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熱門】我們的節日作文

作文1.31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們的節日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熱門】我們的節日作文

我們的節日作文1

“咚~咚”伴隨着一聲聲爆竹聲,我們又迎來了嶄新的一年。不管是熱鬧的大街上,還是村莊旁,都洋溢着一股喜慶的味道。人們一會兒忙這兒一會兒忙那兒,真是不亦樂乎!

一大清早,我便被那巨大的爆竹聲驚醒。是的,春節來了。我高興地跳下牀,匆匆吃好早飯,便一家子出動,來到鎮上逛街。一到街裏,放眼望去,哇塞!真壯觀。只見大街上的顏色比平時鮮豔多了。湛藍的天空中,一隻只彩色氣球在陽光的照耀下豔麗奪目。微風拂過,大小氣球迎風飛舞,彷彿在對行人拜年。邁着緩緩的步伐,我們走進了茫茫的街道上。頓時,我耳邊傳來各種各樣的聲音:“來來來,快來買啊!清脆又甜的廣東甘蔗啊!10塊錢一根!”“煙花,買煙花嘍!各種各樣的煙花快來買啊!”“新鮮出爐的年糕啊!紅紅又喜慶,吃了讓年年高,發大財!”……

在街上買完東西后,剛一回家,大夥又開始忙碌起來。我看見爺爺正拿着用糯米作的糊貼春聯。於是,我連忙跑了過去,笑着對爺爺説:“爺爺,我和你一起貼春聯吧!”爺爺微笑着點了點頭。我興奮極了,順手拿出了一張對聯,右手用刷子蘸着糊,有順序的塗在春聯背面。然後跑到門旁,踮起腳,小心翼翼的將春聯慢慢地貼在了門上。望着那張被我貼上去的春聯,我心裏不禁喜滋滋的。

轉眼便到了晚上,媽媽煮了一大桌香噴噴的飯。最讓我口水直流的就是那個大火鍋。紅紅的火焰將鍋中的水煮的沸騰。我迫不及待的將底料和蔬菜羊肉以及其他的都倒了進去,就等着開過。眼睛死死地盯着它,目光中閃着亮光,恨不得把整鍋的的食物都吞進我肚子裏去。終於開動了,我如同一隻飢餓的狼,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吃完飯,當然是我們的最最開心的了,那就是給壓歲錢,我拜爺爺,拜奶奶似的,來到家人面前,一邊伸出手,嘴中一邊喊着:“恭喜發財,紅包拿來!”望着那一張張大紅票票,我樂開了花,抱着鈔票,不停地跳躍着。

“轟,轟,轟!”爆竹聲響起來了。我趕忙叫爺爺也放煙花。爺爺從屋裏碰了一個“大箱子”放到馬路上,接着用打火機點燃了導火線。我捂住了耳朵,稍等一會兒後,各種各樣的禮花接二連三地升向了天空。有的像一竄一竄的毛毛蟲;有的像人們下雨天使用的雨傘;有的像直衝雲天的火箭;有的像盛開的鮮花……寂靜的夜空頓時充滿了歡聲笑語和五光十色,變成了一座大花園。禮花的聲音震耳欲聾,響徹雲霄,時而似轟轟的春雷,時而似劃破夜空的閃電。姐姐拿出一個瓶狀的禮花,只見禮花似銀絲一條升上雲端。再深藍色的夜空中,綻放美麗笑臉,似壯觀的流星雨散落而下,如畫卷。我拿出一捆手搖的花,用打火機慢慢靠近,幾秒鐘後,頂端滋出五顏六色的花,我拿着小棒在空中亂寫亂畫,頓時,煙霧四起,如同仙女的銀紗,美麗極了。

望着那燦爛的夜空,我們歡呼着,快樂着,伴着歡笑,我們愉快地度過了春節。

我們的節日作文2

翻開相冊中的一張張照片,春節的記憶又再次在我眼前浮現。從小到大,我已經經歷12個春節,回顧往昔,不禁感慨時光竟流逝的如此悄無聲息。

我的腦海中好似放起一部電影,“電影”講述我去年春節的記憶,感興趣的話就隨我一起來看看吧!

