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研學之旅作文四篇

作文7.83K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研學之旅作文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研學之旅作文四篇

研學之旅作文 篇1

踏着11月24日的初陽,又經過二小時的顛簸,我們七年級(1)班大家庭來到了開平。

復古的條紋寫出了歲月沉澱的痕跡。

我們大家好不開心,嘰嘰喳喳地參觀討論。儘管碉樓規模不大,可它藴含的歷史意義,卻非同小可。

正值日中,大家又是一陣忙碌。

不就是做飯嗎?在家一年365天一日,三餐不照樣,粗茶淡飯的過了。哪有那麼容易。——煙燻的人眼睛,火辣辣的睜都睜不開。

即便如此,經過一小時大家齊心協力的合作後,開飯了!大家十人左右一桌,端起碗筷。

我四處張望,只見馮老師温和地把肉夾給她粉雕玉琢的女兒,我心下一動——原來馮老師嚴肅課堂的背後,也有着這樣一副温情。

再看看南老師、蕭老師、李老師,他們都有着自己的家庭,至親的家人。卻也要抽出大量的精力管教、培養我們。

我心裏生出一股暖意及敬佩之情。大多數家長陪同着一起來了,極少數家長實在是抽不出時間,但那些同學不也照樣我們一起玩得不亦樂乎嗎?這不是把我們當做他的家人了嗎?這儼然是一個由小家庭組成的大家庭,是一個由個體組成的集體。我們缺一不可,獨一無二!

太陽烘烤着大地,發出滋滋的聲音。

拔河比賽,讓我們體會到團結協作的重要性。

收割水稻的活動,讓我們明白了一粒米的來之不易,也體驗了勞動人民的艱辛。當我滿頭大汗,喊累喊熱時,媽媽問我:“你知道以前外公外婆一天要割多少地嗎?”我不以為然地搖搖頭,癱坐在地上。

“一畝地。”

她的答案讓我沉默地站了起來,用眼一掃廣闊無垠的大地,心中不免唏噓。摻雜着一絲沉重,一聲不吭地繼續割水稻。

已經下午四點多了,我們坐在舒適的大巴上,走在來時的那條路上,這輛車不僅承載着我們的對勞動的體驗,也觸動着我們對師長感念!

研學之旅作文 篇2

今天我起了個大早,急急忙忙擠進地鐵。到高鐵站後,踏上了前往杭州的列車。

1小時45分後,列車終於到了站。回到地面上,深吸一口氣,這空氣是那麼涼爽清新;又有一束陽光照在臉上,終於告別了上海那陰沉的天氣,見到了久違的陽光。隨後又馬不停蹄的前往杭州一絕——西湖。

須臾之間,又被杭州的路搞混了,好不容易才來到了西湖。

迫不及待地在岸邊遠眺,只見連綿起伏的高山時隱時現,包圍着西湖,真不愧“三面環山”。湖面平坦開闊,正值大好晴天,湖面波光粼粼,金色的光芒,甚是美麗。湖中些許小舟,時不時有覓食的鳥兒掠過水麪。湖邊幾棵垂柳將其枝條垂入湖中,這湖,舟,柳,人,鳥共同構成了這如詩如畫的美麗西湖。在岸邊極目遠眺,水倒映着山,山環繞着水,山山水水相互襯托,真是一幅令人陶醉的山水畫。

繼續向前走,就到了“三堤”之一的白堤。在堤上俯看又是一副美景,湖中人影俱全,又令人不忍離去。隔湖相望湖心亭,不禁想起張岱《湖心亭看雪》;觀武松墓,想當年打虎豪情;觀麴院風荷,枯萎荷花也是一番景色。漫步湖邊看壯美湖面,聽清脆鳥鳴,真如仙境一般。

接下來我們又去了浙江大學,這也是人才輩出的地方。浙大有七個校區,我去了玉泉校區,騎上單車,觀賞這古樸的景色,真如同歷史建築羣。“地球科學研究院”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走近一看,各種地質的研究,古代的研究令我佩服。

浙江大學於1897年建校,建築都十分古樸典雅,漫步其間,心裏有了微妙的變化——有如此高大上的研究所,不愧為一所名校。

這次杭州之旅使我不禁領略到了西湖之美,還豐富了精神世界,果然是如詩如畫的杭州。

研學之旅作文 篇3

鼓浪嶼是廈門地標性旅遊景點,素有“海上花園”之美譽。島嶼四面環海,西南部有一巖洞,潮起潮落,浪濤撞擊巖洞,發出如鼓聲響,故得名“鼓浪嶼”!金尚國小的孩子們盼星星、盼月亮,終於迎來了這一天―――“品天風海濤,賞詩情畫意”的鼓浪嶼文化之旅研學活動。——題記

早晨的鼓浪嶼,陣陣微風吹拂下,柔和的晨光將美麗的鼓浪嶼蒙上一層神祕的面紗,把鼓浪嶼襯托着更加美麗、神祕!環繞四周的是蔚藍的海水,這裏潔淨清幽,空氣新鮮,島上樹木蒼翠,繁花似錦,一幢幢庭院式的別墅與鬱鬱葱葱的綠樹相輝映,美得彷彿走進一幅色彩斑斕的畫卷中去……

晨曦中,我們來到大講堂中聆聽龔書鑫老師的講座。龔老師知識淵博,幽默風趣。龔老師介紹了鼓浪嶼的許多名人以及著名建築。龔老師介紹的留美建築大師林全誠和他的林屋。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還介紹了奇花異果爭相鬥豔的廈門華僑亞熱帶植物引種園,還有八卦樓、安獻樓等著名建築。

