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寒食節的傳説作文(通用22篇)

作文2.78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寒食節的傳説作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寒食節的傳説作文(通用22篇)

寒食節的傳説作文 1

在清明節前的一、兩天,是我國古代的一個傳統節日——寒食節。寒食禁火的習俗相傳是紀念介子推的,這一習俗還有一段“火燒綿山”的故事呢。

介子推是春秋時晉國人,在晉公子重耳避難出逃期間,介子推追隨重耳十九年。重耳逃難途經衞國,飢餓難當,介子推便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煮成湯讓重耳吃。重耳感激不已,誇介子推有“割股奉君”之功。當重耳回晉國執政(號晉文公)後,賞賜隨從人員時,唯獨忘了介子推。介子推背上老母,進入綿山(今山西省介休縣境)隱居起來。晉文公醒悟後,便親自到綿山求訪介子推,但介子推卻不肯相見。晉文公決定舉火焚林,以為這樣做,孝順的介子推為了保全老母的性命,定會出來。沒想到介子推寧死不肯出山,和老母相抱燒死在一棵大樹下。晉文公將他葬在綿山,並改綿山為介山。同時,傳令全國,禁止在介子推忌日生火做飯,這天只准吃冷食。這便是寒食節的由來。

由於寒食節正值春末,野外空氣清新,景物宜人,是野遊的好日子。古人是很重視這個節日的,一到這天,不論官民,家家禁火,户户寒食。現在,寒食節已不時興,而與清明節自然合一了。

寒食節的傳説作文 2

寒食,是中國傳統節日,在農曆清明前一天或兩天。節日期間,只能吃涼東西,因此人們又稱寒食節為冷節、禁煙節。

寒食節為什麼要禁火?相傳,這與一個叫介之推的隱士有關。

介之推又叫介子推,是春秋時代晉國人。在晉公子重耳流亡飢渴難耐之時,曾“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晉文公歸國即位後,介子推不居功邀賞,揹負老母隱逸綿山,結廬深谷,草木為食。文公親往綿山訪求子推,卻找不到他的蹤跡,就派軍士在山前山後舉火焚林,想逼子推出來。火烈風猛,延燒數裏,三日方息。子推矢志不移,堅不出山,最後母子相抱,死於枯柳之下。晉文公大為悲痛,撫樹長嗟,為表達懷念之情,命人伐下此樹製成木屐,以後晉文公每每想起介子推,禁不住低頭對着腳下的'木屐説:“悲乎足下。”“足下”一詞即源於此,是對對方的敬稱。為表彰介子推的高風亮節,晉文公為之立祠,並改綿山為介山,還規定在介子推死日全國禁火三日只吃冷食。以後相沿成例,於是就有了寒食節禁火的習俗。

寒食節的傳説作文 3

四月三日,是中國農曆上的寒食節,這一天,人們不食煙火,只吃冷食。所以這一天還是很特別的。特別的日子總有些特別的地方,這天的夜景出乎我意料的美。

晚飯後,踩着輕鬆的步伐走出屋外散步。街上人意外的少,也許是在村裏的原因?沒有路燈的街確實不惹人喜歡,但我卻總喜歡在黑暗中仰望星空。找塊僻靜的角落,把一塊泛青的石板擦淨,抱着腿坐下。想起了今天是寒食節,連帶來的手電筒都不想打開,靜靜等待那陣帶着夜晚獨有的清爽的風吹過我的臉頰,輕輕合上眼。

再睜開眼,望見了那一片閒雲,似不歸家的浪子般,飄蕩在茫茫星海中。看着雲愈飄愈遠,似乎望見了更遠處的星河璀璨。泛着微光的星辰映着灰黑的雲,灰黑的雲遮擋這繁星,籠上了一層紗,若隱若現,時出時沒,總有神祕的色彩輝映整片夜空。

畢竟不是十五,那月兒自然不那麼完美。陰晴圓缺,這是違背不了的自然法則啊;悲歡離合,是否也該以平常心笑對?不禁感歎,事態萬千,家就是詩和遠方。突然想起那月宮中的.嫦娥,是否也思念着她的丈夫,她的家?她是否常常掩面而泣?也許吧。望着月亮,總能湧起思緒萬千,這也許就是古人對月亮總有特殊情感的原因吧?淡淡的輝光灑在昏暗的大地上,為迷途的旅人照亮遠方,也為歸家的遊子指明方向。温和端莊,像慈母般;柔和飄渺,彷彿不是人間該有的事物。

