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端午節的學生作文(15篇)

作文2.12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的學生作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端午節的學生作文(15篇)

端午節的學生作文1

今天我歡天喜地的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到了,我從媽媽這剛一打聽到,高興的歡蹦亂跳。因為呀!這個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的來源是由於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從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賽和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繫在一起。隨着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端午節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很多人有個疑問: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比賽劃龍船呢?事情是這樣來的。一個偉大詩人屈原愛國,為皇帝出謀劃策,但有些紅眼病者覺得屈原勢力太大,多管閒事,天天在皇上面前説屈原的壞話,慢慢的皇上相信了這些荒唐的謊言,把屈原撤了職,流放到湘南去。屈原抱着救國救民的志向,富國強民的打算,反而被奸臣排擠出去,簡直氣瘋了。他到了湘南,經常到汩羅江一帶,一邊走一邊唱着傷心的詩歌。到了公元前278年5月初五這天,抱着塊大石跳河自殺了。附近的老百姓得知,大家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海,到處波浪起伏,哪兒有屈原的什麼痕跡。大夥很傷心,把竹筒子裏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獻給屈原,也江裏的魚蝦、蛟龍、魚……等動物飽了肚子,不再傷害屈原的身體了。到了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照辦了,後來他們把盛着米飯的竹筒子改為粽子,劃的小船改為賽龍船。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説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説;紀念伍子胥説;紀念曹娥説;起於三代夏至節説;惡月惡日驅避説,吳月民族圖騰祭説等等。以上各説,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説,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啊!端午節的由來可真多呀,我喜歡端午節的美、喜歡端午節的熱鬧、喜歡端午節的粽子,喜歡屈原這種愛國精神,當然我還喜歡最好玩的賽龍舟!你喜歡端午節嗎?

端午節的學生作文2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沒到端午我們都要吃粽子,為什麼要到端午節吃粽子呢我不解地問媽媽,媽媽説原來端午節是由很多來歷的。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説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説;紀念伍子胥説;紀念曹娥説;起於三代夏至節説;惡月惡日驅避説,吳月民族圖騰祭説等等。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因此,紀念屈原之説,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們就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端午也稱端五,端陽。可你知道嗎端午節還有其他的名字嗎在不同的地方端午節還叫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據説,詩人節是為了紀念女詩人秋瑾。秋瑾字睿卿競雄,號鑑湖女俠,小字玉姑,浙江紹興人,有花木蘭、秦良玉在世的稱號。28歲時參加革命,影響極大,在策劃起義時為清兵所捕,至死不屈,於光緒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紹興軒亨口英勇就義。後人為敬仰她的詩,哀悼她的忠勇事蹟,於是,端午節與詩人節合併來紀念她,而詩人節又是因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定為端午節。

我好奇的問,媽媽為了紀念這些先輩,我才在端午節吃粽子、划龍舟,可是咱們每天都能夠吃粽子啊那麼我們每天是不是都在過端午節呢

媽媽笑着回答,你説的有道理,隨着我們生活逐漸的富足,現在我們可以隨時的吃粽子,這些都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一起奮鬥、耕耘出來的,因此,端午節後,就快到黨的生日了,就讓我藉端午節也一同紀念那些為了我們的幸福生活投身革命、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輩們吧。同時端午節也變成了一個國際化的節日,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通過這些活動增強了我們與國際朋友的交往,也把中國的源遠流長的文化傳到了異國他鄉。

我一邊吃着粽子,一邊傾聽着媽媽的講述這些有趣的故事,覺得手裏的粽子更加的香甜,也更感覺到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端午節的學生作文3

今天是農曆蒲月初五端午節。是紀念屈原以身殉國,跳進汨羅江的日子。為了不讓魚蝦們把屈原身體上的肉吃掉。人們就用粽葉包裹着糯米,投放到汨羅江裏。並且人們也要吃粽子、鹹鴨蛋,在家門前掛菖蒲和艾草,還要喝放了一些雄黃的酒,人們還要舉行賽龍船。這不,我們一家人帶着外婆、舅舅、舅媽、小表妹往江津中山古鎮觀望賽龍船。

經由1個多小時的長途跋涉,我們來到了舉辦賽龍船的地方江津中山古鎮。因上午下雨,原本在上午的賽龍船改在了下戰書(下戰書是晴天)。爸爸見我對賽龍船很感愛好,便滔滔不盡地為我嚇?起來:賽龍船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流動,在我國南方十分流行,它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已流傳兩千多年,是多人集體划槳競賽。賽龍船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舟長一般為20xx米,每艘舟上約30名劃手。有26個劃手,1個舵手,2個鼓手,還有1個喊號子的。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下戰書,我們走出客棧,來到了河邊。河邊的吊腳樓懸在巖石上。為了遮擋強烈的太陽光,家家户户的陽台頂上都掛着藍布。我們走過了石橋,繼承向前走往

哇!望到龍船啦!表妹鳴道。真的是!您望,龍船的顏色各不相同:鮮豔的紅、明亮的黃、黯淡黑和清爽的藍。原來,龍船的顏色是跟據四海龍王的顏色刷的漆來定的。

我們剛一來到河邊,劃手們就出場了。喝,一個個都非常強壯。並且不同的龍船上的人都穿戴不同顏色的背心。請參賽選手進座!裁判員用擴音器鳴道。劃手們按照序號坐好位置。123!出發!

