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關於三月三的作文(通用30篇)

作文2.43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三月三的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三月三的作文(通用30篇)

三月三的作文 1

布依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在黔西南州主要分佈在南北盤江兩岸。我老家是布依族,居住在貞豐縣平街鄉的北盤江岸邊。布依族有許多民族節日和風俗習慣,讓我記憶最深刻的節日是布依族三月三。

我們布依族村子每年由五家人輪流做東,牽頭組織做每年的節日活動。三月三的節日由東家開會決定收錢的多少,然後分頭告訴各户,大家按照規定的時間把錢交上,東家在節日的前一天把東西準備好。

節日當天,小孩們穿着五顏六色的新服裝,歡快的跳舞,盡情的`歌唱;年輕的哥哥姐姐在做古歌比賽;阿姨們上午在家裏打餈粑,下午去藏山;叔叔們殺豬祭山祭祖。

神祕的儀式在寨中的古樹下進行,只有大男人才能參加,做一些神祕的活動,我們不知道。儀式開始前,由東家和先生在村邊路上的樹枝上掛稻草繩作為標記,有專人看守着。東家大喊:“各家各户藏山嘍!

各家各户藏山嘍!

……”家家户户紛紛關門上山,就開始藏山。儀式開始了,外面的人不能進村,也不能路過村子,否則將受到懲罰。儀式結束後,東家又大喊:“各家各户回家嘍!

各家各户回家嘍!

……”大家回家做飯祭祖。

在山上的活動有古歌比賽、吹木葉比賽、鬥牛比賽、放風箏比賽等等。

古歌比賽在樹林裏進行,男女分為兩派,一邊問一邊答,場面非常熱烈。答對的大家熱烈鼓掌,答錯的大家嘲笑他們。比賽一直持續到傍晚,大人叫回家時才收場,大家依依不捨地分手了。

參加布依族過三月三,你會覺得非常有趣!

三月三的作文 2

“草長鶯飛二月天,湖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三月九年級,碧空如洗,萬里無雲。我和哥哥來到了草地上放風箏。哇!各種各樣的風箏佈滿天空,有燕子的,有恐龍的,有兔子的,還有大象的,奇形怪狀的風箏數也數不清。

我拿起風箏向天上一扔,飛快的向前跑,可風箏怎麼也飛不起來。哥哥也試了一試,還是飛不起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我疑惑的問。

這時哥哥對我説:“你不要灰心,雖然前兩次都失敗了,但他總會飛起來的,失敗是成功之母嘛!”

聽了哥哥説的話,要放棄的我又充滿了信心。一鼓作氣的'拿起風箏,這一次我和哥哥一起來完成。我在前面拿着風箏,哥哥在後面放線。三,二,一,跑,我拼命地向前跑,哥哥也努力的在放線,慢慢的風箏像飛機一樣飛了起來,我看着它快樂的身影在天上越飛越高。

我和哥哥在地上隨着風箏的飛行軌跡追逐奔跑,周圍是喝彩聲和歡笑聲。風箏在天上飛,我們在地上追,風箏就是快樂的使者。天上有一羣快樂的風箏,地上有一羣快樂的孩子。

通過我和哥哥的努力,風箏終於飛了起來,我們也通過自己找到了快樂。經過這次放風箏的經歷讓我知道:“做一件事要堅持,不能半途而廢”,快樂就在我們的手中。

三月三的作文 3

今天是農曆的三月三,對我們鹽店莊人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天。因為就在七十年前的今天,有幾十名鹽店莊村民為了保衞家園而壯烈犧牲。所以,每年的今天,我們鹽店莊村民都要舉行隆重的儀式來悼念他們。

今年也不例外,我們鹽店莊學校也準備了精彩的節目。九點一到,儀式便正式開始了。

當清脆的.鐘聲敲響了九下之後,男女主持人便身着華麗的服裝走上了舞台,開始念開幕詞。然後又進行了向烈士獻花,烈士後代祭拜祖先,向烈士上香,唱國歌等儀式。表演開始之前,主持人在我的鹽店莊村選了十組孝心家庭,還在我們六年級中選了十位少先隊員為其送花頒獎,這裏面也有我呢!

之後表演便開始了,首先有幾位鹽店莊村民唱了《父親》、《燭光裏的媽媽》等歌曲,將我們鹽店莊村民的樸實,熱情都表露出來了。然後就是我們鹽店莊學校表演的《好日子》,《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等舞蹈和葛老師唱的《精忠報國》都贏得了觀眾們一陣又一陣熱烈的掌聲。

三月三帶給大家的不僅僅是熱鬧、高興,它更在無時不刻提醒着我們:不要忘記,我們現在的美好的幸福生活是英勇的烈士用熱血換來的,我們應該時刻銘記於心。它也提醒了我:我們現在應該好好學習,等將來長大後造福家鄉!

三月三的作文 4

“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陽春三月,萬物復甦,春風吹在身上暖洋洋的,放風箏的好時節又到了。

星期天,爸爸帶我去海邊放風箏。到了海邊,來到了金燦燦的沙灘上。我左瞅瞅,右望望,這裏放風箏的人真多啊!看!那邊升起了一隻蜻蜓風箏,花花綠綠的身體,像一隻巨大的`蜻蜓飛機在蔚藍的天空中飛翔。瞧!那邊又升起了一隻大蝴蝶,五顏六色的身體,在天空中像一件漂亮的花衣裳。左邊又升起了一隻大蜈蚣,黑裏透綠的身體,像藍藍的天空中飄着一條黑裏透綠的綵帶。右邊又升起了一隻老鷹,只見它越飛越高,短短的時間內,這隻老鷹已經超過了所有的風箏,在空中遙遙領先。它的羽毛是黑白相間的,還點綴着花花綠綠的斑點呢!

我也不甘示弱,拿起我的老鷹風箏,看看是我的老鷹飛的高,還是他的老鷹飛的高!還沒等我讓它飛,它倒迫不及待地自己飛起來了!我的風箏越飛越高,已經遠遠超過了那隻老鷹風箏了。看着別的小朋友羨慕的眼神,我自豪地笑了。

可愛的風箏,美麗的春天,給我帶來了無限的快樂!

