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實用的家鄉小吃作文彙編八篇

作文2.92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鄉小吃作文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家鄉小吃作文彙編八篇

家鄉小吃作文 篇1

在我風景優雅的家鄉—廉江市,那裏的風味小吃數也數不盡:裹蒸粽、蘿蔔糕、缽仔糕、簸箕炊、煎堆……但我最喜歡吃的是牛雜串。

牛雜串在廉江也算鼎鼎有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小吃了。店主先將煮熟了的牛腸、牛筋、牛腩等做成一小塊,然後用長約20釐米的鐵線串起來,食客把一串串牛雜放進正煮得翻滾的醬汁裏煮來吃,泡泡不停地泡出來,像是突泉一樣泡泡一串串地冒出來,把我的口水饞得直往下流。聞一聞,香噴噴的氣味讓你口水垂涎三尺。吃時別忘了還要蘸上一點辣椒醬,那才夠爽,才夠刺激。

牛雜最關鍵的是那煲滾燙濃香的醬汁,裏面除了麪醬之外,八角、茴香、花椒、陳皮等各種香料是必不可少的。吃下去才會有一番獨特的美味。如果在牛雜串上蘸一點辣椒醬你就會感覺一股香噴噴、香辣刺激的氣直攻上去,辣得你會邊吃邊喘氣,可好吃了。

家鄉風味小吃真是“一極棒”,如果你來到我的家鄉,我會請你去飽餐一頓牛雜串,牛雜串就像一位小精靈,蹦蹦跳跳地走進我的美食坊。

家鄉小吃作文 篇2

我的家鄉風味小吃眾多,最為突出的就數香糕與豆腐串了。

白象香糕

白象香糕,原名白象公記牌香糕,是樂清市北白象鎮公記南北貨商號所創,迄今已有50多年曆史。它以糯米粉為主料,芝麻、綿白糖、桂花作輔料,經蒸制而成,其特點是色白味甜、柔酥軟。

小時侯,我就對它垂涎三尺。我總是扯着媽媽的衣角,讓她帶我去買香糕,那裏的工人有時還會把香糕的整個加工過程介紹給我們聽,我總是聽得津津有味的:只要先把糯米碾成粉,用水和好,不軟不硬。然後在揉好的糯米粉裏摻入芝麻,接着,把特製的平底大砂鍋用水蘸均勻。不看不知道,裏面竟佈滿了一個個“方窩”。最後,把糯米粉鋪上鍋,嵌上桂花,整個過程需要花上一個多小時,也可算是一項繁瑣的工程了。

蒸好後,稍稍晾會兒,把砂鍋倒扣在案板上,底上稍灑些水,一點點把砂鍋拿起來。眼看大功告成,在香糕表面抹一層香油封住,這樣,吃的時候裏面還熱乎乎。

家鄉小吃作文 篇3

對於潮汕人來説家鄉的小吃——紅?,幾乎是家喻户曉的一道美食。對於外界,這個詞相對有些陌生,就讓我來向您們介紹吧。

紅?的餡料有很多,如菜?、花生?、飯?等,我就先來給大家介紹菜?。一聽名字,就知道主食當然是米飯啦!飯?裏的餡料不僅僅是米飯,還有少許的碎花生、玉米、香菇,外頭有一層薄嫩的紅?皮,只是紅?皮多單調啊,所以,人們用模子給紅?印出漂亮的圖案,如此別緻的花紋,簡直就是一件藝術品。聽完我這麼一介紹,是不是有想動筷子的衝動啊!咦——,彆着急,做好的紅?還得放進蒸籠裏蒸熟呢!出爐的紅?外皮鮮亮紅豔,單是那紅?皮就讓人有股衝動的慾望呢!何況是那香味撲鼻、材料豐富的餡兒呢!不僅那餡兒美味,而且外皮也嫩香啊!咬了一口有一口,吃了一個有一個,這才是真正的回頭客。聽我介紹完,想必您早已迫不及待、欲欲躍試、垂誕三尺了吧!

