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借物喻人作文8篇

作文2.34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借物喻人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借物喻人作文8篇

借物喻人作文1

它們是人們口中勤勞的象徵,它們是人們日常生活飲用品中甜蜜的創造者。它們就是――蜜蜂。

蜜蜂身披一件黃色小衣,黑白相間,背上長着一對小巧玲瓏的翅膀。從遠處看,真像一個毛茸茸的小球。

蜜蜂的一生只有六個月,如此短的時間它卻能創造出豐厚的勞動成果。它每釀造一千蜂蜜,需在飛行幾十萬裏,要在幾百萬朵花上採集才能夠完成。

蜜蜂採集花粉的動作是單一的。每當它停留在一朵花上後,它就會動用它嘴前的小明管開始採集花蜜,然後將它自己躺在花上滾來滾去,將花上的花粉全部沾在它自己身上,再離開這朵花去一一朵花上去進行工作。

每當過了一定的時間,人們就會來獲取蜂窩裏的蜂蜜,可蜜蜂卻只是一聲不吭,不會進行任何反抗。除非你冒犯了它們,它們就會用尾部的那根刺來蜇人。一旦蜜蜂失去了那根刺,就會像魚兒離開水一樣,過了一會兒,便走向生命的盡頭中去。

每滴蜂蜜都凝聚着蜜蜂的心血和汗水。它一生採蜜,又何不像我們的學習呢?

作為學生的我們應該像蜜蜂那樣勤奮,蜜蜂的一生都在進行採蜜,而我們在這短短的學習生涯中為什麼不能好好學習呢?我們不用像蜜蜂那樣從日出忙到日落,但我們最起碼要在課堂時間中認真地吸取知識。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採得百花成蜜後,為,為誰辛苦為誰甜?”這首《蜂》不正是歌頌了蜜蜂的精神嗎?

蜜蜂借物喻人作文500字2

夏天來了,他帶走了春姑娘,帶來了炎熱,也帶來了勤勞的使者――蜜蜂。

蜜蜂本來很受人類歡迎的,只是小孩子們怕被蜜蜂蟄,只要一見到蜜蜂就會躲得遠遠的,就連我也不例外。長大後我才知道蜜蜂原來不怎麼蜇人,蜜蜂只要蟄一次人,他的生命也將走向死亡,再者説了,蜜蜂們忙着採蜜根本沒有時間多看我們一眼,除非你遇到的是黃蜂或者是馬蜂。

據瞭解,蜜蜂的分工很明確,有些工蜂去採蜜找吃食;有些工蜂去帶孩子玩耍;有些工蜂去守衞蜜蜂的家園,隨時提防大狗熊的襲擊;全蜂巢只有蜂王和蜂后才有資格遊手好閒,其實他們也不是真閒着,而是在忙着繁衍後代,延續蜜蜂家族的生命的大事――生育蜜蜂寶寶。

雖説分工明確,但不可否認蜜蜂們採的蜜最後全歸人類所有,供人們享用。可見“他們”多麼無私。而你在家吃蜂蜜的時候,肯定也不會想到這一點。其實在社會中也有許多這樣的人,如清潔工、交警……記得以前,我們的城市下了一場大雪。

當我們還在睡夢中的時候,清潔工們已經將路面上積雪清掃得一乾二淨。當我們上班時,交警叔叔們不畏嚴寒地站在十字路口,為我們的出行有序地指揮着交通。最可敬的是我們的爸媽,他們冒着風雪上班,賺錢養家,為我們支撐起“整個世界”。

清潔工、交警,爸媽……還有許多這樣可敬的人,他們同蜜蜂一樣,都具有大公無私、淡泊名利的精神。這些人都值得我們乃至整個社會學習、銘記。

蜜蜂借物喻人作文500字3

我們沒有多少人會在乎蜜蜂,但是,有誰知道它的品質呢?

蜜蜂有一種精神,是我們都沒有想過的,那就是它無私奉獻的精神。

在我很小的時候,一次,我、姑姑和哥哥一起去樓下散步,那時正是春天,花兒開的都很鮮豔。我看看這枝,瞧瞧那枝,都好漂亮啊。突然我在一枝花的旁邊停了下來,姑姑對我説:“怎麼了?”我説:“噓,這是什麼呀?”哥哥過來仔細一看,啊!是一隻蜜蜂,我跑了。聽別人説,蜜蜂是會蜇人的。哥哥一看,笑了,説:“怕什麼,這是蜜蜂,它只是來這裏採蜜的,不用怕,咱們吃的蜂蜜就是從這裏來的。”

