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節日作文四篇

作文1.11W

【第1篇】

節日作文四篇

《象山石浦開漁節》

象山石浦鎮是一個小漁村,在那兒最盛大的節日就是開漁節,也是人們最喜歡、最期待的日子,要是到了石浦沒能趕上參加開漁節,那就太可惜了。

開漁節這一天是農曆正月十三,傳説是海的生日,所以第一個活動就是—祭海。海是石浦人的朋友,他們在海邊從小長大在,自然對海有很深的情誼。大家都匯聚在沙灘上敲鑼打鼓,鎮上不論哪裏,到處都在放鞭炮,還有扭秧歌、唱歌等節目,大家都載歌載舞歡慶開漁節的到來,希望有個大豐收。

為了預祝來年有大豐收,人們還會將精緻的魚燈掛滿街,有些魚燈上還會有燈迷,各色各樣,五顏六色的魚燈掛在大街上,十分喜慶,也有人説:魚燈掛的越多,來年的豐收就越多,魚燈是石浦的特色經,它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呢。

開漁節,大家都十分開心,因為能捕魚了就有魚吃了。當然,開漁節怎麼少的了海上特技表演呢。表演各式各樣,但並不是平時的小表演,這“大表演”有很大的難度,像“海上飛人”等等節目是必不可少的表演。

還有一個習俗是“三月三、踏海灘”。這一習俗有很多説法,一個説法是不想讓出海打漁逝去的親人傷心,所以要開心去沙灘上玩耍;還有一個説法是農曆三月三左右氣温、地温會升高,所以要去沙灘拾螺。

開漁節必不可少,最重要的活動就是開船儀式了。開船儀式中,會出現一條“巨大”的鯉魚,寓意是“鯉魚跳龍門”來年大豐收,此刻人們都會大聲歡呼開漁,所有的漁船都像殺敵一般迫不及待的出海去,看到這場面,我彷彿已經看到了豐收時漁船滿載而歸的場景,這場面十分壯觀、振撼!

開漁節象徵着魚的大豐收,船都出海了,大家為即將滿載而歸漁船而歡呼,十分熱鬧,開漁節就是這樣熱鬧、隆重、獨一無二的!

【第2篇】

《杭州的清明節》

清明節是一個眾人皆知的節日,而清明節上墳,則是杭州的傳統習俗。

每到清明節,我就會和家人一起去墓地上墳,那裏埋葬了我們逝去的親人,我們是去看望他們的,要點蠟燭,招來他們的靈魂;再燒香祭拜,對其許願;然後燒一沓“元寶”,當做給他們一年的生活費;最後奉上美味的食物,供他們享用。這個與死者打交道的節日看似很嚴肅,其實呢,這個節日對於孩子們(包括我)來説,是一次外出郊遊的好機會,不但可以玩耍爬山,還有許多好吃的,絲毫沒有祭奠死者的沉痛之感了。

清明節前期,大家都忙忙碌碌,做了好多準備工作,如:燒許多美味的菜,去購買香、蠟燭,折元寶等,就連我們小孩子也要貢獻一份力量,就像我,學會了折元寶呢!(我就是來炫耀一下的,哈哈)

到了墓地,就先在逝去祖輩的墳前放上一籃表誠意的鮮花,然後在墳墓一圈灑一些酒,並給墳邊的松樹澆了水,再將飯菜取出放在墳墓上,將包裝袋裏的都打開,整齊的排放。在燭台上插上蠟燭,然後再取出香爐放於墓前,拿出香點燃,開始許願,許一個願拜一下,拜三下後即可把香插入香爐。這一切對我來説都是那麼的儀式化。

等待一頓飯的時間,期間將一疊黃色的冥幣點燃,再用元寶壓在上面(因為黃色冥幣燒着後就會飛起來)一同燃燒,將冥幣和元寶給“那邊”的親人送去。當一股濃煙升起,你就必須躲到逆風處,否則後果就是——象我上次那樣,不但薰得眼淚都出來了,還留下一臉的灰,十分尷尬。

等冥幣、元寶燒完後,就輪到我們大飽口福咯!印象最深的當然是清明糰子了,它是艾草和糯米粉打成的,通常甜的的糰子裏面會放上豆沙、芝麻醬,鹹的糰子裏面會放上豆腐乾、筍丁和鹹菜,綠色的糰子圓滑小巧,可好吃了!

