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推薦】讀後感的作文集錦10篇

作文1.46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後感的作文10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推薦】讀後感的作文集錦10篇

讀後感的作文 篇1

我自從生下北北後,閲讀書目有了極大的調整,加上準備懷孕和懷孕的一年,這兩年半的時間裏除了極有限地看了幾本專業書,其他都是在看養育孩子方面的書,現在我的小北北已經一歲半了,開始表現出強烈的自我意識,教育孩子變成一樁相當棘手的事情,我在知識的海洋裏更像一個溺水的人渴求一小塊飄浮的木板,幸運的是我讀到了全惠星女士的《有服務精神的父母培養大人物》,這本書帶給我的啟發之多大大超出我的期望。

每當工作和孩子不能兼顧時我都要抱怨自己不是一個全職媽媽可以時時守着我的小北北,但全惠星女士特別提到絕對不要為孩子犧牲自己,做好自己才能做好父母,這讓我意識到教育自我比教育孩子更重要、更有效、更迫切。一個媽媽不能完全停滯不前而鞭策孩子跑步向前,好媽媽就是跟孩子一起成長。我周圍的很多家長了孩子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如果跟他們講不要為孩子犧牲自己,他們也許會詫異到懷疑你的母愛,其實全惠星女士在此書的前言部分就呼籲父母們,請跟她一起做個“奉獻者”,這並不矛盾,在我的理解中,犧牲和奉獻是兩碼事,犧牲損己未必利人,奉獻是在圓滿自己的基礎上圓滿別人。全惠星女士的家庭教育有一點讓我印象極深刻:他們家到處都是書桌。書桌一多,家的每個角落就都充滿學習的氛圍,甚至,他們家的地下圖書室成了周圍孩子們的公共圖書館。

而在我們許多家庭中多的可能是麻將桌吧?大人一邊搓麻將一邊看電視同時抱怨孩子不愛學習,全惠星女士本身是博士,當然並不是在偏面的要求媽媽們的學歷,但她的六個子女全部取得博士學位這一驚人的事實證明了身教的力量。最後我想説一下服務精神,服務精神現在已經很少有家長提了,記得小時候大家還常説為人民服務,但那時人民是很模糊的概念,在強調個性發展的今天,大家崇尚的是不逆孩子的意,讓其自然發展,譬如不願意跟別的小朋友分享的玩具可以先收起來避免孩子發生爭執,自己的孩子搶了其他小朋友的玩具也不會硬奪出來歸還,總之很多行為是從個人的角度為出發點,很少考慮到別人,當然這樣做也許是因為現在孩子少,擔心孩子太老實了到時候吃虧,但是“一個人偉大與否,取決於他給予了別人多少幫助。”全惠星女士把中國古代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進一步地提升到了“幼人之幼必惠及吾幼。”可能大家會拿社會大環境做為藉口,覺得我們的孩子就是生活了這樣一個競爭少人性的大環境中,但環境的改變需要我們幾代人共同的努力,不妨從我們自己,從現在就做起。

後記:這是很早以前的一篇應景作文,措詞有點誇張。後來看到這本書,還是覺得有值得學習的地方的。

讀後感的作文 篇2

這本書評價説什麼的都有,民族主義、左翼、極端思想,或者只有憤青們才會去看的書等等。每個年齡段的人看法都不一樣,對於我這樣一個80出生的人,雖然還沒法到達"專家""學者"們的社會觀、人生觀,但是作為國家後幾十年的"社會棟樑",我們自然有我們的想法。

我不知道那些"學者"們是否有買這本書,並且是否去看了這本書,首先要説的是如果您沒有看過這本書,僅僅是在網絡或者別人嘴裏聽了幾句的話,那麼還是請您先閉上您的嘴,等看完了再評價也不遲。

