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推薦】端午節吃粽子作文

作文2.63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吃粽子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端午節吃粽子作文

端午節吃粽子作文1

今天又是端午節,家家户户都吃粽子。

早上,我看見媽媽在包粽子,就問:“媽媽,今天為什麼要包粽子啊?”媽媽説:“今天是端午節呀。”隨後,奶奶和爸爸也來幫媽媽包粽子。我也湊到他們跟前,幫他們添米添餡。

粽子包好了,媽媽把粽子放到鍋裏去煮。大家都在着急地盼望着粽子早點熟,好嘗一下味道。

“粽子熟啦,快來吃粽子呀——”媽媽將一串煮好的粽子拎上了桌子。

大家津津有味地吃着粽子,説着,笑着,開心極了。我一邊品嚐着粽子一邊問媽媽:“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啊?”

媽媽告訴我,古時候,我國有位愛國詩人叫屈原。他聽到自己的楚國快要滅亡的消息,心裏痛苦極了,就抱起石頭跳到汩羅江自盡了。人們擔心屈原在江河裏會餓死,就把食物投入江中。人們又怕江河裏的魚會搶屈原的食物,就用蘆葉把食物包起來。這樣,年復一年,就有了我們今天的端午節啦。

聽了媽媽的話,我重新撥開一個粽子。心想,今天我不僅吃了美味可口的粽子,還知道了端午節的來歷,今天的收穫真不小啊!這個端午節我過得特開心!

端午節吃粽子作文2

我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有喜慶的春節、有祭奠親人的清明節、有團團圓圓的中秋節……我最喜歡熱熱鬧鬧的端午節了。

端午節的由來還有一個故事呢!很久以前,有個楚國人叫屈原,他由於政見不合被驅逐到偏遠地方去。可是,屈原是一個愛國的人,他報國無門,又不忍見自己的國家被欺負,就跳江自盡了。

當地的楚國人知道屈原死了,就乘船下江尋找屈原的屍體,還將食物扔進江裏,好讓江中的魚鼈吃飽,不要吃掉屈原的軀體。從那以後,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每年的五月初五汨羅江上,都要舉行一次賽龍舟比賽,人們還要包粽子、吃粽子。

每逢端午節,我家也要吃粽子,奶奶會包一些形狀各異的粽子。有方的、有長的……其中有一種粽子很小巧玲瓏,它的形狀就像一個個尖尖的冰淇淋,我一口就能吃下一個。粽子的品味也有很多種:有豆沙的、有蜜棗的、有紅豆的,還有鹹肉餡的。我最喜歡鹹肉餡的,剝開綠綠的棕葉,鹹鹹的肉香撲鼻而來,一個褐色的肉棕一會兒就被我“解決”了。那一塊塊小小的鹹肉使我百吃不厭,回味無窮。

端午節,有美味的粽子,也有感人的故事,我怎麼能不喜歡呢?

端午節吃粽子作文3

端午節人們要吃粽子,划龍舟。為了過端午,媽媽買了幾個粽子。棕葉是綠色的,糯米是白色的,粽子是三角形。

還沒等媽媽煮粽子,我的肚子早已經“咕咕”叫了。於是我迫不及待地對媽媽説:“媽媽,我肚子餓了。”媽媽説:“看把你急得。”

媽媽把粽子放在高壓鍋裏煮。發出一種“絲絲絲”的聲音,還會冒出熱氣,我真想快點煮熟。

粽子終於煮好了,媽媽不知道在廚房幹什麼?過了好一會才端出一盤香噴噴的粽子,我連忙找粽子身上的繩子的結。我折騰了半天,才

解開繩子。在剝粽葉的時候不小心碰到了粽子的裏面,手上粘上了幾粒糯米。我連忙拿面巾紙擦掉,可是卻怎麼也擦不乾淨手黏糊糊的。剛

剛出鍋的粽子有點燙,還是個肉粽散發着一股粽葉夾肉的香味。

不知道粽子還有些什麼味的,是不是還有甜的呢?

