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三思的作文

作文2.39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思的作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三思的作文

三思的作文1

一縷縷香氣自茶杯中溢出,茶葉靜靜地躺在濾網上面,泡在水中。濾網下,茶水清澈,在玻璃的折射下,散發出迷離的光。

在濾網的隔離下,人們總能飲到清澈得不含一絲雜質的茶,細細品味茶的芳香。

如同飲茶一樣,生活中很多現象也都需要濾網。例如感情,如果毫無選擇地愛所有的人,那就不叫感情了,叫濫情。例如學習,如果對所學東西一味地接受,那就不是學習了,叫生搬硬套。

在人與人的交往中,語言往往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説話得體,那麼交往就會和諧,順利。説話不得體,人們往往會一拍而散。

語言是人們向別人表達自己的感受、觀點的工具,是體現一個人涵養的途徑。思想道德素質高的人説出來的話都是温文有禮、大方得體的。只有粗鄙之人才會説出粗鄙之話。

語言是一把雙刃劍。話説得好,人們都會受益。話説得不好,不僅刺傷他人,還會危及自己。

愛默生説過:“語言所造成的傷口往往比刀劍造成的傷口要難以治癒。”

在親人之間,朋友之間,最容易造成裂痕的往往都是過激的言語、殘忍的話。人人都有心,傷了心,要想治癒並不容易。它會象定時炸彈一樣埋在心中,等到導火線被點燃時,它會毫不猶豫地爆炸,摧毀人們的內心世界。

古語曰:“三思而後行。”

在人們説話辦事之前再三考慮,將會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時哪一次重大戰役的戰略佈局不是軍師、將士們再三考慮的?

現在哪一次成功的外交不是外交官深思熟慮之後達成的?

“推敲”的典故至今人們都耳熟能詳。如果不是詩人的反覆思量、琢磨,能有今天流傳千古的佳句名篇嗎?

“三思而後行”是前輩們留下的智慧,一個又一個的例子證明了這句話的正確性,一個又一個的例子為我們提供了經驗教訓。

三思而後行,做個説話大方得體之人,做個遇事冷靜之人,做個有內涵的人。

三思的作文2

三思而後行”的古訓出於《論語》,這句話的意思非常明確,就是教我們要養成作事前多思考的好習慣。 “三思而後行”並不是膽小怕事、瞻前顧後,而是成熟、負責的表現。

“三思而後行”對問題的完美解決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在這個快速多變的社會中,稍一猶豫,時機會在瞬間錯失。有的時候考慮得太多也是不好。正如鮑威爾曾經講過的:在作決策的時候需要在掌握40%至70%信息的時候做出你的決策。信息過少,風險太大,不好決策;信息充分了,你的對手已經行動了,你就出局了。

“三思而後行”與快速地把握時機並不矛盾,做事情要學會把握時機,同時在決策的時候還要多去思考。這樣的人才有希望達到成功的.彼岸,立於不敗之地。

三思而後行雖然説要小心謹慎,但是過於小心會導致其他人認為這是猶豫不決,世界上任何事情,是非、利害、善惡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但是要三思就討厭了,相對總是矛盾的,三思就是矛盾的統一,統一了以後又是矛盾,如此永遠搞不完了,也下不了結論的。所以一件事情到手的時候,考慮一下,再考慮一下,就可以了。如果第三次再考慮一下,很可能就猶豫不決,再也不會去做了。所以謹慎是要謹慎,過分謹慎就變成了小器。大家都有幾十年的人生經驗,過分小心的朋友,往往都犯了這個小器的毛病,小器的結果,問題就多了。所以孔子主張,何必三思而後行,再思就可以了。

一件事情,想了又想,想了又再想叫“三思”。孔子聽到他這種做事的態度,便説:“再,斯可矣!”這句話有兩種解釋,從前老學究們的解釋認為:“做事情要特別小心,孩子們,想三次都不夠,孔子説‘再斯可矣!’還要再想一次哪!”這種解釋是不對的。其實,孔子認為他想得太多。作人做事誠然要小心,但“三思而後行”,的確考慮太多了。

