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2021天宮課堂觀後感範文(精選17篇)

作文7.48K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後感吧。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1天宮課堂觀後感範文(精選1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1天宮課堂觀後感範文(精選17篇)

  天宮課堂觀後感1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將於10月16日凌晨發射。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5日表示,不到一個月前,中國歡迎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勝利凱旋,16日凌晨,中國將再次懷着激動的心情目送神舟十三號飛向太空。“這不僅生動詮釋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中國載人航天精神,也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對太空敢於追夢、勇於探索、永不止境的科學探索精神。”

在當天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趙立堅稱,15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佈會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舉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介紹了相關情況,神舟13號載人飛行任務是中國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第6次飛行任務是該階段的決勝之戰、收官之戰,也是空間站在軌建設過程中承前啟後的關鍵之戰。

“我想説的是,這次神舟十三號任務展現了中國為載人航天探索這一人類共同事業作出的新努力、新貢獻。中方將繼續加大載人航天領域國際合作與交流的深度和廣度,為人類探索宇宙奧祕、和平利用太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他表示。

趙立堅稱,可以注意到這一次神舟十三號任務與神舟十二號相比,在成組工作安排上有很多不同,包括中國女航天員將首次進駐中國空間站並實施出艙活動,中國航天員們將首次在軌駐留6個月,中國人將第一次在太空中過春節。“我們期待除夕守歲時,能夠第一時間聽到我們的同胞來自太空的祝福,讓我們共同祝願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天宮課堂觀後感2

“走前人沒走過的路自然少不了彎路,闖前人沒闖過的光也必然少不了挫折,成為先驅,方能成為先鋒,唯有敢闖,才能闖出新天地,搶佔新高地”

在這次的《天宮課堂》裏,我收穫頗豐,感受到了太空艙裏的那些“樂趣”,同時,我也感受到了航天員工作的不易。在這次天宮課堂中,分別有:指令長翟志剛,太空教師玉亞平,航天員葉光富。

中國空間站太空授課項目有:航天員在軌工作生活場景展示;太空細胞學研究實驗展示;太空轉身;浮力消失實驗;水膜張力實驗;水球光學實驗;泡騰片實驗;天地互動交流。在課堂的開始,王亞平老師介紹了睡覺的地方,小型廚房,飲用水和冰箱,接着展示了運動的地方。接下來就要開始有趣的實驗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葉老師的太空轉身動作,通過葉老師的動作,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在太空中由於失去浮力不能像在地球上行走一樣,轉身也與地球不同…這些項目都令我收穫滿滿。

可想而知,航天員叔叔阿姨們在太空艙裏工作的不易與艱辛。他們無時無刻都在為祖國作貢獻。他們愛國敬業,嚴肅認真的工作作風使人敬佩。中國航天的每一次發射,每一次飛行,每一次超越都為世人展現了我們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地球到太空的航天之路。這一過程似輕描淡寫,但現實的征程卻刻苦銘心。

山河雖無恙,吾悲當自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也必定會為祖國作出奉獻!

  天宮課堂觀後感3

今天下午老師帶我們觀看了神舟13號飛天的直播。裏面講述了教室和老師的不同、老師的太空家園、細胞的神奇變化、乒乓球放入水杯的現象以及水膜張力實驗等。

其中水膜張力實驗最令我印象深刻。首先王老師和葉老師在一個尖的東西上面滴水,在尖的東西上面形成了一個薄薄的水球。接着,王老師往這個水球裏注水,這個水球越來越鼓,越來越胖,越來越大。然後放入一朵在地球上摺好的花朵摺紙,花朵在水球上順時針轉,花瓣緩緩的向外打開,向一位芭蕾舞者點着腳尖,翩翩起舞。轉了兩三圈,花瓣全部舒展開來,變成了一朵盛開在太空的花。同學們不約而同的露出了驚訝的表情,發出了“哇---”的尖叫聲。

緊接着,王老師拿着一根細針管,伸進大氣泡裏推了兩下就出來一個小氣泡。這時王老師躲到氣泡的後面,我們從氣泡的正面看,我發現小氣泡裏面是正的老師,而大氣泡是反的老師。我覺得真是太神奇啦!

