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薦】家鄉的年味作文

作文1.37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鄉的年味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薦】家鄉的年味作文

家鄉的年味作文1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又過年了。全家人越來越忙,好吃的也越做越多,滿屋滿院陣陣飄香,我總忍不住多吸幾口。不過,什麼香味都比不上家鄉過年時的米酒湯圓的味道。

家鄉過年,有早晨全家一起吃湯圓的習俗,寓意今年全家團團圓圓。大年七年級一早,媽媽和伯孃們便一起做湯圓了。我們小孩子也早早就被熱鬧的鞭炮聲吵醒,在牀上巴巴地等着吃湯圓的信號了。一會兒大哥問“湯圓好了沒?”一會兒二哥喊“什麼時候可以吃呀?”大人們便笑着回道:“就快了,就快了,你們這羣小饞貓呀!”

大人們就愛騙小孩兒,説“快了,快了”,可我們等啊等,肚子咕咕叫,也沒好。我們百無聊賴,便猜湯圓是什麼餡兒的,也熱火朝天討論起自己愛吃的餡兒。樓下喊了聲“吃飯咯——”,我們幾個一起向樓下衝去……

還沒跑到飯桌,米酒的甜香就鋪天蓋地衝擊了我的鼻腔,瞬間,口腔湧出一股“饞饞”的口水。走近了,我看見一個個圓潤又飽有光澤的湯圓在米酒湯裏靜靜地躺着,多麼可愛啊!舀一個嚐嚐,鮮嫩的肉汁在咬破湯圓皮的一瞬間瀰漫開來,我驚喜地叫道:“我這個是肉餡兒的!好香!”

“我是紫薯餡兒的!好吃!”三哥也滿是驚喜。

“我是豆沙餡兒的,啊……”大哥故作神祕,“啊,我吃到硬幣了!”邊説邊慢慢吐出了一枚硬幣。

全場一陣驚呼,大伯孃笑着説:“包了硬幣的湯圓總共就三個,吃到的人今年運氣好!還剩兩個,看你們誰運氣好!”

大伯孃還沒説完,二哥“哎——”了一聲,他也從嘴裏拿出了一枚硬幣,喜滋滋地舉給我們看,好像在説“我今年一定走好運!”

兄弟仨就剩我沒吃到了!原本只吃肉餡兒和豆沙餡兒湯圓的我,也開始拼命吃其他餡兒的湯圓,可我整整吃了兩碗湯圓,幸運女神也沒眷顧我……那最後一個“幸運湯圓”被二伯孃吃到了。我羨慕地看着她,她完全明白了我的心情,把硬幣推到我面前,説:“這叫‘傳遞好運’,祝你新的一年健康成長,學習進步!”

在“海納百川”的現代崑山,我能吃到五湖四海的美味,可是飽含着長輩祝福的米酒湯圓的味道才是我心目中家鄉的年味,也是最美的年味!

家鄉的年味作文2

忙活了一整天,我躺在牀上,隨手打開收音機,耳邊傳來一陣輕柔的歌聲:“歸來吧,歸來喲,浪跡天涯的遊子……”這是費翔唱的《故鄉的雲》,也是我最喜歡的一首歌,此刻,它又勾起了我的思鄉之情。

一陣微風吹過,略帶着一些寒冷,但我不怕冷,我要乘着它,飄過海,飄過江,飄到江西,飄回家鄉,踏在生我養我的土地上。

家鄉的明月知道我回來了,她更加賣力地散發着皎潔的光芒;家鄉的風知道我回來了,她變得更温柔了,輕輕地撫摸着我的臉,繞着我歡快地旋轉,彷彿在咿咿呀呀地説些什麼。我側耳傾聽,哦,原來是村子裏的老人略帶嘶啞的祝福聲,年輕人真誠的禱告聲,還有兒童歡樂的嬉笑聲……

此時,家家户户門前已張燈結綵,一幅幅春聯,一對對大紅燈籠,預示着新的一年紅紅火火,財源廣進。望着這些,我的鼻子一酸,眼淚湧了出來。

只見家家户户炊煙裊裊,在這皎潔的月光下,我看得更清楚了——炊煙如牛乳般,傾瀉在村莊旁的那幾棵楊柳上,之後,又聚集在一起。有時像一隻只小豬,在柳樹下安靜地打盹;有時又像一隻只小雞,歡快地在村子裏嬉笑打鬧。我剛想靠近它,它卻像一個害羞的姑娘躲開了。此時,觸景傷情,我的眼淚竟不聽話地流了下來。

隨着一陣噼裏啪啦的鞭炮聲響起,家家户户都開始吃團圓飯了。我知道,在今晚的菜中,有一道菜是絕對不會少的,因為我已經聞到了那濃濃的魚香,其中還夾雜着些許辣味,那就是香辣魚。家鄉的人喜歡吃魚,不僅是因為我們伴着盱江而生,還因為“魚”與“餘”諧音,它寄寓着家鄉人的希望,它象徵着年年有餘。

是啊,年年有餘呀!看,這塊土地上的變化多大呀!那一排排小樓房已替代了低矮的茅草房,那一條條寬闊的水泥大道已替代了那又窄又凹凸不平的泥巴路,不少人家的樓房下還停放着大大小小的轎車呢……

我猛然睜開眼,發現自己仍躺在牀上,但臉上卻早已淚水迷濛。淚水流進口中,竟是酸酸的、澀澀的、苦苦的。我知道,這就是我思念已久的家鄉的年味。我該滿足了,因為在夢裏,我已深深地感受到了家鄉的特殊年味。