潮汕文化深厚久遠,説不完哪數不盡,無論是那美景、美食、特產哪,都值得你細細觀賞、細細品嚐。還等什麼呢?快來吧,我們潮汕歡迎您!我們潮汕人懷着一顆熱情好客的心歡迎您。

家鄉小吃作文 篇4

我的家鄉在皖南山區的一個小縣城,那裏四面環山,風景秀麗,還有四大佛教聖地之一的九華山也坐落於此。而最讓我迷戀的還是家鄉的風味小吃:凍米糖、毛豆腐、鹹菜粑粑、應有盡有。真是五花八門,品種繁多。但我最喜歡吃的還是風味獨特的小刀面。

當黎明的曙光剛温暖窗户,巷口的早點鋪已經燈火通明。街燈終於完成了黑夜的使命,心滿意足地熄滅了光芒。不知什麼時候,大街小巷就傳來陣陣叫賣聲和孩子們的歡笑聲。小吃攤上座無虛席,有上班的、上學的、出差的外地人。我像往常一樣,來到小吃攤上點上一份炸醬小刀面。只見老闆熟練地將優質高筋面加少許水攪拌,再揉成團、反覆揉搓、使其筋韌。放置十幾分鍾,再將麪糰扯成麪條,放入鍋中煮幾分鐘,麪條快煮好時放入雜醬等輔料。不一會一碗熱騰騰、香噴噴的小刀面就擺在了我的面前。麪條的筋道、炸醬的香甜、讓我饞涎欲滴、欲罷不能。光是看着,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此時的筷子也已經迫不及待地想爭一口芬芳了。於是我端起碗,也顧不上別人的眼光了,狼吞虎嚥起來。當我放下碗的那一刻,一種無比的暢快由喉嚨直達心底。

你是不是也心動了?那就趕快來我的家鄉嚐嚐美食吧!

家鄉小吃作文 篇5

提到口鎮,這是個人傑地靈的地方。著名的萊蕪戰役就是在這兒發生的。而口鎮最富有特色的風味小吃莫過於方火燒熱豆腐了。

口鎮有很多賣方火燒熱豆腐的。一張桌子,三四把椅子,就構成了一次宴席。再者,拿上幾個方火燒,端上幾塊熱豆腐,舀上幾碗豆腐漿,美味極了!咱們就來説説方火燒吧!方火燒,顧名思義,它肯定和其他火燒不同,它是方的,而一般火燒是圓的。這就是它的特別之處。方火燒很硬,牙口不好的人,是沒有口福了。看那爐子上一個個黃澄澄的方火燒,外酥裏嫩,真想上去咬一口呀!光有方火燒還不夠完美,配上一塊熱豆腐才是人間美味呀!黃澄澄的方火燒、熱騰騰的豆腐,再給你盛上一碗熱乎乎的豆腐漿,包你回味無窮。熱豆腐要佔着醬吃,那才別有一番風味,就連其它地方的人千里迢迢的來到口鎮,為的就是吃這方火燒熱豆腐!

你是不是也心動了呢?快來口鎮嚐嚐這方火燒熱豆腐吧!

家鄉小吃作文 篇6

每一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風味美食。而在我的家鄉寶丰,最出名的美食還要屬油粉,這是我從小吃到大的美食。油粉早已是寶丰最有名的早點,來寶丰古鎮一定要吃一碗熱騰騰的油粉解饞。在寶丰橋頭的牌坊上還有一副有關油粉的白族話對聯,大意是橋頭那幾家的油粉、餌塊真好吃。這可是清朝的對聯啊,可見寶丰油粉悠久的歷史。

每當我在街上遇到賣油粉的小攤都會被油粉金黃的色澤和極富彈性的外表吸引。這時我就會纏着媽媽給我買一碗,看着撒潑打滾的我媽媽也無可奈何,只好給我買一碗油粉,再烤一個金黃的餌塊,拌在一起才能滿足我口腹之慾。