老師再繼續往氣泡裏注水,她放進一點深藍色的顏料,顏料慢慢的向四周散開,最後盛滿了整個氣泡,藍藍的氣泡像我們的地球。

最後就到了最驚奇的時刻,老師往水球裏放進了半片黃色的泡騰片。一開始泡騰片還沒有動靜,慢慢的泡騰片融化了,盛滿了整個水晶球,還不停的往上冒氣泡,這時的情景很美麗,同學們都傾着身子向水晶球裏望,生怕錯過了這精彩而美麗的瞬間。

通過看這次直播,讓我明白了科技的強大,科學的有趣,明白了科技真的能引領未來。

  天宮課堂觀後感4

12月9日下午15:40,期待已久的“天宮課堂”第一課在中國空間站正式開講。神舟十三號乘組的三位航天員老師給我們帶來了精彩的航空實驗,讓我感覺最神奇的就是“泡騰片實驗”了,水球裏放入泡騰片後,無數的小氣泡將藍色的水球變成了地球的模樣,而且還很Q彈。

上完這一課,讓我感受到了科學的魅力,讓從小就喜歡做實驗的我產生了無盡的遐想:努力成為一名航天員,遨遊太空,帶領大家開展科學實驗,為科技強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天宮課堂觀後感5

我們剛剛觀看了天宮課堂的授課視頻,王亞平等三位老師給我們做了精彩的授課。我們觀看了動態的生物細胞和漂亮的水膜,當藍色注入水膜的那一刻,水球不斷變大,我們彷彿看到了一個蔚藍色的地球,我們感到生活在地球上是多麼的幸運,在我感到興奮的同時也感到自己應該為實現自己的夢想努力學習,努力奮鬥!

同時我們也感謝學校為我們這次提供了一次學習的機會,等我們長大以後,一定利用所學知識武裝自己,報效祖國!強國有我好少年!

  天宮課堂觀後感6

今天可真幸運,我和同學們一起觀看了充滿奧祕的《天宮課堂》。叔叔阿姨們用太空講課的方式,傳授了我們很多的科學知識,帶我們參觀了他們的太空家園,原來遙不可及的太空能變得觸手可及!

書中的那些太空奧祕的'知識在航天員叔叔阿姨的操作下也得到了很好的證明!若不是親眼所見,我們無法想象科技原來是那麼神奇的一個東西!瞧,在地面會浮在水面的乒乓球,可是當它來到了太空中,只要輕輕一碰,就乖乖地沉在水底!同學們歡呼着,大叫着,直呼不可思議!此時此刻,我下定決心,我們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努力去學習,學習更多的知識,去探索更多的奧祕!

  天宮課堂觀後感7

今天,我觀看了一個名叫“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的直播課。這個視頻主要講述了“太空教師”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為廣大青少年帶來的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

我覺得最神奇的情節是水球。第一處就是王亞平老師做了一個水球。它非常漂亮,只見王亞平老師將水滴放進水膜中,然後水膜會一點點變厚,繼續向水膜裏添加水滴,最後變成了一個漂亮的水球。王亞平老師還説在陸地上是做不了水球的,只有在微重力的情況下才能完成。

老師們的太空之旅真是又神奇又有趣,真想像他們一樣勇敢地完成祖國神聖的太空任務。

  天宮課堂觀後感8

今天我們全班一起觀看了航天直播課,幾位宇航員叔叔和阿姨給我們上了非常生動的科學課。宇航員在太空的生活細節大公開,太空行走、特別的航天服、失重環境下的細胞觀察……樁樁件件都讓我感到大開眼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水在太空失重環境下的各種表現:失去了重力的約束,水在太空中會變成一個個小水珠。更神奇的是,沒有重力的情況下,浮力也就消失了!如同魔術般,水在宇航員叔叔的手中,乖乖地變成了水膜,厚水膜,甚至一個水晶球,真是讓人嘖嘖稱奇!觀看了這堂直播課,我感受到太空的魔力,科技的魅力,更下定決心,要好好學習,長大以後投身祖國的建設!

  天宮課堂觀後感9

今天,天宮課堂上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這些航天員們向我們介紹了自己在太空艙的生活。

葉光富老師給我們表演了怎麼在太空艙裏轉身,他先用右手旋轉,轉動身子,再把雙手張開,速度就變慢了,如果把手搭在肩膀上,速度就變快了。他展示完,又向我們介紹了細胞在太空中和地球上伸縮和運動的區別。最後,王亞平老師給我們製作了一顆用水做成的透明水球。王亞平老師先用藍色色素把透明水球染成藍色,再用泡騰片給它弄出小氣泡。

王亞平老師説:“這些氣泡就像一個個人一樣”。

通過這堂課,我發現在這太空中有許多好玩的東西,我們的航天員和祖國真是太偉大了!

