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浙江歷年大學聯考滿分作文

作文9.98K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變成了路;而這世上本也沒有門,縱橫的阡陌多了,也就出現了門。世間萬千道路分分合合,亦有萬千門户隔絕兩地。人在世間行,行於路,歌於途,入於門。

浙江歷年大學聯考滿分作文

門是終結,每一段的路途都有自己的終點。經過那扇門,便是合上了一段路、一段情,便又是一段往事成空,那是一個或圓或缺的句點,是世界之極的天涯。

門是起源,每一段的路途都有自己的起點。打開那扇門,便是展開了一世生、一世夢,便又是一世浮生若夢。那是一道或明或暗的花火,是世界之巔的極光。

門是關卡,有的人停下了前行的腳步,有的人走上了全新的征途。門前是已知的世界,門後是未知的迷途。未知總是讓人恐懼的,而已知給人以温暖的懷抱,但於此同時,已知讓人喪失進取的鋭氣,未知卻是無盡的可能與希望。是該冒險闖蕩還是安於現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有的人把門視為起點,有的人把門視為終結,行止自在人心。

門是選擇,交錯縱橫的道路上立着各式各樣的門,每扇門背後都有着不同的天地。是進入還是退後?是大道還是小徑?是青山綠水還是高樓大廈?門後有着不同的誘-惑,也有着不同的艱難,萬千的門户代表着萬千的選擇,行左行右,是正是邪,選擇一直緊握在自己的手中,只看你攤開或是握緊,有沒有勇氣推開那扇門。

門是因果,當你打開一扇門的同時,就註定着另一扇門的關合。門前是一段完結了的果,門後是一段等待開啟的因,那是一段必定要踏上的旅程,但結局可以握在自己的手中。緣起緣滅,正如同門的開合,了卻一段宿舊緣,重啟一段新願。一段路最後的終點,是因為你踏上了起點而產生的,無始便無終,而無門便無路。

門是輪迴。人間循環往復的旅程,在門的開閉間不斷的重啟,不斷的前行。門是終結、亦是起源,像是聖經中記載的那場洪水,終結了一段文明的同時,也伴隨着新的世界的起源。萬物都是在環形的跑道上賽跑,起跑的的那條白線,同樣也是終點的那條紅綢,不斷的追逐競爭,最後還是回到開始的樣子。打開一扇門,就是開啟一段新的人生,開啟一段新的輪迴。 我不知門為何物,因為它代表太多太多。它是絕路亦是希望,是終結亦是起源。它是關卡,是選擇,是冥冥中的因果,是無限循環的輪迴。人生彈指間,啟門一瞬觀。看到的是紅塵世間,是若夢浮生。門後的世界是無法想像的,唯有在開啟以後才能感受它的精彩。 有路的地方就有門,只因門本就是路。

2015年浙江大學聯考滿分作文《我的路 我的門》

看到這個題,我有一種莫名的近乎落淚的感動。

禁錮已久的已逝的和我憧憬着的閃着光的日子不知從哪裏湧出來,讓我既熟悉又陌生,既欣喜又不知所措。

早晨起牀,對爸爸媽媽感慨一句:“這麼着,我就要大學聯考了。”他們都笑了。

三年一瞬,曾經認為漫長的大學聯考路已到盡頭,我記得懷揣着分班成績踏入教室時的躊躇滿志;我記得第一節化學課校長坐在講台上我們的小心翼翼;我記得發了高燒數學老師允許我睡一節課我的心滿意足;我記得無數個夜晚我的挑燈夜讀;我記得無數個清晨我的聞雞起舞……現在回想,這一切或成功或失敗的努力,或欣喜或憂傷的經歷,於不經意間早已一寸一寸地為我鋪平前方道路,承載着我最初的夢想讓我堅強地前行了。

而今,我在路上奔跑着,我看到了不遠處的那扇門,雖然我仍只是望着它遐想,但我知道,那是與未來,與更廣闊天地的連接點。門口,有自由的風氣,有大師的思想,有無所畏懼的新的征程。我渴望着在一片更廣闊的領空翱翔,然後在我所最鍾愛的一片綠蔭中停歇;我渴望着在更遼闊的海洋遨遊,然後在某處深潛下去,去和其他魚兒嬉遊爭食,去和海底的珊瑚問好。門後,是又一塊如此適合我的夢想的起飛之地。而現在,我已正在不遠處眺望着它,過不多久,我就要一踮腳夠到它了。

門與路,真是天生一對如此玄妙的組合。路上揮灑汗水,門後收穫驚喜;路上風雨兼程,門後自有既定的目的之地,作為對執着的人最好的回報。路給了我明確的方向,門給了我拼搏的動力。而即將走完一程路、推開一扇門的我,無疑是個最滿足的人了。

