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家鄉的節日作文(精選15篇)

作文2.33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的節日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鄉的節日作文(精選15篇)

家鄉的節日作文1

朋友,你去過普洱嗎?它是一個美麗的城市,也是舉世聞名的普洱茶的故鄉,我的家鄉也因普洱茶聞名天下,我就住在這個美麗的城市裏。

為了推廣茶葉市場,普洱每年都要舉辦一屆隆重、盛大的茶葉節。一年一次的茶葉節,帶動了家鄉的經濟收入,從四面八方來的遊客都因普洱茶慕名而來,誰都想帶點茶葉回家,因為這是送人的最佳禮品。在每年茶葉節的時候,政府投入很多資金來舉辦茶葉節,因為我的家鄉地處邊疆,少數民族很多,在這個盛大的節日裏,他們身穿各民族服飾,為我們帶來精彩的表演,漂亮極了。他們的歌舞讓遊客們看了都説:“好!好!好!”

茶葉交易市場人頭攢動,鮮花簇擁,彩旗飄飄,熱聞非凡,把普洱變成美食一條街,這裏擺滿了各種的茶葉,有春茶、綠茶、紅茶、古樹茶、生茶餅、熟茶餅……數不勝數,目不暇接,讓南來北往的客人們看了這些茶葉,心裏想的就是把茶葉帶自家。美食城裏擺滿了各種各樣的美食特產,這些美食看了直讓人流口水,花鳥市場裏的鳥叫聲,好像讓人們回到大自然裏。

啊!家鄉的茶葉節,熱鬧的茶葉節,我要為你歡唱,我要為你唱彩。你把四海連為一家,你把世界融為一體,你讓家鄉變富了,願家鄉的茶葉節越辦越紅火,家鄉人民生活越過越甜蜜。

郭睿涵

家鄉的節日作文2

我的家鄉在美麗的油城,家鄉一年中要過好幾個節日:有讓人感恩的清明節,有舉國歡慶的國慶節,有熱鬧非凡的春節……但我最喜歡過團團圓圓、和樂美滿的中秋節。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中秋之夜,皓月當空,月亮就像一個銀光閃閃的玉盤高高地鑲嵌在美麗的夜空。她把柔和的月光灑向了人間,也把那份和諧、美好、温柔與恬靜灑向了我們每一位中華兒女的心田。全家老小圍坐在桌旁,有説有笑的品嚐着節日的美食:圓圓的月餅,紅紅的蘋果,黃黃的鴨梨……人們一邊賞月,一邊思念着身處異鄉的親人。真是:“每逢佳節倍思親。”

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詩人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不都深刻表達了客居他鄉的遊子,以明月來寄託自己的深情嗎?

此情此景,我的眼前不由浮現出家鄉每年過中秋時的情景:當天的傍晚,微風颯颯,天空中幾朵潔白的雲彩悠閒地飄蕩在雲朵間……我們站在樓下的空地上,抬起頭,仰望那天上的月亮。當月亮慢慢地升起,變得很圓很亮時,夜色已經很深了,漸漸的濃了。映着皎潔的月光,我們每個人都流連忘返,懷着無比高興的心情,依然興致勃勃地看着那輪明亮的圓月……

在無憂無慮的環境中成長的我,最喜歡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給我帶來新的感受,新的體驗,新的收穫。我願意在這種意境中感受親人的關愛,品味生活的哲理,體會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

每當中秋佳節來臨之際,我都會在心中默默的企盼當夜的月亮更圓更亮;更祈望我的親人愈加健康,我的家鄉愈加美麗、富饒;也從內心期望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或許,這就是我中秋情結的真諦。

家鄉的節日作文3

時間過的是真快啊,轉眼間就到了吃粽子的時候了,轉眼間就到了這個時候了,五月節,這個節日是紀念屈原的節日,這個節日有的活動也很多。

家鄉的這個節日和其他的地區可能會不一樣,家鄉的這個節日會用上山,會用吃粽子,會用吃油炸糕,會做一些好吃的來紀念,這就是家鄉的不同,有的地方會有賽龍舟,有的地方會用其他的方式,我的家鄉用的是這樣的紀念,和歡樂來度過。