頓時,鼓聲大作,觀眾的喊聲和運動員的呼聲匯成一遍,響徹雲霄。參賽隊員們用力把木槳向後劃。緊接着,舟慢慢地移動起來徐徐地,徐徐地,每條舟都越來越快,好似漂浮在水面上望不出來一絲波紋。徐徐地,徐徐地紅色的龍船慢慢地超過了其它龍船。玄色的龍船顯然是體力不足了,落後於其它龍船。啊,只剩下30米了,25米,20米,紅色龍船遠遠領先,藍色龍船又追遇上來,兩條龍船不相上下。10米,只剩5米了!呀,藍色龍船領先了。最後我不説大家也知道:藍色龍船贏了。藍色龍船的劃手們下舟後,都擁抱在一起,表示他們心中的喜悦。望完迸?,我念念不舍地離開了風景如畫的中山古鎮。

我覺得今年的端午節最好玩、最有趣。由於這一次的端午節讓我領閲到了民俗風情。

端午節的學生作文4

同學們,你們一定聽過這首詩吧?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贏軀亦點舟。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這首詩描寫了南宋詩人陸游在端午節這天的生活習慣。作者吃粽子,插艾枝,儲藥、配藥方、祈禱這一年能平安無事。從中也反映出了江南端午節的風俗。

作為中國古老文化節日之一,端午節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可謂是家喻户曉,人人皆知。過去,我對端午節的知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寒假裏,我讀了《我們的節日》這本書,才知道原來端午節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內涵。從這本書當中得知,端午節是在中國這麼多的節日中,名稱最多的:端午節、端陽、重五節、夏節、天中節、五月節、詩人節等。端午節的來源也有很多種,有紀念屈原説、龍説、紀念伍員説等20多種。

其中,最流行的是紀念屈原説。據説,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湧到江邊去憑弔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這爭先恐後的激烈場面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直激勵着我們。

因為這深厚的文化底藴,所以端午節現在已經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強大的生命力,在我們德清,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的門上,會掛上菖蒲、艾草,據説可以辟邪消災。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這透着濃濃竹葉清香的粽子,是我們孩子們的最愛,棗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呢!有的地方,人們還會佩帶着香袋,姑娘們以這五彩繽紛的香袋做飾物,既香味裊裊,又自己變得更美麗動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來了不少小夥們留連的目光。

偶然間,我從網上看到去年,韓國打算向聯合國申報端午節為他們國家的遺產,我非常驚奇,覺得這是對我們中國人的羞辱,端午節是中國人的,怎麼可以給別的國家去申報呢!這可能跟有些人喜歡過洋人的節日有關吧!我想,我們應該行動起來,為保護宏揚我們中國自己的傳統文化,儘自己的一份力吧!

看了《我們的節日》,這一個個傳統、有趣的節日,正款款地向我們走來,《我們的節日》一書,為我們打開了另一扇門,我們通過另一個角度,去審視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們更有理由為中華文化而自豪!

端午節的學生作文5

端午節到了,人們插艾草,包粽子,賽龍舟,真讓我目不接暇。

這次端午我在爺爺奶奶那裏過。一進門就看見奶奶忙着包粽子,爺爺在門口插艾草,忙得不可開交,我上前向爺爺奶奶問好:“爺爺奶奶好。”奶奶一見我就把手中的事放下了,過來看我。“乖孫女,你長高了不少呢,去年這時候才到奶奶脖子,今年就到奶奶的鼻子啦。”“是嗎?”“怎麼不是呢?”奶奶笑呵呵地説,“明年説不定到我額頭啦。”……聊着聊着,到了中午。

“吃粽子啦!”奶奶大聲的喊着。我們都到齊了,開飯。我吃着奶奶包的粽子,彷彿吃到了世界上最好吃的美味佳餚,是用金錢買不到的,裏邊包含着奶奶對我濃濃的愛,奶奶的艱辛,奶奶愛我的情意……我忍不住説:奶奶,我愛你!”“奶奶也愛你!”這一幕,我深深地感動了,熱淚盈眶。“不要哭,哭了可不好看。”至今,奶奶還忘不了我以前愛臭美。我愛臭美,人家老是笑我,每在這時候,奶奶總是挺身而出,斥責他們:“有什麼好笑,你們沒有過嗎?如果現在是你們被人笑話,還會這樣嗎?要尊敬別人,尊敬別人,別人才會尊敬你。”被奶奶斥責過後的他們,各個全都臉紅起來,以後再也沒笑話過我。在這短短的幾分鐘裏,我體會到奶奶的愛,頓時眼淚從兩邊滾落了下來。在我被人打的時候,不管颳風下雨奶奶總是出現在我的面前,讓我感到無比的温暖,無比幸福。奶奶的愛已超出我的想象,在這世界上我感到我是最幸福的人,再也沒人比我要幸福了。