三月三的作文 5

三月三的早晨,天剛矇矇亮,媽媽就已經把蒸好的五色糯米飯倒進大圓盆裏,熱騰騰地活像一個鮮花競豔的花盤。我吃了幾口糯米飯,就來到媽媽身邊,幫她選蛋煮蛋。媽媽説:“煮蛋的時候,火不要太旺,以免蛋在鍋裏開裂。等水開後,你在一旁用筷子將蛋上下翻一翻,好讓它們受到均勻的熱度,蛋在鍋裏就安然無恙了。”媽媽説完就忙別的去了。我照着媽媽説的煮好蛋,並把這些蛋塗上七彩顏色,碼在竹籃裏就像一籃五顏六色的貝殼。

你可知道,碰蛋比賽是三月三孩子們的最大樂趣。我和妹妹揀了幾個又尖又大的'彩蛋,朝村口跑去,找夥伴們展開碰蛋大戰。

村裏的夥伴也紛紛來到村口。我們有的把蛋放在衣兜裏,走得慢慢的,生怕蛋在衣兜裏“打起架”來;有的把蛋放進毛線網袋裏,掛到胸前;有的兩手中各拿一個蛋,興沖沖地跑來。碰蛋開始了,村口頓時熱鬧起來,小夥伴們這一羣那一夥地圍在一起碰蛋比高低。“啪!”一個蛋被碰破了,人羣裏爆發出一陣歡笑聲。我和妹妹拿了四個雞蛋、四個鴨蛋,和小夥伴碰了起來,結果三贏五輸,我們把碰破的蛋一個個剝開皮吃掉了。小夥伴們也在剝蛋,大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後用塗滿各種顏色的手抹着沾在嘴邊的蛋,笑了。

我們回到家裏,只見媽媽正把一碗碗、一碟碟熱氣騰騰的魚、肉、菜擺滿一桌。這時,爸爸笑盈盈地拎來了幾瓶好酒,同邀來的親戚好友開懷暢飲。一桌人高高興興地吃飯、喝酒,歡笑聲在屋裏迴盪着。

三月三的作文 6

農曆三月三,也叫上巳節。是中華民族獨有的節日。為了讓更多的人瞭解與參與三月三活動,廣西首次在三月三節日放假兩天,太令人喜出望外啊。

天空細雨綿綿,我來到了壯鄉。這壯鄉隱藏在羣山懷抱之間,一眼望去,全是用竹子搭建的吊腳樓,滿地都是嫩綠的野草,一副多麼美麗的田園詩畫啊。樸實的壯族人們熱情地邀請我們這些外來的遊客進屋裏歇息,避雨。我進了一位老大娘的家中,她熱情地給我沏上了一杯熱乎乎的茶,我與老大娘攀談起來,對三月三民俗有了更多的瞭解:相傳為了紀念壯族歌仙劉三姐而形成的節日,故又稱歌仙節。人們趕歌圩,搭歌棚,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們對歌、碰蛋、拋繡球。

雨住了,人們的心也不由自主地火熱起來了。只見方圓幾十裏的`壯族男女青年穿着豔麗的民族服裝來到了精心搭制的歌圩台上載歌載舞。圩台周圍人山人海,煞是熱鬧。我好奇地望着舞台上,只見男女分成了兩個隊,像拋繡球一樣,你拋來一句,我就回一句。對山歌到了高潮,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內容也更精彩紛呈了。姑娘唱問:“什麼結果一條心?”小夥子唱答“就是芭蕉結果一條心呀!”還有非常多鬥智的歌詞,大家也被情不自禁地帶入到了思索歌詞之下句的境界中了。驀然回過神來,才知壯鄉人民的智慧之大,以及壯鄉人民對於歌曲的追求之多,這些早已把人們都折服了吧。

天色晚了,人們漸漸散去了,但這壯鄉美妙的山歌已深深留在了人們心中。

三月三的作文 7

壯族人民能歌善唱,每年定期舉行的唱山歌會,稱為歌圩。以農曆三月九年級最為隆重。大的歌圩有萬人以上參加。被譽為歌仙的劉三姐是壯族歌手的典型代表。歌圩期間還舉行男女間的拋繡球、碰蛋等娛樂活動,吃五色糯米飯、唱壯戲、兼辦物資交流等,預祝五穀豐登。唐代壯族已有舞蹈。廣西寧明、龍州等地的斷崖陡壁上留下了壯族先民繪製的眾多崖壁畫。鑄造和使用銅鼓在壯族已有2000多年曆史。壯錦是享有盛名的紡織工藝品。

壯族的'婚姻,過去是父母包辦,但婚前戀愛自由。盛行不落夫家或“坐家”,現在有些地方仍有此俗。住房多數與當地漢族相同。部分地區居民住二層幹欄,樓上住人,樓下養畜堆物。近年來已有改變,實行人、畜分居。服裝大部分和漢族相同,但還有許多地方仍保留着本民族服飾特點,且各地不一。男子多穿唐裝。衣料過去多為自織的土布。過去有文身習俗,現已改變。飲食方面,喜吃醃製的酸食,以生魚片為佳餚。主食大米和玉米。年節時,用大米制成各種壯族婦女粉、糕。婦女有嚼檳榔的習俗。結婚送聘禮時,必贈檳榔。除祭祀祖先外,還有自然崇拜,如祭祀山神、水神、太陽神等。唐宋以後佛教、道教先後傳入壯族地區。近代有傳教士到壯族城鎮建立、天主教教堂,但影響不大。

三月三的作文 8

每年農曆的三月九年級是老昆明的一個小節日。在昆明有一種説法:“三月三,耍西山。”在這一天非常多昆明人都會去西山遊玩。不知從哪一年開始的,也不知經過了多少年,耍西山的傳統在昆明人的心裏已經是一個重要的節日了。

今年的清明節,恰逢昆明三月三——耍西山的節日。爸爸媽媽在這一天帶我去西山遊玩,也算是過一個小節,湊個熱鬧,增長一點見識。

一大早我們就乘車到了西山。今天的人真多啊!我看到許多人都在往西山趕,長長的人流看不到頭與尾,像一條長長的巨龍。人羣中有老的、少的、男的、女的`,看樣子都是一家人出來遊玩。因為天氣熱,有的人戴着涼帽,有的人扇起了扇子,有的人打起了傘。一路上我看到了許多民俗表演:有唱花燈的,有雜技表演的,有民族歌舞表演的,還有耍猴的……在觀眾的笑聲與掌聲中顯得好熱鬧。這是一幅人與人之間多麼美麗與諧的風景畫呀!這一路上我們還逛了西山的龍門與華亭寺,玉蘭園,瞻仰了聶耳墓,欣賞了煙波浩渺的滇池……

這是一次難忘的出遊,讓我增長了非常多見識,期待來年的“三月三”我再去耍西山。

三月三的作文 9

楊柳依依,春風徐徐,放風箏的季節又到了!