家鄉的年味作文3

快過年了,姥爺、姥姥一直盼望着我們回老家過年。我打小在那裏度過無數個熱鬧傳統的春節,喜歡一大家子放煙花鞭炮,所以每逢春節都有好幾堆不同種類的炮竹等着我們回家。

今年天格外冷我縮在空調房裏怕出來。一直到大年三十前兩天,才被姥爺打來的電話風塵僕僕地催回老家。這兒幾條街的小孩兒全是我兒時的摯友,老老小小都認得。看見我們拉着一車子年貨禮品回來,眼裏都閃着羨慕的光直説姥爺、姥姥有福氣。我聽着有些愧疚。

台姥姥知道我們到了早已召集了全家準備好了春節的各項安排,成堆的炮竹也已堆在了大院子裏。我看到兩位老人臉上紅潤的光。晚上內屋、堂屋裏坐了兩大桌六婆婆仍不停在廚房裏忙着,姥爺、姥姥被兒女子孫位坐在中間,不説話也不動筷子只是用目光深情地在每一張宸熟稚嫩的臉上撫摸,傻傻地笑。吃晚飯,放鞭炮了,我怕外面風大,執意要在屋裏看,也只是呆呆的看着,老人眼中有些黯淡。晚上,我們被安排到條件最好的一間房裏,我嘴裏直喊冷。姥姥説:“有熱水袋還冷?”我隨口回了句:“哪有空調暖和?還沒電熱毯。”第二天,吃着姥爺買來的全家鄉最好的包子,姥爺勉強問:“你們要不明天回家?別凍着了。”説罷,轉身進了裏屋。我的心也被抽了一下。

晚上,我執意要到外面把剩下的幾堆炮竹放完。姥爺、姥姥先是一愣,繼而眼裏灑滿亮光,忙乎乎地一一打電話叫了幾家子一起來。煙花在低空中絢爛,鞭炮聲在耳旁畔迴盪,我在院中手舞足蹈,人人臉上洋溢着幸福的味道。姥姥又説:“放炮竹可以驅散晦氣,嚇跑邪鬼。”這話雖是往年姥姥同樣的叮囑,卻寄託了姥姥對子孫後代年年的囑託,並祝福和希望老人仍開心地説着,嘮嘮叨叨。依稀地,一個小女孩兒正摟着老人的脖頸,是兒時的光啊,那老人懷念的舊時光。老人沉醉在那時光裏。忽而,姥姥喃喃道:“前些年我害了大病差點就看不到你們了。”我驚愕在那裏,家鄉里沒有人告訴過我。“人啊!”老人又沉沉哀歎。我的心像被煙花末燙了一下。

兒時,與姥爺、姥姥在炮竹煙花中相守的時光,一生中能有多少啊?我決計要在家鄉多留幾天,好好把握在家鄉的時光,好好欣賞家鄉的炮竹,好好珍惜來自家鄉的愛。

家鄉的年味作文4

我的家鄉在華亭,在我們家鄉進入臘月門,傳統節日一個連着一個,年味一天濃過一天,傳統的地方民俗文化活動也就更更加豐富多彩起來。

臘月初八這是華亭過年的前奏,這天要吃臘八粥,還要在臘八粥中放用肉餡包成的“雀頭”餃子。臘八粥用大米、穀米、玉米、紅豆、黃豆等混煮而成,表示祈求來年五穀豐登之意;“雀頭”餃子用大肉作餡包成圓形雀頭狀,表示能消滅危害莊家的麻雀(據傳説臘八這天見不到危害莊家的麻雀)。

臘月二十三是灶王爺昇天奏事的日子,傳統的小年,又名辭灶。華亭人對過小年非常重視,這天早飯要吃攪團,有盼望團圓之意。街面上有售賣的用麥芽糖汁做成的灶糖,又甜又粘,相傳送灶時給灶王爺吃甜得粘住嘴,就不會向玉皇大帝告人間的狀。送灶的時間大約在傍晚,家家都要擺祭品,放鞭炮,意味着過年開始。

臘月的日子長翅膀,一飛而過。轉眼已到除夕之夜,家家貼對聯,掛紅燈,張燈結綵;户户圍着餐桌、抱着電視守歲,放開肚量喝酒吃肉,毫無顧忌縱情歡樂,一年中所有的辛勞、煩愁在這晚煙消雲散,所有的豐收、喜悦在這一刻被無限放大。

正月七年級是新年第一天,家鄉的人都有“迎喜神”的傳統,吃過“拉魂面”之後,村裏的人個個穿戴一新,喜笑顏開,牽着或趕着身上披掛彩紙摺疊的紙扇的牛羊騾馬,浩浩蕩蕩的向預先估算好的喜神方位進發。這是為驅除凶煞和病魔,乞求喜神保佑一方平安吉祥,沒病沒災。

元宵節那天,大街小巷馬社火、高芯子、車社火排成長隊、綿延不斷,鞭炮、鑼鼓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又一次將過年推向高潮。晚上,家家户户點燃用玉米、蕎麪捏的燈盞,小孩挑着紙糊的燈籠盡情玩耍,燈光、月光、星光融為一體,相映成輝。

