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通用28篇)

作文6.99K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通用28篇)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1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古話早在幾千年前,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對他教導的弟子們告誡道,意思是説“你自己厭惡、不想要的事情就不要強加給他人”這句話在我們這個時代同樣也適用。

現在的我們階級分化很嚴重,往往就養成了古代時候那種主僕式的關係。我們往往希望別人付出的更多,但是真正輪到自己的時候,卻偏偏找理由推脱掉,明明自己接受不了別人漠視、歧視的眼光,可偏偏曾經又對別人做過。人吶,就是這樣,不然,孔子怎會在幾千年前就説出這樣的話呢。

我們身邊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也許你曾經就有過。你也許會把自己不想幹的家務留給父母,你可曾想過他們已經很累了還要幹這麼多,如果換做你,你願意嗎?你也許會把老師安排的工作交給一個連自己的做不完的人,你可曾想過他們已經很艱難了還要完成更艱難的,如果換做你,你願意嗎?

要學會換位思考,自己不相干的未必他人就一定會幹,都是第一次做人,為什麼你有權利強加給別人思想,為什麼你可以推脱掉不想承擔的責任,也許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愛你、敬你、信任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別人着想,別人也會為你着想,以真誠換取人心,不是我們一直所追求的嗎?如果我們人人都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那麼這個世界會不會少了很多紛爭、和平了許多呢?我們要將心比心,這個世界會更好。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2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想,這句話大家必須都很熟悉了吧!這是2500多年前,孔老夫子説的一句話。

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用自我的一顆心去幫忙別人、感化別人,將心比心,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設身處地的為別人想一想。準確的説,就是:種豆得豆,種瓜得瓜。

我們要同農民伯伯一樣,在春天播種,在秋天收成。而我們在生活中的不一樣就是,要以一顆善良的心去幫忙別人、理解別人、感化別人,將“禮貌”與“寬容”栽在他人的心靈的土地上。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幹什麼事情多要先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先想一想:

醫院裏的那些在生死邊緣痛苦的掙扎的病人;在醫院裏的那些在生死邊緣痛苦的掙扎的病人;想想那些在街上乞討的老人與孩子;想想那些因為天災而在水深火熱之中受苦的人們……你的心裏總是會泛起一絲絲的辛酸,不是嗎?想想看,如果你是這其中的一員,你會期望自我被別人看不起嗎?我想沒有。其實,每一個人都有在這個世界生活下去的權力,不,就應是每一個生物,每一個生命都有權力在這個世界生存下去的權力。即使是那些做錯了事情的人,也是有法律來懲罰他的。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別人想想,別人也會為你着想。要以自我的真誠與真心去換取別人的真誠與真心。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3

千百年前,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説過一句關於待人接物的至理名言,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什麼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也不要讓別人做。這句話在當今社會仍然有很深借鑑之處。

有這樣一個故事:在中國有一家公司正在招聘員工,有一位女大學生去應聘,她面試時的那個經理問了她幾個職業性的問題,又看了看她的臉,委婉的告訴她,她沒有應聘上。那個女大學生失望的從凳子上站起,可一個小鐵釘刮住了她的褲子,她弄了好一會兒才把它弄下來,她看了看那個鐵釘後,伸出手把那根釘子撥了出來。正當她要向門口走時,經理對她説,她被錄取了。後來,女大學生參加了工作,一天她終於忍不住問經理,為什麼當初改變主意而錄取她。經理笑了笑説,“可以説是那個釘子救了你,在你之前,有很多應聘者,都坐過那個凳子,但他們都沒有去拔掉那顆釘子,只有你拔掉了它。我想,一個能為他人着想的人,一定也可以為公司着想。”

這個故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現實體現,它挽救了那個女大學生的求職命運,也為我們樹立了一個正確的人生觀,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應當先想到這個待人接物的原則。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4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利益分割問題,我們要學會站在別人的立場上看待問題,多替別人考慮,學會替別人着想,長期這樣就會形成習慣,養成美德,受人尊重。

我國產生過眾多的推己及人的先賢,“大禹治水”的故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崇高典範。大禹接受治水任務時,剛剛和塗山氏的一個姑娘結婚。當他想到有人被水淹死時,心裏就像自己的親人被淹死一樣痛苦、不安,於是他告別了妻子,率領27萬治水羣眾,夜以繼日地進行疏導洪水的工作。在治水過程中,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經過13年的奮戰,疏通了9條大河,使洪水流入了大海,消除了水患,完成了流芳千古的偉大業績。

到了戰國時期,有個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談起這件事,他誇口説:“如果讓我來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讓洪水流到鄰近的國家去就行了,那不是省事得多嗎?”孟子很不客氣地對他説:“你錯了!你把鄰國作為聚水的地方,結果將使洪水倒流過來,造成更大的災害,有仁德的人是不會這樣做的。”

大禹治水和白圭談治水完全是基於兩種不同的思想,白圭只為自己着想,不考慮別人,這種“己所不欲,要施於人”的錯誤思想是難免要害人害己的。大禹把洪水引入大海,雖然費工費力,但這樣做既消除了本國人民的災害,又消除了鄰國人民的災害。這種推己及人的精神,是值得欽佩和效仿的。所以,大禹治水自然成了千古佳話。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5

小娜是我的同班同學,也是我的好朋友,高高的個子,大大的眼睛,長得很漂亮。

上個學期,我們倆因為一件小事情,鬧得有點兒不愉快。

小娜的爸爸媽媽都是上班族,而且是很忙碌的那種,所以她經常是一個人在家。

有一次,我邀請她到我家來玩,不知怎麼地,小娜突然間玩起了鑰匙。

那一串鑰匙挺重的,其中還有一個夾扣,就是大人們常常會夾在褲腰上的。

小娜玩着玩着,突然就説道,這個夾扣可以夾耳朵上當耳環用哦。我以為她只是打趣,就沒太在意,可是她一下子把那夾扣夾在我的耳垂上。

我的天哪,那一瞬間覺得耳朵被一個重力下拉,那個痛感可想而知,我馬上叫停讓她住手,然後摸了摸自己生疼發燙的耳朵。

可是當我把鑰匙夾扣拿下來後,小娜還覺得玩不夠,還要往我耳朵上夾,她以為我是裝出來的疼,還一個勁在旁邊鬧。

我不由地有點不開心了,就説道,那你自己夾一個試試。可她卻鬼的很,不願夾自己只想夾別人玩。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和小娜説道。結果就因為這件事,她和我鬧了好幾天的彆扭。

事先我也再進行了反思,可細想之後,我並不覺得錯了,反而是如果把自己的快樂加諸在他人身上,那才是不應該的行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6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想,這句話大家一定都很熟悉了吧!這是2500多年前,孔老夫子説的一句話。

