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家鄉的風俗作文(精選42篇)

作文3.07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的風俗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的風俗作文(精選42篇)

家鄉的風俗作文 1

中國的節日有很多,但因為地區不同,節日的方式也不同,接下來就來看看我家鄉的節日風俗吧!

春節是中國最隆重的節日之一,大年七年級早晨,大家都爭先恐後的吃餃子,平時不喜歡吃飯的孩子也都狼吞虎嚥――誰吃到包有硬幣的餃子?寓意着這一年有“福”!

吃過早飯,一人坐着漿糊,其他人整理着對聯,不一會黯然無色的`舊春聯就變成了煥然一新的新春聯,接着再放三顆大炮,表示新年開始了!

元宵節是春節過後第一個要的節日,這天大家要吃湯圓,晚上把燈管放在門的兩邊,各點一枝蠟燭,在桌子上面,在麪缸上都點着蠟燭,預示着來年更豐收!接着大人們帶着孩子拿着自制的燈籠上街溜達一圈!

最後在家猜燈謎,一個人念謎題等,大家絞盡腦汁想出答案後獲得一份,歡聲笑語消逝了時間,以最終的分數換取不同的紅包!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風俗,它有趣,莊嚴,有意義,需要我們流傳下去!

家鄉的風俗作文 2

我的家鄉在山東菏澤,那是個美麗的地方!

菏澤是牡丹之鄉,牡丹是我國的國花,牡丹有好多品種,好多顏色,據我所知,牡丹有綠的、紅色、粉色、白色……最常見的是黃色,各色牡丹爭相開放,爭奇鬥豔,十分美麗。

我的家鄉是個民風淳樸的地方,這裏的人淳樸善良,説到習俗,最出名的要數老鼠嫁女:在菏澤,老鼠嫁女是正月七日的晚上,在這天夜裏,家家户户不點燈,全家人坐在炕頭上,一聲不響,只是抹黑吃着用麪粉做成的“老鼠爪爪”“蠍子尾巴”和炒大豆。不點燈,不出聲的`意思是為了給老鼠嫁女提供方便,生怕驚擾了娶親喜事。吃“老鼠爪爪”表示人們期望老鼠的爪子發癢,好早些起來行動;吃“蠍子尾巴”即是為了老鼠嫁女出洞時不會受到蠍子傷害;吃炒大豆發出嘎蹦的脆響,似乎是給老鼠娶親放鞭炮。還有:石頭生日、龍抬頭、鬥雞……

我的家鄉是個美麗的地方,有空你也來看一看吧!

家鄉的風俗作文 3

“慶三陽開泰,喜萬象更新”望着門外我親手寫的春聯——過年啦!家家户户都在剪窗花,貼春聯,忙的不亦樂乎,到處散發着年味。

大年三十晚上,月亮姐姐早早的掛在了天空中,小星星眨巴着眼睛,圍坐在月亮姐姐的周圍,聽着月亮姐姐年的故事。我和媽媽去外婆家吃年夜飯。一家人嘻嘻哈哈,説説笑笑,吃的真開心啊!今天的小菜也很豐富多彩,美味的螃蟹,噴香的雞肉,還有裏面躺着綠寶寶的羅漢豆。媽媽和外婆一邊吃着熱騰騰的小菜,一邊笑談一年來的收穫,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小孩子們用手扒拉着最愛吃的,還時不時和外公碰杯,祝外公長命百歲,萬事如意······吃完年夜飯,我和哥哥姐姐來到空地放煙花。只聽“轟”的一聲,煙花如火箭一般直衝雲霄,接着各式各樣的煙花接二連三的升上天,有的像一隻翩翩飛舞的蝴蝶,有的像展翅翱翔的雄鷹,有的`像舉起酒杯的鬱金香,有的像一串串糖葫蘆,有的像爭奇鬥豔的菊花······今夜的天空簡直是花的海洋,充滿了歡聲笑語。

“當···當··——”新年的鐘聲敲響了,“噼噼啪啪”的鞭炮聲一浪高過一浪,好像在祝福着我們在新的一年裏身體健康,學習跟上一層樓。

家鄉的風俗作文 4

俗話説:“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習俗,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春節,中秋節,端午節,重陽節…每個節日都會在我們平靜的生活創造一個又一個高潮,最熱鬧,最隆重的,必是春節。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到來之時,處處洋溢濃濃的`年味。到了臘月二十三,家家開始準備年貨,集市上已是人山人海。

在春節早上,家家户户門前一片火紅,都掛起了大紅燈籠,家家飄出酒肉的香。團圓飯莫過於一天中最重要的,大家圍坐在桌前,精心製作的佳餚紛紛擺上餐桌,大人們一會兒大聲説笑,一會兒互相敬酒以表示自己對他人的由衷祝福。吃過團圓飯,孩子們在院中互相嬉戲,大人們在屋裏談笑,看春晚,歡呼聲絡繹不絕。家家高掛起燈籠,大街上張燈結綵。“當!”時針指向了十二點,新的一年來到,煙花陸續升上夜空,人人臉上洋溢着笑容,户户準備祭天,鞭炮聲,歡笑聲在大地上久久地迴盪着。

紅火的春節一過,人們就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新年。春節是晚霞,歲末最後一道風景,春節更是朝露,新的一年又要開始了。

家鄉的風俗作文 5

我們有許多傳統節日,比如春節、端午節、重陽節等等,每個節日都有傳統的風俗習慣,而我今天要説的就是春節的一些風俗。

首先,得從大年三十早上説起,早上媽媽和奶奶會把家裏裏裏外外收拾乾淨。然後吃完飯我就和爸爸一起貼春聯。時間一晃,到了晚上,親朋好友都回到家中。大家團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互相聊天。吃完晚飯。我們小孩子坐在一起玩着手機,聊着天。而大人們在房間裏有的打牌、有的打麻將,還有的在看春晚。直到很晚,才上牀睡覺。

大年七年級早上,我總會早早地起牀,喝一碗香濃甜美的棗子湯,寓意着這一年都甜甜美美。新的'一年就在爆竹聲中開始了。

這時我不禁想起王安石的《元日》中的詩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有了這句詩的薰染,春節的氣氛又變得更加濃厚起來。伴隨着一聲聲的祝福,新年的拜年環節到了。我和父母一起去串親戚。這也是我最喜歡的環節了。因為每當此時,我的腰包就變得鼓鼓的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會綻放出一朵朵美麗的煙火,五彩繽紛,真讓人覺得其樂無窮!

這就是我家鄉春節的風俗。

家鄉的風俗作文 6

春節時,常常有些地方的風俗各不相同,今天我要介紹我家鄉的風俗習慣,“福到了”。

“福到了”出自諧音,在過年時,家家户户都會在家門口貼上一個“福字”,而有些家庭會將“福”字故意貼倒,如果有人一來,就會説“你家福倒了、福倒了”。“福到了”寓意着這一家的福氣到了,是一種美好的寓意。

“福到了”這種寓意一般是在小鄉村和小城市裏十分廣泛。家家户户會將買好的福字倒貼在門上,四周再貼上春聯。“福到了”就完成了。“福到了”一般是老人們口口相傳,一輩一輩地傳了下來,“福到了”也有一個傳説: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福”字做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為清除這場災難,就命令全城的.人必須在門口貼上一個福字。有一户人家不認字,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見了,大怒命令要把那家人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不妙,就對朱元璋説:那家人知道您要來訪故意將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了嗎”皇帝一聽,也對呀,便下令放人。一場大難終於過去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后。

