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過於喧囂的孤獨》讀後感

作文2.42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過於喧囂的孤獨》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過於喧囂的孤獨》讀後感

  《過於喧囂的孤獨》讀後感1

更多的是一種壓抑,一句話一直在重複,三十五年來,我用壓力機處理廢紙和書籍。

以第一人稱續寫,寫了打包工,在廢紙回收站工作了三十五年。三十五年,比起別人看見的黑暗,骯髒,勞累,他感覺到的更多的是一種充足,滿意。儘管,每次廢紙堆滿院落,主任的嚎叫,他只是慢慢地,把整個事情當做一個神聖而虔誠的事情去做。每一份打包都會有自己的小心思,會有複製品的包裝紙,會有一本很好的書夾在裏面。會去挑出自己最喜歡的書,作為自己的福利,作為一直以來精神上的富有。會拿出自己最喜歡的書,細細的閲讀,不忍心毀壞,就只是收藏,儘管那些書籍隨時可能倒塌,永遠搖搖欲墜。他會因為這樣一個地方經歷自己的一生,或者説,他的一生,就已經全是這裏了。老式的打包機,兩個按鈕,就是他的一切,他會想到有時會被鏟進去的小老鼠,也會偶爾去傾聽兩個老鼠團體打鬥的聲音,生活在別處,他所期待的世界,在書中的芸芸眾生。

後面的轉機可能就是一種參觀,巨型機器的參觀,他也是第一次知道真的就是毫無感情的流水化作業,沒有人去在意那樣一本書的慘叫,也沒有人會在意書籍的聲音。就只是去完成這樣一個任務,工作之後,去享受自己的人生。沒有人會像他一樣,會頻繁的加班,會頻繁地犧牲掉自己的節假日,就因為自己所找尋的那種快樂。他們好像去過狠毒地方,好像到過很多的城市。可是大概,沒有人會比他更瞭解很多地方的故事,沒有人會比他更瞭解到一些城市的魅力,就只是在街邊走一走,就已經足夠的幸福了。他們不用在那樣一個骯髒的地方工作,穿着乾淨整潔的工作服,喝着牛奶,是他所理解不了的奢侈與光明。這不是屬於他的生活,不是屬於他的時代,儘管時代終會過去。會因為工作效率把他辭退,就像他當時參觀的那樣,就只是工作,只是流水化的作業,只是打包,只是麻木。他忍受不了這樣的生活,也從來不可能去忍受沒有了這份工作的生活。他決定,就像一本書被壓縮的過程,他為自己選擇了這樣的結局。

這樣的一個結尾,沒有人知道,三十五年,他曾一直在這裏工作,為了這份工作,付出了他的經歷與本應該有的生活。他站在那堆書之中,看似比所有人都窮困,可是他比所有人都富有,他有自己想要去探尋的世界,有自己所感興趣的方面。只是沒有人能夠理解,沒有人能夠分享。就好像是在喧囂人羣中的獨自靜默,就好像是別人無法理解的,萬家燈火間的孤獨。

他離開了,很幸福,很滿足。

  《過於喧囂的孤獨》讀後感2

當我在嘈雜的人羣中,當我必須置身於這樣一個環境中,而我只想安安靜靜地,去思考,去做自己的事。獨處,這是一種內心所支撐的力量。

偶然被推薦到這本書,友師説她在夜裏讀哭過幾次,連個性簽名都換成了書裏的名句,它對我的吸引便更大了,迫不及待閲讀,本以為生活只是按部就班走下去,才知道,原來,還有這樣的活法。

主人公漢嘉是一位廢品回收站的打包工,他持續這項工作已經三十五年了,他喜歡書,他痛恨那些摧殘、踐踏甚至毀滅人類文化的愚蠢暴行,他認識到自己的無能為力卻依舊可以自己去認真地保護。那個蒼蠅成堆、老鼠成羣、潮濕惡臭的地下室被他稱為“天堂”,他無意中獲得了許多學識,他把那些珍貴的圖書從廢紙堆中撿出來,藏在家裏,抱在胸口。他不是在讀,而是一點點的品,像嘬糖果似的嘬那些美麗的詞句。最終把自己打進了廢紙包,乘着書籍飛向了天堂。

