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關於年味的作文【熱】

作文8.81K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年味的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關於年味的作文【熱】

關於年味的作文1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題記

每到辭舊迎新,在家門口撕下舊對聯,貼上新對聯的時候,我都會不由自主的像往年一樣發出了感歎,歲月交替時會感到時光匆匆,感歎中又帶有幾分欣喜。在美好喜慶的節日氛圍下,家家户户掛起紅燈籠,放鞭炮。大人孩童一起包餃子做飯……大家忙的不亦樂乎,可謂是年味十足。

到了晚上,建築物頓時都亮了起來,五顏六色的,廣場上張燈結綵,好不熱鬧!可在温暖熱鬧,還是跟自己的家人在一塊兒才是最好。吃年夜飯時,大人們把長桌換成圓桌,大家圍繞着桌子坐着,然後我們便迫不及待地開始享受這頓豐盛的年夜飯,每一碗菜都是別樣的精緻細膩,香噴噴的氣味在空氣中飄蕩着,夾上一塊,温馨的暖流灌輸全身。大家談笑着自己的所見所聞,這種感覺比任何時候都美好。

不過最開心的還數小孩子拿紅包了,説句吉祥話,一份紅包,拿到了就歡喜的蹦跳着,説要把它存起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夢想存多了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不用再伸手向爸爸媽媽要了。

伴着黃昏,伴着團圓飯,不知不覺到了十二點,這時就可以聽到外面已經有鞭炮聲響起,到了凌晨三四點,那才是放炮的大高潮,炮聲,寒暄聲不絕於耳,人們都在以新年第一炮來祈求這一年財源廣進,身體健康,事事順利。

家門外,街道上,近處,遠處,炮聲一浪高過一浪,一聲響過一聲,炮聲由遠及近,此起彼伏。陣陣煙霧瀰漫開來,把我們重重包圍,好像要吞噬了我們一般,耳畔的炮聲夾雜着火藥味,充滿了濃濃的年味……

紅紅的燈籠懸掛在門前,回憶着去年所經歷的高興事,悲傷事,酸甜苦辣,五味雜糧,交織着。新年,一個新的開始,一個新的起始點,給自己一個新的自己,忘記煩惱,快樂的度新春。新年的鐘聲響起,昨夜已成舊年,今日已成新年。

年,是每個人都期待的日子,而年味,是飯桌上一盤盤香噴噴的年夜飯;是小孩子拿到壓歲錢時的喜悦;是一家人團聚的快樂;更是親人間幸福的滋味。

關於年味的作文2

我站在老屋門前石階上深深吸了口氣,吐息間鼻中充滿了潮濕泥土味兒,再嗅嗅,還有一分枯草淡香,這是一股很特殊味道,不是城市中所熟悉煙塵味卻又讓我親切無比。

這是一種專屬於農村味道!闊別一年,我又站在了這塊養育了我先輩們土地上,貪婪地呼吸着這帶有泥土氣息卻令人無法割捨空氣。

兩個小時前,也就是大年七年級凌晨五點鐘,我還帶着起牀氣在停車場抱怨爸爸為何要這麼早起趕回老家,我認為與家人親人一起共度除夕就是“過年”,為何還要花費精力趕回老家?但,這一刻,我好似明白了點什麼。

聽,那是什麼聲?“噼裏啪啦——噼裏啪啦——”穿過薄薄晨霧,微微細雨,從遠處傳來了那久違而又熟悉鞭炮聲。久居城市中朋友們,有多久沒有聽這樣激烈熱情聲音了?它霸道地敲擊着你耳膜,敲擊着那新年鍾鈴!

“走嘍,上墳qi(去)嘍”爸爸站在遠處田埂上向我招手。回到老家,爸爸鄉音也不自禁冒了出來。

上墳是新年裏必做事件之一,也是我最煩惱事,看着眼前沒有邊兒泥濘,我不禁苦笑,是誰剛才還在享受這帶着泥土氣息空氣?

我伸出腳踩了踩那被春雨浸潤土地,完美印出了個鞋印。愛護新鞋與祭拜祖先不可兩全,我咬了咬牙,踏了下去。雨水真是給掃墓活動增添了諸多麻煩,泥土遇上水不僅會粘鞋還會變得濕滑,待會兒還要徒“腳”穿過無數不過一人寬田間阡陌小道,想想便覺得困難重重。幼時失足墜入水田裏悲慘經歷又浮現在我腦海,愈發使我腿腳發軟了。

但我不能也不會就此放棄,有泥土才是農村,粘上泥土才算歸了根,才算過過“年”。

小時候不明白為什麼有墓園而我祖先們墓碑卻在田野裏?那些墳墓坐落在田與田之間,最多隻有2排,所以分很散,每年上墳都要在狹長田埂上走好久。老人們説,上一次墳就要圍着村子繞上一個整圈。後來我才懂了這句話,先人們去世後也不願離開這片他們賴以生存土地,要繼續守護這片養育了世世代代土地。