家鄉的節日很多,家鄉的節日讓我覺得最有意思的就是這個節日,因為這個節日裏是一年中最好的時刻,這個時候不冷也不熱,這個時候會有的更是和大自然接觸的時候。這個時候大自然的空氣最清新,家鄉的這個節日有一種別樣的歡樂。

在這裏能感受到一種不一樣的快樂來。在這個節日裏能看到媽媽們茫茫碌碌的在做着油炸糕,茫茫碌碌的在做茄盒,茫茫碌碌的在做些好吃的。還做了茶蛋,做了粽子。這些都是今天要吃的,這些都是今天要做的,吃其實也是分季節的,吃也是要讓自己的心情隨着節日的快樂而快樂的。

家鄉的節日讓我感受到的是一種歡樂,家鄉的節日能讓我感受到了一種別樣的風采。我能感受到這樣的快樂源自於一種閤家歡樂,因為這個時候在和家人一起度過才真的是最快樂的。所以能看到的是家鄉獨特,看到了家鄉的歡樂,看到了這個時候節日的一種快樂。

家鄉的節日,這是歡樂的節日,家鄉的節日,對於我來説是一種歡樂,對於我來説是一種最快樂,最獨特的家鄉節日。

家鄉的節日作文4

“安昌臘月,好風光……”大家聽,蓮花落又唱起來,只只醬鴨又掛起來,扯白糖又扯起來……“咚—咚—咚—咚”鑼鼓又敲響了,安昌的臘月風情節又來嘍!

記得幾年前的臘月,我牽着爸爸媽媽的手,來到了那古色古香又熱鬧紅火的安昌古鎮。來到古鎮門口,是幾座坐落有致的小橋。橋上掛着紅燈籠,好不喜慶。過了那小橋,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座座古色古香的老屋。老屋傍水而居,有着水鄉特有的風味。屋前掛着一隻只醬紅的醬鴨以及那些一段段垂掛下來的臘腸。

沿着那用青石板鋪成的小路繼續往前走,便能看見許多老爺爺老奶奶在屋中裹粽了,灌臘腸……譁,譁,譁,河面上想起了一陣陣划槳的聲音,好奇地轉過頭一看,原來是老船伕們在划船兜生意。一隻只烏篷船在水面上劃過,水面泛起了陣陣波紋。船上的人向岸上的人們揮着手打招呼。

再往前走,便聽到“咿咿呀呀”的唱戲聲。我從小聽着戲長大,這一聽到有人在唱戲,便拉着媽媽的手一路飛奔。終於看到戲台了,果真上頭有幾個演員穿着戲服,畫着個大濃粧在那翹着蘭花指唱着。具體他們唱了些什麼,我倒也記不清了,只記得是紹興的越劇罷了。台下的觀眾越來越多,大家都饒有興趣的聽着,有的都入了迷,一場末了,人散了,他還站在那兒呢!一場戲的時間很久,沒有位置,大家都站着看。看到好處,總有人大叫一聲“好!”。後來,我聽得有些煩了,也就拉着媽媽去找點吃的。

媽媽告訴我,安昌古鎮中有一位老爺爺扯的扯白糖最最好吃。我便求着媽媽去吃。來到老爺爺那兒,老爺爺正在扯扯白糖呢!一扯一拉,再一扯,旁邊一個老奶奶便將扯白糖剪成一顆顆的小塊,買一包扯白糖,放入口中,好甜!

晃晃時間就過去了,媽媽催我回家了,不過我還真有些不願意。

現在想起來,那次去逛臘月風情節還真有些讓人回味無窮,真想再去一次。不過我想,古鎮那最吸引我的,還是那臘月裏的熱鬧與喜慶罷了。

家鄉的節日作文5

新年到,家家都守歲。年夜裏,大家都不睡覺,必等着通宵過去後,人們才可以睡下。

晚上大家都圍坐在沙發上,觀看着好玩的春晚,看着電視裏播放的好玩樂趣的小品與各種年終的慶祝歌舞,歡天喜地,一派祥和,總令人激動與歡樂。

至於為什麼要守歲,我也不大清楚,只知道好像最開始是為了在這一晚趕走什麼東西似的,以保平安。所以一家老少在這一天都得守歲。儘管爺爺奶奶們大約在半途時候就會微微睡着,可年輕人卻精氣旺盛,通宵不累。