週末,天格外的明朗,正好比我的心情,因為這天爸爸媽媽帶我去放風箏嘍。

今天爸爸為我準備的是兇猛的老鷹風箏,躺在地面的.風箏看起來有些大,但在魁梧的爸爸身旁顯得並不笨拙。爸爸高高地起風箏,奔跑,放線,飛起來了,真要感謝爸爸靈巧的雙手。爸爸的大手把風箏傳到了我的小手中。可風箏並不肯乖乖聽我的話,在空中撲騰了幾下,又來了幾個高難度的跳水動作,一頭栽了下來。看狼狽墜地的風箏,我追了過去,幸好,沒有傷到筋骨,還可以繼續放飛。

“別灰心,繼續來!”我回頭一看,是媽媽。我又鼓起了勇氣,重新收回風箏線,拖調皮的風箏跑了起來。我越跑越快,線繩傳來的力量也越來越大,風箏看樣子要急重整雄風了,奔向藍天了。“樂樂,風箏飛起來了,快放線吧!”爸爸媽媽又對我喊道。

我剛一放手,它便“嗖”的一聲,向上竄去,風兒吹動它的翅膀,尾翼,給我送來陣陣笑聲。我小心地搖風箏的“軲轆”,風箏飛上了天,老鷹在空中展開雙翅,自由翱翔。我們的笑聲也與風箏一起飛向了天。

仰望藍天,我不禁回憶起了那首優美又清新的歌:

“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上天,帶我們的歡聲笑語,越飛越遙遠。”

三月三的作文 10

三月三,是我們壯家掃墓的節日。

我的家鄉在廣西扶綏縣,每年三月三,都要跟我爸爸媽媽回岜盆老家去掃墓。一大清早,爺爺就蒸好了祭奠先祖用的五色糯米飯。紅色,是用紅藍草染成的;黃色,是用密蒙花染成的;黑色,是用楓葉染成的;紫色,是用紫葉染成的'。蒸熟的五色糯米鈑香噴噴、亮晶晶,一聞到那股清甜的香味,總忍不住伸手抓起一團放到嘴裏。

三月三是登高看風景的日子。掃完墓,大人們就帶着我爬上墓地附近的小山坡,看看周圍的風景,可以看到高速公路,也可以看到附近大學的逐羊景區和游泳山泉銀泉山莊,還可隱約望見遠處的縣城,風光美極了。

三月三也是我們壯族唱山歌的節日。青年男女成羣結隊來到歌坡唱起情歌,穿着壯族節日盛裝的大伯大嬸們也聚集在這裏唱起了歌唱美好生活的山歌:“哎喲尼羅……你來看羅!左江兩岸好風光哩……”錄相播放到市裏的電視上,她們還得過市裏的獎狀呢!

我愛家鄉,我愛家鄉的三月三。

三月三的作文 11

三月三吃雞蛋是我們江南人民獨有的風俗。

在三月三這天不僅要吃地菜煮雞蛋,還要喝地菜煮雞蛋的水。那你一定會問三月三為什麼要吃地菜煮雞蛋,而且還要喝地菜和雞蛋煮過的水呢?那可就要從很小以前説起了。傳説,三月三是王母娘娘的生日。於是,王母娘娘就命令觀音普降聖水。人們就認為地菜吸收了聖水的靈氣。人們就把地菜當成個寶了。每到三月三就會去摘些地菜煮雞蛋。人們有一句諺語叫叫“農曆三月三,薺菜當靈丹。”所謂薺菜就是地菜的原名。人們認為地菜吸收了靈氣,而且地菜在醫學上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由於地菜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人們又把它稱為“菜中甘草”地菜味道甘甜,那味道就好比是甘蔗一樣。人們還有一句諺語叫做“春食地菜賽仙丹。”這是因為人們吃過薺菜之後,渾身都有勁兒。人們還認為吃完薺菜煮雞蛋之後連石頭都可以踩碎。

三月三就是這麼才流傳下來的,直到現在人們還流傳着三月三吃雞蛋的風俗。

三月三的作文 12

今天是農曆的三月三,可是個踏青的好日子。

這不,正説着我們就來到了平頂山的白龜山水庫。哇!來到這裏就好像到了大海邊,一望無際,天海相連。水庫周圍到處都是盛開的金燦燦的油菜花,粉紅的桃花更加吸引人的眼球!人們一邊觀賞清凌凌的水庫,一邊呼吸着帶有油菜花香的空氣,那---才叫作真正的享受。

水庫的'北側,有一片空曠的草坪,大家可以在上面放放風箏、打打羽毛球、還可以跳繩……人們的心情別提有多高興了。

這時微風吹拂,湖面便波光粼粼,像風兒的輕弓緩慢而有節奏地拉動着波濤的琴絃。真是美不可言!碧波透明的湖水,像一隻有感情的眼睛,閃動着含蓄而深邃的光芒。我真的希望不只是平頂山有這樣的美景,更希望鄭州以及其他城市都有該多好呀!或許是我還沒有發現的緣故吧!

