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精選真善美的的作文5篇

作文1.05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真善美的的作文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精選真善美的的作文5篇

真善美的的作文 篇1

伴隨真善美的你,也許已經亭亭玉立,也許高大挺拔。留住這一刻,朋友,把“真善美”寫在成長日記裏,你會感到有種不一樣的感覺。

俗話説:“真誠是人類與自然交流的某種方式。”對,沒錯。這次的春天之花開得那麼嬌豔,燦爛。那是因為有那麼一朵特別的花在點綴着這個夏天。

五月的一個早晨,我踏着燦爛的陽光,獨自徘徊在馬路上。迎着老遠吹來的晨風,倏爾傳來一陣狗叫聲,樣子恐怖極了!我不敢靠近,但又不得不從這回家。該如何是好?於是,我輕輕地把手伸出,試着向狗打起招呼來。也許旁人認為我是在“對牛彈琴”,但我相信什麼事只要敢於嘗試,一切都有可能。果真,它真的停止了那恐怖的叫聲。我們互相對視了一會兒,它眼裏充滿了一種真誠的渴望。“你是在想跟我交朋友嗎?”“是的”,我眨了眨眼睛表示允可。第二天,我同樣來到了這裏,它彷彿很盡責似的,又開口叫了大約一兩秒鐘。我以同樣的方式,同樣的眼神告訴它:“是我。昨天見過面的。”它這才停止了叫聲。第三次去的時候,它不但不叫我,反而向我搖起了尾巴,表明是在歡迎我。逐漸地,彼此之間都熟悉了,我還是與往常一樣向它打招呼,有時甚至會朝它微笑。而它總是搖起那表示友善的尾巴。

人與人之間又何嘗不是這樣呢?但生活中還擁有比真誠更可貴的東西——善良。

對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親人還是朋友,都應該有一個兩個名言:一曰真,二日忍。真者,以真情實意相待,不允許弄虛作假;對待壞人則另當別論。忍者,相互容忍也。”這是我國作家季羨林的一句名言。其中,我就是那麼一個忍者。

在學校餐廳裏,吃飯之前總少不了那麼一句“謝謝”。即使人再擠,我心裏也不想讓餐廳的工作人員覺得那天工作中少了點兒什麼。剛開始,我總覺得那麼點不習慣,當然,她們也會有不一樣的感覺。其實,我只是盡我所能,雖然每個同學打飯時間只用十多秒,但是要給學校一千多名學生盛飯盛菜,師傅們也是很辛苦的。為何我不能向那些工作人員們説一聲簡單的“謝謝“呢?我這樣做了,即使我只是全校同學的千分之一,但現在我已形成了一種生活中的慣性。我希望全校的學生都可以真心誠意,以體諒的語氣去簡單地向他們説聲”謝謝“。

生活中的善形影不離。下雨的急驟,換來綠草頂天立地的剛毅;陽光的酷熱,換來了花兒芬芳繽紛的持久;汗水的苦澀換來了瓜果飄香十里的喜悦;奉獻的慷慨,換來了幸福與快樂。

伴隨着真善美成長的你一定在品味着真善美的甘甜,極力讚頌着真善美的傑作吧!那請你把“真善美“寫進自己成長的日記裏,伴你成長,讓它永駐。

真善美的的作文 篇2

什麼是真善美?就是我們從心底裏關心別人!真就是真誠,善就是善良,那美呢?我自我覺得就是有了真誠和善良就變美啦!不是單方面的變美呦!只要我們一起努力,我堅信,我們的世界也會變得十分美麗!這美麗並不是外表上的美麗,而是發自心靈,心靈中的美!

