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關於鄉愁作文7篇

作文2.5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鄉愁作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鄉愁作文7篇

關於鄉愁作文1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這郵票寄託着遊子的情思,是“胡馬依北風”的依戀,是“夕陽西下”的惆悵,是“鄉音無改鬢毛衰”的喜悦。無論身在何處都改變不了對故鄉綏化北林區的思念。

在中國的版圖上,不用放大鏡,你是找不到綏化的。它位於黑龍江省,東接林城伊春,西接油城大慶,南接省城哈爾濱,北望邊城黑河。面積2723平方千米,她的一園一景都令人流連忘返。

記憶裏常流連的是兒時房前的院子。四面既沒有水泥,也沒有紅磚,只是樸素地在房前用柵欄圍成凸形。一進院子,是條直通房門的石子路。一側是自然的小菜園,那翠玉般的小白菜,上了蠟似的紅櫻桃,翡翠樣的菠菜,在園子裏都精神抖擻地舒展着,那昂首挺胸的樣真讓人忍俊不禁。另一側則是充滿歡樂的空地,空地上立着一根結實的水泥立柱,柱上鑲嵌着小巧的籃筐,每當放學後回到家,我都願意捧着心愛的籃球,跑到籃筐下盡情投籃。這小小的院子帶給我多少童年的快樂啊!

最令我心神??爽的是春天漫步校園的情景。欣欣然張開綠眼的柳樹,勃勃然鑽出泥土的小草,融融然拂面的春風都讓你感到一股清新的空氣夾帶着濕意撲面而來。“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最妙的是這個時侯恰好飄下潤潤然的春雨,雨絲粘在頭髮間,就會變得分外清新,沁人肺腑。透過春雨,似乎聽得見春草正如飢似渴地吮吸着晶晶染得的雨露的聲音,看得見學子們長大後忙碌事業的矯健身影……

“美不美故鄉水;親不親,故鄉人。”是的,家鄉的美景是屬於我們大家的,更是我們應該共同享受的。

對家鄉的眷戀是一杯釅釅的茶,經常品味,會保持更多的質樸與真誠。

關於鄉愁作文2

簡陋的木屋,古老的小橋,潺潺的流水,輕輕翻開相片,緩緩推開童年的記憶。

每每聽到同學們談論着自己的家鄉,都會想起她那質樸的容顏,那早已消失的面孔。

牙牙學語之時,我與她朝夕相處。三年歲月,讓我對她早已熟悉。她那黑白的木屋,是我信賴的依靠;她那陳舊的小橋,是我奔跑的妙處;她那涓涓的流水,便是讓我盡享水的樂趣……我童年的哭泣,她見過;我兒時的歡笑,她聽過;我成長的足跡,她見證。

就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裏。驀然回首,卻發現,離開她十年了。木屋前,小橋上,流水旁,我與她告別。童年的爛漫被搓進繩子裏,一頭拉着她,一頭牽着我。

如今,我在繁華的大都市被喧囂包圍,而她依舊在那裏。但不是十年前的那個她了。木屋,變為了三層高的鄉村別墅;小橋,早已被刷上了耀眼的油漆;流水,不再是清澈見底。她變了,但我依舊愛着她。

她不繁華,不富有,她默默無聞。她,那座美麗的小城——諸暨,我的家鄉。

離開她時,我還 只是媽媽懷中那無知的寶貝,時光如白駒過隙,十年後的今天,我漸漸懂了,明白了。其實我們不曾離別,因為有那一段最好的時光;無論怎樣的我,怎樣的世界,怎樣的來來往往,世事滄桑,我依舊是那個在小橋上奔跑着的我,因為有那一段最好的時光;無論我再次與你相遇時已不再有着無邪的笑容,亦或是滿載着歡喜與悲傷,你,終將是我記憶裏的模樣,因為有那一段最好的時光。