我的路上有温暖同行,我收到了媽媽關切的電話,我也看到從不參加什麼祭拜的父親在普陀雙手合十給我許願時彎下的寬闊脊背。那些時刻,我便握緊拳頭,更奮然而前行。 我的門需要我自己推開。有一刻我終將試練我的鋒芒,在另一個聖潔的地方,仰望頭頂燦爛的星空,我將依然微笑着面對一切,亦會如偉人一般在真理的大海邊玩耍。

但我知道,我依然不能停止奔跑,因為大學之門後,自有另一條充滿挑戰的路,那裏有我未來的陰晴雨雪,路的盡頭,一定會在夢的渡口閃光。

浙江歷年大學聯考滿分作文 [篇2]

看到這個題,我有一種莫名的近乎落淚的感動。

禁錮已久的已逝的和我憧憬着的閃着光的日子不知從哪裏湧出來,讓我既熟悉又陌生,既欣喜又不知所措。

早晨起牀,對爸爸媽媽感慨一句:“這麼着,我就要大學聯考了。”他們都笑了。

三年一瞬,曾經認為漫長的大學聯考路已到盡頭,我記得懷揣着分班成績踏入教室時的躊躇滿志;我記得第一節化學課校長坐在講台上我們的小心翼翼;我記得發了高燒數學老師允許我睡一節課我的心滿意足;我記得無數個夜晚我的挑燈夜讀;我記得無數個清晨我的聞雞起舞……現在回想,這一切或成功或失敗的努力,或欣喜或憂傷的經歷,於不經意間早已一寸一寸地為我鋪平前方道路,承載着我最初的夢想讓我堅強地前行了。

而今,我在路上奔跑着,我看到了不遠處的那扇門,雖然我仍只是望着它遐想,但我知道,那是與未來,與更廣闊天地的連接點。門口,有自由的風氣,有大師的思想,有無所畏懼的新的征程。我渴望着在一片更廣闊的領空翱翔,然後在我所最鍾愛的一片綠蔭中停歇;我渴望着在更遼闊的海洋遨遊,然後在某處深潛下去,去和其他魚兒嬉遊爭食,去和海底的珊瑚問好。門後,是又一塊如此適合我的夢想的起飛之地。而現在,我已正在不遠處眺望着它,過不多久,我就要一踮腳夠到它了。

門與路,真是天生一對如此玄妙的組合。路上揮灑汗水,門後收穫驚喜;路上風雨兼程,門後自有既定的目的之地,作為對執着的人最好的回報。路給了我明確的方向,門給了我拼搏的動力。而即將走完一程路、推開一扇門的我,無疑是個最滿足的人了。

我的路上有温暖同行,我收到了媽媽關切的電話,我也看到從不參加什麼祭拜的父親在普陀雙手合十給我許願時彎下的寬闊脊背。那些時刻,我便握緊拳頭,更奮然而前行。

我的門需要我自己推開。有一刻我終將試練我的鋒芒,在另一個聖潔的地方,仰望頭頂燦爛的星空,我將依然微笑着面對一切,亦會如偉人一般在真理的大海邊玩耍。

但我知道,我依然不能停止奔跑,因為大學之門後,自有另一條充滿挑戰的路,那裏有我未來的陰晴雨雪,路的盡頭,一定會在夢的渡口閃光。

點評:閲卷回來的同行把大學聯考滿分作文的照片發給我,打開的第一眼,似曾相識的感覺一下子“擊中”了我——這不是我的課代表陳越的字跡嗎?讀完一遍,感覺更是明顯。打完電話,得到印證確認後再讀,共鳴越發強烈。

文中,對12年學生生涯的回放“蒙太奇”,對即將敲開大學之門後的“特寫”,對未來前行道路的“長鏡頭”穩健的筆調後面是不凡的語言功力。但更能打動人的還是真情實感,細節細微到一句對白、一個背影,如一石擊水,層層漣漪便是真情流露,情景交融。本文的成功,讓我們更加堅信:“我手寫我心”是寫好作文(包括考場作文)的不二法門。

推開門 走下去

我踏着達達的馬蹄聲,從江南無數個春天裏起來,風雨兼程,任柳絮翻飛,蓮花開落,我在追求,我的大學。

梅貽琦:“所謂大學者,非大樓之謂也,大師之謂也。”千百年來無數學子在求學之路上奔波勞累,追尋着更深度的學術研究,那扇通向大學的門引無數學者嚮往。然而有的人卻被困於“大樓”中找不到出路,有的人沿着書香花徑一路走成了大師。

現如今,許多人卻不願再走下去了。有人戲稱,大學即是中國學生的解放路口了,上了大學便萬事大吉。果真如此?真是推開了那扇門便如同僧人得道麼?我不知道,我正在通向那扇門的路上,我不知道……