我們都聽過這樣一個小故事——《狼來了》,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以前,在一個小村莊裏,有個放羊娃,每天都去山上放羊。一天,他覺得十分無聊,就想了個捉弄大家尋開心的主意。他向着山下正在種田的農夫們大聲喊:“狼來了!狼來了!救命啊!”農夫們聽到喊聲急忙拿着鋤頭和鐮刀往山上跑,他們邊跑邊喊:“不要怕,孩子,我們來幫你打惡狼!”農夫們氣喘吁吁地趕到山上一看,連狼的影子也沒有!放羊娃哈哈大笑:“真有意思,你們上當了!”農夫們生氣地走了。第二天,放羊娃故伎重演,善良的農夫們又衝上來幫他打狼,可還是沒有見到狼的影子。放羊娃笑得直不起腰:“哈哈!你們又上當了!哈哈!”大夥兒對放羊娃一而再再而三地説謊十分生氣,從此再也不相信他的話了。過了幾天,狼真的來了,一下子闖進了羊羣。放羊娃害怕極了,拼命地向農夫們喊:“狼來了!狼來了!快救命呀!狼真的來了!”農夫們聽到他的喊聲,以為他又在説謊,大家都不理睬他,沒有人去幫他,結果放羊娃的許多羊都被狼咬死了。”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撒謊是一種很不好的行為,即不尊重別人,也會失去別人對自己的信任。我們應該培養誠懇待人的良好品質。

在我們的生活中,比如,我們同學們互相幫助、在公共汽車上主動給老、弱、病、殘讓座、不亂扔垃圾,保護環境、主動扶老人過馬路、看見有水龍頭沒關,隨手就給關掉等。

其實,我們生活中的真善美也就是一件兩件小事,只要我們堅持好的,改正錯的,我相信,我們的世界將會是一片快樂、幸福的海洋!

真善美的的作文 篇3

時代就似面多稜鏡,可以反映出我們天性中最優美的部分——真善美。但切勿因時代變遷,而遺失了這美好的永恆。

我不知是否可以永留這優美的天性,卻仍念胡塞爾所説的.“我們切不可為了時代而放棄永恆”。

我想順應這個時代,於是不得不拋棄些什麼。似乎是有人高呼“這是個最好的時代!”我也曾想過盡情在這旅途的燈紅酒綠中穿梭,可當虛假充斥了這個時代的外殼時,我卻緊握住口袋中永恆的“真”,知道不可隨波逐流。三毛曾説:“我笑,便面如春花定能感動人,任他是誰。”可能就是這份真實讓她吸引了荷西,才有了他們共同的夢裏花落知多少。不禁感歎,如今這看似現代化的時代,前進了科技經濟的腳步,卻落後了人性中真實的腳步。即使再如何緊握,也不免擔心前進的路是否被稱為消逝。

社會進步了,於是腳步變輕了。腳步變輕了,於是天性的儲備也逐漸消逝了。

“最美的事不是留住時光,而是留住記憶。”林徽因她似乎做到了。她的善似春水,漣漪得讓人忘了我們只是個仰望者。我們難道真的不怕沒有了善的世界嗎?不怕沒有了這份温暖力量的精神而帶來的淺薄與蒼白嗎?當我們想吸引他人眼球時,善比任何精緻的粧容都善良。如果我們留住了懷念,留住了温馨,哪怕是一個不經意的笑容也足以告訴我們,善不曾被時代稀釋,它會似星空中永恆的光亮,散發微弱卻温暖的光芒。

美是任何時代都不可或缺的,可天性方面呢?早已在春天的最後一朵花敗去時,隱去了芬芳的笑靨,只留遍地殘紅。

可能是她的情讓我覺得,她是個如此之美的女人。我曾無數次地想象着她着一身華麗的袍子,説着她的情。低到塵埃中又如何?不是一樣開出美麗的花嗎?不懂夜中的漆黑又如何?不是有白天的光明嗎?她的美是現在的我們無法企及的,我們做不成那般無物,但卻可以做到展現自己的美。每個個體不同,綻放的絢爛都是與眾不同的。

時代在變,永恆的真善美是不容被棄的。

散盡浮雲,真實可以在天性中閃耀奪目的光彩。

撥開雲霧,善性可以在回憶中温暖寂寞的心靈。

撣去微塵,美好可以在追尋中再現當初的魅力。

真善美的的作文 篇4

“風送花香紅滿地,雨滋春樹碧連天”這個世界很美,不僅因為有春的煙波畫船,夏的朝雲暮卷,秋的絢爛雲霞,冬的歲暮天寒;更因為有善良的滋潤,真情的呵護,理解的支撐,幸福的陪伴。羅丹也曾説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是啊,真、善、美這個世界最美好的一面,原來就在我們的身邊。