這不正巧又到了年上,我外婆已慢慢靠在沙發上,眯着眼睛睡着了。媽媽親手親腳地幫她蓋被子,還是將她吵醒了,她立馬叫嚷着説:“不用不用。我自己來就好,我還沒有那麼老呢。”我與媽媽聽着這話,總忍不住笑開了。一邊的姨媽好像不怎麼專心,靜坐在沙發上一會兒玩手機,一會兒敲電腦,有時還看看劇,好像對於電視裏的春晚,並不是很在意。

我與媽媽則專心多了,坐在沙發上,目不轉睛地盯着電視。春晚的小品可逗啦,演員的動作誇張而有趣,台下的觀眾哈哈大笑,我和媽媽也都笑得人仰馬翻。媽媽可不會放過任何教育我的機會,這時候總會語重心長地對我説:“其實演員的動作就像我們寫作文一樣,可誇張,也可帶些諷刺。細細地觀察演員,説不定會讓你的作文更加錦上添花。”……

在這些嘮嘮叨叨“愛的教育”中,又是一年除夕過去了,正月十九過去了,年也過去了,守歲也只能等到下一年再進行了。

家鄉的'節日作文6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到端午節,我們就歡歡快快地唱起這首兒歌。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端午節有很多習俗。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線系在兒童的脖勁上、手上或腳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這一天,最主要的活動就是賽龍舟、吃粽子。今天是端午節,爸爸和媽媽起得很早,爸爸一大早就去買菜,媽媽一大早就開始包粽子。粽子全都包好了,可以煮了。過了兩三個小時,粽子終於熟了,可以吃了,爸爸也回來了。媽媽叫我去拿紅塘。我迫不及待地奔着去拿紅塘來。吃粽子了,我問爸爸:“爸爸,為什麼我們這裏不賽龍舟呢?”爸爸説:“因為自然條件不允許,連大一點的湖都沒有。如果有就可以賽龍舟了。”我説:“爸爸,粽子是不是可以和雞蛋一起煮?”爸爸説:“是啊。”我説:“現在怎麼還不熟呢?”爸爸説:“哎呀,糟糕,忘了煮了,我趕緊叫你媽媽煮去。”

雖然我們這裏的端午節沒有賽龍舟,不繫“長命縷”,也不吃“五黃”,但能和爸爸媽媽一起過端午節比什麼都幸福。不知不覺,爸爸媽媽也隨我哼起了那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家鄉的節日作文7

每逢中國傳統節日春節,不論吃的、玩的,都是花樣繁多,值得一提的是,我家鄉的春節那更是“五彩繽紛”,熱鬧非凡。

從過年的十幾天前開始,家家户户就開始為春節做準備了。老人們在趕集時,會先買好鞭炮,然後請人寫好散發着濃濃年味的對聯,再挑選幾個喜氣洋洋的大紅燈籠。每次過年,很多東西都要換新,以此來表示過年的紅火和吉祥。在自家門口,最能表示吉祥的當然是對聯了,它能驅走往日的晦氣,給家人帶來好運。門框的兩端再掛上兩個大紅燈籠,更為新年增加了濃濃的氣氛。

臨近過年,老人們的兒女會從四面八方趕回來,和村裏人一起沉浸在過年的氣氛裏。老人們最高興,看着兒女們事業有成,學業有成,在做年夜飯時,他們會更加愉快,欣慰。

轉眼之間就到了除夕,大清早,爺爺奶奶就開始準備這一天的重頭戲——年夜飯。這時的農村人們有説有笑,好不熱鬧。在廚房裏,擺放着各種各種的調味料,雞、鴨、魚自然也是少不了的,它們早已排好了隊,就等家裏的高手大展手藝,將它們烹飪出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餚。而小孩子們則會去小賣部好好地犒勞自己一番,和小夥伴們一起去買幾支爆竹,聽它們在小巷中炸響。