可我知道,錢鍾書的大學之路讓他走成了大師。這個詩書滿腹才情萬丈的年輕人在其餘科目成績均不理想的情況下因其出色的文學修養被清華大學破格錄取,他推開那扇古色古香的門邁着輕快而又穩健的步子往通幽曲徑上走去,走出了《圍城》,走出了一個令人景仰的文學大師。他的妻子楊絳在丈夫與女兒均不在世時,將他們三人所有的稿費均捐予了清華大學。捐贈儀式上,這位高貴的女學者深深鞠躬説道:“感謝清華大學給我們這個機會。”這又是怎樣一番感悟!一個大學者對大學的熱愛,或許不僅是因為一個大學的優秀,而是因為在這個優秀的大學裏他讓自己成為了更優秀的人。他在這扇門後面走出了一個豪情滿腔的自己,走出了他想要的生活。

這一扇門,連着一條辛苦的路,他們如此親密地連接在一起,我策馬來到它面前,推開門,你説我會走下去嗎?

是的!我會!因為張曉風説:“千百年來我們的前輩或肝腦塗地,或駢手砥足,在無數個日夜裏皓首窮經,就是為了讓我們這一代可以穿過美麗的花徑,到杏壇前去接受教化。”這扇門不是終點,而是起點。

誰説只有哈佛才有凌晨四點半的燈火通明?我們有無數推開門走下去的人,所以才有樑思成、林徽因,有金嶽霖、汪曾祺,而我們這一代,也必將走出更傑出的大師,這一扇門,擋不住千萬人的腳步。

點評:書香、花徑、杏壇,大樓、大師、大學,對自己未來的大學之路寫出了立體感,伴之以首尾呼應的馬蹄“達達”、“策馬來到”,彷彿可見可聞、可觸可感。着重寫對大學的嚮往,避開的是面面俱到的平鋪直敍;着重寫對大師的嚮往,展現的是閲讀經典的日積月累。

門後花開,一路前行

人的一生要做很多的選擇,站在人潮擁擠的十字路口,將何去何從?高三的我們,處在青黃不接的尷尬年紀,面對敞開着的大學之門,將如何走下去?

門與路,永遠相連。在為大學聯考而奮鬥拼搏的途中,我們奔跑了多少路,又打開、抑或是關上了多少門?猶記每一個埋頭苦學的夜晚,就好像參加馬拉松比賽,身邊都是同我一樣在努力的選手。鞋中進了硌腳的沙石,我們不停歇;汗水迷糊了雙眼,我們不退卻;炙熱的陽光烤得皮膚隱隱作痛,我們不放棄……但也有中途倒下的人,他們畏懼前方的刀山火海、荊棘遍佈,他們眼睜睜地看着通向成功的大門轟然關閉,抖落下來的塵埃刺痛着雙眼。門是路的終點,也是路的起點,它可以擋住你的腳步,也可以讓你走向世界。其實路並沒有什麼不同,只是你的選擇決定了門的閉合,沒有付出和追求哪來的成功?

我很慶幸有一羣並肩作戰的夥伴,我們打開了大學聯考的大門,準備朝更遠的目標前行。在暇閒時候,我們圍坐在一起,促膝長談,勾畫美好明天。大學,對我們而言,既陌生又熟悉,陌生到心中充滿了好奇與疑慮,又熟悉到它日夜出現在腦海裏與夢中。但不論它到底有多大、是什麼樣的狀態,我深知的是,迎接並等待我的,是一條新的道路,上面有着曾經的腳印,也有着未來的憧憬。

非常喜歡女作家伍爾夫的一段話:人不應該是插在花瓶中被人觀賞的靜物,而是草原上隨風起舞的韻律。的確如此,大學的門已經敞開,一邊連接已知,一邊通向未來,我們不該呆在原地被動地接受未來,而應該勇敢地擁抱未來,雖然知道這充滿未知的世界有太多不定數,但也要盡情享受這沒有答案的人生。大學是我們學習探索的又一個人生舞台,這時我們不用再像跑馬拉松一樣彷彿要耗盡生命的拼搏,而是要放慢腳步,在路上尋找過去的影子。和那些曾經美麗的憧憬與願望,讓它們和現在的腳步一深一淺地融合,前往下一扇人生之門,雖然處在青黃不接的尷尬年紀,沒有大人們身上的洗練,需要面對的也會是更具挑戰性的任務,但我相信,只要能不斷改造過去滿身缺點的自我,在緩慢前行中汲取精華,充實自己,這一路將不再坎坷孤獨,考驗之門後面一定會是一個光明的未來。