這就是我家鄉的風俗“福到了”。

家鄉的風俗作文 7

去年的除夕,是我最難忘的一天。遠在外地、多年未回家的爸爸媽媽回家過年了,我們全家終於團聚了。此時此刻,全家人圍坐在一桌吃着香噴噴的年夜飯。“爸,這幾年,你辛苦了!”我爸爸舉起酒杯對爺爺説:“感謝你對孩子們的照應,來,我敬你老一杯。”奶奶一個勁地給我們姐妹倆夾菜,全家人吃呀,喝啊,一個個笑容滿面。我和妹妹更是快樂無比,因為在農村,我們小孩子平時根本上不了飯桌,今天卻可以像大人一樣圍着桌吃,盡情品嚐着豐盛的美味菜餚。

吃過飯,大人們收拾飯桌,我們小孩子耍耍鬧鬧,等着爸爸媽媽給那盼望已久的壓歲錢。不一會兒,爸爸媽媽喜氣洋洋地將包好的'大紅包交給我和妹妹,妹妹拿着後樂得手舞足蹈。我鄭重地打開一看,裏面有10元錢和一張小小的卡片,卡片上寫着:“祝萱萱新年快樂,學習進步!”我頓時樂壞了,雖然爸爸媽媽給我的壓歲錢並不多,但卻表示了他們的一番心意,那張小小的卡片,飽含了爸爸媽媽對我的無盡的愛。當時,我激動得差點流出眼淚來。

“噓……啪……”四處響起了煙花聲,我跑出門一看,一朵朵煙花陸續上升,半空中猶如佈滿了五彩的繁星,頓時,整個世界便變得奼紫嫣紅。一束束各色的火花如彗星墜向大地,使黑夜變成了白天。我的爸爸也拿出煙花,只見他點燃煙花上的導火線,一瞬間,只聽見“嗵”的一聲,一束煙花便升上天空。我抬頭仰望,只見空中如彩星閃爍,美麗無比。在此起彼伏的煙花聲中,爺爺奶奶樂呵呵地説:“現在的時代真美啊!”許久,響聲漸漸消失,整個世界逐漸恢復了寧靜。這時,不知是誰喊了一聲“繼續放煙花呀,別讓除夕夜缺少熱鬧呀!”“嗵……噓……啪……”一聲緊接着一聲又熱鬧起來了。直到半夜,那熱鬧的場面才漸漸消停了,人們慢慢地進入了夢鄉,但還有許多地方洋溢着笑聲。今天,一想起當時那壯觀的情景,我還想停在那一刻,停在那充滿歡樂祥和的世界裏。

這個除夕,是我最難忘的除夕。因為它熱鬧,因為它充滿歡樂,更因為它讓我享受着爸爸媽媽在家時的温暖、幸福。這個除夕,我完全沉浸在爸爸媽媽對我的祝福和關愛中。

家鄉的風俗作文 8

金黃金黃的外皮,豬肉糜剁成餡兒,包成一個彎彎的半月型——哈哈,大家應該都猜到了吧?這就是我們家鄉上海的美食——蛋餃。

説到蛋餃,不得不提到它的起源。上海吃蛋餃的傳統由來已久,早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張愛玲就在小説《半生緣》裏提到過:“餃子、蛋餃都是元寶。”到了大年三十,上海人年夜飯的最後一道重頭菜,都會是“全家福”,“全家福”可以是暖鍋,也可以是砂鍋,一般以高湯打底。講究的,再加上幾隻蝦,進一步調出鮮味兒。食材很豐富,但唯一不能缺少的就是這個蛋餃了。

做蛋餃的過程非常難!所以外婆和媽媽經常連夜一起做蛋餃。做蛋餃呢,要先用一小塊肥膘或者豬油在圓勺裏轉一圈,以免粘住勺底(上海話,叫做“嘚底”)。然後倒入一勺打好的蛋液,再將勺子逆時針輕輕轉上一圈,使蛋液均勻鋪滿整個勺子,成為一張圓形的蛋皮。蛋皮一定要厚薄均勻,這是最考驗手藝的時刻。之後在蛋皮中放入一小團事先調製好加入葱花的肉餡兒。等到邊上的蛋液剛剛凝固,馬上用筷子尖兒小心地挑起來一邊的'蛋皮,慢慢地把圓形蛋皮一折為二,讓兩面合攏完全包蓋住肉餡。最後在蛋皮周邊,稍微壓那麼兩下,封口——一個半圓形的蛋餃就大功告成了!

因為蛋餃的形狀像元寶的樣子,而且顏色金黃,所以有招財進寶的寓意,而且,外婆和媽媽對蛋餃也有一番別樣的回憶。

對他們來説,蛋餃不僅是一種美食,更是一種家人相聚在一起吃“全家福”的幸福感。媽媽雖然現在很瘦,但她小時候也是一個十足的“小饞貓”。在她外公外婆做蛋餃的時候,常常期盼做出失敗的蛋皮,這樣媽媽就可以把做壞了的蛋皮一個個吃掉,那叫一個嗲啊!

可現在,蛋餃早已在市場上非常普遍。有新鮮現做的,也有速凍的,想什麼時候吃就可以什麼時候吃。可卻缺少了一點什麼……大概是那麼一點過去的味道和快樂吧?所以我也要學會做蛋餃,以後在過年的時候也能親手為家人親手製作這份美味,和家人一起分享這種快樂,更是補上這一點屬於過去的回憶。

小小的蛋餃,也是我們上海的老味道!

家鄉的風俗作文 9

大年三十晚上,我和爸爸高高興興地出去放焰火。

走到門外,我抬頭看見天上有許多五顏六色的焰火。我正看的津津有味,爸爸笑着説:“別關顧着看,我們也來放焰火吧。”我連忙説:“好呀,好呀。”爸爸從袋子中拿出“降落傘”,放在地上,點燃火線。火球衝上了天,炸開了,向四面散開,發出了五顏六色的光芒,接着一個個橘紅色的“降落傘”從天而降,好像一個個小蘑菇,美麗極了。我看到爸爸放的焰火很美,就對爸爸説:“也讓我來放一個吧。”爸爸笑眯眯的`説:“當然沒有問題了,但是要注意安全。”我高興極了,我連忙拿出一個可愛的“小蜜蜂”,照着爸爸的樣子,點燃了火線。只見一團火球旋轉着上升,然後散出許多黃色的火星,真像一隻只小蜜蜂,扇動着黃色的翅膀,在空中飛翔,一會兒,小蜜蜂不見了,心想:小蜜蜂應該去找天上的嫦娥姐姐了吧。

這是我最開心的一天,真盼望明年能再放焰火。

家鄉的風俗作文 10

我的家鄉在農村,家鄉的風俗有很多,最熱鬧最有意思的就是元宵節的走會,我們村分成三個,東村,西村,南村,每年的元宵節都要走會,通常是三天,第一天是我們東村先走,第二天,第三天就是西村,和南村了,這三天,全村人都會來參加,加上串親戚的,看朋友的,還有專門騎小三輪來看熱鬧的,真是人山人海,把大街小巷捂得嚴嚴實實的。

為了這個會一進臘月,村裏人就開始忙活,打掃衞生,屋裏屋外都打掃得乾乾淨淨,舊衣服垃圾成包成包地往外帶,還要備足年貨招待親朋好友,街道要張燈結綵才能顯示節日氣氛,村裏的能工巧匠大顯身手,製作了各式各樣的花燈。掛在街道兩旁,到了晚上,燈火通明,非常壯觀。

春節晚會是大人們的`喜愛,我們倒不怎麼感興趣,在小院裏大喊:“姥姥炮,把炮拿出來”這是姥姥就會把許多炮拿出來,可開心了,煙花炮與天上的星星互相輝映,美麗極了。

老家過年就是這樣,家鄉的春節都多熱鬧!在家鄉過春節,喜慶而快樂。

家鄉的風俗作文 11

我們溧陽有個習俗,新年來臨前,家家家户户都“請祖宗”。我家也不例外,我們會請“老祖宗們回家過年”,俗稱“請祖宗”、“做羹飯”,這是一種祭祖形式,流傳至今的傳統習俗。