“呆什麼?”一句話讓我從回憶中退了出來。

原來是奶奶叫我去看龍舟,還説今年的龍舟有比賽。我連忙讓奶奶帶我去。

到了海邊的橋上,站在最高的一層樓梯看下去,像要栽倒下去,不怕,我有那和藹可親的奶奶。

“今年的龍舟比以前有趣多了!”一個個龍舟爭的“你死我活”必要比出個高下。其中紅色的龍舟游到了第一,其他的龍舟上的人用上了吃奶的力氣蕩起雙槳,擴散出了一道道水紋,真美。不一會兒其他的龍舟都趕上了紅色的龍舟,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必能成功。時間如梭,轉眼間到了傍晚,我在奶奶家吃完晚飯就要回家了,在回家前,我對爺爺奶奶説:“下一個節日,我一定會和爸爸媽媽回來看你們,爺爺奶奶,我愛你們,是你們幫助我走出陰影,讓我開開心心、無憂無慮的成長,謝謝你們,讓我的生命充滿光彩,謝謝你們!”這時,全家人都感動了,眼淚隨着眼眶兩邊留了下來,“再見。”我依依不捨地回家了。

端午節,雖然平凡,但有着家人那濃濃的愛。

我愛我的家人,希望我的爺爺奶奶能活到百歲,祝爺爺奶奶天天開心!

端午節的學生作文6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淚流江邊仰天喊叫一聲後,便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粽子,賽龍舟,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是一首關於端午節的兒歌每當小朋友唱起這兒歌時,人們就知道端午節要來臨了。

一轉眼,端午節來臨了,一大早起來。吃過早飯後,就匆匆忙忙地出門去看賽龍舟了。剛來天鵝湖(賽龍舟的現場),就看到了“人海”。原來是就要開始賽龍舟了,“好險來得及時”我想着。突然,觀眾沸騰起來,只見從遠處划來了十幾條龍船。龍船偏長細窄。龍頭有黑。灰。紅等顏色。很快,比賽開始了。選手們爭先恐後,不甘落後。觀眾們也在一旁加油鼓頸。就要接近終點了,選手們敲鑼打鼓,唱着打油詩。到終點了,來自荔灣區的選手獲勝了。接着就是最有趣的“搶鴨子”遊戲了。資助方和一些好事的富人不許多鴨子仍進水中。選手們從船上跳進水裏抓鴨子,抓到的歸自己。圍觀的觀眾也不甘落後,紛紛跳進水中。場面一片混亂。

比賽結束了,我回到家中,我們家一起包粽子。媽媽早上很早起牀,到市場買配料。到了中午,各方面準備完成。開始,我把兩片竹葉疊在一起,在折一個角,形成三角體。然後,我把一塊綠豆沙塞了進去,再放一點糯米。最後,我想用竹繩把粽子包起來,但是糯米總是從下面的小孔露出臉來,我用夾子把那個小孔夾住,可是媽媽説:“不能這樣,待會兒怎麼煮啊。”我把夾子取了下來,學着媽媽的樣子把孔縮小。最後,我順利的做好了第一個粽子,我越做越有勁,一共做了18個。我把我的幾個優秀作品拿去煮。一會兒後,我把我最得意的作品拆開竹葉往嘴裏送,頓時,一陣芳香在嘴裏飄來飄去。吃完粽子,我感到非常自豪。我們一家人吃完了粽子,便舉行了一個小遊戲:把三個不同的人包的粽子放在桌子上。自己嚐出那一個是自己做的。我一開始,總是品嚐不出我做的粽子。最後,我發現最後一個粽子的底部,有一塊綠豆沙露出了來我高興的指着它,爸爸開翻下面的答案,結果被我猜中。吃着香噴噴的粽子,一家人説説笑笑,開心極了!端午節也將隨着笑聲一直留傳下去,成為全世界人民的節日。

這個端午節真令我難忘!

端午節的學生作文7

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要吃香噴噴的粽子呢?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要比熱鬧的龍舟賽呢?

沒錯,只有端午節,一個偉大的節日,一個神聖的節日。説起端午節,還得從屈原的故事説起。

傳説,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薦能,富國強兵,力主聯秦抗齊,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反對,使屈原被讒免去職位,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屈原報國無望,便含恨投江自盡。屈原死後,出國的百姓異常悲痛,紛紛湧到汨羅江邊憑弔屈原。有些漁夫則駕起船隻,把事先準備好的粽子、雞蛋撲通撲通地往江裏丟,説是讓魚吃啦,就不會咬屈原的屍身。流傳至今,便有啦吃粽子的習慣。所以過端午節的這天,滿街都是賣粽子的小販,我們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你知道粽子是怎樣包的嗎?哈,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先用一些新鮮的粽葉包住糯米,在裏面放各種配料,然後用線捆紮好。包好的粽子放在鍋上蒸,等滿屋飄着粽子香的時候就可以吃啦。吃粽子的時候,要先把線解開,剝開粽子葉,裏面藏着紅紅的粽肉,升騰着熱氣,散發着一種特有的粽香,兩個粽子用盤子裝着,活像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照耀下晶瑩剔透,散發着濃郁的糯米香。我不禁抓起一個粽子,狼吞虎嚥地吃起來,味道真是棒極啦。