木屋、小橋、流水,搖曳着我記憶中最好的時光。陽光下,美好在那閃耀;記憶中,鄉愁伴我成長……

關於鄉愁作文3

燈是城市的星河,星是鄉村的燈火。

常在書上看到鄉愁一詞,聽上去很厚重,對作者來説像是化不掉、甩不開的一種情緒。

對我來講,鄉愁更多是一種年味。

過年,相比大城市的冷清,我更喜歡故鄉的熱鬧。

我的故鄉在農村。在那裏,過年的時候家人的熱鬧團圓,村子裏炊煙裊裊。遠方的遊子歸來了,東家西家地串門拉家常,每一家都非常熱情。常常是一大幫人圍坐在一張大圓桌前,吃飯喝酒打牌一熱鬧就是一整天。

通常輪流做東請客吃飯。做東的一家一大早把菜洗好,雞鴨殺好,魚蝦處理好。一般來講中午會簡單一點,直到下午,宴會才正式開始,客人三三兩兩來了。有的是突然到訪,做東的一家也不介意,熱情地嘮上兩句,遞上一支煙,留對方坐下吃飯,而對方也不客氣,大大方方坐下來。預約的客人通常會帶點隨手禮,酒啊肉的不一而足。不一會飯菜就全部端上桌了,大約有十幾個菜呢!大家迅速入席,開始吃起來,有時來的人多還要加桌。飯一直吃到黃昏,主人家就會把桌子拉入光亮的屋內繼續,飯方吃完,大家繼續聊天的聊天,打牌的打牌。

晚上還是小朋友們最快樂的時刻。他們攥着大人給的錢,村裏唯一一個小賣部門口圍了很多小朋友,孩子們掏出口袋裏所有的錢,換成各種各樣煙花爆竹。然後邊跑邊放。家門口最熱鬧,摔炮、甩炮、竄天猴、飛天鼠、風火輪、煙花棒、煙花、鞭炮百炮齊鳴,村子裏只聽得噼裏啪啦地響,似乎要把天都點亮。有的孩子丟一兩個鞭炮進屋內,屋裏的大人們被嚇了一大跳,差點炸開了鍋,父母起身要教訓孩子,客人們鬨笑起來,拉他們坐下。孩子們卻早早就跑開了就這樣一直鬧到深夜。

城,還是那個城。村,還是那個村。我留戀故鄉的,是這濃厚的鄉土味。

我想,這大概就是鄉愁。

關於鄉愁作文4

張福又一次被半夜喧譁的車聲鬧醒了。他瞪大了眼珠子直愣愣地盯着活動板房的頂棚,耳朵裏灌滿了工友如雷的鼾聲。這一切的一切讓這個大小夥子在深夜輾轉難眠。突然,他瞅見一捧清亮的月光從狹窄的窗縫裏溜了進來。不知怎麼的,張福德嗓子眼兒有點堵,眼眶也蒙上了一層濕意。

張福是從千里之外一個偏僻的小山村來到這座全國數一數二的大城市的。他出生時,娘説他指定能給全家帶來好福氣,於是拿了“福”字給他取名。但他顯然沒那麼有“福氣”,他大學聯考名落孫山,只得跟着二叔出門打工。一轉眼,他來到這座城也半年了,從剛進城時的新奇有趣到如今的疲憊厭倦,好像也就一晃神的功夫。

他還是個半大娃娃時,在村裏有人出去打工是很榮耀的事情,村裏人叫打工為“闖事業”。張福那時候可羨慕“闖事業”的人了,每逢過年的光景,張福總要跟着那些回鄉的打工仔,求他們給講講外面大城市的故事。等真正到了他自己出門打拼時,才明白了這其中的辛酸與苦楚。

在這鋼筋水泥的城市裏,他是一朵無根的浮萍。他是地道的農民,他是在濕潤的土地裏長起來的,而城市裏是沒有土地的,他像一顆蒲公英的種子從一個工地飄到另一個工地,他在這座大城市的每一個角落輾轉,卻始終無法落地生根發芽。這城市的繁華是不屬於他的.,屬於他的是鄉間的蟬鳴鳥鬧,是厚重的土地和稻禾下的汗水。