“請祖宗”的時間多是在除夕晚飯前。每年我都會跟着爺爺、爸爸一起“請祖宗”。爺爺告訴我,“請祖宗”是為了祭祖、懷念祖先、先人。奶奶負責準備好祭祖的食材,有豬頭、雄雞、鯉魚、肉圓、豆腐、青菜、蘿蔔絲、小糰子、蘋果、酒水、碗筷、小酒杯、蠟燭一對、香一把、香爐……我和爸爸按照爺爺的指示,把八仙桌擺到大廳正中間,桌子上方放一條長凳,然後左右兩邊各放一條長凳,下方不放凳子,地上放一個草蒲團,磕頭用的。爺爺把食材、器具擺放到桌子上,一眨眼的功夫,一切都擺放好了。我好奇的問爸爸為什麼要準備這麼多東西。爸爸娓娓道來,準備的這些材料都是有講究的,都是一代一代的傳承下來的。食材一般是“三葷三素”,三葷一般是魚、肉、雞,三素一般為豆腐、青菜、蘿蔔。還會有豬頭、豬手、豬尾巴,魚必須是一整條鯉魚,不扣腮、不去魚鱗,雞必須是雄雞而且要會打鳴的。我聽得全神貫注,不時的點頭。

爺爺開始主持儀式,他先把香爐上的蠟燭和香都點着,大家要保持嚴肅不能説笑。接着,爺爺拿了幾個元寶在大門口點然,一邊點元寶一邊嘴裏振振有詞的.説:“老祖宗們,回來吃年夜飯啦!”話音剛落,我看見爸爸開始給“老祖宗們”倒酒。桌子的三面,各放着三個酒杯、三副筷子,爸爸倒好一次酒就磕一次頭,一邊磕頭一邊嘴脣不停地念叨着。爸爸磕完頭,我就立馬跟上去磕頭,一邊磕頭一邊祈禱老祖宗們保佑我們大家平平安安、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酒過三巡,爸爸給“老祖宗們”添飯。我和爺爺在大門開始燒元寶,爺爺一邊點元寶一邊説:“老祖宗們,拿去用啊!”我不停地把元寶放進去。爺爺説:“燒元寶時要虔誠,元寶要慢慢燒。不要用木棍去挑動元寶,否則會弄破元寶。很快元寶都燒完了,“老祖宗們”都拿到了。這時,我聽到爺爺在説“老祖宗們,吃完飯,慢走啊!”我抬頭看到,爺爺一邊説一邊在挪動長凳。

夜幕已經降臨,“請祖宗”也接近了尾聲。我若有所思,“請祖宗”雖然是傳統風俗,但是在舉家歡慶之日將老祖宗們請回家,是對祖宗先輩的孝敬之意和懷念之情。同時,爺爺和爸爸的祈禱,是深信祖先神靈可以保佑我們後代平平安安,是深情的祈福祝願。

家鄉的風俗作文 12

“二十三,過小年;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炒東西;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日,包餃子;年七年級,過大年”。這媽媽家鄉過年時老人都會這樣告訴小孩的過年風俗。

媽媽的老家在湖北省襄樊市,我也算半個湖北人,按照湖北老家的老規距,在臘月初八時,春節就差不多開始啦!在這一天,人們都要吃臘八飯,俗話説得好:“吃完臘八飯就把年貨辦。”在吃完了那極具特色的臘八飯後,大人們開始忙碌了,他們必須預備過年所有的東西,所以小孩子在那時最自由。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這天,家家晚上都要炕灶餅,灶餅分為兩種:甜的和鹹的。甜的餡是用白沙糖或黑芝麻或花生做的,而鹹的則是用肉未加其它料包制而成。哇,一説到這個,整個人都不好了,口水都快滴下來了。想想那個味,好像就在鼻間縈繞。每到這一天,最忙的就是外婆,她一大早就開始和麪,發麪,等到面整理個髮好已是下午。她又把準備好的餡包進面裏,做成餅狀,一個一個的`先放在鍋裏把兩面炕成金黃色,然後再放進蒸鍋蒸二十分鐘,這樣灶餅才算做好。按照風俗,第一個灶餅,我們自己是不能吃的,要丟到灶裏,敬灶王爺。

“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買肉。”在農曆二十四日,家家户户都要清除室內積塵,俗稱“打堂廊灰”,二十五日與二十六日都是在為過年的年菜做準備。

“二十七,炒東西;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在農曆二十七日時,每家每户都要炒花生、玉米一類的東西,到那時,小孩子就可以偷偷拿幾個來吃。農曆二十八與二十九日,每家每户都要蒸饅頭、包子,留到過年吃。

“年三十,包餃子。”包餃子要包“元寶”,這樣表示來年財源廣進。以前,在年三十還有兩項十分重要的活動。一個是燒炭火,三十晚上,火盆裏的火是不能息的,要一直燒着。另一個是打好水,水缸裏的水必須是清水,而且一定要一滿缸才行。

這些都是老一輩的風俗,理應流傳下來,但卻因一些原因沒有流傳下來,一些傳統逐漸成為了歷史。我們作為新時代的主人,應該把這些傳統傳承下去,讓過年更有年味,讓傳統節日保留傳統的味道。

家鄉的風俗作文 13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民風民俗。在中國有許多傳統的節日,比如:中秋節、春節和重陽節等等,每一個節日都有一個故事,每一個節日記錄着中國的歷史,每一個節日也記載着名人的豐功偉績。

在我的家鄉有一個節日叫做——端午節。端午節最初是以賽龍舟的方式祭祀龍祖的節日,但是因戰國時期楚國的`大詩人——屈原,抱石從汨羅河跳下去自盡了,所以人們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就把這一天叫做端午節。人們為了不讓使屈原的屍體,被河裏的魚蝦吃掉。在端午節這一天,人們就會包粽子,扔到汨羅河裏面。

在端午節的這一天,還有一個風俗,它就是賽龍舟。賽龍舟原本是要打撈屈原的軀體、但這漸漸地變成了一個民俗。賽龍舟共有三個隊,每一個隊的龍舟顏色都不一樣,比如:紅色、黃色、藍色。這些顏色是三個隊龍舟的主要顏色,龍舟的頭和尾各放有一個擊鼓,當敲響這兩個鼓時,隊員們就會齊心協力地划船,還可以給隊員們振作士氣,勇往直前。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

家鄉的風俗作文 14

每年的元宵節,我家鄉可沒有花燈可賞,更沒有燈謎可猜,有的是熱鬧、火爆的“玩意兒”。“玩意兒”是大人們的説法,其實是跑早船、跑紙馬的總稱。

“玩意兒”在家鄉可算是最熱鬧的和最讓人喜愛的文藝形式了。過去的`過年過節既沒有電影電視也沒有手機網絡,人們只能自編自演創作一些娛樂節目。每年冬天,人們農活一忙完,便湊在一起編演這些“玩意兒”,這樣一直鬧騰到元宵節後。村村鑼鼓喧天,家家都在看“玩意兒”演“玩意兒”,有時村與村還要比試一番,那可是盛大的集會了。小夥子們拼命地跑,村村鑼鼓敲得震天響,再加上人們的叫聲、歡呼聲,好像是千軍萬馬混戰在一起,廝殺在一起。

而今的生活一天天好起來,可人們卻覺得缺少了什麼。有一天,不知怎的村裏響了幾槌鼓聲,隨即是一陣鑼響,再之後鑼鼓齊響,人們又擺弄起了被遺忘的“玩意兒”。開始是一個村,逐漸的十里八村全響起來,人們離開電視離開手機離開網絡,走出家門又湊在一起笑在一起了。我有幸又能看到了那雄赳赳、耀武揚威響着串鈴的紙馬,永遠的傻小一家的滑稽表演,踩着尺把長高蹺的孫悟空翻跟頭……