端午節吃粽子作文4

聽到老師説要寫關於端午節的作文,我就有點躍躍欲試了。我猜你們也一定喜歡過端午節吧!端午節可以吃粽子,不過我覺得最重要的事是自己能夠親自做粽子吃,那樣才會覺得更好吃的。

做粽子:先找來三片粽葉疊在一起,然後要認真地折成漏斗型,接着,就要分三步走了。第一步,放糯米;第二步,放陷料,陷料有很多,可以自主選擇,比如:豆沙、紅棗、臘腸、剁碎的豬肉第三步,再放糯米。我們將粽子上方的粽葉折下來,把粽身用細線纏起來。這包粽子的方法,是我在仔細聽老師講解後學到的。你們先別急,粽子現在還不能吃,要放在鍋裏煮上二十分鐘左右,待煮熟後才能吃的。生的是不能吃的。

吃粽子:粽子煮好了,我們就可以吃了。剝開粽葉一看,粽子金黃金黃的,就想一個金碧輝煌的小型的金字塔,真恨不得一口就把吃掉。想着想着,我的口水都已經流出來了。我一把拿起粽子,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大口大口地吃起來。吃完後,我覺得滿口噴香,香得直入肺腑,真是好吃極了。

小朋友,你們也一定要記住這個端午節,這個節日可以吃粽子呀!

端午節吃粽子作文5

端午節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日子,端午節是一個粽子飄香的日子,還是一個紀念屈原的日子。

“端午節”大家一聽到這個節日就一定會想起美味可口的粽子,但是端午節的由來大家知道嗎?還是我來告訴大家吧!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的。屈原不僅是偉大的政治家,而且還是位鼎鼎有名的詩人,但因被一些小人陷害,最後跳江而死,老百姓為了紀念屈原就在他死後往河中扔粽子。

端午節的粽子都是大人們辛辛苦苦包出來的,每次見媽媽包,我手也很癢癢,想包極了。終於有一次端午節我對媽媽説出了自己的想法,媽媽説:“行呀。”包粽子開始了,只見媽媽把泡在水中的粽葉放在手中,並説:“要多拿幾片才行。”我答應着拿了三四片後,就學着媽媽的樣子把粽葉七折折八折折,便開始放米。

放米時媽媽還特意告訴我:“米不能放多,也不能放少,多了包時包不住,少了不好吃。”我裝着似懂非懂的樣子點了點頭,便開始放米,放時還接二連三地問媽媽:“這樣行不行?”放好米後,我把粽子一捆,一個粽子便包好了。

後來我又按照這樣包了幾個後,媽媽便煮粽子了,煮好後,我嚐了一下自己的勞動果實,好好吃……我邊吃邊聽到媽媽的誇獎,心中像蜜一般甜。

端午節吃粽子作文6

端午節快到了,我們提前吃了粽子,你們知道為什麼嗎?讓我來告訴你們吧。因為我的叔叔嬸嬸從鄭州回家來,住幾天就要走,奶奶決定提前包粽子吃。

星期四,奶奶早早上街買來綠油油的粽葉,潔白的糯米和香香的紅棗。回到家後奶奶先把糯米泡到盆子裏,然後把粽葉和紅棗洗淨,準備就緒,就可以包粽子了。奶奶先把兩片粽葉重疊起來捲成圓錐體,在中間放一半糯米,放進一顆紅棗,然後再放一些糯米,最後用多餘的粽葉把糯米包起來,用繩子把粽子綁茨實,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把所有的粽子包好後,奶奶把他們碼放到鍋裏,做到爐子上,添上水,蓋上鍋蓋煮。過了一個多小時後粽子就煮好了,熱騰騰的粽子出鍋後屋子裏開始瀰漫着粽葉、糯米、紅棗混合的香味,我們都迫不及待地吃了起來。

諾諾的、甜甜的粽子讓我覺得今年的粽子最好吃了。

端午節吃粽子作文7

農村裏的人對於端午節並不陌生吧,城市倒沒有那種味道了吧。

記得往日農村裏的端午節,我是感覺到很新鮮的,不僅要包粽子,外婆還會從哪兒摘來一些菖蒲還是什麼藥草,折成一把劍的樣子(我感覺很像劍),掛在大門前兩個門神上。我也不知道是做什麼用,聽説是可以驅邪避諱的。

粽子也是多種多樣的,豬肉棕是肯定有的,還有棗棕、豆沙棕、芋艿棕,粽子裏放進外婆自己家醃製的辣椒,可香了!

印象最深的還是上面提到的藥草。聽説藥草還可以趕蚊子,我對於它既好奇又敬畏。

一次,我晚上做夢夢到了鬼,我在夢裏是心驚膽寒的,那廝把我抓起來,帶我飛走了,正飛出門時,兩位門神手持利劍,施出法力,把鬼降服了。而我在夢裏看到的兩把劍,就神似菖蒲。

寫到這兒,我眼中滾出了熱淚。我不是對於那廝的恐懼,而是在想,我在什麼時候失去了它們呢?想想真是悲哀。如今,我也沒有對於鬼的害怕了,因為,我現在並沒有理由去害怕它,我也沒有一顆鄉村的心。即使有,在這城市裏也是不習慣的。我現在畏懼的是人們的心鬼。