油粉外表十分誘人,像金燦燦的黃金,也像濃稠蜂蜜,總之光看顏色就十分吸引人了。油粉入口即化,剛入口就與身體融合在一起,一陣暖意湧上心頭,在寒冷的冬日裏吃更合適不過。油粉價錢也不貴,在寶丰小吃街上一碗油粉就一塊錢,果真是物美價廉的`好東西,怪不得那麼多人如此迷戀它,你看天才矇矇亮油粉小攤上就已經大排長龍了,大家圍坐在桌子上有説有笑,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

這麼美味的油粉做法當然也是十分考究的。製作油粉每個步驟都有講究,每一步都得慢慢來。首先把品質優良的豌豆磨成粉,然後與水混合攪拌均勻。接下來用紗布過濾掉豆渣,把豆漿靜靜放置幾個小時,待澱粉沉澱在豆漿底部就可以開始下一個工序了。把豆漿和澱粉分離開,豆漿入鍋大火煮沸,打去上面的浮沫,盛一大盆放在一邊,就成了人們喜愛的油粉湯,油粉湯內撒上葱花、加上花椒油絕對是飯桌上的明星。豆漿沸騰以後把澱粉倒進去快速攪拌,只見一鍋潔白的湯水立馬成了濃稠的油粉,這時就要把柴火撤掉一些,得用文火慢慢燉一會兒。燉得越久油粉越香醇。

油粉的吃法也很多,可以趁熱吃,放涼可以醃吃,冷油粉還可以油炸。雲龍很有名氣的油粉幹拉就是用冷油粉製作的,選一個晴朗的天氣,用一根細線把油粉切割成薄片,放在稻草上在太陽下炙烤,只半天時間金黃透亮的幹拉就誕生了。油粉幹拉可以油炸,可以煮湯、還可以炒制。

寶丰油粉以其噴香的滋味、多樣的食用方法、悠久的歷史成為寶丰深厚文化底藴的一部分,相信隨着寶丰古鎮的知名度越來越高會有更多的人來品嚐寶丰油粉。

家鄉小吃作文 篇7

幾乎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美味:北京的脆皮烤鴨,陝西的羊肉泡饃,內蒙古的小肥羊,雲南的過橋米線,還有山西的刀削麪……從宴會的正餐大菜,到街頭村邊的風味小吃,可以説是舉不勝舉,我們泰興也自然有,黃橋燒餅就是其中之一。

黃橋燒餅之所以出名,與著名的黃橋戰役是緊密相連的。1940年在陳毅、粟裕等直接指揮下的黃橋戰役打響後,新四軍日夜堅持着戰鬥,有時竟幾天吃不上一頓飯。當時黃橋鎮的老百姓自發組織起來,12農磨坊,60只燒餅爐日夜趕做燒餅。鎮外戰火紛飛,鎮內爐火通紅,當地羣眾冒着敵人的炮火把燒餅送到前線陣地,譜寫了一曲軍愛民、民擁軍的壯麗凱歌。“黃橋燒餅黃又黃,黃黃燒餅慰勞忙”。這首歌謠伴隨着新四軍的腳步踏遍大江南北。而它的芬芳也隨之溢滿天下。

星期天早上,我和媽媽來到了仁和樓,品嚐黃橋燒餅。我們到了那兒,裏面早已是座無虛席,一陣陣的香味撲鼻而來,聞得我口水直流。等了半天,我和媽媽好不容易才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了下來。媽媽告訴我:黃橋燒餅令大家懷念的主要因素便是它口味的繁多。時過幾十年後,這燒餅既保持了香甜兩面黃、外撒芝麻內擦酥的傳統特色,又使餡融入了葱油的酥香,肉鬆的可口,雞丁的油亮,白糖的甜味,桂花的飄香、豆沙的清新……每一種口味都是那麼與眾不同,令人百嘗不厭,就好比是金銀瑪瑙,珍珠翡翠,個個都那麼耀人眼眶,獨特而又珍貴。