  天宮課堂觀後感10

2021年10月16日0時23分,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運載火箭,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發射,順利將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三名航天員送入太空。12月9日,我們觀看了由這三名航天員所講解的“天宮課堂”直播課。這是中國航天事業的壯舉,不僅標誌着中國已經能熟練運用載人航天技術,也意味着我國的航天科學技術和教育領域的深度合作已經開啟。

中國航天員在4000公里的太空傳遞科學知識,並用太空試驗向人們展示宇宙魅力。他們的太空授課,為我們開啟了神奇的太空之旅。從中我也明白了艱苦的條件能錘鍊吃苦的精神。我們青少年,應在學習上多下苦工好好學習,遇到困難要知難而進,一往無前,敢於勝利。

  天宮課堂觀後感11

在這節神奇的太空課上,有些問題還有可能在飛船上得到驗證和解答,讓奇思妙想變成“眼前的現實”,這個“天地連線”的課堂,還有全國億萬人民的密集關注,強烈鼓舞了同學們,他們的科學意識、想象力、求異思維終於呈現了井噴。為我們搭建了寬敞的思維平台,提問機會,允許學生思想奔放甚至撒野奔跑,充分理解、包容其不足,同學們潛在的發散性思維,就能夠噴薄而出。

一堂課,讓奇思妙想和怪想終於得到了迴歸,這種精神收穫,要比課堂本身更有意義和價值。如果我們平時的教育,也能想方設法,給我們製造提問機會,鼓勵我們多提問、善提問,這對於我們學生潛在的發展,以及創造活力,肯定是一個積極的推進。

  天宮課堂觀後感12

我們有時會忘記,除了我們生活的城市、村莊、深山,大地外,還有天上的世界——太空。

這個世界是美麗的,你可以在這裏看到你從來見到過的景色、現象。你可以感受到渾身飄起的奇妙。在看過天宮課堂後,我見識到空間站的魅力,我開始對宇宙中的更多事物好奇起來,我驚訝於那些違背地球上自然狀態下常識的東西。

旋轉不停的陀螺、由一個框鏡邊做出的水球,這些讓我知道原來在沒有引力的環境下,竟能做到這麼多事情!其實,天宮第一課給我最大的兩個感覺就是震驚和對宇宙知識的渴望,它讓我對宇宙的認知真真正正的刷新了。我真的非常有幸能看到天宮第一課。

  天宮課堂觀後感13

人類踏入宇宙太空是文明的進步,我國可以將宇航員送上太空,並且擁有很高的航天技術,那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底氣!

在這次互動課堂中我感受到了中國,我們的祖國,在航天事業的發展迅速,對太空的嚮往,學習到了空間站的結構構造以及其他載人火箭和載物火箭接入空間站的先後順序,體會到中國勇於探究太空的奧祕,知道了人在地球上的一天,就第於人在宇宙中的30天!如果人不在外太空做運動,並且是長期呆在外太空的話,血液就會往上升,當腦部血液過多地時候還會致死。

課上,老師給我們看了在外太空重力消失的實驗。

水在外太空裏不會像地球一樣,而是會浮起來,宇航員在外太空裏喝水時,要放在一個袋子裏。其中有一個實驗是水膜張力實驗,先做出一個水膜,再往水膜里加水,變成一個大水球,在水球中注射色素,水球會變成其他顏色。最後把泡騰片往裏面放,泡騰片帽出的氣泡沒有炸,而是在水球裏面,沒過一會,水球裏面充滿了氣泡,水球越來越大,可裏面的氣泡卻一個都沒炸裂,而是在水球裏面,一個也沒有離開它。這個實驗真神奇,水可以做成一個球,而不流下來,泡騰片冒出的氣泡都沒有炸裂。在太空中還要多鍛鍊,不然回地球會不適應而變胖.......

太神奇了!從這次學習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中國在航空這方面的進步,也讓我瞭解了火箭的結構和太空生活。太空中還有很多有趣的事,等着我們新一代祖國的加班人去發現。

  天宮課堂觀後感14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佈消息,為發揮中國空間站的綜合效益,中國首個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宮課堂”即將正式推出,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活動將於近日面向全球進行直播。

看到這個消息異常激動,因為又可以看到太空微重力環境下物體運動的一系列奇妙現象。這讓我想起了2013年那次太空授課。

在僅有的40分鐘裏,航天員們卻只有用了簡單的5個小實驗來讓大家更瞭解在失重環境下,物體的變化以及它變化的原理。分別有水膜實驗、陀螺實驗……就讓我知道原來在失重的環境下能做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其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水球實驗了!首先,用一個類似放大鏡大小的環,伸進飲用的自來水袋裏,拿出來時竟成為了一個水膜,再往裏面不停地注入水珠,慢慢地水膜就變成了一個晶瑩剔透的水球。如果在地面上把一隻針管插入水球裏,那不用説,水球一定會爆開來。但是,在太空中竟然可以用針管給水球注入墨水,而水球卻“毫髮未傷”,這對於我們來説,簡直是一個奇蹟!這讓觀眾們都看得目瞪口呆。