而如今,香噴噴的粽子也沒有了。

端午節吃粽子作文8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紀念屈原以身殉國,填入汩羅江的日子。為了不讓魚蝦們把屈原身體上的肉吃掉。人們就用粽葉包裹着糯米投入江裏,並且人們也要吃粽子、鹹鴨蛋,在家門前掛菖蒲和艾草,人們還要舉行賽龍舟。

首先是包粽子,要把竹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在準備好綠豆、雞蛋黃、肉等材料做餡。再把長長的竹葉摺疊,圍攏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稜角。然後把餡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均,最後把竹葉包着的粽子做四個角的形狀。包粽子最後一道工序是:用棉線繩包好粽子,不然粽子在煮的過程中就會鬆開。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裏,水要漫過粽子,用猛火煮,大約一個小時後,改用文火煮三十分鐘。等粽子熟了以後,就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

然後是划龍舟,千姿百態的各式彩龍在江面遊弋,有的舒展着優美的身姿,有的搖頭擺尾,有的神采奕奕。當划龍舟比賽開始時,各色各樣造型的“蛟龍”如箭裏弦,欲爭羣龍之首。此時,健兒們狠勁猛劃,奮力衝刺,兩岸滾起陣陣“加油”的聲浪。

端午節不僅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還是一種古老的傳統。

端午節吃粽子作文9

我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有喜慶的春節、有祭奠親人的清明節、有團團圓圓的中秋節……我最喜歡熱熱鬧鬧的端午節了。

端午節的由來還有一個故事呢!很久以前,有個楚國人叫屈原,他由於政見不合被驅逐到偏遠地方去。可是,屈原是一個愛國的人,他報國無門,又不忍見自己的國家被欺負,就跳江自盡了。

當地的楚國人知道屈原死了,就乘船下江尋找屈原的屍體,還將食物扔進江裏,好讓江中的魚鼈吃飽,不要吃掉屈原的軀體。從那以後,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每年的五月初五汨羅江上,都要舉行一次賽龍舟比賽,人們還要包粽子、吃粽子。

每逢端午節,我家也要吃粽子,奶奶會包一些形狀各異的粽子。有方的、有長的……其中有一種粽子很小巧玲瓏,它的形狀就像一個個尖尖的冰淇淋,我一口就能吃下一個。粽子的品味也有很多種:有豆沙的、有蜜棗的、有紅豆的,還有鹹肉餡的。我最喜歡鹹肉餡的,剝開綠綠的棕葉,鹹鹹的肉香撲鼻而來,一個褐色的肉棕一會兒就被我“解決”了。那一塊塊小小的鹹肉使我百吃不厭,回味無窮。

端午節,有美味的粽子,也有感人的故事,我怎麼能不喜歡呢?

端午節吃粽子作文10

端午節快到了,聽説要吃粽子,還要放一天的假期。真是太棒了!到了端午節那天真的放了一天的假。

第二天。我們的早餐裏有粽子,粽子裏的餡兒是豆沙餡兒。相傳有一個故事是説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在古代,有一個楚國人,他叫屈原。他是一個愛國詩人。有一天,有一個壞人跑到皇宮裏報告當時皇帝屈原要謀反國家,當時的皇帝了聽了很是生氣。就把屈原流放到國外去。屈原流放到國外以後,楚國和另外一個國家發起了戰爭,楚國打敗。流放在國外的屈原在這種國家滅亡的情況下很悲傷,他止不住心裏的悲痛抱着一塊巨石跳入江水之中。屈原跳的那條江叫汨羅江。附近的老百姓聽説了都很悲傷,他們生怕江裏的魚把屈原吃了,就把家裏所有的米用箬竹葉包住扔進汨羅江,後來就演變成現在的粽子。好像還有人把一桶滿滿的雄黃酒倒入江中説是要消毒。

人們為了紀念偉大愛國的屈原就把屈原跳江那天定為端午節這個難忘的一個節日。這就是為什麼到了端午節那天要吃粽子的由來。

端午節吃粽子作文11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每年端午節外婆都要包粽子,給我和弟弟做香囊包,今天我也包粽子了,我覺得還挺好,挺有意義的'!

外婆昨天,就把蘆葦葉、米、豆子泡好了,今天上午,包粽子開始了,外婆教我,先把葉子折成一個漏斗狀,把米和豆子,紅棗放進去填滿,然後把長的的葉子折過來,把米和豆子、棗包住,最後用線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和外婆比賽誰包的又快又好,外婆包的很快,可我總是包不好,不是漏米就是破葉,再看外婆,一會兒就包好了十幾個,外婆看到我包粽子這麼難,笑着説:“要吃上你包的粽子得猴年馬月。”沒想到小小的粽子是這麼難包,不過我還是成功地包了兩個,不過也挺開心的,凡事只要用心去做,總會幹好的。吃着自己包的粽子,看着電視上的龍舟比賽,這個端午節過的好開心啊!