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用自己的一顆心去幫助別人、感化別人,將心比心,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設身處地的為別人想一想。準確的説,就是:種豆得豆,種瓜得瓜。

我們要同農民伯伯一樣,在春天播種,在秋天收成。而我們在生活中的唯一不同就是,要以一顆善良的心去幫助別人、理解別人、感化別人,將“文明”與“寬容”栽在他人的心靈的土地上。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幹什麼事情多要先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先想一想:

醫院裏的那些在生死邊緣痛苦的掙扎的病人;在醫院裏的那些在生死邊緣痛苦的掙扎的病人;想想那些在街上乞討的老人與孩子;想想那些因為天災而在水深火熱之中受苦的人們……你的心裏總是會泛起一絲絲的辛酸,不是嗎?想想看,如果你是這其中的一員,你會希望自己被別人看不起嗎?我想沒有。其實,每一個人都有在這個世界生活下去的權力,不,應該是每一個生物,每一個生命都有權力在這個世界生存下去的權力。即使是那些做錯了事情的人,也是有法律來懲罰他的。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別人想想,別人也會為你着想。要以自己的真誠與真心去換取別人的真誠與真心。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7

暑假,我看了一本名人名言,其中飽含着許多道理,讓我受益無窮。

其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孔子寫的。意思就是,不要把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強加給別人,而要設身處地的為他人着想。書中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個富人去請教一位哲學家,為什麼自從他有錢以後許多人就不喜歡他了。哲學家告訴他"因為你有錢以後,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別人了。”而富人聽了百思不得其解,就是因為這個人變富以後,只和富人打交道,別人在眼裏就是窮光蛋,因為沒有考慮別人的感受和自尊,所以就得不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如果你想要得到別人的尊重,你就不能把自己的不喜歡的事情強加於別人,首先要做到尊重別人,才能讓別人尊重與你。

生活中也是這樣的,如果你去幹一件事情,你知道後很不喜歡,就把給了比你小的弟弟,每次都是這樣,時間一長,弟弟還會尊重你嗎,反之,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樣你就會受到別人的尊重。

從這個故事我懂得了一個深刻的道理,一個人只有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道理就行了。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8

孔子云: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這句古話是很簡單的幾個字,卻藴含非常深刻的道理。 周圍的人的生活環境幾乎是一樣的,我們身旁生活的同學、同事、朋友,沒有神農架野人。於是我們大家對於美的定義,對於人生的追求儘管存在細微的差別,但是大體還是相同的。在這個社會整理的大環境下,我們追求着自己理解的幸福生活,我們也願意彰顯年輕的個性。自已很曾經屢次犯下這樣的錯誤,對別人的是非指指點點,或者以自己想當然的經驗和一些看法來來闡述一些問題,想當然以為是不錯的,但是,結果卻弄得大家不開心,往往犯了“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毛病。

這句話所揭曉的是處理人際關係的重要原則。孔子所言是指人應當以對待自身的行為為參照物來對待他人。人應該有寬廣的胸懷,待人處事之時切勿心胸狹窄,而應寬宏大量,寬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給他人,不僅會破壞與他人的關係,也會將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確實應該堅持這種原則,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體現。人生在世除了關注自身的存在以外,還得關注他人的存在,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切勿將己所不欲施於人。

一方面,自已不想要的,自已不願做的,不要勉強別人接受;另一方面自已想要的,自已能做到的,同樣也不要勉強別人接受,因為這不一定是別人想要的。換一句話來説,應當是對自已要求嚴格一些,對別人要求寬鬆一些。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9

今天是正式開學的第二天,我前幾天寫的三篇日記受到了老師的表揚,我的心裏自然是美滋滋的,與此同時我也下決心要養成每天寫日記的好習慣。

中午回家發生了一件令我相當不爽的事情,與我們家正對面的那棟樓中的一户人家正在裝修,打掉了一面牆,裏面不知怎麼了,大量的白灰飄了出來,你知道那白灰有多少嗎,那户人家可能已經裝修了一個下午,走進這棟樓時我嚇了一跳,樓前樓後到處都是白灰,由於剛剛下過雨,樓下可憐的mini汽車像是被粉刷了一樣,車身。玻璃上都是波浪狀的白痕,我再到樓上一看,樓下的大樹也沒能倖免於難,像是下過雪似的枝枝葉葉上都佈滿了大量的白色斑點。再到廁所一看,可能是門窗未能關好,地下落下了許多灰塵。

我火冒三丈:你們只顧自己家的乾淨美麗,卻不顧他人的感受,給別人給環境帶來極大的影響,要不是媽媽阻攔我我早就要去找那户人家好好理論理論了。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希望那户裝修的人家可以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車子的主人,或是被灰塵入侵的屋子的主人你會願意別人這麼做嗎?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10

“文文,鄒老師叫你去辦公室。”數學課代表站在門外大聲喊道。我聽了立刻站起身拿起筆和紙,習慣性地看了看手錶,“天吶!還有五分鐘就要上課了”。我着急地想着,飛快地向辦公室跑去。

午休的時候走廊裏的人分外的多,熙熙攘攘,吵吵鬧鬧的,刺眼的陽光照着整個走道,我皺了皺眉頭,加快步子。“哎呀!”隨着一聲驚呼,我聽到了一沓卷子落地的聲音,嘩啦啦地似白雪飛了一地。我瞥了一眼那個我撞到的女生和一地的卷子,又看了看手錶上那轉得飛快的指針,抿了抿脣,頓了一秒,扭頭奔向老師辦公室······

“文文你來啦,”鄒老師聽到我的推門聲,笑着説,“這次的作業明顯比之前的好很多,但是這幾道題目還需要再看一下。”“嗯。”“你看這一步,你不應該直接化簡,如果……”説着,老師在我的本子上標註上了一個一個的重點,我認真地聽着老師的講解,仔細地思考着。“聽懂了嗎?”老師放下筆,抬起頭,和藹地看着我。“聽懂了。”我輕輕地應道,卻不經意間,看到了老師如霜染的雙鬢。“趕快回去吧,馬上要上課了。”“嗯,謝謝老師。”我認真地點了點頭,走出了辦公室,輕輕地把門帶上。