即使要很早就從牀上爬起,即使要走很多路,我卻從未錯過大年七年級掃墓。只有過年才會回來,只有過年才有機會嗅嗅這哺育我們泥土味道。

現在農村已蕭瑟了許多,即使是春節,也沒有很熱鬧,村裏近半數人家都緊閉着大門,而鎖早已鏽蝕不堪。我明白了父母用意,雖然我們早已安家在城市,但我們仍應銘記我們根還深深地紮在泥土裏,不該也不願拔起。

那淡淡泥土味兒,就是我年味。

關於年味的作文3

又到一年的末尾,空氣中開始瀰漫着若有若無的年的味道。燈籠依舊掛,對聯依舊貼,鞭炮依舊放。對於我來説,年味還是那充滿了甜豆沙的湯圓。

奶奶過年間是最歇不下來的人,可不,準備完了年貨,又要開始包湯圓了。赤紅的豆沙在潔白的碗中呈現出不一樣的光澤,雪色的米粉被揉成了一大團。在微微薰黃的陽關下,奶奶斜倚在藤椅上,頭上戴滿了“金碎子”,全神貫注地包裹着湯圓。只見她雙手揪下一塊麪團,慢慢地揉成了薄薄的麪餅,一手託着,另一手從碗中挖出一勺的豆沙,把它按在麪餅上,然後用勺子推成圓形後,雙手快速地把它們搓成一體,整個湯圓就像個白玉球一樣,看起來十分可愛。奶奶把成型的湯圓全都放入籃子裏,一個個整齊有序,像一筐子高矮胖瘦都一樣的士兵。奶奶似乎很陶醉於整個行雲流水般的動作,眉頭舒展,眼神都在迷離,嘴角上揚,深陷在一個個美好的回憶中無法自拔。

下湯圓的時候,我們都會圍在奶奶地身邊,一個個揚起掛滿笑容的臉,滿懷期待地看着那“小胖子”跳入滾燙的開水中,嘴中好像都已經有了美妙的味道,甜蜜都快溢出來了。每當這時,奶奶都會掛着我們的鼻子,笑道:“看看你們這些小饞貓,等一等,湯圓馬上就要出爐了!”可還是等不及的,就是在眼巴巴地望着那湯圓從墜下,到漂浮在水面上的小絨花,口水都要滴下來了呢,肚子裏更是有無數蟲子在撓着癢癢,催人食慾。

等到湯圓上桌時,就早已經等不及了。那小手拿着勺子,從大盤子中一下挖起便是兩三個,眼睛牢牢地盯着碗,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別人搶走。冒冒失失便一口下去,燙燙燙!即使嘴皮子都被燙出了泡來,也不肯鬆口,只知道那軟糯的麪粉在口中慢慢化開,猶如雪花般,如此自然,如此香軟,裏面的豆沙自然是裹不住的,流的滿口都是,甜到心中都酥了起來,卻不膩,反而讓人回味無窮。更妙的是那口中的餘味,依舊甜甜的,還有一種温暖的味道,彷彿是奶奶身上的味道,也可能是包湯圓不小心把手中的餘温也包了進去吧。

年味,是那一碗湯圓,是湯圓中的濃濃豆沙,亦是奶奶的幸苦勞動,更是一年的團圓與温暖。

關於年味的作文4

又是一年除夕將至,我回到了闊別已久故鄉。

剛到老家,姥爺忙起來了。他帶我去商店買了“福”字。經過姥爺一番叮囑,我們開始認真貼“福”。姥爺説“福”字是帶來吉祥幸福,能祈禱在新一年過上幸福日子,所以要用心貼,我們一聽,幹得不亦樂乎。我拿來一張金“福”字,往上貼時,姥爺説該把“福”字倒着貼,才能“福到”。我聽了,恍然大悟,原來貼“福”字也講究呢,怪不得我常常看到人家門上倒着貼“福”!

除夕這天,奶奶忙了起來。她把磨好麪粉﹑糯米粉倒入盆中,再加上紅糖﹑白糖與其它配料,做成鬆糕原料。姥爺早已在灶前把火燒得旺旺,奶奶快速把木盆放上去了。一會功夫,熱氣騰騰咖啡色鬆糕出鍋了。我看得眼花,來不及歡呼,奶奶又嫻熟地撒上芝麻﹑紅棗。在一旁我早已饞了,趕緊切下一塊嚐了嚐,嗯——又香又甜,又鬆又軟,好地道家鄉民間口味!

中午,奶奶用紅薯粉做了紅薯餃,餡是蘿蔔﹑瘦肉﹑豆腐﹑烏賊幹,剁成丁混合一起,再配上傳統調料。一段時間後,奶奶把一個個紅薯餃放入蒸籠,過了一會,蒸籠周圍散發出陣陣香氣!出籠後,只見個個晶瑩剔透紅薯餃衝我笑。我忍不住又先吃為快,夾一個放入口中大嚼起來,啊,入口香嫩,芳香四溢。奶奶累得滿頭大汗,但看到我吃得美滋滋,慈祥地對我笑了笑説:“孫子,多吃點,這可是家鄉特產,在外面吃不到!”