中國從建國以來幾乎是每30年一個變化,改革開放快30年了,30年前中國是怎樣一個環境,也就要面對怎樣一個心態來處理國家前途。今天我們國家所處的環境和背景不同,我們是該繼續用30年前的觀念來建設祖國呢?還是用新的觀念來推動國家發展呢?我認為這本書不見得就怎麼"民族主義"了,當你用一種審視和批判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時候你會發現,作者們的本意是希望我們不要沉迷於改革開放的成果之中,要了解我們目前面臨的環境,要懂得在不同的時期做不同的人!做個比喻:以前你窮,沒辦法你只能用一個窮心態來生活,現在你成中產人士了,是不是你還得用窮心態來面對社會?是不是等你都住上別墅了您還用貧困時期的心態來生活呢?每個人在每個時期的眼光和抱負都不一樣,國家也是這樣。我們完成了一個目標之後就是要有一個新的目標!要不國家怎麼發展?原地不懂?接着"販賣"褲子、鞋子給西方?老祖宗交給我們的:居安思危!先天下之憂而憂那裏去了?泡小祕吃海鮮去了?

有的時候不是我們不理解"老人們"的心裏,就像我們面對自己的父母一樣,現在你跟你父母講一些新時期的事情,他們可能不理解,甚至不接受,因為他們那個年代沒有這樣亂七八糟的事情。但是結果怎麼樣?社會不還是發展,"老的"終究要"老去"。那些已經接近"老去"的"學者"們,你們是否還跟的上這個時期的變化?你們腦子裏的"286"處理器是否還能處理當今社會的大量信息?要不您先"升級"一下,這樣我們才能站在一起。

新時代的年輕人從觀念上和處理事情的思維上有很大不同,大家面對事情的時候通常都目標明確,不喜歡通過"附加值"來達成目的,就像現在"有話直説"一樣。我在一家公司做管理層,當要與其他公司處理合作事情的時候,通常都是直奔主題,闡明自己的實力和誠意,原則利益説清楚,大家來均衡利益,然後就籤合同了。但是我們老一輩怎麼做?先是私下拜訪對方領導,然後送禮吃飯泡個澡,然後再研究研究最後才籤合同。這就是新時期年輕人與老一輩的不同。我們更注重實際的東西。更注重目標的東西

這本書之中有很多話題和論點是指責那些"學者""教授"的,不好聽的話當然誰都不愛聽,忠言逆耳嘛,但是它利於行。很多話題都是很直接的説出問題點,我們是該反思呢?還是一推三乾淨?

最後我覺得這本書是值得一看的,縱然書中的論點富有激情和民族主義傾向,但是他的出現與熱銷有他存在的道理,存在即合理。

讀後感的作文 篇3

今天我們讀了《白雪公主》這個故事。故事講的是一個美麗的白雪公主在她很小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她爸爸給她找了個惡毒的繼母。白雪公主一天天長大,長的美麗漂亮,她的繼母就妒嫉她,想把她害死,讓自己能夠能為最漂亮的女人。每一次繼母傷害白雪公主的時候,就會有善良的獵人和七個小矮人救她。由於白雪公主的美麗和善良,不僅王子救了她,她還當上了王子的新娘。兇惡的繼母也得到了應有的報應。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關心,真誠地相處,做一個善良的人。當同學比自己成績優秀得到老師的好評時,應該為他感到高興,而不是去妒嫉他、在背後傷害他。

讀後感的作文 篇4

《我的媽媽是精靈》是一本特殊的故事,這是因為《我的媽媽是精靈》是一本幻想小説,但看起來又像是真的。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普通人和一個精靈結婚,生出了一個普通小孩,那是陳淼淼,陳淼淼有一個要好的朋友——李雨辰,講述了一個奇妙的故事。

本來,陳淼淼一家是幸福的家庭(當然也是爸爸媽媽裝的),可是,就從陳淼淼的第一次看見媽媽的身體全部變成藍幽幽的那刻起,事情全都變了。起初,陳淼淼是害怕的,後來,陳淼淼不害怕了,而爸爸又提出要離婚 ,陳淼淼傷心的去找李雨辰,陳淼淼又照李雨辰的辦法夜不歸宿、裝自己生病、買時尚的衣服,讓爸爸媽媽不離婚,我讀到這,非常的感動,一個小小的孩子做出各種事,想讓爸爸媽媽不離婚,這是很難得的。

而陳淼淼的爸爸做的卻是不離婚,就算不幸福,也不離婚,我讀到這,感覺,陳淼淼的爸爸是一個好爸爸。然而,陳淼淼覺得哲她太對不起爸爸了,那天晚上她去上廁所,發現了一個天大的祕密,它的媽媽靠和小青蛙的血保持人的樣子,陳淼淼尖叫了,驚動了媽媽不,最後的結局是陳淼淼的媽媽自己説出了“離婚”兩個字,陳淼淼的媽媽也就離開人世界,重新回到了精靈世界。

這既然是一個幻想的故事,她為什麼不讓陳淼淼的媽媽失去魔力,變成人類呢?這不就和其他的家庭一樣完美了嗎?

