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寒食節作文(通用14篇)

作文1.36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寒食節作文(通用1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寒食節作文(通用14篇)

寒食節作文 篇1

前幾天上語文課的時候,語文老師給我們講了一篇關於寒食節的課文。講的是一個名叫介子推的人,在他的主公重耳逃亡在外的時候,他一直跟隨左右。在重耳餓昏了以後他就把自己的肉割給重耳吃,才得以存活下來。

在重耳當了國君之後他卻忘記了,曾經割肉救自己的介子推的事情。介子推並沒有據理力爭沒有宣功邀賞。而是帶着他的母親隱居綿山。重耳為了逼他下山接受自己的封賞,就放火燒山。可介子推寧願被火燒死都沒有下山。結果介子推就被火給活活燒死了。之後身為晉文公的重耳就把每年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禁火節。晉國的人為了紀念這位有着高尚氣節的人,而把這個節日一代代傳了下來。

聽完這個故事後,我的感觸很多。同時我也決定以後再這一天裏只吃冷食。今天就是寒食節了,我決定不吃熱飯,紀念介子推這個有獨特氣節的人。

寒食節作文 篇2

寒食節,我國傳統節日,也叫禁煙節,冷節,一般在清明節的前一兩天。這一天禁止煙火,只吃冷食,據説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晉國大臣介子推。

春秋時,晉獻公的妃子酈姬想讓自己的兒子成為儲君,於是就在晉獻公的食物裏下毒,嫁禍給太子申生,並污衊公子重耳是同謀。重耳得到消息以後,帶領介子推等賢士連夜出逃。晉獻公認為重耳不辭而別,有謀反之心,就下令追殺公子重耳,從此重耳踏上了逃亡之路。有一次,重耳餓的頭暈目眩,忠心的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塊肉,讓重耳吃了充飢。逃亡路上,很多隨行的人都離開了重耳,但介子推一直追隨左右,悉心照顧重耳。正重耳十分感動。

歷盡千辛萬苦,重耳終於回國做了君主,是為晉文公。晉文公對與他同甘共苦的臣子進行了封賞。不巧襄的弟弟叛亂,晉文公忙着出兵援助周襄王,竟忘了封賞介子推。後來在別人的提醒下,晉文公猛然想起還沒有封賞介子推的事,心中十分愧疚,立刻派人尋找。可是介子推早已和母親隱居到綿山去了。晉文公想請他出山,便下令搜山,卻沒有找到。有大臣建議放火燒山,逼介子推出來。晉文公同意了。一時間,綿山上濃煙滾滾,火光沖天,可介子推始終沒有出來。大火熄滅後,大家

寒食節作文 篇3

清明節時放風箏想必大家都已經知道了,那你們知道寒食節嗎?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寒食節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大國叫晉國,老國軍有一個太子,打算以後讓太子申生繼承君位老國軍的寵妃驪姬很不高興,她想讓自己的孩子繼位,驪姬就把太子殺了,但是太子還有一個弟弟名叫重耳,重耳得知驪姬要把自己殺掉,於是四處流浪,最後終於逃走了。重耳身邊還有一位大臣名叫介子推。等重耳繼承君位後,就把介子推忘了。介子推跑到山上和自己的母親一起去放羊了,重耳的另一位大臣説可以把山的三面都燒上火,只留一面出路,介子推肯定會出來的。火燒了三天三夜,火苗都滅了,介子推還是沒有出來。重耳搜山的時候發現介子推和他的母親抱着一個燒焦的柳樹已經被燒死了。後來就把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在清明節的時候,我們要燒紙,插柳樹,盪鞦韆,放風箏,這些都是清明節的傳統習俗哦。