每逢過年,我們家都會收到壽桃,這是50﹑60﹑70﹑80﹑90甚至100歲老人子女把壽桃送遍整個村子,他們送來時臉上洋溢着笑容,能讓人感受到真心付出,由衷祝福。分壽桃寓意是“家家老人健康長壽”。今年是奶奶70大壽,爸爸與姥爺挨家挨户地送壽桃,增進了鄰里之間親情友情。家鄉過年味兒就是也不一樣越!

初八,祠堂裏又開始唱戲了。祠堂裏樓上樓下是人滿為患,笑聲不斷傳來。我看了一會就不看了,因為我看不懂,也許是我沒耐心,只能看熱鬧。最後只剩下媽媽與奶奶看。走出祠堂,鑼鼓聲、二胡聲還能傳出來很遠。整個祠堂則五彩繽紛,台上戲子演得惟妙惟肖,贏得觀眾們陣陣掌聲……

初九,我們全家又踏上了回常州旅途。可家鄉熱鬧情景像電影一樣浮現在我眼前——老家年味最濃!

關於年味的作文5

春節期間,無聊的我打開中國國家博物館網站,看着那一幅幅精美的描寫古時人們過節時的情景,再看看今時有些不免的悲傷。

杭州西湖邊的蘇式建築裏,人們忙着貼對聯,大街上張燈結綵,人們都在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小孩們便是換上了新年的新衣拿着一根香燭,在點小鞭炮玩。大人們則是看着小孩子笑嘻嘻的,大人們也就高興了。隨着鞭炮的升空,過年也到了高潮。

幻想着的我呆望着窗外,今年衡陽市中心嚴禁鞭炮,第一次感到過年格外的冷清,因為寒冷雖然生機蟄伏,立春後便會日漸温暖,但窗外依舊生意隱然,人的感覺首先都是隨着視聽觸而來的,從小到大那股習慣的力量便成了一種執着和情感。如果窗外傳來一陣鞭炮聲,大概就不會感覺如此。

今年的年夜飯提早了,往常,年飯時就有人在外面放鞭炮,可是今年,外面卻顯得格外冷清。口裏的飯,嚼着嚼着,便覺得年味的味道有些變了。不知是不是被外面的氣氛感染了似的,家中的年飯沒有一個人説話,人們只是顧着看自己的手機,不時的就發出驚歎的聲音,我靜下心來回想着那一幅畫,人們從四面八方來的這裏,不就是為了吃一頓團圓飯嗎?團圓飯上面人們不一起聊聊今年的收穫和明年的憧憬嗎?也許是外面的氣氛所帶動的。

年夜飯過後,叔叔伯伯們圍在一起打牌。我們只在電視前看春晚,也不免抱怨春晚已經沒有以前那麼好看了。每個人都盯着手機,隔一會就傳了一陣搶紅包的聲音,搶到紅包還要大聲炫耀一下,外面的寧靜襯我們家格外的熱鬧,這種氣氛很好,但是我覺得我們失去了一些固有的東西,而那些東西也正是最寶貴的。我獨自一人下樓走走,路上空無一人,鞭炮屑子早已不復存在。路上空空的而我的心更空。我坐在小區的石凳上,直到12點也就是新的一年的第一天……

我們不應該在現實生活中喪失傳統,或許跟上現實潮流才是正確的選擇。我不知道現實潮流是什麼?我們只知道要繼承傳統,不能讓年的味道慢慢的在時間的推移中散退了。

我很失望,年的味道漸漸都改變了,而沒有變的只是人的心。

關於年味的作文6

在我看來,過年講究的就是氣氛,也就是‘年味’。一家人團團圓圓,熱熱鬧鬧,便是有年味。

年三十的早上,父親、弟弟、我三個人計劃貼春聯。父親用麪粉和水,放在火上熬一會兒,做成麪粉糊,拿來膠帶、春聯、小刀、刷子,一切就準備就緒了。我和弟弟要將春聯裁開,首先將其對摺,使它變得整整齊齊。我讓弟弟拿着對聯的一角,我同時拿着另一角,再用小刀沿着摺痕將其裁開,對聯也就變成兩半。我和弟弟一人一半,在對聯的背面刷着麪粉糊,我們一隻手按着對聯的一角,一隻手拿着刷子。有時,麪粉糊粘在手上,黏黏的;有時,對聯正面的紅色印在手上。不一會兒,手就髒兮兮的。像門楣這些地方,太高了,父親夠不到,他便搬來椅子,踩在椅子上,我從下方將已經刷好的春聯遞給他。也有些地方,不需要用麪粉糊,便用膠帶來粘。我先將膠帶拉長,用小刀割成一段一段的,貼在弟弟的手背上,再由弟弟將膠帶遞給父親。在這樣的合作下,我們終於貼完了春聯。