想着想着,一隻小燕子從空中掠過,“唧”的一聲,把我的思緒又收回到了眼前,呀!那片粉紅色的是什麼呢?走進一看,原來是一片玉蘭,花兒開得正旺,紅的、白的、粉的,簡直成了花的海洋。我和姐姐不由自主地躺在柔軟的草地上一邊欣賞着花兒,一邊享受着春的樂趣。

我愛白龜山水庫,更愛這美麗的春天。

三月三的作文 13

壯族傳統歌節。又叫“三月三”、“歌圩節”、歌圩,狀語交“窩埠坡”、“雙龍洞”。

壯族人民每到“三月三”時,方圓數千裏的男女青年,都開開心心地穿上盛裝來參加,少則幾百人,多多則數千人或上萬人。頓時,人山人海,歌聲響亮,成了歌的世界。搭綵棚、擺歌台、拋綵球、則佳偶,別有風趣。

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成羣,尋找別村的青年,集體對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動先唱“遊覽歌,”觀察物色對手;遇有比較合適的對象,便唱“見面歌”和“邀請歌”;得到女方的答應;彼此互相瞭解之後,便唱“愛慕歌”“交情歌”;分別時則唱“送別歌”,歌詞即編即唱,比喻貼切,親切感人。男女青年經過對歌接觸之後,建立了一定的感情,相約下一次歌圩再會。

在歌圩上還有碰蛋的習俗:小夥子用手上的彩蛋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願意就把蛋握住不讓碰,如果有急就讓小夥子碰。蛋碰裂後兩人共吃彩蛋,這就播下了愛情的種子。

此外,還有搶花炮、演壯戲、耍雜技、舞彩龍、無綵鳳、武術表演、唱桂劇等,整個山鄉沉浸在節目的氣氛中。

三月三的作文 14

明天就是“三月三”。我們老家有個習俗,在這個日子裏,要約幾個好朋友野炊。可是明天我要去少年宮練跆拳道,所以奶奶決定把這個活動提前到今天。我很期待這個活動,因為可以和很久沒見面的小朋友玩,所以特別興奮,一大早就起牀了,催着媽媽出發去太湖沿途看到公路兩邊的油菜花開得真漂亮,金黃金黃的,象一片金色的海洋。

路旁還睡着些不知名的小草,綠黃相間,真美!我問媽媽:“是不是春天到了,花兒就會自然開放?”媽媽對我説:“是啊!花兒收到春姑娘的邀請函就來參加春天的'盛會了”媽媽還告訴我,這些油菜花謝了以後就會長出油菜籽,油菜籽經過壓榨就變成我們做菜吃的菜油了,我在想菜籽怎麼能變成香噴噴的菜油呢……

一陣春風吹到我的小臉上,我感到有點冷,媽媽讓我抱緊了,因為她要加足馬力直衝目的地。我心裏樂滋滋地,巴不得插上翅膀,好快點到太湖和小朋友玩。腦海裏已經浮現出小朋友相聚一堂的快樂場面了……

三月三的作文 15

三月三是畲族的傳統節日,每年畲族人民都要用畲族的方式隆重地慶祝。三月三那天,整個小城裝扮一新,到處張燈結綵,彩旗飄揚。打扮得最漂亮要數寬闊的廣場了,一排排整整齊齊的`椅子像一隊隊出列的士兵。舞台的裝飾更迷人,鋪上了紅紅的地毯,邊上都是畲族的各種器具,那五彩繽紛的燈光照在廣場上,整個廣場顯得更加豔麗了。

別開生面的中國畲鄉三月三文藝晚會開始了,五十六個民族歡聚在一起,廣場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文藝晚會的節目一個比一個精彩。活潑可愛的我和小朋友們表演了《在燦爛的陽光下》,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和歡呼聲,更惹人興奮的是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周.朱總司令.鄧小平.陳毅五位爺爺跟我們同台演出,那激動的場面令我終生難忘。

今年的三月三過得太有意思了,我愛中國畲鄉的三月三。

三月三的作文 16

今年,我第一次到鄉下我外婆家去過三月三,農曆三月三就是壯族傳統的節日。壯族人民做的五色糯米飯特出名,我就是早有耳聞的。一聽見五色糯米飯這個詞,我嘴都讒了。

到了我外婆家,我叫我外婆演示一次做糯米飯的程序給我看,我外婆笑了笑就答應了。開始,我外婆把楓葉放在臼中搗爛,曬乾浸入一定量的水中,我外婆還説,這楓葉一定要泡到明天才能繼續做。

第二天,我外婆把葉渣撈出來濾淨,然後取出黑色染料液體。黑色染料液體要放入鍋中用文水煮到五、六十度,再把糯米浸入其中。我外婆接着把黃梔子的果實提取,再將黃梔子搗碎成片後放入清水裏浸泡,就可以得到黃橙色的雜料液體。緊接着,我外婆又用同一品種而葉片形狀不同的紅藍草經水煮而成的紅色雜料液體和紫色雜料液體跟糯米浸泡。我外婆還告訴我説,這些植物葉片稍長的,顏色就稍深點,煮出來的.顏色較濃,泡出來的米即成紫色;葉片較圓的,顏色較淺,煮出來的顏色較淡,泡出來的米即成鮮紅。經我外婆這麼有一講,我才知道:原來一種植物還會有兩種顏色呢,真就是太神奇了!

我外婆説,用這些雜料浸泡過的糯米分別放在鍋裏蒸十幾分鍾,就能得出各種各樣的糯米飯。説着説着,我口水都流了,真想很快就能吃到五色糯米飯啊!

