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熱門】詩與遠方作文3篇

作文7.2K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詩與遠方作文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熱門】詩與遠方作文3篇

詩與遠方作文 篇1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題記

毛主席曾這樣稱讚過中國的大好河山“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是啊,想想中國可是一個文明古國,她曾輝煌,也曾沒落。然而歷經風雨,她仍能保持微笑,看着世間的風雲變幻。中國,是一個多麼可愛而又莊重的名字。她能在只剩一絲氣息,眾人等着這曾經無比輝煌的國家像古埃及,古羅馬一樣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時。她憑着頑強的鬥爭力和意志力,重新以大國的姿態回到歷史的舞台。她的崛起不知曾讓多少人為之驚歎。

而作為中國人我們為之驕傲,從此中國人再也不用受到外國人輕視。隨着時代的變遷,我相信中國一定能重新站到世界的頂端。生活在繁榮強大的中國,我們以國為傲,然而身為祖國最有力的後備軍,我們要讓國家以我們為傲。憶往昔,中國在最脆弱之際,是無數的中國人我單薄的身軀扛起了復興中華的使命。他們有的有跡可循,然而有的卻連名字也鮮為人知。國讓我們驕傲,不是指你一定要有多大的奉獻,而是你內心深處對國家的敬仰。因為有了敬仰,你才能在做任何有損國家榮譽的事情時,三思而行。我們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不用為了生命安全而愁苦。然而在世界的其他角落,還有多少人飽受着戰爭帶來的痛苦。既然我們有一個優越的環境,我們就必須好好把握。畢竟誰也不知道下一秒世界將發生什麼。很多人都暢想過幾十年後的自己是什麼樣的,那時的中國又是怎樣的。這讓我想起了梁啟超的一句話“少年強,則國強”。幾十年後的中國應由我們祖國的接班人來建設。因此,我們的眼光不能只盯着眼前,活在當下。而要透過層層濃霧,看看詩與遠方。沒有人知道十幾年後,我們到底怎麼樣,但那時的中國必將是更強大的。而我們必將生活在和睦之中,沒有了猜忌,沒有了爾虞我詐,有的只有相互的信任與微笑。

幾十年後,我們或許是茫茫眾生最普通的一員。或許有的人依靠着自己的聰明才智,為國家的科研,軍事等方面做出傑出的貢獻。讓國家真正的為我們驕傲。讓我們從當下的思想中掙脱出來,認真思考思考我們內心深處的詩與遠方。用我們共同的努力,讓中國更上一層樓!

詩與遠方作文 篇2

新學期,部編版教材終於展露“廬山真面目”,經典的篇目,精心的編排,傳統文化的滲透,課外閲讀的拓展,“專治學生不會讀,兼治老師不會教”,讓人充滿了多少期待!

只可惜自己今年不在起始年級,開學了,手裏還捧着早該退出歷史舞台的蘇教版,竟然還是蘇教版新教材,又是呵呵!

看着七年級老師手裏拿着的新教材,只有豔羨的份,無奈捧起我的八年級蘇教版,想想我如何也能教出新意。翻遍了各大公眾號裏關於部編本新教材編寫內容、原則等的文章,瞭解了語文教學新的要求:重視傳統文化的`積累,重視課外閲讀的拓展,重視朗讀的訓練……

於是在開學第一課,我確定的課題為:“相遇更好的自己”。一張張我參加賽教的照片展示在學生面前,告訴他們我的理想,我的追求,我的努力,我的蜕變。又將孩子們的假期作業————《自己的第一本作文集》一一展示,看到自己寫作,自己編輯,自己設計的屬於自己的精美的作文集,孩子們由衷的為自己鼓掌。接着我告訴大家我們在暑假都遇到了最好的自己,但我們不能停留,收拾好行囊,為了新的目標,重新出發,就會不斷遇見更好的自己。

我定下了我的目標:堅持閲讀,堅持寫作,開通個人公眾號,不斷更新文章,抒寫生活的點滴感悟,爭取每一次作文先寫下水文,和孩子們共讀、共寫。我也給孩子們制定了目標:本學期一個月閲讀一本名著,每週寫兩篇隨筆,每天背一篇古詩文,每天中午到校練一張字帖,每天晚上在羣裏朗誦一首“為你誦讀”。孩子們欣然答應,我們當堂一起完成了第一篇同題作文《相遇更好的自己》。

兩週來,我還在開學的忙碌中時寫時斷,而孩子們卻已在新的語文天地裏肆意徜徉。

加油吧,自己!奔跑吧,孩子們!讓我們一起一路歡笑,一路芬芳,去追尋語文的詩意與遠方!