突然湧上一陣寒意,下起了小雨,我慢慢跑到樹下,佇立雨中。心中翻湧起的情潮仍在盪漾。一場小雨,倒也平靜了下來,為自己的多愁善感而自嘲般的微微一笑。

默默等到雨停,踩着水窪和平靜步伐走回了家中。

寒食節的傳説作文 4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我吟誦起剛剛學的古詩《寒食》,伴着詩句,寒食節悄悄地來了。

推開窗户,一股暖風把我吹得心曠神怡,寒食節到來的喜悦之情,被這風吹得更濃了。

黃昏時分我們放學了,走在回家的路上。“今天想吃什麼呀?”來學校接我回家的婆婆問我。“今天是寒食節,要吃冷食才對!我們不如藉着這個習俗吃根雪糕吧。”我趕緊説。婆婆奇怪地問我:“才四月份呢,這個季節怎麼能吃雪糕?”“婆婆,今天是寒食節,今天我們應該尊重割下自己的肉給晉文公吃的.介子推啊,這個節日要這樣做……”在我的説服下,婆婆給我買了一根小布丁。我小心翼翼地舔了一口,頓時感到心裏甜甜的。伴着香甜的味道,我心裏連連感謝寒食節,因為這個節日不僅讓我懂得了感恩,也讓我吃到了雪糕。

不知不覺走到了家,一開門,一股濃烈的煙草味爭先恐後地往我鼻子裏鑽,這個味道讓我的心一下揪了起來。婆婆見狀大聲説教起來,大罵外公這不對那不好的……這個場面我早已熟悉。只見外公正一隻手悠閒地插在褲兜裏,另一隻手則向前微微地伸着,手上夾着一根我一眼便可認出的東西——香煙。香煙中冒出的縷縷青煙變成了一幅高山流水的畫。外公陶醉其中,一副舒坦的樣子。我深吸一口氣,斜着眼看看外公,快速脱下球鞋換上拖鞋,左腳用力向前一躍,右腳緊跟步伐,一跨步到了外公身邊,迅速把外公手上的香煙一捏,順勢丟進了垃圾桶。

外公的神情從坦然變成了驚訝,再從驚訝變成了憤怒,還沒等他發火,我已經開口了:“外公,今天是寒食節,要禁煙禁火的,你怎麼能抽煙呢?今天,我們應該尊重割下自己的肉給晉文公吃的介子推……”外公的表情從憤怒變成了驚訝,又從驚訝再次變成了坦然,就這樣,我用寒食節的理由把外公的煙癮壓制住。

晚飯時,飯桌上沒再聽見外婆批評外公抽煙的指責聲,我分明看到外婆衝着我不住地點頭。再看看大家,都在開心地吃着飯。我心裏默默許願:但願天天都是寒食節!這樣外公的健康就不用再讓家人擔心了。

寒食節的傳説作文 5

談到清明節,就必須要提起寒食節。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為一。現在,清明節取代了寒食節,寒食節拜介子推的習俗,也變成清明掃墓的.習俗了。

今年清明,我們家按照清明節的習俗到外面買來了青糰子。趁着空閒的時候,我又來到了王國維網上紀念館。你瞧,這位國學大師正在專心致志的研究學習呢,他目不轉睛地盯着書本。我為他點燃了一支白燭,並留言道:“我們新一代的接班人,一定不讓您失望,我們肯定會好好學習,不辜負您和祖國對我們的期望。”

留完言,我似乎感覺到自己身上的擔子很重,這擔子裏裝着祖國和“國學大師”王國維對我們中華兒女的期望。這期望是什麼?當然是好好學習,將來成為國家之棟樑,為祖國做出點兒貢獻,給國旗上的那五顆星爭光添彩!

寒食節的傳説作文 6

傳説春秋戰國時代,晉國人介之推(也叫介子推)跟隨晉文公重耳流亡國外,忠心耿耿十九年,途經衞國時,重耳飢不能行,眾臣採野菜煮食,重耳不思下嚥,這時介之推用刀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煮熟讓重耳吃,重耳感動不己,誇介之推有“割股奉君“之功。

重耳歷盡艱辛,回國後繼承王位,當上了晉文公。大加封賞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有功人員,卻把介之推忘了。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之推上朝受賞封官,只見大門緊閉。

介之推早己揹着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省介休縣東南)中。晉文公察覺後,立即親往綿山訪求,介之推説啥也不肯出來。

晉文公知道介之推是大孝子,決定舉火燒山,認為他為保全母命,定會背母走出林子。熟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不見介之推出來。