三思的作文3

在一片茂密的森林裏,在一棵參天的千年古樹上,住着金絲雀和她的孩子們。這隻金絲雀,可愛炫耀了,天天披着一身大黃袍,在其他動物面前炫耀自己有多美。

瞧,這一天,傲氣的金絲雀又出門了。她一大早就飛到老馬身邊,嘰嘰嘰叫道:“老馬老馬,你看看,我的衣服美不美?又柔又順,可舒服啦!”中午,餵飽了孩子,金絲雀又出門了,她飛到黃牛身邊,喳喳喳嚷道:“黃牛黃牛,你瞧瞧,我的衣服美不美?黃皮大袍可好看,金燦燦,亮閃閃,陽光下,點個贊!”到了黃昏,金絲雀又飛到蝙蝠身邊,吱吱吱唱到:“蝙蝠蝙蝠,你望望,我的衣服美不美?連老鷹見了,也要對我俯首稱臣!”説罷,她又飛走了。哎呀呀,這可不好了。這句話傳到了老鷹耳朵裏,老鷹氣得牙齒咬得“嘎嘣嘎嘣”響,決心報復報復金絲雀,讓她付出慘重的代價。

第二天清晨,老鷹早早的飛到金絲雀的家門口,裝出一無所知的模樣,假惺惺的説:“美麗的金絲雀夫人,你的羽毛是那麼的迷人,你是多麼的美麗,我真誠的邀請來我家做客,你幼小的孩子我就託黃牛來看着吧。”金絲雀被誇得暈頭轉向,自然答應了,但她並不知道,與此同時,老鷹的陰謀已經成功了一半。傍晚,金絲雀如約來到了老鷹家,老鷹卻悄悄來到了金絲雀的家裏。原來,老鷹想騙金絲雀離開,自己好吃掉她的孩子。金絲雀飛到老鷹家,一直敲門,敲了好久,也沒人開門。她覺得不對勁十分忐忑不安,趕緊往家裏飛。半路上,她看見了黃牛,黃牛壓根不知道老鷹託付他照看小金絲雀的事兒。金絲雀愈來愈擔心,飛得愈來愈快。當她回到家後,就看見老鷹鼓着肚子,坐在小金絲雀的殘骸上呢。老鷹一見到金絲雀,得意的哈哈大笑,拍拍翅膀,一下子飛遠了。小朋友們,可別輕信別有用心的人説的話,不然,就可能落得和金絲雀一樣的下場。記住,“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訴,當忍耐三思!”

三思的作文4

蒼山縣境內,素有“魯南小泰山”之稱的文峯山前半坡上,有兩棵並立的枝繁葉茂的銀杏樹。樹北有一塊半截石碑,其碑刻少頭無尾,漫漶的已近不清。依稀可見“克勤於邦,克儉於家”、“家無衣帛之妾,廄無食粟之馬,府無金玉”、“鞍之戰”等字樣。這碑是季文子祠堂前的石碑,所記載的人是比這兩千多年的銀杏樹還要年長的春秋時期的魯國上卿季文子。

季文子名叫季孫行父,曾任魯國的宣公、成公、襄公三朝宰相。其祖季友和他的二哥慶父、三哥叔牙是歷史上有名的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三桓”勢力的老祖。“三桓”名聲不好,可季文子的廉政清明以及他的“三思而後行”的思想,卻得到後世的中肯。

魯宣公執政,季文子當了宰相。他除去了製造內亂的東門襄仲,驅逐了他的兒子公孫歸父,使國內有了一個較穩定的環境。他推行“初税畝制”,開始按佔有田畝多少徵税,邁出了從奴隸賦税制向封建賦税制過渡的一步;他請求晉國出兵,並和晉在鞍邑大敗了齊,收回了被齊侵奪的隆邑。他建立鞍邑之戰勝利紀念館,以此讓公室不忘國恥,樹立勝利的信念。

季文子長期執掌魯國的朝政和財富,他卻“不以妻妾之奉菲薄為憂,而以社稷顛覆為憂”。當時有人問他:“你身為正卿,可是你的妻子不穿絲綢衣服,你的馬不用粟米飼養,難道你不怕百官恥笑你吝嗇嗎?難道你不顧及與諸侯交往時會影響魯國的聲譽嗎?季文子回答:“我當然願意穿綢衣,可是,我看到國內的百姓吃粗糧,穿破衣。我不能讓全國的父老姐妹粗飯破衣,而我家裏的妻子兒女過分講究衣着飲食。我只聽説人們具有高尚品德,才是國家的榮譽。沒聽説炫耀自己美妾良馬會給國家爭光”。孔子都説“季文子廉忠啊”。

季文子死後,沒有葬在季氏私邑的費地,而是葬在離鄫國只有六裏的文峯山。鄫國是夏朝少康帝給他小兒子姒曲烈的封國,十分弱小,因鄫、魯很早聯姻,關係密切,季文子一直擔心鄫國的安全。鄫人為了懷念他,特別把埋葬季文子的神峯山改為文峯山,鄫城西邊的小河叫季子河。但季文子死後不長時間,鄫國便被莒國所滅。

而季文子的“善思知其理,善行知其難,遇事三思而後行”的思想,一直影響着後世。

標籤: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