可就是當我外婆還沒有做好五色糯米飯時,鄰居的小夥伴已經來叫我去趕歌圩了。我聽了立刻欣喜若狂,因為這就是我第一次去趕歌圩呀。我和小夥伴邊走邊聊天起來,雖然他們説的壯語我一句也聽不懂,但就是從他們的眼神和笑容裏,我知道了壯族人民就是很熱情好客的,就連小孩也不例外。

不一會兒,大家來到了一個土坡上,只見一對對青年男女肩並着肩在土坡上對歌,周圍都圍滿了觀眾,真就是熱鬧非凡啊!他們唱的山歌咿咿呀呀的,我都聽不懂唱的就是什麼,但就是從那些叔叔阿姨臉上的表情來看,我猜想他們唱的應該就是喜慶的山歌。聽到他們的歌聲,我突然想起現在中央電視台正在播放的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裏所唱的歌,就有一些選手唱的也就是用民族語言唱的歌曲,主持人把它叫作“原生態唱法”,我想:這些叔叔阿姨們唱的調子大概也應該就是原生態唱法吧。

看着看着,我忽然想我外婆還在家給我做五色糯米飯呢,於就是我趕緊往家跑去。剛回到家門口,就聞到一股清香味從門縫裏鑽出來。我趕緊跑進家去,只見飯桌上擺滿了香噴噴的五色糯米飯,它們的顏色分別就是:紅、黃、黑、紫、白五種。我連忙盛了一碗糯米飯迫不及待地吃了起來,那五色糯米飯色澤鮮豔、五彩繽紛、晶瑩透亮,再加上它的滋潤柔軟、味道鮮美、純正平和、且有微甘、美味可口、沁人心脾,真就是令人回味無窮啊!

如今,已經過了一個多月,可就是每當想起我外婆做的五色糯米飯,那濃濃的親情和純純的友情便縈繞在我的腦海裏。

我愛美麗而迷人的家鄉,更愛家鄉勤勞熱情好客的壯族人民!

三月三的作文 17

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到。三月三是我們壯族人民傳統的盛大節日。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殺雞宰羊、蒸糯米飯、煮彩蛋。

三月三的早晨,天剛矇矇亮,媽媽就已經把蒸好的五色糯米飯倒進大圓盆裏,熱騰騰地活像一個鮮花競豔的花盤。我吃幾口糯米飯,就來到媽媽身邊,幫她選蛋煮蛋。媽媽説:“煮蛋的時候,火不要太旺,以免蛋在鍋裏開裂。等水開後,你在一旁用筷子將蛋上下翻一翻,好讓它們受到均勻的熱度,蛋在鍋裏就安然無恙。”媽媽説完就忙別的去。我照着媽媽説的.煮好蛋,並把這些蛋塗上七彩顏色,碼在竹籃裏就像一籃五顏六色的貝殼。

你可知道,碰蛋比賽是三月三孩子們的最大樂趣。我和妹妹揀幾個又尖又大的彩蛋,朝村口跑去,找夥伴們展開碰蛋大戰。

村裏的夥伴也紛紛來到村口。我們有的把蛋放在衣兜裏,走得慢慢的,生怕蛋在衣兜裏“打起架”來;有的把蛋放進毛線網袋裏,掛到胸前;有的兩手中各拿一個蛋,興沖沖地跑來。碰蛋開始,村口頓時熱鬧起來,夥伴們這一羣那一夥地圍在一起碰蛋比高低。“啪!”一個蛋被碰破,人羣裏爆發出一陣歡笑聲。

我和妹妹拿四個雞蛋、四個鴨蛋,和夥伴碰起來,結果三贏五輸,我們把碰破的蛋一個個剝開皮吃掉。夥伴們也在剝蛋,大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後用塗滿各種顏色的手抹着沾在嘴邊的蛋,笑。

我們回到家裏,只見媽媽正把一碗碗、一碟碟熱氣騰騰的魚、肉、菜擺滿一桌。這時,爸爸笑盈盈地拎來幾瓶好酒,同邀來的親戚好友開懷暢飲。一桌人高高興興地吃飯、喝酒,歡笑聲在屋裏迴盪着。

三月三的作文 18

三月三吃薺菜煮蛋,是我國的傳統風俗,每年的這一天都要吃煮雞蛋。

老師説,農曆三月三是天上王母娘娘的生日,王母娘娘的生日那天,就讓觀音娘娘往地上灑聖水,不過,聖水大多部分都灑在一種叫薺菜的菜上了,所以,每年的農曆三月三都要用這樣灑對聖水的薺菜來煮雞蛋。

我還聽過一些有關三月三吃薺菜煮蛋的諺語。“農曆三月三,薺菜當靈丹”和“春食藹菜賽仙丹”等。

我不知道別的國家三月三吃不吃薺菜煮蛋,但我知道我們三月三吃要吃薺菜煮蛋的。

我每年的農曆三月在都要吃三個以上的'薺菜煮雞蛋,因為我覺得薺菜蛋很好吃。我還要喝一些薺菜煮雞蛋的湯。

這就是三月三的故事。

三月三的作文 19

又是一年三月三,今天是傳統的三月三上巳節,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説法。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

相傳,三月三是皇帝的節日,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壽誕。在這一天有很多有很多習俗,最重要的活動是祭祀高禖,即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通過祭高禖、祓禊和會男女等活動,除災避邪,祈求生育。

在古代,三月三是個親水的節日。三月三這一天有春浴的習俗,這一習俗發源於周代水濱祓禊,魏晉以後,確定三月九年級為春禊,是祓除災禍,祈降吉福的節日,人們都會在水邊沐浴,形成“東流水上自潔濯”的情景。

上巳節還演化出一段“曲水流觴”的逸事。魏晉時,士大夫在祓禊的同時,還要舉行水濱宴會,談文作賦,飲酒取樂。飲酒時,要將酒杯置於流水之中,酒杯隨水流動,到誰的`面前,就要飲酒吟詩。這個活動,在著名書法家、文學家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中被記為“曲水流觴”。曲水流觴的活動還遠傳到日本,形成日本的曲水宴與洗塵禮儀。

三月三的作文 20

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總有許許多多有趣的風俗,比如端午節的賽龍舟,中秋賞月等。但是我最喜歡的莫過於三月三的趕廟會。

三月九年級,我們早早的吃了早飯,蹦蹦跳跳地來到趕廟會的現場,我和弟弟妹妹早已抑制不住內心的期待與激動。雖然我們早早就到了,可現場依舊人山人海,奶奶帶着我們擠進人流中,去落山廟拜佛。奶奶稱這座廟為“落山廟”,奶奶説,拜佛可以保佑我們身體健康,學業有成呢!拜完後,還沒等奶奶站起來,我就和弟弟妹妹一溜煙地跑進人羣中。