那天是大年三十,我。弟弟。還有爸爸媽媽,一起踏上去奶奶家的旅程。去幹什麼?當然是到奶奶家去過年啦!一路上,我的腦子就沒停過,一直在“算計”着怎麼也得多賺點壓歲錢,可誰知,後面的問題更麻煩……

一下車,我便如一隻歡快的小兔一溜煙兒跑進奶奶家,奶奶見我來,趕忙掏出壓歲錢塞到我手裏,我一看,呀,有200元呢!我眼巴巴的看着爺爺,本以為他也會興奮地拿出壓歲錢來,可誰知,他卻坐在椅子上喝茶,神情安詳,邊喝還邊説:“好茶,好茶。”根本沒有一點兒拿壓歲錢的動機。這下,我可急,想給他點暗示。但還沒等我開口,爺爺便發話:“這樣吧,想拿壓歲錢可以,但要答題,一道50元!”

我先是一愣,心想:爺爺真小氣,連拿壓歲錢都要答題。但經過一番思索,我還是答應他的挑戰。

比賽開始,我們倆互不相讓,你追我趕,我一路過關斬將,終於艱難的熬到第五題:一杯糖水400克,其中糖佔水的二十四分之一,如再放入8克糖,這時糖與糖水的比是多少?聽完題目,我立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低下頭開始苦做,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草稿紙已被密密麻麻的字寫滿,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我做出來!

我欣喜若狂,拿着我的“戰利品”——250元壓歲錢又蹦又跳。爺爺更是輸得心服口服,對我大加讚揚。

晚上,我們進行春節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放煙花。

一走出家門,只見樹上一盞盞大紅燈籠高高掛,樹枝上纏着各種各樣的氣球,五顏六色的氣球隨風搖曳,好似一個個美麗的姑娘在翩翩起舞。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開始放煙花,“彭~”隨着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五彩繽紛的煙花猶如流星劃過天際,繼而又如天女散花般裊裊擴散開來,夜空立即被點綴的光彩奪目,讓人目不暇接,歎為觀止。

也許許多人忙忙碌碌大半生,也只是為像它那樣絢麗光彩的綻放吧!

當煙花“飛舞”的那一刻,我感覺整個世界都沸騰,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令人欣喜的歡呼聲,如銀鈴般清脆的歡笑聲……全部匯聚升騰,共同來告訴人們:新的一年來到!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每每吟誦起王安石的《元日》,去年春節的記憶便會清晰地浮現在我眼前。

“電影”結束,可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

這就是我的節日記憶——春節!

我們的節日作文3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我們大家揹着書包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地走進學校。

我揹着書包一來到學校,就看着有老師在給同學送禮品,我也迫不及待地跑了過去,蘇主任送給我了一本“摩爾莊園”的記事本,我非常喜歡它。我又大步向班裏走去,到教室後,人還較少,我們玩着玩着,不知道哪個人説:“王老師要來了,我們快躲起來,給王老師一個驚喜。”於是,我們手忙腳亂地藏了起來,這時,王老師走了進來,“一二三”我們嘩的一下站了起來,“老師好!”大家一齊喊道。我們回到位上,收拾好書包,準備出發。出發前,王校長給一些同學發了獎狀,孫老師又講了一些要求:1、不去危險的地方;2、一切行動聽指揮;3、不要在車上打鬧。

我們坐着車,來到霧氣濛濛的帆船基地。那裏的海如同綠寶石一樣綠,那裏的天像蒙上了一層白色的紗綢。在那裏,我們舉行了一年級入隊儀式,我聽見有人歡呼道:“我入隊了!我入隊了!”

