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鬧元宵國小作文(通用6篇)

作文2.67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鬧元宵國小作文(通用6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鬧元宵國小作文(通用6篇)

  鬧元宵國小作文1

“正月十五鬧元宵,紅紅火火過大年。”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是元宵節的習俗。

為了慶祝元宵節的到來,我們學校也舉行了這樣一個有趣的活動。

小操場邊的長廊裏,掛滿了各種五顏六色的花燈和密密麻麻的燈謎紙條,到處喜氣洋洋、人山人海,小操場上一片輝煌。

瞧,温柔可愛的小白兔向我們頻頻招手。長長的耳朵,紅紅的眼睛,白白的絨毛,栩栩如生;含苞欲放的荷花燈也不錯,嬌嫩、柔軟的荷花瓣白裏透紅,紅裏夾着粉,別提有都美了;閃耀的星星燈更是讓人喜歡,它全身金黃,十分耀眼,時不時地閃爍着奇異的光芒;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那用無數個透明塑料杯做成的大球燈,它如同一個晶瑩剔透的大水晶球,真是設計獨特,別具一格。

我們就像一隻只小蜜蜂穿梭在花燈的海洋裏。在盡情欣賞花燈後,猜燈謎更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樂趣。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猜燈謎對我來説,可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我早已迫不及待地躍躍欲試了!首先映入眼簾的謎面是“遠看像頭牛,近看沒有頭。”(打一字)我稍加思索後,想到了“午”這個字。我趕緊把自己的答案貼到了謎語下面。這時,我旁邊的陳潔好像被一道“攔山虎”給攔住了,只見她眉頭緊皺,眼睛緊盯着謎面,苦苦地思索着。終於,她的眉頭鬆開了,臉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解出了這道難題。又一個謎面吸引了我:“四個晚上。”(打一字)這個謎語有點難,我絞盡腦汁想了好一會兒,終於想到了這個謎底。“四個晚上,”“晚”不就是“夕”嘛,“四”加個“夕”不就是個“羅”字嘛!我欣喜若狂,高興地手舞足蹈。

鬧元宵真有趣!期待明年元宵節,學校還能舉行一次慶元宵活動。

  鬧元宵國小作文2

身為小記者的我,在2月1日來到了澳德樂,學習如何做元宵。

一下電梯,就看見一個圓圓的、大大的鐵筒,經工作人員介紹,這個奇異筒的名字為“元宵滾筒”。這個傢伙一直在不停地轉,裏面還裝有一些糯米粉。

9:40左右,“拜師學藝”做元宵活動就正式開始。教我們的有兩位老師,一位阿姨和一位叔叔,都非常和藹可親,有問必答。阿姨負責準備原材料和賣元宵,力氣大的叔叔負責製作元宵。好了,下面就進入正式的製作步驟啦!“首先,要在一個大盆裏倒上一些水。”那位叔叔説。然後我們看見他拿出提前做好的餡,看上去是小正方形的、硬硬的、粉紅色的,一問便知,是草莓餡的。我心想:我們吃的元宵餡都是很軟的,為什麼製作之前是這樣一個小方塊呢?沒想到這位叔叔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似的.説:“要拿水浸泡一下,這樣的餡既不會融化,也不會太硬。”

由於做元宵需要用機器,就不敢讓我們去切身體驗,只在一旁觀看即可,所以接下來就是觀看環節了。只見叔叔把稍經過浸泡的草莓餡放在了盛有糯米粉的元宵滾筒裏,奇蹟發生了,一個個小方塊,竟然變成了小元宵,太好玩了!叔叔又把滾上一點糯米粉的元宵放在盆裏,再澆上一些水,然後又放在滾筒裏。這樣的動作重複了好幾遍。“叔叔,您為什麼要隔一會兒就加上一些水呀?”我又帶着疑問去問叔叔,叔叔笑了笑,告訴我説:“這是為了使元宵有黏度,要不就不好吃了。”

