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貼春聯優秀作文

作文2.63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貼春聯優秀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貼春聯優秀作文

貼春聯優秀作文1

過春節的時候,人們都穿着乾淨整潔的新衣服。你發現了嗎?家家户户的大門也穿上了紅彤彤“新衣服”——春聯。春聯在我的眼中是高雅、博才的象徵,着濃厚的含義。説到貼春聯,我更是喜歡,因為我喜歡兩隻手被春聯染得紅紅的。

今天是大年三十,我和我的爸爸、、弟弟一起貼春聯,我不僅見識了一幅幅有着深刻含義的春聯,還知道了一些關於春聯的知識。

天快黑的時候,我們就開始準備貼春聯。“好多的春聯啊!”我的爸爸、讓我先幫他們分類。我在那分類,我的爸爸、一本正經的説:“來我給你們講講關於春聯的知識吧!”他接着説:“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每逢過年,有在大門的左右懸掛桃符的習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兩塊大板,上面分別書寫上傳説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鬱壘”的名字,用以驅鬼壓邪。這種習俗延續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們才開始把聯語題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在唐詩中有許多對聯,但對聯成為一種文學表現形式有這樣一個故事.公元964年春節前夕,後蜀主孟昶突然下了一道命令,要羣臣在“桃符板”上題寫對句,以試才華。可是,當羣臣們把對句寫好給孟昶過目時,孟昶都不滿意。於是,他親手提筆,在“桃符板”上寫了:‘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用紅紙寫春聯始於明朝。春聯的種類可多啦,有街門對、屋門對、大春條、短春聯。每一副春聯都有橫批和一個“福”字,還有斗方和隱蔽單貼、門心和抱柱。”我的爸爸、得意揚揚地説完這些,機靈一動,又説,“就有你幫對聯找家吧!”我信心十足地説:“沒問題!”

春聯找家開始了。“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肯定是貼在灶王爺旁的。“讀書破萬卷,落筆超羣英”。一定是書房聯“烹調應從儉,包涵莫鋪張”這是哪的呢?哦,是廚房的。“招財進寶”應貼在最顯眼的地方……沒過多久,我幫全部的春聯都找到家了。

今天貼春聯,真把快樂和知識都“一網打盡”呀!

貼春聯優秀作文2

過年,人們除了貼春聯,剪窗花外,還喜愛在客廳裏、卧室中掛貼年畫。一張張新年畫給家家户户平添了歡樂的節日氣氛。

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他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託着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春聯由神荼、鬱壘的名字而向文字發展,而年畫依然沿着繪畫方向發展。

隨着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而漸漸把財神請到家裏,進而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節貼春聯,年畫也受其影響隨之而盛行開來,全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我國年畫的三大流派。

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不過我國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這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其畫構圖生動活潑,熱鬧非凡。此畫曾給魯迅先生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正如他説的那樣,這幅寓教於樂的《老鼠娶親》,不但喚起成年人的興趣,對兒童的藝術感染更為強烈。

民間流傳新年除夕之夜是老鼠娶親的吉日良辰,人們要放一些食物在牀下、灶間,算是送給鼠新郎的禮物,以祈求來年五穀豐登。有些老奶奶在臨睡前常逗孩子説:"快把鞋藏好,別讓老鼠偷走當花轎了。"此話即源於此。因此,年畫《老鼠娶親》特別能引起孩子們的共鳴。

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曆,至令風靡全國。

貼春聯優秀作文3

又是一年除夕,我早早地起牀,開始了愉快地一天。吃完早餐,我坐在火爐邊上,看着媽媽端着小茶几,擺上盤子,等待着隨時有可能來送恭喜的人。可能是看我太清閒了,媽媽讓我跟着爺爺去貼春聯。

哎,我可真是勞碌命。於是我從雜物房裏搬出要用到的梯子放在門前,又從爺爺的房間拿好剪刀和膠布放在堂前的桌子上,然後等待爺爺的傳喚。

大紅的春聯格外的喜慶,只是我分不太清上下聯,還好我知道橫批肯定是最短的四個字。於是我對着爺爺説:“爺爺,先貼橫批,把最好貼的,容易辨認的先貼了。”可是爺爺年紀大了,我有點怕他一不小心摔一跤,我就自告奮勇將四角已經粘上膠布的橫批拿起,一步一步爬上梯子,到了高處,我先固定貼好一個角,再在爺爺的指揮下貼正。但是當我準備下來時,我發覺自己可能有點恐高,哆哆嗦嗦的往下移,踩到地時我放心的鬆了一口氣,還是腳踏實地有安全感一點啊。