結果他們母子倆相抱燒死在一棵大柳樹下,介之推脊樑堵着柳樹樹洞,洞裏發現沒被燒焦的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晉文公將用血寫的書藏在袖中。

為悼念介之推,晉文公下令改綿山為“介山”,在山上建祠堂,定介之推被燒死之日為寒食節,禁煙火、吃寒食。這就是延續至今的寒食節。

寒食節究竟是那一天,眾説不一。有的`説清明節當天,有的説清明節前一天,還有的説前兩天。具體的説寒食節應在冬至後第105天,寒食節供有三天,過後才是清明,記得兒時山東省膠東地區的農村很少有叫清明節的,而多數人把清明節普遍叫“寒食節”,寒食節三天不動煙火。

記得,寒食節前一天,母親都要蒸下一鍋饅頭,煮好不同的菜,寒食節這天基本不動煙火,記得最深的是母親用菠菜、涼粉、鮮紅的海蝦和在腿上長有一個小夾板的螻蛄蝦辦的涼菜,吃着前一天蒸下的饅頭,特別好吃,至今記憶猶新。

記得父親説的,在我們膠東地區,寒食節(清明節)如同春節和元宵燈節一樣重要,學生放假三天,農民也不下地幹活,就連地主都要為長工放假三天,牲畜這三天也不下地幹活,而且還得多加些好飼料。

隨着時間的推移,科學的發展,對於寒食節禁煙火,吃冷食,大多數人早就沒有印象了。

寒食節的傳説作文 7

中國有很多的傳統節日,例如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元宵節等。但我最喜歡的卻是寒食節,因為它有着歷史典故。

從春秋時期至今,寒食節已經有2600多年的歷史了,它是在夏曆冬至後第105日,又稱“百五節”。寒食節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寒食節也是漢族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從狄國流亡到齊國的途中,他的車伕因貪財帶着其所有財物逃跑了,重耳與隨他一起流亡的大臣飢寒交迫,最後連吃的都沒有了,是他的大臣介子推偷偷把腿上的肉割下來,煮給他吃才解了燃眉之急,重耳知道後深受感動。當62歲的重耳回到晉國當上國君後,封賞了和他一起流亡的諸多大臣,唯獨忘記了介子推。介子推很傷心,於是帶着他的母親躲進了綿山。介子推的隨從寫了一篇無名貼:有一條龍,奔西逃東,好幾條蛇,幫他成功。龍飛上天,蛇鑽進洞,剩下一條,流落山中。重耳看到此帖後,心中滿是愧疚之情,連忙命人到處尋找介子推,但是介子推卻閉而不見。晉文公無奈之下下令放火燒山,只留出一條小路給介子推逃命,盼望能與其再次相見,可介子推卻並未與其相見,最後母子抱着一棵大樹被活活燒死了。介子推只留下了一篇血書:割肉奉君獻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重耳看後被感動的痛哭流涕,因介子推是清明節的.前一天去世的,為了紀念介子推他下令每年清明節的前一天全國禁煙火,吃寒食,後來人們便將這一天命名為寒食節。

伴隨着時間的流逝,寒食節靜靜的融入了清明節,但寒食所代表的人們對忠誠、廉潔、政治清明的讚許,卻是千年如一的。朋友們,你們喜歡寒食節嗎?

寒食節的傳説作文 8

左盼盼,右盼盼,終於盼到了清明節。我最喜歡清明節。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不知道吧!告訴你:這是因為清明節有我最喜歡吃的印果。

我聽爺爺説,清明節又叫寒食節。他們小時候這一天不生火燒飯,只吃冷的印果,家家門前要插楊柳枝,小孩子頭上還戴楊柳枝編成的圈圈。我問爺爺為什麼呢?爺爺就給我講起了介子推的故事。

古時候有個叫介子推的人,他才高八斗,很有學問。皇帝知道了,就叫他去當官。介子推知道這皇帝是個欺壓百姓的昏君,不願意為他做事,就隱居到深山裏。皇帝派人找到了他,可是他寧死也不肯下山。皇帝大發雷霆,派人放火燒山。心想我把你的'房子燒掉了,你還能不下山嗎?沒想到介子推就是不下來,竟抱住一棵大柳樹上被活活燒死了。人們為了紀念介子推,這一天就不燒火,吃冷食,還插楊柳枝、戴楊柳帽。