近幾年,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我多希望家鄉的傳統風俗會一直傳承下去。

家鄉的風俗作文 15

在我的家鄉過年必吃餃子,過年包餃子,也成了一項必須的風俗。

將麪粉加些水,開始和麪,和麪可是個體力活。每當和麪時,家裏的小孩子都躍躍欲試,剛開始很認真地在和麪,可到後來變成了潑麪粉大戰,家裏的麪粉滿屋飛,猶如下雪一般,地上的幾個“小雪人”在滿屋子地跑,最後還是在家長的一聲令下才安靜下來。

面和好了,拿出提前準備好的餡料,媽媽將面擀成一片一片的餃子皮,爸爸和我則在一旁包餃子,先將餃子皮放在掌心,再將一勺餡料放進餃子皮,然後將餃子皮合上,最後再捏一遍,防止餡料在煮時掉出來,就這樣一個個雪白的餃子做好了,伴着一旁小孩子的'吵鬧聲一個接着一個的餃子做好了。

將鍋中的水煮沸,再將餃子倒進去,一個個圓鼓鼓的餃子從案板上滾到了鍋中,一個個餃子在鍋中上躥下跳,將鍋蓋蓋上,再等餃子煮到全部飄浮在水中就可以出鍋了。

熱乎乎的餃子一出鍋,才沒一會兒,就被全部搶沒了,媽媽見那些沒吃到的弟弟妹妹趕緊安慰道:“不哭不哭,還有很多呢!”不久大人小孩都吃飽了。春節也在這份熱鬧中畫上了一個句號。

家鄉的風俗作文 16

湯圓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最早是宋代民間所流行的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以白糖、芝麻、豆沙、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

正月十五那天,家家户户都會包湯圓,而軟糯香甜的湯圓不僅好吃,還寓意團團圓圓。湯圓在我國流傳已久,早在漢文帝時期,就已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節。

湯圓的.做法也很簡單,在碗中加入適量的糯米粉,再加入開水,不斷揉麪,直至像橡皮泥一樣有韌性,接着揪下若干麪糰,搓成一個個小圓球。再求得中間掏個洞,雙手配合把洞口揉大,將餡料放入洞中,把洞口封好,再搓圓。把湯圓放在燒開的水裏,不一會兒就熟了。

吃着美味的湯圓,媽媽給我講了關於湯圓的傳説。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楚昭王在復國歸途經過長江時,看見有物浮於江面,色白,內中有紅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眾人皆不知此為何物,楚昭王便派人前去詢問孔子,孔子曰:“此浮萍果也,得知者主復興之兆。”楚昭王聽後喜出望外,正好那日是正月十五,之後,每逢此日,便命手下仿製此果食之。

湯圓寓意家人團團圓圓、和諧幸福,漸漸受到了人們的歡迎。後來正月十五吃湯圓,漸漸成了習俗。

家鄉的風俗作文 17

要説節日,我們家鄉的人最愛過的就是春節了!

除夕夜裏,最不能少的就是白白胖胖,圓圓乎乎的餃子了。

吃完團圓飯後,我親自下廚,給全家包餃子。

我將化開的豬肉、白菜、葱、姜和一些調料剁成沫後攪拌在一起,做成了噴香流油的餃子餡。再將一個個小劑子擀成外薄內厚的.小圓餅。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面劑子總是不聽我使喚,一會兒變成了長方形,一會兒又是個不規則圖形,一會兒又死死抱住了擀麪杖,把整個身體都黏在上面,説什麼也不肯下來。

好不容易我才把麪皮擀好,舀了一大勺肉餡兒放在中間,然後一使勁兒捏緊兩邊,再捏上一圈漂亮的花紋,整整齊齊的擺放在案板上。那些個“大肚子士兵”東倒西歪的站立着,滑稽的模樣令誰看到了都會忍不住捧腹大笑。

經歷了這一系列的“磨難”,我終於把它們送入了開水沸騰的鍋中。只見它們又擺出了一副胖娃娃的模樣,兩手扶着圓滾滾的肚子,上下不停的翻滾,可愛極了。

除夕夜裏,全家人品嚐着我做的餃子,整間屋子洋溢着温馨和幸福。

家鄉的風俗作文 18

我的家鄉,雖然一切都很平凡,但家鄉的閃光點常吸引人們的關注。其中,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民間傳統習俗就是其中的亮點之一。

節日的氣氛最能體現出傳統習俗的魅力。

我們這兒的第一節日是春節。春節還沒到,家家户户進入臘月後會陸續殺豬,我的家鄉除夕定會吃雞、魚、肉這三樣菜,雞必須是最好的,將它整隻清燉,出鍋裝盤時要讓頭昂起,不僅喻義“步步高昇”,而且清爽可口,令人不吃都想咽口水。

春節後的又一輪高潮無疑就是元宵節了。元宵節吃元宵,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了。軟軟的白麪裏裹着一團又香又可口的夾心,咬一口,香甜的黑芝麻糊流入嘴中,在嘴裏慢慢融化開來……元宵節時,什麼事都圍繞着“圓”,那麼自然就離不開燈了,家鄉有一個持續了好多年的`習俗——燈會。每到正月十四、十五夜晚,步行街、行政中心總會亮起“徹夜不眠”的紅燈籠,為家鄉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正是因為這樣,每次燈會,現場都擠滿了人,真可謂是人山人海!

我的家鄉雖是個小縣,但卻有着幾千年濃厚的文化底藴,承載了祖先流傳下來的民風習俗。

家鄉的風俗作文 19

年畫,顧名思義就是過年時貼在牆上或門上的畫,它們的歷史悠久,早在秦漢時期民間就有流傳,到了唐朝時更是格外流行,並且一直流傳至今。

年畫各形各色,但是寓意不同,有幽默風趣,有邪惡妖魔鬼怪,其中我最喜歡的年畫就是《娃娃抱鯉魚》。

當你看到這幅年畫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這幅年畫一大半的面積都被鯉魚佔有,它是大紅色的,有兩對黃色的眼睛。這條魚是相當的大,比娃娃還大幾分。鯉魚身上的鱗片金光閃閃,那厚厚的大嘴脣旁邊還長了許多條白色的長鬍須。讓我聯想到當時的場景,娃娃正抓着河裏的鯉魚,娃娃坐在鯉魚背上,鯉魚正在遊動,一不小心娃娃就會滑落河中。

畫中的'娃娃身穿紅色的布兜,下面光着身子,什麼都沒穿。頭的兩邊光禿禿的,頭的中間紮了一個小辮子,臉頰上還帶有金燦燦的微光,表情帶着一點點微笑,樣子十分的可愛。手中捧着大紅鯉魚。身邊還有一朵朵荷花,花瓣上面粉,下面白,花朵中間是綠色的蓮蓬和黃色的花蕊。別看它只是一幅年畫,可是寓意美好,多子多福,年年有魚。

年畫歷史悠久,可是在最近十幾年裏,貼年畫的人家越來越少,幾乎見不到了。我們一定要讓年畫文化永遠傳承下去,不要讓它只能在史冊裏看到。

家鄉的風俗作文 20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朗朗詩歌,訴説着中秋節的團結與美好。

神祕而漆黑的天空中掛着一輪金黃的圓月,這天是由月亮主演,無數人的目光都投向大而圓的月亮,也正應了“今夜月明人盡望”。人們望着她,如同看見了自己日日夜夜思念的家人親友,眼神中透露出了無比的幸福感,月亮也更顯得和藹可親。

抬頭是明月,低頭是可愛的月餅。月餅故名思義是像月亮一樣圓圓的.餅,這餅可不同!外層是薄薄的餅皮,裏頭可以放豆沙、可以放鹹蛋黃,有芙蓉餡兒的,也有五仁味兒的……裏面甜滋滋的,外頭是烤香的餅皮也倍兒香,彷彿一家人的愛全都藏在“心裏”,忘不了,也丟不掉。你想呀,還有什麼美食是現在比得上的呢?