顧拜旦説過,勇者般的成功是暴風雨過後的成功,要待到日近中天,陽光普照,玉米才會沉甸甸地掛在收穫者的肩膀上。這一生,我們還有很多路要走,也有很多門要讓我們一一地推開。大學,是諸多門中的一扇,希望我們可以不再畏懼失敗與困難,坦然面對一切,勇敢前行。要堅信,此時的你已經歷千錘百煉,接下去的每一條路,每一扇門,都會讓你擁有萬丈光芒的明天。

點評:這是一篇較為成熟的明理之作。“門後花開,一路前行”,八字題目,言簡意賅,綱舉目張。行文一路,步步推進,層層剖析。伍爾夫、顧拜旦等人的經典名言在起承轉合處脈脈相連、熠熠生輝。當然,“處在青黃不接的尷尬年紀”在文中重複兩次,且“青黃不接”用作“年紀”的定語,不能不説有些遺憾,但畢竟瑕不掩瑜。

大學之道

道者,已知也定理也法典也規則也,踽踽十二年,終於前方閃光處見到出口,一門在前,跨越方能新生;道者,未知也長路也苦行也探索也,五光十色滾滾紅塵待我闖蕩,路在腳下,唯有行走方能成我大學。

古語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前塵茫茫所積所累便是已有的知識儲備,書卷中古聖先賢或雄辯或低婉的哲思乃是我心中不滅燈火,明斯明德,引導我一路行進的航標,恰如夜空星辰閃耀,讓夜行的水手心中總起歸鄉的燈塔。

孔夫子教我知其不可而為,楚霸王教我雖千萬人吾往,西塞羅教我法治,陳丹青教我正直,浩浩乎如江海凝成我來時之路的,是那些青史中留下片羽之光的思想。便是他們,一路導我走來,一路導我至這門前。

門前之路,我一路採芳攜(擷)英無畏走過,門後,乃是我所思慕大學之道,我要跨越,沒有什麼攔得住我。

古語曰,大學之道,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如果説我之前所走的路乃是通往這門,那麼此後我將求索的,將是真正的大學。大學,不只是夢想中的學府,更是社會,是人間,是門後全新的天地,是以學習、探索、創造為通行證的一次新的遠征。止於至善,不是被門阻擋的信念,而恰是走向世界時心懷的原則,從過去到未來,從象牙塔到漏檐下,無數人在這路上前行,無數人在這大學中受教。

中山棄醫從政,在門後他感知民生疾苦,三毛流浪撒哈拉,在門後生活教她愛與感動,顧亭林行萬里路讀萬卷書,門後的路未必平坦,但鮮花滿徑的通途並不能真正通往人生的大學。真正的大學之道,理當是門後曲折的天地,而這天地,我渴望有機會探索!

大學之道,大道之行,無數腳印在此交集,有的淺,有的深,但每個人都在此留下自我的印跡。我懷着已知的智慧和前人教我的道理一路走來,也渴望有機會在那大學之道上留下自己的足跡。未知的前程,是我夢想中的大學,門後的世界,是我夢想的大學之道。這大學已超越世俗所謂的學府,乃是高爾基《我的大學》中那樣豐富多彩的現實世界。

我的已知,是一路走到門前的資本,而門後的世界,我正在渴望。那門,我夢想着跨越,且正在跨越,我此時的每個字,都將築成我的大學。大學聯考這扇門聯結着我的前十二年孤獨之旅,也應能開啟我此後人生大學之道,我渴望着上路,那兒該有我的腳印。

點評:以文言文寫大學聯考作文無疑是冒險之舉,《赤兔之死》2001年名噪一時之後,每年都有不少考生趨之若鶩,但總免不了在“庸才”之路上前仆後繼。本文雖然並沒有刻意為之,但耳目一新之後,貴在還有深入淺出、引人入勝,讓人讀出了厚積薄發的信手拈來,而不是“半瓶醋”矯揉造作的弄巧成拙。

讓每一步走得優雅

我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輪迴”,但冥冥間卻總覺得生命如花開花謝,如泡沫與煙,日子與日子的更迭留下青春瘦削的背影,一扇門關上另一扇門又打開,走過的路似曾相識又迥然不同,大概我們一直在路上,行走。

三年前的天各一方還在眼前,轉眼又一個三年,看看鏡子裏只顧風雨兼程的自己,稜角愈見鮮明,眼神也更加堅定——我明白,今天我將要去敲開,夢想的大門。

在骨骼拔節留下的餘音裏,我們學習、探索、創造,只為圓一個大學夢,但愈行走,愈見遠方,浩渺無垠。正如三年前的自己,初生牛犢,懷揣着六合天下、縱橫捭闔的雄心步入校園,以為敲開了重點高中的大門,未來的路便可暢通無阻。稔知,門只是路的起點,新的路程,所有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前程往事全部歸零,往後,勤勉是唯一的行走方式。