我們後來又坐着車到了雨林谷,我們先去看鸚鵡表演。它們有的玩投籃,有的釣魚,有的拼圖,有的……,我和劉德立發現了一個祕密,訓鳥員手裏拿着一粒花生,難怪鳥兒這麼聽話呀!中午,我們在一個草場吃飯,我們大大咧咧的,想吃什麼就吃什麼。突然,一位訓鳥員叔叔吹了一聲口哨,“撲啦、撲啦”幾隻孔雀流星般地飛了下來,輕盈的落在地上。它們有的翩翩起舞,如同一位舞者;有的展出自己的尾巴,像是在説:“我的衣服多美麗呀!”最後,我們又去了恐龍廣場,那裏有慈母龍、三角龍、遁甲龍等模型,最大的是青島龍的模型,同學們有的騎在龍背上,有的坐在龍的尾巴上……

六一”的上午我們三家去油田樂園遊玩,那下午又會是什麼節目呢?下午更有意思,我們去了游泳館游泳,由於陳陽和馬迎佳都不會游泳,而且又都沒戴眼鏡,我和老媽就把眼鏡借給了她們,她們就在家長的陪同下苦練游泳。一遍一遍的練和勇氣,使她們終於取得了一些成果。咳!看來學什麼都不容易呀!

還有因為我們去的是海浪館,所以每當浪來了的時候,我都要到浪尖上頭去感受那一上一下的飄浮感,那裏人很多,老媽擔心我被夾在那些人中間動不了,可我卻像一條自由自在的魚,在人羣中鑽來鑽去,最後鑽到了老媽的懷裏,這可嚇壞了老媽。哈哈!老媽也不想想,我可是領略過真正海浪衝擊的呀!後來我們玩得很開心,我還到兩米多深的地方去了呢!我把那個水上排球放在後背上練仰泳,馬迎佳拿它練游泳,我還和馬迎佳玩瞥氣遊戲呢!玩水上排球時,球在我們中間飛來飛去,傳遞這友誼和快樂。直到打鈴我們才依依不捨地結束下午的快樂之旅!

我們也要回家休息了,因為只有精神飽滿才能迎接美好的明天。

我們又坐車回到學校,真是一個愉快而又難忘的六一節啊!

我們的節日作文4

悽風,雨露,汩羅河。

傾聽汩羅河的濤濤江水,宕蕩起伏。這裏曾埋葬一位英雄的愛國之心,賢臣屈原為國投江,滿腔男兒血,不甘與對國的期望,都灑在這河之上。而後人為這份愛國之情所震動,故以一日名為端午以奠英雄,而這一日,便是五月初五。

端午節的別稱有很多,例如女兒節,菖蒲節,端陽節等。每一個別稱都給予了這個節日的不同含義及色彩,而在這些綺麗的光環內始終都有一個樸實的核心——追憶華夏民族的高潔情操,讓更多人感受中國的文化與民俗。在時間的移去中,這一核心在不斷地充實,這也引申出了不同的習俗。

清甜,棗香,青角黍。

都説端午節是吃出來的。粽香的清甜,在端午之日便調皮地竄出,香氣溢滿脣鼻。摘下一片片滿布晨霜的箬葉,將粒粒飽滿而晶瑩的糯米攪拌,再放上軟糯的大紅棗,小粒烏黑而香甜的豆沙,將各式各樣的香氣封在一葉寬大的箬葉中,用五彩絲線緊緊地繫好。蒸熟後,香氣四溢,那片折成寶塔狀或是枕頭狀的粽子再也鎖不住那香,所有香混合在一起,形狀各不相同,如一件件工藝品般愛不釋口。入口香氣溢滿脣齒,美味之極。

若是端午,除了香甜嫩滑的粽子,可別忘了五黃——黃瓜、黃鱔、黃魚、鴨蛋黃、雄黃酒。五月時,脆爽的黃瓜剛上市,黃鱔與黃魚也活躍着,不妨趕着端午嚐嚐鮮,意在平平安安,消毒防病,也就是一份心意,一種民間的傳統習俗。

