍋的`粽子,那粽子的香味撲鼻而來,把你的口水一下子就勾了出來。

我問媽媽:“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和掛艾草呢?”媽媽回答説:“這個本來是古代夏季一個祛除瘟疫的節日,後來相傳這一天愛國詩人屈原因楚國被奸人所毀所以也在這一日投汨羅江自盡,老百姓害怕魚蝦咬他的屍體,就用楝樹葉包飯投入江中,由此發展成了粽子。後來,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他。”媽媽又説到,“不但有這些風俗,在農村還要給小孩子穿上繡了五毒的小肚兜來祛病驅毒。”“不僅如此,在聽説屈原投江自盡之後,當地百姓馬上划船撈救。可一直找到洞庭湖,都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下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洞庭湖。後來大家為了寄託哀思,盪舟於江河之上,此後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我聽後恍然大悟,心想:原來端午節還有這麼多習俗啊!這些習俗又有那麼多他們自己的故事與來歷!

於是,這個節日便漸漸有了豐富的強烈愛國主義色彩,成為了一個藴含着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藴,弘揚和傳承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重要節日。

家鄉的端午作文 篇44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在這樣陣陣的兒歌聲中我們迎來了端午節。

端午節的習俗可多得很呢!包粽子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薰艾葉,喝雄黃酒,在手上腳上綁上五彩繩,聽説是為了辟邪的。

粽子是家家户户過節必不可少的吃食。每年外婆在包粽子前,總是先將粽葉泡上很長時間,然後再煮上一天。裹粽子時先取三片泡好的粽葉,給圍成圓錐形,然後放入已經洗好的糯米,也可以根據個人喜好放紅糖、蜜棗、紅豆等,最後用棉線捆起來,一個個玲瓏可愛的粽子就誕生啦!

接下來就該煮粽子了。揭開鍋蓋,香味瀰漫了整間屋子,解開棉繩,一個個熱氣騰騰的粽子像是一個個剛睡醒的'小姑娘一樣,臉蛋紅撲撲的。再看看那一粒粒飽滿的糯米,就像鑽石一樣散發着它的光芒,讓人心裏像貓抓了一樣,好想嚐嚐它的味道可又怕破壞它那美好的形象。

粽子可是大有來頭呢,以前愛國詩人屈原眼看着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他不忍自己的祖國被欺凌,便在五月五日投江自盡。人們怕屈原忍飢挨餓,於是每年的五月五日便把米團丟在江裏,可是全被魚蝦吃了去,後來人們想到了用粽葉去包住然後投入江中,因此就有了粽子。

為了世世代代紀念屈原,人們就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屈原跳江的日子定為端午節。

家鄉的端午作文 篇45

我最喜歡的節日就是端午節了因為它可以吃粽子,划龍舟,端午節還有一個由來,讓我來告訴你吧。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戰國時期,楚國有一個人非常愛自己國家詩人,他就是屈原,因為當時被小人陷害,後來,國家被別的國家佔領了,他悲痛不已,抱起一塊石頭跳進來汨羅江裏,人們為了不讓江裏的魚蝦吃了屈原的.屍體,就包了許多的各種各樣的粽子,扔進江裏希望魚兒吃了粽子以後,不要在吃屈原的屍體,那天正好是五月初五,人們把那天定為端午節,以表示紀念。

這就是端午節的由來,我非常喜歡吃粽子,我最喜歡吃的粽子是水晶粽子和蜜棗粽,那滋味,別提多美味,這是奶奶端上了一盆粽子,就有我最喜歡吃的水晶粽子,透明的外殼,裏面的餡格外醒目,我已聞到香味,我就已經開始留口水了,我二話不説,一個箭步衝上去,一個回首掏,拿起一個粽子就開吃,呀,真香。

那麼好吃的水晶粽子,我也要做幾個,我先把白芸豆用熱水泡一個晚上,在拿出,去皮,在用冷水泡,在高壓鍋煮30分鐘,盛出後加糖攪拌,在到入油攪拌,再放入各種各樣的果醬。把紫薯和牛奶攪拌,再到入水晶粉和100g的水,在煮30分鐘,到入麥芽糖漿,在加入100g的水,攪拌,在到入水晶水,就是水晶面,在蒸30分鐘。將餡捲成球形包在水晶面裏,在用葉子包起來,放進冰箱裏放4小時,看,這就是水晶粽子,呀,真香。

我喜歡端午節,我喜歡吃粽子!

標籤:端午 家鄉 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