三年的成長教給我最深刻的一課便是這種歸零心理。在我看來,夢想的馨香能讓我激情昂揚;而歸零,讓我平和、冷靜,從而紮實。

上帝曾創造風景,亟待世人觀賞,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險遠,人之所罕至也”,這正是行路者半的悲哀。當我們踏上一條嶄新的路,要時刻牢記着“仰望星空”,同時“腳踏實地”。

雷諾茲曾説:“如果你頗有天賦,勤勉會使你更加完美,如果你天資平平,勤勉會補其不足。”可見,當我們行走時,不僅要懷揣歸零的心態,還須秉承勤勉的優秀品質。

登高自卑,行遠自邇。如今仍有許多學生將考上一所好大學作為自己人生的終極理想,這無疑是膚淺的。大學的門試圖引你走向世界,但所謂“走向世界”即需要一個“走”的過程——這就是大學的路。

腳印記錄着時間、空間與人類活動的結合,或深或淺都是人生無與倫比的風景。面對即將開啟的大學之門,我希望自己心有欣喜之情,卻不可得意忘形,要始終以歸零的心態開啟這一段旅程,以從容平和的心態繼續追求心中的最高理想;同時,自信地走,勤勉地做,戒躁戒驕,把握人生的尺度,以更高的境界和思想去品味人生的“參差多態”,恐怕這才是羅素先生口中的幸福本源,也唯有如此,方可走出優雅人生。

點評:把筆觸朝向自己使這篇文章獨樹一幟。站在承前啟後的連接點、繼往開來的轉折點,説説“昨天、今天和明天”,情感上自然順理成章,內容上方便走筆成章。反覆點染、貫穿始終的“歸零”心理,使“自省自強”更加順理成章,也超越了一般的自我反思的“官樣文章”。

推開門,走出自己路

寒窗十二載,我已走過。

多少個日日夜夜,伏在桌邊,目不轉睛地盯着眼前一摞一摞的試卷,一次又一次的考試。 多少年青春年華,駐足校園,看花開花落,雲捲雲舒。

多少次,在疲倦中睡去,又在彷徨中悄然醒來。

我好累呀,真的,我好累。

今天,我終於來到這裏,我看見那條(扇)門,它透着亮光,像星星對我眨眼睛,我心潮澎湃,不能自已。因為我知道,12年的風風雨雨,即將在此刻化作小舟,承載着我多年的夢想,起航。

門的對岸,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在腦中時常浮現它的身影。在夢中,它也如影隨形,伴我成長。從小時候起,就聽父母嘮叨。那時的我,厭煩了他們千年如一日的説教。而現在,當我真真實實的站在門前,我卻又想念起爸爸媽媽的説教來。

門前的路,我走得很苦。但我也要感謝,那個為自己拼命過的自己。即便好累,也沒有對自己説過放棄。有時候,我也會怪自己,為什麼,為什麼不再努力一點。現在,我可以負責任地説,我努力了。

大學的門,已經向我敞開。門後的路,我知道,是遍佈荊棘。然而有多少人,拼命闖過了這扇門,卻又被鮮花與綠草絆倒。在為他們深深悲傷的同時,我也清醒地認識到,門口的路,才是真正的挑戰。

不再傷感,不再停留,即刻起程,去抓住最後屬於我的時光。

很多人説,大學之路,很平坦。大學之路,很輕鬆。我也曾被這樣善意的謊言矇蔽了雙眼。曾經我以為,走過高三,我就是勝利者。現在,理智告訴我,其實,越過這扇門,大學之路才是人生的挑戰。它有許多誘-惑,看你是否堅持自我。我相信,理智的自己一定可以。

已知的道路,我已經走過。未知的大學之路,我也即將啟程。過去的信念,過去的疲倦,都化為我不斷向前的毅力。

門,即將為我而打開。我堅信,它不是終點,而是一個嶄新的起點。

推開門,前方的路,由我自己創造。

即刻,起程。

點評:這篇作文讀來,似有“短平快”之感,那是因為語句簡短、主旨平直、節奏明快。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作文技巧中,返璞歸真的“短平快”,仍不失為一求真務實的取勝之道。尤其是對於考場“急就章”,更是顯得切實可行、行之有效。

(點評人:温嶺中學鄭偉榮老師,台州市名師)

勤於積累 善於運用

陳越

如同作文裏説的,拿到這個題,我有種近乎落淚之感,千頭萬緒湧上來,真不知該如何寫起,這便大致是我初看題的心態,心裏有些亂,時間還挺緊,這種類型的文章又完全無甚可套,於是,和往常一樣,我選擇了從材料着手的入題方式,每回總是這樣,先打開一個小豁口,再把想説的説出來。我這樣想,在考場上為我的學習生涯作了個階段性小結,也算是一種圓滿。