之後我知道了,原來蜜蜂只要人躲得遠,就很少去蜇人。它們都園丁一樣都辛勤的採蜜,之後又為人們做出蜂蜜,儘管人們把蜇人的罪名安到它們身上,它們也一樣讓人去吃蜂蜜,喝蜂蜜水。

我們的身邊也有這樣的人,他們都是勤勞,無私的。就比如説在街頭掃地的環衞工人們,她們都很辛苦,任勞任怨地為我們打掃着身邊的環境。即使有人走過來往地上扔一個紙團,她們也一聲不吭的把那團紙用長長的夾子夾起來,放進垃圾桶。

沒有多少人會在乎她們,幫助她們一起拾垃圾,頂多會跟她們擦肩而過。她們就是這樣的無私。

啊,小小的蜜蜂啊,我想問你“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借物喻人作文2

一個普通的圓柱體,披上了紅色的外衣,頭上長着一根“天線”,這就是蠟燭。

蠟燭是一種十分普通的物品,堅信大家都見過蠟燭吧!它十分便宜,滿世界到處都是。看到這,你必須會感到個性吧,蠟燭這麼普通,我為什麼要大費周章的説它呢?的確,蠟燭很普通,但是它那種默默為他人付出的精神卻深深吸引了我。它點亮了自己,照亮了他人,不求一絲回報。想到這兒,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祖國花朵的培育者、祖國棟樑的支柱、為我們默默付出的教師。每一天,教師早早地回到學校,教我們做人的道理,傳授我們豐富的知識。大家都説教師是園丁,是茫茫人海中的指明燈。可我卻要説教師是一支蠟燭。“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教師用辛勤和汗水培育我們這些祖國的花朵,使我們成為祖國的貢獻者,對自己從來沒有一點兒私心,不求一點兒回報。如果生活中沒有了教師,就如停電時沒有蠟燭,人生會陷入一片黑暗。這時,我想起了上學期背的一句古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句話用在教師身上再適合但是了。教師直到白髮蒼蒼,也還在堅持上課,就如蠟燭一樣,為照亮別人犧牲自己。

蠟燭,它是那麼平凡,又是那麼偉大。以後,我也要像蠟燭一樣,為社會默默付出,無私奉獻!

夜幕降臨的時候,家家户户的燈火已經開了。我急衝衝的回到家裏正準備打開書包做作業的時候突然間沒電了這個時候我想起了被我嫌落在角落的半根蠟燭。

由於我們那裏是農村因此經常會沒電。我母親也會多買一些蠟燭。

蠟燭十幾釐米長的東西在別人的眼中是多麼的微不足道的啊。但它卻能給我們帶了了好出2。在沒電時候蠟燭能給我們帶來一絲光明。一點浪漫。一些温馨。每次想到蠟燭就會想到;“春蠶帶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人們總是把蠟燭比做教師。成人。總會對別人説蠟燭的一生總是獻給了人類。但我想蠟燭不僅僅是給我們光明更重要的是它那一種犧牲自我的精神。就像教師一樣把他的一生的知識毫不保留的獻給了我們。

蠟燭偉大而平凡久久的等待卻只能給人們一瞬間的光明。但這樣也是一生的永恆。人門也如此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絲幹。是教師開啟了我們的智慧之門,是教師教會了我們怎樣做人師恩重於山

教師,這兩個字對我們來説,是那麼的平凡,然而我們對教師這兩個字的明白是那麼的淺薄。教師是無私的,為了學生,把自己的一生全部奉獻給學生,教師是偉大的,她為祖國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人材,然而自己,依然站在那三尺講台上,繼續為祖國奉獻。這天,我就要來讚美我們的教師。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句話説得一點兒也不錯,當我們第一次走進學校,歡欣自己成為一名學生的時候,教師,便會在我們的心中刻出一道道深深的印跡—教師神聖、偉大、無私,我們敬重教師勝過自己的父母。我們的童年乃至青年的大部分時刻,是在學校渡過的,接觸最多、最頻繁的是教師,我們喜愛教師給我們講如何學習、寫字,喜愛看着教師美麗的眼睛……教師的一言一行都令我崇拜,他們教會我們如何學習、做人,在他們的指引下,我們靜靜地聽,靜靜地學……

我們讚美教師,他們以三尺講台為陣地,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在他們的教育下,我們從學習a、o、e開始,到能寫優美的作文,能解高難度的習題,以至日後成為高等學府的學生,成為各條戰線上的有用人才,這中間無不滲透着教師辛勤的汗水。我們敬重教師,她默默耕耘,不求回報,不求索取,只為了學生能學到更多的知識。他們不分晝夜、不避嚴寒酷暑地備課、批改作業,飄飄灑灑的粉筆末,染白了他們的黑髮,而蒼勁的板書和厚重的知識卻給我們指示了人生的航向。冬去春來,寒來暑往,他們周而復始地迎來送往一批批新生和畢業生,不斷地為祖國的建設輸送合格的人才。教師,大家都説您培養着祖國的棟樑;我卻要説,您就是祖國的棟樑。正是您,支撐起我們一代人的脊樑!您像一支紅燭,為後輩獻出了所有的熱和光!您的品格和精神,能夠用兩個字就是--燃燒!不停的燃燒!

