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高中話題作文精選

作文4.95K

作文一:以“一草一木總關情”為話題寫作

高中話題作文精選

一草一木總關情

朝鮮的最後一位女性實權人物,明成皇后曾經説道,“當狂風暴雨肆虐之時,小草雖比不上樹木的堅挺,一直被吹倒在土地上,然而,當風雨過後,最先站起來的,也是小草!” 世間一草一木雖在世人的眼中,只是無法移步,無法改變現狀的鄙陋的植物,殊不知,這些草木卻代表着世界上最偉大的精神。草木生來為草木,她們無法移步,無法改變自己是草木的先天因素,這不正如天先殘疾人、天先病患嗎?

草木雖生而為草木,生命短暫,卻不屈不撓,甘於承受,自強不息。看那爬山虎,只要有牆壁,她們就會永不駐足的向上攀爬,就算生命只是短暫的,她們也毫不猶豫努力攀登。她們爬到了最頂層,吸收着更為清新的空氣,望向了更遠的地方,頓時,整個世界變得無比寬闊! 人的生命不亦如此嗎?比起存在了40億年的地球,甚至擁有着無限時空的宇宙,人的生命只是彈指一揮間。然而,生命卻是奇妙的,人類是具備着無限可能性的存在。

人就好比四季。在春天,一名幼嬰呱呱落地,哇哇大哭,他們如玻璃般的雙眸中散發出令人嚮往的光芒,他們開始了屬於他們的一生;在夏天,他長成了一名輕年,擁有者無限活力,彷彿隨時有着走遍世界,知遍世界的衝動,他們正值青春年少,激揚文字,活力十足;到了秋天,輕年得成熟,他們長大成為了真正的大人,黃金時代中,他們尋找着屬於自己的安身之所,他們冷靜、睿智、有計劃的達到他們所要實現的目標;到了冬天,這是草木枯萎的季節,老人們回憶起自己的一生,坐成一團,他們的放聲歡笑着,交流着。老人們的笑中沒有一絲猶豫,因為他們對自己的人生沒有遺憾,沒有後悔,他們以之為自豪。

人的生命不正如那草草木木嗎?她們一生都在奮鬥,無論是多麼短暫的一生,無論先天因素給她們帶去了多少不便。在我看來,即便是一顆小草,她們也可能比人更長壽,因為她們專心活在了每一分,每一秒。一草一木總關情,草木既如此,人豈甘落後?

作文二:以“使命”為話題寫作

尋找使命,活出意義

使命感來源於強烈的內心意識,它不是經人硬塞所能具備的感情。

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季羨林曾被學生這樣問道,“請問,人活着的意義是什麼?”

季羨林想了想,笑着回答,“人活着,沒有任何意義。”頓時,全場鴉雀無聲,過了2秒鐘,她接着説,“但是,生命的意義是可以尋找的。”

我們活着的理由是什麼?活着的意義何在?這些看似敏感而又現實的問題一直襬在所有人的面前。很多人會在“為什麼而活着”和“不活又能怎樣”的兩種觀念之間徘徊,尤其是現在廣大的青少年中,很多人找不到真正的自我,不知道什麼是自己想要的,不知道生命有什麼意義,故而有了一位學生對作家季羨林那句提問。

為了追逐這個答案,我們從哲學高度上來認識。在哲學裏,通常會有這些提問——“我是誰?”、 “我來自何方?”、“我為什麼活着?”等等。“我是誰?”,我的名字嗎?不是。這是指我的思想,我的自我意識;“我來自何方?”,是指的家鄉嗎?不是。這是指我“靈魂”

的來處,因為有人認為人的大腦構造皆大同小異,為何會出現完全不同的多種性格和自我意識。要想知道自己活着的理由,就必須找到自我,一個只屬於自己的答案。也許説起來比較玄,但只有找到自我才能讓自己的一生活而無憾。

從自己的內心深處中去尋找自我。比如孔融讓梨的典故。孔融在讓梨時,按長幼而分,最終自己取最小者。在這個典故中,後人仰慕孔融的尊敬長輩,聰明懂事。然而,當我們進一步去思考時,便會有新的'發現。孔融讓梨時是懷着何種心情?典故是以史書形式記錄下來的,我們無法查清其真心,也許孔融只是害怕父親的責難;也許孔融是照着大人世界的客套在逢場作戲;抑或是正如典故所説的敬老和懂事。不管是哪種心情,孔融的真心才是他的真自我,

由於他的內心而產生出的“讓梨典故”,便是他從自我意識中提煉出使命感並付諸行動的過程。 因此,答案便呼之欲出,困擾無數人的問題,其答案竟如此。我們並不是從一出生開始就有揹負使命的義務,因為我們從未申請出生。正如季羨林的回答中,“生命的意義是可以尋找的”,然而,並非“是可以尋找的”,而是“應該是被尋找出來的”。我們要從自己的內心深處去認識自己,知道什麼才是自己想要的,並着手去實施計劃和行動,這樣貫穿一個人生命全部的過程便成為了使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獨特的追求,為了完成這些理想而去計劃和行動,不論是為了國家的榮譽或是個人的需求,真實的內心賦予自己的使命感造就有意義的人生!

作文三:以“獨”為話題

不要為孩子戴上面具

隨着母親最後一聲尖叫聲的發出,一個新生命誕生了。這個新生命是純潔的,就像一張白紙,任何人都可以對它進行勾畫。在他的成長中,父母、親朋好友、同學老師,乃至他所處的社會給予了他世界觀和人生觀,甚至是價格取向。就這樣,孩子慢慢長大,在他的眼中,他是父母的孩子,是學校的學生,是某個國家的人民他學習之前的人們交流時使用的語

言;學習其他人進食的方法;學習如何使用金錢就這樣,孩子的身體和心智不斷的成長着,如果他夠幸運,他會在某一天突然發現一種奇怪的感覺——自己好像一直都在做着和其他人一樣的事情。

社交中,人們總會由於各種原因為迎合對方而做出模式性的言行,由此產生了傳統。人在幾千上萬年的成長過程中讓自己的思想、行為受到傳統的影響,人的衣着、進食器具、語言、宗教信仰等,甚至是價值取向。到底是何時開始,我們的自由被周圍人的眼光巧妙的剝奪?何時開始,我們的真自我表現卻被視作社會的異類?何時開始,我們淪為了傳統的奴隸? 每一個人都是擁有着獨立思考能力和感情的個體,因此才有了當代文明中的“人人平等”。人們不應該一直演繹着他人,人們需要解放自己的內心,做真正的自我。比起用冷漠的沒有變化的表情,在大街上開懷大笑或熱淚盈眶豈不是更自在?人們的內心什麼時候開始脆弱到不封閉住不行的程度了?有人説,“變得虛偽,就是變得成熟。”而也有人説,“變得虛偽,是成為了難以回頭的畸形的大人。”

孩子放聲吶喊道:“我是我,和所有人一樣的人!我是我,和所有人分享一樣的世界!而我又是獨一無二的我,我不要學習那些大人戴着面具虛偽的活着!”

虛偽的大人世界給予孩子們陰險、冷漠的生活環境,唯有真實、熱忱的關愛才能讓孩子們變得充滿感情和歡笑。孩子是組成未來世界的一分子,只有引導他們尋找到屬於他們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成為別人希望成為的人,孩子們才能活出真自我。願社會的未來能少一些冷漠,多一些熱情;少一份偽裝,多一份誠實。

標籤:高中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