寫作前我的目標還算明確,當時覺得這樣出題其實是在考查考生對學習目的和過程的理解,理解得越透徹,文章的可讀性自然越強。我要把我的奮鬥、渴望、憧憬寫真,讓閲卷老師知道我為了大學到底付出了什麼、在大學裏還想得到些什麼,內容看似漫無邊際,其實一切都是為寫作目的服務。寫作過程中,我一直在對自己説,材料絕對不是白給的,於是我算是好好地琢磨了一下題中所給的“門與路”。最終決定把“大學的路”分成“通往大學的路”和“邁進大學校門以後的路”,前者我們高中生的體會就太深了,心酸的奮鬥史一抓一大把,至於後者嘛,我們都只是夢想着而已,可以稍稍地憧憬一下,放在最後充實內容。於是,就有了文章“路—門—路”的格局,當時覺得這樣的順序還相對合理。

這樣一篇作文,真情實感顯得猶為重要,今年的作文題給了考生很大的發揮空間,我們自然要利用這點便宜把真性情展現出來。考場作文若能打動閲卷老師,那必定在得分上有很大的優勢。這篇文章,所有的情感都是發自肺腑的,有很多內容以前也一直想寫,算是“有所鬱結”,所以這樣的傾吐也是十分舒暢。

對於緊張備考的學弟學妹們,我想提兩點建議:一為閲讀,二為對優秀作文的充分利用。

要煉就一杆“毫端藴秀”之筆,大量的閲讀積累是不可或缺的,高中階段課業相當緊張,不妨在睡前讀幾行文字,我不太懂什麼“倒攝抑制”,只覺得一天的題海戰下來那個三

五分鐘是最享受的時候。平素文化類的散文會讀得多一些,穿插一些雜誌裏的議論性文章也十分有趣,班級裏很多同學都有訂閲各種雜誌,我有時會蹭一點來看看,私以為看別人的書有一種“機不可失”之感,效果倒可能更佳。名家的和草根的都要讀些,有時會有些特別的收穫。實話來講中學階段我的閲讀量跟國小的時候整天整天的讀書相差甚遠,這一點我至今含恨(研究表明閲讀對開發智力都有顯著效果)。教育改革,語文提分,在新的形勢下,我的學弟學妹們一定要養成讀書的好習慣,這是我最想説的。

各地尤其本省的優秀作文是一筆財富。老師發給我們她加以點評的《浙江10年大學聯考優秀作文》,我更是加以充分利用。很多人對大學聯考作文都只抱一種欣賞態度,但在老師的啟發下,我對它們很好地加以利用。我常把幾篇自己喜歡的記到文摘本上並認真地自己點評。抄寫過程中自然可產生一些體會,點評既可以作為練筆,又可以幫助自己發現什麼樣的內容是考場作文中的亮點。這個習慣重在堅持,可能沒有什麼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每一分努力都一定會在考場作文中得到體現。

引一句海子的詩作結:“要有最樸素的生活和最遙遠的夢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凍,山高水遠,路遠馬亡。”

陳越,女,2015温嶺中學應屆高三(1)班畢業生,大學聯考滿分作文《我的路,我的門》作者,語文學科142分。

浙江歷年大學聯考滿分作文 [篇3]

總以為滿地的荷花不再綻放,總以為漂泊的白雲找不到家,那澄澈的嬰孩的瞳孔裏,裝不下太多太多的世界。那散發着乳香和麥香的童謠已隨風逝去,惟有清淺的童年清淺地映在湖面上,清淺地照出我初放時安詳的模樣。

孩提王國的童話光環不知何時被擲落在地,安徒生的天國花園大概早已沉入冰穹。我想走入那密集的洶湧的人潮,只為尋找一雙赤子般透澈明淨的眼睛。我為這年歲漸長,而心靈提前僵化的世界感到惶恐;我為這不再皓潔,蒙上塵埃的心靈之窗感到悲哀。

有時候,我站在人聲螬雜的街頭,渴望尋求這人間煙火中不俗的一瞥,卻只看到孩提時代的我拉起同伴的手奔走在春天的原野上,那樣快樂,那樣奔放,那樣與世無爭。

有時候,我坐在窗前靜夜獨思,卻是書頁翻卷的聒噪時時擾亂心緒。哦,那總在夏夜仰望星空,用童稚的思想一寸一寸掀開宇宙面紗的“我”已何去?也許正如菲爾丁所言的那樣,我們一旦失去偉大的孩提王國,就是真正的沉淪。而我不,我要緊緊抓住童真的尾巴,將赤子的純淨樸實的底色留存永久。