借物喻人作文3

春天的衣裳是杜鵑,夏天的心臟是石榴,秋天的尾巴是菊花,小小的花瓣,細而有勁的枝,淡淡的粉白,纏繞在周身的芳香。那是一種在冬天才傲然開放的花,那是一種在雪中才顯得更加純白的花。是的,那就是梅花。在冬雪中傲然挺立的花。

冬天,這四季中最沒有生氣的一個季節,給人的感覺是無邊無垠的白,雪花鋪天蓋地,僅僅能為這枯萎的冬天增添幾分綠色的松柏,此時也被蓋上了厚厚的雪被。夏天的那些花兒們,此時也只剩下了枯枝爛葉。不再有了往日的嬌豔,不再有了往日的富貴,不再有了往日了活力,他們那僅剩下的矮小的枝。而此時,就在這漫天遍野的雪中,就在這萬物的哀歎聲中,梅花出現了,就在這雪地中傲然挺立着。梅花,她的樸質與素雅,也不是常人能所及的。

它擁有不畏寒冷,獨步早春,傲立雪中的精神,象徵剛毅精神和崇高品格,“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更是表達了梅花這種堅強不屈的精神和品格。“梅花香自苦寒來”,吹拂梅花的是凜冽的寒風;照耀梅花的是寒冬的殘陽;滋潤梅花的是殘雪的雨露。

你看那在風雪中傲然挺立,怒放着的梅花,難道你就絲毫沒有感受到她的美嗎?難道在漫無邊際的白雪中,你突然看到前方有一株挺立着的梅花,你就不被她那種不畏寒霜,堅強不屈的精神所感染嗎?

她那高而細的枝幹,絲毫受不到風雪的影響。在風雪中怒放,充滿了豪情,挺立着,任憑風雪的吹打……這就是我喜愛梅花的原因,堅強不屈。人們讚美牡丹,是因為它的富貴,讚美荷花,是因為它的出淤泥而不染,而我讚美梅花,是因為她的那種堅強不屈,傲雪鬥霜的精神。“梅花歡喜漫天雪,凍死蒼蠅何足奇。”看吧!在嚴冬凜冽寒鳳呼嘯聲中,梅花一枝獨秀英姿勃發,綻放出鮮紅的花朵,讓那些嬌嫩媚豔的羣花、讓那些不經風雨軟弱的懦夫、讓嗡嗡叫的寄生蠅去瑟瑟發抖吧!

擴展閲讀:説明文知識

1、對象特徵

事物 説明內容中的形容詞性修飾語句。

事理 解釋説明事物內部原理的文句。

2、説明方法

解題模式:指出説明方法+自身作用+説明了(中心句)

下定義 簡明扼要科學地揭示了説明對象的概念性內容。

舉例子 舉了。事例具體形象地説明了事物的特徵。

列數據 具體準確説明了事物的特徵。

打比方 把。比作。,生動形象地説明事物特徵。

作比較 把。和。進行比較,更鮮明地突出事物特徵。

分類別 對事物的各個方面逐一説明,使事物特徵揭示得更分明具體,全面有條理。

作詮釋 對事物進行解釋説明,更詳盡充分的説明事物特徵。

畫圖表 用圖表形式説明事物,更淺顯、明瞭的突出事物特徵,使人一目瞭然。

摹狀貌 對事物進行多角度的描摹,具體形象地説明事物特徵。

3、説明語言

平實型 多使用表示估計、程度、範圍等限制副詞準確嚴密的説明事物特徵。

解題模式:解釋詞義+分析句意+表達效果+語言特徵

例:“趙州橋的橋面幾乎與河面平行”中的“幾乎”能否刪去?為什麼?

答:不能,“幾乎”是差不多的意思,是指趙州橋的橋面只是差不多與河面平行,並不完全平行。如果刪去“幾乎”,則指橋面與河面平行,不符合實際,所以不能刪去。原文體現了説明文語言的準確嚴密。

生動型 多使用修辭,生動形象地説明事物特徵。

解題模式:指出所使用的修辭+生動形象的説明了**事物的**特徵。

例:“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千態萬狀,惟妙惟肖”這句話有何表達作用?

