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精華】家鄉小吃作文合集七篇

作文3.13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鄉小吃作文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家鄉小吃作文合集七篇

家鄉小吃作文 篇1

説起南通美食,尤其以糕點著稱,如西亭脆餅、麥蒂酥甜點等,而最具特色的則是董糖。

相傳在明朝末年,冒闢疆偕董小宛歸隱如皋水繪園。當時,海內名流經常與他們相聚,吟詩作對,揮毫潑墨。董小宛善於製作糕點,也經常以她做的點心款待客人。她用芝麻、炒麪、飴糖、松子、桃仁和麻油作為原料製成酥糖,切成長五分、寬三分、厚一分的方塊,這種酥糖外黃內酥,甜而不膩,十分可口,人們稱之為“董糖”。

初見董糖,它並不惹眼,是朋友從如皋帶回來的。我看它用一層桃紅紙,一層竹青紙包裹,有一種竹外桃花三兩枝的詩意。紅紙青紙一律裁成方方長長的,八塊麻將大小的董糖碼放在一起,也包成長方形一條。雖説它出自江南名妓董小宛之手,卻看不出一絲光鮮香豔的繁華而只有小家碧玉的温婉,也許董糖即為董小宛其人,嫻靜雅緻,高潔怡人。我輕輕拈去一小塊小抿一口,只覺清新酥軟入口即化,那股淡香微甜沁人心脾,令我愛不釋口,真是妙不可言。

幾百年來,這對才子佳人的故事被人們傳誦至今,見證他們愛情的董糖,也成了如皋特產。在品嚐這味甜點時,你是否和我一樣眼前出現的也是那温馨浪漫的景緻!

家鄉小吃作文 篇2

大家聽到臭豆腐這個名字,可能會有點噁心。臭豆腐一定很臭吧!臭豆腐能吃嗎?我和你們一樣,第一次聽到,也有同感。不過,那一天,讓我改變了看法。

那天,媽媽買回來一碗臭豆腐,,我一看見,就馬上躲進了自己的房間,心想:臭豆腐這麼臭,媽媽能吃嗎?媽媽吃了之後,會不會生病呢?過了一會,我悄悄地走出房間,看見爸爸媽媽吃得津津有味,我也過去湊湊熱鬧。我聞聞臭豆腐,也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臭。我夾起一塊熱騰騰的臭豆腐,放進嘴裏咬一口,細細地品嚐着,味道好極了!我越吃越愛吃,一會兒功夫,我把臭豆腐全消滅掉了。我滿意地舔了舔嘴巴,回味無窮。看着這空蕩蕩的盤子,我又舔了舔嘴巴,笑着説,這臭豆腐的味道可真是名不虛傳,從此,我每聽到或問道臭豆腐,就會流口水。

家鄉小吃作文 篇3

今年長城節,家鄉舉行了中日文化美食節。

我拉着媽媽的手也去“湊湊熱鬧”。廣場上人生人海,熱鬧極了。一個個攤位上的吆喝聲陣陣入耳,每個攤位都擠滿了人,一陣陣香味不停的鑽入我的鼻子裏,我饞的忍不住了,連忙向其中的一個攤位擠去。哎,這裏怎麼有“油炸冰淇淋”呢?我讓媽媽買了幾個嚐嚐鮮。只見這種“油炸冰淇淋”是黃色的,扁圓形的,有餃子皮那麼大,裏面夾着紅色的草莓冰淇淋淡淡的甜味,香脆可口,真是“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了”。吃了油炸冰淇淋,我又纏着媽媽買臨海有名的“蛋清羊尾”。它的顏色是淡黃色,裏面夾着甜甜的豆沙,一口咬下去,就會感到滿口香甜,越咬越香。這“蛋清羊尾”不但好吃,連名字也奇怪。

家鄉的風味小吃真讓人流連忘返。

家鄉小吃作文 篇4

福建有許許多多、各式各樣的小吃,其中福州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小吃之都”,每一樣都擁有自己的忠實粉絲。

其中最著名的“擔仔麪”,簡單的麪條加上鮮甜的湯頭和肉燥,一個最平民的佳餚,傳遞出無可取代的人間美味,讓大家意猶未盡,讚不絕口,儼然變成府城的小吃之王了。

還有外國人最討厭的“臭豆腐”,又臭又脆的口感,配上泡菜真是可口又美味,真搞不懂真的那麼難聞嗎?還好老外不愛,我就可以一人獨享了。

我個人最鍾愛的小吃,就是舉世無雙的“本土鹹酥雞”,這個無敵的小吃,從油鍋裏起鍋後,灑上胡椒,不用複雜的醬汁,一口咬下,就是許多人嘖嘖稱奇的美食了,我就喜歡這種不羅嗦的原味,直接征服的我的味蕾,讓我心甘情願的臣服。

另外最獨特小吃就是“棺材板”了,內餡有甜有鹹,配上濃湯加土司,不僅巧思無限,更是美味無比。

福州的小吃百百款,每一樣都是製作者的心血結晶,吃在嘴裏,那滿滿的幸福感,傳承着只有小吃才有的執着,我就是愛家鄉,就是愛小吃啦!