年三十的晚上,一家六口圍着桌子,吃着團圓飯。團圓飯,自然是豐盛的,並且這些菜餚都有着美好的寓意,例如:肉丸子寓意着團團圓圓,魚寓意着年年有餘,年糕寓意着步步高昇……餐桌上,父親替爺爺夾菜,叮囑着讓他多吃些。這時,老人的心中定是喜悦的。他笑着,眼角的皺紋加深了些,同時默默地點着頭,就像一個小孩子。其實,這個年紀的爺爺也就是一個小孩子,他需要全家人的呵護與關心,我們應像珍惜寶物般珍惜爺爺,畢竟爺爺年歲已高,誰也不知道這樣的日子還有多久。父親似乎很高興,從櫃枱裏取來酒杯和酒,一個人就喝起了酒,與母親、奶奶她們嗑起了家常。那些‘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在此刻已化為飄渺,一切只隨着心意。估計這是一年中最幸福的一頓飯了,每個家庭成員都在場,不似往常我上學,回不了家,父母工作,回不了家,一張桌子總是坐不齊全。

吃完晚飯,一家人坐在一起看着春晚,喝着剛泡好的茶。他們偶爾也會談論着正在播放的那個節目,我則不時搶着紅包。

在我看來,與家人一起過年就足夠了,就有了年味。新年的鐘聲還未敲響,但我已感受到濃濃的年味了。

關於年味的作文7

春節或許是每個中國人最開心的節日。這天家人團聚,鞭炮聲響,煙花燦爛,親戚家轉,情感增進。好不歡鬧!

置辦――人山人海

“滴滴滴――”“你這個怎麼賣?”“唉,你怎麼在這兒!”……街上傳來人們交談與汽車喇叭的交織聲。放眼望去,行人如織,川流不息。人人手裏大包小包,還不停歇,一個商場出來,轉入另一個商場掃蕩。汽車以龜速行駛,不停的按着喇叭,催促前面的車輛快一點,也無多大作用。人們就常説一句話:“不到七年級,東西都沒有準備好。”

團圓――其樂融融

“嘶啦――”一道菜正在製作中,過了一會兒,“出鍋嘍!裝盤。”轉而又投入到另一道菜。一小時後,年夜飯成功完成!正好春晚開始。“快快快!過來吃飯了。”“馬上就來!”全家人圍坐在桌子旁,吃着這歷時之久的團圓飯,人人臉上全是幸福的笑容,交談着繁瑣是小事,也不乏筷子與筷子,筷子與餐盤的碰撞聲。遇到比較搞笑的節目,大家也是笑得合不攏嘴。

街道――五彩繽紛

今年的春節比往年都更有年味,原因無他,只因街道兩旁的樹上都掛上了五色的小燈,也掛着雪花,燈籠,中國結等小掛飾,韻味十足。晚上在街道上散步是最美的享受。這時候的街道相對於白天來説是比較安靜的,但還有些車輛疾馳而過的聲音。樹上的燈都亮了,一段路是一種顏色,我喜歡黃色的,有些是一閃一閃的,看上去有種星星的感覺。雖是晚上,但街上的人也不少,大概都是想享受一下這燈光吧。

煙花――心生喜悦

爆竹煙花大概是過年的基本項目,放了鞭,看了煙花,才會有種真正過年的感覺。回到農村,家家户户都是早起放鞭,“噼裏啪啦”的,聽的人心裏十分高興。到了晚上,是煙花的主場。各家各户拿出自己事先買好的煙花,一家爭着一家,接二連三的拿出火機點火。一束接着一束的火光衝上天空,到適當的位置,“砰――”煙花綻放於夜空之中,形狀各異,顏色多彩,讓人感覺特別開心,心中的不愉快倒也消失了許多。只是,煙花雖美,美得卻只是那麼一瞬間,美過之後就會消失。

零點的鐘聲早已敲響,只望往年的不悦,隨之飄散。

關於年味的作文8

鞭炮依舊是那麼的響亮,震耳欲聾;煙花依舊是那麼的絢爛,眼花繚亂。孩子還是那麼盼望着過年,大人們還是那麼忙碌,而我走在煙花燦爛的夜空下,卻感覺年味這東西一點點的隨年齡而去。

從前,我們都不富,但過年卻是那麼的有味。我們放了寒假就開始盼望着過年,每一天都會翻着日曆,數着日子。似乎那是個神聖的日子,所有的孩子都能夠開開心心的玩,然後都能夠開開心心的拿紅包,雖然紅包裏的錢並不多,但那種感覺卻是無比的好。我時常在想是否越貧窮的地方的年味越濃,是否該逃往哪個小村落去感受那裏濃濃氣氛的春節。

從前,還沒有此刻那麼琳琅滿目的糖果讓你選取,也沒有那麼豐盛的飯菜讓你挑剔,但大家一齊圍在一桌吃得總是那麼得有味,也許這飯菜,糖果的味道也會隨着年齡慢慢的消失。此刻,生活好了,要吃什麼全年都有,也不用天天撥着手指數日子等待過年。少了一種期盼,人也會懶惰很多吧。