吃完飯,我們就沿着墓邊的小路上山,走到極為陡峭、極高之處玩個盡興,才肯下山。

這就是對於我們杭州小朋友來説的清明節。

【第3篇】

《臨海的冬至》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一到冬至,這句童謠就回蕩在各個臨海人的腦海中,呼喚着在外奔波的臨海人回家過冬至。

冬至,這個節日對其他一些地方的人們來説無足輕重,但對於淳樸的臨海人無異於如過年,甚至比過年還要熱鬧幾分。

清早,天才剛剛破曉,集市上已是人山人海,每個人手上都提着一袋又一袋的蔬菜、肉、海鮮。滿載而歸後,就要開始準備一大桌菜餚了。這時家裏全體成員都該忙活起來,遵從主婦安排,洗菜的洗菜,燒火的燒火,大家忙得不亦樂乎,十分的.熱鬧。大概要花上大半天的時間才能燒好滿滿一桌子菜。琳琅滿目的豐盛佳餚惹得我們的口水就像打開了水龍頭一般,不停地流淌。我們幾番想伸出手偷點吃,都被爺爺機警地逮住,眼睛一瞪或打下手給縮回來了。忙到月剛過樹梢,菜終於齊全了,有紅燒肉、糖醋魚、龍井蝦仁、整雞、整鴨等等,簡直是滿漢全席。

好不容易捱到菜全做好了,我們終於可以動筷子了吧?才不是,哎,美食擺在面前卻不能享用,真是對我們這羣小饞貓最大的折磨。這時,爺爺恭敬地請出一個金燦燦的香爐,在上面插上兩根點燃的蠟燭,手裏拿着五炷香去大門外把曾曾曾公太太太婆們請進門,入座,布筷子,斟酒,請老祖宗們喝酒吃菜。我們做小輩的一個個排着隊跪拜祖宗,奶奶在邊上請老祖宗們保佑我們平平安安、順風順水、身體健康、聰明伶俐、學業進步等等。酒過三巡,香也燃得差不多了,爺爺請老太公們放筷子,把恭敬地送出門去,還要燒些冥錢給他們,讓他們在另一個世界生活過得富足。這個請老太公儀式儘管不是十分隆重,但在臨海是不可以不舉行的。儀式過後,就是我們想説美食的時候了。

吃完盛宴第二天,依然是忙碌的一天。大家準備好一份豐厚的禮物,送給辛苦了一年培育國家棟梁之材的老師。這在東漢崔定“四民月令”中也有説到:冬至之日進酒餚,賀謁君師耆老,一如正日。可見拜年來歷之久,東漢時期就有了。

臨海人傑地靈,歷史悠久,有着獨特的文化特徵,那又怎會沒有極具特色的美食呢?擂圓,是冬至必食的食物,也是重頭戲。圓,意味着團圓,,跟平日吃的湯圓不同。擂圓不僅食材豐富,還意味深長,寄託 着臨海人對團圓的期望,希望日子過得越來越好。開始做擂圓有兩個步驟,一搗糯米,二磨豆黃粉,搗糯米是要很多人蔘加的,一個巨大的石臼,裏面放着蒸熟的糯米,大家喊着號子,輪流上來使力,把錘子高高舉過頭頂,有節奏地搗着。我們小孩也會要求試上一試,看大人那樣輕鬆,自己親身體驗才知沒實力是絕對不行的,我們努力舉起石錘,但顯得是那麼的弱不禁風,打在糯米上一點印記都沒有,純粹是湊熱鬧,走米,開始推磨黃豆,在老街中,此時只有磨盤碾動的聲音。擂圓是糯米做的,先將温水和搗好的糯米粉攪和在一塊,放水也是見功底的事,不可放多,也不可放少。將和好的麪糰摘成一個個醋碟大小的圓子,放進煮鍋裏煮熟,再放到早已磨好的豆黃粉中滾,使它均勻地粘上豆黃粉,因為這個過程叫“擂”,所以圓子叫擂圓。因為是糯米做的,極其下肚,吃三四個就飽了。

古代,家長極其重視孩子的毛筆字,所以也會讓我們填寫<九九消寒圖>。傳説始於清朝道光初年,道光皇帝親書“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個空心字,每個字都是九筆。從交九開始,每日一筆,寫完需要九九八十一天,填完九字,正好是九盡春來。可我們小孩總急不可耐早早寫完這九個字。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這首童謠又響在我心中。