剩下的上下聯,我先看了一下上面寫的字,是繁體的,龍飛鳳舞的毛筆字,勉強辨認除了幾個字,也沒有任何的頭緒,最後還是得爺爺出馬,將上下聯分辨出來。開始貼時,先貼上聯,在左邊,我想了想還是不自己貼了,還是指揮吧。於是我叫來媽媽幫忙,將上聯從上面先固定一角在從外面觀察是直的,沒有貼歪,就加快速度,一邊剪膠布一邊遞給媽媽。沒過幾分鐘就貼完了,下聯也是如此,貼完春聯媽媽就急速的走了:“我還有東西在火上呢,接下來的你們自己弄吧!”

其實也就剩下福娃娃和福字了,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買的春聯,一副裏面居然不是門神而是兩個憨態可掬的大胖娃娃,不過還挺可愛的。貼這些東西就不需要梯子了,我舉着手就能將他們貼在門上,一會兒就貼好了。

從遠處望去,門邊上大紅喜慶的春聯,有福氣的娃娃和端正的福字,構成了一個和諧美好的家門。

貼春聯優秀作文4

新年的腳步悄然來到我們身邊,大街小巷張燈結綵,洋溢着節日的氣氛。各個商場也是人山人海,無論是老人還是小孩,臉上都洋溢着快樂的笑容。

除夕,伴隨着歡聲笑語,我們家也忙得不可開交。中午,媽媽拿出了早就準備好的春聯,叫上爸爸,我也拿來安全剪刀、透明膠等物品,興致勃勃地來到大門前,準備貼春聯。

首先,我們把雞年的春聯換下來。可是,它們好像捨不得“牆媽媽”,一直不肯鬆“手”。沒辦法,媽媽只能把它扯下來。看着依然半新的春聯被撕下來,我有點捨不得,媽媽卻説:“這就叫辭舊迎新!”

媽媽拿出新的春聯。首先上場的是上聯。媽媽將上聯小心翼翼地鋪開,攤平,就輪到我出場了。我將透明膠撕開一段,然後用安全剪刀剪了一段長短合適的膠帶。接着,就輪到爸爸出場了。他一邊將膠帶貼在春聯上,一邊囑咐媽媽:“按住嘍,別貼歪了。”説着,爸爸將春聯捋了捋,然後用手指將透明膠用力向兩邊撐,直到透明膠一頭平平整整地貼到了牆上。這上聯,用了三條透明膠帶,才牢牢地貼住了。媽媽退後兩步,看了看,點點頭説:“嗯嗯,不錯,不錯,高低正合適。”接着,爸爸又用同樣的方法,把下聯貼在門的左邊。

貼完了上下聯,該貼橫批了。媽媽拿着橫批比比劃劃,確定了高低之後,我就剪下兩段透明膠讓爸爸貼在大門上方。“終於大功告成了!”紅彤彤的春聯映在我們的臉上,我忍不住唸了出來:“身體健康年年好,事事有成步步高。橫批是,‘吉星高照’。”突然,一個問題從我腦袋裏冒了出來。我急忙問媽媽:“媽媽,這春聯上下聯字數一模一樣,你是怎麼確定哪張是上聯,哪張是下聯的呢?”媽媽笑了笑,説:“這可有講究了。區分上下聯最重要的是看它們的最後一個字。上聯的最後一個字必須是第三聲或第四聲,也就是仄聲。下聯的最後一個字必須是第一聲或第二聲,也就是平聲。你看,‘好’是第三聲,所以這是上聯;‘高’是第一聲,所以這是下聯。讀的時候,要從右邊開始讀,你呀,剛才讀對了!”

原來如此。看來,貼春聯這活兒説起來簡單,可做起來真不簡單,它還讓我長知識了呢!

貼春聯優秀作文5

一到過年,“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家家户户都貼上了春聯,到處洋溢着新年的氣氛。今年我和爸爸高興地接到媽媽分派的光榮任務——貼春聯。

我很喜歡傳統紅紙上的春聯,恨不得馬上貼好展示出來。我看着爸爸貼對聯那嫻熟的動作,羨慕不已便情不自禁拿起對聯翻過來,用刷子弄點麪糊塗在對聯的背面,漿糊十分粘糊,紙背有些地方粘了很多面糊,有些地方很少,我雙手已經粘糊得不得了。爸爸在一旁笑着説:“塗漿糊時用力要均勻,春聯要想貼牢,四個角比其他地方多塗些,才有足夠的粘力。”我不敢馬虎了,拿起小刷子小心翼翼地反覆刷上漿糊,正興致勃勃想貼到大門時,爸爸叫停了,他要研究研究對聯。