從前,孩子到了年關,都喜歡聚在一齊玩鞭炮。五毛錢一包,大家玩得不亦樂乎。而此刻,個個大年七年級都睡懶覺,還得用手機反覆的叫。吃飯的時候還拿着個手機玩qq,往嘴裏塞幾口飯就走人了,又不知躲在哪看起了手機小説。也不能説這是手機帶來的害處,但這畢竟影響了此刻人們的生活,老人們還未好好和孩子們説會兒話,孩子的qq就滴滴滴的叫個不停,然後或是電話不斷。老人們總是唉的歎氣,也許這是時代的進步,必然吧。

從前,沒有電腦,沒有這個那個的網絡遊戲,孩子們沒處去,聚在一齊下下象,大人們旁邊指導,一片歡聲笑語。而此刻如何,整天泡在電腦前,各種遊戲圖標填充着桌面,然後隔着四五百度的鏡片,緊緊盯着屏幕,一刻不離。許多孩子的年大概就是這麼過的吧!

從前,大年三十,一家子聚在一齊邊嗑着瓜子邊看着春晚,一大家子和睦融融。此刻,我們的生活中多了許多的選取,大家思想也開放了許多。三十晚有泡網吧的,有k歌的,有街上閒逛的。也許是過去的技術過於落後,只能帶給給大家那十幾寸的黑白春晚,但為什麼換了彩色的,換了更大的,卻少了那麼多的年味。

關於年味的作文9

一提起過年,就不得不提起放鞭炮、貼對聯、打餈粑等傳統習俗。如果是以前到了春節,在春節前,要打餈粑,殺雞殺鴨,家家户户貼對聯、寫福字,小孩子們在外放鞭炮,鞭炮的聲音震耳欲聾,莊嚴的宣告着春節的到來;大人們在家中的桌前準備年夜飯,久別重逢的親人們聊聊家常。一到大年七年級,小孩子必定穿上新衣服,去親戚家串門,大人們相互叫喚着,分發着紅包,小孩子則得到一些瓜子和糖果,手中纂着紅包,快樂的笑着,跑着,跳着。

這似乎是每一個人夢想中的春節,一家人快樂的團聚,享受過年熱鬧喧囂的氛圍,放下一年裏的心酸血汗,就在這幾天快樂的過年。但這在如今社會似乎已銷聲匿跡了。現在為了提高空氣質量,市區內大部分地區已經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城市中幾乎沒有養雞養鴨的場所,餈粑也很少見;近兩年受疫情的影響,提倡“就地過年”,“不參加十人以上的聚會”,走親戚、回老家的機會變少;只有貼對聯、寫福字還能做到。

幾乎人人憧憬的春節悄然遠去,留下的只有冷清、孤獨。這代表這現在過年的年味淡了嗎?我並不這麼認為,恰恰相反,我認為年味正以一種新的形式傳遞着。不知何時,支付寶集福、微信紅包悄然興起,成為了聯繫親人情誼的紐帶。除了微信紅包,春晚也成為了一個必不可少的要素,大家坐在沙發上討論着電視節目,靜等着午夜倒計時的開始。這種新型的過年方式,看似興起得偶然,實則確是必然。這,意味着社會和科技的變化。從科技這一方面説,支付寶和微信的興起,意味着中國互聯網行業的創新和發展,意味着科技技術的創新,意味着中國的地位在世界上提高;從社會這一方面説,現代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上班族被“996”“711”等工作框架束縛着,人們越發的渴望有時間休息調整自己,而春節是一年中為數不多的小長假之一,若在這時走親訪友,小長假也會變成一種負擔,而這種以微信的形式發紅包、發祝福簡化了走親訪友的形式,而保留了它的實質,何不為一種對年輕人的體諒和理解呢?同時,支付寶集福為人們枯燥的生活增添樂趣,領紅包時意想不到的收穫,都能給人帶來愉悦的感覺,何樂而不為呢?

這種新的過年方式有利有弊,可能會帶來人與人面對面的交流變少等問題,但我認為利大於弊,這是適應時代發展的結果。所以,從表面看,年味變淡了,但從本質看,年味一直未變。春節的意義將永遠是:回首過去,展望未來;心連着心,守望相助。

關於年味的作文10

味道,我們都很熟悉,有香味、臭味。但是,年味是什麼呢?

年味就是全家團圓的喜樂氣氛;就是晚輩孝敬長輩圍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屋外煙花閃耀飄進鼻內的一股幽香;就是媽媽忙前忙後做的一頓年夜飯中的餃子;就是逛廟會看着舞龍吃着糖瓜兒彷彿又回到童年的一種享受;就是不管認識不認識,見面都説過年好的那種友好感覺;就是家家户户都貼上喜慶對聯迎接新春,慶祝新的開始;就是滿大街掛滿了紅燈籠充滿了祝福話語的那種氣氛……

但是,真正誘惑我的並不是一桌子的大餐,而是所有小朋友都喜歡的——紅包。

“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紅包,是中華文化特色之一;而發紅包,也成了春節快樂必不可少的民俗。小小的一個紅色紙包,裝載着人們美好的祝願和對幸福、和平、吉祥的渴望,代表着新年來臨的新的希望,在紅色的祝福中美好被相互傳遞着。