我們剛進入人羣,就看到了許多好吃的好玩的.,有賣葫蘆畫的,賣糖人的,套沙包,蹦極,釣魚,還有雜耍,可好玩了。我最喜歡就是“吃糖人”,只要一看見賣糖人的就停下來纏着奶奶去買,直到吃膩了才肯罷休。奶奶又給了我一些零用錢,我買了些街邊小吃和一些玩意兒,真是太有趣了。

到了晚上,奶奶拉着我們去戲台處聽豫劇。我們剛到,表演就開始了,只見三個人來到台上,唱着戲,鼓聲鑼聲響個不停,場面真熱鬧。雖然我聽不懂他們在唱什麼,但是奶奶非常喜歡聽豫劇。奶奶還告訴了我豫劇的由來——豫劇發源於河南開封,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豫劇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不斷繼承、改革和創新發展起來的。建國後因河南簡“豫”,故稱豫劇。

表演結束後,人們戀戀不捨地散開了,我們也和奶奶一起回家了,但趕廟會的歡樂在我的腦海中久久回味着……

三月三的作文 21

“三月三”是壯族人民的傳統節日。為了慶祝這一個節日,我校決定舉行“三月三”美食文化進校園活動。

活動當天,熱鬧非凡。一走進校園,便見到同學們個個臉上洋溢着笑容。

我提着準備好的水果,顧不上吃早餐,就徑直走向教室。一進教室,我驚呆了,天哪!這哪是教室呢!簡直就是水果市場,課桌上已經擺滿了同學們帶來的各種水果,有西瓜、火龍果、葡萄……

看到同學們有的已經動手做水果拼盤,我立刻加入到他們的隊伍中。我來到我們之前組合好的`小組,分好工,洗水果、切水果、拼盤。不一會,我們組就拼好了一盤水果,西瓜當皇冠,香蕉當頭發,葡萄當眼睛,一盤名為“女王駕到”的水果拼盤就做好了。正當我品嚐飲料欣賞我們的作品的時候,突然聽到廣播裏傳來通知:“請同學們拿你們的作品到操場擺好……”

我環顧四周,哇!我們班的糯米拼盤真是令人驚歎,不知什麼時候,我們班的幾位家長就在三個簸箕上擺出了不同的圖案。最大的一個糯米拼盤用黃、紅、藍、紫、黑五色糯米飯擺成“花瓣”,再用聖女果鑲邊,“花蕊”用臘腸圍成圓形,中間擺上半個挖空的“香瓜碗”,裏面裝着已炒好的芝麻,偌大的簸箕被裝得滿滿的,稱得上是“巨無霸”了!另外兩個拼盤也是各有千秋,看着直叫人流口水!

我們小心翼翼地把美食拿到操場上展示,此時的操場已是人聲鼎沸。老師、家長、同學來回觀賞各班的美食。我也迫不及待地跟着去。哇!本以為我們班的最出色,沒想到別班的也不賴,特別是四年級,糯米拼盤做得好像蛋糕一樣,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呀!

當老師宣佈可以品嚐美食的時候,我們立刻“大開殺戒”,把展桌上的美食給“一網打盡”。

吃着,笑着,快樂的“三月三”,別樣的“三月三”,期待明年更精彩!

三月三的作文 22

“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牽引着我的思念與夢幻……”不遠處傳來一陣悦耳的歌聲,我不禁一陣恍惚。啊!原來三月三到了,臉上不禁露出了絲絲笑意。三月三是廣西壯族的傳統節日,被壯族人們稱為“窩阜坡”或“窩坡”,意思為“到垌外,田間去唱歌”。同時,它也是紀念劉三姐的“歌仙會”,在那天我們都會去祭拜祖先,叫做“拜山”。

每年三月三,家鄉的大河旁總是熱熱鬧鬧的,老老少少都會穿上傳統的壯族服飾,就連我這一個小孩子也不免遭受媽媽的“威逼利誘”,被迫穿上了縮小版的壯衣,本以為出門會被小夥伴們嘲笑,可看到她們與我一樣的裝扮,也就釋然了。“小姑姑,我們到老樹下吧!那裏好多人啊,還有與我們穿得一樣的小朋友,我們去看看吧!”鸞月拉着我的衣襬,水靈靈的眼睛眨呀眨的`,我無奈點了點頭。我們大步向河邊進發,來到河邊的老樹旁,我不禁定了定神,樹下的確熱鬧非凡。長鬚飄飄的壯族老者坐在樹下,每人手上都抱着一個馬骨胡,默契地開始拉了起來,一個個動聽的音符在樹下飄蕩,飄進了我們的耳朵裏,陶醉了我們的心靈。我閉上眼睛細細品味,琴音時而波濤壯闊,時而綿延動聽,抑揚頓挫,我彷彿置身在雄偉壯闊的大瀑布前,又像在涓涓小河上前行。它,把我帶進了一個神奇的世界——音樂世界,它給我的心靈帶來了不可言説的震撼!

“小姑姑!小姑姑!老爺爺們拉得好好啊,我也想學!不過我更想學那個!”鸞月用小手興奮地指了指不遠處。“啪啪啪啪……”我順着她的小手望去,一羣男男女女拿着一根根扁擔,剛剛那是互相擊打發出的聲音?“打架了這是!”我不禁低聲驚叫。“亂講!”我的頭被拍了一下,我惱怒回過頭,只見哥哥説:“這是打扁擔好嗎?我們的習俗!連這都不知道!”我竟無言以對。“走!與哥學學去!”我與哥哥一人拿一條扁擔,學着他們像模像樣地打了起來,越打越起勁,越打越上癮。在這期間我還故意用扁擔拍了哥哥幾下呢,看着他疼得哇哇叫的樣子,我心裏偷樂呢!噓……小聲點,不要讓他聽到哦!