正月二十三日已是過年最後一個節日,這天華亭農村有“燎疳”的習俗。婦女們使出渾身解數提早用雞蛋殼、五色紙糊好“疳娃娃”,男人們則割足枯蒿茅草為“燎疳”做準備。二十三日白天,小孩挑着“疳娃娃”玩耍,看誰的“小媳婦”、“小相公”好看;晚上,每家門前都堆起柴草,上面插上“疳娃娃”,當第一堆疳草點燃,聽到有人大喝“燎疳嘍——”,家家户户便都點燃疳草,霎時間熊熊焰火映紅村子,照亮天空。人們爭搶着從火焰上一躍而過,以求燎去病災,燎紅日子。

家鄉的年味作文5

今年我在姥姥家過年,那兒的年味可濃了!家家貼春聯,户户掛紅燈籠。鞭炮聲,五光十色的煙花和朦朧的硝煙到處都是。一輛輛汽車湧進山村,走下來抱着大大小小一大堆禮包的人,他們歡歡喜喜地向自家奔去。

我哼着小曲兒,蹦蹦跳跳地走到廣場上,走在我兩旁的還有我的爸爸媽媽。走着走着,我發現廣場中心被人們裏三圈外三圈地圍了個水泄不通。我按捺不住好奇心,趕緊跑過去湊熱鬧。我好不容易擠到最裏面,定睛一看,原來是舞龍。只見幾個大漢身着黃袍,人手一根粗長棍子,撐起那條巨大而威武的布長龍。鑼鼓聲中龍舞起來了。瞧!它先繞着場地踱步一週,然後時而翻騰而起,時而俯衝而下,時而首尾相接旋轉不止,時而如波浪起伏不定……隨着鑼鼓的打擊越發激烈,龍的身體如高山一般盤起來,龍頭高高昂起,搖動着那對衝天的角,在陽光的.照耀下,那一身抖動的鱗片閃爍着耀眼的金光!最後,龍把頭昂得更高了,它出神地凝望着遠方,猛得張開口,露出兩排潔白的牙齒,似乎在仰天長嘯!頓時,觀眾羣中爆發出來的暴風雨般的掌聲與喝彩聲一陣接着一陣,此起彼伏,經久不息,看來觀眾們都被這場舞龍表演所征服。

下午,一陣“噼啪”的爆竹聲傳入我的耳朵,接着是一陣音樂的奏鳴,一個“大頭娃”笑呵呵地跨入了姥姥家的庭院,他拱了拱手,“拜年了,拜年了”説了一串吉利話。在他身後有一羣小孩,每個人身前有一個可愛的馬頭,身後有一個光滑勻稱地馬屁股,蹦蹦跳跳,好活潑。我饒有興趣地打量着他們,而姥姥則快活地喊道:“喲!是跳馬燈的!”話音剛落,他們就轉着圈兒一下前一下後地跳起舞來,乍一看還真像一羣活潑的小馬駒在跳躍。我拍手叫好,姥姥笑得合不攏嘴,忙遞過去幾個小紅包……

夜晚是最迷人的。夜空在鞭炮與煙火的交織中成了一個絢爛的大花園。各色“花朵”在空中不停地變化,彩色的光一閃一閃地把山水房屋映襯得五彩繽紛,變幻不定。我們跑出去一看,大橋上正在放焰火,一陣陣銀鈴般的歡笑從那兒傳出來,在山村中迴響。我們也放了起來。看着這美麗的煙花,爺爺和姥姥都樂了,我則依偎在媽媽身邊,燦爛地笑了。我們的煙花剛放完,山那邊又有煙花在空中爭奇鬥豔。

啊!山鄉的年味是團聚的,是快樂的,是幸福的!我愛山鄉,更愛山鄉的年味!

家鄉的年味作文6

寧靜的夜空在除夕夜晚變得多彩炫目,一朵朵,一道道或火紅火紅或紫黃紫黃的焰火直衝上九霄雲天,在空中爆炸,釋放出奪人眼球的光芒,令人目不暇接,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家鄉的年來了。今年的年大家過的如何?我決定要採訪一下。

第一個採訪的目標是一位白髮鬢霜的老人,等我這個小記者一提問,老人便用他滿懷批判的眼光向我們揭示了他眼中的年。“唉,現在的年輕人不知道在幹啥?老祖宗自制的傳承百年的餃子看不上眼,倒對那些個什麼肯挺着迷,過年了,大家都吃着餃子,可他們卻抱着一桶全家桶當飯吃。要説這過年了,一家人團團圓圓,吃個年夜飯,聊聊家常,看看春晚,可現在的人都好像中了毒,像我兒子、孫子,進家後,幾乎一直都是低頭不語,兩眼對着那發光的手機屏暗送秋波,不太和我怎麼説話,就連春晚這強大的手術刀也對他們的病灶無能為力,於是早早地眼睛就與眼鏡接吻了,聽説今年情節人與元宵節的同一天,是嗎?”我回答:“是的,”,剛欲向老人闡明這一番時,老人又感歎道:“整天將那個什麼情人節掛在嘴邊,老祖宗的七夕節也沒有見他們這麼上心啊!”