但是,就在這人人都開心的大年三十晚上,我居然把我心愛的錢包給弄丟了,裏面有我的所有零花錢,但是我又不敢告訴親戚朋友,怕他們告訴我媽,讓她着急,於是我就開始滿大街地找。因為我們小區大多是外地人,老早就回自己的老家了,大街上一片漆黑,怎麼找也找不到,淚水怎麼控制,可它還是止不住在淚眶裏打轉,沒辦法了,只好失落地往家走。

一路上都在亂想,媽媽會不會責罵我,會不會很生氣,到家了之後,就覺得很累很累,直接往牀上一倒,就睡着了。

迷迷糊糊地咪開眼睛,卻瞧見媽媽在和我蓋被子,最後走的時候,她還在我的桌子上放了一樣東西,就又睡着了。一大早不想起牀,一想着別的小孩子都有零花錢去玩,而我的卻弄丟了時,眼淚就止不住地往下掉,淚水浸濕了枕頭。可一抬頭,卻看見了在我的桌上有一個熟悉的東西——我的紅包!

後來我的姑媽,告訴我:昨晚我在找錢的時候,被我媽媽看見了,然後她在我走了之後一直在幫我找,到了很晚才在一個街角幫我找到,結果害得她錯過了和大家一起的時間。

聽了之後,心情像五味雜陳一般。這個年過得與往常不同,雖然有點小波折,但這個年的味道真的好啊!

關於年味的作文11

年,是三百六十五天的最後一天,是一個新的週期的開始。它承載着祝福與回憶迎接下一個年。而年味兒是甜的,是令人懷念的。

小時候,還在咿呀學語的我不知道什麼是年,更不知道什麼是年味兒,那個時候的年味兒是朦朧的,是天真的。慢慢長大了,年對上幼兒園的我來説,僅限於有新衣服穿,有好多好吃的吃,那個時候的年味兒是美味可口的。一年又一年,對上國小、上國中的我來説,年是可以領許多壓歲錢,是可以不用上學,開開心心玩耍的日子,那個時候的年味兒是歡呼雀躍的。現在,對上高中的我來説是一家人的團聚,親情的聚集,這個時候的年味兒是温馨的。

每年春節,爸媽都會帶我去鄉下爺爺奶奶家裏過年,記得小時候最不喜歡到鄉下去,因為沒有網也沒有玩伴。而如今,我向往着鄉下清新的空氣,嚮往那蔚藍的天。來到爺爺奶奶家,鄰里們一路上的問候與祝福温暖了我在冬天裏的心。在車裏向外張望,門前有兩位骨瘦如柴的老人焦急的等待着,寒風吹過,他們的銀髮也隨之舞動,看到我們,奶奶會親切的迎上來牽着我的手,轉身,我看到奶奶單薄的身軀,心也跟着抽動。

年的這一天,大清早起來貼對聯,對聯是爺爺親自揮毫,帶着一股子墨香,貼在大門兩側,期待着下一個年。豐盛的年夜飯在親情的烘襯下更顯得可口,嘗一口,嗯,是奶奶的味道,伴隨着鞭炮聲,年夜飯開始了,歡快的話語,祝福的話語都迎耳而來,這是一種風俗,吃完年夜飯便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看春晚,這時眾人臉上洋溢着笑容,在春晚節目的歡聲笑語中一家人漫溢着親情,很濃很濃。而這一夜註定是睡不了的,因為炮聲會響一晚,這是一種對來年的祈禱,對親人的祝福。今年的年,我過得仍是歡快,但總有種失落感。

是啊,爺爺奶奶過一個年就少一個年,而以後將要上大學的我與父母在一起的日子也更是少之又少,年的團聚終究是會散。離開時,爺爺奶奶的話語一串串打在我心上,他們眼角下的淚一滴滴滴在我心口。今年的年味兒,仍是美味仍是歡快,仍是令我懷念。

城市的煙花絢麗比不上鄉村的樸素,而在我心裏,那所謂的年味兒是一家人在一起的親情,我希望,這樣的團聚能遍佈世界每一處角落,讓親情不散。情不散,人亦不散。

閉上眼,聽——那是爆竹聲,嗅一嗅,那是年味兒啊,親情的味道。

關於年味的作文12

春去春又來,又到了過年日子,每家每户都忙碌了起來,當然,不同地方有着不同文化習俗,身為東莞人,自然會懂得一些東莞過年風俗。

臘月二十三是民間祭灶日子,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負責管理各家灶火,被作為一家保護神而受到崇拜。在這一天,灶王爺就會向玉皇大帝彙報這一家人善行或惡行,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彙報,再將這一家在新一年中應該得到吉凶禍福命運交於灶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説,灶王爺彙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係。由此就有了“送灶”儀式。在這一天,我們家就會燒香拜佛,在桌子上擺上許多小吃,像糖冬瓜之類。