讀後感的作文 篇5

三國演義是文學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它講述了東漢末年到晉朝統一發生的一系列故事,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便是義薄雲天的關羽形象。在作品中,關羽是義的象徵。雖然曹操送給他金銀和美女,天天以酒宴款待,但是

他卻不為所動。後來知道劉備在袁紹那裏,毅然放棄了曹操給他的優厚的待遇,過五關斬六將前去投奔劉備,他這種義氣讓人們對他充滿了敬佩之情。

和重義氣的關羽比,呂布可以稱之為小人了。他本來是丁原的義子,但董卓送了他赤兔馬等物,他便動了心,殺了自己的義父,棄明投暗。在呂布眼中,這些寶物比什麼都重要。

現在的人,都把義看的很輕,而看重利益。哎,我忠心希望大家都能像關羽一樣講義氣。

讀後感的作文 篇6

以前我曾無數次叩問自己,面對他人的過錯,我該寬恕還是該懲戒?讀了雨果的《悲慘世界》,我找到了答案。

《悲慘世界》是我至今讀過的最難忘的小説。難忘於它的恢宏歷史、社會場景、人物百態,更難忘於主人公冉阿讓,他面對懲處和寬恕後的靈魂鉅變。捧着這部宏篇鉅製,體會到了深遠的分量感和直抵靈魂深處的震顫。

雨果筆下的冉阿讓本是一個本性善良的勞動者,就因為偷了一塊麪包受到了社會的殘害、法律的懲罰、他人的唾棄。現實的冷酷使他自甘墮一落,他盲目報復社會。當他偷走主教家的一個銀器後,大主教以仁慈之心寬恕了他,臨別時還送了他一對銀燭台,主教的寬恕讓他在悔恨中爆發出深刻的覺悟,成為精神轉化的起點,促使他的精神人格上升到了崇高的境界。“一塊麪包”,“一個燭台”, 代表了人們對過錯的兩極態度,一個人的靈魂從人間到地獄,又從地獄到天堂就因無情的責懲和有情的寬恕!

讀完小説,我閉目沉思,良久良久。原來,“寬恕”能拯救人,不僅拯救他人,也在拯救自己。我能做到嗎?我能寬恕他嗎?一個聲音在心中拷問着我,撕扯着我。讓我又記起去年冬天那個寒冷的中午……

我至今不能忘懷那個中午,我和我最好的朋友因為一些瑣事鬧翻了,彼此扔下狠話——絕交!我倆的吼聲刺破了彼此的心,也刺破了冬日温暖的陽光。多年的兄弟之情就這樣了結了,那麼輕易,那麼冷漠,那麼灼人心痛!從此,我和B形同陌路,遠遠見到就繞道躲開,見面也不再説話。大家表面都裝得若無其事,但心裏卻在暗自神傷,但誰都不願先跟對方和解,打開僵局,這種令人窒息的狀況維持了近一年。今天看完《悲慘世界》我又想起了B,一次次自問:我該怎麼辦?

對,我們需要寬恕!就像大主教寬恕冉阿讓,冉阿讓寬恕德納第、沙威、馬呂斯和柯賽特一樣,在一次次捨己中完全了別人、也放鬆了自己。想想容易,但付之行動比登天還難!當我第二天在教室裏看到B時,咽喉就像被石頭堵住一樣,怎麼也開不了口,雖然心裏無數次在為自己鼓勁兒,但昨天的豪情壯志被壓抑了。“憑什麼要我先開口?多丟臉。”一種可惡的聲音又在耳畔響起。算了,維持原狀吧!我徑直走到自己的座位上,若無其事般。

放學回家,看到書桌上的《悲慘世界》,心裏又泛起了波瀾。冉阿讓的善良、寬容浮現在眼前,他把寬恕送至他人靈魂深處,有意無意間將人與人帶入一種生命的體恤中,他用寬恕翻鬆了人心的土壤,讓愛的種一子在彼此心中萌發、茁一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呢?老子不是説:“以德報怨”,“常於善人”嗎?我們每個人都不完美,都渴盼別人的寬容、饒恕啊!