吃完粽子,便來到河堤上觀看龍舟賽。在這一天,每個村子都會組織一支隊伍,而後拉到漣水河進行比賽。只見碧波盪漾的河面上,五顏六色的龍舟整裝待發,隊員們個個摩拳擦掌,彷彿勝券在握。而站在岸邊的觀眾比隊員們還要緊張,個個屏息凝視着河面。裁判一聲令下,一艘艘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飛一般地向前衝去。頓時,河面上鼓聲震耳欲聾。一千米的水道上,隊員們憋紅啦臉,咬緊啦牙,拼命地劃。太好啦,我們村的龍舟領先啦,因為我們村的隊員配合默契,所以龍舟就特別聽他們的指令,行動自如。龍舟的身後留下啦一條條波紋,原來平靜的水面,如佈滿硝煙一般。尾隨在後的龍舟,不緊不慢地跟着,鼓手們也使出啦吃奶的勁,使勁地敲,這鑼聲一聲接着一聲,清脆而有力。別的龍舟也不甘落後,一邊划船,一邊與着鼓聲,“一二一二”地喊着口令往前衝,那口令裏充滿啦對勝利的渴望。河面上熱鬧極啦,口令聲、鑼鼓聲、划槳聲,匯成啦一首激昂雄渾的樂曲,樂曲裏有着濃重的端午節的氣氛。

故鄉的端午節啊,你給啦我多少喜悦與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愛國精神的一種欽佩。吃着正宗的家鄉粽子,看着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裏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的學生作文8

今天,是我國一年一度的具有偉大紀念意義的懷念故人屈原的日子——端午節。

一大早,爸爸就帶我們回奶奶家了,還沒進門就聞着奶奶家不時傳出的清香,我趕忙三步並作兩步邁進屋,我的口水差點就“飛落三千尺”了,一會奶奶端來了清香四溢,熱氣騰騰的粽子,只間有菱形的,橢圓形的,三角形的,為了好區分粽子餡,有的用桑皮纏的,有的用玉米繩纏的,還有的用線繩纏的……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抓起個大大粽子,三下五除二就剝開棕皮,看着鮮紅的大棗,粘滑的糯米,飛揚的熱氣,我迫不及待地狠狠咬了一大口,又香又甜,奶奶的手藝可真算得上精益求精,絕妙無雙,我狼吞虎嚥的吃完一個,又順手拿起一個。

“加油!加油!”聽見門外的叫喊,我詫異的探出頭,原來是小孩子們在小河邊賽“龍舟”啊!我也跟姑家弟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只見一個個紙做的精巧別緻的.小船漂在水中,每個小船都被畫得五顏六色,還起上了好聽的名字,看着一個個名字浮在水上,“神龍號”,“白虎號”……,甚至還有一些時髦的名字,如“潮人號”,“神馬浮雲號”……一個個小船順着水而下,又接連着被浪給打翻,激起了一陣陣水花,嘩嘩聲,嘻嘻聲,吆喝聲接連不斷,此起彼伏,熱鬧極了。

一些老人將棕皮放在水中,看着它順江而下,聽奶奶説,這叫“避水”,讓水裏的妖魔鬼怪吃飽,以後就不會纏着我們,不傷害人們了。

不一會,奶奶有約我回家吃荷包蛋,只見奶奶用艾蒿、麥穗、豬埡槽等五種珍奇異草熬成的湯,再放上紅糖,吃完蛋,再喝湯,喝了能治頭暈,我其實肚子早已撐得鼓鼓的,沒胃口再吃了,可迫於奶奶熱情跟諄諄教誨,還是勉強喝了點。不一會,鄰居傢伙伴都來找我玩,奶奶讓他們吃粽子,荷包蛋,他們都説自己家有,吃過了。

以前我記得每年端午節,農村很少有包粽子的,奶奶每次煮一大鍋粽子,光送親朋好友跟鄰居就送去一大半,現在新農村變化可大了,不光是體現在街道、樓房,家電、生活物質上,農村的鄉村文化大院也體現着農村的精神文明,也體現着農村天翻地覆的變化,也體現着百姓的生活蒸蒸日上。

端午節,是古代人民勤勞與智慧,勞動與品質的象徵,是中國的自豪凝成的寶貴鑽石,看着農村人家也如此重視這個紀念故人的節日,由此可見,屈原可真是一位家喻户曉,人人皆知的偉大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必定會流芳千古,永垂不朽的。

端午節的學生作文9

今年的端午節,我也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包粽子,首先要把粽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綠豆、肉等做餡,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粽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稜角。然後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粽葉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奶奶告訴我,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傑作”發笑:“這,這能叫粽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麼地方啊?”我在想粽子包出四個稜角是方便用細線繫着掛起來的,怎麼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粽子呢?經過千辛萬苦,我的粽子總算包好了。放到鍋裏煮的時候,我不停地打開蓋子,嘴裏還念着“好了沒有、好了沒有。”把家裏人逗得哈哈大笑。終於粽子出鍋了,我狼吞虎嚥的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想:我的粽子雖然難看,但太好吃了!