答:運用比喻、擬人、排比修辭,生動形象地説明了盧溝橋形式優美的特徵。

4、説明順序

時間順序 從古到今,按時間的發展變化説明事物各個階段的特徵。程序也屬於時間順序。

空間順序 確定立足點,以地理位置的轉移説明事物在不同空間方位的特徵。

邏輯順序 揭示事物內在原理,從概括到具體、從個別到一般、從現象到本質、從特點到用途、從原因到結果、從整體到局、從主要到次要等不同角度説明事物特徵。解題模式:文章思路+説明的具體順序+結論:邏輯順序 《大自然的語言》

借物喻人作文4

一個普通的圓柱體,披上了紅色的外衣,頭上長着一根“天線”,這就是焟燭。

焟燭是一種十分普通的物品,堅信大家都見過焟燭吧!它十分便宜,滿世界到處都是。看到這,你必須會感到個性吧,焟燭這麼普通,我為什麼要大費周章的説它呢?的確,焟燭很普通,但是它那種默默為他人付出的精神卻深深吸引了我。它點亮了自己,照亮了他人,不求一絲回報。想到這兒,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祖國花朵的培育者、祖國棟樑的支柱、為我們默默付出的老師。每一天,老師早早地回到學校,教我們做人的道理,傳授我們豐富的知識。

大家都説老師是園丁,是茫茫人海中的指明燈。可我卻要説老師是一支焟燭。“一日為師,終生為父。”老師用辛勤和汗水培育我們這些祖國的花朵,使我們成為祖國的貢獻者,對自己從來沒有一點兒私心,不求一點兒回報。

如果生活中沒有了老師,就如停電時沒有焟燭,人生會陷入一片黑暗。這時,我想起了上學期背的一句古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句話用在老師身上再適合但是了。老師直到白髮蒼蒼,也還在堅持上課,就如焟燭一樣,為照亮別人犧牲自己。個性名稱

焟燭,它是那麼平凡,又是那麼偉大。以後,我也要像焟燭一樣,為社會默默付出,無私奉獻!

夜幕降臨的時候,家家户户的燈火已經開了。我急衝衝的回到家裏正準備打開書包做作業的時候突然間沒電了這個時候我想起了被我嫌落在角落的半根焟燭。

由於我們那裏是農村因此經常會沒電。我媽媽也會多買一些焟燭。

焟燭十幾釐米長的東西在別人的眼中是多麼的微不足道的啊。但它卻能給我們帶了了好出。在沒電時候焟燭能給我們帶來一絲光明。一點浪漫。一些温馨。每次想到焟燭就會想到;“春蠶帶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幹。”人們總是把焟燭比做老師。成人。總會對別人説焟燭的一生總是獻給了人類。但我想焟燭不僅僅是給我們光明更重要的是它那一種犧牲自我的精神。就像老師一樣把他的一生的知識毫不保留的獻給了我們。

焟燭偉大而平凡久久的等待卻只能給人們一瞬間的光明。但這樣也是一生的永恆。人門也如此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絲幹。是老師開啟了我們的智慧之門,是老師教會了我們怎樣做人師恩重於山

老師,這兩個字對我們來説,是那麼的平凡,然而我們對老師這兩個字的明白是那麼的淺薄。老師是無私的,為了學生,把自己的一生全部奉獻給學生,老師是偉大的,她為祖國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人材,然而自己,依然站在那三尺講台上,繼續為祖國奉獻。這天,我就要來讚美我們的老師。

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句話説得一點兒也不錯,當我們第一次走進學校,歡欣自己成為一名學生的時候,老師,便會在我們的心中刻出一道道深深的印跡—老師神聖、偉大、無私,我們敬重老師勝過自己的父母。我們的童年乃至青年的大部分時刻,是在學校渡過的,接觸最多、最頻繁的是老師,我們喜愛老師給我們講如何學習、寫字,喜愛看着老師美麗的眼睛……老師的一言一行都令我崇拜,他們教會我們如何學習、做人,在他們的指引下,我們靜靜地聽,靜靜地學……

我們讚美老師,他們以三尺講台為陣地,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在他們的教育下,我們從學習a、o、e開始,到能寫優美的作文,能解高難度的習題,以至日後成為高等學府的學生,成為各條戰線上的有用人才,這中間無不滲透着老師辛勤的汗水。我們敬重老師,她默默耕耘,不求回報,不求索取,只為了學生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他們不分晝夜、不避嚴寒酷暑地備課、批改作業,飄飄灑灑的粉筆末,染白了他們的黑髮,而蒼勁的板書和厚重的知識卻給我們指示了人生的航向。冬去春來,寒來暑往,他們周而復始地迎來送往一批批新生和畢業生,不斷地為祖國的建設輸送合格的人才。老師,大家都説您培養着祖國的棟樑;我卻要説,您就是祖國的棟樑。正是您,支撐起我們一代人的脊樑!您像一支紅燭,為後輩獻出了所有的熱和光!您的品格和精神,能夠用兩個字就是--燃燒!不停的燃燒!