午後的陽光星星點點灑滿了走廊,温暖的落在我身上,看着這個空無一人的走廊,停下腳步四處張望,安安靜靜的彷彿沒人來過,便又邁大了步子,跑回了教室。

“平行於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線平行…”我嘟囔着,慢慢地將手中的書翻了一頁,仔細地温習着,為了明天的數學測試做最後的準備。功夫不負有心人,隔天下午的數學課上我得到了鄒老師的表揚。“文文,一百。”鄒老師微笑地將卷子遞給了我,“我看得出你很努力,你就擔任我的數學課代表吧,希望大家能向文文學習。”老師説完,教室裏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又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後,我抱着厚厚一疊卷子,穿過長長的走廊走向鄒老師的辦公室,突然背後一陣大力狠狠地撞到了我,害得我整個人不受控制地向前倒去,手中厚厚的一沓卷子散落一地。“哎,你這人怎麼這樣!”我一邊摸着被撞疼的手臂一邊撿試卷。“對不起,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肇事的男生一邊匆忙地幫我撿試卷一邊語無倫次地道歉。陽光灑在他的背上,拉長了他的身影,看着他一臉歉意的樣子,我心裏的怒氣消了大半。蹲下身,和他一起收拾地上的試卷。恍惚間,我覺得這一幕似曾相識……我彷彿看到記憶中那個被我撞到的女生,無奈地注視着滿地的試卷,當時一定委屈得快要掉下淚來吧?

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我一定停下腳步跟她道歉,幫她收拾地上的試卷。再現那一幕,我感同身受,才明白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11

一個富人去請教一位哲學家,為什麼自己有錢以後很多人不喜歡他了。哲學家説:因為你有錢後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別人了,富人仔細體味着這句平淡無奇的話,百思不得其解。

其實,人往往是自私的。只是有的人私心特大,有的人私心較小而已。但這個世界是公平的,自私的人永遠是不受歡迎的。世界是由許多人組成的一個整體,我們都是隻有一隻翅膀的天使,只有擁抱着才能飛翔,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和理解。人活一輩子,其實就是與其他人溝通。要能夠溝通,就必須堅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現在許多人就如前面那個富人,一有些錢就目中無人,説話也變了味,這樣的人渾身盡是銅臭味,他只願交往比他富的人,完全忘記了達者兼濟天下這句話,別人在他眼裏都是窮光蛋,説話不客氣,完全不考慮別人的感受,這樣的人是要吃大虧的。

陳世美一心只想榮華富貴,他攀龍附鳳,殺妻滅子,終究是人才兩空,死在包大人鍘刀之下。唐明皇寵信楊貴妃,不顧百姓勞頓,嶺南快馬送荔枝往長安,終究弄得眾叛親離,江山破碎。

而唐太宗則知道這個道理,他採納魏徵的十思而天下大治,百姓安居樂業,自然國泰民安,歷史上才有貞觀之治的美譽。

孟子進言齊威王,以齊桓晉文之事曉之以理,闡述了要體諒百姓,使其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則天下可運於掌上,民之歸如水之下也。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凡事多為別人想想,世界將更加和平。想想那些醫療事故,那些殘疾人,如果是你呢?想想那些被虐待的戰俘,那些流離失所,掙扎在水深火熱中的難民,如果你也在其中呢?想想那些被端上餐桌的猴頭、熊掌,難道動物就沒有生存的權利嗎?這些太可怕了,可這卻是一些人的所作所為,他們的行為將被人們唾棄,他們終有受到懲罰的那一天!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別人着想,別人也會為你着想,真誠才能換真心。生活中如果人人都能做到這一點,世界一定會更加和平,安寧。生活得更加和諧,充滿快樂……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12

今天中國式的教育考試製度,就好比封建社會歷朝歷代盛行的科舉制度,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你追我趕,最終只有精英份子才能擠過橋,其餘的紛紛逃脱不了當落水狗的下場。分數錄取線就好比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中的“一夫”,給理想豐滿而成績不優秀的學生當頭一棒,震得他們兩眼無神,心神俱碎。有時候我們不得不反思我們的教育是否不符合時代的發展,社會有沒有遵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孔子之道?

要説隋唐時期舉行的科舉制度,那無非是統治者為鞏固其統治而制定的選拔人才的方法,直至明朝這一刻靠制度更是展現的淋漓盡致,文字獄層出不窮,統治者只想把那些狹義的思想灌輸給天下,好為自己博得”普天之下唯我獨尊“的功名,不得不引得一片唏噓。其實現在的中國教育何嘗不是這樣呢?在中國,要求學生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也就是説國家以及人民寄予我們非常”高“的期望,他們認為中國的孩子具有非凡的天資,是聰慧的,有能力的,但是,卻從沒體恤學生本身的思想。學生一方面在學習上苦不堪言,另一方面還得承受家長厚厚的期望,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才,望子成龍,而且絕大部分肯定的認為只有讀書才能夠出人頭地,無論是在思想上,語言上,動作上,都嚴格要求孩子,輕則説,重則打。讀不好就是對自己的不孝,讀得好皆大歡喜。我們真的應該反省,到底有沒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曾經就有不少父母寄予孩子太大的厚望,因為孩子大學聯考分數線差幾分考不上重點大學就一味的責罵孩子,最終年紀輕輕的孩子因為承受不了父母的責怪以及輿論的壓力,從樓上一躍而下,用極端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是的,分數固然重要,但學校到底教給了孩子些什麼,除了課本上的知識,還會教什麼?他們毫無疑惑的認為讀好書就是人才,人才就能幫助國家興旺發達起來,就能實現中國的”復興“之夢,可是我要説這個觀點是不可取的。學生逃課,曠課的人與日俱增,打架鬥毆也不在少數,甚至有學生因為雞皮疙瘩點小事就將自己的老師直接刺死,我們應該反思。除了成績,是不是還應該更加註重學生們的心理素質,道德修養的培養。是不是不能再一味的追求重點高中或是其他的不是學生所喜愛的?我們是不是不能再:”己所欲,施於人“?

孔子説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值得中國式的教育徹底反思一回的,是不是應當”因材施教“而不追求完美?人生來就會有瑕疵,但每個人都有他們的優點所在,如果人們能夠更善於並利用這一點,那我想中國的復興之夢將更快實現。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13

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焉知己所欲,也勿要亂施於人。

養金魚和養倉鼠是個不錯的例子。金魚沒有飽腹感,如果你認為對於一條魚來説,最幸福的事情是永無休止的餵它吃下去,那你大可試試它是否會被撐死。魚飼料遇水會膨脹,在魚的肚子裏不斷變大,最終撐死這些可愛的小動物。而倉鼠的胃不能消化鹽,我們覺得好吃的薯片薯條之類,對它們來説可能只是味道不錯的毒藥。儘管我們的初衷只是想給它們快樂,我們也將會害死它們。世界上許多東西就是如此,你喜歡的東西,總有人不喜歡。別人喜歡的東西,你不一定喜歡。如果把你喜歡的東西強加在別人的身上,終將會使他們鬱結於心。