張福不耐地翻了個身,失眠此刻如附骨之疽般纏上了他,他聽見鋼絲牀吱嘎呻吟了一聲,皺了皺眉頭。所幸工友未被他吵醒,他還得以獨享這一片難得的月光。

此時此刻他的思緒乘上月光的翅膀飛出了這擁擠的城市,回到了他魂牽夢縈的山村。他太想那片長養他的水土了,那份思念銘刻進了他的骨髓裏,在每一個不眠的夜晚隱隱作痛。他充滿渴盼地注視着這月光,都市的這一切都是陌生的,只有月光是熟悉的。這抹銀輝曾灑在故鄉的田坎上,灑在老屋的青石板上,灑在無數個像張福一樣背井離鄉的年輕人心中。張福在恍惚間覺得,這月光就是故鄉的月光,它不遠千里趕赴到他身邊,來撫慰他遊子的孤寂。在這温柔的月光照耀下,這個疲倦的小夥子又閉上了眼。

張福又睡着了,夢中,他回到了魂牽夢縈的故鄉,在屋前那株老榕樹下,一輪温柔的明月遙掛在夜空之中。

關於鄉愁作文5

“小時候,鄉愁是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了,鄉愁是張窄窄的船票……”這是余光中筆下的《鄉愁》,其實這種鄉愁在爸爸那裏也能找到,是濃濃的、甜甜的!

鄉愁是種懷念,爸爸懷念以前與小夥伴做遊戲。那時候的遊戲可多了:有跳房子、踢毽子、打游擊、老鷹捉小雞、捕魚、捕蟬等等。其中捕蟬是爸爸和小夥伴們的最愛。大夏天,他們光着身子,拿着竹竿,分頭到處尋找蜘蛛網,一找到蜘蛛網,就用竹竿纏繞起來,捏成團,沾點水,這時就有黏性了。剩下的就是尋找目標。順着蟬叫聲,四處張望尋找蟬的位置。發現目標後,就躡手躡腳靠近,舉起竹竿,用粘團粘住蟬。抓住蟬後,小夥伴們比誰的蟬大,或者用線拴住蟬,讓它到處飛,那是活的“風箏”。

鄉愁是一張信箋。因為那時沒有電話,爸爸上學寄宿在外,只能給爺爺奶奶寫信。一般是每月一封,主要介紹自己的學習情況,或者詢問爺爺奶奶的身體狀況。寫完信後,一般要反覆讀幾遍,然後小心翼翼地將它摺好,再填寫信封,將信箋裝入信封后投入郵箱,一份思念就已飛出。看看現在,雖然通訊發達了,電話、手機、QQ、微信都有了,但寫在紙上的那份厚重卻沒有了,鄉愁也沒有那麼濃了。

鄉愁是份掛念,爸爸最掛念爺爺的背影。那時清早要去趕火車,奶奶3點多就起牀生火做飯。吃完飯後,爺爺挑着爸爸的行李,爬過兩個山頭,來到公路邊等公共汽車。爸爸跟在爺爺後面,望着那單薄且微駝的背影,眼裏含滿了淚水。爺爺一邊焦急地張望,一邊叮囑爸爸在外面要照顧好身體。在登上汽車的那一刻,心中十分不捨卻沒有説出口。爺爺送了爸爸上百回,爸爸卻欠爺爺一個緊緊的擁抱,而爺爺在11年前已經去世了,這是爸爸的一大遺憾。

其實,鄉愁就藏在生活的點滴中,只要你用心體會,就能找到它!