爺爺講完了這個故事,就問我:“凡凡,你聽了這個故事有什麼想法呢?”我説:“介子推這個人很有學問,更有骨氣,就是有點傻,為什麼不反抗呢?要是我,就叫來老百姓,把這個皇帝打倒。”爺爺聽了,哈哈哈地笑起來。

寒食節的傳説作文 9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這句詩告訴人們我國傳統節日寒食節要來到了。

聽説寒食節是當時晉國公子重耳,曾經流亡國外。一天,重耳餓的昏了過去,他身邊的大臣介子推,把自己腿的肉割了給重耳吃。幾年後,重耳當上晉國的國君,卻沒有封賞介子推。於是,晉文公給了他一個大官,他卻拒絕。重耳一氣之下用火燒死了介子推,可是重耳很後悔。於是定了寒食節紀念介子推。

寒食節那天媽媽來帶我做青團。我一臉期待看着媽媽做準備工作,先把菠菜放在開水裏煮上十分鐘,然後把煮爛的菠菜壓出汁,汁水放在米粉裏,雪白的麪粉和青色的`菠菜汁混合,瞬間變成青色的麪粉了。麪糰越揉越糯,越揉越粘,慢慢地一個青色的麪糰就新鮮出爐了。這時,用手揉成麪糰搓成長條,再分成均勻的小麪糰。我忍不住開始插手了,抓起一個小麪糰,學着媽媽的樣子揉圓、壓扁,包上餡、再搓圓,看似簡單的幾個步驟,我卻來來回回好幾次,終於包了一個完美的青團。包好的青團在放鍋裏蒸,大約十幾分鐘的時間,伴着蒸氣青團發出陣陣香氣,饞得我口水直流。又十幾分鍾過去了,青團出鍋了,咬上一口,又香又甜。

我國的傳統節日都寄託美好情感,願這美好的感情代代相傳。

寒食節的傳説作文 10

寒食節就在清明節前一天。過去過寒食節,人們都不舉火,吃冷食。最早寒食節為一個月,後來漸漸變成三天。現在,人們不再習慣冷食了,但這個節日作為風俗習慣還保存下來。

傳説這個節日,是從春秋時代為紀念忠臣介之推傳下來的。

介之推是當年晉國的賢臣。他侍奉的國君叫晉文公,即公子重耳。有一回,晉國發生內亂,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國外。介之推不畏艱難困苦,一直跟隨重耳。

有一次,公子重耳流亡魏國時,途中病了,貧病交加,十分困苦。平時,重耳靠從臣們採摘野菜野果充飢,今天病後,野菜野果再也咽不下肚。這時,介子推在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熬成肉湯,獻給重耳吃,使重耳度過了難關。

後來重耳做了國君,叫晉文公。開始,他對介之推在極困難時期給他的獻身幫助,還銘記在心裏。但是時間久了,就漸漸忘了。一次,他對隨從他流亡的功臣們進行封賞,竟然忘記了介之推。介之推十分難受,決心不再見這個忘恩負義的君主。他便揹着年邁的母親,逃進家鄉附近一個大山裏過隱居生活。後來,晉文公發現了自己左右少了一個介之推,並回想起自己忘了獎賞這個“割股奉君”的賢臣,非常愧疚,便忙去找介之推,這才聽説他已跑到深山隱居起來了。晉文公親自去他隱居的.山裏尋找,只見重重青山,葱葱樹木,哪能見到介之推的影子?他在山頂上呼喊,只聽見山谷的迴音,不見介之推出山相見。晉文公想,介之推是個大孝子,如果放火燒山,他一定要揹着他母親逃出山外來,這樣就能見到他了。於是,他命令放火燒山。正趕風急火旺,火一下漫延數十里,燒三日不息,把一片青山燒成焦土,但仍然不見介之推出山來。人們在火息後才看見介之推和他的老母相抱在一起,被燒死在深林中了。

晉文公想求見介之推,不料介之推寧被燒死也不相見,晉文公更加悲傷。這事傳出後,人們都尊敬和懷念介之推。便在他被燒死的這天紀念他。這就是每年三月清明節的前一天。因為介之推是火燒死的,人們在這天不忍心舉火,吃冷食,所以叫寒食節。