“小姑姑!快看!”又怎麼了,我轉過頭一看。只見大河上正飄着一葉葉小舟,每葉小舟上都有一對男女,他們與着河水聲,用着獨特的嗓音,婉轉地唱出最質樸無華的山歌,他們手牽手,臉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姑娘們嬌俏一笑,把手上的繡球給了心儀小夥子,周圍迸發出熱烈的掌聲。“恭喜啦!”“哈哈,又有一段姻緣咯!”……各種祝福的聲音傳來。我想,他們一定會幸福的。

“小姑姑,時間不早了,嬸嬸讓我們到山上採集楓葉、黃飯草做五色糯米,然後還要去祭祖呢!我們快走吧!”我點點頭,拉着她向山上跑去。“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牽引着我的思念與夢幻……”三月三,這是個好玩又意義重大的節日!壯族,一個質樸無華、能歌善舞、勤勞善良的古老民族。壯鄉,一個美麗、文化悠久的地方!

三月三的作文 23

今年,我第一次到鄉下外婆家去過三月三,農曆三月三是壯族傳統的節日。壯族人民做的五色糯米飯特出名,我是早有耳聞的。一聽見五色糯米飯這一個詞,我嘴都讒了。

到了外婆家,我叫外婆演示一次做糯米飯的程序給我看,外婆笑了笑就答應了。開始,外婆把楓葉放在臼中搗爛,曬乾浸入一定量的水中,外婆還説,這楓葉一定要泡到明天才能夠繼續做。第二天,外婆把葉渣撈出來濾淨,然後取出黑色染料液體。黑色染料液體要放入鍋中用文水煮到五、六十度,再把糯米浸入其中。外婆接着把黃梔子的果實提取,再將黃梔子搗碎成片後放入清水裏浸泡,就可以得到黃橙色的雜料液體。緊接着,外婆又用同一品種而葉片形狀不同的紅藍草經水煮而成的紅色雜料液體與紫色雜料液體跟糯米浸泡。外婆還告訴我説,這些植物葉片稍長的.,顏色就稍深點,煮出來的顏色較濃,泡出來的米即成紫色;葉片較圓的,顏色較淺,煮出來的顏色較淡,泡出來的米即成鮮紅。經外婆這麼有一講,我才知道:原來一種植物還會有兩種顏色呢,真是太神奇了!

外婆説,用這些雜料浸泡過的糯米分別放在鍋裏蒸十幾分鍾,就能得出各種各樣的糯米飯。説着説着,我口水都流了,真想很快就能吃到五色糯米飯啊!

可是當外婆還沒有做好五色糯米飯的時候,鄰居的小夥伴已經來叫我去趕歌圩了。我聽了立刻欣喜若狂,因為這是我可是第一次去趕歌圩呀。我與小夥伴邊走邊聊天起來,雖然他們説的壯語我一句也聽不懂,但從他們的眼神與笑容裏,我知道了壯族人民是十分熱情好客的,就連小孩子也不例外。

不一會兒,我們來到了一個土坡上,只見一對對青年男女肩並着肩在土坡上對歌,周圍都圍滿了觀眾,真是熱鬧非凡啊!他們唱的山歌咿咿呀呀的,我聽不懂唱的是什麼,但從那些叔叔阿姨臉上的表情來看,我猜想他們唱的應該是喜慶的山歌。聽到他們的歌聲,我突然想起現在中央電視台正在播放的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裏所唱的歌,就有些選手唱的也是用民族語言唱的歌曲,主持人把它叫作“原生態唱法”,我想:這些叔叔阿姨們唱的調子大概也應該是原生態唱法吧。

看着看着,我忽然想外婆還在家給我做五色糯米飯呢,於是我趕緊往家跑去。剛回到家門口,就聞到一股清香味從門縫裏鑽出來。我趕緊跑進家去,只見飯桌上擺滿了香噴噴的五色糯米飯,它們的顏色分別是:紅、黃、黑、紫、白五種。我連忙盛了一碗糯米飯迫不及待地吃了起來,那五色糯米飯色澤鮮豔、五彩繽紛、晶瑩透亮,再加上它的滋潤柔軟、味道鮮美、純正平和、且有微甘、美味可口、沁人心脾,真是令人回味無窮啊!

三月三的作文 24

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這是二十五年前流行的由蘇紅演唱一首校園歌曲,它曾編織了多少粉紅色的童年夢,喚醒了多少人對童年的追憶。

今年又逢三月三,天上早已沒有了風箏,不知怎的現在的孩子竟然連飛的夢想都沒有了,也許是醉心於網絡,抑或還要補課,總之我為孩子們感到悲哀。可悲的童年,沒有選擇玩的自由,或許早戀比放風箏更富於刺激性。

昨天有七八年沒見面的表弟一家人回來了,真的好驚喜,身在市府工作的'表弟穩健多了,由於各自工作的性質與環境不一樣,我們儘量避開談工作,於是更多的話題就是節日與童年。談到人們越來越重視清明掃墓,國家又把它定為法定假日,表弟説:對故去的人的追憶,這是人之常情。但人們更應着眼於對活着的長輩的關懷,人沒了在忙於憑弔,其實對故去的人已沒多大的意義”這時我不由想起《非誠勿擾2》中的李香山的人生告別會,雖然有悖於現實,但他終究詮釋了一些人生哲理,更加理性。

席間,父親拿出了收藏已有近十五年的老酒,父親不善飲酒,但看着我們哥幾個豪飲,臉上總是洋溢着微笑,我知道這正是老人的幸福,他喜歡熱鬧,也願意聽我們哥幾個的侃侃而談。

酒喝到酣處話自然就多了起來,説的較多的是童年的往事,説到玩耍、説到淘氣時。我感慨的對錶弟和弟弟説:“小時候我給你倆當了多年的領導,險些帶壞了你倆,還誤了學業。”表弟説:“其實那時候大多數的人的童年都是這麼過的。不淘氣的肯定也是有點問題,在我的記憶中童年的時光是最難忘的,也是最純真的”。其實我又何嘗不是那。

表弟一家要返城了,握手惜別時只感到彼此的手都好用力。

今年的三月三天上依然沒有風箏,

但我的心卻飛得好高好高。

往年的三月多風沙多陰霾,

今年卻多豔陽麗日,就像此時我的心情!