寒食節作文 篇4

寒食,是中國傳統節日,在農曆清明前一天或兩天。節日期間,只能吃涼東西,因此人們又稱寒食節為冷節、禁煙節。

寒食節為什麼要禁火?相傳,這與一個叫介之推的隱士有關。

介之推又叫介子推,是春秋時代晉國人。在晉公子重耳流亡飢渴難耐之時,曾“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晉文公歸國即位後,介子推不居功邀賞,揹負老母隱逸綿山,結廬深谷,草木為食。文公親往綿山訪求子推,卻找不到他的蹤跡,就派軍士在山前山後舉火焚林,想逼子推出來。火烈風猛,延燒數裏,三日方息。子推矢志不移,堅不出山,最後母子相抱,死於枯柳之下。晉文公大為悲痛,撫樹長嗟,為表達懷念之情,命人伐下此樹製成木屐,以後晉文公每每想起介子推,禁不住低頭對着腳下的木屐説:“悲乎足下。”“足下”一詞即源於此,是對對方的敬稱。為表彰介子推的高風亮節,晉文公為之立祠,並改綿山為介山,還規定在介子推死日全國禁火三日只吃冷食。以後相沿成例,於是就有了寒食節禁火的習俗。

寒食節作文 篇5

談到清明節,就必須要提起寒食節。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為一。現在,清明節取代了寒食節,寒食節拜介子推的習俗,也變成清明掃墓的習俗了。

今年清明,我們家按照清明節的習俗到外面買來了青糰子。趁着空閒的時候,我又來到了王國維網上紀念館。你瞧,這位國學大師正在專心致志的研究學習呢,他目不轉睛地盯着書本。我為他點燃了一支白燭,並留言道:“我們新一代的接班人,一定不讓您失望,我們肯定會好好學習,不辜負您和祖國對我們的期望。”

留完言,我似乎感覺到自己身上的擔子很重,這擔子裏裝着祖國和“國學大師”王國維對我們中華兒女的期望。這期望是什麼?當然是好好學習,將來成為國家之棟樑,為祖國做出點兒貢獻,給國旗上的那五顆星爭光添彩!

寒食節作文 篇6

很久很久以前,有個人叫重耳。他離家出走了,身邊還帶着一位大臣,叫介子推。

一次重耳突然暈倒了,他告訴介子推:我已經三天都沒有吃飯了,你去給我找點東西吃吧!介子推找了半天,連根草都沒有。介子推從衣服裏拿出一把匕首,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來,烤了烤給重耳吃了。重耳就問:這裏連根草都沒有,你從哪裏找來的肉呀?介子推説:這肉是從我腿上割得下的。重耳大吃一驚,連忙把介子推的褲子挽起來看,説:等我成為了國王,我一定好好報答你。

過了不久,重耳真的成了國王。有的大臣分了銀子,有的大臣分了地。可是介子推還是沒有點到名。有位大臣和介子推説:國王一定把你排在最後面了。當重耳要宣佈下朝的時候,一位大臣站出來説:您怎麼把介子推給忘了呀?重耳找了一會也沒有找到介子推。重耳聽説介子推在民山裏,他就派上好幾百位士兵向民山出發,去找介子推。

他們找了好幾天也沒有找到介子推。重耳想到了一個好辦法,説:三面放火,把他燒到我們這裏,介子推會從這裏出來的。可是大火燒了好幾天,一個人影也沒有。重耳命令滅火,重耳要進去親自尋找。當他看到介子推的時候,他已經去世了。

為了紀念介子推,重耳每當那一天到來的時候,人們就要吃冷的食物。所以這個節日就叫做“寒食節”。

寒食節作文 篇7

在清明節前的一、兩天,是我國古代的一個傳統節日——寒食節。寒食禁火的習俗相傳是紀念介子推的,這一習俗還有一段“火燒綿山”的故事呢。

介子推是春秋時晉國人,在晉公子重耳避難出逃期間,介子推追隨重耳十九年。重耳逃難途經衞國,飢餓難當,介子推便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煮成湯讓重耳吃。重耳感激不已,誇介子推有“割股奉君”之功。當重耳回晉國執政(號晉文公)後,賞賜隨從人員時,唯獨忘了介子推。介子推背上老母,進入綿山(今山西省介休縣境)隱居起來。晉文公醒悟後,便親自到綿山求訪介子推,但介子推卻不肯相見。晉文公決定舉火焚林,以為這樣做,孝順的介子推為了保全老母的性命,定會出來。沒想到介子推寧死不肯出山,和老母相抱燒死在一棵大樹下。晉文公將他葬在綿山,並改綿山為介山。同時,傳令全國,禁止在介子推忌日生火做飯,這天只准吃冷食。這便是寒食節的由來。

由於寒食節正值春末,野外空氣清新,景物宜人,是野遊的好日子。古人是很重視這個節日的,一到這天,不論官民,家家禁火,户户寒食。現在,寒食節已不時興,而與清明節自然合一了。