寒食節的傳説作文 11

今年的寒食節是非常難忘的一天。掃墓的悲傷,躥到了心裏;青團的美味,到了骨子裏;比賽的過程,融入到了我的記憶裏。

寒食節,雖説是傳統節日,但在人們心中已經淡忘,將寒食節和清明節容為一體。和往年一樣,寒食節都是和家人去陵園掃墓,祭祖。可今年卻不一樣,我還做了一些難忘的事。

今年的寒食節,樑老師説:“今天下午,我們班將舉行一個傳統節日的講解比賽,可有超級好的.獎品哦!”我們全班同學興奮又期待,每個人心裏都在想到底哪一組是大獎的贏家。盼啊盼,等啊等,下午第一節課的鈴聲終於響了,講解活動正式開始。我們組有個環節是有獎問答,準備的獎品是又大又綠的青團,而且我們小組每個講解的同學都會獲得一份。通過完美配合和精彩的講解,我們小組最終獲得了全班一等獎,我們興奮地抱着獎品蹦下講台,一手拿着獎品,一手拿着青團,打開包裝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吃完後還意猶未盡。

放學路上我還在回味青團的清香味。一打開門,爸爸居然説:‘’今晚不煮飯,我們一起做蛋黃醬青團吃。”我興奮極了,和爸爸一起發麪,裏面加入獨特的艾草汁,將喜歡蛋黃餡兒鑲入麪糰中,揉成球狀,再放入蒸籠中蒸一會兒,美味的青團就出爐了。我第一次吃到自己親手做的青團,那種青草香在我味蕾上慢慢散開,真是難忘極了。

今年的寒食節我第一次深入瞭解了它,知道了晉文公和介之推的感人故事,而且能脱稿且流利地給大家講解寒食節的來源,也親手和家人做了美味的青團,非常有意思。

這是我最難忘的一次寒食節。

寒食節的傳説作文 12

清明節的前一天,俗稱‘寒食節’,這一天,一般的人都不去上墳掃墓,説什麼:“這天上墳,燒化的紙錢,逝去的先人收不到”,至於這句話的真假,我也沒有必要去探究與考證。不過據我所知:‘所謂寒食,即冷食,就是這一天不能生火做飯,這一天,人們只能用冷水就乾糧以充飢。據説這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一位名叫介子推的.人。

這個家喻户曉的故事,其實早已被人們所熟知。

傳説春秋時期晉國,因為內亂,晉公子重耳因遭追殺而出逃,與其追隨者一路餐風露宿,忍飢挨餓,最困難時竟以樹皮草根維持生命,這時有一位追隨者名叫介子推的人,將自己身上的肉割下來煮湯給晉公子重耳吃,這使晉公子重耳十分地感動。

十幾年後,晉公子重耳終於獲得了回國並當上了晉國國君即晉文公。晉公子重耳回國做了晉文公後,有一次,他大賞追隨他的羣臣時,卻把介子推給忘了。後經一位名叫解張的人,因鳴不平而將此事變相地告訴了晉文公。晉文公就率領大臣們去請介子推前來領賞。而介子推不但不去領賞,反而揹着自己的母親跑到一座叫綿山的山上躲避。晉文公於是就組織很多人上山尋找也未能找到,但得知介子推是孝子時,就下令放火燒山,認為介子推為了救母,一定會下山的,誰知燒山三日,也未見介子推背母下山,後發現其母子二人都被燒死在一棵枯死的柳樹之下。為此,晉文公大悔,就為介子推立廟紀念。當時,晉國國人,因為介子推是死於火,都不忍心生火,猶其是燒山那天正是清明的前一天,更是不願生火,以冷水就食,名叫冷食即是以後稱之為寒食。

寫到此,我不由得想到介子推這個人,真是一心為公不謀私利,不説當時晉國國人,為之而禁火,就是我們現在的人,聽到介子推的故事,是不是可以少點什麼呢?

寒食節的傳説作文 13

或許很多人都知道清明節,但卻很少有人知道在清明節前一兩天還有一個寒食節。關於寒食節還有一個割肉讓主子充飢,卻又不求回報的故事。

原本我也不知道由這個故事,後來是在書上偶然看到。看到後我便被他的氣節所深深的震撼了。對於某些人來説介子推的行為想法有些許的愚昧。然而我卻不這麼認為,這和急功近利只為功利的人,對於做事前先考慮對自己影響的好壞的人來説,是多麼的引人深思。

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飢。後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文公〕,封賞有功之臣。唯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他帶母親隱居綿山,不肯出來。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逼其下山。誰知介子推母子寧願被燒死也不肯出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綿山改名為介山,並修廟立碑。同時,還下令在介子推遇難的這一天,“寒食禁火”,舉國上下不許燒火煮食,只能吃乾糧和冷食。古代的人們都非常崇敬介子推的氣節,“寒食禁火”的習俗,被後人流傳下來,形成了寒食節這個特殊的紀念節日。