這真是難忘的端午節呀!

難忘的端午節550字

榴花開,箬葉飄香,菜場裏那些巧手的老婆婆早已擺好自家包的粽子。看着這些小巧玲瓏的粽子,我想起兩年前的端午節。

那天,外婆早早地準備好箬葉、糯米和絲線,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一邊包粽子,一邊聊天。我自告奮勇地説:“我也來包粽子吧!”説着就跑到外婆身邊坐下,學着她的樣子,拿起一片箬葉輕輕翻轉,把它折成圓錐體,放入米,再把多出來的箬葉折過來,蓋住米粒,結果一些米粒從裏面跑了出來。我連忙又拿了一片箬葉把它裹住,可是米粒一點也不聽話,又從另一邊跑出來,我只好再拿一片箬葉裹住它??就這樣裹來裹去的,我的粽子成了“粽子王”。最後,我用絲線把它緊緊綁住。拎着這個超級肥大的“粽子王”,我滿腹不解:“這稜角分明、清香四溢的粽子,是什麼人發明的呀!”爸爸告訴我:“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愛國詩人屈原。傳説屈原在農曆五月初五投江自盡,人民划船想去救他,可是沒撈到他的屍體,只好把大米等投到水裏祭奠他。後來用箬葉把米飯裹起來投到水中,做成菱形是為了不讓魚蝦啄食。所以,在端午節這天,人們包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佩帶香囊??這些習俗一直流傳至今!”“哦,原來端午節還有這樣美麗的傳説。今天可要多包幾個粽子呀!”我説。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想,年邁的外婆一定包好了粽子在門口盼着我們的到來。我已長大,再也不會像當年那樣調皮地包“粽子王”,但那年的端午節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點評:包粽子是端午節的大節目,小作者詳細描述了端午節包粽子的情景,描述生動、具體,趣味性強。

端午節的學生作文10

一陣驟雨,帶來初夏濕熱紛亂的躁動。農曆的五月,雨後潮濕沉悶的空氣裏,總是帶着薄薄的竹葉香氣。端午節的粽子在異鄉的街頭重又出現,一種許久不經觸碰的感傷,默默湧上心頭。祖母熟悉而親切的笑臉在腦海中的印記依然清晰,她小而輕健的身影卻彷彿隔着五月的雨霧,朦朧而遙遠。

以前的那些五月,我是個尚未涉世的少女,在故鄉古老的瓦屋中,在祖母温柔的疼愛裏,稚嫩而單純。

我總是在初五這一天清晨,挽着祖母爬滿皺紋的手,踏着雨後的濕泥,來到村邊那片翠翠的竹林,採摘鮮嫩的竹葉。青草濕了裙裾,衣袖沾滿雨滴,我心裏有一股香甜的氣息暈染開來,和着微雨和泥土的濕氣。採回一籃子沾滿雨水的嫩葉,放在井台旁邊。祖母搬來年代久遠的木桶,打上清冽冽的井水,把一片片竹葉洗得青豔欲滴。那滴水的屋檐,清涼的井水,竹葉泛着的微綠的光,以及祖母在井台旁邊輕輕搓洗的身影,多年以後的今天想起,總以為是一場夢,一場温情而生動的夢。

祖母説,五月初五這一天的溪水是“龍鬚水”,正午時分到溪邊清洗便可洗去晦氣。我在曠野中的小溪旁,把腳輕輕探入水中,似乎有許多小魚在腳指頭上輕輕咬動,麻麻的,癢癢的。一把烏黑的長髮在清澈透明的溪水中輕輕遊動,祖母柔柔地幫我搓着,那時的我總相信一切的不愉快都會隨着溪水的遊走而流向遠方。少女滿懷的夢與甜蜜在這種古老的慰藉中愈加鮮活。

五月的午後總會有陽光,葡萄架上的蛛網不時地反射幾縷,映着祖母的銀絲髮線以及額頭上皺紋縫隙裏滲出的汗水。她將一把鹹草系在窗欄上,把那些泛青的竹葉和雪白的糯米包成一個個精巧玲瓏的小粽子,再用鹹草繫牢。一串串稜角分明的小粽子吊在窗欄上,不像食物,倒像是藝術品,可愛而誘人。我坐在祖母旁邊,學着她用鹹草纏繞着小粽球,學了許多個年頭卻總不及祖母包得精巧,而且祖母所包的粽子有一種特殊的香味。當老屋裏的大灶上冒出騰騰的蒸氣,竹葉香、糯米香便瀰漫在空氣中。自她離開以後,這種香味我便再沒有感受過,無論我再怎麼努力地模仿那所有的佐料與做法,那種香味也只能永遠存活在我的記憶之中了。

