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文學

寫景抒情散文抒情方法

文學2.18W

散文素有“美文”之稱,它除了有精神見解、優美意境外,還有清新雋永、質樸無華文采。下面就是小編整理寫景抒情散文抒情方法,一起來看一下吧。

寫景抒情散文抒情方法

學習散文寫作有兩條途徑,其一是從摹仿入手,跟在他人後面亦步亦趨。這種沒有理論盲目實踐,往往事倍功半。其二是在閲讀了一些散文,有了些感性認識,然後學習散文寫作理論,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階段,再閲讀名家範文,然後從事寫作實踐,這樣就可以事半功倍。我們應取第二條途徑,即:閲讀→研究→閲讀→寫作。

首先,要明白散文定義。什麼是散文呢?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廣義散文,在古代指是一切不押韻文章。劉勰在《文心雕龍》《總術》篇寫道:“今之常言,有‘文’有‘筆’,以為無韻者‘筆’也,有韻者‘文’也。”所謂“筆”,就是指韻文以外一切記敍性和議論性文體,這些文體就散文。不過,古代沒有“散文”這一個名稱;“散文”這個名稱是“五四”時期才有。在現代,廣義散文包括了除去詩歌、小説、戲劇、影視文學之外一切敍事性、議論性、抒情性文體,如秦牧在《海闊天空散文領域》中説,“不屬於其他文學體裁,而又具有文學味道一切篇幅短小文章,都屬於散文範圍”。這樣,就有了抒情散文,敍事散文和議論散文等分類。

狹義散文則專指抒情散文。這是因為隨着文體發展,敍事散文中通訊特寫、傳記文學、報告文學等,已經發展成為獨立文體,各成一類;議論散文則有了專門名稱——雜文,也從散文中分了出來,剩下只有抒情散文,這就是狹義散文。

我們這裏要學習主要是抒情散文,也涉及敍事散文和其它類型散文。習作者可以根據自己人生閲歷、文化素養和愛好,或寫作抒情散文,或作敍事散文,或寫文化散文,或作智慧散文,或寫遊歷散文,或作其它類型散文。

其次,要認清散文寫作特點。散文是一種內容豐富、題材廣泛、篇幅短小、體裁多樣、形式靈活、文情並茂文體。在寫作上,它有以下六個特點:

(一)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散文內容涉及自然萬物、各色人等、古今中外、政事私情??可以説是無所不包、無所不有。可以寫國內外和社會上矛盾、鬥爭,寫經濟建設,寫文藝論爭,寫倫理道德,也可以寫文藝隨筆,讀書筆記,日記書簡;既可以是風土人物誌、遊記和偶感錄,也可以是知識小品、文壇軼事;它能夠談天説地,更可以抒情寫趣。凡是能給人以思想啟迪、美感受、情操陶治,使人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心曠神怡,都可選作散文題材。

(二)思想警闢,詩意盎然散文多是真情實感產物,那些優秀篇章,都有思想火花閃耀,表現着作者對時代和人生深刻認識與精闢見解。徐遲説:“文學作品,應該有思想。散文也不例外。它要求有特別鋭利思想。即使是抒情散文,也要求有不但是鋭利,而且是特別鋭利思想。不到五百字《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一個光輝燦爛思想。抒情散文固然很多,寫到這樣境界就並不很多。然而,這正是散文、抒情散文所應追求境界。”“凡擲地作金石聲作品差不多總是包含着鮮明思想、結結實實思想。有閃光思想之焦點,飛躍着不滅思想之火焰。”(《説散文》)我們讀魯迅《雪》,可以學到魯訊從飛雪和雪羅漢身上探索到美好、光明以及與冷酷現實進行頑強鬥爭革命精神;讀茅盾《白楊禮讚》,可以看出茅盾怎樣從平凡白楊樹身上聯想到北方農民堅強不屈和英勇豪邁形象;讀袁鷹《井岡翠竹》,可以領悟作者從普通毛竹思考到井岡山人民獻身革命與建設精神品質。秦牧説得好:“思想像一根線串起了生活珍珠,沒有這根線,珍珠只能夠棄散在地。”散文優秀作品還每每是詩意盎然。楊朔説過:“好散文就是一首詩。”蘇聯作家巴烏斯托夫斯基也指出:“真正散文是充滿詩意,就像蘋果飽含着果汁一樣。”因此,高爾基對青年作者説:“我們青年是否也可以試一下,熱情地用散文來寫人們,使得散文也自然而然地變成為詩。”(引自《回憶高爾基》)楊朔散文之所以寫得那樣好,原因之一就他“總是拿着當詩一樣寫。”他告訴我們:“不要從狹義方面來理解詩意兩個字。杏花春雨,固然有詩,鐵馬金戈英雄氣概,更富有鼓舞人心詩力。你在鬥爭中,勞動中,時常會有些東西觸動你心,使你激昂,使你歡樂,使你憂愁,使你深思,這不是詩又是什麼?凡是遇到這樣動情事,我就要反覆思索,到後來往往形成我文章裏思想意境。”(《東風第一枝·小跋》)他名篇《荔枝蜜》、《茶花賦》、《海市》??都是詩意盎然之作,既是散文,又是詩篇。