家鄉小吃作文 篇5

蘇北的鄉下,物產一直不算豐富,以往更是如此。不過,即便是這樣,家鄉的各式小吃也是一直惦念着的。

説到阜寧,知曉一點的,第一反應或許是大糕,一種米麪做成的糕點,切成一層一層薄薄的方片,粘在一起,中間嵌着些葡萄乾,又甜又糯。還有一學名,稱作雲片糕,只聽這名字,倒也是夠詩意的。

雲片糕平時是沒有賣的,非得是春節前,大小店鋪會同時擺滿貨架。家家户户也都會買些回去,在除夕夜,大人們會掰一小塊,與果子(一種面做的小吃)一起用紅紙包好,放到小孩的`枕頭下面,寓意高字。

那時候,挑擔子走街串巷,除了理髮師傅,便是賣麥芽糖的。每回國小生散學,賣麥芽糖的便會準時到了學校門口,放下挑子,一張小板凳坐下,很快便圍上一圈。一角、兩角錢算是奢侈的消費,足夠幾個小孩一起粘牙了。

前些日子,帶小孩兒在揚州老街閒逛,發現竟然也有賣麥芽糖的,只不過不用挑擔子了,也有了象模樣的店鋪。趕緊買了些來嘗,好像還有當初的味道,連連向小孩兒推薦,明知多吃對牙齒無益。

過去的冬日,好像都是出奇的冷,大人會帶着去澡堂子。裏面的空氣潮濕且混濁,小孩兒往往透不氣來。此時常有一挎籃子的,裏面放着幾個水蘿蔔,紫得發黑,倒是爽脆,幾分錢一小片,既是解渴,也是解饞。

轉眼間,已是人到中年,許久沒有見到家鄉的天色,聞着家鄉的空氣,也沒有嘗過家鄉的各式小吃了。

家鄉小吃作文 篇6

俗話説“民以食為天”,我認為,中間的“食”字指的是“美食”。我吃過各種各樣的美食,但最讓我回味的是我家鄉小吃——粉皮。

粉皮是河南汝州市的保守特產,以其色嫩白如玉,質薄如紙,韌強味鮮,營養豐富,利口消膩,使用方便而頗負盛名。

粉皮一直是汝州的保守食品,公元1840年年間,當時汝州城內西街水坑沿有一個商販叫田家有,去南陽的社旗販鹽,見那裏有人用雜豆製作“粉皮”,每斤八到九張,計斤稱賣,使用時需要用沸水煮制,很不方便,不能現時食用。田家有回來後改用綠豆澱粉試製,苦心探求,反覆實驗。他涮出的粉皮越來越薄。經過四代傳人研製,到每斤五十多張。這時的“汝州粉皮”已遠近聞名,形成了市場名牌,陝州、三門峽、西安的商販趕牲口前來汝州馱購粉皮。解放後,該工藝經田新光(田家有的後代)之手又進一步得到了提高,達到了每斤六十張的水平。一張張粉皮不大不小、重量相等、厚薄一致。

汝州粉皮以優質的綠豆為原料,純手工藝水磨綠豆澱粉精製而成,其中製作工藝考究,它薄薄的如蟬翼,明若窗綾,潔白如玉。粉皮可長期存放,而且,不易蜕變,關鍵是使用方便,可立煮立食。事前先將乾粉皮放入温水中浸泡2到3分鐘後,待到變柔軟時,再撕成碎片,用牛、羊、豬、雞、鴨、鵝等肉絲、肉片,可搭配拌和,做成葷菜,味美可口。並且它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鈣、磷、鐵、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酸等多種元素,具有清熱毒、清肝明目、益氣潤肺之功效。因此,一百多年來,汝州粉皮作為汝州保守特產的“新三寶”(粉皮、粉條、粉絲)而名聞遐邇,並且飄洋過海,登上了異國他鄉的宴席。

現在,為了求學,離開了家鄉已經好幾年了,許多事情在我心中漸漸模糊起來,但是我永遠忘記不了家鄉的粉皮。

在學校裏,有時候午餐是家鄉的飯,粉皮。吃起那熟悉的粉皮,就想起了我美麗的家鄉,盛滿記憶的老屋,陪伴生長的家人。那熟悉的味道温暖了我的心房,沸騰了我的血液……

我愛我的家鄉,更愛家鄉的特產——粉皮!

家鄉小吃作文 篇7

説起故鄉高郵,人們或許會想到高郵的鹹鴨蛋,但在我眼裏,也無非就是那樣,不過是一個雙黃蛋而已,黃多點,蛋大點,油紅點。我認為高郵最好吃的,還是那油炸臭豆腐。它也許並不出名,一個小攤,上面擺着一口大鍋,裏面有着澄黃的油和不斷翻滾的臭豆腐。攤前排着一支長隊,整條街上都瀰漫着香味。老闆將臭豆腐放入鍋中,平靜的油鍋便一下子鬧翻了天,待油鍋平靜下來,那本來黑黑的豆腐竟變成了饞人的金色,並溢出那抵擋不住的豆腐香。再加上一些獨特配料,吃了便會讓人張目結舌。入口是那意想不到的酥脆,還有那濃濃的豆香。竹籤插進去,外面的酥皮便會斷裂開來,發出咔的聲音。這時候,你的口水已不自覺的分泌出來,那濃郁的香味讓周圍所有人都看向你這邊。這樣的美食,讓路邊的小狗都跑到你的腳邊,期盼你可以讓它也享受一下。

高郵的油炸臭豆腐,只要是吃過它的人,都會發自內心的説一句好吃。常住在高郵的人,不論男女老少,幾乎都吃過。它沒有長沙臭豆腐那樣出名,還有毛主席的親筆題名,但我肯定,如果毛主席吃了高郵的臭豆腐,肯定也會讚不絕口為它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