在品嚐香甜可口的月餅時,聞到了陣陣清香,那便是桂花香。分宜處處可見,十分清香。此時空氣是朝濕的,有夜晚留住的露珠,應是“冷露無聲濕桂花”了。

老人喝着桂花茶,吃着月餅。婦女有采桂花做桂花糕的,還有聚一起吃團圓飯的,小孩子們放花燈的……

我喜歡又大又美的月亮,喜歡又香又甜的月餅,喜歡你——中秋節,最幸福的夜晚!

家鄉的風俗作文 21

俗話説:“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想知道我的家鄉有什麼風俗嗎?請聽我慢慢道來。

每到農曆正月,我們苗族便要開始趕年場,其日期由各地自行約定。每到趕年場那天,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會穿着美麗的服飾,成羣結隊地來到年場。

你瞧,年場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人們不但可以進行物資交流,還可以參加各種活動,有舞獅子的,有上刀梯的,還有玩龍燈的。青年少男少女也利用這種機會談情説愛,俊俏的歌娘更是大展身手,三五結隊,引吭高歌,互相唱和。聽的人興質高昂,即使下大雪,也抵擋不住人們對連場的'熱情。

更多時候有逢晨便是看龍場日,習慣稱作看龍頭後十二天又輪轉辰日,再看龍場時,不管是什麼人,都得休息一天,如果幹了什麼農活,那就犯忌了。因此,我們苗家人。看龍場那天都會踴躍參加。大家對看龍十分重視。看龍日定在農曆的三月三。我們苗族人的一個節日,這時你就想問是什麼節日了吧?是湘西的一個傳統歌舞節日,這一天。所有的苗族人都會在約定好的地點。盡情地唱,快樂地跳。一片喜氣洋洋的氣象。

這就是我們苗族人的風俗,你喜歡嗎?

家鄉的風俗作文 22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人們極為重視的節日之一,它代表着團圓、幸福、平安。人們在春節這一天會有許多的講究,這也形成了各地不同的風俗習慣。

我的家鄉在春節裏也有着許許多多風俗習慣,下面就由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我的家鄉在春節裏的主要風俗吧。

吃餃子。在除夕晚上吃餃子是指“更年交子”或是指來年交好運。而在大年七年級(春節)的早晨吃餃子是指一年交好運的意思。吃餃子更多是為了一家團圓,不光是吃的時候團聚在一起,還有做餃子的時候也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思念。做餃子時,一家人開開心心;吃餃子時,一家人快快樂樂。

拜年。春節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活動,去親朋好友、鄰居家裏向他們祝賀新春,舊時指拜年。拜年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拜年一般是從家中開始的,七年級早晨,晚輩起牀後先向長輩拜年,長輩受拜後就把先前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發給晚輩,等諸如此類的事情做完之後,大人們就開始去給親朋好友、鄰居們拜年了。

這就是我家鄉在春節裏的主要風俗了,不知你們家鄉在春節時的風俗習慣是否和我的相同呢?

家鄉的風俗作文 23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每處地方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節日風俗多種多樣,我最喜歡的就是過春節了。

在舊年的最後一天,格外熱鬧。在外地工作的親人,這天一定會趕回老家。一家人團團圍坐在烤桌邊嗑嗑瓜子,嘮嘮嗑,好一幅悠閒談話圖。在這天的夜晚,電視不會再被頑皮的小孩佔領了,人們都會觀看春節聯歡晚會,親耳聽一聽跨年倒計時,親眼見證跨年時刻才會睡覺。

新年的第一天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大人們早早就把孩子叫醒,新年新氣象,不可以賴牀。起牀後,親朋好友就會給孩子們遞紅包,並祝福其在新年裏學業有成,而孩子們也會笑臉盈盈地收下紅包,並祝福其在新年裏升職加薪。

到了晚上,煙花隆重登場。隨着幾聲“咻咻咻”的聲響,街坊鄰居們全被吸引了過來。起初煙花很小,突然,煙花在空中“爆炸”了,好似一個火紅的烈陽在撲撒陽光,一圈一圈慢慢擴散開來的金色,覆蓋了房子之上、院子之上的.天空,絢爛而持久!

春節裏還有很多有趣的風俗,它值得我們細細體味,因為,這都是中華民族自古留下來的瑰寶呀!

家鄉的風俗作文 24

"離家三裏遠,別是一鄉風。"我們的祖國復原遼闊,民族眾多,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

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我們家鄉的一個元宵節習俗-----炒糖圓。

炒湯圓的.配料非常簡單,只有:我炒湯圓的配料非常簡單,只有:糯米粉,水油,紅糖和白砂糖,就只有這幾樣是柴犬能炒出一鍋色香味俱全的佳餚,真是物美價廉啊!

炒出的糖圓分為白砂糖炒出來的和紅糖炒出來,白砂糖炒出的更加甜膩,跟紅糖炒出的,卻沒有那麼膩,但色澤卻很好看。

炒糖圓時可以先把糯米粉做成一個個長都在1到2釐米之間不等的小糯米,原鍋中放油燒熱,再倒入做好的小糯米圓,炒到油,快要吵完時倒入調好的糖水,然後快速翻炒,整個炒糖圓的過程中就是這裏最難了,在這期間要不停的翻炒,不然就很容易焦。大約炒了了個一兩分鐘左右後就可以關火出鍋了。

湯圓都互相粘在一起,一口就能吃好幾個湯圓,軟軟糯糯的咬下去,滿嘴香甜,真是人間美味啊!

在中國北方,大多都在元宵節吃湯圓,南方卻大多數吃炒糖圓。這也是我們中華文明中重要的傳承。

家鄉的風俗作文 25

春節的家鄉是快樂的,是熱鬧又忙碌的。按照村裏的規定,除夕才開始,直到年初六才結束。這幾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卻是最喜慶的時候。

每到除夕,家家都要忙裏忙外,每家每户都要打掃衞生,所謂的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挑換舊符,最適合來描寫現在這個場景。媽媽忙着把去年的舊窗花扯下來,妹妹跟在後面,在窗上貼上新的窗花,而爸爸正在貼對聯。在農村貼對聯是用米糊,如果用雙面膠是貼不上去的。在貼春聯前,最重要的'是清洗大門,為的是恭送灶王。等打掃完一切之後,就要從村裏的神廟一直回到家中。拜神時雞頭朝天,燒香時香更要舉頭頂對天拜三次。

到了晚上,家人們聚在一起舉杯敬酒,村裏頭早已燃起了煙花,一朵朵煙花在天上展開又散落。小孩們都點起了鞭炮,聽着一聲聲響聲,聞到煙味,看見空中的火花,真是年味十足。

夜裏的十二點十分,村裏頭會放長達20分鐘的煙花,一顆顆子彈飛入天中,照亮了天空,震動了地面。村民們遠遠地圍在放煙花的地方觀看煙花。這一夜,全村燈火輝煌。

春節一眨眼就過去了,大人們忙着賺錢,小孩們上學,為的是讓下一次春節更加快樂。

家鄉的風俗作文 26

我的家鄉在日照。在家鄉,新年是一個最為隆重,也是當地大家覺得是非常重要的節日。

臘月的中旬,大家早已把雞、鴨、魚、肉、新衣服,爆竹等各種籌備春節的東西籌備好了。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大家需要祭“灶神”。