那麼,不妨就做一個不斷“增歲”的孩子吧。讓那些榮辱,悲欣,名利,乃至容顏的消殞都不再來打攪我們的赤子世界。只做一個孩子,像檐前呢喃的紫燕那樣盼着冬去春來;做一個孩子,像屋頂上的`明月那樣保留着純白的底色。 或者拿起筆,在某個微寒的深秋的早晨,記下第一滴晨露落地的時刻;或者閉上眼,在幽香陣陣的花房裏,用心聆聽夜合花綻放的妙音。 做一個孩子,讓眼裏的紛擾與羈絆少一些,在少一些。 做一個孩子,讓心靈與自然的距離,貼近一些,再近一些。

我只願成為一個不斷長大的孩子,我有我的思想,我亦有我的童真:我不放棄純粹,我亦追求繽紛。像那個詩人所言,我在我的世界裏,保持着初放時安詳的模樣。聽風湧起,待雨來過,我只是世界小小的嬰孩。

範文二:

永遠的孩童

靈魂湧向未知的星球,棲身於軀殼之中,破啼聲劃破天際,人們給了他第一聲動人的呼喚:“孩子。”

時間的靜流緩緩遊走,只有孩子的時間永恆,他們的靈魂動盪,不願寄居於狹隘的皮囊,使總是有着非分的幻想和浪漫情懷,目光如炬看向地平線上的曙光,熱情洋溢,真實不摻和半點虛假。

但不知何時開始,圓滑的笑容掛上孩子的嘴角,無邪的笑容躇縮牆角不見天日,標榜着“成熟”的少男少女負重着硬化的心靈,創造力退出舞台,善良和愛心變得幼稚可笑。

所謂成熟,並不是被現實磨去稜角,變得世故而老成,而是無論如何遍體鱗傷,都保持着一顆赤子之心。而如今,這虛假的成熟正在啃噬着曾堅不可摧的孩提王國,一步步銷蝕殆盡。他們進入集體失語時代,在輿-論中浮沉,他們看到摔倒的老人開始猶豫,他們聽到戰警救人喪命的故事一笑而過。

在這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我們本可以撫今追昔,憧憬未來,可我們偏偏選擇讓理想死在現實矛下。我們本可以語言相通,交流無礙,我們偏偏選擇為心築

起壁壘,戴上盔甲,讓,心靈提前硬化。我們誤解了幸福的定義,沉溺於瑣屑的物質歡樂,我們不敢直視真正苦,飽食終日強説愁。無憂的童年本應光着腳丫與大地親吻,卻終日與刻板的教科書為伴,知識的框架禁錮了孩童的想象力,社會停滯不前顯得死氣沉沉。

岡發現胰島素而獲諾獎的麥克勞德童年時岡好奇解剖了校長心愛的狗,本以為會遭訓斥,而校長要求麥克勞德畫一幅人體骨骼圖作為善意的懲罰;美國母親將幼兒吲告上法庭,獲賠50萬,只岡幼兒同告訴女兒“0”是零。止岡這保想象力的運動,才讓社會隨時被輸入新鮮的血液,生機勃勃。

厚重的眼鏡片褪盡最後一絲亮光,“我們的鷹隼行走T-地面,我們的孔雀宣佈放棄羽毛,我們的毒蛇在開着的籠前打呵欠。”辛波斯,仁如是説。對現實的妥協邁入“早齡化”,生命的意義卻在於不l卜,願耳畔響起鳥啼之時,仍有温暖的感動。

猶記得白宮點着蠟燭的男子所説的話:“我不能改變這個社會,我只是不想讓這個世界改變我。”去吧,我的孩子們包括我,用理想的矛抵禦現實的劍,拾起激情與童心,脱去盔甲,拆除壁壘,讓我們一磚一瓦,共築我們不會老去的孩提千國。

心若沒有老去,我們永遠都是孩童。心仍柔軟真實,世界永遠美麗。 範文三:

願赤心長留

社會總是會慷慨地給予孩童一份特別的關愛,這關愛中又無疑雜着些許歆羨:看那些孩子,比起翁嫗,甚至比起我們,他們有明亮的眼,有光潔的皮膚,更有純粹的心靈。單純、柔軟、好奇並敬畏着世界,赤子之心即是如此,其珍貴亦在此。

然而這關愛、這歆羨恰恰暴露了我們的尷尬與不堪:我們的心,我們的千迴百轉計謀頻出的心,已不配被喚作“赤子之心”,亦無法成為孩童的表率。就像赫胥黎所説的,“少男少女的心靈正在提前硬化”。童心已失,我們自然將走向沉淪。

不必費盡心力去找尋什麼例證了,整個的社會就是最好的例證:看着老者的無助,我們的視線是不約而同地彎着的;看着旁人無視信號燈穿梭於車流這中,我們的心腸是硬的。“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為何發笑以及為什麼不再思考。”當赫胥黎在《美麗新世界》中寫下這句振聾發聵之語,他是否已經預料到了物質的洪流將不由分説地捲走我們珍貴的純淨的心?他是否想見了失去赤心之心的社會將是一個沒有敬畏而充滿了算計、無聊的沉淪之地?