莊嚴,祭奠,划龍舟。

在家鄉常有祭典,在一個祭堂舉行的,總是關於一些龍的節目,據説是因為中國民族是龍的傳人,龍的精神是中華民族刻在骨上,銘在血液裏的精神。祭堂的牆壁上刻着幾幅畫,油彩上色,但因年代久遠,畫已無法辨識,色彩也一點點模糊了,倒映出了滄桑。屋頂金碧輝煌,陷了幾條祥龍吞雲吐霧,顯得英勇非凡。祭典上,總有幾名壯漢抬着一隻精緻的鼎走上祀台,倒入雄黃,菖蒲並唸唸有詞,氣氛神聖而莊嚴,令人不禁肅然起敬。

莊嚴的祭典後還有划龍舟。細長的舟身,雕以鱗甲,龍首處高高翹起,幾條紅綢掛在龍舟上,又增添了幾分節日的喜慶。划行時,舟兩旁的急浪便如龍在水中吞雲吐霧一般,水花飛濺,在空水劃出極美的線條。兩旁助威吶喊,更增添幾分節日的激昂,彷彿自己內心的血在不斷沸騰,雙手緊緊握住,在激動、在欣喜、在雀躍,一股屬於節日的歡騰。

每一個節日都是生命中的一個小憩的停車站,在調整中感受民族內在的本質。端午,也是這樣一個時刻。在一次次的感悟中,體驗中,追溯過去,感知未來。

端午時節,粽葉飄香,民間習俗情意濃。

我們的節日作文5

壯族“三月三”不僅是我區壯族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等世居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涉及的人口約有2700餘萬人,他們主要集中在南寧、柳州、百色、河池、崇左、來賓、欽州、防城港市等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和梧州、玉林、賀州市等一些漢族地區。

“三月三”這一天,家家户户製作五色糯米飯,染彩色蛋,殺雞宰鴨,喝酒慶賀,採取不同方式歡度這個節日,還是比較隆重的,有些地方比過春節還隆重。特別是在壯族地區,“三月三”節形式最多樣、內容最豐富、氣氛最隆重、特點最鮮明。每到這一天,壯族男女像趕圩一樣匯聚山坡上對唱山歌,抒發自己的情感;一些地方的羣眾用唱山歌的形式宣傳黨的政策,宣傳科普知識,交流生產技能,歌唱美好的生活等。除唱山歌外,有的地方還開展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文體活動,如搶花炮、打銅鼓、拋繡球、打扁擔,舞龍、舞獅、舞春牛、演壯戲、師公戲、採茶戲等。一些地方政府也積極引導和支持“三月三”歌節活動,利用歌節舉辦經貿交流活動,滿足了當地羣眾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的需要。

“三月三”既是歌圩的時節,也是祭祖掃墓的時節。

壯族歷來以好歌善唱而著稱,而“歌圩”則是壯族民眾在特定的時間和場地裏舉行的週期性、集體性、傳統性,以唱歌為主要內容的公共節日活動。歌圩為一年一度的唱歌聚會活動,古時以男女唱歌傳情、拋繡球結緣為主體。據史料記載,壯族歌圩形成於唐宋,盛行於明清。“歌圩”的緣起和形成,與壯族稻作農耕的生產週期和生活節奏有直接的關係。“三月三”歌圩,緣於祈求豐年,又為投入春耕大忙前行樂盡興鼓勁的活動。從其活動所表現的社會機能及文化現象來看,是以青年男女唱歌結緣活動為主體,都是出於對大地富饒和生育福祉的強烈願望,為原始儀式從“娛神”向“娛人”發展的產物。

關於“三月三”歌圩的來由,有四種説法:一是,古時相傳唱歌可以樂神,可以消災除難,求得風調雨順,後來發展為定期的三月三的歌圩。二是,很久以前,有一對青年男女,從小相愛,他們很會唱山歌,談情説愛都是用山歌來表達,但因受到家人反對,他們不能結為夫妻,便雙雙殉情。青年們為了紀念這對堅貞的情侶,每年在他們殉情的日子,聚集起來唱山歌,並逐漸形成“三月三”歌圩。三是,唐代出了歌仙劉三姐,以山歌歌頌勞動和愛情,並揭露財主們的罪惡,因而財主們懷恨在心,趁她上山砍柴時,派人斬斷山藤,使三姐跌山身亡,後世為了紀念這位歌仙,便在每年農曆三月三——三姐逝世的日子,唱山歌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四是,遠古時期,某家有三個很漂亮的女兒,上門求婚的人絡繹不絕,但父母都看不上。後來父親想了個點子——讓求婚的後生仔當場唱歌,誰唱得最好,漂亮的女兒就嫁給誰。結果通過唱歌,三個女兒都找到了如意郎君。從此之後,唱歌成了一種求偶的形式,並發展成為歌圩。