祖母離開時也是將近農曆五月,也是那樣驟雨驟晴的天氣。那一年的端午節,我在空蕩蕩的老屋裏猛然間發現一切都消失了。那一年我搬離了老屋,住進了城裏,那曾經的一切,只剩下記憶,在一些不經意間的觸碰之中閃出些許傷感而又甜蜜的感覺。

端午節的學生作文11

端午是一條河流,源頭是汩羅江,從屈原投江的那一刻起,已汩汩流淌了二千多年。

喜歡端午,只是緣於一個樸素的願望。在那物質匱乏的年代,除了春節,就是端午,父母要為孩子每人張羅一套衣裳,還會有一個小小的香囊,那是母親在深夜藉着昏暗的燈光一針一錢勾出來的。端午的清晨,換上新衣,佩在衣襟的香囊緩緩地釋放着釅釅的香味,氤氲着兒時的整個端午。

家鄉的端午是要吃粽子的,串串粽子就懸掛在廳屋廊間。有一年,吃多了,加上糯米不易消化,結果反了胃,腹積難消,痛了整整一宿。之後,對粽子我便敬而遠之,數年不聞粽葉香了。在外讀書那年,母親託人捎了幾串粽子,便隨意扔在寢室的桌上。上課時,楊梅的吆喝聲遠遠傳來,閃念之間,就想起了家鄉,想起了端午,就特想吃粽子。下課後,直奔宿舍,幾串粽子卻不翼而飛。轉身,室友們卻一臉燦爛:“你家鄉的粽子真是好吃呀!”我又一次與粽子失之交臂,而節日的盛宴也就繼續着空白。

工作後,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此時,女兒的端午也就是一套春夏換季的新衣,和一串街頭買來的粽子。以為端午就這樣漸行漸遠。母親卻執拗地打來電話,要我別忘了端午的祭祀,要在門楣和中庭各釘一幅菖蒲。我聞過隔年的菖蒲,也曾在屈原《離騷》的眾多香草中找尋過菖蒲的原形。“清明插柳,端午懸艾”,菖蒲成了端午一道隆重的儀式。在母親的殷殷叮嚀中,才發覺端午從來未曾離我遠去。

韓國江陵端午祭的申遺成功,就象一場交通事故,讓步履匆匆的我突然停了下來。在端午的若有若無之間,重新勾起些許往事。小時讀過《白蛇傳》,以為白蛇在端午的現形只是個傳説,後來才明白選擇雄黃酒作為道具自有憑據。端午已近夏至,陽氣熾盛,記得母親在庭院的角落除灑雄黃,正是為了避蟲避蛇。端午的雄黃酒讓白蛇不勝酒力,也自在情理之中啊!

端午也在人們的懷念之中,明晰起來。接着就有了傳統節日的休假,我不再有工作的忙碌,可以偷閒回一趟老家了。可以重温心中那份母親對節日祭祀的莊嚴與凝重。女兒可以吃上母親包裹的豆粽,一覺醒來,可以穿上母親早早摺疊好,放在牀頭的新衣了。午飯後,可以去看那場龍舟競渡,將端午划向我的記憶深處……

走在端午的路上,以為端午的源頭就是屈原了。待讀到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才知道端午的儀式出百里而不同,紀念的對象也各異。就象滾滾長江,一路奔流,支流越來越多,到了入海口,已是一片寬闊的水域了。可是假若溯江而上,到了青藏高原,那千年不化的冰川,何處才是源頭呢?屈原之前,南方的吳越民族早就在端午的節日裏祭祀祖先的圖騰了,這應該才是端午真正的起源吧!可是這都已不重要了,讓我牽掛的,是端午還會向何處流淌,何時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入海口!

端午節的學生作文12

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要吃香噴噴的粽子呢?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要比熱鬧的龍舟賽呢?

沒錯,只有端午節,一個偉大的節日,一個神聖的節日。説起端午節,還得從屈原的故事説起。

傳説,屈原是春秋時代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薦能,富國強兵,力主聯秦抗齊,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反對,使屈原被讒免去職位,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屈原報國無望,便含恨投江自盡。屈原死後,出國的百姓異常悲痛,紛紛湧到汨羅江邊憑弔屈原。有些漁夫則駕起船隻,把事先準備好的粽子、雞蛋撲通撲通地往江裏丟,説是讓魚吃了,就不會咬屈原的屍身。流傳至今,便有了吃粽子的習慣。所以過端午節的這天,滿街都是賣粽子的小販,我們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你知道粽子是怎樣包的嗎?哈,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先用一些新鮮的粽葉包住糯米,在裏面放各種配料,然後用線捆紮好。包好的粽子放在鍋上蒸,等滿屋飄着粽子香的時候就可以吃了。吃粽子的時候,要先把線解開,剝開粽子葉,裏面藏着紅紅的粽肉,升騰着熱氣,散發着一種特有的粽香,兩個粽子用盤子裝着,活像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照耀下晶瑩剔透,散發着濃郁的糯米香。我不禁抓起一個粽子,狼吞虎嚥地吃起來,味道真是棒極了。