這是他愛情的憂傷,更是文化的憂傷。

“三十五年了,我置身在廢紙堆中,這是我的LoveStory。”

漢嘉喜歡書,三十五年來,他從廢紙回收站陸續帶了兩噸重的書回家,大大小小的書籍堆滿了貯藏室,廚房,廁所,為了容納這些書,他甚至在牀上搭了隔板,將書一直碼到天花板,自己每天就睡在這厚重的書山之下。他的學識無意中獲得的,這是一種無意識後的幸福,書籍最能填補人的內心,即使讓你不停的重複着一件事情。這小小的擁擠髒髒的的地下室是他無限的空間,除此之外全是喧囂。

“天道不仁慈,但也許有什麼東西比這天道更為可貴,那就是同情和愛,對此我已經忘記了,忘記了。”

時代發展越來越快,那些堪稱經典的東西不被保護就逐漸消失。無數的文字和圖畫會銷聲匿跡在一個個被打的包中。機器是冷酷的,打包的人可能已經木訥,對於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對於這些消逝的東西,只能留下所能留的,然後平靜的看着其他離開。時間的考驗,幾百年後這些經典又有多少能真正留在人們的記憶中?我們渴求知識,渴求思想,渴求更好。無法改變時代,卻也要勇敢面對。

塵世喧囂,獨善其身。

“我們唯有被粉碎時,才釋放出我們的精華。”

我一直在想,一個人的價值到底怎樣才能體現出來。總有人告訴我們説,你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其實不管是我們崇拜的聖人,還是微不足道的個體,我們每個人都是有價值的,只是價值的大小不同,所體現的地方也不同。漢嘉説有兩樣東西永遠使我的心裏充滿了新的、有增無減的驚歎,閃爍的夜光和內心的道德法則。浩翰星空,那是億萬年前的光,內心的標杆,是我們對自己的價值準則。

“那時候我已在內心找到了力量,使我能目睹不幸而漠然處之,剋制自己的感情,那時候我已開始懂得目睹破壞和不幸的景象有多麼美。”

三十五年,漢嘉依然可以把一件事做的最好。我的人生,現在已過二十年,我卻沒有一件不停堅持下去的事。漢嘉拒絕離開他的世界,他的天堂,他的小小的地下室,那是他心靈最能慰藉的地方。一個人的孤獨並不孤獨,不管這個環境有多麼喧囂,我的孤獨,巋然不動。

其實人生就是這樣,一件事,認真的去做,即使很久很久,即使看到了灰暗處到了疲憊期,依然能勇敢的去面對,依然能很用心的去完成,依舊堅持,那就是內心的力量。

桑德堡説,人最終留下的,不過是夠做一匣火柴的那點磷和充其量也只夠造一枚成年人可以用來上吊的螞蟥釘的那殿鐵。

潸然淚下的,是看到他的舅舅喜歡將收藏的小金屬片,銅片、錫片、鐵片和其他菜色的金屬片放在鐵軌上,火車駛過後撿起這些奇形怪狀的小碎片分門別類的存放,起名兒,舅舅去世後,他拿着這些灑在棺材裏,身上像是堆滿了獎章、紀念章、勛章,赫赫顯要。我的舅舅躺在棺材裏那樣神氣,彷彿是我製作的一個非常漂亮的包”時,以及他處理已經快消失完的舅舅的遺體時,不禁潸然淚下。舅舅的信號塔是舅舅的世界,正如漢嘉那個擁擠的髒髒的地下室。那是他,是他們所向往的世界。