此時的老奶奶在旁邊已恭候多時,估摸着時間,我們將攝像頭對準了老奶奶,老奶奶一臉慈祥的訴道:“改革開放這麼多年來,我見識到了改革的好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也富裕了,可這現在的人

對糧食沒有以前那麼珍惜了,四五斤重的魚有時吃不到一半就倒掉了,過年了,那更是百萬大軍進菜市,一番瘋狂採購之後滿載而歸,家裏變成了一個小超市,現在家裏人少,買的年貨過多吃不了的因變質都被倒掉了。親戚朋友們來拿的禮物也愈發貴重,有的帶小孩來,還要發壓歲錢,還不能太少,每年的壓歲錢對我們家説是一筆偌大的開銷,。”

走出老人家中,恰逢村裏組織的鑼鼓隊經過,穿紅戴綠的小夥子們奮力揮臂,錘擊着鼓皮,發出咚咚的碩大響聲,姑娘們也個個才貌雙全,打着節拍,走着秧歌步,臉上盡是脱去電子輻射的喜悦面容,在後面又有我們新鮮的血液,跟在隊伍後面有幾個處於閒職時期的學生,跟着學走秧歌,惹的大家鬨堂大笑,這才是真正的年呀!

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我們是炎黃子孫,就有理由去熱愛它,西方節日固然令人神往,但一個守不住根的民族註定滅亡。年不是幾天的大吃大喝奢華享受,它應當是一個總結反思,未雨綢繆的交替時期,年也不是有小孩的家長的一種集資工具,更多的是晚輩對長輩的關心、孝敬。

中國人我們應該堅守傳統,過好年,過幸福年,不是嗎?

家鄉的年味作文7

正所謂“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我的家鄉在茂名化州,那裏有着自己獨特的風俗,春節更為熱鬧。“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不必説隆重的祭祖儀式,一年一度的年例,滿懷祝福的拜年;也不必説精彩的舞獅表演,令人大為驚歎的雜技表演,擁有深厚韻味的粵劇欣賞;單是普通平凡的貼對聯就有無限趣味。年夜飯後,我們一家人來到門口貼對聯,我和媽媽不夠高的地方爸爸就像巨人一樣幫助我們一起完成。這何嘗不是最有愛,最温馨的事情呢?

大年七年級似乎是最平常無聊的了,早上整個村莊的人集中在一起後,一起拜完神後,就各自待在家中,沒什麼特別的。八年級,也要拜神,之後,就一家大小團圓到媽媽的孃家去拜年,而我們也會十分開心,因為又可以收紅包啦!“放鞭炮囉!”源源不斷的鞭炮聲響徹雲霄,讓人震耳欲聾。家家户户都會在年三十晚12點以燒鞭炮的方式祝賀新一年的到來以及希望一家人能在新的一年裏紅紅火火,多姿多彩。

整個春節期間,大年初十是我們村最忙而同時又是最熱鬧最喜慶的日子。因為我們村莊的年例在初十。做年例是當地獨有的,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情和鄉土氣息。每個村莊都規定了一個日子是從八年級到初十五之間的,到了別人的年例,親戚朋友們就會去吃。在那天,會有舞獅團到每家每户醒獅,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同時,在整一天也會有各種各樣精彩的表演為我們增添更多歡樂的氣氛。雖然做年例是又累又辛苦,但都是值得的,因為親友們能歡聚一堂,是賞面、是親情、是無比珍貴的友誼。這就是做年例和吃年例最重大的意義。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過年不僅僅是一頓飯,一掛鞭炮的形式。離家越遠,越是想念家的温暖。現在努力讀書,將來拼命工作也是為了有一個更好的家。

過年,就是一家人一個都不能少,那濃濃的親情也就是那最濃厚的年味,就像一罈陳年老酒,無論時光怎樣流逝,始終在心底裏散發着醇濃的幽香,讓人對過年有了一種懷舊,一種追憶。

家鄉的年味作文8

當春節來臨時,鞭炮會爆開,成千上萬的家庭會被裝飾,空氣中會瀰漫着濃濃的新年氣息。不同的地方會有不同的習俗。在我的家鄉,每年春節,每個家庭都會燒一個竹筍和肉來邀請菩薩,其餘的會吃東西和招待客人。奶奶總是很早就開始計劃這件事:"今天是元旦,我們要燒一大鍋竹筍和肉。"整個春節都要慢慢吃。”大約一年左右,我第一次陪奶奶和媽媽去菜市場買竹筍。這竹筍也很精緻,不會太長,所以要儘可能的嫩。幸運的是,奶奶是主要力量。奶奶經驗豐富,當她仔細挑選那些令她滿意的石筍時,她總是稱讚她的精明,甚至稱讚她的老闆。稱重後,我也會趕緊去拿。把它帶回家後,我洗了竹筍,把它們放進一個裝滿水的桶裏。這是第一種成分。

大約一週後,我們第二次去蔬菜市場買豬肉。我們在許多肉攤前踱來踱去,所以我疑惑地問我奶奶,“奶奶,買豬肉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嗎?“奶奶笑着告訴我,李竹筍做的豬肉一定是五花肉,這樣既耐嚼又不太柴火。然後將五花肉的油脂和李竹筍的汁液混合在一起,美味可口。我一邊聽,一邊開始流口水。奶奶看着我,笑了。

配料終於來了,你可以開始烹飪了!

