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必備】讀後感的作文集錦七篇

作文2.63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後感的作文7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必備】讀後感的作文集錦七篇

讀後感的作文 篇1

“時光如水,生命如歌。”在白駒過隙間,我們又送走了緊張的一學期,迎來了又一個暑假。俗話説:業精於勤,荒於嬉。這個暑假,書成了我最好的伴侶。

這幾天我讀完了黃蓓佳的新作《餘寶的世界》,隨着黃蓓佳優美的文筆又認識到了另一個世界。

餘寶的父母都是城市中的外來人員,在最底層為了生活苦苦奔波、掙扎,勉力支撐起五口之家。豈料,一連串的變故紛至沓來:父親的老闆成為車禍肇事人,而父子倆竟然是目擊者;餘寶的國小停辦,需要大筆擇校費才能轉學;親戚身患重病,走投無路;好友意外身亡;父親鋌而走險,又突然失蹤……這個男孩在11歲時面臨的一切,如同狂風驟雨一般打得人喘不過氣來,幾欲抓狂。黃蓓佳把一幀幀真實到殘酷的畫面,明明白白地攤開在我面前。

大多數11歲的孩子,應該整天就是上學、回家、功課、玩耍,除了分數就沒有別的值得擔心了吧?而這些對於餘寶來説,簡直是白日做夢,是痴心妄想,説得難聽些就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這一切都只因為因為他是個外來工孩子。我也是個外來工孩子,每天都要一邊上學一邊幫助分擔家務,簡單的飯菜都是必修的“功課”。

餘寶他和一些獨生子女不一樣,他們是含着金湯匙長大,在錦衣玉食中成長,雖然也有辛苦和掙扎,但這些和餘寶的經歷比起來,根本不算什麼,面對這一切,主人公餘寶卻懷有人世間最純真可愛的心靈。

現實是殘酷的,餘寶的世界,是發生在我們現在社會上的另類故事,他的成長,是我們這個光鮮世界背後的另一種成長。卻也告訴我們:現實殘酷,然而擁有什麼樣心靈的人,會擁有同樣的世界。

讀後感的作文 篇2

我最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我的同桌是上帝》。裏面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裏面講了很多的故事,雖然都是童話故事,但是有許許多多的道理。其中有一個故事講是這樣的:上帝變成了一個國小生尋求自由,條件是在一天之內和同桌交成朋友就可以獲得一年的自由。於是上帝變成了一個叫尚第的國小生進入了學校,可是因為同桌馮離離的嫉妒,所以她覺得這位叫尚第的同桌不好,沒有同意和上帝交朋友,上帝就沒有了自由的機會。

其實在我們生活中裏也一樣,我們就像被關在籠子裏的小鳥,沒有了自由,因為家長總是讓我們學這學那,沒有自由。但自由中也要學習知識,不能浪費大好時光,不然等我們長大了就後悔也來不及了。

所以我們不要嫉妒他人,自由的生活。作文

讀後感的作文 篇3

魯迅是懷着一腔赤誠從東京到仙台,他不願整日面對那些迂腐的同胞,成了第一個仙台的中國留學生,食不果腹也好,至少這裏沒有讓他為了別人的身份而感到恥辱的人。

他認為他能快活着學成,回國,治病救人,可人心又是何其難醫?影片裏的中國人看着同胞慘遭屠殺是麻木的,中國是一個只有需求沒有追求的國家,魯迅才反應過來。他認為人健康了,就能擺脱“東亞病夫”的帽子,可他縱然千般能耐,醫出的也是一具具被自私與懦弱架空的健壯皮囊,被敵國當作戰利品論功行賞。若説中國人的劣根性是種子,中國人是花果,那魯迅也只能修修花葉,最終那果實還要被別人踐踏摘來,他就是再如何努力,也動搖不了根深蒂固的種子半分。放棄自己熱衷很久的事情是很難的,可魯迅還是因為一部影片便棄醫從文了。

他知道他學醫是為醫人,那麼此時從文,是要醫國,可僅憑魯迅一人想改換朝夕太難,也許少他一人也沒什麼,他清楚這點,可還是想勉力一試,萬一他的哪部作品就成了中華民眾覺醒的轉折點了呢?再不然,縱使中國最後敗了,他也能讓後世知道。不是所有中國人,都甘做亡國奴,也有瘦弱的“東亞病夫”會僅憑“華夏”這飄渺了五千餘年的信仰而肝腦塗地在所不惜。他放下了手術刀,提起了筆桿,繼續在焦土上戰鬥。他一直期盼着,讓他做出這個決定的影片裏國人麻木不仁的臉被染上些色彩,即使是悲哀的也無妨,起碼中國,終於要甦醒了。