那是小孩子的想法,自己認為好的,總覺得別人也喜歡,永遠不知道會給他人帶來什麼樣的困擾。當你喜歡玫瑰的時候,你就送給別人,卻不知道這個人恰好對玫瑰過敏;當你喜歡上吃某家火鍋的時候,你就請所有人嚐嚐那家的味道,你讓大家盛情難卻,但不知道這其中有人正好嘴角上火。生活中大家都遭遇過這樣的困擾,一個熱情的人非要讓你和他做什麼他覺得有興趣的事情,而你卻覺得那件事無聊到寧願睡覺。在我們無法把握別人大大小小的喜好時,不要企圖讓自己喜歡的變成別人喜歡的。也許會有人説,喜歡一樣的東西,這樣才是知己。可知己哪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喜好的掌控,知己是兩個人恰好喜歡同樣的東西,相知相遇,討論與這件事情有關的話題,從話題到心靈,變成莫逆之交。如果向日葵覺得陽光是很好的東西,它就要求蛇與它共享熾熱的陽光的話,那蛇會是什麼感受;如果魚覺得水是它必不可少的物品,它就要求小狗和它共同遨遊於湖中的話,那狗又會怎樣。如果你覺得很好的物品,強行要求別人與你一起享用,而別人已經露出厭惡的表情,那別人是什麼感受。如果這個“別人”是你呢?你又會是什麼樣的感受。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固然是言之有理,但也要時刻記住,己所不欲,勿要亂施於人。做一個成熟的人,首先要學會不強求別人的意願。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14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古話早在幾千年前,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對他教導的弟子們告誡道,意思是説“你自己厭惡、不想要的事情就不要強加給他人”這句話在我們這個時代同樣也適用。

現在的我們階級分化很嚴重,往往就養成了古代時候那種主僕式的關係。我們往往希望別人付出的更多,但是真正輪到自己的時候,卻偏偏找理由推脱掉,明明自己接受不了別人漠視、歧視的眼光,可偏偏曾經又對別人做過。人吶,就是這樣,不然,孔子怎會在幾千年前就説出這樣的話呢。

我們身邊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也許你曾經就有過。你也許會把自己不想幹的家務留給父母,你可曾想過他們已經很累了還要幹這麼多,如果換做你,你願意嗎?你也許會把老師安排的工作交給一個連自己的做不完的人,你可曾想過他們已經很艱難了還要完成更艱難的,如果換做你,你願意嗎?

要學會換位思考,自己不相干的未必他人就一定會幹,都是第一次做人,為什麼你有權利強加給別人思想,為什麼你可以推脱掉不想承擔的責任,也許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愛你、敬你、信任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別人着想,別人也會為你着想,以真誠換取人心,不是我們一直所追求的嗎?如果我們人人都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那麼這個世界會不會少了很多紛爭、和平了許多呢?我們要將心比心,這個世界會更好。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15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要把自己想的強加在別人身上。

麻雀遇到事情都喜歡評論,自己卻碌碌無為,每天遊手好閒,卻嘲笑那些有夢想並且為之奮鬥的人。生活中就有像麻雀這樣類似的人,老喜歡將自己的思想強加在別人的身上。

麻雀喜歡評論,竹筍想長大,想要冒出土地,可是麻雀卻嘲笑他説,你又沒有能耐,還是識趣點乖乖的躺在地上吧,無情的打擊了小竹筍生長的毅力和目標。麻雀看見了小蜜蜂在採蜜,對小蜜蜂也無情地嘲笑了一番,一個小小的蜜蜂想要釀成一缸蜂蜜肯定是白費力氣,眼前春光浪漫,為什麼不趁機欣賞一下當下的風景,怎麼去幹這種蠢事呢?幸虧小蜜蜂和小竹筍並沒有受到麻雀的打擊的影響,仍然孜孜不倦的努力生存着,最終竹筍長成了高大的竹子,蜜蜂也釀造成了一缸香甜的蜂蜜,快樂而滿足。

社會上有很多像麻雀一樣的人,但更多的是蜜蜂和竹筍一樣生活堅定的人。在大眾傳媒如此發達,科學技術如此先進的情況下,帶來了一些積極與消極的看法。傳媒為我們生活提供了多彩的顏色,演員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笑點,也能夠豐富我們的生活,給我們的閒暇生活帶來了更多的色彩,可是演員明星也是人,也有自己的生活,而在智能化的今天,網友就像麻雀一樣,沒有事情就喜歡平頭論足,評論某些明星怎麼樣啊?誰又跟誰好上了等等一系列的話語,有些演員一直以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向人民羣眾傳遞着正能量,我們要像蜜蜂和小竹筍一樣,一直孜孜不倦的生活。

其實在我們的家庭也有這種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現象,父母就是麻雀,孩子就是蜜蜂和竹筍,但並不全是,只是一個比喻。

在現代社會競爭非常激烈,稍不留神就會被別人趕超,所以出生起就會被安排他們的人生命運,經常能夠聽到誰的孩子考了100分,誰的孩子又得了什麼獎,然後被家長加以自己的思想灌輸給孩子的心中,以各種名義送去補習班,沒有一點課外生活,只能夠圍繞着學習轉,成為書呆子,但是有一些學生有自己的思想就不會盲目的從眾有自己的主見。

不要盲目的去評論別人,也不要把自己的思想貫徹於別人的腦袋中,要做好自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16

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説過這樣一句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道出了做人的真實意義。

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説白了,不就是將心比心嘛!自己希望過怎樣的生活,就想到別人也會這樣希望;自己不願別人怎樣對自己,也就不要那樣去對別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就不要強加於別人身上。

記得我小的時候,十分喜歡吃糖,每次總纏着老爸給我買糖吃。每次買了糖,就跟藏寶貝似地藏得嚴嚴實實的,絕不允許被他人取走一顆。後來,也許是糖吃多了吧,牙齒蛀蟲了,有時疼痛難忍,受了不少苦頭。媽媽説:“霞,以後不能再吃糖了,否則你的牙齒要被蟲蛀光了!”聽了媽媽的話,後來我就不敢再吃糖了……前段時間,我跟媽媽去安文,媽媽帶我去超市買東西,看見那些各式各樣的糖,因實在受不住誘惑,又買了一些糖,心想:人也大了,牙也換了,只要做到不經常吃,偶然的吃點總不會有多大的問題的。

糖是買了,也吃了一些,但又不敢多吃,還有一些糖就留着了。也許是人大了,以往愛它愛過自己的生命的小白兔奶糖,現在竟然忘記吃了。有一天,我發現我的糖已經有些融化了,我知道再不吃掉就浪費了!