除夕之夜,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餐桌上的美味讓人口水直流,家人們説説笑笑,其樂融融。十二點,煙花會在這一刻綻放,五顏六色,讓人目不暇接。這一美景會持續一個鐘頭,就這樣,帶着對親人的祝福,我們送走了舊的一年,迎來了新的一年,新的希望也在這一天萌發。

家鄉的春節是温馨的,快樂的,每一次我都會期待新年的到來,期待着親人們在這一天歡聚一堂。

家鄉的節日作文8

雖然端午節已經過了,但一年一度的激烈的賽龍舟的情景,卻一直留在我的腦海裏。

那天早上,我們一家人乘着車,向塘河開去。我一到塘河邊,遠遠的就聽到銅鼓聲、人們的叫喊聲響成一片,非常的熱鬧。我下了車,就健步如飛地跑了過去,由於看得人很多,我們小孩子的視線都被大人遮住了,我好不容易才擠進了人羣,找個合適的位置站着看。這時,我看見塘河裏的龍舟像彩虹一樣,排着“紅、黃、橙、綠、青、藍、紫”的順序,美麗極了。

過了一會兒,裁判員説:“下面有請去年的冠軍紅隊上場!”觀眾們頓時沸騰起來。只見紅隊隊員們身穿紅色的衣服,頭戴白布,白布上還寫着“奮鬥,奮鬥,努力奮鬥”的字。接着,其他六隊的隊員們也陸續上台了。他們手裏拿着划槳,精神抖擻。

緊張的比賽就要開始了!選手們都蓄勢待發,隨着裁判員的一聲哨響,選手們拿起槳迅速地向河裏劃去。他們聽着鼓的聲音,有節奏的拼命地劃,姿勢是那麼的整齊有序,龍舟也像離弦的箭一樣衝了出去。紅隊竭盡全力,第一個領先了,黃隊也不甘示弱,快馬加鞭,一下子追上了紅隊。就這樣,他們各不相讓,龍舟也劃得忽快忽慢。但紅隊很快又奮勇爭先。七個指揮員更加起勁,使勁地搖着彩旗,彩旗在天空中上下飛舞着。觀眾們也大聲地喊着:“加油!加油!”大家把聲音叫啞了,還在叫。因為周圍還有許多助威聲,所以選手們聽得不怎麼清楚。第一隻龍舟快要到終點啦!看!選手們臉憋得通紅,雙眉擰成疙瘩,就連胳膊上的青筋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就在這個緊急時刻,觀眾們的吶喊聲馬上此起彼伏。終於,羣龍之首仍然落在了紅隊選手的身上。

紅隊的觀眾們歡欣鼓舞,選手和指揮員都擊掌喝彩。他們一起唱着悦耳動聽的歌。我自言自語地説:“我真為紅隊選手感到高興自豪。”我們一直看到太陽下山了,才依依不捨地回家了。

從這次賽龍舟中,我大受啟發:團結就是力量。

家鄉的節日作文9

在我的家鄉內蒙古巴彥淖爾市,有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節日。其中我最熟悉的是“華萊士”蜜瓜節了。

“華萊士”又叫“花蘭士”。我也是後來才知道,是“華萊士”的相近音,這種瓜是抗戰時期美國有個特使叫華萊士來中國訪問時帶來的種子,後來在我的家鄉種開了,所以叫“華萊士”蜜瓜。純種的“華萊士”蜜瓜,都是皮球一樣圓滾滾的,成熟後瓜皮金黃金黃的,一二斤重一個,切開是乳白色的瓜瓤,幾分鐘後,瓜瓤壁上就沁出了滴滴蜜汁,瓜吃到嘴裏甘甜如蜜,糖分能夠把人的兩片嘴脣粘住。