吃完粽子,便來到河堤上觀看龍舟賽。在這一天,每個村子都會組織一支隊伍,而後拉到漣水河進行比賽。只見碧波盪漾的河面上,五顏六色的龍舟整裝待發,隊員們個個摩拳擦掌,彷彿勝券在握。而站在岸邊的觀眾比隊員們還要緊張,個個屏息凝視着河面。裁判一聲令下,一艘艘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飛一般地向前衝去。頓時,河面上鼓聲震耳欲聾。一千米的水道上,隊員們憋紅了臉,咬緊了牙,拼命地劃。太好了,我們村的龍舟領先了,因為我們村的隊員配合默契,所以龍舟就特別聽他們的指令,行動自如。龍舟的身後留下了一條條波紋,原來平靜的水面,如佈滿硝煙一般。尾隨在後的龍舟,不緊不慢地跟着,鼓手們也使出了吃奶的勁,使勁地敲,這鑼聲一聲接着一聲,清脆而有力。別的龍舟也不甘落後,一邊划船,一邊跟着鼓聲,“一二一二”地喊着口令往前衝,那口令裏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河面上熱鬧極了,口令聲、鑼鼓聲、划槳聲,匯成了一首激昂雄渾的樂曲,樂曲裏有着濃重的端午節的氣氛。

故鄉的端午節啊,你給了我多少喜悦跟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愛國精神的一種欽佩。吃着正宗的家鄉粽子,看着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裏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的學生作文13

今日是端午節,我親愛的老媽有事,所以把我“託”到了王別格家。

我剛一衝進門,就看到了王別格和嶽阿姨在餐桌上忙活。王別格一見我來了,就讓我一塊兒包粽子。怎樣辦?我可是個包粽子的“大菜鳥”啊!叫我吃粽子還行,叫我包粽子還不如讓我去毀粽子呢!我當時那個汗那。我直愣愣的站在那裏。“快點過來!”王別格又朝我喊道。我被逼無奈只好硬着頭皮走了上去,説:“呃,這個嘛,我不會。”王別格不以為然的説:“我也不會嘛,我第一次包粽子的時候還把粽子包成了沙漏,一鬆手,米”嘩嘩“的往下流”。我只好拿起一片竹葉跟她學了起來。“首先,把竹葉對摺,再折一個小角。”,王別格向我演示完就來檢查我折的怎樣樣。“哎呀。這是吃的,你不要把她當成卡紙折啊!”王別格對我説。我無可奈何,只好重新折了一次。“嗯,這次還不錯”聽到了她説的話,我大大的鬆了一口氣。看樣貌,她不會再叫我重新再折一遍了。“之後把粽葉打開,握住下頭”王別格一看,説:“做的還不錯,此刻要放餡兒了。先放一勺米,再放一勺豆,然後再放一勺米,然後再放半個棗,最終放一勺米。”王別格説的太快了,我有暈,於是對她説:“你直接告訴我要幾勺米、幾勺豆、幾勺棗就能夠了,我自我搭配。”嶽阿姨説:“其實這個能夠根據自我的口味來搭配。”我曰:“那我就光加米,不加豆,也不加棗

。”王別格説:“不行,就你喜歡那種口餡,別人都不喜歡。誰明白你你包的粽子是哪個呢?”我立刻反駁道:“做個記號不就得了?”由於往下我不能做了,所以那個半成品被送到了嶽阿姨那裏,叫她幫忙“整整容”,再“縫好皮膚”。

該煮粽子了。阿姨先把粽子倒進“盆地”(小鍋)裏,又把一盆水倒進“盆地”裏,讓水沒過粽子,使所有的粽子“溺水”,無一倖免(當然不能有幸免的了,不然,怎樣吃呀)。然後,煮上兩個小時,再悶上半個小時,粽子就煮好了。

王別格一聽説粽子煮好了,便飛也似的跑向餐桌。嶽阿姨剛把粽子端上來,她便迫不及待地把一個粽子撥開,把粽子用筷子一分為二,小口小口的品嚐完了,對粽子讚不絕口。我被她所逼,原本想“付出無回報”的,但被她硬塞進了大半個粽子。噎的我直翻白眼,不得不以跑步的方式來緩解我那可憐腸胃的壓力。

這可真是個有喜也有憂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學生作文14

今天是端午節,我高高興興“坐”在椅子上吃粽子。“這,這怎麼回事,這個粽子好奇怪,怎麼通紅的?”我問“老媽”(對媽媽的尊稱)“老媽”説:“快別吃了,估計壞了。”“啊!我已經咬了一口。”我驚訝的説。我一急,把粽子嚥下去了,我立即昏倒了……

我醒來,爸媽都不見了,我心想:兒子暈倒了,你們也不管,哼!

我來到鏡子面前,看了看,我又突然想起爸媽走了的事情,氣憤得一拳頭打向鏡子,我沒打破鏡子,反,反而進入了鏡子裏。“啊!”

(“我”在下文是其實是鏡子人,括號裏的是我的思想。)

我馬上回過神來,我忽然説了許多我自己也不知道的話:“其實,我們‘鏡子’人是和你們現實人一體的,你們現實人幹什麼,我們鏡子人就幹什麼,不過,嘿嘿,我讓你吃了魔法粽,你和我互換了身體,我再也不用受你的控制了,哈哈哈哈!”