於是乎,我拎着我的糖,走到家人面前,對他們説:“請你們吃糖,大家不要客氣!”剛開始,他們還以為太陽從西邊出來了,高興得很。可當他們知道這糖已經融化了的時侯,就遲疑了……。而我呢,擔憂的是再不吃就得扔了,所以就一定要他們吃,就説:“每個人都得吃,不吃就是不給我面子!”……。結果被老媽臭罵了一頓,説我是因為自己不要吃了,才要別人吃。

現在想想,覺得老媽罵的是對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想要的.,強加於別人,那怎麼行呢?在我們與人交往的過程中,絕對沒有上面所説的吃糖的事情那麼簡單,但道理是相同的。我們要學會多為別人着想。在替自己想之前,先替別人想想,就如我們平時所謂的“以真誠換真心”。在我們的生活中,如果人人都能做到這一點,那麼人與人之間就一定會更加和諧,生活會更加幸福快樂。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17

每天,總是辛苦地在外奔波,回到家裏當然要舒舒服服了,所以在家裏我最喜歡穿拖鞋。

它不僅脱穿方便,而且走起路來十分得勁兒。拖在地上,發出“嚓嚓”的聲音,很有節奏感。可是,爸爸説“穿拖鞋走路不要發出聲音。”我勉強答應了。

一天,我放學回家,剛換好鞋還沒走兩步,爸爸説:“你又這樣走路,跟你説過多少遍了。”我無精打采的説:“您怎麼這麼愛管閒事啊!”爸爸又説:“你穿拖鞋發出這種‘嚓嚓’的聲音,人家聽了不煩嗎?”我厭倦地説:“我在學校呆了一天了,我不累嗎?再説了,拖鞋不是用來拖的是幹什麼的?”“我在屋裏你不是聽不到了嗎?”爸爸耐心地説:“不是我聽了煩,是樓下的人聽了煩,如果我們家樓上的人也像這樣,你一定也會煩的。”

聽到這,我覺得爸爸説的有道理,我答應了以後一定要注意。

到了週末,快期末考試了,我一個人在家複習英語,只聽見樓上傳來“咚咚——”地響聲,過了一會兒,聲音停了,我總算可以靜下心來複習英語,可沒過幾分鐘,又傳出聲音了,還有小孩子的叫喊聲,真像孫悟空大鬧天宮!他們吵得我沒有辦法複習。等到聲音停下來,已是深夜,我看書時連打哈欠,只好睡覺了。

第二天,我上學時發現有兩個小孩從樓上走下來,這時我才明白:昨天,樓上來了兩個調皮的小朋友。我突然明白了曾經的我不也是沒有考慮別人的感受,只想着自己嗎?爸爸能捨身處地地為別人着想,我的心裏真暗暗佩服爸爸。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生活條件也有了明顯的改善,但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多為別人着想,俗話説“遠親不如近鄰”,我們要做到“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做一個處處為別人着想的人,其實也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18

富人去請教一位哲學家,為有錢以後人不喜歡他了。哲學家説:你有錢後只看到而看別人了,富人仔細體味着這句平淡無奇的話,百思其解。

其實,人往往是自私的。只是人私心特大,人私心較小而已。但世界是公平的,自私的人永遠是不受歡迎的。世界是由許多人組成的整體,我們一隻翅膀的天使,擁抱着才能飛翔,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和理解。人活一輩子,其實與人溝通。要能夠溝通,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現在許多人就如前面那個富人,一有些錢就目中,説話也變了味,的人渾身盡是銅臭味,他只願交往比他富的人,完全忘記了“達者兼濟天下”這句話,別人在他眼裏窮光蛋,説話不客氣,完全不考慮別人的感受,的人是要吃大虧的。

陳世美一心只想榮華富貴,他攀龍附鳳,殺妻滅子,終究是人才兩空,死在包大人鍘刀之下。唐明皇寵信楊貴妃,不顧百姓勞頓,嶺南快馬送荔枝往長安,終究弄得眾叛親離,江山破碎。

而唐太宗則知道道理,他採納魏徵的“十思”而天下大治,百姓安居樂業,自然國泰民安,歷史上才有貞觀之治的美譽。

孟子進言齊威王,以“齊桓晉文之事”曉之以理,了要體諒百姓,使其“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則天下可運於掌上,民之歸如水之下也。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凡事多為別人想想,世界將和平。想想那些醫療事故,那些殘疾人,是你呢?想想那些被虐待的戰俘,那些流離失所,掙扎在水深火熱中的難民,你也在呢?想想那些被端上餐桌的猴頭、熊掌,難道動物就生存的權利嗎?太可怕了,可這卻是人的所作所為,的將被人們唾棄,終有受到懲罰的那一天!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別人着想,別人也會為你着想,真誠才能換真心。生活中人人都能點,世界會和平,安寧。生活得,充滿快樂……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19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一句多麼偉大的名言啊!它的意思就是:自己不願意去做的事,切勿強加給別人。

孔子所強調的是,人應該寬恕待人,應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現。它出自《論語·衞靈公》。全語是:“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表達了孔子教育我們在處理人際交往事的時候,要有寬大的胸懷。自己都不願意去做的事,別人怎麼會願意呢?自己所討厭的事物,硬推給他人,不僅會破壞與他人的關係,也會將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確實應該堅持這種原則,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體現。人身除了要看重自己外,還要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儒家的偉大思想,也是中華民族不可打破的信條,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人這樣做呢?大部分的人都以自己為中心,只故自己的感受,卻忽略的別人。

對於一個命題,我們要做全面的分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並不能的地推出“己所欲,施於人”。“己所欲,施於人”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命題的否命題,否命題並不必然成立。己所不欲,只是不能強加給別人,但是如果對方願意,則不屬於“施”的範圍。己所欲,別人未必所欲,所以也不能強加給別人。

總的説來,無論是否“己所欲”,都不能“施”即強加給別人,給別人的東西,只有一個標準,即別人自己是否願意,而不能依據我們的標準來強加給別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20

今天讀完了《孔子》一課,我明白了許多道理,其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對我的影響很大,它的意思是:自己所不願意的,不要施加給別人。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我們班裏發生的一件事。

我們班裏的同學小濤很喜歡捉弄人。有一次,他偷偷摸摸地跟在同學小明後面,趁小明不注意,扒下了小明的褲子,惹班裏的同學發笑。小明非常生氣,出手就是一拳,打得小濤鼻青臉腫。他真是自討苦吃,落得班裏沒人可憐他。細想一下,那時被扒下褲子的小明在眾人面前多難堪呀!耍這種卑鄙手段令同學在人前抬不起頭來,小濤實在可惡!這不僅侮辱了同學的尊嚴,還降低了自己的人格。假如小濤在扒別人褲子的時候能進行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地想想被別人捉弄的滋味,推己及人,他可能就不會這樣做了。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平時和別人相處時,要多為別人着想,推己及人,若是自己不喜歡的,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讓我們時時謹記: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21

