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精華】有趣的作文四篇

作文1.55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有趣的作文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華】有趣的作文四篇

有趣的作文 篇1

衣着服飾、飲食偏好、婚喪嫁娶、文化禮儀.....構成了各具特色的風土民情。學者們稱之為民俗。民俗屬於行為文化,民俗的演變與延伸,依託的是文化傳承。

孝道、感恩、和睦、團圓......是中華文化的重要元素。這些元素融入了日常生活,日積月累,就逐漸形成了祭祖敬老、感恩祈福、闔家團聚、除舊迎新、迎禧納福的春節文化。中國人把農曆新年稱作“春節”,也叫“年節”。過春節就是“新年”,春節的諸多習俗統稱為年俗。年俗活動,從臘月初八就開始了。接下來是祭灶、貼春聯、守歲、拜年、迎財神、逛廟會、鬧元宵,一直到過了正月十五,這個“年”才算過完。中國人的年文化可以上溯到殷商時代,是世界上最為古老,流行範圍最廣,參與人數最多的民俗。

“年”這個字最早見於甲骨文,形似一個揹負着田禾的人。從“禾”從“人”的年字,寓意着莊稼豐稔,收穫在望。寄託了人們對生活和美、家庭幸福的憧憬。年俗,作為一種文化載體,在千年流淌的歲月中,不斷地豐富着它的活動形式和文化內涵。其中的除夕守歲,就是一個流傳了兩千多年,一度盛行於巴山蜀水、大江南北的年俗。早在魏晉時期,就有關於守歲的記載。西晉周處的風土誌中有這樣的描述:“除夕夜,圍爐而坐,達旦不寐,謂之守歲。”“圍爐而坐,達旦不寐”,既有對逝去歲月的惜別之情,也有對新一年美好希望的憧憬。孟浩然在歲除夜有懷中寫道:“守歲家家應未卧,想思那得夢魂來。”宋朱淑的除夜也有類似的描述:“窮冬欲去尚徘徊,獨坐頻斟守歲杯。”

守歲守的是什麼?有説是去疫避邪的。除夕古稱“窮年”,新年為“發春”。整夜不睡,為的是擺脱窮年,迎接發春。還有一種説法是辭舊迎新,在這“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除夕之夜,人們會比往常更強烈地感受到時光的飛逝,生命的珍貴。於是就產生了一種對如水年華悄然逝去的惜別留戀之情。宋人席振起有一首守歲詩,寫道:“相邀守歲阿戎家,蠟炬傳紅向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嗟歎珍惜之情流露無遺。不過蘇軾卻不這麼認為,他在一首守歲詩中寫道:“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他是在説,人們應該珍惜的是當下,而不是已經逝去的過去,及尚不確定的未來。李世民也寫過一首守歲詩:“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階馥舒梅素,盤花捲燭紅。其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可見“守歲”不僅百姓在守,帝王也在守。作為一種民俗,“守歲”能相延至今,昭示的是我們民族文化的強大凝聚力。

央視“春晚”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創辦以來,已經陪伴我們度過了三十多個除夕之夜。可以説,看“春晚”已經成了當代民眾除夕守歲的一部分,成為大年三十約定俗成的行為方式。看“春晚”似乎正在演變成一種新的民俗。除夕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天,過了這一天,年輕人長了一歲,老年人老了一歲。但不管是少年還是老人,守望着這一年的最後一天逐漸離我們而去。應當是一種提醒,提醒我們要珍惜人生,珍惜曾經經歷過的酸甜苦辣。

有趣的作文 篇2

一天早上,毛毛蟲﹑小和蝴蝶找到了半個殼,他們把它小心翼翼地放在草地上,又找來一塊木板,架在雞蛋殼上,小螞蟻和毛毛蟲就開心地玩起了蹺蹺板,蝴蝶在一旁為小螞蟻加油打氣。小螞蟻發現自己用盡全身力氣也蹺不動毛毛蟲,頑皮地説:蟲大哥,我都蹺不動你了,你該減肥啦!

過了一會兒,小螞蟻和毛毛蟲玩累了,就想着能像蝴蝶一樣飛上藍天,於是就向借來了絲,又找來一個紅色的塑料袋,用上蛋殼做了一個熱氣球。熱氣球載着毛毛蟲和小螞蟻飛上了天空,蝴蝶圍着熱氣球飛來飛去。熱氣球越飛越高,花啊﹑啊﹑草啊都變小了,毛毛蟲説:螞蟻老弟,你看,地上的都比你小了呢!小螞蟻緊緊地拽着熱氣球説:我我頭暈!有有點兒恐高!看着小螞蟻害怕的樣子,毛毛蟲和蝴蝶捧腹大笑。

到了下午,突然下起了傾盆大,他們就用樹枝撐起雞蛋殼變成一把大傘,他們躲在傘下,一點兒都沒淋濕。毛毛蟲和小螞蟻看着外面豆大的雨點兒,盼望着雨早點結束。

雨停了,天也黑了,他們就把雞蛋殼翻過來,找來小樹枝做把手,用一片大大的樹葉當被子,做了一張的搖搖牀。他們躺在雞蛋殼裏,蓋着樹葉被子,相互依偎着甜甜地睡着了彎彎的不忍心打擾他們,也閉上了,陪着他們一起睡覺呢!

