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必備】語文國中作文3篇

作文5.64K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國中作文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語文國中作文3篇

語文國中作文 篇1

作文是人們系統地表達知識和經驗,思想和感情的書面語言形式;作文又是一種具有高度綜合性、創造性的語言活動。它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又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難點。學生作文能力又是衡量學生語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為作文能力是學生語文水平的綜合體現。但在語文教學中聽説訓練起步早,基礎較好;讀寫訓練中,閲讀訓練的分量較重,時間多,範圍廣,寫作訓練無論從時間上還是數量上相對來説都較少,而且收效甚微。可見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任務還很艱鉅。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語文教學不可推卸的責任,是每一位語文教師不可忽視的教學環節。

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我摸索,嘗試了以下做法,現總結歸納如下:

一、讓學生學會"仿"作文,鼓勵學生樹立自信心,從而消除畏難情緒。

模仿是人類學習,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學生的模仿性很強,先仿寫範文對逐步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是非常必要和有效地的。老師在指導學生作文時,便可訓練學生從仿寫句子、仿寫片段到仿寫範文,讓學生從範文體會各種寫作方法的技巧和語言。

“仿”不能機械的模仿,不能照範文生搬硬套,例如,在練習對人物外貌進行寫作時,很多同學寫出的人物面部特徵都是“有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樑、櫻桃小嘴、彎彎的柳葉眉、紅紅的臉蛋”等。難道這世界上真有這麼多容貌如此相仿的人物嗎?答案是否定的。這就不是“仿”,而是“抄”。這是我們老師在作文教學時不希望看到的現象,但它確實存在。像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因此,老師在教學生寫作的過程中不能使學生的思維受到約束,而要讓他們有自己的思維特點。學習了《春》一課後,讓學生學習了文章是怎樣通過細心觀察來描寫大自然優美景色的,讓他們仿寫了《夏》。實際上學生進行模範性寫作訓練時,創造思維之光就在其中閃耀。他們的習作,正是張開的創造性思維的的雙翅,慢慢地他們就能搏擊長空。

二、引導學生廣泛閲讀,積累大量素材。進而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要提高學生寫的能力,必須先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每一個人,憑直接經驗,對社會的瞭解總是有限,要積累素材,也不可能樣樣親歷,這就必須學會多積累間接經驗。而獲取間接經驗的最有效途徑便是閲讀。閲讀是寫作的基礎,是獲取寫作範例的重要途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勞於讀書,逸於作文”這是前人在讀寫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讀書是吸收、積累的過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語言的表達方法都在不知不覺中儲存起來。一旦需要,這些儲存就會蜂擁而至,跳出來供你應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隨手拈來,不費思索而順理成章,進而推陳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達得生動、完美。多讀的確是一條通向學好寫作的成功之路。

21世紀是信息時代,每時每刻都有很多信息通過各種媒介在流動着。而當代中學生的生活閲歷較淺,因而就須每天閲讀,獲愁和博貯信息,造成一種勢能,使胸中有故事。把閲讀獲得的信息轉化為創造能力,從而產生不吐不快的寫作慾望。我們向學生推薦《語文報》、《讀寫舫》、《讀者俱樂部》、《意林》、《故事會》等雜誌,讓他們訂閲,並經常給他們介紹、評價最新書籍和報刊上的文章,傳播新信息,並廣泛開展“每日一讀”,“文學早餐”等活動,從而使學生擴大了閲讀面,增加了閲讀量,積累了豐富的寫作素材,因而有了寫文章的積極性。自然,多讀還要多寫,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覆歷練,寫作也一樣,訓練達不到一定強度或熟練程度,就難奏效。寫作更是一種創新,必須在反覆實踐中體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規律。要養成勤動筆的習慣。滴水穿石,熟能生巧,寫作能力是在不斷實踐中提高的。多讀多寫文,只有多寫了,作起文章來才能得心應手。