奶奶把浸泡過的竹筍切成絲,把肉切成豆乾大小的塊。同時,我們加熱了鍋。然後在鍋裏翻炒肉,去掉豬肉上的油。大約五六分鐘後,把切碎的竹筍放入鍋中,用豬肉煸炒,直到鍋裏的竹筍被油覆蓋。這時,加入了料酒,煙霧立刻被填滿了。豬肉和竹筍混合在一起的香味撲鼻而來。加入一大鍋水,加入適量醬油、糖、肉和竹筍燉。直到筷子可以很容易地插入肉中,這意味着燉肉差不多完成了。打開鍋蓋,香味溢出來,充滿了整個廚房。再嘗一次,嗯,味道正好。這表明你可以出鍋了!我們把肉和竹筍放進一個大盆裏,盆裏裝滿了一個大盆。棕色的豬肉和竹筍有一個很好的顏色層次,上面有閃亮的油層,看起來非常美味和有吸引力。故事到此結束。每次你想吃的時候,就用勺子把它加熱。

但是,我認為它應該是新鮮的,更好吃,所以我向奶奶提出了我的困惑。奶奶温柔地對我説:“在過去,每個家庭都缺少物質。在新年期間用竹筍燒肉已經是一種罕見的美味了。一個客人來了,他拿出一個勺子和一碗熱肉,作為每個人的主菜。現在時代變了。雖然我們的日子過得更好,但竹筍肉的味道早已融入蕭山人的口味。“正如老舍的祖父在他的讀書《北方的春節》中所説,臘八節必須喝特別的臘八粥。在我們家鄉,用竹筍煮肉是一年中的代表。吃美味的筍肉是為了品味生活的簡單之美和家的温暖。有了這種經歷,我會仔細咀嚼,重點放在竹筍和烤肉上。嗯,我仍然喜歡這種味道,甜甜的,從我的味蕾到我的心臟的一縷,這就是一年的味道。

家鄉的年味作文9

説到過年,腦海裏就會浮現出一家團圓,吃年夜飯,看春節聯歡晚會,放煙花爆竹這樣的場景。這些算是過年的標配了,可是家鄉的民俗更加多了。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吟着王安石的《元日》,我們迎來了新的一年——癸巳蛇年。

一説到過年,腦海裏就會浮現出“一家團圓,吃年夜飯,看春節聯歡晚會,放煙花爆竹……”這樣的場景。不過對我來説,最能體現家鄉年味的要數那些民風民俗了。

我的家鄉就在常州武進,由於是鄉下,民俗自然也就多了:祭祖、拜神、包糰子、吃餃子……爺爺奶奶從農曆十二月二十五就開始忙活起來了。

我最喜歡小年夜前一天,因為那天是要包糰子的。要準備很多餡,芝麻的、豆沙的、花生的、青菜的、蘿蔔絲的……面是自己和的,弄點麪粉,加點水,先攪拌在用手揉。我每次都躍躍欲試的,可由於手上的力不夠,大人們總是不要我弄。但是我會包糰子,而且包的不比奶奶他們包的差。先把一小團面揉圓,再把它弄成“窩窩頭”狀,把餡包進去,再把口子捏起來,做個記號就好啦。接下來,就是蒸糰子了,在糰子下墊好蘆葦葉,放進蒸籠裏,不能放得太擠,不然到時候糰子會黏在一起的。然後,就到了上鍋蒸的時間了,這個就得我爺爺出馬了,這火候、時間可是十分重要的,稍有一點偏差,那麼糰子的口感就沒那麼好了。十幾分鍾過後,香噴噴的糰子就出爐啦!

大年夜要做的習俗就多了。下午要先洗個澡,把舊年的黴運、晦氣都洗掉,準備迎接新的一年。然後。小孩就可以該幹嘛幹嘛去了;大人則要去祭祖,送財神、灶神。據説,再送兩位神仙時,要在他們的嘴上抹一點糖,是為了讓他們在玉皇大帝面前多美言幾句,當然這只是一種迷信。等到這些事做完,就該吃年夜飯啦,一大家子坐在一起,團團圓圓,熱熱鬧鬧的。吃完飯,就可以守在電視機前,看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了,但是這時候最熱鬧的不是電視機裏,而是房門外邊。五顏六色、各式各樣的煙花、禮炮在空中齊綻,好不熱鬧!

大年七年級一早。五點多的時候就要放炮竹開大門了。而我則會去和長輩拜年,收壓歲錢。這些習俗看似好玩,卻很繁瑣,而且他們都是老祖先留下來的一種文化遺產。我們要傳承下去,把這文明發揚光大!

家鄉的年味作文10

春節來臨,鞭炮聲陣陣,千家萬户張燈結綵,空氣裏充斥着濃濃的年味。而不同的地方會有不同的年俗。在我的家鄉,每逢春節,每家每户都會燒一份力筍燒肉,用來請菩薩,剩餘的自己食用及招待客人。奶奶總是早早地就開始張羅這件事情:“要過年了,得燒一大鍋力筍燒肉。慢慢吃一整個春節”

小年左右,我陪着奶奶、媽媽第一次去菜市場,購買力筍。這挑力筍也大有講究呢,不能太長,這樣才能夠儘量嫩些。所幸有奶奶這個主力軍,奶奶經驗老到,細細選出令她滿意的力筍,乃至老闆都總是會誇她精明。過稱之後,我也會搶着去拎。拿回家後,我把力筍洗乾淨,放進一個水桶,放滿水浸着。這就是第一件食材。

大約一週後,我們第二次去菜市場,購買豬肉。我們來來回回逛了好多個肉攤,於是我不解地問奶奶:“奶奶,這購買豬肉也有講究嗎?”奶奶笑着告訴我,力筍燒肉一定要是五花肉,這樣即有嚼勁又不會太柴,到時候五花肉的油脂與力筍的汁水融合在一起,美味不膩,十分入味爽口。我聽着聽着,口水不由得流了下來,奶奶看着我笑了。

食材終於到齊了,可以開始做菜了!