關於三月三祭祖掃墓節的由來,有以下幾種説法:一是壯族蛇圖騰的祭日。二是祭祀雷神的祭日。三是祭祀龍母的祭日。

我們的節日作文6

清明徵文清明節,中國的傳統節日。回首中國所有的傳統節日:春節,元宵,重陽,中秋。哪一個不是喜氣洋洋,熱熱鬧鬧!唯獨它,成為了“愁”的代言詞。愁,心上的秋。秋天。

渾渾噩噩的人們總是忘卻自己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我們總是忘記我們居住地的原本面貌,這是所有忙碌的人類和大自然的又一次親近,每到清明,男女老少紛紛結伴同行到山澗野外,古人稱此為“踏青”、“春”。清明成為春遊宜人的盛節。因而説這是人類又一次延續與大自然十分的親近,也是所有生物欣欣向榮和大自然再一次的親近……可這卻也是一個收起歡顏開始緬懷的圓點,人們在這天開始前往那個曾經荒遠的區域。從前的悲傷,開始延續着……

歷史的風風雨雨儘管無情,卻無法沖淡我們對故人的懷念;歲月的河流盡管匆匆,卻無發沖掉我們對故人的思念。他們曾經的歡顏,我們曾經熟悉的輪廓,他們和我們的談笑風聲彷彿仍在耳邊迴響。他們的離開,誰又情願,這是百般無奈。

在這季節,涼風颳傷了我的納悶,我的無奈。望着這荒亂的墳墓,這淒涼的滿地落葉與殘枝,心裏很是沉重。樹梢上的黃葉枯萎而落,無情的風把它吹落。最終,是誰充當了劊子手結束了它?萬物總無情,但那活在我心中的那團熊熊火焰,卻不曾熄過,雖然他們已離我們遠去,但他們的氣息卻似乎還縈繞在我們身邊,伴隨着我們的悼念。

每逢清明倍思親,又到春天,又將清明,每逢此節人們都以各種形式悼念已故的親人;從春秋介子推因由的寒食節,秦漢就行的掃墓,到現代子孫的尋根歸祖,貧富無分一代一代的都在承襲這人間的親近……這是我們對仙去的故人,緬懷曾在人世間,漫長一生數也數不清的的親近。這是中華民族多麼偉大的情結。

而仙逝的他們真的知道嗎?我想,不僅僅我們要對於他們的死充滿着哀悼與悔恨,我們應該在有生之年好好珍惜這一個個我們應該珍惜的人,好好善待和親近自己,好好善待和親近親人朋友,好好善待和親近所有認識的人,一面之緣或是一笑而過的朋友們。不要在生前不聞不問、不賢不愛、不和不睦、不敬不愛……我想我們應該至誠至愛地多多在人間至親至近。我們用一束鮮花或文字默默地悼念親人朋友,我們也會感受到逝去的親情友情依然留在身邊,從而也會竭力去積累更多的人間的親近吧?

