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古詩的作文集錦六篇

作文3.8K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古詩吧,古詩是古代詩歌的泛稱。那麼什麼樣的古詩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古詩的作文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古詩的作文集錦六篇

古詩的作文 篇1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每當聽到古詩佳句,我就會沉浸在那雅文雅句之中。

我曾讀過數百首古詩,也品味了許多詩句。要説百裏挑一,我還是喜歡《梅》這首古詩。

這首詩的作者是王安石,王安石是宋代著名詩人,曾譜寫許多詩章,但《梅》這首詩所要表達的情感與其它詩各不相同。全詩以寫景方式作詩,以寒霜冰雪為背景,突出了梅花“凌寒獨自開”的頑強性格。全詩為五言絕句,共四句:“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全詩主以梅花為主線,以雪為暗線,不單單寫梅的頑強性格,還在告訴人們,做人要頑強,即使遇到再大的挫折與失敗,也要去克服。一個“獨”字寫出在萬物凋零的時候,梅花兒卻獨自釋放。“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寫出了“梅花”不張揚的性格,“暗香”一詞突出梅花戰嚴寒、冒風雪為人類釋放花香卻不要求回報,這就是梅的性格。

謝謝您,王安石。您用短短二十字,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梅》,你那頑強的性格與無私奉獻的精神令我永遠敬佩。

古詩的作文 篇2

中國古典詩歌,按時間順序,粗略的可分為古代、先秦兩漢、唐宋、元明清這幾個時期。古代為詩經時代,先秦兩漢是古典詩歌發展的重要階段。尤其是兩漢詩歌,繼兩漢之後的唐宋詩歌,是我國古典詩歌的巔峯時代。

如今,幼兒園的小朋友也開始接觸古詩了,回顧我從國小到中學的課本、業餘所學的古詩沒有二百首也有一百多首了。

然而,我最喜歡的是唐詩中的《靜夜思》。《靜夜思》的大意是,作者李白在當官時,望着圓月,想起了親人與故鄉,方寫下的這首膾炙人口、鄉愁濃濃的詩。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依戀與思念之情。

宋詞中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是宋朝女詩人李清照的詩作。作者早晨睡醒卻感到酒意仍在,試問侍女天氣如何,侍女説像往常一樣,只是昨夜的一場雨讓綠葉更茂,花兒凋謝。作者由景及情,想到了丈夫,詩中表達了作者對丈夫的思念之情。

中國古詩詞,其內涵博大精深,從古至今,古人留下許多不朽的詩篇。

到了近代,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創作的詩詞,更是以恢弘大氣,領先於時代巔峯。他的《清平樂·六盤山》寫了冬季紅軍不畏艱難困苦,登上了六盤山,突出了紅軍戰士打敗日本帝國主義的決心;表達了詩人的博大胸懷和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豪邁氣概。

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在漫長的歲月中,一代代聖賢用經典且不朽的佳作,描繪山川河流,名勝古蹟。我們新一代青少年理應沿着先輩的步伐,傳承民族精神,弘揚大國文化。

古詩的作文 篇3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這首詩是曹操寫的,名為《觀滄海》,是曹操去追捕敵人的時候路過這兒看到滄海的雄偉借景抒情寫下的詩。全詩前三句都是寫景,後兩句則是抒發自己的情感,給人身臨其境的感受。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則是千古名句,並且運用雙關的手法寫出日、月、星星的運行。這句話的大意是:太陽、月亮,是從這大海里面出來的;燦爛美麗的星河也會回到這大海中去。而我理解一這句更深刻的意思是:曹操他統一天下的志向從開始便不會有結束,就像太陽、月亮、星星,落下了還會升起。

每當我讀到這兒,我就彷彿看到了曹操站在山頂眺望滄海,眺望一切美景,想着太陽、月亮、星星升起了又落下,心中的激動便溢於言表。正像他全詩的積極向上,興奮之情一般。也像他詩中最後一句“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每每想到這兒,我就會逼問自己,為什麼沒有曹操的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呢?曹操他的志向是統一天下,而我現在眼前的目標是努力學習,我明白,只要像曹操一樣堅持不懈,向着目標努力奮鬥,我便一定會成功!