端午節吃粽子作文12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全家去爺爺家過節。剛進家門,從廚房飄出來一陣陣清香,原來是爺爺在煮粽子啊!

爺爺包了很多粽子,有棗餡的、肉餡的、紅豆餡的……我們開始吃起了香噴噴的粽子。我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為什麼要過端午節呢?我問媽媽,媽媽説:“因為從前有個楚國人叫屈原,他寫了很多愛國的詩,也寫了很多罵壞蛋的詩,他給楚王提了很多治理國家的意見,可是楚王不聽,反而將他流放外地。後來楚國滅亡了,屈原不願投降,就抱着石頭投江自殺了。漁民們知道了,就趕緊划着船去打撈,可是撈了三天三夜,也沒有見到屈原的屍體。於是,漁民們就往江裏投了很多米團,為的是不讓魚蝦吃屈原的身體。從此,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把每年的農曆初五定為端午節。在這一天,大家都要包粽子,賽龍舟。

聽了屈原的故事,我特別感動,屈原的愛國精神真讓我敬佩啊!端午節,我不僅吃到了美味的粽子,而且知道了端午節的由來,真有趣!

端午節吃粽子作文13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傳統的端午佳節。每一年的這一天,許多人家都會包粽子。

今天,我的媽媽也買來了糯米,紅棗,花生,紅豆,還有棕葉。然後把泡好的江米洗乾淨,放到鍋裏煮了一會兒。好了,開始包粽子嘍!

我一會兒這裏看看,一會兒那裏弄弄,看媽媽把粽葉折成了三角形,放上一層糯米,又放上花生,再放一層紅豆,我馬上拿了一個我最愛吃的大紅棗放了進去,最後媽媽把上面的粽葉向下一折,好了,三角形的粽子做成了!哦,忘了還要用棉線綁緊,因為媽媽包粽子的技術還不到家,才只能用棉線綁起來。就這樣,我和媽媽包了很多個粽子,其中我還自己包了一個很特別的大棗餡粽子,是個船形的。煮粽子時,聞着飄出來的香味,饞的我垂涎三尺。

兩個小時後,粽子終於煮好啦!我顧不上燙,趕緊拿起我包的那個船形粽子咬了一口,哇!好香啊!我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我們一家吃着自己包的香噴噴的粽子,媽媽我誇説:“家駿真是長大了,能幫媽媽包粽子了!”聽了這話,我心裏甜絲絲的。

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佳節!

端午節吃粽子作文14

深綠色的外衣,雪白的糯米,在加上五彩繽紛的腰帶,就湊成了那香甜可口的各種各樣的粽子。

粽子的形狀很多,有三角形的,有長方形的,還有菱形的……我用鼻子聞了聞,啊!一股香甜可口沁人心脾的香味撲鼻而來,真香啊!

解開那五彩繽紛的的腰帶,露出了雪白的糯米,就像一羣小娃娃抱成一團,在地上打滾。粽子的餡兒很多,有香腸的,有蜜棗的,還有肉的……。我最喜歡吃蜜棗的,因為蜜棗的很甜,我咬了一口露出了一顆大紅棗,像一個小娃娃睡在雪白的牀單上,牀下還有一個綠色的搖籃,搖啊搖,搖啊搖……軟軟的,甜甜的真好吃啊!

粽子不僅香甜可口、美味誘人,還營養豐富呢!聽大人説,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20xx多年前,屈原勸國王,可國王不聽,屈原不想看見自己的國家被別人佔領,就跳江自殺。人們為了不讓江裏的魚蝦吃屈原的屍體,於是人們就把粽子往江裏扔,給魚蝦吃。

我愛吃粽子,吃粽子時我常常在想,一定要做一個像屈原一樣愛國的人。

端午節吃粽子作文15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

端午節又快到了,大家都要吃粽子。早上,奶奶就忙着包粽子了,我也在旁邊學着怎麼包粽子,只見奶奶拿起一張粽葉,把它捲成一個角,在把糯米和紅豆餡放進去,最後用粽子葉包住,再用線綁得緊緊的。一個小巧可愛的粽子就包好了。我看得可喜歡了,也吵着要包一下,結果是越幫越忙。

粽子燒好了,好香啊!我迫不及待的拎起一個粽子,打開了吃,結果燙得張不開嘴。爸爸和媽媽看着我讒言欲滴的樣子,都哈哈大笑了。

標籤:端午節 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