民俗專家介紹説,漢代以前,寒食節禁火的時間較長,以一個月為期。整整一個月都吃冷食,對身體實在不利,漢代改為3天。寒食節從晉國開始後,延續了不少年代,中間也有嚴禁寒食習俗的,如三國時期的曹操。但時間不長,“寒食禁火”之風又在民間自發興起。從先秦到南北朝時期,寒食節都被當作重大的節日。唐朝時也仍然被作為全國性的隆重節日,不少文人墨客都寫過關於寒食節的詩文。

專家表示,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為一。晚唐、宋以後,禁火冷食的習俗日趨淡化、消衰。到了元代,許多人基本上已不再沿用此習俗。明清時期,寒食節期間已經不再禁火,也不要求人們寒食了。

趙之珩説,寒食節禁火冷食的習俗,連同寒食節本身,在我國大多數地區慢慢消失了。或者説寒食節成了清明節的一部分。但知道和了解這個節日,有助於人們挖掘我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和民俗內涵,非常有意義。

寒食節的傳説作文 14

你或許知道清明節的習俗和清明節的來歷。但你卻不一定知道在清明節前的一兩天,還有一個名為寒食的節日。抑或許你會覺得寒食節是清明節中的一部分。然而寒食節卻已經獨立存在了兩千多年了。它有着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富有深刻意味的故事。

寒食節有一個傳説是發生在戰國時期。晉獻公的一個妃子為了讓自己的兒子繼位而設計謀害死了太子的申生。太子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而到處流走逃亡。逃亡中唯有介子推一直跟隨左右。

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

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揹着老母躲進了綿山。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説,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着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着個柳樹樹洞,洞裏好象有什麼東西。

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節。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節復清明節。晉文公將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着它歎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説就是來源於此。第二年,晉文公領着羣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着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節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常把書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佑銘。他勤政清明節,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此後,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麪粉和着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此後,寒食、清明節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

寒食節的傳説作文 15

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下面是關於清明節的故事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公子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揹着老母躲進了綿山。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説,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着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第二年,晉文公領着羣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此後,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麪粉和着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寒食節的傳説作文 16

前幾天上語文課的時候,語文老師給我們講了一篇關於寒食節的課文。講的是一個名叫介子推的人,在他的主公重耳逃亡在外的時候,他一直跟隨左右。在重耳餓昏了以後他就把自己的肉割給重耳吃,才得以存活下來。

在重耳當了國君之後他卻忘記了,曾經割肉救自己的介子推的.事情。介子推並沒有據理力爭沒有宣功邀賞。而是帶着他的母親隱居綿山。

重耳為了逼他下山接受自己的封賞,就放火燒山。可介子推寧願被火燒死都沒有下山。結果介子推就被火給活活燒死了。之後身為晉文公的重耳就把每年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禁火節。晉國的人為了紀念這位有着高尚氣節的人,而把這個節日一代代傳了下來。

聽完這個故事後,我的感觸很多。同時我也決定以後再這一天裏只吃冷食。今天就是寒食節了,我決定不吃熱飯,紀念介子推這個有獨特氣節的人。

寒食節的傳説作文 17

很久很久以前,有個人叫重耳。他離家出走了,身邊還帶着一位大臣,叫介子推。

一次重耳突然暈倒了,他告訴介子推:我已經三天都沒有吃飯了,你去給我找點東西吃吧!介子推找了半天,連根草都沒有。介子推從衣服裏拿出一把匕首,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來,烤了烤給重耳吃了。重耳就問:這裏連根草都沒有,你從哪裏找來的肉呀?介子推説:這肉是從我腿上割得下的。重耳大吃一驚,連忙把介子推的褲子挽起來看,説:等我成為了國王,我一定好好報答你。

過了不久,重耳真的成了國王。有的大臣分了銀子,有的'大臣分了地。可是介子推還是沒有點到名。有位大臣和介子推説:國王一定把你排在最後面了。當重耳要宣佈下朝的時候,一位大臣站出來説:您怎麼把介子推給忘了呀?重耳找了一會也沒有找到介子推。重耳聽説介子推在民山裏,他就派上好幾百位士兵向民山出發,去找介子推。

他們找了好幾天也沒有找到介子推。重耳想到了一個好辦法,説:三面放火,把他燒到我們這裏,介子推會從這裏出來的。可是大火燒了好幾天,一個人影也沒有。重耳命令滅火,重耳要進去親自尋找。當他看到介子推的時候,他已經去世了。