寒食節作文 篇8

寒食節快要到了,你們知道關於寒食節的故事嗎?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吧:

春秋戰國時期,晉國國君重耳,在外國流亡十九年。有一天,重耳及大臣們來到了一個荒涼的地方,飢寒交迫的他們再也走不動了,忠臣介子推見後,便忍着劇痛割下自己的大腿肉,煮熟後給重耳充飢。

重耳復國後,他獎賞了有功的大臣,唯獨忘了介子推。介子推非常傷心,他帶着年邁的母親隱居綿山。有一次,重耳突然想到了還沒有獎賞割股肉給他吃的介子推。為了彌補失誤,便派人挨家挨户的尋找介子推,找了很長時間,才瞭解到介子推隱居綿山。重耳便親自去請介子推,可是介子推不願出來,這可把重耳給急壞了。

他為了讓介子推出山,下令放火燒山,只給介子推留了一條小路。大火燒了三天三夜,火滅了,仍不見介子推的身影。就派人上山尋找,發現介子推身背老母,緊抱一棵大柳樹,已經被燒死。重耳萬分悲痛,為了悼念介子推,便下令介子推被燒死的這一天,全國上下不準生火做飯。

這就是寒食節的故事。

寒食節作文 篇9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這句詩告訴人們我國傳統節日寒食節要來到了。

聽説寒食節是當時晉國公子重耳,曾經流亡國外。一天,重耳餓的昏了過去,他身邊的大臣介子推,把自己腿的肉割了給重耳吃。幾年後,重耳當上晉國的國君,卻沒有封賞介子推。於是,晉文公給了他一個大官,他卻拒絕。重耳一氣之下用火燒死了介子推,可是重耳很後悔。於是定了寒食節紀念介子推。

寒食節那天媽媽來帶我做青團。我一臉期待看着媽媽做準備工作,先把菠菜放在開水裏煮上十分鐘,然後把煮爛的菠菜壓出汁,汁水放在米粉裏,雪白的麪粉和青色的菠菜汁混合,瞬間變成青色的麪粉了。麪糰越揉越糯,越揉越粘,慢慢地一個青色的麪糰就新鮮出爐了。這時,用手揉成麪糰搓成長條,再分成均勻的小麪糰。我忍不住開始插手了,抓起一個小麪糰,學着媽媽的樣子揉圓、壓扁,包上餡、再搓圓,看似簡單的幾個步驟,我卻來來回回好幾次,終於包了一個完美的青團。包好的青團在放鍋裏蒸,大約十幾分鐘的時間,伴着蒸氣青團發出陣陣香氣,饞得我口水直流。又十幾分鍾過去了,青團出鍋了,咬上一口,又香又甜。

我國的傳統節日都寄託美好情感,願這美好的感情代代相傳。

寒食節作文 篇10

在我的家鄉里,過年,端午節,元宵節等節日都是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還有一個節日也在人們心中佔據着一席之地,那就是——寒食節。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這是韓栩《寒食》中的詩句,寒食節是一箇中國傳統節日,這個節日起源於一個傳説。

相傳,在晉文公重耳被被逼逃亡期間,介子推曾經割下腿上的肉,為晉文公充飢,後來重耳勵精圖治,成為了一代明君。但介子推不求利祿,與母親歸隱綿山,晉文公為了逼介子推出山,於是下令放火燒山,結果不願出山的介子推和母親被燒死在綿山的一棵柳樹下,晉文公感念他的忠臣之志,將其葬於綿山並修祠立廟,還下令介子推死難之日要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在每年冬至後的105日,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代寒食節這天要禁煙火,並且只能吃冷食,隨着歷史車輪的滾動,寒食節終於推而廣之,擴展到全國各地。