詩與遠方作文 篇3

在書中,不僅有眼前,更有詩和遠方。

――題記

書,閲讀,像是我生命的全部。如果問我為什麼,我也不知如何回答。似乎一講出口就會變味。也許太複雜,其實又很簡單。從表面上看,我只是坐在椅子上捧着一本書罷了,但書一入我的眼,就如詩意的情調浸入空氣,讓我靈魂已隨書飄向遠方,讓弱小的自己獲得一絲絲勇氣,一點點智慧。

讀書,可以仿古品文,點一香爐,煮一壺茶。在“瑞腦銷金獸”與“檐溜煮胡茶”的詩境中,輕翻書卷,恍惚間時光倒流:你輕撐一把油紙傘,走在青石板鋪就的小路上,雨點“滴答”聲與腳步“踢踏”聲連成一片;又在晴柔的日光下,聽那雎鳩的互鳴,坐於小舟中,伏身摘取荇菜;卻又在巴山夜雨時,哀傷地坐於窗前,望向漆黑的夜空,讓雨水洗刷心中的悲傷。當檀香散盡,茶杯見底時,驀然回醒,心兒宛若被一眼甘泉洗濯,寧靜、愉悦、哀愁,泛着漣漪;心兒像極一塊藍水晶,沉靜、澄清、空靈,泛着純淨的光。在空氣裏,始終瀰漫着記憶裏的淡淡馨香,似乎又從爐中徐徐散開,迷濛着時空。這便是詩境,這便是詩意,籠着一縷飄不散的迷煙,抹着一筆濃重的情思,讓心變得敏感,讓生活不再單調。

讀書,亦可隨心而遊,在書中,時空不再是阻礙。吟余光中先生的“雨天的屋瓦,浮漾濕濕的流光……雨敲在鱗鱗千瓣的瓦上,由遠而近,輕輕重重輕輕……”淅淅瀝瀝雨點似乎就撒落在我心上,靈魂依附在風雨中,回到了老家。一棟不大不小的平房,傾斜的房檐上一片片灰瓦閃着濕潤的光,年幼的我站在門口望着門外的雨,雨線像一條條銀絲,連接着天空與大地,像分別已久的母女熱情地相擁。“下雨了呢,出不去玩了。”年幼的我失望地説。外婆朝我笑着説:“待在家裏又不壞,你可以看看門外的菜園,不一定非得進菜園。你看那些苗兒們正喝水呢。”是噢,門外的小菜園,流溢着一地碧玉的色彩。雨滴滑過葉片,像染了色一般,閃着綠光潤入土中。一切塵埃都在雨中被清洗,讓萬物重展它們初生時的皮膚,像油彩一般豔麗。家中那盛雨水的大瓷缸,歡樂地迎着這些來自天空的雨寶寶,泛起陣陣波紋,盪開一朵朵水花。平日黝黑沉靜的水缸變得有所心動般,似隨着雨滴的每次滑落而輕顫,似我的靈魂一般深深地感到雨中萬籟的寧靜。水缸裏歲月的積澱,雨滴對大地的思念,生生不息,循環往復。此時,我閲讀的不再是一本書,我閲讀着大地,閲讀着生命。這或許就是遠方的真諦吧。

遠方,是那遙遠的故園,是那深邃的心靈,是那生命的思索。書帶我走,帶我思考。我的心回到家鄉,品味生命的美麗,讓我不再渾渾噩噩沉迷於各種利慾、庸俗、大流之中。

在俗世中堅守着自己的一小片淨地,並願意為此而孤獨。在書中,在寂靜中,尋找詩,尋找遠方,讓內心變得愈加強大,以文人的精神與外界的喧囂抗衡,迸發出火光。

標籤: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