借物喻人作文5

在百花凋謝之時,唯有梅生機勃勃。迎着漫天飛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凜冽的寒風中。數九隆冬,地凍天寒,那傲雪而放的梅,開得那麼鮮麗。股股清香,沁人心脾。

那花白裏透紅,花瓣潤滑透明,像琥鉑或碧玉雕成,有點冰清玉潔的雅緻。有的豔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還有的綠如碧玉。梅開或有早有遲,在同一顆梅樹上,可以看到花開的各種形態。有的含羞待放,粉紅的花苞鮮嫩可愛;有的剛剛綻放,就有幾隻小蜜蜂鑽了進去,貪婪的吮吸着花粉;有的盛開許久,粉紅柔嫩的花瓣若人喜愛;先前熱熱鬧鬧開過的梅,如今花瓣以凋謝。風吹花落,你不用擔心花瓣會摔破,梅不是嬌貴的花,愈是寒冷,愈是風氣雪壓,它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古人有句話説的好:“寶劍鋒從磨礪出,梅香自苦寒來。”吹拂它的不是輕柔的春風,而是凜冽的寒風;滋潤它的不是清涼甘甜的雨水,而是寒氣逼人的冰雪;照耀它的不是燦爛的陽光,而是嚴寒裏的一縷殘陽。只有具有挑戰的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它是寒意中傲人的芳香,面對如絮飄舞的白雪,她笑得更燦爛了。它從不與百花爭奪明媚的春天,也從不炫耀自己的美麗,它有着一副傲骨,也從不驕傲自大。每當寒冬的清晨,一股別具神韻、清逸幽雅的清香就從窗外飄來。

它不僅是清雅俊逸的風度使古今詩人畫家讚美它,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為民族的精華為世人所重。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立志奮發的激勵。

梅的色,豔麗而不妖。

梅的香,清幽而淡雅。

梅的姿,蒼古而清秀。

難道,這不正是我們的建築工人麼?他們無論嚴寒酷暑,無論颳風下雨,無論天寒地凍,他們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認真的工作着。

我要學習梅,做一個像梅一樣----立志奮發的人!

歲月如飛逝去,勿忙得讓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又時時空寂。記憶如風,拂去了衣衫的色彩,卻吹不老心底的囈語。一年一度的梅爭放鬥豔,引來無數文人墨客揮筆潑墨,抒發了詩人多少情感?標示了歷代仁人志士多少高風亮節?出世情懷?一朵朵清麗潔白的梅,寄託了離人多少愁思?你的身上有着中華的民族史、人文史,你是華夏的香魂!

無意苦爭春,一任羣芳妒,零落為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走進了梅叢中,一陣清香瀰漫,不由自主的想起陸放翁的這首詞。

梅俏不爭春,竹籬茅舍,自成風景。樸素的農家小屋,窗臨流水,門對青山。屋子四周,朵朵梅爭先怒放,露出幽淡馨香的點點花芯,清秀的粉臉淺笑輕顰,嬌嫩含羞,淡淡約約,風情韻致儀態萬千,宛如一位清麗的佳人倚着修竹,花簪搖曳,顧盼生姿、脈脈傳情,向着窗前款款伸來朗朗疏枝。

一年年你總是獨領風騷,獨佔春色,清淺的溪水邊,陡峭的雲崖上,人家的庭院裏都有你清癯俏麗的身影。你清絕超脱,飄逸出塵,疏影暗香,孤芳自賞,那些豔俗的春花都羞於和你鬥豔,遲遲不敢開放。

你的孤潔瘦淡、高標逸韻讓我欽佩,讓我驚歎;你堅忍卓絕的精神、狷介傲岸的風骨、凌霜傲雪的仙姿、勇鬥嚴寒的凜然正氣無愧於國花之稱。

你不畏凜冽的寒風,瘦硬的枝幹樸拙遒勁、傲然挺立,花暖新春、生機蓬勃。你不屑於繁華富貴,甘願墨守孤寒清貧,着意裝點早春的單調清冷。卻賦予了文人多少才思,一樹梅千首詩,冷豔高雅贏得世人謳歌頌詠。