經過歲月的變遷,節日慢慢的演變,寒食漸漸地融入了清明節中。

在寒食節人們會吃冷食,如清明果,青精飯和介子饃等冷食,大家會在街上買很多米,在寒食節前一天做青精飯,寒食粥,把這些食物放到明天寒食節吃。

在寒食節裏,我感受到了介子推的忠臣之志,感受到了傳統節日豐富的文化內涵,我希望這個寓意美好傳統的節日——寒食節會一直流傳下去。

寒食節作文 篇11

記得那是我清明節放假的第一天,但是那天還沒有到清明節。我陪着媽媽一起去超市買一些掃墓用的祭品,比如水果之類的'。

在去的路上我看到了一個年紀較大的奶奶挑着一種綠色食物在賣。我很喜歡綠色的東西就拖着媽媽去看了看。買東西的奶奶説那個叫做清明糰子。我好奇的問奶奶,這個糰子是用綠色的顏料染過嗎,為什麼會那麼綠。奶奶耐心的告訴我,這是用艾葉搗碎的漿液做的。接着她還拿了一個讓我嘗。我滿心歡喜的接着,一種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

在回家的路上,媽媽告訴了好奇的我為什麼那個奶奶要做那好吃的糰子。因為那一天是寒食節,在媽媽小的時候外婆就會在寒食節這一天給她們做這綠色的清明糰子。

媽媽還給我講了一個寒食節的故事。説的是兩千多年前,一個國君為了請出曾經割肉給自己吃的名字叫做介子推的人,而放火將介子推燒死。那個晉國的國君為了悼念他而在每年的這一天定為“禁火節”。在這一天他們只吃冷食所以也稱為寒食。而清明糰子就是後來寒食中的一種。

寒食節作文 篇12

古人介子推割下大腿肉讓逃亡在外不得其志的晉文公重耳得以活下去,並在其後登基復位。

恢復帝業後的晉文公,卻走上了腐敗的道路,使介子推大失大失所望,於是不再願意出山。晉文公用放火燒山的辦法來迫使介子推出山,誰知介子推寧願被燒死,也不肯從命。

終於釀成了千古悲劇,與中華民族“寒食節”的文化內涵。

今天吃着老百姓大腿肉的官員不在少數,然而這些人與當年落難的重耳卻完全不一樣。今日之“重耳”則是巧取豪奪,全然不顧“義氣”二字。

今日也有毅然割下大腿肉的介子推,然而今日之“介子推們”若不是為了“吃小虧佔大便宜”而故意拍馬屁獻媚行賄,那麼就是為了在“潛規則”通行的時代裏辦成一點正事“不得已而為之”。與當年的介子推只是愚忠的自覺行為完全不是一碼事。

寒食節作文 篇13

今天,在語文課上,學習了唐代詩人韓翃的《寒食》,謝老師對這首詩進行了詳細的解析,生字的讀音,與易混字的區別,作者的簡介,詩詞的賞析。

最後,謝老師又引出了另外兩首關於寒食節的唐代詩歌。課後,我查閲了這兩首詩的內容,做了閲讀和賞析。

一首是孟雲卿的《寒食》,“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這前兩句是説,二月的江南花開滿枝頭,在他鄉過寒食節足夠悲哀了。

後兩句“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貧困的生活平常也是不生火做飯的,不僅僅是明天才吃子推這樣的冷食。此詩借詠“寒食”寫寒士的辛酸,卻並不在“貧”字上大作文章。

一首是張友正的《寒食日獻郡守》。此詩由於命意新穎,構思巧妙,特別是恰當運用反襯手法,亦諧亦莊,耐人咀嚼,才使它成為難以數計的寒食詩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這樣,一節課上就學了三首關於寒食節的詩,真是學一知三啊。

寒食節作文 篇14

在古代,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兩天,而在寒食節裏,是不允許人們點燈的,還不能在這個寒食節裏是熱的飯菜,只能吃冷飯冷菜。這不禁讓我聯想起了一幅畫面……

在暮春的時候,富饒的長安城裏,到處是花的芳香,只要一抬頭,啊!天空中,全是漫天飛舞的花朵,甚是壯觀!

在這個日子裏,風呼呼地吹着,在百姓家門的樹木都迎風起舞。更何況是在皇家花園裏的柳枝呢!她們猶如少女般細膩,温柔的手,撫摸着大地母親的臉頰。

慢慢地,夜色降臨了。這天應該是不點燈的,可是昏庸的皇帝卻下旨,賜給皇戚一家一根蠟燭。炊煙裊裊從這些王貴戚的家裏散出來。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個皇帝一定是一個不得民心的皇帝。

詩人韓有感而發,寫下了一首詩:

寒食

唐韓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