聽完龔書鑫老先生的介紹,我們穿過斑駁的林蔭小道,來到了廈門華僑亞熱帶植物引種園,放眼望去,各種奇異植物映入我眼簾。聽老先生介紹,廈門華僑亞熱帶植物園,這裏有8。9萬平方米,我在想,這裏面該有多少種我沒見過的植物啊!有的植物蒼翠欲滴,有的是蒼天大樹,聳入雲端,高大威武!也有小株的,但叫不出名,玲瓏小巧的,十分可愛。當我們來到2號温室時,抬頭望去,一串雜草掛在繩子上,這是什麼呢?老先生神祕地説,這是空氣菠蘿,什麼叫空氣菠蘿呢?它只需要水分和空氣,就可以在任何地方生長繁衍。那翠綠翠綠的葉子引得,同學們驚呼一陣,不禁感歎植物生命力的強大。

走出植物園迎面而來的是頗為壯觀的一幢樓,一個紅屋頂躍入眼簾,沒錯!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八卦樓,是鼓浪嶼的標誌建築之一。八卦樓,白牆紅磚,十分醒目,它建於1907年一共有四樓,現在的八卦樓已經被改造成了風琴博物館,裏面陳列的風琴,數不勝數。收藏着來自世界各地近百件各式各樣的風琴。聽老先生介紹,這裏的`風琴都有着一定的歷史,都是音樂家胡友義先生的畢生所藏。正是因為胡友義先生無私奉獻,我們今天才可以在這裏,領略到西方風琴文化的發展與種類。我們走進去迎面而來的是一一台高大威武的管風琴,細細觀賞那台風琴,細緻的做工,考究的材質,如同一位婉約的少女,靜靜的坐在那裏……我想這些藝術品會因歲月的打磨而變得更加熠熠發光。

不知不覺,落日的餘暉映照着同學們一張張求知若渴的臉。同學們只好戀戀不捨地踏上返程的遊輪。有的同學一步三回頭,有的同學乾脆抓一把泥沙以示對鼓浪嶼的留戀。雖然這次研學活動結束了,但這次研學活動卻讓我領略到了很多各具匠心,風格迥異的建築,感受到許多愛國華僑熱愛祖國熱愛家鄉,回報祖國回報家鄉的情懷。這次研學活動真令我難忘!

研學之旅作文 篇4

時間,如同白駒過隙。

這十天,過的很快。十天前,我們滿懷期待踏上了研學之旅。現在,坐着狹窄的卧鋪裏,用這樣無盡的文字,訴説着與它離別。坐在返程火車上,從南到北,從北到南。我們的研學之旅即將落幕。細細回味:

第一天,我懷着期待念想着大西北的戈壁漠風夾雜着歷史的塵埃向我們撲面而來。隨着研學之路去追溯文明史上最輝煌的篇章。想要坐在石階上,看着太陽的餘暉灑在這片土地上,一切都成了温暖愜意的橘黃色,和着橘黃,去尋那斑斕的大雁塔。如今,那激動難耐的心情隨着歲月漸漸散去

第二天,來到延安,革命先輩們的舊居,中國革命的落腳點和出發點。是我喜歡淳樸的民風,美麗呂粱!晚上睡在窯洞,感慨着在如此簡陋的環境中毛主席指導中國革命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偉大勝利!

第三天被黃河壺口瀑布所震撼,愛國之情油然而生。

第四天,跟隨着《青玉案兵馬俑》中

千秋幸甚燒陶土,傭兵馬,從雄武。

一併七千生栩栩,面顏無改,心聲欲吐,豪氣寒刀斧。

奈何派做阿房住,只為冥王載歌舞?

今見重光猶待鼓,總聽擂動,即行衝發,一樣驅胡虜。

做了我人生中一件極有意義的事情,或許我會銘記一生親眼參觀秦兵馬俑。

第五天,去探索那個神仙妹妹嬉戲玩耍過的青海湖,那個文成公主駐足停留、回望故鄉的青海湖。

第六天,有機會身臨其境感受丹霞地貌特色,集雄、險、奇、秀、幽於一身,超凡脱俗,別具一格,的確是大自然之瑰寶。天上彩虹,鋪灑在西北的大地上,幸運的凝固在張掖。記得最清楚的丹霞地貌形成的山,是火紅色的。

第七天,我們來到真正的大漠戈壁來探索文化之源––嘉峪關!

第八天,我們爬行浩瀚沙漠的鳴沙山

昨天,我們奔向蘭州只為來一碗有着湯鏡者清,肉爛者香,面細者精稱號的蘭州拉麪。

遠離家鄉的幾天,甚是想念。現在我踏上了回家的路,滿懷熱情,心中卻總留有着不捨。回想西安湛藍的天空,曬到令人害怕的太陽,還有每天的集會一切都將成為過眼雲煙,慢慢逝去這段旅程中有疲憊,有艱辛,卻是使我一生受益的一趟行程。

余光中曾説:旅行之意義並不是告訴別人這裏我來過。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回首這十天。每一幕都像流動的風景,縈繞於懷,揮之不去。我們一步一個腳印,一路研學,從南向北,從北向南,一路成長。我們曾為每日遊記長吁短歎,但在一天天的堅持下每天一次的內心情感的抒發成為一個習慣,一段段走心的文字,成為這十天生活中的一段概況。

回首十天,我們,理想學子!在西安大地,這片歷史濃厚而又神祕的土地上留下了我們的足跡!

標籤:研學 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