這才是梅品性真正的高潔之處,也是我喜愛梅的真正原因。面對一樹嬌小孱弱的梅,我想起了很多很多,在你面前,我發覺自己是那麼的渺小卑微,我的那些所謂人生慨歎是那麼的荒誕可笑!總是不能承受一點點挫折和磨難,總是吁嗟歎惋,和梅相比,我只能算是温室裏的一棵小草。

仰望着一條條花枝,還有嫩綠的,依舊顫顫巍巍、精神抖擻的,在寒風乍暖的時節悄悄吐露的新葉,才知道花兒會落的,世界也是會變的,一切都會變的。

但願相約明年春天,我們再一起來賞梅吧!就讓這一朵朵的梅,更加素麗瑩潔、清奇妖嬈。我願年年早春和你相伴,多把詩詞品味,丹青描染,讓煩碌的生活充滿雅興清趣、芬芳恬淡。

借物喻人作文6

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點,來比喻人的一種品格。這也是作文中用來表現、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的一種寫作方法。

如《落花生》,全文講述“我們”全家歡度收穫節,邊品嚐新花生,邊談論花生的好處;告訴人們,做人要做務實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文章在談論花生的好處時,有這樣幾段話:父親説:“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裏,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我們都説是,母親也點點頭。父親接下去説:“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我説:“那麼,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了。”父親説:“對。這是我對你們的希望。”

這幾段話就運用了借物喻人(借用花生的特點來比喻怎樣做人)的方法:父親引導孩子談花生,目的是為了論人生;他讚美花生的品格,也是為了説明做人應該做怎樣的人。“我”從父親的話中體會到“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個認識得到了父親的肯定。這就像畫龍點晴一樣,很自然地表達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由此可見,無論寫人記事還是寫景狀物,正確運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遠,表情達意更含蓄;可以大大增強文章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大家再讀讀下面這篇文章,體會一下借物喻人的特點及作用:

山中的老杏樹

杏子成熟時,正趕上農村收麥。麥收過後的一天,我才抽空兒扛着木棍兒,棍兒上挑着籃兒,上了南山。

半路碰上鄰居二嬸兒。二嬸兒見我也去採杏,忙告訴我:“我都找遍了,只有山樑南面第二個山溝裏那棵樹上還有杏兒,只是杏子又青又小,還不好吃!”説完,二嬸便走下山去。

我登上山樑,老遠就看到了那棵樹。它是那條山溝裏僅有的一棵杏樹。走近了才望見樹上綠綠的葉子中顆顆半紅不綠的杏子,成串成串地擠滿枝頭。隨着一陣微風,杏樹抖動起枝葉,像是在和我打招呼。

這是一棵老杏樹,它長在溝底缺土少水的巖石旁,樹幹又高又曲又粗,疤痕累累,顯然它已歷盡滄桑。我把木棍兒插在腰間攀到樹上。坐在粗大的樹杈上,我看得更清楚了:枝條上,每個葉窩兒都掛着一個圓溜溜的杏子。大多杏子又都長着“陰陽臉”——一面綠中透黃,一面黃裏帶紅;個頭兒也不小,個個兒都像個小蘋果兒。望着這綠葉間壓串枝的杏子,我比喻不出它們像珍珠、像寶石,還是像翡翠、像瑪瑙。捏開一個一看,哎呀,金色的果肉浸滿果汁,放到嘴裏,酸溜溜,甜滋滋,沁人心脾。

一抬頭,無意中發現兩個樹杈之間卡着一塊石頭。哦!我全明白了:二嬸兒説這杏子又青又小不好吃,是因為樹太高,她看不見結在上面的杏子,只摘些下面小的。她不會上樹,夠不着,用石頭又砸不下來。顯然,她着實冤枉了這棵老杏樹。

望着滿樹伸手可及的果實,再俯視一下這棵飽經風霜的老杏樹,一種敬慕之情油然而生。老杏樹啊老杏樹,你不怕寂寞,不畏艱難困苦,獨自紮根於這深山巖石之中,老而不衰。一年又一年,你為人們結下多少杏子?可你對人卻無半點所求。當你受了委屈或遇到冷眼、非禮時,腳跟仍是那樣堅定,胸懷仍是那樣坦蕩、無私。多麼可敬的老杏樹啊!我輕輕地取下石塊,抽出腰間的木棍兒,可怎麼也不肯打下去,唯恐因打杏兒而折損老樹的枝葉,傷害它的.身心。於是,我下了樹,挎上籃兒,再爬上樹,坐在老杏樹的懷抱中,盡情地摘着杏子,盡情地享受着它奉獻的果實。