【第4篇】

《温州人的中秋節》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中秋節從古至今都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日,其文化傳承以及習俗也是十分豐富的,你知道温州的中秋節習俗嗎?那麼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八月八,月餅餡芝麻。這句話就説明温州人對做月餅的講究,未到中秋,家家户户就擺開陣勢,人人動手扭傷月餅,待春秋之夜,一邊賞月,一邊嘗用。中秋節傍晚,當月亮升起後,人們在中庭擺開小桌或茶几,我們小孩子也可有活幹了!我們要把賞月食品盛以小盤,陳列起來玩賞,有的人家用一個米篩,內置一個在月餅,這種甜餅直徑1尺左右,厚約0.5寸,裏面包的餡可豐富了!有芝麻、花生、肥肉、桂圓,冬瓜條、核桃,這就是地地道道的橋墩月餅,聽了你也許會流口水,但是我卻覺得口味不太適合我,肥肉吃了怕長胖,核桃吃過又嫌苦也許是每個人口味不同的原因吧!温州的月餅有個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大”。請戴玉生詩云“手招銀屏看素娥,纖雲四卷鏡新磨,兒童笑指盤中月,比擬天邊大幾多。”

第二個值得提的民俗是具有温州特色的擺家宴。中秋午時,全家大小團聚用餐,吃的都是時令菜餚,其中不少了“老鴨”(意味着吃了對腳力有作用),“芋頭”(年年有餘,各有出頭),“粉幹”(“粉”諧章“分”,“幹”諧音“官”,盼孩子長大後事業有成,能“分”享官祿之福)等三道吉祥討彩的本土菜餚,這種時候我總是最耐不住性子,迫不急待想要衝上去抓個芋頭嚐嚐,但每次都是半路被媽媽攔住,訓斥一句:“不講規矩。“不過讓我高興的是,擺完之後,這些佳餚自然而然都要裝進我的肚子,這也是我最盼望的時候。

三個要提的是小夥子們喜歡的活動——遊河船,塘河兩岸的小夥子出門划船,船裏擺着賞月的食品,大家躺在艙內拉琴唱歌,一路隨波而去,體驗“月亮走我也走“的感覺,我們小孩子只需舒舒服服地躺在船中,體能在船上睡覺的感覺,那是十分愜意的,你也可以來試試哦!

説到“遊河船”,那麼接下來就肯定得説到姑娘們喜愛的活動——“偷菜園”,你一定會説這是一種不好的行為吧!但每逢中秋之夜,大姑娘們會去農家田園裏“偷菜”,以計個好彩頭:偷着葱,嫁個好老公,偷着彩,找個好女婿,我們小孩子不懂這些寓意,也去一旁偷偷抓菜,在這一天裏,大人不會和我們計較,讓我們隨意去玩了。

最後壓軸出場的就是不管男女老少,從從都要參加的“供奉月光神”的活動。古代温州,民間普遍信仰月光神,俗稱”月光佛”。每逢中秋節,都要舉行賞月和祭月。節前,城區的打鑼橋、府頭門一帶,有各咱小型擺設物具在地攤上叫賣,其中有香爐、燭台、盤碗、堂燈、桌椅、轎馬、金魚缸、樂器以及各種人物,戲具等,都縮至三五寸,長不逾尺,有銅、錫制的,也有用木竹做的,十分逗人喜愛,這是一種適應中秋賞月需要的臨時集市。顧客以老人、婦女和兒童居多,他們成羣結隊來選購這些小商品,以便中秋賞月時使用,傍晚,月亮升起後,人們會把月餅放在桌子的正中央,並在周圍放十隻小碟子,碟中放上各種各親的果品和特製的動物圖案糕餅。這些事都由小孩子來做,我放糕餅的時候趁人不注意就偷偷往嘴裏塞上那麼幾塊,家人也沒發現。於是每逢中秋,要供奉月亮神的時候,這一類活我總是搶着幹,同時,每家還把其它小型物品,如瑪瑙、珊瑚、碧玉等物品和花卉、盆景等,都擺出來,任人蔘觀,相互炫耀,我喜歡在手上掛滿許多珍珠手鍊,去向別的女孩子炫耀,博得她們羨慕的眼神,家家户户都會搞出一種熱鬧的氣氛,煮些粉乾和芋艿,待月亮東昇,闔家在中庭對月啖餅,花前賞月。

每逢中秋,温州便會洋溢着一種喜慶團圓的氣氛,如果您也想體驗一下甌越風情,那可別忘了在農曆八月十五來温州哦!

標籤:四篇 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