是的,我們如此珍視孩童的以及像孩童一樣的純淨的心靈,但如此美好而脆弱的東西該如何在社會中,在這個骯髒的大漩渦中保持獨立?不是人人都像葉芝一樣,有勇氣説出“我就要走了”的脱離世俗之語,有足夠澄澈的心去“無論在車行道還是灰暗的人行道”都能聽到遠方的海浪。葉芝是幸運的,他呵護着自己的童心,也就守護了一方淨土。可是誰會來守護我們的心,來柔化我們的心呢?請先自己行動起來,拂一拂心上的浮塵吧!

我不能免俗,不敢誇耀臼己的心仍是純淨的。所以當我面對我的妹妹,看着她像所有孩童一樣,直率地向世界發問並表達臼己的喜怒哀樂;看着她依舊敬良

着這個世界,我無疑是慚愧的。我們不需要更多沒有感情的行屍走肉了,不需要更多試圖去征服一切的狂妄之人了。如果無法更改世界的運行軌跡,就請守護身邊的童心吧!它們的單純與柔軟,不設防備卻擁有最好的感化力量,彷彿星星點燈,終會照亮黑暗。

童心之貴,貴在其真、其柔、其善。人的成長會失去許多,卻不應失去最本身最純淨的赤子之心。就像埃斯蒂斯所説的:“我們不是要-卜|子拯救整個世界,但我們可以伸出手去挽救觸手可及的部分。”我願這赤子之心,可長存你我周圍,更長存丁.你我心間。

範文四:

遺失的童真

當暮靄沉沉之時,我們被勸説要相信楚天遼闊;當草長鶯飛之時,我們被勸説要防備前方蜀道之難;當我們成長到每一個階段時,我們都被提醒着完成不合時宜的任務。於是,童真就如那風鈴,漸行漸遠,消逝不見。

“孩子從賣氣球的人手中牽走一個心願”,多麼可愛而美好的詩句,甚至可以想象那洋溢着燦爛的笑臉。而如今這樣的笑臉在冰封凍結。本該童真的年紀,卻一臉愁苦,為學業奔波。我們不應抱怨現在的孩子為何圓滑世故,我們應反省是什麼造成了童真的遺失,又是什麼加劇了這種遺失的勢頭。

反觀社會,我們清醒地看到一個充滿競爭意識,強調優勝劣汰的社會。當成年人大多在為金錢名利所奔波時,當與孩子共處時的談資均為事業發展、利潤虧損時,試問一張白紙又怎能不被沾染得墨跡斑斑?與此同時,將大人的不滿足強加於孩子幼小的成長曆程之中,狼爸、虎媽層出不窮的當下,一個孩子的童真不是被孩子淡忘,而是被一種惡性環境所扼殺。汪增祺描寫金嶽霖先生時,曾有金先生拿大石榴與孩子們鬥雞,上課上到一半時,捉蝨子的場景。這些童真未泯的形象,讓我們認識到一個學者、一個智者不應為虛浮名利勾心鬥角忙碌終生,而應是對生活充滿了熱愛和積極的樂觀情緒。

在一個鼓吹神童的媒體時代,在我心裏,不是童褻瀆了神,而是神褻瀆了童。孩子的眼光是直線的,不會轉彎,也碌如此,他能看到我們遺失的美好,他的創造、他的發問讓我們看到了世界的另一面。童真的目光,或許就像是穿越時空的愛,能夠照亮冰點以上的風景。

這份童真,這份初心,倘若一直堅守,如同守護一株鮮紅欲滴的玫瑰,夢過於美好,守護也便更加沉重。天上人間,現實讓人們知道自由不過是獵人與獵物之間的距離。但為什麼現實讓人們害怕得連一個夢的開端也不肯輕易地為孩子許下呢?

遺失的童真被一種潛在的暴-力撕扯得支離破碎。最好的成長,不是小小年紀就考上了名牌大學,不是小小年紀就深諳世俗之法,不是小小年紀就揮毫千里、琴聲悠揚。我更願看到“最喜小兒無賴,村頭卧剝蓮蓬”的無憂閒適之景。未來或許殘酷,但心中有好奇、有想象、有創造,便不會畏懼。

有些事終要經歷,那便到時深究,有些事如此美好,為何不好好珍惜?遺失的童真,帶給了我們悵惘,但願這番省悟能讓天真無邪的笑聲在風中散播得更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