清明紛雨每年臨近清明的時候,心中總會有絲淡淡的莫名的哀愁,不甚強烈,卻也揮之不去,就這樣在心頭繞着、糾纏着。這幾天的天氣很是不錯,不知道,清明節那天,紛紛的。

我地下的先祖和所有故去的親人、友人們,請接受我的禮物,那是一串微帶鹹澀的水珠,是用我的思念和淚水穿成,它會帶着我的祝福穿透地層,滋潤你們的心田……

我們的節日作文7

中國的節日有很多。而且,每一個節日都有着自己的動人傳説。祖先們一代又一代的延續着這些傳統。於是,這些節日流傳到現在。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正是王安石的《元日》。談起這首詩,第一個想到的必定是春節那喜氣洋洋的幸福情景。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大街小巷張燈結綵,甚至連空氣也瀰漫着喜慶的氣息。因為春節的臨近,把親人間的距離在逐漸的拉近,把思鄉的念頭變得渴望,把團圓的期盼變成現實! 除夕這一天對人們來説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辭舊迎新,吃團圓飯。一年一度的團年飯能充分地表現出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在吃完團圓飯後,就開始守歲了。 最值得我們高興的不僅僅是在過年的時候能穿新衣,玩鞭炮,最為重要的是能夠收到大人們給的壓歲錢, 收壓歲錢也可以説是收紅包,因為 紅色象徵活力、愉快與好運。大人們派發紅包給未成年的晚輩,是表示把祝願和好運帶給他們。紅包裏的 錢多少並不重要,主要是讓我們開心,一種美好的祝福罷了!其主要意義是在紅紙,因為它象徵好運。 還有一項過年非過不可的節目,那就是放煙花了。一聲響然後就什麼都沒了的鞭炮是喜歡一些燃放後會有五顏六色,並會四處跑的煙火。點的可拿在手裏,膽小一點的也可插在地上,點燃後“吱”的一聲,射了出去,那種感覺真的是很刺激的。大人為何會在過年時放鞭炮,這是從以前流傳下來的習俗。據説,所謂的“年”,其實是一種野獸。以 前,人們是用鞭炮來嚇跑“年”的,“年”走了,即就是過“年”了,所以,過年其實是指這個的。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爸爸和媽媽帶我去了許多親戚家。家家院子裏挑着紅紅燈籠,門上貼着鮮豔的春聯,喜慶的大福字,還有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媽媽爸爸帶着我去奶奶家拜年。一路上人們穿着節日的盛裝,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去向親朋好友拜年。晚上親戚們聚在一起吃團圓飯,晚飯十分豐盛,雞、鴨、魚肉樣樣俱全。大家相互舉杯敬酒祝福以後工作順利、學習進步、閤家歡樂!春節是在外的人想家的情懷,春節是老母親望眼欲穿的等待,春節是又一個美好夢想的開始,春節是下個再見的無奈。年復一年,循環往復,這看似短暫的過年過程,實際上是一種交流,是一種情感的交流。在大家喜洋洋的祝福聲中,一個新的開始,一個新的起步就在這新的一年,開始了。

一個節日,就像一個故事,情節美妙動人;一個節日,就是一種文化,內容絢麗多姿。在當今很多洋化了的節日文化的衝擊中,願我們更多地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歡度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節日。每一個節日都代表着中國的傳統文化,我愛我們的節日。

我們的節日作文8

“噼裏啪啦”,幾聲爆竹響起,彷彿是約好似的,緊隨着千家萬户都沸騰了,爆竹聲不絕於耳,奼紫嫣紅的煙花在空中綻放,映得人們帶笑的臉格外紅潤。

啊!過年啦!這是我們的節日!

千家萬户都在煙花的籠罩下,人們從四面八方迫不及待地走了出來,一起欣賞這壯麗的景觀。夜空頓時成了花的海洋,奼紫嫣紅,大地也被煙花裝點得像仙境一樣美麗。一隻只煙花,如同一支支箭,以最快的速度飛向夜空,再以優美的.姿態,協調的動作迅速綻放,像一簇簇火焰,一粒粒珍珠,一條條絲帶,給大地灑下歡笑,灑下祝福。紅紅的火焰映紅了人們的臉蛋,在煙花綻放的那一瞬間,人們對未來的無限希望也同樣綻放了。我虔誠地合上雙手,閉起雙眼,許下自己在新的一年裏的美好願望。

欣賞了煙花的美妙開場,再來享受那被收做春晚的的精神大餐。電視機前,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四世同堂,觀看着,評論着,歡笑着。優美動聽的歌曲,幽默風趣的小品,滑稽逗人的相聲,抑揚頓挫的詩朗誦,節目豐富多彩,看得人眼花繚亂,心花怒放。在這樣的時刻,任你有天大的煩惱,也會投入這舉世的歡樂中來。