儒家思想是傳承中華文明,使中華文化生生不息,它不論在知識,道德領域,還在待人處世方面都有着重大的影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亙古不變的,洋溢着仁愛的人性之美,是帶人接物的原則。

古代人則一真以為自己這樣,也要想別人也要這樣,自己不想這樣,也要想到別人也不要這樣;自己不願被強加的事,也不要強加別人,有人説:“慈悲不是出與勉強,它像甘露一樣從天上降下塵世,它不但給幸福於受施的人,也同樣給幸福於施與的人。”

“愛人者,人恆愛之。”所以我們要用一顆愛人大的心去包容別人,我們周圍的每一個人,都需要我們的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快樂利己者,會將自己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為索取它不擇手段;利人者的快樂是付出,把奉獻愛作為自己的快樂。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在現在的當今社會卻不能真正的落實到實際行動上,像我自己也是這樣的,比如:

“在我因為某一件事不開心大時候,我會把所有的錯都怪在別人身上,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有沒有一點的過錯,也都從來沒有站在別人的角度上去想這件事情的主要原因,要是不是她的錯的時候,被冤枉了時會是什麼心情,我們在任何的情況下都應該去想一想別人的心情是怎樣的,在現在大社會上,我們是可以在做任何事的情況下爭取一下別人的意見或者是別人不喜歡的東西,我們也可以像以前那樣強加給別人,在你想要的情況下,別人也可要也不要,我們沒有必要強加給別人,在你想要的情況下,別人也可要可不要,我們沒必要去強加給人,我們不能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我們要試着去了解別人。

在現在的世界上,寬恕是美德的種子,它可以讓靈魂喘息,讓希望棲息,讓我們用寬宏的肚量去包容身邊的每一個人,我們應該做到將心比心,推己及人。

願人與社會能"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當今社會,我們提倡和諧,廣播仁愛,讓這個社會,在人與人,人與自然和人與社會之間都和諧相處,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周圍洋溢着和諧的蓬勃氣息,人人都能感受到寬恕。仁愛的恩澤與温暖,有如畫家梵高所説:"愛之花開放的地方,生命便會欣欣向榮。"

如果在社會交往中,如果人人都能以誠相待,發生分歧時能及時替別人考慮,站在別人的立場思考一下,不為小利小益的得失斤斤計較,那麼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將會更加和諧,俗話説:"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退步並不是件壞事和一件羞恥的事,反而會顯出你滄海般浩大的胸襟,只要能維持寬恕的原則,以和為貴,正如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那麼,和平就會永存人間,仁愛的陽光就會灑遍地球的每一個角落,灑到每一個人的身上。”

煙波浩渺不過江一粟,心白滄海正是仁愛倚天的原則。外在的愛只能取悦別人的眼睛,唯有是內在的美才能感染到別人的靈魂,讓我們敞開胸懷,為心靈美容,願天下所有的人都有一顆寬容的心,我們首先應該做到“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同時我們更應該時刻注意並努力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22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術思想的一條重要的人際交往原則,其含義大致是:對於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不要要求別人接受;對於自己不想幹的事情,也不要要求別人去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孔子仁愛思想的一個具體體現,孔子對此也有過專門的論述。他説:“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這個觀點雖歷數千年而不衰,直到現在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作為一種人際交往原則被我們所採信接納並廣泛應用於自己的交往活動和實踐之中。

從人際交往的角度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價值在於,它通過對自己所認為的不合理的慾望和要求加以約束的形式,使別人樂於接受自己,形成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係,避免衝突。具體地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當自己要對他人做什麼事時,先想想自己是否願意遇到這事,如果自己不願意,就不能對他人做這件事。我們不願意被偷、被搶、被殺,所以,我也不能對他人做這種事,衡量的標準當然是自己、是自己的“不欲”。孔子提倡人們通過換位思考的形式,瞭解別人的慾望和需要,從而不會因為自己的私慾而損害侵犯他人的利益。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最終的目的是達到社會的和諧,人與人能夠和睦相處。任何個體都是社會中的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建立一個和諧的社會,其實也就是在保護自己,最大的受益者也是自己。

誠然,我們在人際交往中要多換位思考,多考慮、理解別人的感受,但也正是換位思考這個角度上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種觀念本身有一定的缺陷。對此可以做以下的理解。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本身隱含着一個價值的設定就是:自己不喜歡的,別人也一定不喜歡,所以我們不要求別人接受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但這個價值前提很明顯是靠不住的。我們根據經驗就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己所不欲”的東西,就是説自己不喜歡的,別人未必就“不欲”,就一定不喜歡。這樣一來,“己所不欲”命題實際上包含了以下三種可能,其一是:自己不喜歡,別人也不喜歡;其二,自己不喜歡,但別人喜歡;其三,自己不喜歡,但別人無所謂。如果我們在人際交往中遇上的是後二種情況,那麼,再繼續教條地固守“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原則顯然是不合適的,有可能會人為地造成人際間的衝突。

事實上,人的需要是多種多樣的,這種需要是植根於人類本性的,既有共性的一面,如馬斯洛提出的人的七個層次的基本需要,孔子提出的“食色,性也”,也有個性的一面,具體到馬斯洛所言的每個層次中情況更是如此,存在很明顯的個體差異。每個人的價值觀念不同,居住地域、生活經歷不同,個性傾向性如興趣、愛好、動機、理想、抱負、信念、世界觀不同,於是對滿足自己需要的事物也必然會千差萬別,呈現出很大的個性差異。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也不會存在需要完全相同的兩個人。“蘿蔔白菜,各有所愛”,“逐臭之夫”,説得就是這種情況。

所以説,對人的需要的滿足如果只注重共性的一面而忽視個性的一面,斷言“己所不欲”的東西別人一定“不欲”,這在邏輯上很明顯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事實上,從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找到很多“己所不欲”而別人“欲之”甚至是“欲之”甚切這方面的事例來。

從心理學上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以理解為心理防禦機制中的歸屬投射心理,即“個人意識到自己有某種不稱心的特性或情感,而且把這些特性或情感強加於他人身上,認為他人也具有同樣的特性或情感。”這種防禦機制常見於正常人,它本身不是病理的,相反對維護正常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這種防禦機制本身就似有自欺欺人的性質,它是藉助於歪曲知覺、記憶、動作、動機、思維而防禦自我免於焦慮。”因此,如果運用不當或走向極端,就可能形成神經症或精神病症狀。