那是一個秋高氣爽的下午,我正走在回家的路上,正當我沉浸在取得好成績的喜悦時,突然“砰”的一聲把我嚇了一跳,我扭頭一看,原來是一位着急趕路的中年人騎着自行車,因只顧着趕路而沒有注意到路邊的一個坑,失了手,自行車翻倒在地,而他自己也重重地摔倒在地。自行車上那綁着的保温瓶也掉在地上,而裏面的湯卻濺在了另一位西裝革履的年輕人身上,那看是價格不菲的西裝上油漬隨意潑灑,看似一幅充滿寫意的抽象畫。這下,行人慢慢地停了下來看熱鬧,眼看一場“戰爭”一觸即發。

此時,那位被油漬濺了一身的年輕人沒顧得上擦身上的油漬,而是連忙彎腰把摔倒在地的中年人扶了起來,關切地問:“您摔得重不重,疼不疼?要不要送您去醫院?”中年人連忙説:“我不要緊,只是着急去醫院送飯,一不小心就……你的西裝,真是對不起啊!”人們又一起把目光投向了西裝革履的年輕人,只見他從口袋裏拿出手絹,一邊擦着西裝,一邊笑着説:“沒關係,您做的湯一定很好喝,我的西裝可真是有口福了!不過這窟窿可得給它補上,免得……”倆人笑了,圍觀的人也笑了。他倆又找來些小石子,周圍的人也趕來幫忙,很快那“窟窿”就不見了。

人羣漸漸散去,我望着他們漸漸遠去的背影,心裏暖暖的,這不正是我們身邊的真善美嗎?我渾身充滿了一種神奇的力量,這世界到處洋溢着愛,到處充滿了真善美,到處充滿着互幫互助的正能量。

我抬頭望着天,覺得天空格外湛藍,我想,我一定能將這股正能量傳遞下去,讓我們守住我們的善良。守住我們的心靈,相互關心,相互幫助,讓社會變得更美好!

真善美的的作文 篇5

一提到真善美,我就聯想到《三字經》裏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向善總是好的,在人的身上一種善便是一種美的氣質,這種美應當是暖色調的,給人以親近、舒適之感。

有這樣一件小事常常浮現在我腦海中……

那是一天放學後,我正走在回家的路上。草坪邊上一位小姑娘引起了我的注意,她蹲在那裏,手中捏着幾根被曬得快乾枯的小草,正一心一意地整理着。旁邊站了位阿姨,可能是她媽媽,正一遍又一遍地催促她快走,小姑娘抬起頭,望着她的媽媽天真地説:“媽媽,你看這幾根小草多幹渴呀,我要帶它們回去喝水”,而她媽媽不屑一顧地説:“行了,行了,快走吧!”於是小姑娘十分小心地把小草放進口袋裏,跟着媽媽一蹦一跳地走遠了。

我不禁想,對於快要枯死的小草,這個天使般的小姑娘出於真誠,盡到自己的一份努力,要把它們救活。這是她善良的願望所展示給我們的一幅美麗的圖畫。相比之下,有多少人會在意生活中的這些“小草”呢?更多的是我們看到故意踩踏螞蟻、亂揪花草、用石子砸小貓……的情景,又有幾個人能體會到小姑娘如此真誠地對待弱小生命的心態呢?

這個天真無邪的小姑娘懷着一顆善良的心,用真誠的行動拯救了快要乾渴而死的小草,而大多數更有行為能力的人們,卻不以為然,且常常忽視身邊需要幫助的弱勢羣體,僅有的捐助也是單位反覆號召和政策性的行為,更多的是虛假和不情願。

我們不僅僅應該幫助弱者,重要的是善待他人。善良發自內心,裝出來的則是虛偽。

我們身邊其實並不是沒有真善美,而是缺少了眼睛的光芒,無法去照亮。

標籤:真善美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