這是一篇優美、生動、感人至深的文章。相信每一個同學讀了此文之後,都一定會認識到:決不單純是狀“物”;作者運用了借物喻人的方法,借山中老杏樹的特點,熱情謳歌了具有老杏樹品格(不怕寂寞,不畏艱難困苦,紮根深山,飽經風霜,老而不衰,只講奉獻,胸懷坦蕩、無私)的人,同時從心底抒發了對具有老杏樹品格的人的無比敬愛之情。

借物喻人作文7

去年冬天,我從英德到連縣去,沿途看到松樹鬱郁蒼蒼,生氣勃勃,傲然屹立。雖是坐在車子上,一棵棵松樹一晃而過,但它們那種不畏風霜的姿態,卻使人油然而生敬意,久久不忘。當時很想把這種感覺寫下來,但又不能寫成。前兩天在虎門和中山大學中文系的師生們座談時,又談到這一點,希望青年同志們能和松樹一樣,成長為具有松樹的風格,也就是具有共產主義風格的人。現在把當時的感覺寫出來,與大家共勉。

我對松樹懷有敬畏之心不自今日始。自古以來,多少人就歌頌過它,讚美過它,把它作為崇高的品質的象徵。

你看它不管是在懸崖的縫隙間也好,不管是在貧瘠的土地上也好,只要有一粒種子——這粒種子也不管是你有意種植的,還是隨意丟落的,也不管是風吹來的,還是從飛鳥的嘴裏跌落的,總之,只要有一粒種子,它就不擇地勢,不畏嚴寒酷熱,隨處茁壯地生長起來了。它既不需要誰來施肥,也不需要誰來灌溉。狂風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沒它,嚴寒凍不死它,乾旱旱不壞它。它只是一味地無憂無慮地生長。松樹的生命力可謂強矣!松樹要求於人的可謂少矣!這是我每看到松樹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

我對松樹懷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卻是它那種自我犧牲的精神。你看,松樹是用途極廣的木材,並且是很好的造紙原料:松樹的葉子可以提製揮發油;松樹的脂液可制松香、松節油,是很重要的工業原料;松樹的根和枝又是很好的燃料。

更不用説在夏天,它用自己的枝葉擋住炎炎烈日,叫人們在如蓋的綠蔭下休憩;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們前進的路。總之一句話,為了人類,它的確是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了。

要求於人的甚少,給予人的甚多,這就是松樹的風格。

魯迅先生説的“我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血”,也正是松樹風格的寫照。

自然,松樹的風格中還包含着樂觀主義的精神。你看它無論在嚴寒霜雪中和盛夏烈日中,總是精神奕奕,從來都不知道什麼叫做憂鬱和畏懼。

我常想:楊柳婀娜多姿,可謂嫵媚極了,桃李絢爛多彩,可謂鮮豔極了,但它們只是給人一種外表好看的印象,不能給人以力量。松樹卻不同,它可能不如楊柳與桃李那麼好看,但它卻給人以啟發,以深思和勇氣,尤其是想到它那種崇高的風格的時候,不由人不油然而生敬意。

我每次看到松樹,想到它那種崇高的風格的時候,就聯想到共產主義風格。

我想,所謂共產主義風格,應該就是要求人的甚少,而給予人的卻甚多的風格;所謂共產主義風格,應該就是為了人民的利益和事業不畏任何犧牲的風格。

每一個具有共產主義風格的人,都應該像松樹一樣,不管在怎樣惡劣的環境下,都能茁壯地生長,頑強地工作,永不被困難嚇倒,永不屈服於惡劣環境。每一個具有共產主義風格的人,都應該具有松樹那樣的崇高品質,人們需要我們做什麼,我們就去做什麼,只要是為了人民的利益,粉身碎骨,赴湯蹈火,也在所不惜,而且毫無怨言,永遠渾身洋溢着革命的樂觀主義的精神。

具有這種共產主義風格的人是很多的。在革命艱苦的年代裏,在白色恐怖的日子裏,多少人不管環境的惡劣和情況的險惡,為了人民的幸福,他們忍受了多少的艱難困苦,做了多少有意義的工作呵!他們貢獻出所有的精力,甚至最寶貴的生命。就是在他們臨犧牲的一剎那間,他們想的不是自己,而是人民和祖國甚至全世界的將來。然而,他們要求於人的是什麼呢?什麼也沒有。這不由得使我們想起松樹的崇高的風格!

