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精品】年俗作文500字四篇

作文1.02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年俗作文500字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年俗作文500字四篇

年俗作文500字 篇1

舊的一年即將過去,大家將迎來20xx年。大家這裏的年俗有包餛飩、做糰子、年夜飯貼春聯等等。

你看,一早外婆和奶奶就在廚房中準備包糰子和包餛飩的材料,餡料有蘿蔔絲肉和豆沙餡、青菜肉餡的。終於大家開始包餛飩了,大家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青菜肉餡,把餡放在皮子中間,皮子再對摺一個再繞一下,用手指沾些水在皮子上,把上面的兩個角粘在一起,這樣一個餛飩就包好了,經過大家的齊心協力,餛飩很快包好了。中午的時候,大家就用自己的勞動成果——餛飩,下了一大鍋大家齊分享,我盛了一大碗,便開始狼吞虎嚥起來,哇,真是美味極了!

接下來,大家開始包糰子了,青團是綠苣頭和糯米粉製作而成的,裏面是豆沙餡的,這是我最喜歡的。而白團子則是用青菜肉餡和蘿蔔絲肉餡包的。下午糰子開始上鍋蒸了,它們一個個被放進蒸鍋裏,經過二十分鐘的蒸制,變成了表皮亮晶晶的美味,出鍋後,我又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個青團,哇,好燙!

再説一下吃年夜飯貼春聯吧,大年夜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大家在一起高高興興地吃起了香噴噴的飯菜,大家在餐桌上舉杯分享。吃完年夜飯,開始貼春聯了,大家先把去年的撕掉,然後用雙面膠把新的貼在門上,這時感覺門面就煥然一新了。

吃完飯大家還能再放放煙花和炮竹,五顏六色的煙花在天空綻放,照亮了整個天空,整個城中籠罩在這快樂的氛圍之中,最後欣賞春節聯歡晚會。

最後希望你快快長大,天天開心。希望明年你可以回來過年,這樣大家就可以一起玩耍了。

年俗作文500字 篇2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人屠蘇……”這首詩描繪了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盛大的喜慶情景。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誌、喜慶心情的流露。經商人家。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為了新的一年大發大利。不過,據舊習認為,敬財神要爭先,放爆竹要殿後。傳説,要想發大財者,炮仗要響到最後才算心誠。

我的故鄉浙江和全國許多地方一樣,過年時都有一樣的風俗。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裏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七年級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户户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夾雜着處處的説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除了這些以外,我的家鄉還有一些不同的民俗。我就舉其中一個來説吧。

照田蠶,也叫"燒田蠶"、"燒田財",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民間祈年習俗。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卜新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

年俗作文500字 篇3

紅彤彤的對聯、喜豔豔的門神、熱騰騰的團圓飯、樂融融的全家福……今年的大年七年級,我們全家來到了龍潭公園廟會。廟會是大型的集市。大清早,廟門外小攤便吆喝起來,一條街被擠得水泄不通,滿懷的好心情,漫步走進廟門,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此年的生肖物,絨毛的、瓷的、中國結、玉的琳琅滿目,使人眼花繚亂。玲瓏剔透的玩意兒排放在貨櫃上,整齊有序,很是吸人眼球。

我很快看見有各種各樣的中國結,它們漂亮,鮮紅的大結,在加上下面有一些紅色的穗,顯得更加漂亮。我馬上跑了過去。那裏的老闆細心的為我講中國結的來歷。

他告訴我:中國結是中國特有的手工裝飾品,早在幾千年前就有了這種結。人們把它作為一種裝飾物品。到了清朝時期,人們開始給這種結命名,人們給它起名叫中國結,意思是:吉祥如意,雙魚結代表吉慶有餘等。

中國結有許多特點:每個結從頭到尾有一根線編結而成,每個基本結又根據其形。把不同的結飾結合在一起,或用其他有吉祥圖案的事物搭配組合,就成了造型獨特、絢麗多彩、內涵豐富的傳統吉祥飾物。

參觀完精緻的工藝品,便來到食品一條街,這裏四處飄香,千里之外也能聞着香味。食品街的都是小吃,聚集了八方美味。

我很高興,這裏有節日的氣氛,增添了無窮的樂趣,這裏有它的獨特風韻。

年俗作文500字 篇4

空氣中洋溢着新春的味道,新春帶來歡聚,歡聚帶來笑語。我家鄉是江西贛州,我雖是在園洲長大,但我對家鄉的春節卻並不陌生。

江西過年分大年小年,農曆12月24日是小年,除夕是大年。在除夕夜大人會給小孩紅包,表示吉祥如意。但園洲與江西的分量大有不同。在園洲,紅包大多數為5元或者10元。在江西,一個紅包最少有12元,最多有幾百元,最常見的是102元。整錢加零錢,表示年年有餘。

在除夕,大家會吃葷菜,雞鴨豬魚等。但在大年七年級,大家要吃齋飯,不吃肉。在園洲,凡是春節,大家通常有肉有菜,並沒有明確的規定。家鄉正月七年級,不能洗頭,不能洗衣服,不能掃地,因為大家認為一洗就會把財氣洗去,一掃就會把財氣掃去。

還記得年七年級,我穿着一身紅彤彤的新衣服去奶奶家拜年。“奶奶!新春快樂!”一進門我便大喊。屋裏十分整齊,乾淨。奶奶迎聲而來,看見我們,十分高興,説:“好!真乖!”奶奶臉上的皺紋舒展

開來,就像一朵美麗的菊花。奶奶穿着一件已經掉色的紅大衣,黑色的長褲,潔白的牙齒十分顯眼,我只是想:奶奶是不是沒錢?“給!”奶奶從兜裏掏出一個紅包給我。媽媽連忙説:“不用了!媽!”“沒事!給孩子的!”最終,父母未能阻止到“威力強大”的奶奶。我大喜:“謝謝奶奶!”奶奶也十分高興。外面的爆竹聲不斷響起,像是春節的笑聲。

標籤:年俗 四篇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