所以,對於傳統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不要不予分析、不加甄別地全盤接受。只有批判地進行揚棄,吸取其中合理的成分並有選擇地應用於我們自身的交往和實踐活動之中,這才是我們應該做出的選擇。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23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格言是我的左右銘。它時刻提醒着我;自己不喜歡的,不要強加給別人。

其實,我真正理解這句話時,是在那一次。四年級的時候,我們班轉來了一位新同學,也是我的同桌,她的名字叫劉加芯。

有一次,在上數學課時候,老師出了一道題目,非常難,我們大家都絞盡腦汁地想,我也在想。時間到了,現在數學老師教我們怎麼做,老師教到了一個加法問題,就是6+7,突然間,傳來一陣劉加芯的名字(外號)6+7的聲音。 哦!我反應過來,小聲的喊道;“劉加芯=6+7,還是筆芯……”當時劉加芯氣得不可開交,誰都不理,差點哭起來,直到老師罵我們,才停下來。

現在,五年級了。漸漸地,6+7這個外號已經不存在了,現在,大家開始關注我了,每次一見到我就説一些類似“大白菜、空心菜、娃娃菜、菜鳥……等多種菜。我一聽到這些就非常的生氣,每次大家説我的外號時,我都會想;那麼我以前對劉加芯那樣叫各種各樣的外號,她也很憤怒,可是,現在我也被大家叫了外號,我很生氣,我終於理解劉加芯的心情了。

儘管以前這樣,劉加芯現在還是和我做朋友,我不應該這麼做。從此,我獲得了一個道理;自己不喜歡的,不要強加給別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格言讓我銘記在心,永不忘記!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24

“上課不能玩玩具!你不知道嗎?"廉老師氣得頭頂冒煙,使出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勁兒把水晶泥甩在講桌上,一手叉着腰,一手指着田光耀,大聲吼道。

田光耀呆若木雞地站在自己的座位上,挨着老師地批評:“光耀啊光耀,你就天天上課玩玩具,拿個大大的鴨蛋光宗耀祖嗎?”看着老師雙手比畫着一個比臉盆還大的鴨蛋,有的同學眼睛笑成了月牙,臉成了一朵盛開的牡丹花,有的同學竟然膽大包天,哈哈哈哈哈哈地笑出了聲。廉老師把如刀子一般的眼神投向我們:“再笑你們就和田光耀一起罰站。"我們的嘴就像安了拉鍊,這會兒都被齊刷刷的拉上了。教室裏鴉雀無聲,只聽見我們的小心臟咚咚的敲着鼓。

下課了,同學們都變成了一個個小採訪員,跑到田光耀的座位上去採訪他:“你被老師訓的時候是怎麼想的?”

“是痛苦的?是委屈的?還是感覺非常難堪?”

田光耀大手一揮,眼睛瞪得比銅鈴還大,吼道:“都一邊去。”

龔廣元和王凝皓還要張嘴,田光耀臉拉的比書包帶還長,眼珠子像兩把利劍,手指着一圈圍着他的同學:"不想和你們説話,趕緊給我走開。"望着橫眉怒視的田光耀,同學們如飛鳥走獸一樣紛紛地逃散,再也不敢靠近他。

下課十分鐘一晃就過去了,第二節課還是語文課,田光耀靜靜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他是在認真聽講嗎?不像!雖然眼睛看着黑板,可是他總不聚光。那他一定是在想下課時間同學們提出的問題,仔細看也不像,因為臉上沒有憤怒的表情,對肯定是在反省自己。廉老師從四十六雙眼睛中看到跑神的我,就把我叫起來,問我在看什麼?田光耀有那麼好看嗎?你是不是想像田光耀一樣?我忍着不讓淚水落下來,可淚水就像斷了線的珠子滴滴溜溜往下流,老師看到我哭了,就語重心長的對我説:“上課的時候要用心聽講,不要想與學習無關的事情,你坐下吧,希望下不為例。"於是我面紅耳赤的坐了下來。

“叮鈴鈴!叮鈴鈴!下課了。這時有幾個同學向我走來:“老師訓你的時候是怎麼想的?感覺委屈嗎?”此時我才體會到被同學們採訪是多麼丟人的事?滿臉通紅,惱羞成怒的我像秋風掃落葉一樣把同學們趕走了。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後我再做什麼事,我總會先想想如果我是他,喜歡自己做這件事情嗎?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25

農場裏,一隻小雞和小鴨是一對好朋友,他們正在歡快地玩耍,暢談着。不知為什麼,突然吵起架來,誰也不理誰,各奔東西。

小鴨走到河邊,下了水,在水中悶悶不樂地尋找食物。小雞飛快地回到自己的“房間”裏,吃着撒滿一地的米粒兒。這時,這對好朋友的死對頭——農場主人出現了。農場主人是個蛇蠍心腸的人,別看他平時笑呵呵的,肚子裏卻裝了一肚子壞水。他養動物,就是為了能掙到更多的錢,所有動物都可怕他了。他躡手躡腳地走進雞舍,説:“小雞,我帶你去吃好吃的,好嗎?”“不,你這個壞蛋,你曾經就是用這個辦法害死了我的許多同伴。”小雞嘴裏吃着米,含糊不清地説。“那我帶你和鴨子和好,好嗎?”農主換了個辦法,小雞彷彿相信他了,一步步向小河走去。

到了小河邊,小鴨充滿怨氣地説:“你來幹什麼?”"我......我。”小雞吞吞吐吐地説,“我想跟你和好。”“什麼,和好?”“是的。”農主不耐煩地説:“哎呀,你看你離他這麼遠,他又不相信你,你乾脆下水和他好好商量吧!”話音剛落,他伸手向小雞推去,沒想到,小雞一個華麗的轉身,讓農主撲了個空。因為小雞知道自己不會游泳,農場主人想害他。農主氣急敗壞,臉漲得通紅,説:”你這個小兔崽子,看我怎麼收拾你。“農主又撲了上去,這次,農主一下子撲到水裏面去了,他大喊道:“救命啊,救命啊......”可始終沒人理會他,小雞小鴨歡快地擊了個掌,大搖大擺地走了。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農場主人自己是個“旱鴨子”,還想讓小雞去游泳。我們做人也是如此,自己不會做的事情,不能施加到別人身上。我們也不能像農主那樣狠毒。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26

坐在窗邊,我痴痴的望着窗外銀杏樹上的蒼翠的葉子。在微風中輕柔舞動着,充滿生機,富有生氣……我痴迷了,陶醉了!

正當我着迷於此時,另一幅畫面不可阻止的印入了我的腦海裏。細細的,黑黑的枝幹上,掛着幾片零丁的葉子。葉子枯黃,帶着那麼一絲病態,如同被霜打過的茄子一般。這不正是我家陽台角落裏那盆桂花嗎?為何被遺落在了角落裏了?