春晚在進行,年夜飯也忙得熱火朝天。媽媽早已炒好了餡,和好了面,一家老少齊上陣,形態各異的餃子在我們手中歡笑着,隨時準備投入那滾燙的熱水中。正幹得起勁,春晚主持人開始計時:“10,9,8,7,6,5,4,3,2……”,伴隨着一聲鞭炮響,“1”字終於説出口,窗外百花齊放,我的心豁然開朗:是啊!這是春節!是我們的節日!我們都愛我們的節日。

耐心地等待在鍋旁,看着那一個個小小的、白白的餃子在水中上下翻滾,不斷地脹滿,脹滿,我的心也好像被幸福充滿,温暖停留在身上的每一個角落:春來了!它們恣意地笑着,張揚地宣告着春的到來,我甚至可以感受到它們和我們一樣焦急而興奮的心情。咬上一口,燙燙的、香香的,好滋味!吃着吃着,我的舌尖碰到一個圓圓的、硬硬的東西,忙吐出來,原來是花生米,爸爸笑着説:“你今年學習成績肯定步步上升!”我嚼着花生米,心裏暖融融的,好像灑滿陽光,也許,這就是祝福的力量吧!

這是我們的節日,我愛我們的節日!

這是親人的節日,家庭的節日,一家人四處奔忙,終於可以在一起,祖孫對坐,幾世同堂,敬酒鞠躬,父慈子孝,母良妻賢,好不快哉!

這是團結的節日,和諧的節日,平日裏或許有些隔閡,有些矛盾,但見面的一句“恭喜發財”“新春愉快”,便將那芥蒂消散得無影無蹤!

這是我們的節日,我愛我們的節日!

沒有這個節日,便沒有炎黃子孫的中國!

我們的節日作文9

盼呀盼呀,今天又盼來了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中秋節。

中秋之夜,月亮顯得格外圓,也特別亮。家家户户都喜歡坐在一起,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據説吃月餅象徵着閤家團圓。幾百年來,我的家鄉一直有這一傳統風俗。

晚飯後,我們一家人便早早聚集在樓頂的露天台上,準備欣賞美麗的月夜,媽媽端出早已準備好的月餅和水果。我們一邊吃着月餅和水果,一邊聊天,等待着月亮出來。

窗外的夜空是湛藍湛藍的,稀疏的星星閃着點點亮光,像是要與月亮比一比到底誰最亮似的。月亮先是金黃色的,徐徐地穿過一縷縷輕煙似的白雲,向上,再向上。她身穿白色的紗衣,嫻靜而安詳,温柔而大方,她那玉盤似的臉,掛着温和的笑容,靜靜地望着大地,幾朵銀灰色的薄薄的雲繞在她的身旁,宛如仙女薄薄的輕紗翩翩起舞。

正當我仰面細看時,突然,一朵可惡的烏雲把嵌在黑夜中皎潔的月亮擋住了。我十分生氣地説:“你這烏雲,早不來也晚不來,偏偏這個時候來,真是太掃興了。”我望着那朵烏雲,彷彿聽見了它們在爭吵。烏雲説:“你這月亮剛才你出盡了風頭,這下,該我出出風頭。”月亮説:“你這黑黝黝的東西,多難看,而我又圓又白又亮,多美麗,況且,今天還是中秋節。”“中秋節就你能出風頭?中秋節你又能怎樣?別在那兒臭美了。”黑雲説。月亮很生氣的説:“今天是中秋節所以我要把我美的一面展示給人間,你怎麼能擋住我呢?”烏雲説:“我就要讓你的美得不到展示,我就要擋住你。”説着黑雲使出了“絕招”把雲加厚了許多,月亮完全看不見了。月亮也氣急了,也使出了“絕招”,頓時,天空中白光四溢烏雲消失了,月亮再次亮相。

我們繼續賞月,一家人坐椅子上聊天,爸爸説起了李白的《靜夜詩》:“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媽媽背起了《拜新月》:“開簾見新月,便即下階拜。細雨人不聞,北風吹裙帶。”我説:“你們只會背短詩,看我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桂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爸爸也不甘示弱説:“誰説我不會背長詩,看我來背一背《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户,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原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忽然詩興大發,自創了一首詩:

中秋夜

中秋月兒亮又圓,

可惜烏雲擋在前。

月亮拼搏重新圓,

灑滿銀輝大家賞。

啊!我覺得今年中秋節的月亮格外漂亮,美麗!而且過得特別有意義,它讓我們一家人更加和諧,更加親密。我愛中秋節!