為了紀念介子推,重耳每當那一天到來的時候,人們就要吃冷的食物。所以這個節日就叫做“寒食節”。

寒食節的傳説作文 18

寒食在民間流傳中,又被稱之為“禁煙節”、“冷節”、“百五節”,一般是在清明節前的一兩天。相傳是晉文公為了紀念忠臣介子推而有此節日,寒食節起初的習俗單純是禁煙火只冷食而已,到了後來不斷的變化,而增加了一些元素,例如: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卵等風俗。寒食節發展兩千多年的歷史,曾被稱為民間最大的祭紀念日。

寒食節的具體日期,古俗講究在冬至節後的一百零五天。現在山西大部分地區是在清明節前一天過寒食節。榆社縣等少數地方是在清明節前兩天過寒食節。垣曲縣還講究清明節前一天為寒食節,前二天為小寒食。

寒食節的源頭,應為遠古時期人類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離不開火,但是,火又往往給人類造成極大的災害,於是古人便認為火有神靈,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後再重新燃起新火,稱為改火。改火時,要舉行隆重的祭祖活動,將穀神稷的象徵物焚燒,稱為人犧。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後來的禁火節。

禁火節,後來又轉化為寒食節,用以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名臣義士介子推。傳説晉文公流亡期間,介子誰曾經割股為他充飢。晉文公歸國為君後,分封羣臣時卻忘記了介於推。介子推不願誇功爭寵,攜老母隱居於綿山。後來晉文公親自到綿山恭請介子推,介子推不願為官,躲藏山裏。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結果介子推抱着母親被燒死在一棵大樹下。為了紀念這位忠臣義上,於是在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稱為寒食節。

漢時,山西民間要禁火一個月表示紀念。三國時期,魏武帝曹操曾下令取消這個習俗。《陰罰令》中有這樣的話,“聞太原、上黨、雁門冬至後百五日皆絕火寒食,云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長半歲刑,主吏百日刑,令長奪一月俸”。三國歸晉以後,由於與春秋時晉國的“晉”同音同字,因而對晉地掌故特別垂青,紀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習俗又恢復起來。不過時間縮短為三天。同時,把寒食節紀念介子推的説法推而廣之,擴展到了全國各地。寒食節成了全國性的節日,寒食節禁火寒食成了漢民族的共同風俗習慣。

今天,山西民間禁火寒食的習俗多為一天,只有少數地方仍然習慣禁火三天。晉南地區民間習慣吃涼粉、涼麪、涼糕等等。晉北地區習慣以炒奇(即將糕面或白麪蒸熟後切成骰子般大小的方塊,曬乾後用土炒黃)作為寒食日的食品。一些山區這一天全家吃炒麪(即將五穀雜糧炒熟,拌以各類乾果脯,磨成面)。

寒食節,民俗要蒸寒燕慶祝,用麪粉捏成大拇指一般大的飛燕、鳴禽及走獸、瓜果、花卉等等,蒸熟後着色,插在酸棗樹的針刺上面,裝點室內,也作為禮品送人。

寒食節的傳説作文 19

或許你知道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等所有人都很重視的節日。但千萬別以為我國只有這些節日,比如在我們這裏還很重視寒食節。寒食節是在清明節前一兩天過的,我聽媽媽説現在很多地方都不過這個節日了。

在中國眾多的傳統節日中你知道寒食節嗎。寒食節可是我國一個很古老的節日已經有兩千多年曆史了。關於寒食節還有一個意義很深的歷史故事。

故事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晉國國君重耳,在外國流亡十九年。有一天,重耳及大臣們來到了一個荒涼的地方,飢寒交迫的他們再也走不動了,忠臣介子推見後,便忍着劇痛割下自己的大腿肉,煮熟後給重耳充飢。

重耳復國後,他獎賞了有功的大臣,唯獨忘了介子推。介子推非常傷心,他帶着年邁的母親隱居綿山。有一次,重耳突然想到了還沒有獎賞割股肉給他吃的`介子推。為了彌補失誤,便派人挨家挨户的尋找介子推,找了很長時間,才瞭解到介子推隱居綿山。重耳便親自去請介子推,可是介子推不願出來,這可把重耳給急壞了。

他為了讓介子推出山,下令放火燒山,只給介子推留了一條小路。大火燒了三天三夜,火滅了,仍不見介子推的身影。就派人上山尋找,發現介子推身背老母,緊抱一棵大柳樹,已經被燒死。重耳萬分悲痛,為了悼念介子推,便下令介子推被燒死的這一天,全國上下不準生火做飯。

