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讀快樂作文有感

作文1.86W

讀《快樂作文》有感

讀快樂作文有感

古代詩人杜甫曾經説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意思是説,只要你多讀書在寫作的時候就會像有神仙幫助你一樣,寫得維妙維俏。讀書也是一樣,而我讀的是《快樂作文》。一開始,封面就有一句很吸引我的句子。“有着靈感無限大的能量,據小道消息透露,絕對是喝了太多的可樂造成的,超級可樂華麗空降。”嘿嘿!不用猜了,你們是絕對猜不到是什麼意思的。因為我讀了十幾遍,看了上百次都不明白是什麼意思,何況是你們。不過,兩種人明白這句話的意思,那就是寫這句話的人或者天才。

這一本書果然名副其實,越讀越快樂,不過在快樂的過程中我學會了許多寫作的好方法。現在讓我和你一起來分享分享。比如説,寫作最重要的是靈感,只要能抓住靈感即可寫好作文;其次,一定要有自己的真實感情在作文中。寫作時,心態最重要,如果你很緊張,作文就會前言不搭後語,你可以在寫作前,先聽會兒音樂,寫作時,放平心態後就看你的寫作功底了。寫作功底,要看你平時的積累,平時在家可以拿起書來看把好詞好句好段寫在本子上,然後時不時的看一下,熟了就牢記了。

在作文中,我們可以運用一些平時積累的好詞佳句。也可以用上一些修辭方法,讓你寫的作文更有特色,更形象,更加可以突出一篇作文的中心。除了可以用上一些好詞佳句,還可以運用上有關作文主題的一些名人名言。還要記住,如果寫人就一定離不開寫事,我們要突出人物的特點。所以,多讀書是有益的,你們也來讀一讀這一本書吧!

《快樂作文新教案》是楊克順和被譽為“中國作文教學改革第一人”的南京的儲晉老師攜手合著的書籍,書中吸取了傳統作文教學法精華,借鑑國內外專家、學者先進的作文教學理念和廣大一線教師寶貴的教學經驗,開出了一劑醫治學生作文難的良藥,為作文教學開闢了一片新天地。讀後,我感觸頗深。

楊克順老師認為:我們的作文教學多年來一直沒有從“迷茫”中走出,最大的失誤就是眼盯着“作文技法”就作文而談作文,忽視了教育的這一最根本規律。並指出:學生作文的過程,就是學生心理活動的過程。作文教學中楊克順老師讓學生置身於各種遊戲、活動和創設的不同的情境中,使他們耳有親聞、目有親見、身有所感、心有所思、情有所動,“有感而發”、“情動辭發”。因此,我在作文教學中創設一種寬鬆愉快的作文場景,引導學生在情境中激趣催情,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習作熱情,激發學生對作文的濃厚興趣。讓枯燥的作文從此變得輕鬆快樂。

一、先玩後寫,“想寫”意識在創設情境中培植。

兒童主要是通過對直觀形象的觀察和想象來感知世界的。因此習作教學,就要通過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把學生帶進生動形象、真實可感的客觀情境之中,引導學生用詞語、句子和語言片段來描述情境,生動地再現情境,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在發展學生具體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性想象能力的同時來發展他們的語言功能。兒童生活是豐富多彩的,這就是他們覺得作文並不難,從而大膽地寫出有真情實感的作文來。比如:春雨如絲,潤物無聲,飄灑有韻;夏雨滂沱,傾盆而至,氣勢如虹,這不是觀察、寫作的好時機嗎?雪花飄落,婀娜多姿,唯美至極。我指導學生仔細地觀察大雪漫天飛舞的情境;雪後我又帶着學生玩雪、打雪仗。隨後我就指導他們把玩的場面寫下來。四十分鐘的習作課非常成功,學生筆下的雪花是那樣的有趣、頑皮,雪後的情景更是妙不可言。

二、先讀後寫,“會寫”潛質在情境創設中萌發。

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水流,無以成江河。”可見,積累是相當重要的。而教材中的美文多如繁星,是積累的好範本,更是創設情境的好舞台,以讀促寫,寫中促讀,進行寫話訓練,讓會寫的潛質在情境創設中萌發。也正如《快樂作文新教案》一書中倡導的“耳朵當成錄音機,作文材料腦中蓄”、“練就一幅好口才,寫出篇篇妙文來”、“閲讀文章要吸收,不會作文也會謅”的觀點。

三、先看後寫,“樂寫”情趣在情境創設中激發。

楊老師作文教學法最大限度地順應兒童活潑好動、好奇、好問、喜探究、愛模仿、愛想像的天性。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創設下,在充滿童趣的世界裏,主動寫話,樂於寫話。