除夕到來,家家户户的男女老少穿起新衣,男生們放爆竹,一家人圍坐在一塊吃團圓飯,一塊看聯歡晚會。大家一般在12點以前不睡覺,都要守歲。

正月國中一年級到了,天還沒有亮,大家就早早的起來了,放鞭炮,吃水餃,到8—9點之間,小孩們和男性們出去拜年,而女性們則在家接待客人。拜年可以獲得紅包或一些壓歲錢,這使每個小孩都開心的.合不攏嘴。

正月國中二年級,國中三年級是大家串門的日子,每個人都領着很多東西,大大小小的包是再平時不過的事,有到親戚家的,也有到朋友家的。

元宵節來了,新年的又一個高潮到了。大街小巷裏處處都掛着彩燈,天中放着各種各樣的花炮,五顏六色,漂亮極了!小孩們攜帶自己心愛的燈籠,在大街上自由自在的玩耍着,笑聲迴盪在馬路上。

新年就如此無聲無息的結束了,小孩們愉快的假期也就過完了,大大家也應該去上班了。可是,所有些地方,笑聲,喧鬧聲都依然存在着。

家鄉的風俗作文 27

我們家鄉每逢正月七年級就要“鬧新房”,全鎮的人彙集在一起,個個面帶微笑,敲鑼打鼓的聲音連兩公里外的西河都能聽得一清二楚。“鬧新房”風俗是媽媽告訴我的。“鬧新房”寓意是在鑼鼓喧天的喜慶氛圍中,忘卻去年的煩心事,感受今年的收穫,同時展望來年的豐收。

“鬧新房”的這一天,蓋新房的主人要把鞭炮從門口一直鋪到後門,寓意今年從正月到臘月紅紅火火一整年。敲鑼打鼓也是有講究的,一般都是大人,因為這可是一個體力活,只要新房建完不超三年的,或者正在建的房子,就連翻修的也算。從頭到尾鬧下來最少得三個小時,我親身經歷過,真的`是很累的。

早早8點就要出門,提羅拿鼓跟着大部隊。邊走邊敲,“咚鏘、咚鏘、咚咚鏘!”鑼鼓喧天,人羣都沸騰了起來。大家唱着歌,敲着鑼,打着鼓。鞭炮好像也被大家的熱情燃了起來,噼裏啪啦地響個不停,伴隨着鞭炮聲,無數的“大紅花”從空中翩然落下來,熱情的主人給我們孩兒的懷裏塞進了一個個圓鼓鼓的大紅包。孩子們的臉上都笑出了花。鑼鼓聲停下了,緊接着是村民們的笑聲迴盪在山嶺之中,大夥的臉是紅得像個大蘋果,笑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縫。

這就是我美麗的故鄉,這就是我故鄉那熱鬧的風俗。

家鄉的風俗作文 28

我出生在一個美麗的城市,泰州,泰州是一個美麗的城市,梅蘭芳,施耐庵,鄭板橋等名人也是泰州的',今天讓我來向你們介紹介紹泰州春節的習俗。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中最重要的節日。

除夕夜,人們通常叫它30晚上。這一天,一家人會團聚在一起,要吃團圓飯,説到團圓飯可真讓人垂涎欲滴,雞鴨魚肉一個不少。吃完飯後,一家人會坐在沙發上觀看春節聯歡晚會,看完後已經是第二天的凌晨了,我們會相互道一聲新年快樂,變隨着窗外噼裏啪啦的爆竹聲入睡了。

大年七年級早上,早上人們早早起牀,穿上新衣,坐在飯桌前,品嚐着美味的乾絲。吃完飯就到了,孩子們最喜歡的時候了“拜年”,孩子們會向長輩們拜年,因此他們就會得到許多壓歲錢。據説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和“祟”諧音,晚輩們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拜完年後就可以出去玩了,晚上一家人又團聚在一起吃晚飯,晚飯後,孩子們拿着事先準備好的爆竹和自己兄弟姐妹們玩了。

初七初八春節就應該結束了,孩子們收心上學,大人們好好上班。

這就是我們泰州春節的習俗,聽到這裏,你想來我們大泰州嗎?我們會張開雙臂歡迎您的!

家鄉的風俗作文 29

在過年時,每家每户都會有自己過年的習俗,而我們的習俗——放鞭炮。

在今年春節前,我們買了許多煙花、鞭炮,準備到除夕夜開始放,買煙花時我一直對爸爸説,買最大的.煙花。爸爸同意就給我買了,我迫不及待地想放炮。終於,等到了12點,我立刻跑下樓放炮,可是我突然有一個問題——為什麼要放炮,於是我問了爸爸,他笑着回答説:“因為放炮是對新一年的美好向往。而且在古代只有鞭炮,沒有煙花,所以有了一個關於鞭炮的傳説,‘從前有個怪獸叫“年”,每到除夕就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後來有人知道了他的弱點——怕紅、光、響,所以人們造出了鞭炮。’還發明瞭對聯,留下穿紅衣服,守更待歲的習俗。”

爸爸講完後,我們便開始放煙花,爆竹。雖然煙花五彩繽紛,火樹銀花,但是我更喜歡鞭炮,因為每次放鞭炮都感覺年獸已經被趕走了。

放完煙花後,我查了一下爸爸給我講得故事,原來那只是傳説,關於鞭炮的來源—為了驅邪,一開始用鞭子抽地,後來有了火藥,製作出爆竹,因為聲音相似,就出現了鞭炮。

這次春節不僅玩得開心,還知道了關於鞭炮和春節的故事,真是一舉兩得。

家鄉的風俗作文 30

春節到了,家家户户團團圓圓、喜氣洋洋。春節有許多習俗,比如貼春聯、吃餃子、吃湯圓、放鞭炮等,讓我們來了解了解它們吧。

關於貼門神這個習俗的由來,還有一段有趣的神話傳説:相傳在古時候,有位龍王經常偷吃玉皇大帝的貢品,玉皇大帝發現後,狠狠地懲罰了它。可龍王依然屢教不改。於是,玉皇大帝想了一個辦法,他請兩位天神看守大門,但是天神也需要睡覺休息。於是玉皇大帝就把兩位天神的.畫像貼在門上,從此貼門神的習俗就這樣代代流傳。

在我國北方,過年要吃餃子,寓意在新的一年裏心想事成、平平安安。而在我國南方,過年要吃湯圓,寓意着在新的一年裏圓圓滿滿、團團圓圓。

放鞭炮是春節的習俗之一。相傳在遠古時期,有一隻叫“年”的怪獸,每到春節時就會出來吃人。後來人們發現它害怕比較大的聲響,於是製作出了鞭炮爆竹,每年春節時燃放,發出巨大的聲響,用來嚇退“年”這隻怪獸,後來這個習俗流傳至今。

春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很多,它豐富了我們的知識,拉近了人們的距離,它是中民族的優秀傳統,讓我們去記住它們吧。

家鄉的風俗作文 31

春節習俗成了我國最大的傳統民族節日。春節在古代也十分重視。在農曆的正月七年級為節日,風俗過年,古代的節日稱元日、元旦。

家鄉的春天氣氛很濃,從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都有不同的活動。我最喜歡的.日子就是除夕了。在除夕這天,我們家要貼春聯。每到這天媽媽早上六點把我從牀上拉起來吃早餐,吃完早餐就和媽媽一起貼春聯。貼春聯時,爸爸都不幫我們我們把去年的春聯撕下來貼上新的春聯,貼橫批的時候我站在椅子上,把橫批放在門口,對媽媽喊道:“媽媽你看有沒有歪?”“你往右一點,停停停,過了過了,往左一點,對對,對這樣就好了。”

到了中午的時候,我們家就會進行一次大掃除,為什麼要今天大掃除呢?因為在大年七年級的時候千萬不能大掃除,不然會把福氣掃走。我們把地掃一遍,牀底下、沙發下,平時打掃不注意的角落,都會認真掃一遍,還有擦桌子,椅子,窗户都要擦一遍。

還有一件事情就是放花炮。我們小區的操場上有很多人放炮,有的炮沖天,有的用仙女棒,有的在玩摔炮。煙花放的時候,真是“如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心如雨”。在春節前一天除夕,在外遊蕩的遊子們都要回家過年,因為這天是一個團圓的日子。

家鄉的風俗作文 32

我的家鄉――樅陽,黃梅戲可是人人都愛哼上幾段的,但是説實話,我在很小的時候一點也不喜愛這種類型傳統的戲曲,由於在我的印象裏,它們一般都只是依依呀呀地唱個不停,一點趣味也沒有。

但我上國小時,因在奶奶家看電視時看到一段黃梅戲,從此我對黃梅戲改變了看法,表演者的嗓音是那樣輕柔,音樂也那樣優美,聽過將來,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或許,這就是黃梅戲的魅力所在吧!