第一位上去月球的人——阿姆斯特朗曾説過這樣一句話:我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雖然現在只能在遠隔千里的電視屏幕上觀看太空授課,但我相信,終有一天我們可以親身上太空,與授課老師面對面地交流,感受在太空中的樂趣。

  天宮課堂觀後感15

在2021年12月9日下午,我懷着激動的心情觀看了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和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進行的太空授課。

電視上,太空教學已經開始,航天員們通過一個個妙趣橫生的實驗,把我們帶進一個全新的太空環境。温柔的語調,幽默的語言,讓屏幕前的我睜大了眼睛,聚精會神,通過觀看這次太空授課,我也頗有感觸。

王亞平老師帶我們參觀了他們的太空家園,又通過一些實驗讓我們親眼見證了地球上與太空失重環境奇妙的差別,各種各樣的實驗是航天員和地面工作人員的精心準備,密切合作的結果,是以先進的航天技術為保障的。

仰望太空,我們有牽掛,因為空間站裏有我們兢兢業業的中國航天員;我們有底氣,因為中國航天人的是把滿天神話變成現實,“中國星”閃耀全球!浩瀚太空裏有越來越多中國航天員的身影,正在抒寫着中華民族對浩渺星辰的浪漫情懷,從“兩彈一星”、“嫦娥”問月,到“北斗”指路、“天宮”攬勝、“天問”探火,再到“神舟”系列傲遊蒼穹、“羲和”追日………一次次突破、一步步前進,中華民族向太空的探索已從月球、火星延伸到太陽;中國人民目光所及,正在從仰望璀璨星空到求索暗物質和引力波,甚至打量起太空中更深邃的未知區域。

上完這堂課後,我不得不為我國的航天技術感到驕傲,我為我們的祖國感到自豪!作為一名國小生,現在要好好學習,掌握更多的科學知識,將來也要去太空探索奧祕。

  天宮課堂觀後感16

自神舟12號載人航天飛船任務完成之後,三名航天員回到了離別三個月的祖國。才過不久,神舟十三號載人航天飛船升空了。

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三人擔任神舟13號載人航天飛船宇航員。在2021年10月16日凌晨,神舟13號火箭發射了。可惜我沒有及時觀看直播,今天下午在課上,老師讓我們看了神舟13號載人航天飛船發射過程,首先就是三位宇航員身穿宇航服坐上大巴車,向航空基地駛去,大巴車前還有交警騎着摩托車保駕護航。到了航空基地,三位宇航員進入了火箭,緊接着,話筒傳來了“十,九,八……”每一個數字都十分激動人心,最後聽到了“點火”。隨後,火箭的底座噴出了紅色的火焰,煙塵向四處擴散,火箭也騰空而起,像一隻穿雲箭直插雲霄,場面十分震撼,之後各個助推器也是分離了,神舟13號也是發射成功。

本來神舟12號的三名宇航員在太空中呆了三個月,這本讓我很吃驚。但沒想到這次神舟13號的三名宇航員將要在太空中呆上半年,更是讓我驚訝。他們為了給國家做貢獻,放棄了和家人在一起的六個月時間,很讓人敬佩。自東方紅一號升空成功後,中國在航天事業接連取得重大發展,這一個個成功都是由無數個科學家們廢寢忘食,努力奮鬥,用無數汗水換來的。

據説神舟14號已經準備就緒,隨時可以升空,不得不説,祖國的速度真是太快了,火箭是一個接一個的升上天空。

  天宮課堂觀後感17

“天宮課堂”第一課定於12月9日下午15:40開始,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將在中國空間站進行太空授課。中央廣播電視總枱將進行全程現場直播。

本次太空授課活動將採取天地互動方式進行,在中國科技館設置地面主課堂,在廣西南寧、四川汶川、香港、澳門設置地面分課堂。屆時3名航天員將在軌介紹展示中國空間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物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現象,並與地面課堂進行實時交流,傳播載人航天知識,激發廣大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

此次太空授課活動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聯合教育部、科技部、中國科協、中央廣播電視總枱共同主辦。中央廣播電視總枱將進行全程現場直播。

授課活動將採取天地互動方式進行,在中國科技館設置地面主課堂,在廣西南寧、四川汶川、香港、澳門設置地面分課堂。屆時3名航天員將在軌介紹展示中國空間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物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現象,並與地面課堂進行實時交流,傳播載人航天知識,激發廣大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

八年前,在距地球三百公里外的天宮一號中,航天員王亞平為第一屆“太空班”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太空授課活動。如今,中國人自己的空間站將迎來首次太空授課。首先,“課程表”全新升級!三名航天員將演示更多微重力條件下的物理、化學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