還記得剛買回家時,是花農從土裏挖出來放在花盆裏的。枝葉上還開着些許米白色的花,不甚多,卻甚香,沁人心脾。我喜愛極了!

為何過了一個冬之後,毫無葉子的銀杏樹煥然一新,孕育出了嫩葉,顯示出蓬勃生機?又為何桂花苗卻從可愛極了的模樣變得如此蕭條,落敗?

望着杏兒樹思索着……

忽兒,兩隻小鳥映入了眼簾。它們很自由,很美。頭上有一撮白色的絨羽,這和它那漆黑的的外表有那麼一點格格不入。但它卻是很美,它們相互追逐着,相互嬉戲着,在濃密的葉層中上竄下跳,或許,正在啄食着那美味的蟲兒。這一幕把我帶回了童年。

那年我七歲,在老家農村,我爬上樹去掏鳥窩,取出一隻剛出殼不久的幼鳥,它還沒有長羽毛,嫩紅嫩紅的。我好奇地把它帶回家精心餵養,它的羽翼漸漸的豐滿了。到後來,也可以飛出那麼一兩米的距離了。我很高興,因為我覺得我見證了一個生命的成長。這總是讓人很愉悦!

現在突然想來,覺得它比其它的鳥兒少了那麼一點什麼,是什麼了?對了,是少了那麼一點大自然的靈性!

可當時我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也並沒有“偉大”的將它放歸自然,可能是自私心在作祟吧。但是因為一次大意,它卻置身貓腹了,那時,我十分懊喪。

如果又下輩子,祝願它不再遇到調皮搗蛋的我。

答案似乎愈亦的明朗了。上述二者皆是大自然的寵兒,喜歡自由,喜歡在無拘無束的的環境下出生,成長,直到死亡。喜歡自己去努力的汲取陽光,喜歡自己去奮起而飛,搏擊長空。而不是被人們限制於一盆,一籠裏面。

我們自己又何嘗不渴望自由了?不喜歡沒有被他人強加東西在身上的感覺了?裴多菲説:“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這和孔老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又是否有着異曲同工之妙了?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27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那麼,己所之慾,施於人乎?

前幾天,和老爸出去買衣服。我看中了一件很好看的衣服,向老爸徵求建議,結果他認為不適合我。跑到另一家店裏,老爸找到了一件他認為適合我的衣服,我卻不喜歡。但老爸非説好看。最後我們吵了起來,不歡而散。

我選中的衣服,老爸不喜歡,這是他的“不欲”;老爸選中的,是他喜歡的,是他的“所欲”。他沒有把“不欲”給我,而把他的“所欲”給我。這正應了聖人的話,本應是皆大歡喜的,但相反我們卻吵了起來,這是為什麼呢?

作家阿城的《卧鋪》中,有這樣一位姑娘:她很有文化,有一次,夜裏在鋪上睡着了,沒蓋被子。醒來時,身上蓋了一件大衣。她用食指和拇指,拈着那件大衣,問:“這是誰啊?這麼大股味。”一會又説:“多髒啊!扔我身上,你們聞聞。”原來是一位河南兵,怕她着涼了,給她蓋上的。

咋一見,這個姑娘的確可惡,別人關心她,她卻不領情。可是,慢慢一想,也不無道理。也許她不冷,並不需要大衣,河南兵把大衣給她,她自然會嫌髒。河南兵把自己的“所欲”給了姑娘,姑娘卻根本不想要,甚至是討厭,嫌棄,這有什麼錯呢?

那麼,應該怎麼做呢?

嫣然天使基金會成立後,每次乘坐飛機,李亞鵬都要發宣傳單。宣傳單的內容很簡單:“如果你有一顆慈善的心,如果你還沒有找到實施的途徑,請加入我們嫣然天使基金會,讓我們一起把愛傳遞出去。如果你不需要此信件,請轉交他人。”有一次,一位乘客毫無理由的把宣傳單扔在地上,李亞鵬卻把傳單撿起來説:“對不起,打擾你了。”

慈善,是李亞鵬希望的,是他的“所欲”,當他把他的所欲加給別人時,他考慮到了別人是否“不欲”。就算別人把他的“不欲”表現出來,李亞鵬也是默默接受,而不是把他的“不欲”生氣地表現出來。

他的做人達到了一個高度,他做到的,不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而是“人所不欲,勿施於人”。

我們也應該這樣:當我們想把自己的“不欲”或者“所欲”加給別人時,也要考慮,他人的“不欲”和“所欲”。當別人不想要時,就不要強加給別人。同時,當別人強加你的“不欲”是,你也應該微笑着拒絕,而不應該憤怒地表現出來。因為這,也是別人不想要的。

所以,請別隻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人所不欲,勿施於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28

將心比心是人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聽媽媽説,她不小心把別人的車撞了,本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溜走,但她沒有,反而主動找到了車主道歉。我特別受觸動,媽媽説:“我只是希望我的車被撞時,撞車者也能主動道歉!”

那天,我和奶奶坐公交車去學校上課。剛上車,車子就啟動了。可開出不遠,車子又停了下來。

我們奇怪極了,還以為出了什麼故障。車上其他乘客也紛紛議論,看向司機叔叔。司機叔叔並沒有下車修理,而是目不轉睛地看着後車門。我順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見遠處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奶奶正急匆匆地向我們的公交車招着手。她離車不遠了,我這才看清,這是一位年紀七八十歲的老人,拄着枴杖,步履蹣跚……

這時,她已經走到門前,門“咯吱”一聲開了,老奶奶慢慢上了車。我看見,她臉上滿是皺紋,眼窩深陷,牙齒幾乎都沒了。她感激地對司機叔叔説:“謝謝師傅,要不是你等着我,我就趕不上這班車了!”司機叔叔笑着説:“這是應該的,不謝不謝!”

而這個時候,一個頭發染成五顏六色的年輕小夥子,突然惡狠狠地説:“停車那麼長時間,就為了一個老太婆!浪費了我上班時間!”此話一出,車上立即有許多人譴責他,“我們要尊老愛幼!”“你怎麼能這樣無禮呢?“

司機叔叔開口了:“小夥子,你這話可説得不對。你家也有老人吧?假如這位老人就是你的親人呢?再説了,我們每一個人都會老去,難道你希望在自己老去時也被人嫌棄嗎?我們要學會將心比心!”

不知道是誰帶頭鼓起了掌,頓時掌聲一片。那個年輕人臉漲得通紅,低頭不語。

是啊,在生活中,我要學會將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樣我們的生活就多了一份温暖,一份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