我們的節日作文10

鞭炮聲聲,洋溢着節日的氣氛;歡笑連連,記錄了節日的喜慶。

今年的春蹣跚而至,卻去得匆匆。在這短暫而美好的記憶中,最令我無法忘懷的,還是年三十兒的那頓年夜飯。

媽媽把餃子從鍋裏撈出來,盛在盤子裏,它們經過沸水的一熱二煮三悶已經熟透了,餃子皮晶瑩剔透,泛着亮光,可以看得見裏面各色各樣的餡兒來。一個個像娃娃似的緊緊挨在一起,勾出了我的饞蟲。這時,只見媽媽用筷子往一個大碗裏夾餃子,我正想着這下該有口福了,卻被媽媽輕聲吆着:“快,趁熱給張爺爺送過去。”我想起,張爺爺是我們家的鄰居,隻身一人在這,又不方便回家過節,現在肯定不好受。我用袖子護着碗,生怕那冷颼颼的風看我不注意就吹涼了這碗餃子。

我“咚咚咚”地敲着門,外面真冷,凍得我齜牙咧嘴。我瞧見張爺爺掀開一點兒那門上的窗簾布,一看是我,連忙開門,問我“吃飯了沒有”,“冷不冷啊”,我應聲附和着,將餃子碗端在他的桌上,碗裏還不時冒着熱氣,我的袖腕被這熱氣浸濕了一大片。我一邊利索地拍打自己的衣袖,一邊催促張爺爺快些吃餃子:“張爺爺,你快點吃吧,過年不用客氣的。”我瞥見掛在碗廚上的筷子,遞給張爺爺,張爺爺樂呵呵地接過筷子,一邊吃一邊笑着。

突然,他好像記起什麼似的,掏出二十塊,放進紅紙裏抱起來,和我説:“我們鄉下就只有這麼多錢包給孩子,討個喜慶,留給你買買糖吃,收好了啊。”我本想推脱,可一見爺爺一臉不容商量的模樣,我也只好收下。爺爺吃完後,將碗洗淨後擦了一遍又一遍才遞給我,讓我回家代他謝謝媽媽。我回到家,家裏人正坐在沙發上看春節聯歡晚會,我又想到張爺爺一個人在家,對着黑白電視機歎氣的樣子,便皺起了眉頭。媽媽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説:“咱們家就三個人,過年也不熱鬧,你腿腳跑快點兒,把張爺爺請到咱們家來過年。”我“哎!”的一聲答應,溜出門去。

我推開張爺爺家沒關緊的門,喚了聲:“張爺爺。”張爺爺從裏屋探出頭來,笑着説:“你看爺爺家裏也沒什麼好東西,我正想把這籃子蘋果送你們家裏去呢,你就來了。”我連忙説着“不用不用”,一邊敍述着我來的用意。我緊緊拉着張爺爺,我想,雖然嘴上説這不願意,可是一個人過春節還是很孤單的吧,於是我説:“爺爺,我們家人太少,正好你和我們一起過還熱鬧些呢。”爺爺這才同意了。

看着爸爸媽媽的笑臉,張爺爺感動滿足的眼神,我覺得,這是我過的最幸福的一個春節,年夜飯要更加美味,鞭炮要更加響亮,煙火要更加絢爛了。這些春節零零散散的記憶,會在我們的記憶裏熠熠生輝,變成往昔最美好的見證。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又是一年新春來到,我將迎來全新的起點向目標的終點勇往直前!

標籤: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