在這短暫的一個小時裏,我瞭解了製作元宵的過程,很開心的!大家知道嗎?元宵和湯圓是兩回事呢!咱們北方人喜歡吃元宵,是現做的,用機器滾出來的。而南方人常吃的是湯圓,是跟包餃子似的包出來的,是速凍的。

  鬧元宵國小作文3

正月十五日的上午,我們全家一起去水鏡路上看鬧元宵。大街上人山人海可真熱鬧,有舞龍燈、劃旱船、還有花環隊、彩旗隊。街道兩旁擠滿了許多觀看的人。我最喜歡看舞龍燈。

龍燈隊裏面有年輕的叔叔,還有80多歲的老爺爺,他們穿着黃色的衣服,腰裏扎着紅絲帶,一個個顯得那麼精神。看,他們舞起來了,那些圍觀的大家把鞭炮扔在他們中間,鞭炮炸開了,他們舞的更歡了。只見那條巨龍在龍燈的指揮下上下翻滾。

今天我過的真高興。

  鬧元宵國小作文4

宵,原意為上元節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節主要活動是晚上的觀燈賞月,後來節日名稱也演化為元宵節。正月十五鬧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綵,大家賞燈,猜燈謎,吃元宵,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説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説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説;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大家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大家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裏、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鬧元宵國小作文5

過年,除了大年三十和七年級,最熱鬧的當然是十五的元宵節了。

十五那天,我突然聽到窗外有一個唱歌的聲音,一看,哦,原來是一隻船型的車正在到處遊行。我問媽媽:媽媽,那是幹什麼的呀?

媽媽回答我:今晚要鬧元宵,中巖公園還有很多表演呢!你也去看看吧。

我一聽,高興極了,便奔向了中巖公園。

我來到東坡廣場,只見那些要表演的遊行隊伍已經早早的卡是彩排了。七點時,遊行正式開始了。排頭的就是剛才那隻金碧輝煌的船型車。上面的叔叔阿姨們像一個個世界名模似的,擺出一個個優美的動作。緊接着是一條龍,然後是一隻只由老大家扮的小蝴蝶,後面還有一個個笑臉娃娃呢!那些笑臉娃娃們個個笑眯眯的,好像在説:元宵節快樂,祝你們玩得愉快!

我覺得演得最好的,得數南城鎮大家舞的那隻大龍。

那隻龍明顯比前面的龍要大得多,它是用竹子編成的。龍前面還有一顆寶珠,,龍會跟着它,想要搶到它。這時,舞龍的大家叫了起來:哦——頓時,龍身就呈波浪形奔跑了起來。好!圍觀的大家都發出了讚歎聲!然後,龍身又盤旋在了一起,龍嘴裏吐出了煙花,哇,太好看了!

不知不覺,已經來到了中巖公園,此時的中巖公園,已經成了人的海洋,大家都沉浸在了元宵的快樂中。

  鬧元宵國小作文6

正月十五是中華民族傳統的元宵節,晚上吃過元宵,爸爸、媽媽帶着我上街去看花燈。

還沒走到大街,聽到了一聲巨響,循聲望去,我們看到天空中綻放開了五彩繽紛的禮花。有的像火龍拔地而起,有的像流星雨劃過天空,真是火樹銀花,漂亮極了!

我提着猴燈,興奮地走在大街上,燈上的猴子舉着金箍棒,雙腳站在筋斗雲上,神氣活現的看着前方。沒走多遠,看到許多小朋友提着各式各樣的花燈跑來跑去,走近一看,有的提着兔燈,有的提着蓮花燈,有的提着魚燈,但最多的要算是猴燈了,因為今年是農曆猴年。我也提着齊天大聖“孫行者”走到了燈的海洋裏。

最有趣的要數舞龍燈了,只見十幾個人在鑼鼓聲中,舉着龍身下的長棍舞動着龍燈。最前面的人手舉紅球,後面的龍身追着紅球在上下翻飛,由於他們的舞技高超,就像真龍在舞動。精彩的表演博得了人們的陣陣掌聲。熱鬧的場面真叫人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