語文國中作文 篇2

一、説教學特點

新課程標準強調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同時也説明了寫作知識的教學力求精要有用。通過幾次作文訓練,我發現我的這兩個班的學生,雖然已上七年級,但寫人物還只是停留在初級階段,寫得不夠生動、具體,就是説描寫不過關。所以這節課的人物外貌描寫,我重在引導學生理解究竟什麼是外貌描寫?外貌描寫有什麼作用?怎樣進行人物外貌描寫?有沒有什麼規律?這些光靠概念是不夠的,還必須提供一些能夠實際操作的方法和要領,不然,就是強調一百遍“要注重描寫”學生恐怕也不會描寫。設計意圖:作文教學要和閲讀教學結合起來,讀寫結合是語文教學的一條重要原則,中學作文應以課文為範例,學生依此為樣,聯繫自己的種種實際做出文章來。如此反覆訓練,才能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因此,我把引導學生歸納整理人物肖像描寫的一些基本方法設為學習重點,把引導學生學習運用人物外貌描寫的方法作為本節的學習難點。

二、説教學流程

教學課題《讓人物鮮活起來—肖像篇》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①明確什麼是外貌描寫以及外貌描寫的作用;掌握外貌描寫的方法;學會抓住方法對人物進行外貌描寫。②訓練學生的聽説讀寫特別是口語表達能力,觀察和概括能力,注重學生全面能力的提高。

(2)過程與方法:

圖片展示——材料展示——學生探究討論——總結歸納——動筆訓練——拓展延伸——課外作業以“樂享”為理念,以欣賞、探究、生成為模式,引導學生從課文材料和自己的寫作實踐中,漸漸理解什麼是人物肖像描寫,並以總結出來的規律指導寫作。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增強他們對寫作的自信心,激發他們的求知慾。

教學重點:

調動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引導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有選擇、有重點的進行人物的外貌描寫。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掌握人物外貌描寫的要點,促進寫作能力的形成與提升。

主要教法與學法

教師引導學生在樂享的教學氛圍中積極主動完成教學目標。

1、欣賞

欣賞魯迅的照片導入此刻的教學課題,讓學生明白什麼是人物的外貌描寫?

外貌描寫:也稱肖像描寫。即是人物的貌特(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神情、體型、姿態等進行描寫,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達作者的愛憎,加深讀者對人物的印象。

2、探究

1、準備托爾斯泰的一組照片及探究材料,讓學生明白掌握外貌描寫的要點。

(1)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臉龐,植被多於空地,濃密的鬍髭zī使人難以看清他的內心世界。長髯覆蓋了兩頰,遮住了皺似樹皮的黝黑臉膛,一根根迎風飄動,頗有長者風度。寬約一指的眉毛像糾纏不清的樹根,朝上倒豎。一綹綹灰白的發像泡沫一樣堆在額頭上。不管從哪個角度看,你都能見到熱帶森林般茂密的鬚髮。像米開朗琪羅的摩西一樣,給人留下的難忘形象,來源於他那天父般的猶如捲起的滔滔白浪的.大鬍子。

(2)小眼睛上方的額頭,倒像是用刀胡亂劈成的樹柴。皮膚藏污納垢,缺少光澤,就像用枝條紮成的村舍外牆那樣粗糙,在四方臉中間,我們見到的是一隻寬寬的、兩孔朝天的獅子鼻,彷彿被人拳頭打塌了的樣子。在亂蓬蓬的頭髮後面,怎麼也遮不住那對難看的招風耳。凹陷的臉頰中間生着兩片厚厚的嘴脣。留給人的總印象是失調、崎嶇、平庸,甚至粗鄙。2、學生自行探究,教師做適當的引導。

3、生成

進行人物外貌描寫,要注意一下幾個方面:①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徵②恰當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③要講究一定的順序④切忌公式化、臉譜化。

4、訓練小試身手:猜猜他是誰?