奶奶先把浸泡的力筍切成絲,把肉切成豆乾大小的塊,與此同時,我們把鍋燒熱。隨後把肉放在鍋裏翻炒,炒出豬肉裏的油。過了大約五六分鐘後,把再切好的力筍放進鍋內,與豬肉一起翻炒,直到鍋裏的力筍渾身蘸滿油。這時加入料酒,頓時煙霧騰騰,豬肉和筍混合在一起的香味撲鼻而來。再加入一大鍋的水,放入適當的醬油、糖,肉和力筍一起燉。直到筷子可以輕輕鬆鬆可以戳進肉裏,那説明燉的差不多了。打開鍋蓋,香氣四溢,充斥了整個廚房;再嘗下味道,嗯,味道正好。這樣就表明可以出鍋啦!我們把肉和力筍放入一個大盆裏,滿滿當當一大盆啊,褐色的豬肉和力筍色彩層次有致,上面泛着亮晶晶的油層,看上去非常的美味誘人。這下終於大功告成,每次要吃的時候勺一塊熱一下就好啦。

但是,我覺得應該是新鮮的更好吃,於是我對奶奶提出了我的困惑。奶奶温柔地對我説:“舊時代家家户户物質匱乏,過年有力筍燒肉已經是難得的佳餚了,一旦有客人來了勺一碗熱一下拿出去就當主菜給大夥吃。如今時代變遷了,雖然我們的日子變好了,可力筍燒肉的味道早已融入蕭山人的年味中去了啊。”

可能就像老舍爺爺讀本里的《北方的春節》説的,臘八節一定要喝特製的臘八粥,在我們家鄉,力筍燒肉就是年的代表,吃着可口入味的力筍燒肉,就是品味生活質樸的美好,品味家的温暖。再懷着這種體會,我細細咀嚼着力筍燒肉,嗯,我還是蠻喜歡這個味道的,甜甜的,一絲一縷從我的味蕾到我的心裏,這就是年味。

家鄉的年味作文11

今年春節,我們一家回鄉下老家過年,那是一個美麗的小村莊,村裏過年的習俗,讓我覺得是那麼新鮮,那麼難忘。

農曆大年三十的下午,我回到了想念已久的家鄉。車子剛停穩,我就飛快地跑進家門。這時,奶奶正在宰雞宰鴨,爺爺也在寫春聯。我高興地向他們問好,爺爺奶奶看到我們回來,十分欣喜。

隨後,爺爺教我和哥哥貼對聯。爺爺告訴我們,寫春聯、貼春聯,是上千年來流傳下來的象徵吉祥、表達人們嚮往美生活的民族風俗。貼對聯的傳統是先右邊再左邊。我便好奇地問爺爺:“上、下聯和橫批都是自右往左讀嗎?”爺爺點點頭説:“是的。”我們首先貼堂屋大門的春聯,上聯:一帆風順年年好,下聯:萬事如意步步高,橫批:吉星高照。接着貼庭院門口的春聯,上聯:燕鶯新氣象,下聯:龍馬壯精神;橫聯:豬年大吉。爺爺讓我們將“福”字寫在紅紙上倒貼於門上,他説民間有倒貼“福”字的習俗,意為春節福到。原來,貼春聯也是很有講就的。

貼好對聯,便開始祭祖。奶奶在堂屋的供桌先擺上雞和豬肉,然後分別整齊地擺好五套碗筷和酒杯,並盛上飯、斟滿酒杯。接着,讓我點上香和蠟燭,虔誠地插在香火堂前,並擺上糖果。做完這些程序,大約20分鐘後,讓我燒紙錢,放了一掛鞭炮。

吃過豐盛的年夜飯,我換上新衣服,歡快地跑進巷子裏,和小夥伴們放起了鞭炮。

天黑了,我們便回家一邊圍着火爐守夜,一邊看春晚節目。終於到子夜零時,伯伯帶着我們放鞭炮,意為“迎神”。這時,整個山村都在燃放煙花爆竹,村子上空變成了煙花的海洋……讓我想起了《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夜深了,山村又安靜下來了,我們也入睡了。

大年七年級清晨,按家鄉的風俗,我和哥哥向長輩拜年,説着“新年好”、“恭喜發財”、“馬到成功”等吉祥的祝福,長輩們便樂呵呵發給我們一個紅包,裏面裝着壓歲錢。這一天,爸爸媽媽還帶我去親戚家串門拜年。

大年八年級,我們便依依不捨地告別親友,離開了還籠罩着濃濃年味的的家鄉。

家鄉的年味作文12

早晨,陽光悄悄地進了屋子裏。我揉了揉眼睛,看看時間還早,就翻了翻身準備繼續睡下去。忽然我猛地坐起來,拍了拍頭,小聲咕嘟到:“今天可是除夕啊,我怎麼忘了!”