目前,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日子裏,多少人不顧個人的得失,不顧個人的辛勞,夜以繼日,廢寢忘食,為加速我們的革命和建設而不知疲倦地苦幹着。在他們的意念中,一切都是為了把社會主義革命進行到底,為了迅速改變我國“一窮二白”的面貌,為了使人民的生活過得更好。這又不由得使我們想起松樹的崇高的風格。

具有這種風格的人是越來越多了。這樣的人越多,我們的革命和建設也就會越快。我希望每個人都能像松樹一樣具有堅強的意志和崇高的品質;我希望每個人都成為具有共產主義風格的人。

借物喻人作文8

一個普通的圓柱體,披上了紅色的外衣,頭上長着一根“天線”,這就是蠟燭。

蠟燭是一種十分普通的物品,堅信大家都見過蠟燭吧!它十分便宜,滿世界到處都是。看到這,你必須會感到個性吧,蠟燭這麼普通,我為什麼要大費周章的説它呢?的確,蠟燭很普通,但是它那種默默為他人付出的精神卻深深吸引了我。它點亮了自己,照亮了他人,不求一絲回報。想到這兒,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祖國花朵的培育者、祖國棟樑的支柱、為我們默默付出的老師。每一天,老師早早地回到學校,教我們做人的道理,傳授我們豐富的知識。大家都説老師是園丁,是茫茫人海中的指明燈。可我卻要説老師是一支蠟燭。“一日為師,終生為父。”老師用辛勤和汗水培育我們這些祖國的花朵,使我們成為祖國的貢獻者,對自己從來沒有一點兒私心,不求一點兒回報。如果生活中沒有了老師,就如停電時沒有蠟燭,人生會陷入一片黑暗。這時,我想起了上學期背的一句古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句話用在老師身上再適合但是了。老師直到白髮蒼蒼,也還在堅持上課,就如蠟燭一樣,為照亮別人犧牲自己。個性名稱

蠟燭,它是那麼平凡,又是那麼偉大。以後,我也要像蠟燭一樣,為社會默默付出,無私奉獻!

夜幕降臨的時候,家家户户的燈火已經開了。我急衝衝的回到家裏正準備打開書包做作業的時候突然間沒電了這個時候我想起了被我嫌落在角落的半根蠟燭。

由於我們那裏是農村因此經常會沒電。我媽媽也會多買一些蠟燭。

蠟燭十幾釐米長的東西在別人的眼中是多麼的微不足道的啊。但它卻能給我們帶了了好出2。在沒電時候蠟燭能給我們帶來一絲光明。一點浪漫。一些温馨。每次想到蠟燭就會想到;“春蠶帶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人們總是把蠟燭比做老師。成人。總會對別人説蠟燭的一生總是獻給了人類。但我想蠟燭不僅僅是給我們光明更重要的是它那一種犧牲自我的精神。就像老師一樣把他的一生的知識毫不保留的獻給了我們。勵志作文

蠟燭偉大而平凡久久的等待卻只能給人們一瞬間的光明。但這樣也是一生的永恆。人門也如此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絲幹。是老師開啟了我們的智慧之門,是老師教會了我們怎樣做人師恩重於山

老師,這兩個字對我們來説,是那麼的平凡,然而我們對老師這兩個字的明白是那麼的淺薄。老師是無私的,為了學生,把自己的一生全部奉獻給學生,老師是偉大的,她為祖國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人材,然而自己,依然站在那三尺講台上,繼續為祖國奉獻。這天,我就要來讚美我們的老師。

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句話説得一點兒也不錯,當我們第一次走進學校,歡欣自己成為一名學生的時候,老師,便會在我們的心中刻出一道道深深的印跡—老師神聖、偉大、無私,我們敬重老師勝過自己的父母。我們的童年乃至青年的大部分時刻,是在學校渡過的,接觸最多、最頻繁的是老師,我們喜愛老師給我們講如何學習、寫字,喜愛看着老師美麗的眼睛……老師的一言一行都令我崇拜,他們教會我們如何學習、做人,在他們的指引下,我們靜靜地聽,靜靜地學……

我們讚美老師,他們以三尺講台為陣地,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在他們的教育下,我們從學習a、o、e開始,到能寫優美的作文,能解高難度的習題,以至日後成為高等學府的學生,成為各條戰線上的有用人才,這中間無不滲透着老師辛勤的汗水。我們敬重老師,她默默耕耘,不求回報,不求索取,只為了學生能學到更多的知識。他們不分晝夜、不避嚴寒酷暑地備課、批改作業,飄飄灑灑的粉筆末,染白了他們的黑髮,而蒼勁的板書和厚重的知識卻給我們指示了人生的航向。冬去春來,寒來暑往,他們周而復始地迎來送往一批批新生和畢業生,不斷地為祖國的建設輸送合格的人才。老師,大家都説您培養着祖國的棟樑;我卻要説,您就是祖國的棟樑。正是您,支撐起我們一代人的脊樑!您像一支紅燭,為後輩獻出了所有的熱和光!您的品格和精神,能夠用兩個字就是--燃燒!不停的燃燒!

標籤:借物 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