沒多久,服務生便端上一盤剛出爐的黃橋燒餅。只見那黃橋燒餅形似一隻倒扣的小臉盆,顏色呈蟹殼紅,不焦不糊不生。外脆裏嫩,表皮上灑滿了許多白芝麻。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只覺得滿嘴的酥香,此時已感覺不是在吃,而是舌頭打着卷兒往嘴裏送。這味道,嘖嘖,可真沒的説。我再望望旁邊的那些吃客,只見他們有的一口吞掉半塊燒餅,還不停地咂巴着嘴;有的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品味;還有的先褪下香脆可口的芝麻外皮,放在嘴裏慢慢咀嚼,緊接着再乘熱狼吞虎嚥地一口吞下……每一種吃法都令人回味無窮。

家鄉的黃橋燒餅遠近聞名,人盡皆知、真不愧為家鄉風味一絕啊!朋友,如果你來我家鄉做客,一定要好好品品黃橋燒餅。

家鄉小吃作文 篇8

很慶幸,遇見白涼粉中最樸素的愛。

題記

幼時,酷暑中帶來涼意的,不僅是風扇的徐徐涼風,還有那一碗清爽的白涼粉,酸酸甜甜。

被奶奶在冰箱中涼了好久的白涼粉終於成型,她用勺在其中挖出幾塊,分裝到幾個小碗中,澆上白醋,撒上幾勺白糖和一些姜碎。等糖在醋中溶化後,她來到正在睡覺的我旁邊,搖醒了我,説道:起來吃白涼粉啦!我突然清醒,問道:奶奶,白涼粉已經做好了嘛?早就做好了,快起來吃吧。她笑道。我連忙下牀,邊往餐桌邊跑並大聲的説道:謝謝奶奶!奶奶嘴角微揚。

我到了桌邊,桌上是熟悉的白涼粉,我拿起一碗,舀了一勺到口中,白涼粉清爽的口感襲捲了整個口腔,配上醋的酸甜與姜碎的微辣,身上的熱頓時散去了不少。我只顧着吃涼粉,連奶奶坐在旁邊都沒發現。忽然,餘光瞥見奶奶。我抬頭,看見奶奶在笑,她笑得那麼甜蜜,那麼歡暢,那麼令人心醉,好像從未有過憂愁與煩惱。那笑,温暖得像人間的四月天。我望着那笑容也望得出神,停下了手中動作。

素時錦年,時光荏苒。當我褪去幼年純真,變得更加成熟,當我的眼界由狹隘變得寬廣,那白涼粉的味道早已與以往不同了。

我再回到故鄉,再見奶奶。她老了,變得清瘦。在家門口,是她等我的身影,佝僂而堅定。她迎我進門,桌上早備好白涼粉。我問道:奶奶,白涼粉已經做好了?早就做好了,就等你回來,快吃吧。她笑道。我拿起一碗,舀了一勺入口中,那白涼粉仍是一樣的酸甜、樸素。正是寒冬,白涼粉顯得冰涼,但温暖早佔滿我心房。寒冷凍結不了心跳與笑容,冬天再廣也湮滅不了那愛的温度,冬日再漫長,也只是和奶奶的思念一般長。

奶奶,總是以一種守候的姿態,悉心照顧着我,耐心等候着我歸來的身影,她給予我的愛與暖是我漫漫人生中的一抹陽光,讓我温暖如春。

或許在白涼粉與奶奶之間也發生過許多故事吧。也許歡喜,也許悲傷,也許失意,也許幸福。但正如白涼粉徹底的透明,有些往事丟掉了才有雲淡風輕的機會。

真的很慶幸,在這段平凡歲月裏遇見奶奶和白涼粉,遇見她樸素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