讀後感的作文 篇4

這幾天看了《那個騎輪箱來的蜜兒》這本童話,給我很大啟示:那就是。

故事裏有個小女孩叫孟小喬,她聽到爸爸媽媽在吵架,吵誰出去找保姆,這時,孟小喬自己走出家門找到了保姆——蜜兒,蜜兒是騎着輪箱而來到她們家,她就成了一個神祕的人物,因為有許多奇怪的事情在他們家連綿不斷的發生了。蜜兒被孟小喬認為是位仙女,但蜜兒始終不承認自己是仙女,實際上蜜兒就是一位仙女。蜜兒在幫孔一夫找到了“永遠也長不大孩子”的小人精。一天夜裏,蜜兒帶着夢的籃子去採集夢,結果,被孟小喬發現了。孟小喬對蜜兒發誓,不告訴別人,不然,蜜兒就會永遠離開孟小喬,但孟小喬還是不守信用,告訴了她的幾個同學,最後,蜜兒真的走了,留下了她的`輪箱。

這篇故事告訴了我:做人要誠實、守信用;誠實和信用比什麼都重要。誠實和信用是精神財物,是用金錢買不到的。另外,這篇故事還告訴了我:小人精就在我身邊,只要有一顆善良、誠實、守信用的心,她(他)就是小人精。

從這本書中,不僅告訴了我做人的道理,也告訴我要去做一個誠實、善良、守信用的人。

讀後感的作文 篇5

俗話説:好人有好報,你幫助別人,別人也會幫助你。今天,我就讀了一個這樣道理的故事,名叫《百鳥牀》

故事的大概內容是這樣:有一個木匠,他的手藝很好,他做了三十三年零三個月的工,做過九百九十九張牀。可是自己卻沒有睡過一張像樣的牀,他立下志願,要做張非常好的牀給自己誰,他聽説在南山的萬丈高崖上有一顆寶樹,如果誰能用寶樹做成寶牀,就會得到幸福,但是,只有勇敢的人才能得到寶樹。

他拿上工具和乾糧就上路了。因為他在路上救了百鳥王的孩子——小鳳凰一命,所以在路上一遇到困難鳥兒們就來就他,木匠就這樣順利的拿到了寶樹,刻成了寶劍。還把寶牀上刻上百鳥,哪知道刻一隻鳥就活一隻,刻完了鳥兒也都活了。一些大財主知道後都想要百鳥牀,可百鳥們用嘴把那些財主啄死了,此次他就和鳥兒們過上了美好的生活。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你幫助別人,別人也會在你有困難時幫助你。

讀後感的作文 篇6

我們這行職業和勞動工藝的精神基礎和哲學基礎就是這樣:為了在學生眼前點燃一個知識的火花,教師本身就要吸取一個光的海洋,一刻也不能脱離那永遠發光的知識和人類智慧的太陽。” 吳非 先生也説:教師比學生善於學習,他才有資格“教”,因而才可能是“師”;也只有比學生清楚學習的作用,他的“教”才是有價值的。

一個好教師就是這樣的人,他精通自己所教的科目據以建立的那門科學,熱愛那門科學,並瞭解它的發展情況——最新的發現、正在進行的研究以及最近取得的成果;他永遠不會説:我的知識已經積累夠用一輩子了。他一生都在為上好一節課而準備着;他如飢似渴地讀書,把讀書作為精神的第一需要;他對學生懷着真摯誠懇的感情,把自己的心奉獻給他們。

讀後感的作文 篇7

今天,我終於把《在印尼的小島上》這本書讀完了。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趙小敏老師和他的兒子星傑在印尼的打拉根小島上教書所遇到的很有趣的事。瞭解到了很多與我們不同的上課方式和印尼的風土人情。

我覺的這本書非常好看。通過這本書,讓我知道了在太平洋和南中國海之間,有一個沒有地震、沒有火山、沒有海嘯、沒有颱風,年均氣温25度和29度之間的小小美麗海島——打拉根。穿着“廣州包子、廣州饅頭”制服的員工而餐廳裏卻偏偏沒有“包子”和“饅頭”的怪事。特別的張老師,73歲了還在教書,她可比我的爺爺奶奶還要老呢。

印尼的小朋友學寫漢字——“批發”寫字、印尼的小朋友不知道什麼是“河”令我很驚奇;白屁股的牛、水泡樹公園、吃自己幼子的科莫多巨蜥都令我感到很新奇。最令我感動的是中文在打拉根的流行以及印尼小朋友學習中文的熱情,和對老師的熱愛。趙小敏老師是從廣州到打拉根教中文的,感覺特別親切。

長大了我也想看看趙小敏老師教過的學校,看看這個世界上的小小美麗海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