黃梅戲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據史料記載,早於唐代時期,黃梅戲採茶歌很風靡,經宋代民歌的進步,元代雜劇的.影響,漸漸形成民間戲曲的雛形。

黃梅戲唱腔淳樸流暢,具有豐富的表現力,黃梅戲的表演質樸細緻,真實有趣。

黃梅戲不但優美動聽,還歷史悠久!

我覺得,目前中國的傳統戲曲愈來愈不受青年的追捧了,青年喜愛的是時尚歌曲,雖然時尚歌曲確實有它的優點,但是大家不可以由於它而忘記中國的傳統文化。大家要用心去聆聽傳統戲曲,用心去領會中國傳統戲曲的美!將中國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家鄉的風俗作文 33

我們平時在家過的風俗大多是包餃子、吃年夜飯、守歲、貼春聯兒、走親訪友,今天我不是介紹往常的風俗,而是幾句家鄉的風俗。

我媽的家鄉我的老家,江蘇一個城市—海安。每到該賀喜的日子都會請一支舞隊來跳這種舞,叫海安花鼓。

海安花鼓”在海安的流傳,可以追溯到明代的`嘉靖年間。《明齋真識·廣陵韻事》有“花鼓傳來三十年,而變者屢矣,始以男、繼以女,始以日、繼以夜,始以鄉野、繼以鎮市,始以村俗民氓、繼以紈褲子弟”的記載。在我小時候一有表演,媽媽就會提起這句話,使它印在我的腦子裏。

海安花鼓”和蘇北地區的“牽驢花鼓”、蘇南地區的“漁籃花鼓”、“洛子花鼓”一樣,在明代以前,都屬於歌舞戲曲表演。

一次親戚60歲的宴席上請來一隻舞隊,正跳着火熱時,大嗓門的姨姥姥拍了拍我的肩:“你是不是在學舞蹈嗎,來一段。”聲音迅速地傳到了親戚們的耳朵中。各個兒都在那裏起鬨,我被逼無奈上了台。左手拿着鼓,我右手拿着鼓槌,跟着音樂的旋律舞動着。

我家鄉的風俗是我心中缺一不可的文化。

家鄉的風俗作文 34

在我的家鄉有許很多多的傳統節日,譬如:新年、端午節、重陽節……每一個節日都有傳統的風俗習慣。

新年的腳步聲離大家愈加近了,而在新年裏,大家的風俗就可以裝上一籮筐。年三十的晚上,親朋好友都會回家,大夥團聚在一塊,吃着美味的食物並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飯,大家孩子便可以拿着炮仗到外面盡情的玩,而大大家則是在房間裏打麻將,看電視。直到非常晚,大家才上牀睡覺。年國中一年級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牀,喝一碗香濃甜美的棗子湯,暖暖身子,喝完棗子湯後,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迴響在耳邊,新的一年就在這爆竹聲中開始了,這種場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加上這一句詩的薰陶,新年的氛圍是否更濃了呢?隨着着一聲聲祝福語中,新年的拜年環節開始了,我和爸爸媽媽一塊去串親戚。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環節,由於每當此時,我的腰包便變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會綻放出一朵漂亮的煙花,真是五彩繽紛啊!看後真被人感覺其樂無窮呢!這就是我家鄉的新年,你們的家鄉是如何過新年的呢?

家鄉的風俗作文 35

俗雨有五;“百里不同風,千里不俗。”每個家鄉都有着不月的風俗,我的家鄉的風俗就是:貼春聯、掛年畫、貼窗花,放爆竹、發紅包、穿新衣、吃餃子、守生、舞獅舞龍、掛燈籠等活動和習俗。

在往年的春節中要出門拜訪親朋好友,還要守多、舞獅舞龍等活動。”可是今年疫情只能在家吃清四溢的年夜飯。”

在大年三十的前一天就去買了許蔬菜及一些肉。”到大年三十的晚上了,每家每户都吃上了香氣撲鼻的年夜飯了,我們一家也坐在桌上吃年夜飯了,桌子上有香甜軟糯的年糕,還有油而不膩的窩窩肉、鹹鉗適中的臘腸香嫩爽滑的排骨、鮮美多汁的荔技肉等。”都坐上桌了,一邊吃着色香味俱全的滿滿一大桌子菜,一邊歡聲笑語的講講一些有趣的事。大年七年級了,就是開始穿新衣服的.-天了。”每家每户大的小的都穿起了在年前買的新衣服了。

在去年的新年中有逛廟會、拜訪親朋好友,守歲、舞獅舞龍等各種有趣的活動。”可是今年有這個疫情大家都不敢出門,都躲在了家裏頭,可累壞了抗疫前線的叔叔阿姨們。希望明年不要再有這些疫情了,這樣就不要一直直宅在家裏頭了。

家鄉的風俗作文 36

最美家鄉語,最甜家鄉水。鳥自愛巢人愛家,即使離家千萬裏,也是“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峯頭望故鄉。”

每到端午節來臨時,我的腦海就不禁會浮現出奶奶為全家人包粽子的温馨畫面。

在端午節的前兩天,奶奶一大早就會從牀上下來,開始緊張而麻利地忙着,擦桌擦門擦窗洗地板,最最重要的是包粽子。

先把糯米、臘肉、紅棗和粽葉放入水中清洗乾淨。再把臘肉切成指頭大小的丁狀,你以為這樣就完了嗎?不!最關鍵的一步才剛剛開始呢!

奶奶要包粽子了,只見她熟練地拿起兩片粽葉做成一個綠色金字塔,然後把糯米、臘肉、紅棗放進“金字塔”裏,用手緊緊按着,再用麻線把粽子五花大綁起來,一個胖胖的粽子就完成了。

最後一步,把“胖娃娃”放進蒸鍋裏蒸煮兩個小時。不一會兒蒸鍋裏散發出一股淡淡的清香。時間一到,奶奶剛把粽子起鍋,我就忍不住伸手去抓。我顧不上燙,把粽子往嘴裏塞,粽子軟軟糯糯的。臘肉的.香,紅棗的甜,直接在我的味蕾上炸開了。奶奶連忙説:“別急,慢點吃,慢點吃!”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不知有多少年了,端午節吃粽子已經成為了家鄉的一個習俗了。我會記住這個味道,把奶奶的手藝繼承下來。讓家鄉的風俗一直傳承下去。

家鄉的風俗作文 37

臘月即以後臨的時候,就意味着快過年了,而我印象最深的是除夕和元宵節這兩天最熱鬧。

除夕那天,每家都要吃團圓飯,家家户户趕着做菜,菜的香氣瀰漫着整個村子。大大家在家做飯,而貼春聯的這些事,都包在大家這些孩子子身上。大家三五成羣地去貼對聯,回到奶奶家時,就可以吃飯了。大家一家人圍在一起邊吃邊聊,其樂融融。