這樣一説,我好像明白了許多。“我”(肉體實際已經不屬於我,受了那個“鏡子人”的控制。)不知怎麼了,幹了許多壞事,以下都是罪證:

(一)“我”飛速的跑到了公園的小草坪旁,破壞的心思如潮水般湧來,穿過護欄,在草坪裏跳起了“芭蕾舞”,一扭一跳,還沒長起來的小草又低下了頭,“我”像收了許多奴隸似的,哈哈大笑起來。(天,這,這,我怎麼能這樣呢,這不是我呀!)

(二)“我”在公園裏亂跑,看見樹林,掏出口袋裏的小刀,在樹上亂刮,樹木被我折騰得不像樣。(哎,這不是我所想的,誰能理解我?)我又拿出更鋒利的小刀,刻下“姚遠到此一遊”的字樣,哈哈大笑。(真希望這場災難能快點過去)

(三)“我”往家走去,看到有人在路上打羣架,“我”也過去湊熱鬧,我被揍得鼻青臉腫。(啊,可真痛,該死。)不過,“我”還一個勁的往上衝,又被海扁了一頓。(痛啊!)

(四)課堂上,數學老師問題:(4+3)+(7+6)-1=?(答案是19呀!)“我”被老師叫起來,“我”卻“玩世不恭”的樣子,不回答問題,老師過來就把“我”打一下(疼!)

……

我在鏡子裏做“我”在外面做的事,啊,受了不少痛苦,我渴望回到現實世界,誰能幫我?

還好,我用腦子設置了一個命令,變了個魔法粽放到人間世界裏,呵呵,我換回來了,否則我能打這篇作文嗎?

(注:碰到紅粽子千萬別吃,否則,呵呵……)

這次奇遇可真驚險呀!

端午節的學生作文15

端午節是我國曆史悠久的傳統節日,每到端午,中國各地吃粽子、賽龍舟、點雄黃、佩香袋、掛草蒲、艾葉……豐富多彩的民間端午習俗,給我們留下許多美好的回憶。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來了,我高興得一夜沒睡,翹首期盼端午節的到來。因為我們要去踏青,“出發了!”到了那裏,天呀,人山人海的,人流像泉水那樣源源不斷地從四面八方湧來。大道兩旁小商販在比誰噪門大似的叫個不停。擠來擠去,終於到了,哇,這裏太美了!五顏六色,奼紫嫣紅的花,五彩繽紛的蝴蝶在自然的協奏曲中翩翩起舞,大小各異的鳥兒有的在天空中飛旋歌唱,有的在枝頭又蹦又跳;蜜蜂好似金色的小絨球在花上一動不動,看到這一切,我高興得又蹦又跳。我們又往深處走了走,高大的柳樹,似傘的楊樹別提多棒了。我想出了個好主意,我跑上前折了幾根柳條給媽媽,讓媽媽給我編個小草帽,媽媽編完了並在上面點綴上一些漂亮的野花,我急忙拿了過來戴在頭上。誰見誰都説漂亮,我們在樹叢中穿梭着,尋找着可以提葫蘆的艾蒿,可是沒有,我們只好拿幾個柳枝代替。我和媽媽回到路邊一個攤位。這裏買的東西很特別,都是用珠子做的工藝品可漂亮了,我左選右挑終於挑中了一個,可是價錢太貴了,我只好倖幸地走開。但是我又發現了多好東西,如椰子殼做的燈,香氣撲鼻的雞翅……看了這些好東西,也有些累了,回到了家,掛葫蘆吃早飯,早飯當然是粽子和茶蛋,邊吃媽媽邊給我講起了粽子的來歷。

媽媽説,端午節大家都要包粽子,賽龍舟,掛葫蘆。包粽子傳説是人們為了不讓愛國詩人屈原被魚和蝦吃掉,人們就回家包粽子來喂那些魚和蝦;賽龍舟傳説是們為了打撈屈原的屍體,都爭先恐後劃上自家的小船打撈;掛葫蘆是為了讓蒼蠅和病毒都進到葫蘆裏,但是最讓我喜歡的是戴五彩線聽我的朋友説,五彩線只要帶上就不能拿下來,只能下第一場寸的時候拿下來,把五彩線扔進水裏沖走。大家一定都是戴上就拿下來了吧!有的人或多或少也會知道這是什麼含義,五彩線是意味長命百歲的,但是人們都説有除病減災的功效。下第一場雨的時候拿下扔到水裏沖走就意味着病災都被沖走了,這是個吉祥的事。

端午節要接近尾聲了,而我還在左忙右忙,就因為這樣還出了不少洋相,我因為太開心弄得我象自己得了狂笑症一樣。還有晚上去玩游龍板,想美事了,都忘了看前面的路,結果摔了一個嘴啃泥。別人都在一旁笑我,弄得我好尷尬。不管怎樣這個端午節我過得蠻開心的。

標籤:端午節 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