臘月二十四就要貼對聯了,在這一天,我們家都會將準備好對聯貼上,其實不止是對聯,還有在房子各個地方貼上寫有“老少平安”、“招財進寶”等等或紅或橙字條。

臘月二十八則是大掃除,在這兩天裏,一家大小都行動起來,將家裏裏裏外外打掃乾淨,迎接新一年。孩子們在這一天都特別開心,因為感受到了勞動快樂。

除夕夜,每家每户都團圓在一起,一起吃着年夜飯,等待着新年鐘聲響起。這一夜,是多少子女回家夜,是多少為生活外出奮鬥人們,享受幸福夜……

大年七年級,我們早早起牀,放鞭炮,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按照書上説,一出門向什麼方向出發,出門行大運,接着就去喝茶,中午那頓大概是不吃,這一天,孩子們是最開心了,他們可以收到爸爸媽媽和親朋好友紅包,這一天紅包大概也是最多,因為我們都會到處去拜年。

大年八年級,就是開年了,這一天也少不了放鞭炮,雖然現在禁止放煙花爆竹,但人們違背不了習俗。也把大門大開,在門前放一桌食物,旁邊還放凳子,據説是給逝去祖先吃。

到了正月初八左右,家裏都把剩菜倒在一起,再用糯米粉和水弄成丸子,和剩菜一起煮,叫做“鹹圓”,這應該是他們處理剩菜最好方法了。

元宵節,這是過年最後一天,家裏煮元宵,吃元宵,有花生味,還有芝麻味,到了晚上,孩子們和爸爸媽媽一起,把過年期間收到紅包都拆開,看看都收到了多少,這或許是孩子們最期待了。

這是我們家鄉過年,但是隨着時代變化,我們好像越來越感覺不到過年氣氛了,我們都希望,過着最有氣氛年,心裏奔放着一朵朵希望花。

關於年味的作文13

年味,是每個中國人心中那份不可割捨的情感,是對每個在異鄉的遊子的呼喚,是每個家庭難得的相聚。年味,是我永遠無法忘懷的記憶。

今年過年回到許久沒回的老家。沒有城市的喧囂,只有鄉村的那份寧靜和安詳。今天過年,對今天的活動充滿了期待。

上午,全家一起大掃除。連一向頑皮的弟弟也認真的拿着掃把在掃樓梯。爸爸正拿着拖把在拖地板。原本沾滿灰塵的地板變得煥然一新。爸爸摸把汗水,看着乾淨的地板,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媽媽和奶奶在拿着抹布抹瓷磚,豆大的汗珠從她們的`頭上滴下卻毫無感覺。爺爺和我則拿着掃把在掃地,廚房,客廳,卧室,都要掃乾淨。儘管是冬日,汗水卻也是止不住的流。一家人雖然一起搞大掃除很累,但沒有一個人真正覺得累,一家人在一起,無論做什麼都是幸福快樂的。

下午,爸爸開車帶我和爺爺,弟弟去族墳祭祖。來族墳的次數一年中只有一次。儘管來的次數少,但每次來這,我都感覺有個聲音在呼喚我。內心總會有某種悸動,在催動我的雙腿邁步向前。曾經我一直沒有搞懂這是怎麼回事,直到現在我才明白這是血脈的力量,我的身體裏流淌着和那裏長眠的先輩一樣的血。這是來自骨子裏的對先輩的緬懷。走進族墳,爺爺手裏拿着紙錢香燭,來到一座古老的墳前,指着對我説道:“你不是要看族譜嗎,這是我的祖公,到你們這代,不知道要叫什麼了。”我走近仔細端詳,古老的字體雖然用眼睛看看不懂,但用心去看,我感到這上面的字是多麼親切,多麼自然。用心去看,我看懂了,這是祖先最後留給子孫的禮物,這是一份只有用心才能讀懂的禮物,讓我們可以追憶過去,讀懂自己的來歷,知道自己的根在哪裏,讓自己在百年之後有一個歸根之處。

除夕夜晚,一張圓圓的桌子坐滿了人,桌子上擺滿了美味佳餚,辛辛苦苦一年到頭也就今晚能好好放鬆休息,圓桌上正中央是一整隻雞,意味吉祥如意。旁邊擺着一條魚,寓意年年有餘。年邁的爺爺奶奶忙着給一年在外奔波忙碌的爸爸媽媽夾菜,這裏一隻雞腿,那裏一塊魚肉。不一會兒,老爸老媽的碗裏已是滿滿的菜。我想,碗裏是滿的,心裏的温暖也是暖的。

年味,是家鄉的味道;年味是家人團聚的味道;年味是對歸根的嚮往;年味,更是親情的温暖。

關於年味的作文14

“一眨眼又是一年”,除夕上午在家門口撕下舊對聯,貼上新對聯的時候像往年每一年這個時候一樣發出了這樣的感歎,對於多愁善感的我來説,每到辭舊迎新,歲月替換的時候我都會感覺時光匆匆,都會有一種感歎中又帶有幾分欣喜的感覺。