“B,今天你好精神啊!”當我再一次遇到B時,臉上綻放着笑容跟他招招手,心裏積壓多日的石頭落地了,寬恕並不難,難就難在戰勝自己。“你也很酷啊!”他用同樣的笑容望着我。我倆擊掌和解,抱在了一起,我倆的笑容照亮了對方的心,也照亮了周圍的一切,世界突然在我眼前寥廓、長遠了……

原來,寧靜可以致遠,寬恕也可以致遠!這是冉阿讓告訴我的,是雨果告訴我的,也是《悲慘世界》告訴我的。

讀後感的作文 篇7

拿到《馬提與祖父》這本書起,我就對它有着無限的好奇心,終於,我忍不住翻開這本書……

打開第一章,題目是《病牀上的爺爺》我禁不住想:算了,還是不看了,肯定又是那些憂傷的,看了肯定又快樂不起來了!但是,好奇心又驅使着我往下翻,讓我感歎的是,下面的文章並不是家人怎樣懷念死去的`爺爺的,而是七歲的馬提和爺爺在一起開始了一次奇異的遊歷。

真是叫我為之一歎,同時也為了我剛才的想法感到深深的愧疚與自責。

這本書雖然描寫得十分生動、有趣,可是仍讓我費解的是:爺爺為什麼會越變越小呢?讀到後面我才知道,爺爺變小是為了給“爺爺被馬提吸進身體裏”做了鋪墊。

這本書字裏行間都能體現出爺爺對馬提那無微不至的關懷與呵護,但奇怪的是,文中,爺爺與馬提的對話中,並沒有出現“我愛你”這三個醒目的字眼兒,所以,我很奇怪,作者到底使用了一種怎樣的手法來描寫的呢?還有,這本書的題材是死亡,是悲傷的,是大人們談話時往往要避開的,但這本書為什麼這麼與眾不同?甚至有些情節會使人忍不住發笑,要知道,這個話題可是很嚴肅的!

後來,老師才告訴我們,國外和國內的風俗習慣大不相同,所以,人們對死亡的看法也有着很大的差異,國外的人們認為人死了,靈魂會上天堂,在哪裏快快樂樂的生活着;而國內的人卻認為,人死了,他的靈魂就會下地獄,在哪裏受苦受難之後,才能投胎做人。

所以,這本書讓我有了一個正確的生死觀!

文章最後,馬提的一句話,使我感受頗多,這句話是:我們所愛的人並不會真正地死去,他們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讀後感的作文 篇8

這裏講到了教育與貧窮的本質。

我之前早高三的時候,我們有陣子流行讀書無用論。在這裏有個數據就可以證明。

“在馬達加斯加。640所學校的學生家長們曾回答過這樣一個問題,即孩子們上完國小之後應怎樣謀生,上完中學之後又應怎樣謀生,70%的家長認為,一名中學畢業生會得到一份政府工作,而實際上只有33%的中學生得到了這種工作。”

作為發展中的國家的我,我很有感受。小時候讀書我父親就和我講讀書然後當官,之後你想什麼就有什麼。中國自古就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傳統。就是現在都還是的,感覺中國就是個很奇怪的國家。

這裏的讀書已經不是需求了,而是一種傳統,只有讀書不管你有沒有工作但是你還是被大家羨慕的。因此很多人借讀書來逃避現實讀博讀研但是現實工作卻與科研工作沒有半點關係。已經超越了教育的原有理念為了讀書而讀書,然後去換取好工作。而不是自我修養提升。

看完了總體感覺,就像最後總結説的一樣,只是拋磚引玉。

貧窮的本質,擺脱不了資金——沒錢信息——沒有獲取信息的渠道能力——不具備工作能力,聽説讀寫專業技能平台——和信息有關,但是有時候有信息確沒有渠道實現,比如人人謾罵但是內心羨慕的——內部安排。