寒食節的傳説作文 20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吃着青團,伴隨着詩歌,我度過了一個特殊的節日——寒食節。

寒食節在清明節前一兩天,是春秋時期晉文公為紀念名臣介子推而設定的節日。

寒食節的習俗數不勝數,古代寒食節的習俗有禁火、盪鞦韆、踢球等。現在還保留下來的習俗有踏青、祭祀、吃冷食。説到吃冷食,寒食節的冷食也是多種多樣,例如寒食粥、青團、蛇盤兔等等。在寒食節到來之際,我們班級還舉行了一次隆重的、特別有意義的傳統節日彙報活動,我們組正好就是彙報寒食節。一開始大家對這個節日都很不瞭解,於是大家緊鑼密鼓地行動起來,在網上搜索關於寒食節的相關資料。大家為了上台展現最好的一面,專心背台詞,認真參加排練,媽媽們也用心製作PPT,策劃活動細節。

傳統節日彙報活動開始了,輪到我們組上台了,我心裏有一點小緊張,我小心翼翼地揹着台詞,儘量不錯字。“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成功地講完了關於寒食節的古詩詞。輪到有獎問答環節了,李昊宸一提出問題,台下的同學就積極地把手高高舉了起來,為什麼大家都這麼積極回答問題呢?因為獎品是美味的青團。我們組出色地完成了節日彙報,李昊宸的媽媽給了我們每人兩個青團作為獎勵,太棒啦!

這次寒食節有美味的青團、流傳千古的.古詩、還有有趣的活動,不僅讓我感受到了濃濃的節日氛圍,還收穫了知識,明白了團隊協作的重要性,真是令人難忘啊!

寒食節的傳説作文 21

在我的家鄉里,過年,端午節,元宵節等節日都是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還有一個節日也在人們心中佔據着一席之地,那就是——寒食節。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這是韓栩《寒食》中的詩句,寒食節是一箇中國傳統節日,這個節日起源於一個傳説。

相傳,在晉文公重耳被被逼逃亡期間,介子推曾經割下腿上的肉,為晉文公充飢,後來重耳勵精圖治,成為了一代明君。但介子推不求利祿,與母親歸隱綿山,晉文公為了逼介子推出山,於是下令放火燒山,結果不願出山的介子推和母親被燒死在綿山的一棵柳樹下,晉文公感念他的忠臣之志,將其葬於綿山並修祠立廟,還下令介子推死難之日要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在每年冬至後的105日,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代寒食節這天要禁煙火,並且只能吃冷食,隨着歷史車輪的滾動,寒食節終於推而廣之,擴展到全國各地。

經過歲月的變遷,節日慢慢的.演變,寒食漸漸地融入了清明節中。

在寒食節人們會吃冷食,如清明果,青精飯和介子饃等冷食,大家會在街上買很多米,在寒食節前一天做青精飯,寒食粥,把這些食物放到明天寒食節吃。

在寒食節裏,我感受到了介子推的忠臣之志,感受到了傳統節日豐富的文化內涵,我希望這個寓意美好傳統的節日——寒食節會一直流傳下去。

寒食節的傳説作文 22

寒食節快要到了,你們知道關於寒食節的故事嗎?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吧:

春秋戰國時期,晉國國君重耳,在外國流亡十九年。有一天,重耳及大臣們來到了一個荒涼的地方,飢寒交迫的他們再也走不動了,忠臣介子推見後,便忍着劇痛割下自己的.大腿肉,煮熟後給重耳充飢。

重耳復國後,他獎賞了有功的大臣,唯獨忘了介子推。介子推非常傷心,他帶着年邁的母親隱居綿山。有一次,重耳突然想到了還沒有獎賞割股肉給他吃的介子推。為了彌補失誤,便派人挨家挨户的尋找介子推,找了很長時間,才瞭解到介子推隱居綿山。重耳便親自去請介子推,可是介子推不願出來,這可把重耳給急壞了。

他為了讓介子推出山,下令放火燒山,只給介子推留了一條小路。大火燒了三天三夜,火滅了,仍不見介子推的身影。就派人上山尋找,發現介子推身背老母,緊抱一棵大柳樹,已經被燒死。重耳萬分悲痛,為了悼念介子推,便下令介子推被燒死的這一天,全國上下不準生火做飯。

這就是寒食節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