有趣的作文 篇3

最近,我們上了《竹節人》這篇課文,裏面的竹節人十分有趣,令我不禁想要做一個來玩。

説幹就幹,趁着漫長的國慶假期,我在小區的竹林裏撿了幾根細竹子拿回了家。作業做完之後,我就開始做了。我先把竹竿放到我的木工桌上——一張刷着紅漆的老式桌子,拿出小刀,切掉了除主幹外的其它側枝和裂開的末端。然後,我從儲藏室拿出了鋸子,比劃着鋸了一段下來做手臂,再依照這段的長度鋸出了另外七段手腳的部分。要注意的是,如果遇到竹節的話,就只能把它鋸掉。之後,我又鋸了他的身體,要比手臂長。此時,我已經累得筋疲力盡,手連鋸子都要拿不動了,汗水浸濕了衣服。我不禁想到,鋸木頭可真累啊!古代的鋸子可能還沒有現在的鋸子好鋸,古人又是如何鋸出來故宮等建築的柱子呢?我坐在椅子上,休息了一會兒後,又繼續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竹節人的製作。

我來到儲藏室,找到了手動鑽孔機,選了最小號的鑽頭裝了上去。要在竹節人的`身體部分上鑽兩個孔,來穿固定竹節人手臂的線。可是竹子是圓的,操作鑽孔機要兩隻手,所以不是竹子滾走了,就是鑽孔機用不上力。最後,我將鑽頭取了下來,手拿着鑽頭,鑽出了兩個很細的孔。通是通了,可是如果要穿過兩條線,可能卡住。於是我又找出兩根粗細不一的鐵絲,將兩個小孔拓大。

這樣就到了最後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穿線。這個看似容易,實際很難,主要是有一次要直接橫穿兩個孔。不過好在我用的不是毛線,而是漁線,不會分成很多股。因此,在多次失敗後終於成功地穿了過去,再在他手上把細竹子繞住做武器。由於竹節人需要有條縫的表演台,媽媽就拿氣釘槍和四塊木板做了一個小型表演台。可以一試,卻發現竹節人站不起來。

爸爸認為,是竹節人身體太重了。我還發現關節之間的摩擦力、腳與表演台的摩擦力都太大了。於是我將線拆開,將身子鋸短了一些,仔仔細細將每個關節都拿砂紙打磨了一番,並用在網上查到的方法,拿來了二個一樣的鈕釦放在腳底,做他的“鞋子”。最後,再重新把線穿好,完成了“升級”。

我帶着升級完畢的“竹節人2.0版”信心滿滿地試了起來,可卻發現他只能勉強站立,無法打鬥。我想一定還是太重了,再把四肢鋸短一些應該就行。可是我一算,一共要鋸9次,那還不如再做一個呢,畢竟,我的竹子還有多。於是,我將身體和四肢都縮短,並將細竹子削尖,綁上紅線,做成了一隻紅纓槍,給“竹節人3.0版”做武器。這個版本的比2.0版本的好多了,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上。他站立容易,而且會打鬥,我感到十分滿意。我將線一拉,他就一個鯉魚打挺站了起來,隨着我兩手的線一邊鬆,一邊緊,他拿着紅纓槍不斷搖晃手臂,真如古代戰場上的戰士威風凜凜地戰鬥着。

我看着我們做出來的兩個竹節人,心裏十分自豪。

有趣的作文 篇4

這是我們去新疆旅遊的第三天,導遊帶我們進入了一個村落。他説整個中國只有這裏有圖瓦人,僅僅才兩千人。

圖瓦族是一個非常特別的民族。他們學習語言非常的快,差不多每個人都會三四種語言,普通話也十分的標準流利。他們那兒還有一種獨特的樂器,叫索兒。以前曾有幾個音樂學院的人去他們那兒想吹響他們那獨特的樂器,可都沒有成功,因為這種樂器是靠聲帶震動發出聲音的。如果讓我試試,我覺得自己肯定也吹不響。

走到一座木屋前,我們一步邁了進去,向左走進一個房間。剛踏進一步,我立刻被眼前的屋子迷住了,屋子的牆上掛着一張完整生動的老虎皮,還掛着一副盤羊角。我們一個個繞進去,盤腿坐下。我感到十分的好奇,不禁東瞧瞧,西看看。我看到他們家掛着一條白哈達和一條藍哈達,一位介紹的人説藍哈達是參戰才有的。過了一會兒,一個小夥子走進來給我們吹了一段索兒,那聲音不禁讓我聯想到,鳥兒那優美婉轉的鳴叫,泉水流下山澗時的聲音。一曲欣賞完,我似乎還沒有回味夠。他還大概説了這個民族的習性,生活習慣。還跟我們玩了數羊遊戲。最後一節課是教我們跳舞,音樂響起,他們便翩翩起舞。他們告訴我們要領:女的要想在水裏游泳一樣舞動雙臂,男的要像展翅翱翔的雄鷹,幾個大膽的遊客,竟也跟着跳了起來,雖然不是很到位,但是勇氣可嘉。

這次家訪不但讓我懂得了關於圖瓦族的許多知識,也讓我欣賞到了優美的舞蹈

標籤:四篇 精華 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