關於鄉愁作文6

大李執着於科學研究,篤學敏思、矢志創新,沉醉科學的魅力之中;老王化鋼鐵焊接演繹為工業藝術,大國工匠實至名歸。然而,論及風采,倒是小劉的生命軌跡更使人動心。

蟲鳴鳥叫、花草人間,大自然留下的每一瞬美麗都是神的恩旨,小劉行走在青山綠水間,用相機記錄下這動人點滴,他將每一幀的美麗定格為文字和影像,留下了遊子美麗鄉愁,也凝滯了各地風情百態。

網絡上有一檔叫《侶行》的紀錄片節目很受歡迎,講述的是一對冒險情侶遊歷世界的經

歷,完全的真人真景,所到之處既有寧靜質樸的異域村落,也有驚心動魄的索馬里海灣或是槍聲不絕於耳的中東小鎮。他們去的是常人想去而去不了或是不敢去的地方,看他們的節目,就好像置身在世界各地,滿足之餘,也會心懷感佩——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他們一樣能滿足於草木山川,走出去看看這世界的氣象萬千。

如果你不出去看看,你會以為這就是世界。之所以有了景觀介紹節目,揹包客還是要窮遊世界,是因為要親眼所見紅霞盛開在天邊才能領略第一手的絢爛;之所以有了圖冊畫報,還是有人親往沙漠探險,是因為紙上只能展現奇景,而沙粒的灼熱和駝鈴聲聲並不能通過畫冊傳達至讀者的感官。中國旅行第一人小鵬所著《揹包十年》裏有這樣一句話,道盡旅行者的幸福和滿足——“七月的意大利夜風清涼,鑽進睡袋,也不覺得冷。仰望星空,那璀璨的天河,是最温暖的棉被。”走出去、在路上,釋放萬重枷鎖下的靈魂,縱情青山綠水間,清澗自然會盪滌心靈的凡俗雜質,生命的風采盡現。

一心只讀聖賢書並非不好,這是積澱的過程,而生命的蜕變和昇華是要在邁出走向外界的那一步時方才開始。帶着充實的心靈和大腦,拿起裝滿憧憬和希望的背囊,對庸常生活來一次越獄,尋一處好地方,走走看看,用文字、膠片或者心靈記錄下在路上的點滴,這份恬靜美好足以玩味一生。

風采,對於形容學界泰斗、藝術巨匠或是科技奇才都是恰如其分,然而最為超脱的一種風采,便是懷抱初心、無可憑仗,只有一副好身體,無處可去,便到處“流浪”,當時代依舊負重前行,而你我已凌波微步

關於鄉愁作文7

長安街上,一派蕭條,敗落的景象,老百姓都怨聲載道。

這一切的一切,都與當今的聖上有關,他整日飲酒作樂,貪戀美色,毫無心思理會朝政。我本着勸諫聖上,效命於朝廷的想法被召入宮。但這個昏君卻讓我挖空心思去寫詩博得妃子的歡心。我李白一世清白,怎會以這樣的方式去報效朝廷?

最終,我大聲吟道“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便長袖一甩,帶着滿腔的憤怒離開了皇宮。

如今,在這街上漫無目的的站着,忽然聞見了一種久違的香味,原來是盼望已久的酒香啊!我興奮的走了進去,當我喝的跌跌撞撞的回到茅屋時,已經到了夜晚。

我倚在牀上,看着那月牙兒照進來的光亮。哦,那是月牙兒施捨給我的,但它為什麼不多給一些呢?但即使是那一丁點兒,我依然覺得無比>温暖。

輕輕推開窗,看到了窗外一地的霜。難道真的是霜嗎?我使勁揉了揉眼睛,才發現那是一片温和的月光,均勻、明亮。

從窗外探出頭來,晶晶凝視着遙不可及的月亮,它美麗、它漂亮。它有一顆純真的心,曾有多少人把它輕輕的讚歎,它依然不驕傲,不自滿,始終堅守自己的職責,它知

道這是一種神聖的使命。

不知不覺中,脖子已經僵直了。慢慢低下頭來,腦子裏忽然映出了已經白髮蒼蒼而曾經辛辛苦苦拉扯我長大的老母,以及家鄉的各位父老。頓時,心中陣陣酸楚,而視線也漸漸地模糊,伸手一抹,原來是淚水啊!於是我咬破手指在桌上奮力寫下了:

牀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標籤: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