讀後感的作文 篇9

母愛柔軟,唯恐孩子受絲毫委屈;母愛寬容,可以裝存自己難言的委屈。

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母親為了使孩子避免受到他父親的責罵而機智地用謊言為作者還來父親的諒解。孩子沒有考好,父親正要開口大罵,而孩子的母親卻意外地發現了一副手套,問孩子是不是給她的。孩子為了脱身,説了聲是想要去矇混過關,可他的這一句是卻令母親感動不已,但其實這副手套並不是給她的,雖然他確實答應了給母親買副手套的,但為了心中的那個她,他早已將母親的手套忘在了腦後。正在母親歡天喜地地戴着那副手套時,他精心為她所準備的小紙條飄了出來,而母親撿起那紙片後卻熱淚盈眶,因為那張紙條上的內容美好而朦朧:送給我最親愛的人——讓温暖永遠伴着你而父親到這兒也被感動了,露出欣慰的神色。作者自以為已經瞞天過海,但是母親早已經瞭如指掌,正在母親找到孩子想將手套還給他時,孩子已經明白了母親的用心,真心地祝願母親生日快樂

我們一天天地在長大,我們一點點在成熟,但是,在父母看來,我們永遠只是一個小孩子。我們渴望着獨立,希望父母不要再對自己嘮叨,管束自己,認為自己可以脱離父母,獨立生活。青春萌動,我們難免會遇到最親愛的人,但若為此誤了學業,忽略並辜負了父母的辛勞與關愛,我們將失去的將不單是前途,更是為人子為人女最基本的報恩品質。再往前邁一步想一想,當將來的一天,我們和我們最親愛的人有了我們自己的子女時,我們的子女如果也這樣無情地對待我們,我們將如何忍受這種痛楚?

父母為了我們,不辭辛勞地奔波,而我們卻不記得他們的生日,對於這樣的不平等,父母沒有絲毫怨言,因為在他們心中,最親愛的人永遠是我們,所以當我們洋溢着青春的身體日益健美,當我們心中朦朧的情感日益傾斜於心儀的異性,請不要忘記我們最親愛的人——父母。

讀後感的作文 篇10

我喜歡讀一本書--《感悟成長的108個故事》,每一次閲讀,都會給予我深深的啟示。其中有一個故事,叫做《購買上帝的男孩》,這個故事我最感興趣。

故事講的是一個從小沒有父母的小男孩,由他的叔叔撫養。不幸的是,他的叔叔從建築工地上摔下樓,昏迷不醒,醫生説只有“上帝”才能救他。於是小男孩拿着他僅有的1美元,跑到大街上,一家一家商店地詢問有沒有“上帝”可以購買,可是迎接他的是恥笑和喝罵。但是小男孩深信“上帝”是一種奇妙的東西,叔叔吃了就會醒來,他執着地挨家挨户詢問。他不折不撓的舉動感動了一個富有愛心的富翁老頭,賣給小男孩一瓶“上帝之吻”牌飲料,並且請來專家醫療小組,使用最先進的醫療技術,治好了小男孩叔叔的傷。

小男孩用他的愛心感動了“上帝”,感動了富翁老頭,用他的愛心治癒了叔叔,這是一個奇蹟,一個愛的奇蹟。

讀完了這個故事,小男孩執着的愛心使我感到了羞愧:我愛我的親人嗎?我會執着地去做一件“愛”的事情嗎?

我曾經為了一個玩具,逼着爸爸上街給我買來,不顧爸爸剛下班的勞累;曾經為了不喜歡吃的早餐,對着媽媽大發脾氣,不顧媽媽早起的辛勞;曾經為了偷懶少練小提琴,為了玩,跟爸爸媽媽大吵大鬧……我和故事中的小男孩相比,我真的感到羞愧。我問爸爸:愛心可以買嗎?爸爸説:不能!愛心是給予,不是索要。

故事中的小男孩給予他叔叔愛心,富翁老頭給予了小男孩愛心。生活中我的親人給了我無私的關愛,我該給我的親人怎麼樣的愛呢?我應該用行動來表達我對親人的愛。努力學習,用更好的成績來表達;不提不合理的要求,多幫親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少讓親人煩心……

我相信,像“購買上帝”的男孩那樣,愛心永遠能夠創造最美的奇蹟。

標籤:讀後感 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