因為這天是除夕,家家户户都早早起了牀。吃過飯,幫我們家弄對聯的大爺來了。看着大爺正分開那些還未弄好的對聯,我也躍躍欲試。在我和大爺的合作下,圓滿完成!接下來是貼對聯了,我們還幫助了附近的鄰居呢!其中有一位老爺爺最讓人印象深刻,他家的對聯和我們與眾不同,那些對聯都是他親手寫上去的。字體龍飛鳳舞、筆力勁挺,簡直比電腦打印出來的好多了!更是有一家小孩,見我們將“福”字貼倒了,奶聲奶氣的地説:“不對不對,這個字倒了。”惹得大家鬨堂大笑。

不知不覺,太陽幾經高掛在天上,在笑眯眯地看着我們呢!回到家,媽媽和姐姐早已和好面,正在包餃子哩!瞧,這些餃子由外到內一圈一圈地擺放着,這俗稱是“圈福”。説起餃子,那可是有由來的。從前有一位叫張仲景的“醫聖”,在一次冬天見鄉親們飢寒交迫,耳朵凍僵潰爛,他讓弟子把羊肉、辣椒和驅寒藥材一鍋同煮,後撈出切碎,用麪皮包住。想鄉親們吃後兩耳發熱,寒氣頓消。最初的餃子便是這麼來的。

悄悄地,夜幕降臨,無數的星星撒滿了空中,銀光閃閃,美極了!一家人都圍在桌子面前,吃香噴噴的年夜飯。大家磕着瓜子,看着春晚,外面的星星也一閃一閃,準備迎接着最讓人興奮的除夕守歲。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之一,在我們這兒,可有點不一樣哦!當鍾轉向十一點半時,屋內沸騰了!奶奶焦急地説到:“快快,下水餃。快快,擺好鞭炮。”於是有的在下水餃,有的在擺放鞭炮,還有的在點香燭,以“敬天”之意。“五、四、三、二、一”鍾指向十二點,我們準時放鞭炮。

在同一時間,整個山村每家每户都在放鞭炮,整個天空頓時亮起來了。瞬間“噼裏啪啦,噼裏啪啦”如像爆豆一樣的聲音,如同星星般的紅點一顆顆炸裂開來,連成一片,響成一片,已經分不清是誰家放了。一時間,整個山村,籠罩在歡樂的海洋中!弟弟蹦着,跳着,拍着手高興地説:“哦,過年啦,放鞭炮啦!”在這樣的環境中,不由得讓我想起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夢萬户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不就是描寫現在這樣的場景嗎?

從十二點到四點,鞭炮聲連綿不斷。除夕匆匆而來,又匆匆而走。而我們,又長大了一歲!

家鄉的年味作文13

“一年將近夜,萬里未歸人”,那飄越萬里的年味,讓我對家鄉的懷念越來越濃。

家鄉是湖岸與青山間夾雜着的一條“帶狀”的村莊。沿着山蜿蜒不絕,年味也呈一條絲帶系在山腰上,穿過房前屋後的田地,經過“咿呀咿呀”作響的搖椅邊。細密的陽光將潺潺湖水染得碧綠,水下水草搖曳,好似水底森林一樣寂靜神祕。在冬天早晨醒來時,昨夜的雪已經化得差不多了,但你會驚奇的發現,田地裏散落着一叢叢的亮白,水龍頭上,結着一串串滑溜溜的冰掛,晶瑩剔透。沿着村莊漫步,在石橋的盡頭,竹林不但沒有被寒冷凍的失色,反而使它的墨綠變得有了一絲鋼鐵的冷酷。遠山邊一個個山包在雲的包裹下像縮小版的富士山。湖岸邊的蘆草上,頂着冰花,向一棟棟洋樓欠身行禮。青山綠水,都打扮成了老舍筆下可愛的模樣,昂着頭迎接新年。

過了小年夜家家户户都開始忙碌了,新鮮的蔬菜上晨露未乾,如水晶在陽光下折射五彩光芒。田裏的小蘿蔔鮮花般地開放着,輕輕一提就起來了,濺了人一身泥土,剛剛出土的蘿蔔圓圓胖胖,好像一個憨態可掬的嬰兒。用冰水一冼便露出了他白裏透紅吹彈可破的肌膚。籬笆上攀得緊緊的豆角,地窖裏珍藏的紅薯,暗紅中藏不住鵝蛋黃的顏色。早已準備好的春筍,就算洗乾淨了,還有着一股泥土的芳香。如果下一場冷雨還可能幸運地遇到一個避雨的人聊聊天。大人們湊在一起,在發黃的草紙上,一筆一劃地記下一道道菜名,最後趁着夕陽未落山再仔細端詳一下家門口的對聯,看看對聯上的晚霞慢慢暗淡,眼前的世界也被夜色吞了進去。

大年三十那天,在外的孩子們紛紛趕回家,門口停着的私家車像終於回到港灣的帆船。缺月鑲着銀邊,星空璀璨卻也顯得孤獨淒冷,更襯得萬家燈火的温馨。穿過窗户,可以聽見談笑聲不絕。年味在家家户户的煙囱上久久不肯散去。到了深夜糊的鞭炮聲響起,大人孩子在天台上望對岸,煙花一顆顆的飛上夜空“啪”得炸裂開。碎成星星點點,夜空從未如此絢爛,流光溢彩,以至於缺月也閒的無事便退去了。新的早晨、新的陽光、新的一年大步流星地走來。

都市依舊是處處亮着彩燈,但此時對家鄉的懷念只能在記憶裏的年味中追尋了。

家鄉的年味作文14

現在的年,已經沒有當年的濃郁的味兒。

“從今天起,我國正式進入春運高峯,今年乘客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3%……”廣播裏、電視上,都在傳播這樣的消息。年味開始醖釀起來。

會有親朋好友來我家拜年,熱鬧增添一點兒“年味”,但奇怪的是,來的人不少,送的禮不少,待的時間很短,説的話很少,好像禮到任務就完成,給人的感覺就像還個禮走個過場罷。