1、看圖觀察,奠定樂寫基矗

有目的的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指導學生看圖寫話是練習寫作的一條有效途徑。書本中的情境圖別具匠心,充滿童趣,它大大激發了兒童學習的興趣,是培養學生樂寫的好材料。因此,從一年級的拼音教學開始就訓練學生説話寫話,讓學生給每幅情境圖配上一句話,這大大激發了學生們的興趣。如教學《Z C S》這一課時,我先讓學生觀察情景圖説話,學生在自己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妙語如珠,各種充滿童趣的話層出不窮;學到課文時,學生往往選擇書上的語言來説,對此我提高要求:用自己的話給插圖配話。並且鼓勵學生把他的話有感情地念出來,美其名曰——“配音”,配的有創意的.,給予獎勵。

2、生活觀察,激發樂寫情趣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既文章。” 一切文學源於生活。楊老師也提倡要深入體驗生活,才能寫出真情實感的作文來。所以,在習作指導時,我非常重視在一定情景中學生觀察力的培養。

有一年的初冬下了一場霧。早上在晨會課上,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天地萬物,瞬息萬變,自然景觀奧妙無窮,今天有何特別?”

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回答:“下霧了。”

“你們喜歡下霧嗎?”

“喜歡。”

“為什麼呢?”

“因為霧中的景色很美,如臨仙境。”

“因為下霧給人一種朦朧感,什麼都顯得那麼神祕。”

“……”

學生們爭先恐後地説。

“是的,霧中的景色的確很美。那麼霧中的景色什麼樣?怎麼美?誰來説給大家聽聽?”我的問題一提出來,學生們面面相覷,只有兩三個學生舉起了手。

“是啊!光知道美,卻説不出怎麼美,這是什麼原因呢?”

“我們沒有進行認真細緻的觀察。”

“對!你們應該做生活的有心人,主動觀察周圍的事物,平時注意積累,哪怕是颳風、下雨、打雷、閃電這樣的天氣變化,都應留心觀察,細心記錄,作為你寫作文章的素材。這樣天長日久,日積月累,你的習作水平就一定會提高的。”

學生們聽了我的話,真正做了生活的有心人。一次下大雨,一個學生便在日記中寫出了風雨中的景色以及她如何頂着風在雨中去上學的情景。去年冬天的第一場雪悄悄地降落到大地上,儘管那場雪不大,也算不上美,但那天的日記中,全班竟有一半以上的學生寫了這場雪。讀了學生的日記,我心中的欣慰是難以言表的。

四、先演後寫,“善寫”能力在情境創設中培養。

1、在課本劇表演中培養善寫能力

課本劇充滿了情趣,不用特意創設,已是一個很好的情境。同時,課本劇留有大量的再創作空間。例如我在教學《小兒垂釣》一課,在學習古詩後,提供一定的頭飾和相應的音樂,讓學生根據古詩中的情境演一演,結果演得不夠生動。於是我讓學生分組發揮想象,進行創作:垂釣時,小兒的動作、神態會如何?路人會如何問路?小兒會怎樣?結果在學生的二次創作後,表演起來就生動多了。讓學生在表演後發現文章的空白,進行填補後再表演,使學生在演中善寫、寫後善演。

2、在故事續編中培養善寫能力

有些課文常要求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續編故事,為故事再創設一個好的氛圍,這樣做,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發揮了學生的想象能力,也訓練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如《狐狸和烏鴉》一課,就要求學生續編課文説一段話。為了示範,我先創設情境:“ 過了不久,狐狸又出來找吃的,它發現烏鴉嘴裏又叼着一片肉……”然後要求學生展開想象,合理安排情節,有的學生説:“狐狸又像上次那樣,結果,烏鴉又上當了。”有的學生説:“狐狸剛準備開口説話,烏鴉看了狐狸一眼,轉身飛走了。”……長期堅持這樣的訓練,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想象,也使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了提高。

葉聖陶先生説過“作文的自然順序應該是:我認識事物,心中有感,感情的波瀾衝擊着我,我有説的願望,便想傾吐,於是作文就誕生了。”用創設情境的方式,引導學生有話可説,有話想説。這樣學生自然就會用他們自己手中的筆説自己的話,抒自己的情,敍自己的事,描繪自己的生活,寫出真情實感的文章來。正如楊老師的觀點:讓兒童置身於輕鬆快樂的氛圍中自然生成“真、實、新、活”的“原生態”作文。今後我要仔細學習《快樂作文新教案》運用到工作當中去。

0

標籤:有感 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