片段描寫:寫班上的一位老師或是一位同學。要求:抓住特徵從不同角度塑造人物形象。

5、延伸

猜猜下列《水滸傳》中的人物:

(1)眼如龍鳳,眉似卧蠶,滴溜溜兩耳懸珠,明皎皎雙睛點漆。脣方口正,髭鬚地閣輕盈,額闊頂平,皮肉天倉飽滿。坐定時渾如虎相,走動時有若狼形。年及三旬,有養濟萬人之度量。身軀六尺,懷掃除四海之心機。上應星魁,感乾坤之秀氣;下臨凡世,聚山獄之降靈。志氣軒昂,胸襟秀麗。刀筆敢欺蕭相國,聲名不讓孟嘗君。(宋江)

(2)黑熊般的一身粗肉,鐵牛似得遍體頑皮。交加一字赤黃眉,雙眼赤絲亂系。怒發渾如鐵刷,猙獰好似狻猊。天蓬惡煞下雲梯。(李逵)

(3)“身不滿五尺,面貌醜陋,頭腦可笑”,“身材短矮,人物猥獕”,“三分像人,七分似鬼”,諢號“三寸丁谷樹皮”。(武大郎)

6、積累

1)描寫人物外貌的詞語

虎頭虎腦眉清目秀面紅耳赤滿頭銀髮炯炯目光火眼金睛濃眉大眼慈眉善目氣宇軒昂高大魁梧英姿颯爽

2)描寫人物的句子

他的耳朵白裏透紅,耳輪分明,外圈和裏圈很勻稱,像是一件雕刻出來的藝術品。

她那張小嘴巴藴藏着豐富的表情:高興時,撇撇嘴,扮個鬼臉;生氣時,撅起的小嘴能掛住一把小油壺。從這張嘴巴説出的話,有時能讓人氣得火冒三丈,抽泣不止,有時卻讓人忍俊不禁,大笑不已。

李老師有一頭漂亮的頭髮,烏黑油亮,又濃又密,她站在陽光下,輕輕地一搖頭,那頭髮就會閃出五顏六色地光環。

7、作業

①課外摘抄名著中的人物外貌描寫,進行交流。

②寫一段你家庭中的某位成員的外貌,並進行班級評比。

語文國中作文 篇3

遠遠站在山頂任面前的瀑布一頃而下,多少人駐足停留去讚歎水的雄偉,卻沒有發現那角落中的傲骨。眼簾中本只有那一抹淡雅的黃色,但當雙腳踏在嫩綠色前行幾步時,才看清在那直衝而下的水柱旁,是一朵朵野菊默然綻放。水流的更急、更洶湧了,不時濺出幾朵水花。

來與乾涸的土地為伴。其中騰空而起的水珠飛躍着,蹦跳着,在天空中留下自己的百種姿態,不經意間在那柔弱的野菊。本以為迎來的將是一個生命的夭折。那黃色的頭顱終是低下了,它也彎腰了,隨之而來的又是一次水的洗禮,那深綠色的葉片與莖一遍一遍地搖晃着,擺弄着。

可當那一切都靜止時,只剩微風與它共舞,那夕陽下的斜影一點一點悄悄挺立,不屈服的毅力使它重新堅強起來。我才明白,原來暫時的屈服是為了更好地站起來!

一朵朵野菊,看似柔弱無骨,可它們由內到外都有着一股傲氣,一抹不屈服的勇氣,縱然風再狂水再猛,也不會輕易放棄。然而,正是這風平浪靜的一刻,我向它走去。赤着腳從鵝卵石上淌過小溪。終於觸到了那柔弱的身軀。微風拂過面頰,不知多少人從我身旁走過一睹那高山瀑布。

而我,則不然,只是輕輕蹲下,用手指輕觸花瓣,只見夕陽的餘暉在我的指間跳動,形成一個個極小的光斑。忽地一抹若有若無的暗香摻雜着泥土的清香闖入我的鼻腔。一個個手指大小的花瓣在我的節奏下有力地舞動,挺立。它,從不躲在花間柳下,只願輕輕綻放,自賞孤芳……

幾年了,當那些高山流水已成虛幻泡影,當那些蒼松勁柏已成了遠夢記憶,卻仍有一抹傲骨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

從此,愛上那抹傲霜之菊。

標籤:語文 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