家鄉的“華萊士”蜜瓜節,是每年的七.八月份舉行,即華萊士成熟的季節。屆時當地瓜農會把自己種出的最好的“華萊士”蜜瓜奉上,讓人們自由品嚐。人們不約而同的來到“華萊士”的產地——巴彥淖爾市磴口縣,那裏將熱鬧非凡,其中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瓜商。他們會和瓜農簽訂購買合同,把“華萊士”源源不斷地運往全國各地,既豐富了各地的瓜果市場,又使更多的人們能品嚐到家鄉的“華萊士”的甜美。家鄉的“華萊士”蜜瓜是全國獨一無二的,有着“天下第一瓜”的美譽呢!那漂亮獨特的顏色和形狀,甘甜的口味,真是令人回味無窮呀!用甘甜爽口,香飄十里形容它一點也不過。每至流金淌蜜的日子裏,華萊士的濃香總讓來往的旅客留戀忘返。

怎麼樣,聽了我的介紹,你一定想親自來產地品嚐吧!那就別錯過我們家鄉今年的“華萊士”蜜瓜節。

家鄉的節日作文10

每年的農曆十月二十五日,是蒼南縣靈溪鎮一年一度的“物資文化交流節”。

節日期間活動豐富多彩,地方戲、皮影等民俗文化表演,全國的有名小吃匯聚一堂,各類娛樂設施嗨翻全鎮,上演了一場味覺、視覺、聽覺全方位的節日盛宴。

物資文化交流節期間,民間藝術齊齊上演,尤其是越劇,它可是靈溪鎮中老年人的最愛。每逢交流節,各社區先請一個越劇班子,並在社區中一個空曠的地方搭戲台,唱戲一般持續三至五天,這幾天,老人們可閒不住,吃完飯,便立刻去看戲,生怕少看一點兒。看戲時,人們把整個戲台“包圍”得永泄不通,裏三層外三層,像吞吐的絲一樣,裹得緊緊的。若你來晚了,那就只得在外邊聽聲音,這人羣不管怎麼擠都進不去。

“物資文化交流節”中的大戲,美食節可是我的最愛。一大早,各廣場上早已熙熙攘攘、人頭攢動,上千個攤位,幾百種美食,一一呈現在市民遊客面前。“新疆羊肉串”“叫化雞”等全國知名小吃,與縣裏最具特色的食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讓市民遊客吃個夠。

10元4串的羊肉串,一口咬在那黃燦燦的烤羊肉上,肉汁飛濺,香濃的味道浸透了我的味蕾,那濃郁十足的肉汁加上那鮮嫩可口的羊肉,真是絕配!然後買了兩隻叫化雞,準備品嚐,剝開一層一層的紙,終於看見了用荷葉包住的叫化雞,雖然叫化雞隻是鴿子,但它用荷葉燜住,再一煮,只要嚼一口,便彷彿置身於炎夏時期的湖邊觀望盛開的荷花,感到無比清涼……

這一年一度的物資文化交流節,不僅讓我品嚐了美味的食品,還讓我瞭解了家鄉民俗風情,令人陶醉其中。

家鄉的節日作文11

我的家鄉在山東,每到春節,家裏就顯得格外忙碌而熱鬧!

大年三十那天,是全家人最忙碌的一天。因為從早晨起來,全家大小都在忙着做包餃子的準備。最忙的要數媽媽,爸爸和姥姥了。她們一個在忙着做餃子餡,一個在忙着和麪,一個在準備盛餃子的傢俱。只有她們三個準備就緒,其他人才可以大顯身手。

一切準備就緒,姥姥一聲令下:“包餃子了!”全家男女老少圍坐在大圓桌周圍。開始動手包餃子了。就連我這個小不點也忙的不亦樂乎,媽媽趕的每一個餃子皮都要經過我的手才能到達圓桌。因為我是大家的運輸兵。所以我是不可缺少的一員。大家都也誇我是他們的好幫手。我聽了心裏美滋滋。乾的更賣力了。

下午,先早早的吃上一頓,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意思是來年人人都心想事成,再貼對聯。作文

然後全家人就要放開肚皮大吃一頓年夜飯,寓意着我們在新的一年裏:心想事成,萬事如意,平平安安。吃過餃子後,大家開始看春節聯歡晚會。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其他人都要守歲。晚上,家家燈火通宵,不許間斷。

很多小孩在家裏就嚷嚷着要和家長們一起出去放鞭炮,可是,我卻不怎麼喜歡。因為,鞭炮的聲音實在太大了,有時在家裏都會令我膽戰心驚。作文

如果我在鄉下的爺爺家過年,還不忘給姥姥家打個電話,以示新年的祝福。

第二天便是大年七年級了,我到親戚家拜年,還不忘收些壓歲錢,這是我覺得最開心的一件事了。

你們説,我們家鄉的春節有沒有意思!