當天晚上,大家所有人都不想睡覺,都在守歲。到了十二點,爸爸拿起鞭炮出去了,“噼裏啪啦、噼裏啪啦”,聽到了這種聲音,意味着整個村子都沸騰起來了。

元宵又是另一個快樂的.日子,我特別期盼元宵節的到來。下午,大家這些孩子子總會買一些小炮和煙花,像蜘蛛炮、沖天炮、煙霧彈等等。天黑了,爸爸不讓大家出去,但是我和哥哥在院子裏玩得很開心。大家剛玩好,媽媽就讓大家去吃湯圓了。湯圓是一個圓圓的糯米糰,裏面包着黑芝麻糊。剛咬時,只是清香的糯米麪味,等裏面的芝麻糊流進嘴裏,就是香甜的味道。

眨眼間,就到了該上學的時間。我的家鄉在農村,更能感受到家的味道和節日的歡樂。

家鄉的風俗作文 38

我家過年也和北方人一樣吃餃子,而且是自己做的餃子。

爸爸開始做水餃了,只見他從冰箱裏拿出餃子皮和餡,然後倒了一碗水。我有一點奇怪。問:“爸爸你倒水乾什麼呢?”爸爸説:“放了一夜的餃子皮太乾了,加了水的話會非常的粘,可以把水餃包好。下鍋時也不容易開口。”我聽了恍然大悟。

“我也要包。”我回頭一看只見我的弟弟站在了後面。老爸一口答應:“沒問題。”於是我也説了一聲:“我也來。”於是我們戴上手套。向麪粉和餃子開戰。

我拿起了餃子皮。發現餃子皮十分的軟。用筷子夾了一些餡發在了餃子皮的中心位置。然後又用手貼一些水塗在了餃子皮的'邊上。對摺着將餃子皮一捏,一個餃子就做好了……我和弟弟兩個人差不多包了二十多個了,但是還不滿足。

爸爸把餃子放下鍋。不一會兒餃子浮上來了。爸爸給我們一人一大碗。等第二鍋沒有上來,我弟弟的餃子已經完了。爸爸在一旁樂呵呵地看着我,眼中滿是微笑。

爸爸平時很忙,只有過年的時候能抽出時間來陪我,但我依然覺得幸福。過年的餃子特別好吃,它讓我感受到家的温馨。

家鄉的風俗作文 39

皎潔的明月鑲嵌在湛藍色的天幕中,寧靜而又悠遠的氣息,融入家人團聚的氣氛中。每年的中秋節八景人紛紛約上親朋好友,一同賞月、吃月餅。而説起月餅,誰不是垂涎三尺呢?

八景人過中秋節,家家户户都會準備許許多多的東西,大人們會準備好一桌好菜:雞鴨魚肉,各式各樣的海鮮、形形色色的蔬菜……

老人們會準備祭拜的香和月餅。孩子們最興奮了!三五成羣的提着用柚子皮做的燈籠滿御街跑,臉上的喜悦顯而易見。

中秋節的高潮在晚上。月亮如同一個白玉盤掛在空中,月光灑滿大地。此時就到了中秋節的“重頭戲”。八景人、會拿出節前準備好的.食物,祭拜“月娘”。孩子們都不會在跑到大街上了,因為家中的月餅早已將他們的眼球牢牢吸住。在祭拜過後,孩子們即可開始吃月餅。我也同大多數孩子一樣,喜歡吃月餅。媽媽拿出我最愛吃的五仁月餅,讓我吃個夠。用刀將月餅分成幾塊用叉子輕輕叉起,放入口中。一股甜而不膩的香味充盈齒間,月餅入口即化,我忍不住再吃一塊。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八景中秋的味道是月餅的味道,更是與家人團聚的熱鬧。

家鄉的風俗作文 40

俗話説得好:“千里不一樣風,萬里不一樣俗”。每一個地區都是有不一樣的風俗習慣,我國很多傳統式節日:新春佳節,中秋佳節,端午,九九重陽節。每一個節日都是會在大家平淡的生活造就一個又一個高潮迭起,最繁華,最莊重的,必是新春佳節。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百里屠蘇。新春佳節來臨之時,隨處洋溢着濃濃年味兒。到臘月二十三,家家逐漸提前準備年貨禮盒,市集上已經是人潮人海。

在春節早晨,家家每一户都門口一片紅火,都掛起了紅燈籠,家家飛出酒食的.香。團圓飯莫過一天中最重要的,大夥兒圍坐桌旁,純手工製作的美味陸續擺上飯桌,大大家一會兒大聲説出笑,一會兒相互之間端酒以表明自身對別人的衷心祝願。吃過團圓飯,小朋友們在院裏相互之間玩耍,大大家在屋子裏談笑風生,看春晚,歡笑聲源源不斷。家家高掛起小燈籠,街上鑼鼓喧天。“當!”秒針偏向了十二點,新的一年趕到,煙火相繼升上星空,每個人臉部洋溢着笑容,每一户都提前準備祭天,爆竹聲,歡聲笑語在大地面上很長時間地縈繞着。

紅火的新春佳節一過,大家就以全新的外貌迎新年。春節是夕陽,年終最終一道風景,新春佳節也是夜露,新的一年又要開始了。

家鄉的風俗作文 41

“二月二,龍抬頭!龍抬頭,吃豬頭!”超市裏循環播放着賣豬頭肉的廣播,我們邊聽邊笑。真不知道豬得罪誰了,龍抬頭還要被吃,真是龍抬頭豬倒黴呀。

今天龍抬頭,是萬物復甦的日子。我媽媽買回了時令蔬菜香椿芽,正好可以當拌麪的菜碼。香椿是春天的蔬菜,有一股特殊的香味,愛吃的人吃的上癮,不愛吃的人避之不及。原來我還住在回龍觀的時候,我奶奶在家門口種了三棵香椿,小區裏也都是成片的香椿樹。那時候我每天一放學就整小區摘香椿,一次能摘兩塑料袋,一個春天都能吃到免費的香椿芽。現在吃香椿都要花不少錢才買到一小把,有時候還不太新鮮。

我們家過龍抬頭要吃拌麪。拌麪用的麪條稍粗,有嚼勁,配上菜滷非常可口。香椿用開水燙過之後散發出來的'香味清新極了,有青草和花椒葉子的味道。抓一把香椿末堆在拌好的面上,碗裏食物的色彩就像是春天的顏色。

農曆二月八年級是關乎一整年風調雨順的大日子。希望龍抬頭之後,我們的生活能順順利利,平安幸福。

家鄉的風俗作文 42

每個家鄉都有屬於自己的習俗,而我最喜歡的家鄉習俗就是包餃子。

每到冬至的時候,家裏都會包餃子,但是每次包餃子我都不會參加,我也想包餃子,所以這次我親自出動包餃子。

包餃子的第一步是擀麪皮,將發好的麪糰兒,一小團一小團兒的揪下來,用手搓圓,然後用擀麪杖擀成厚度適中的小圓片兒,這就是擀麪皮。

第二步是要做餡兒,做餡兒就比較簡單了,將想吃的餡兒料攪拌在一起,比如我喜歡吃韭菜雞蛋餡兒,還比較喜歡吃肉,就把韭菜和雞蛋還有肉加在一起攪拌,做餡兒的任務就這麼完成了。

然後就是包餃子了,包餃子就是把麪皮和餡兒包在一起,然後再弄成餃子的'樣子就可以了。

最後一步就是煮餃子,首先將水煮沸,將餃子倒入水中,嗯,注意不要讓餃子黏住鍋底,不然餃子會露餡兒會流出來,蓋上鍋蓋兒靜等幾分鐘,餃子浮起來的時候就可以吃了,吃着自己做的餃子,滿滿的成就感,感覺餃子也變得更加好吃。

這就是我家鄉的習俗,快來我家,我給你煮餃子一起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