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推薦】越來越愛吃的我作文2篇

作文5.05K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越來越愛吃的我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推薦】越來越愛吃的我作文2篇

越來越愛吃的我作文1

我作為一名一線教師,學習完《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感到任重道遠。老規範共八條,新規範已精簡成現在的六條,但是內容更為充實,體現了時代特色。

作為一名教師在教育崗位上,應如何去體現職業道德規範的基本要求呢?我認為首先要“心繫教育,具有為教育獻身的精神”。從歷史發展長河看,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是社會進步的橋樑和紐帶,人類的文明發展源遠流長,但如果沒有教師,他就會斷線,就會枯竭;人類的社會生活代代相傳,但如果沒有教師,它就會陷入愚昧,陷入野蠻。正是教師平凡的工作,連接着老一輩和新一代,連接着人類的過去和未來。從個人成長的命運看,教師又是人生幸福的締造者和操縱者,教師從事的職業是崇高的、神聖的。但教師職業勞動的特點,又決定了教師工作的平平凡凡,瑣瑣碎碎,默默無聞。教師沒有令人羨慕的財富和權力,沒有顯赫的聲名和榮譽,也沒有悠閒自在的舒適和安逸。

自然,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這就必須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必須熱愛和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必須具有把自己的全部才華、知識,青春和生命奉獻給這一事業的信念、決心和勇氣。正因為如此,人們一提起教師,才把他與園丁、人梯、鋪路石聯繫在一起,這既是對教師工作極為崇高、極為重要的肯定,也是對教師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和目標。應該説,教師勞動的本質特徵在於奉獻,師德的精髓也在於奉獻。

其次是“把愛撒向學生”。教育事業的基本任務是育人,教育事業中最基本的人際關係是師生關係。因此,一個教師對人民教育事業的熱愛、忠誠和獻身精神,只有通過熱愛學生,教書育人的具體行動才能體現出來。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過:“教育是人和人心靈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觸。”他用詩一般的語言十分確切地指明瞭教師對學生施加影響的方式和途徑。他還説,“我生活中最主要的東西是什麼?我毫不猶豫地回答:對孩子的愛。這一點自己也深有體會,愛自己所從事的事業,愛自己所教的學生。這裏需要説明的是,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屬於親緣關係,不是出於個人需求,而是來源於對教育事業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責任感,這是一種特殊的、充滿科學的、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愛。這種愛具體表現為教師對學生特有的一種親近感、期望感和獻身的熱忱。這種愛可以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可以在師生之間架起心靈上相互溝通的橋樑,可以轉化學生自身學習和進步的內在動力。正像一位同事所説:“有時自身感到很疲乏,當一走進教室見了自己的學生,不知從什麼地方那個勁兒就上來了。”我認為這就是一種愛的力量,有了這種愛,什麼金錢、享樂將會被拋於九霄雲外。教育是愛的教育,沒有對學生的愛就沒有真正成功的教育。就不可能建立起師生之間平等、和諧、融洽的關係,獲得學生的信任,贏得學生的支持,提高教育和教學的成效。

其三要做到“細微之處樹榜樣”。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除了忠於事業,關心熱愛學生之外,還必須自覺地高標準地去塑造自己。教育家誇美紐斯指出:“教師的任務是用自己和榜樣教育學生。”也就是説,身正方能影子不斜。特別是國小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老師是智慧的象徵和人格的化身,教師的言行就是道德標準,教師的思想、言行、作風和品質,每時每刻都在影響着學生,對學生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學校無小事,處處是教育,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欲正人先正己。同時作為一名教師,就努力使自己得到全面的發展,努力形成一種健康、完好的、和諧的人格:德才兼備,言行一致,不拘小節,聰明過人,舉止穩重等等。

總之,從事了教師職業,就意味着我們整個人生航程始終面臨着人格上的挑戰。特別在新的歷史時期,作為一名教師,一定要時刻銘記自己的職業道德,工作中履行職業道德,才真正稱得起是一名教師。

越來越愛吃的我作文2

我素來愛吃,這是鄰里廣為流傳的“佳話”了。

且不説吾在吃貨界有多大的豐功偉績,單憑幼時之舉,足以反映我對於“吃”的遠大抱負與追求:抓週之際,我不為滿桌的鈔票所誘惑,毅然決然選擇了水果糖。聽奶奶説:這一抓,讓爸媽失望了好久。為增長知識,我放棄了看神兵小將的時間,去專研美食欄目。那時,吃對我來説是一種最純粹的快樂,只是單純地滿足最簡單的口腹之享,在吃中品出一點童趣。

後來上國小,我仍不減幼時風采,每天僅有的一兩塊錢去小賣部救贖我的零食子民們,將它們裹在懷裏,掖於腋下,逃過老師的視線,帶進教室,趁老師扭頭板書的空兒,悄悄點點前後位,從課桌底下塞給他們糖果,臉上卻表現得全神貫注的樣子,與老師玩起地下戰。那時的我,不管自己有多少零食,都樂於與同學分享,看他們吃得蜜兒甜,習慣性地摸出一顆塞進自己嘴裏,彼此會心一笑,那喜悦夾雜着糖果的香味迅速擴散開來。那時,吃是一種分享,是一種無私而又純潔的友誼。

國小還未上完,老爹突然要去西藏闖蕩拼搏一番,作為他吃貨聯盟的一員,我自然當仁不讓,一馬當先,去追隨他開拓新的吃源。豈料風乾肉、糌巴、酥油茶不是吾等初級吃貨能領悟真諦所在。終於不幾日便開始懷念起家鄉老母雞湯下掛麪的味道。約莫臘月中旬,小姨將家裏的臘腸送來,母親歡喜着將一小塊臘肉切成薄片,餐廳皆是鼠竄的孩子,終於開飯了,白氣騰騰的米粥就着臘腸,晶瑩剔透的腸衣怎禁錮得住蒜泥葱姜所煲透的肉香?箸尖輕觸腸衣,“噗”內汁溢出,香氣瀰漫了整個房間,我彷彿從這香氣中聞到故鄉的味道——故鄉風的甜美、泥土的芬芳……輕輕地夾一片臘腸放進嘴裏,再抿一口香濃的火粥,喝得胃都暖嘍!西南單調的冬也在這種味兒中有了姿色。不覺淚已滿眶,那時,吃是一種思念,一種思鄉之情,故鄉的美味漸漸成了故鄉寄來的家書。

如今的我依舊愛吃,在吃中品味着童趣、友誼與成長。

不過,站在體重秤上,我不免甩甩冷汗,看來,愛吃的同時,我還要堪憂自己的體重啊!

將吃進行到底!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