家鄉的節日作文12

説到傳統節日,我最喜歡的就是元宵節了。元宵節的由來是怎樣的呢?

傳説在很久以前,人們意外射死了一隻神鳥。天帝很震怒,就讓天兵正月十五去人間放火。天帝的女兒把消息告訴了人們,有老人家想出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這三天張燈結綵點響爆竹,讓天帝以為人們被燒死了的辦法。人們才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所以就有了元宵節。

元宵節很熱鬧,最熱鬧的就是猜燈謎。正月十五這天,掛上一根繩子,再在繩子上掛許多的字謎和燈籠。猜燈謎一般在晚上,因為燈籠一掛起,會引得大家都來觀望。這時,燈籠下就會擠滿人,大家都抬頭來猜,都希望猜到迷底。字謎更是在五顏六色的的卡片上寫着,

有“十月十日——朝”,“十五天——胖”,還有“十二點——鬥”。各種各樣的都有。我也喜歡猜燈謎,不僅場面熱鬧,還能讓我認真地思考,期待猜到燈謎。古代時也有猜燈謎,正是這樣才是猜燈謎流傳至今的原因吧。

除了猜燈謎,吃元宵也是元宵節必不可少的習俗。“元宵”也叫“湯圓”,也是團團圓圓的象徵。我見過別人做元宵,他們用白糖,玫瑰,芝麻,豆沙等為餡,放在糯米麪中滾動,使糯米麪全沾在餡塊上,便做好了元宵。看着桌上的元宵,我已經迫不及待地等着它下鍋呢。待它煮好後,咬上一口,粘粘的糯米就在口中化開了,裏面的餡也很香甜可口,味道被提有多好了。所謂“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看來,古時候人們就喜歡吃元宵了。

元宵節還有耍龍燈、舞獅子、賞燈等習俗。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人們必過的節日。

家鄉的節日作文13

我家坐落於山腰上,往下俯視是成羣的小村莊,仰頭是寥寥的樹林,可以説是居樓中最高的一處。所以房子背後的小山上在早些年間就被葬上了許多墳墓。

每年開春清明節一到,便有許多人提着紙錢來到小山坡上,在土做的墓上插上彩條,點燃鞭炮,插上蠟和香,供好肉、水果,燃起一堆火焰將紙錢摺好放入,嘴中還唸唸有詞。子孫們一一拜禮,説願祖宗在天有靈保佑他們之類的話,有的在末尾還對着火堆灑上一杯酒。

清明那幾天,我家四周必然是熱鬧非常的,我就親眼見過一家人,買了幾提水果,還請了專門做法的法師。法師不停地敲金鐘,家人隨着節奏叩拜,且叩拜的樣子與平時不同,平時只不過是雙膝着地用腦袋往地下輕叩。

而他們則要將腳筆直地貼在地下,雙手合輯,叩要叩得有響聲,雙手要從手頂滑下撐着地。連續一個多小時,有些小孩子支撐不住了站了起來,就被大人一喝,又不得已地跪下去,亂了節奏地亂叩。

法師神情淡淡的,像是什麼都沒有看見,就這樣弄得所有人筋疲力盡後才算完。至於街上那些賣紙錢的來説,可是個耍嘴皮子的時候,多多少少都少不了些吹噓。説什麼:“新時代啦,冥界都要用新紙錢了。”

還推出什麼蘋果手機,充電器,説是先人們配一個手機什麼的。有些商人裝似做法人,拿了張特製的紅紙寫上名字。母親總是信這些,拉着我在夜光下火堆邊惦念那些逝去的人們。一年又一年,我看着身邊人漸漸從人世到墓中,清明一過,便是正春,萬物復甦。

我想,是不是該忘掉些什麼呢?