(三)短小精悍,自由靈活有人稱散文是文藝戰線上“輕騎兵”,就是因為它具有篇章短小精悍、形式靈活自由特點。我國古代散文名篇多數是很短,如韓愈《馬説》

150字,柳宗元《小石潭記》193字。現代散文名篇多數也是很短,如許地山《落花生》482字,茅盾《白楊禮讚》1074字。當然,較長優秀散文也是有,但它與一般記敍文相比,仍是精悍之作。所以散文寫作要求做到短小精悍,以小見大,言近旨遠。

從形式上來看,散文較其它文學體裁更為自由活潑、靈活多樣。魯迅在《怎麼寫》中指出:“散文體裁,其實是大可以隨便。”冰心在《談散文》中説:“散文比較自由”。當然,這裏説“隨便”、“自由”不是毫不經心、信手亂寫。自由靈活散文寫作,是“裝着隨便塗鴉模樣,其實卻是用心雕心刻骨苦心文章。”(廚川白村:《出了象牙之塔》)散文寫作自由、靈活這一特點,在寫作上,首先指是表達方式靈活自如,不侷限於某一種表達方法。因而,散文寫作可以記人、敍事、狀物、寫景、抒情、説理、吶喊、怒吼、抨擊、讚頌、幽默、諷刺、高歌、淺唱、漫談、絮語、嘻笑怒罵、妙語解頤??各式各樣、應有盡有。其次,寫作者可以自由、靈活地選用各種體裁來寫,賦銘、速寫、遊記、書信、日記、序跋、偶感、隨筆、回憶錄、讀後感??,任人選擇,因人而異,都能寫成佳作。(四)形散神收,博而不雜宋代大散文家、詩人蘇軾在《文説》中説:“吾文如萬斛泉湧,不擇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一日千里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

“形散神不散”,這是許多散文作家經驗之談。散文必須“散”,必須“博”,也就是説從表面上看,從形式上看,它運筆如風,不拘成法,似乎散漫無章,行文時斷時續,時而勾勒描繪,時而倒敍聯想,時而感情迸發,時而侃侃議論,既有天文地理,又有倫理人情,這段寫甲地,那段卻寫乙地。但是,它“神”卻是始終不散,是首尾一貫,是表現作者一定思想、感情。“神收”、“不雜”,就指是文章始終緊緊圍繞一箇中心,貫穿一條紅線,做到結構緊湊,層次分明,詳略得當,重點突出。例如秦牧散文《社稷壇抒情》,是既“散”又“博”,然而,儘管它天上地下,古今中外,包羅萬象,卻始終圍繞着“歌頌讚美養育我們土地和創造我們偉大民族文化歷史勞動人民”這一主題思想。因此,從形式上説,散文貴“散”,而在構思上、組織上,則散文忌“散”。散文寫作具有這一辯證統一特點,使得它與其它文體區別開來。

(五)直抒胸臆,自具風格文學作品都是帶有感情,但小説、戲劇作者,往往把自己強烈感情傾注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作者對生活感受、對人物愛憎褒貶,一般是通過間接方式表現出來。而散文則不一樣,它常常象詩歌一樣,每每用直接抒情方式抒寫胸臆,不僅使讀者知其理、曉其事,而且悟其心、感其情,因此,散文要求作者寫真情實感。真情是散文生命,只有直抒胸臆,把真情實感捧給讀者,才會贏得讀者喜愛。作家賈平凹在回答“散文創作要不要絕對真實”問題時説:“這個問題爭論很多,又都沒有一定結論。我個人體會,還是傾向於‘絕對真實’四個字。所謂真實,主要是指在感情以及運用環境和事件上。古人寫散文,題材也是很廣泛,但古人寫散文,都是有感而發。今人寫散文,多多少少存在着一些為寫而寫現象,所以在絕對真實問題上就出現了所謂‘理論與實踐上不一致。’也正因為如此,這些散文就寫得不那麼成功了。當然,作為文學作品應該生活化,生活也應該作品化,散文尤是這樣。”(《怎樣寫好散文》)

寫作要“文如其人”,散文更是這樣。名家都有自己風格,他們作品即使不署名,讀者也能從風格上看出作者。如魯迅散文深刻、精煉、峭拔,雖然他寫文章經常改換筆名,然而“何家幹”文章,明眼人一看就看出是魯迅。郭沫若散文氣勢浩蕩,又清麗、纏綿。茅盾散文與郭沫若浩蕩相反,表現為深刻而細微。還有,老舍散文詼諧,冰心散文慈愛,葉聖陶嚴謹暢達,方紀瀟灑俊逸,等等。初學寫作者一時不可能形成自己散文風格,但是必須向這些各有風格散文作家學習,經過多次實踐、創造,努力形成自己散文風格。

(六)慘淡經營,文采斐然優秀散文不可能是“掉以輕心”寫出來,它們都是作者慘淡經營、刻意加工結晶。秦牧指出:“一篇小小散文也許寫作時間僅僅是一兩個小時,但卻要求作家深厚素養,而且不斷擴大和豐富這種素養。把散文當作是‘小功夫’,‘掉以輕心’寫作態度,是很不利於我們散文創作繁榮發展。即使是怎樣熟練名作家,我們也要求他們在寫作一篇小文章時,採取‘大象搏獅用全力,搏兔也用全力’態度。”有些散文家提倡散文“整體美”,也是要求作者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慘淡經營”。整篇文章是慘淡經營、刻意加工寫成,它語言就是精煉,文采斐然。這是由於作者運用是散

文筆調。那麼什麼是“散文筆調”呢?可以説,散文筆調一方面表現在它行文靈活自如,另一方面則表現在它十分講究文采。散文文采不僅有華麗,而且有樸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