我納悶地看着爸爸,他邊低着頭邊看説:春聯可不能貼反了,要不然會讓人笑掉大牙!春聯都是從右往左唸的上聯為右,一般以三四聲結尾,下聯為左,一般以一二聲結尾,這樣念起來才朗朗上口。”聽爸爸這一説,猛然想起我似乎在某本百科書上看過這常識。我大力拍拍額頭,好險啊!差點貼錯對聯了。

我爬梯子準備貼橫批時,爸爸提醒我,必須要貼正不能貼歪,這是一種禮節。我心裏暗想:“貼春聯講究的地方,真多,我可真是大開眼界。”我膽膽顫顫地想直接把橫批壓實,爸爸在下面叫了起來:“不行,先得把橫聯的左上角和右上角固定,這樣才不會掉。”爸爸説的果然是好方法,我輕微地調整一下橫聯左右高度,再輕輕壓平,終於把“一帆風順”貼好。

我爬下梯子時發現所貼的春聯不少地方凹凸不平,就用刷子一點點擠出春聯和牆壁中間的空氣,皺巴巴的地方變得平坦了。爸爸和我將那紅紅的春聯齊心協力貼得漂漂亮亮,讓整個家中有了新感覺,有了新氣象。

看着新的氣象,我不由得在心中又升騰起了那種難得的滿足感,站得遠遠的,我好像又聽到了歡笑聲,聽到了嬉鬧聲,聽到了新的一年人們的期盼聲,我又開始喃喃起了那副春聯:人興財旺年年好,鴻運家昌步步高。

貼春聯優秀作文6

據説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這是有史為證的。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着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説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着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鬱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户,以求美觀。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願。

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着貼門神的習慣。據説,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徵,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鍾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裏拿着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準備同敢於上門來的鬼魅戰鬥。由於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唐朝以後,除了以往的神荼、鬱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於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於門旁鎮守,第二天夜裏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後,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

貼春聯優秀作文7

大年三十,媽媽買回家一對春聯和一個漂亮的“福”字,我拿起來一看,喲!這幅春聯金光燦燦的,很是氣派。我迫不及待的讀了起來:人順家順百業順,福多財多喜樂多,橫批是五福臨門。我自信的對媽媽説:“今天就由我來把它貼上去吧!”媽媽將信將疑的看着我:“你行嗎?”“看我的吧,保證完成任務!”

我把春聯拿到大門口,找來了一瓶漿糊,媽媽幫我拿了一把椅子。一切準備妥當,我決定先把簡單的福字貼上去。喜氣洋洋的“福”字拿在手中,我一邊放在門的正中間比劃着,一邊在目測着門左右的距離,正準備往上貼時媽媽攔住了我:“等一下,你就這樣貼上去了?”媽媽笑眯眯的看着我。“難道不對嗎?”我有點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媽媽看着我一臉疑惑,輕輕拍了一下我的腦袋,接過我手中的“福”字比劃起來:“我們經常聽到‘福到了’這句話,對嗎?所以……?”“所以應該倒着貼!”還沒等媽媽説完,我就恍然大悟了。“沒錯,的確應該倒着貼。因為‘福倒’諧音就等於‘福到’嘛,這可是有講究的喲。”貼好了“福”字,我開始貼春聯了。我先把春聯反過來平鋪在桌子上,打開漿糊瓶,用事先準備好的小刷子在漿糊瓶內攪動了一下,隨後小心翼翼的在春聯背面上下刷了起來,哪知春聯好像不聽我使喚似的,漿糊刷到那兒它跟着捲到哪兒,怎麼弄也弄不平,還搞得滿手都是漿糊。媽媽看到後,拿起另外一張春聯,給我做起了示範:“漿糊不能抹的太多,刷子刷上去力度要均勻,不能拖拖拉拉的,不然紙會和刷子黏在一起,而且貼上後也會不平整。”我按照媽媽講的方法又重新做了一遍,果不其然,這次順利多了!在媽媽的幫助下,我搖搖晃晃的踩着椅子把春聯貼在了大門上,總算大功告成了!

看着這幅包含着美好祝願的春聯,我的心裏美滋滋的。這一次貼春聯,讓我感受到了勞動的樂趣,也明白了一個道理:要做好一件事情,方法和經驗的積累還是比較重要的呀!

標籤:春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