內心充滿力量的人,是不懼生死,更不懼孤獨的。

有人説,當你的興趣變成專業時,你就不會再熱愛它。從小就十分喜歡朗誦,雖然當時沒想過要走這個專業,但既然選擇了,就不要後悔。依然充滿希望,不斷前行。進入大學,其實很多時候都是一個人,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練聲,一個人去圖書館,但並不孤獨,因為我知道內心的堅持的力量有多重要。喧鬧的人羣中,更珍貴的,是內心的堅守。

很喜歡唐代詩人法振説的:“西山有清士,孤嘯不可追”。一路走來,並不孤獨,很多事情,還是要一個人去承擔。

因為我有幸孤身獨處,雖然我從來並不孤獨,我只是獨自一人而已,獨自生活在稠密的思想之中,因為我有點兒狂妄,是無限和永恆中的狂妄分子,而無限和永恆也許就喜歡我這樣的人。

學會用智慧調節情緒。

多想認真去做一件事,一直堅持下去。不管旁人的眼光,不管世俗的偏見,在塵世的喧囂中,找尋自己的孤獨。過於喧囂的孤獨,並不孤獨。

  《過於喧囂的孤獨》讀後感3

本書是作者最重要的代表作,醖釀二十年,三易其稿。正如作者自己所説“我為它而活着,併為寫它推遲了我的死亡”。小説詩意地敍述了一個在廢紙回收站工作三十五年的打包工漢嘉,他把珍貴的圖書從廢紙堆中撿出來,藏在家裏,抱在胸口。他狂飲啤酒,“嘬糖果似的嘬着”那些“美麗的詞句”。這是一個憂傷的故事,愛情的憂傷,文化的憂傷。漢嘉最終將自己打進了廢紙包,他乘着那些書籍飛昇天堂。

漢嘉或許真是孤獨的在廢紙堆裏從事他日常賴以維生的工作,卻不斷在各種知識領域中來回穿梭,而享受了孤獨中交戰不已的喃喃絮語,總覺得「過於喧囂」是真好的形容,漢嘉所享有的不就是這些?而那個享受下午茶豐饒滋味的我所觀看彷若無聲電影的`畫面,卻是另一種極端。後來我竟隨手拿出揹包裏的《過於喧囂的孤獨》恣意的讀了起來。妻後來端來了份口味清淡的小火鍋當成是我們所共享下午茶的最後一道美食,身旁那一桌情侶早已離開,留下半桌端來卻只吃了幾口的菜餚,離開的時候似乎也沒有感覺到不安,仍兀自沉浸在他們自以為是的浪漫裏。

米蘭·昆德拉説:他是我們這個時代最了不起的作家。赫拉巴爾的作品大多描寫普通、平凡、默默無聞、被拋棄在“時代垃圾堆上的人”。他對這些底層人物寄予同情與愛憐,並且融入他們的生活,發現他們心靈深處的美。他的小説是最具捷克味的作品。赫拉巴爾説:“最大的英雄是那個每天上班過着平凡生活的普通人,是我在鋼鐵廠和其他工作地點認識的人,是那些在社會的垃圾堆上而沒有掉進混亂與驚慌的人,是意識到失敗就是勝利的開始的人”。

  《過於喧囂的孤獨》讀後感4

提到捷克文學,所有的人都會説出這個名字:米蘭昆德拉。而昆德拉本人曾宣稱:如若有人要為蘇聯佔領捷克斯洛伐克結束後的時代命名,他必得稱之為赫拉巴爾時代。

博胡米爾赫拉巴爾,這位20世紀下半葉捷克最偉大的作家,以其獨特的風格和題材直接影響了捷克文學的發展:他創造了捷克啤酒館的神話,他把對這個世界邊緣人的完美注視和傾聽搬到自己的小説裏,他坦然地把普通人的聊天與深邃的哲學思維糅合在一起,他用充滿詩意的和善意的眼睛去透視灰暗的日常生活,發現底層珍珠的熠熠閃光,被稱為“捷克文學的悲傷之王”。