家鄉的節日作文14

春節快到了,我不禁吟起了宋代大詩人王安石《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餘音繞樑之即,我想到了春節熱鬧的氣氛。與北京的春節一樣,家鄉的臘月初八也是從臘月初八開始。臘八這天家家都要吃臘八飯,也叫臘八粥,臘八粥是用各種乾果、豆、米熬成的,象徵着中國越來越興旺,還有臘八蒜,用醋泡起來,為過年吃餃子用。臘月二十三過年的味兒就更濃了。天剛黑,家家放鞭炮,據説是為了祭灶神。還要吃糖,這一天,街上有許多賣糖的小販們在賣各種各樣的糖。糖預示着新一年甜甜蜜蜜。二十三過後家家大掃除,把舊一年的污氣、晦氣全多掃出去。之後還要買齊過年用的物品,還有雞、鴨、魚、肉等。

除夕真熱鬧。這一天下午堆火堆,象徵着紅紅火火。還要貼對聯、貼年畫。晚上鞭聲四處響起,從不見斷。之後吃團圓飯,飯後又是一陣鞭炮聲:“噼裏啪啦”。這一天晚上人們都要守歲。到了正月七年級又有另一番景象:人們都在休息。院子裏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紙。男人們去拜年了,女人們也在家中待客。春節也不像昨日一般熱鬧了。家鄉春節的又一個高潮是元宵,這一天人們都要去鬧元宵。這天,街上好像在辦喜事人山人海,色彩斑斕的燈籠高高掛起,一些人家要掛出幾十盞燈來。

燈的形式有很多:走馬燈、宮燈、紙燈、還有紗燈,到了一定時候就會響。晚上小孩子即使不去外面玩,家中也特別熱鬧。這天,家家必須吃元宵,預示一家人團團圓圓。這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一眨眼,到了殘燈末廟,正月十九結束了。學生去上學了,大人又去照常做事了。

過了燈節,天氣轉暖,大家又忙着耕種了,為了好的豐收做着忙碌的準備。

家鄉的節日作文15

每年農曆六月七年級,是家鄉的鬼節,到這一天,十里八鄉的人們都要提上貢品去給死去的親人上墳。貢品裏有一樣最特殊,那就是卷卷,卷卷是什麼呢?

六月七年級的前一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洗面,把和好的一大塊麪糰放入盛滿清水的盆中,使勁兒揉,漸漸地,麪糰越來越小,清水也變成了白白的麪湯。你可千萬別小看這些麪湯,它可是做卷卷的原料。

六月七年級的早上,奶奶早早的起了牀,開始攤卷卷。先把鍋燒熱,倒點油,用勺子舀一勺麪湯放入鍋裏,晃動鍋,讓麪湯均勻的鋪在鍋裏,麪湯“滋啦滋啦”作響,不一會兒,一張卷卷皮就攤好了。

攤好的卷卷皮現在還不能吃,皮裏還要放上餡,餡的種類很多,有白糖餡,紅糖餡,韭菜雞蛋餡,把餡料灑到卷卷皮中,用手一搓,一個卷卷就做好了。

卷卷做好了,這也是小孩子們最快活的時候,因為終於可以解解饞了,但奶奶告訴我,先要拜祖宗,祖宗吃完我才能吃。

太不公平了,為什麼祖宗吃完我才能吃?等奶奶轉身去拿其他貢品的時候,饞急了眼的我早已從盤子裏拿出一條已經切成小段的卷卷,迫不及待的猛咬一口,啊,鬆軟的卷卷皮伴着香甜的餡料在嘴巴里跳舞,好吃極了。吃完紅糖餡的,不解饞,再來一個韭菜雞蛋餡的,還覺得不過癮,再來一個……眼瞅着盤子裏的卷卷越來越少,這可怎麼辦?

奶奶回來了,發現卷卷少了好幾條,一邊點香一邊問我:“卷卷怎麼少了?”

我急中生智:“叫祖宗吃了唄!”

“我看是叫小饞鬼吃了吧!”奶奶笑着説。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標籤:節日 家鄉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