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學習抒情作文3篇

作文1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習抒情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習抒情作文3篇

學習抒情作文1

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若被苦難的慣態消磨,那麼他便無法成功,就好比石縫中的那抹嫩綠,若它時常抱怨自己生不逢地,那麼它便永遠難以探出仰望天空。

在埃塞俄比亞有這樣兩種花,一種名為比丹花,一種名為印度花,當兩種花靠近生長時,起初比丹花憑藉着它那碩大的枝莖佔優勢,於是它便拼命去汲取周圍水分,肆無忌憚的生長,最終由於水分過多而致死,亡於它的驕傲,而印度花在它凋零後開始崛起,即便它本身資質不及比丹花,但他不被苦難折服,成為了最後的勝者。

若能在生不逢時學會隱忍那邊也是一種成功,生不逢時也屬於一種苦難,而能在其中隱忍便可以讓你厚積而薄發,最終發出震懾人心的光,著名歌手在童年時因是黑人而被人嘲笑過,他也哭過,但是在哭過以後他又擦乾眼淚努力追尋自己的未來,正如印度詩人泰戈爾説:如果我錯過了太陽,那我也不能哭,因為那樣我會錯過星星和月亮。所以説,想要望見藍天,便要學會石縫中的小草那樣堅韌又隱忍。

人若困於廢墟下,牆上有一絲縫隙,那邊是一個希望,便可在心中有生存的希冀。

其實所有事都是這樣,在苦難折磨後,撥開縫隙,你便可以看見光明,那便是無與倫比的美麗,就如同石縫中那最美的被人謳歌的嫩綠。

學習抒情作文2

最近,我們在國學經典課上學習了《論語》這本書。書中講的是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説過的名言。我們學習了幾章以後,就感到受益匪淺,真可謂“半部論語治天下”啊!老師説,我們不能只會背誦,還要從書中感悟到學習的.真理,來激勵自己勤奮學習。

翻開書的第一頁,我們便讀到了很有哲理的一段語言: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學習而又經常練習,難道不是很快樂嗎?有朋友從遠方到來,也不是很快樂嗎?不被人理解但不怨恨,難道不是君子嗎?其中,我最喜歡第一句。學習難道不快樂嗎?經常練習難道不快樂嗎?我學薩克斯就是一個例子。以前,我總覺得學薩克斯很難,把吹薩克斯當作是一種負擔,自然而然就吹不好,變得更沒有興趣去學,水平也很難提高。現在入門了以後,我把吹薩克斯當成是一種快樂的享受,一種為你排憂解難、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好方法,慢慢地,越吹就越想去吹,最終離不開它了。

《論語》中還有一段話: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意思是:懂得學習的不如喜歡學習的,喜歡學習的不如把學習當作樂趣的。有的人説每天上課時要學習,回家還要學習,我最煩的就是學習了,怎麼能夠喜歡學習呢?其實,學習時的心情對學習的效果是有很大影響的。比如背課文,你的心情很不好,你的效率肯定很低;但如果你快樂的面對這次背誦,那你肯定很快就會背會。再比如,你用不好的態度去讀書,再好看的書也會被你讀得枯燥無味;但你如果用精神飽滿的情緒來讀書,再枯燥的書也會被你讀得津津有味。

現在,我們就要繼續努力,成為一個“樂之者”,把學習視作一種樂趣,那樣你會成為一個真正博學的人!

學習抒情作文3

12歲,是一個孩子茁壯成長的時候;12歲是一個孩子養成良好品質的時候;12歲我們應該好好學習。

毛澤東説:“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是啊,12歲,如果我們不學習,又能做些什麼呢?要想成為國家棟梁要學習,要發財也要學習。凡事都需要知識,而知識在於學習。當今社會是一個知識爆炸性時代,國家需要高知識、高素質的人才。我還是那句老話:不學習,又能做些什麼呢?

我班有一個同學,在上課時老是睡覺,每天都被老師罰站一次。我想:他那樣怎麼能學習好呢?如果知識是睡來的,老師可能就會給我們一人準備一張牀,讓我們天天睡覺。可是,知識是靠刻苦努力學到的,而不是靠睡覺睡來的。

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現在不學習,長大以後能幹些什麼呢?所以説,要想長大成才,12歲,我們必須學習。

標籤:抒情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