因為曹操的精神和志向一直激勵着我,所以我很喜歡這首詩。

評:對詩的理解有一定深度,並能聯繫實際,闡明喜歡的原因。但,文章闡釋詩歌意義的時候,是不是不夠精準,尤其第幾句。

古詩的作文 篇4

自古以來,離愁便是文人墨客筆下的寵兒,關於離愁的詩更是數不勝數,離鄉之情,別友之情溢滿了文化史。

身處異地,唐代大詩人李白在《靜夜思》中寫到“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月色淒涼,作者獨自一人身處異鄉,望着那輪皎潔的明月,思鄉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想起自己在故鄉的一切,不禁感到無盡的`酸楚,只能對月空吟,留下這千古傳頌的名句。

背景離鄉,李月也曾吟誦到“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把自己對家鄉的依戀轉化為家鄉水對自己的萬里送別,構思何其巧妙,感情何甚強烈,鋪案寫下這傳頌千古的名句。

與多年好友相別,王勃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吟到:“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與好友相交多年,而今日一別,卻不知何時才能夠再會,自然心生不捨,但詩人卻以樂觀的態度,拋開惜別之情,絲毫不會哭哭啼啼作兒女態,揮豪寫下這千古流傳的送別佳句。

而面對離別,王維卻在《送元二使安西》中真情吐露:“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山陽關無故人。”以敍述的口吻,傳情的動作表達真摯的惜別之情,青青河畔,折柳相送,輕吟寫下這流傳千古的佳句。

喜歡讀古詩,體味古詩中的離情別緒,我彷彿經歷了一次旅遊,沉醉共中,甚至讓我不想醒來。

古詩的作文 篇5

悲莫悲兮生別離——戰國.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駱賓王《易水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柳永《雨霖鈴》

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唐.司空圖《漫書五首》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關衰草遍,離別正堪悲。路出寒雲外,人歸暮雪時。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掩泣空相向,風塵何所期。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勃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輪台東門送君去,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唐李白《贈汪倫》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唐.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李白:《送友人》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陸龜蒙《別離》

古詩的作文 篇6

山如黛,沙如風,山還是那隱隱的青山,還是那沉澱的中華文明的青色。五千年的文化傳承,如一壺香茗不知不覺得沉醉。不須“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卻已在燈火闌珊處。”

解落三秋葉——風

逐舞飄清袖,

傳歌共繞樑。

動枝生亂影,

吹花送遠香。

“誰見過風?你沒有,我也未曾見過,但每當大樹點頭鞠躬,那便是風的行蹤。

如果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邊塞大漠,那邊是風飛奔在漫天黃沙裏;如果是”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浩瀚長江,那便是風遨遊子猛浪湍旋中。

風使無影無蹤的,走到哪裏,停到哪裏。正式那句“*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早已成為千古名句。

百花紅紫鬥芳菲——花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古詩詞吟唱了最後一曲,從容離開,成就了一曲《葬花吟》“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詩聖杜甫寫下了令人魂牽夢繞的《江畔獨步尋花》而有在江南另遇李龜年。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瑟瑟西風,滿地菊花寒香來。正是那幕“沖天香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的輝煌絢爛不由得使詩人黃巢吟歎“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林蓋白色一片——雪

“一片一片又一片,兩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飛入蘆花都不見。”

路邊賽著名詩人岑參寫下“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的大雪紛飛。描繪了“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往裏凝”的八月飛雪奇景。更有“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爛漫奇異。

天涯共此時——月

李太白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自古拖月寄情。思鄉之情遠隔一方,正是“我寄愁心與明月”這樣的苦苦思念,把所有的哀傷,憂歎融入到月色中。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四海之內,月下當空,月夜思鄉,月光如水。

又逢中秋佳節,秋露打濕了月光,想必“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水家。”“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

傾歎“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標籤:集錦 六篇 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