孤獨有很多種,唯獨赫拉巴爾的這一種被稱作是“過於喧囂的”,《過於喧囂的孤獨》的情節非常簡單,它講述是廢紙收購站打包工人漢嘉三十五年在廢紙堆上與閲讀為伴的故事,一個關於靈魂的事,一個被作者稱為“love story”的故事。

三十五年來,漢嘉用一台打包壓力機處理廢紙。廢紙中,從百科詞典到藝術哲學無所不有,漢嘉骯髒的身上蹭滿了文字。漢嘉説:“我讀書的時候,實際上不是讀而是把美麗的詞句含在嘴裏,嘬糖果似地嘬着……我喝酒是為了活躍思維,使我能更好地深入到一本書的心臟中去,我喝酒是為了讓讀到的書永遠使我難以入眠……”為此,他從一筐筐廢紙中淘揀出伊拉斯莫的《愚人頌》,也逐字地記錄在那一疊疊被打成包的廢紙中,那些奇異思想、闊大宏論、精妙比喻如何與污垢、垃圾、血水、泥漿安穩地混居――“在這個世界上惟有我知道,哪個包裏躺着――猶如在墳墓裏――歌德、席勒,哪個包裏躺着荷爾德林,哪個包裏是尼采”……

就是這樣一個卑微的廢紙回收站的工人。卻定時為教會圖書館和民族學教授免費贈送好書,更會為了將普魯士王家圖書館精美藏書因成為戰利品而將按照廢紙價格:每公斤售價一外匯克朗裝上火車賣給瑞士和奧地利而深感犯罪感。“那時候我已在內心找到了力量,使我目睹不幸而漠然處之,剋制自己的感情,那時候我已開始懂得目睹破壞和不幸的景象有多麼美……”

閲讀、領悟、回憶和蒼涼,彙集了爭戰的老鼠、瘋狂的蒼蠅,轟鳴的機器,造就了屬於一個孤寡老人的“過於喧囂的孤獨”。對人類文明的珍惜,如此便有新一種表現方式:在每一個廢紙包裏放一本攤開的書,外層包裹名畫複製品,連同免不了被同時擠壓致死的骯髒動物,成為一個方方正正的包裹。

這喧囂是我們無法憑空想象的,這喧囂正是無情的大自然創造的一種恐怖,“在這種恐怖中一切安全感都已毀滅,比痛苦更為強烈”, 一邊是下水道里激戰的鼠族,一邊是梵高"向日葵"的明燈。到了最後,他親眼看到年輕人和新型打包機器即將代替他的位置以及他和所有老式打包工人邊處理廢紙邊看書的工作方式,年輕人練習將嶄新的書籍扯下封皮,將書瓤扔給機器,看都不看一眼,他開始不斷地重複説,“天道不仁慈”,書都被這些手扯得毛髮倒豎。處理廢紙變成沒有人性的工作,這讓漢嘉心痛不已。最終他失去了工作,以便讓位給這些機械工作、高效率的年輕人接替他的崗位和他的水壓打包機。

他便將失去一切。你會看到一個人失去三十五年來的唯一的生存方式和喧囂的孤獨時,便是無以延續的死結。他在微微的醉態中看到整個布拉格從外延、到自己所在的地點,全部被擠壓,打成一個巨大的廢物包裹。

若列舉此書所談到的著作和畫作,毫無疑問是一個宏大的書單。這既使人產生反覆閲讀的慾望,也令人倍感困頓,在這樣的消費時代,仍然有大批的思想、真理被打包賤賣,我們是否能像漢嘉那樣咀嚼出書本和人生的真諦?

也許是這樣的暗示,或是不可避免的絕望,他真的將自己送往三十五年來朝夕相處的壓力機器。他最終將自己也打成了包。作為他鐘愛並熟悉的終結方式,安靜迎接不仁慈的命運,把自己等同於哲學和名畫,隱喻於最終的命運。

這確實是世界上最感人的love story。所以赫拉巴爾無比動情地説“我為這本書而活着,併為寫它而推遲了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