想想我是一個多麼幸運的人啊,從小到大一家人都沒有背井離鄉,沒有隻有過年才能回故鄉相聚團圓的苦楚;又想想我又有幾分不幸,一年到頭都生活在一個地方,家人不曾少見,親戚經常往來,倒沒了團圓的興奮,而且最美家鄉往往是景色秀麗,我又沒了像有農村老家的人可寫的最美家鄉。可再細細思量,這在身邊的家鄉,這從未離開的家鄉,這有幾分市井的生活倒也耐人尋味,閒情逸致,我這土生土長的南寧市區人也應該驕傲驕傲,珍惜身邊的最美。

這家鄉的年味,我覺得最美好的日子還是以前小時候在人民西路的家,過起年那才是真真兒的年味。很清楚地記得,每年除夕前一天,天沒亮的時候,奶奶媽媽和幾個親戚就在客廳裏開始包粽子,備下年貨,我特別懷念那時什麼吃的東西都自家制作。而且那時我家靠近水街,常聞熱鬧,到了年關,水街更是熱鬧非凡,讓我懷念除了熱鬧,還有南寧的特色,譬如那街上縈繞耳旁的都是白話,又譬如賣的大多是南寧的特色食品,那五顏六色的粉利,那綠油油的粽葉,還有那晶瑩剔透的粉餃和白白的粉蟲和腸粉;還有我最喜歡吃的馬蹄糕。

重要的不僅僅是美食,還有寄託在這些特色上的感情。

如今雖然已拆遷,以前的水街也面目全非,但現在住的小區也不缺乏年味;特別是現在的過年時的炮聲和煙花。過年那幾天斷斷續續或震耳或清脆的炮聲不絕於耳,除夕的下午,雖然街上已冷冷清清,人們都團圓於家中,可卻洋溢着喜慶的炮聲,那時便是第一輪放炮的高潮,伴着黃昏,伴着團圓飯。到了快12點的時候,那才是放炮的大高潮,炮聲、煙花色、寒暄聲不絕於耳,人們都在以新年第一炮來祈求一年財源廣進,身體健康。樓道里,樓道下,近處,遠處,炮聲一浪高過一浪,一聲響過一聲,炮聲由遠到近,重重疊疊;嫌惡這炮聲的人,譬如我媽媽便稱之為轟炸聲,而我每到新年的這個時候都會在陽台浸身於這“轟炸聲”中,眼裏閃爍着天空上的煙花,耳中獨聽着轟鳴的炮聲。

關於年味的作文15

一輪高一緊張的高一學習後,愜意的寒假終於開始了。假前激動的地與同學討論着這期盼已久的寒假該如何歡度打發,是出門旅遊還是電子競技,又或是訂一個小目標長胖個十斤八斤的。後來等到假期開始,才發現與其幹這些這個事,不如想看如何珍惜與親人相處的每一天。

我的親人,基本都住在同一區域家的周圍,根本無需坐個飛機火車去拜年的,家家户户走街串巷的拜年,歡聲笑語中有着你我間濃濃的親情。但這些並不是年味裏的親情,這些事情在平時隨便串串門即可完成,沒有半點年味在裏面就更不是這過年多放的幾天假期了。

年底了,我所最想念的親人不是過年寒暄聊天的親戚,而啊!是我的姐姐!她大學畢業後,去外地參加工作,只有年假才會回家。過年了,我終於等到了她的回來!我的姐姐啊。

從我很小的時候開始,她就讀國中了,記憶中她是寄宿學校,只有年假她才會回家,所以對於關於她的美好記憶都是過年時留下的中的美好記憶,更少不了離別時的悲傷記憶卻是氾濫……記憶中的一個下雪天,我想堆雪人兒,於是我興沖沖的跑到她的房間,拉着她陪我去堆雪人,記憶中,她一隻手端着一本書,另一隻手在地上滾着雪球,一個大雪球,一個小雪球,將小雪球放在大雪球上就成了一個雪人。記憶中她帶着我去看《魔戒》,晚上她再給我講故事,這些故事陪伴着我在新一年的生活。

今年她回來了,這從除夕到正月初六她給我補習英語,帶我去看電影,和我的表兄弟們一起去爬山,去圖書館讀書。和姐姐在一起過年才是真正的過年,我才能夠感受到這年中的快樂氣氛,這濃濃的年味。她來了,才是我的新年,新年才會快樂。在上次別離後我積攢了無數趣事要與她去講,也只有她會聽我去講,只有她有耐心聽我去講,而別人卻權當我是個傻子……而我那些"發明"只不過是個小朋友的胡鬧罷了。

不知不覺初六到了,她就要走了。下午三點的火車,二點出發……我中午吃了飯特意沒去午睡只為和她道個別。我在房裏想着我們之前的別離,眼淚不覺落下,我的姐姐站在我的背後,微笑對我説:"再見了!″她的笑容是多麼温暖,不知不覺,我的眼淚流出來了,啊,我親愛的姐姐,什麼時候才能再見你一面呢!

標籤: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