我們也會去親朋好友家串門,好多次我們剛坐下甚至還沒坐下,主人像是有很多事情要辦一樣的,我們茶杯還沒捧上就離去。

劉少棠在《本命年的回想》中寫過年的情景是人們從臘八開始就醖釀年味,炒瓜子磕花生串門聊天,熱鬧得不亦樂乎,儘管當時人們的物質生活還很貧乏。而現在,送禮幾乎成串門的唯一目的。

唯一比過去更有“年味”的就是大量購置年貨。人們刷着貴賓卡、會員卡,把一推車一推車的年貨搬回家。超市裏的人們洋溢着物質滿足後的笑容,卻因失去精神的依傍而顯得僵硬沒有感染力。

大年夜一直到年初五,酒店的座位早就被定完,大家去飯店吃所謂的年夜飯,看似“年味”很濃,但在情感還沒來得及充分溝通就該散,各回各家,依然冷冷清清,第二天又得跑幾家親戚,送禮呢。

“年味”發展至此基本算是到高潮,但它像一隻未熟透的蘋果,吃起來酸澀澀的。

還是以前小時候的過年過癮呢。雖沒有那麼多好吃的零食也沒有飯店裏的美味佳餚,但兄弟姐妹們一塊兒放兩元錢一包的小煙花能玩得痛痛快快,拿上個小電筒就可以去幽暗處探險,一副殘缺的撲克牌可以打到凌晨,一瓶可樂就讓我們心滿意足,一個小紅包就讓我們對新的一年憧憬無限……大人們圍坐在一起,像有講不完的話……那種心心相通毫無防備其樂融融的氛圍裏才有真正的“年味”。

現如今,很多過年時的儀式都開始簡化甚至省去,貼春聯、迎灶神、祭祖宗、喝臘八粥的習俗都少見,人們認為這些太形式化,那麼請問,實實在在的東西究竟在哪裏呢?

當外國為中國春運規模之大而感慨,連紐約帝國大廈都為中國年而亮起喜慶的紅燈時,他們是否知道,中國年的“年味“已經一年不如一年呢?

家鄉的年味作文15

春節,即農曆新年,俗稱過年,一般從臘月二十四的祭灶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大年七年級最為熱鬧。我的家鄉在閩中的一個小山村,那裏的春節可真熱鬧紅火啊!四世同堂的我們一大家子聚在一起過年共享天倫之樂。

盼啊!盼啊!眼看春節就快到了,想到這,我不由的笑了起來。一放假我就催着老爸媽媽帶我回老家,到了臘月二十四,家家户户都開始準備年貨。一大早,爺爺就帶上我們幾個去買年貨了,到了市場,哇!年貨真多!有春聯、鞭炮、煙花、魚、蝦、肉、年糕等等一大堆好吃好玩的東西,我們幾個小姐妹挑這選那,直到爺爺和伯伯他們的摩托車上大袋小包的掛滿了,我們才依依不捨的離開市場。

除夕的年夜飯真豐盛!下午老爸和啊二叔叔就當起了廚師,開始準備兩大桌好吃的菜,想想我都忍不住要流口水了,年夜飯還沒開始我們就啃起了風爪,吃上了春捲,喝上飲料了;這個時候大人都不會罵我們哦!年夜飯開始咯!我們小朋友和媽媽們一桌,吃好喝好!真開心!老爸和伯伯、叔叔、小爺爺、大爺爺他們一桌,一家人在一起可開心啦!大人們送給我很多祝福,還有壓歲錢呢。我也祝願長輩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大家吃着、喝着、説着、笑着……我們家除夕的年夜飯充滿了濃濃的親情。老爸他們兄弟幾個還喝酒聊天,一連喝了好幾箱,難怪大家都叫他喝酒王呢,喝到晚上十點,老爸還説不醉不歸,真是糊塗了。

最有意思的還是放煙花。我們老家有個説法:除夕晚上十二點過後整個村子裏誰家鞭炮最早放,就能在新的一年裏得到最好運。春節聯歡晚會還沒結束,我們小姐妹幾個就等着了,新年的鐘聲還沒響,伯伯就點響了鞭炮,老爸幫我們小朋友就放起了煙花,頓時整個小山村鞭炮齊鳴,響聲此起彼伏,煙花照亮了整個天空,當美麗的煙花飛上天空,有的像流星,有的像大紅花,有的像五彩花,點點滴滴,匯成花的海洋,它們在天空中伸展自己的腰身,多麼快樂,多麼活潑!看着絢爛多彩、美不勝收、漫天飛舞的煙花,我們都忘了是不是第一個放響的了。除夕的夜空多麼美啊!

大年七年級天剛亮,連續不斷的鞭炮聲響起,我們都換上新裝,早早的吃過了早飯,開始走親訪友,街上非常熱鬧,空氣裏盪漾着炮竹的硝煙味,大人們三五成羣的來來往往,我和小朋友們在街上玩耍,歡笑聲從心底透出,新年對孩子來説真是夢寐以求啊!家家户户的屋子裏,充滿着笑聲,洋溢着歡樂。

一眨眼,元宵節就到了,我們該上學了,大人們也該去忙自己的事情了,我兄弟姐妹們戀戀不捨的揮手告別了,期待新的一年的到來!

到了八點,大家開始看春晚的節目,爺爺奶奶、老爸媽媽、叔叔嬸嬸還給我和小弟弟準備了紅包,説這是壓歲錢。啊!家鄉的年味是團聚的、是温馨的、是幸福的、是快樂的!我愛……

標籤: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