三月三的作文 25

充滿奇風異彩的壯族節慶,多數是以村寨或家庭為中心的。説到交際最廣泛、規模跨州過縣、可以把所有人都牽動起來的節慶,莫過於三月三的歌墟了。

壯族人的能歌善舞是舉世聞名的,他們以歌來講述事情、表露情感、渲泄情緒,自古以來就有以歌會友、賽歌選賢能、以歌傳情擇偶、賽歌擇婿等風俗,逐漸形成了“歌墟”這種以歌為主的節日盛會。

每到農曆三月九年級,壯鄉處處成了歌的海洋。盛裝打扮的人們向“歌墟”湧去,他們帶着節前已做好的五色糯米飯和彩蛋,先去祭祀歌仙劉三姐的神象,祈求她賜予歌才。劉三姐是壯族人心目中美與愛、智慧與才能的化身,據説“歌墟”便是為紀念劉三姐而起的。

人們敬過劉三姐後,即爭相亮七歌喉相對唱,歌聲此起彼落。打擂台式的對歌是最有趣的,應對雙方或單對單、或組對組,歌詞往往都是脱口而出,即興“爆肚”,以難倒對方為勝,當然大不乏戲謔詼諧之詞,逗得聽眾鬨堂大笑。

節日期間,不但有歡歌笑語,還有搶花炮,耍雜技、舞龍舞鳳、演壯戲等各種文娛活動;而最終碩果累累的,卻是造就了雙雙對對的美好姻緣。

實際上,壯族男女青年把三月三視為他(她)們的“情人節”,誰不想抓住這每年一度最好的交際機會,覓得意中人呢?這時,傳情擇偶的'對歌便在歌墟的一角展開。通常先是男青年唱“遊覽歌”觀察特色對手,遇到合適的對象,就唱起見面歌、邀請歌,女方假如有意,便以歌聲迴應,彼此有了傾慕之心,就唱愛慕歌。若姑娘覺得男青年的人才、歌才都合意,就會悄悄將自己精心繡制的繡球贈給意中人。

繡球是用十二塊花瓣結成的一個圓球,每瓣代表一個月份,它是壯族人的傳情信物。有的專訪,歌墟場上還會搭起綵棚讓男女青年互拋繡球,那場面既歡樂又讓人感到情意綿綿,煞是動人。隆重的歌墟往往要一連狂歡幾天。而近年來,壯族歌節更發展成為“廣西國際民歌藝術節”,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民歌好手也雲集而來,自然,活動內容也更加豐富多彩了。

三月三的作文 26

我的家鄉在南寧市郊武鳴縣,那是一個以壯族居多、民風古樸的民族。每年的三月三日,壯族男女老少都要帶着糯米、糕餅、粽子和山蘭米酒,從四面八方趕來娘母洞前紀念祖先,以對歌和舞蹈祈求本民族繁衍幸福。壯族勞動人民都以各種方式來紀念這個吉祥盛日。三月三也就自然成了壯家的盛大節日。

今年的“三月三”歌圩安排在武鳴縣城東大草坪舉行。我們全家一大早就從南寧出發了。真沒想到,沿着武鳴縣興武大道,一直往武鳴縣委的方向已經人山人海。場面可真熱鬧。迎面走來的全是參加歌圩活動的人,我們隨着擁擠人流往前移動。突然,不知從哪裏傳來一陣陣悦耳的歌聲。我環顧四周,才發現大草坪周圍的樹蔭下,已經站滿了一幫幫男女青年歌手。女青年一手拿着繡球,一手打着花傘;男青年三五成羣的站在一旁,時而竊竊私語,時而高聲對唱。男女青年一唱一答,歌聲婉轉動聽,博得觀眾陣陣的喝彩聲。媽媽告訴我,如果在對歌中哪位女青年,看中其中一位男青年,就把繡球拋給他。繡球一旦拋出,就代表着女青年已經把自己的終身大事託付給男青年了。

“喲,喂,咦……”嘹亮的山歌;“咚咚,咚咚,咚咚……”厚重的鼓點;“啪啪,啪啪,啪啪……”清脆的竹槓聲匯成一片,太熱鬧了。“嘭嘭、啪啪,啪啪、嘭嘭……”鼓點合着竹槓敲擊的聲音一響起來。我迫不及待地拉着媽媽和爸爸趕過去。在武鳴縣城東60米大道上,竹槓陣一路擺開,千餘名身着五顏六色民族服飾的.男男女女,隨着音樂聲跳起了竹竿舞,哇塞!人竹槓陣,太壯觀!我和媽媽情不自禁加入到歡樂的人羣中跳了起來。爸爸立刻掏出照相機拍下了這一盛況。

接着我們還觀賞了場面緊張激烈的搶花炮比賽。只見紅色的花炮還未落地,數十名男子衝上前去,搶奪花炮。很快,花炮落地處隊員們疊起了“羅漢陣”。裁判只好吹哨把隊員們分開來。在密密麻麻的人羣中,花炮究竟落在了誰手裏?比賽緊張有趣的進行着……

三月三的作文 27

下午第一節課,空氣裏一片死寂。一切偏安安靜靜的',只偶爾聽見幾絲風聲。忽然,清脆的響聲打破了這片寧靜。聽!仔細聽——那節奏,整齊明快;那旋律,高低變換;那格調,蓬髮向上;那笑聲,快樂悦耳。你們知道這聲音是從哪兒傳來的嗎?告訴你們吧!這就是從我們的音樂教室傳來的!我們正在跳竹竿舞哩!

跳竹竿舞,顧名思義啦!跳竹竿的人要機智靈活,隨着音樂開開合合的`節奏跳,不被夾到算成功!音樂老師先給我們做了一下示範,只見她如小燕子一樣,輕巧地“飛”了過去。我們被老師的舞藝所震驚了,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老師示範完畢後,叫我們來試試。同學們的姿勢可謂五花八門,有的是被老師“趕鴨子上架”才跳的;有的使用“張牙舞爪”式,跳到了竹竿上就跑;有的使用“活蹦亂跳”式在竹竿上亂跳了起來,就像跳起了“迪斯科”。你再看那位同學急急忙忙上去,不料,一不小心,腳下一滑,整個人栽在了竹竿上。哦!肯定使用的是“泰山壓頂”式了吧!

快要輪到我了,我緊緊抓着陳可的手,心裏像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我心想:真是恐怖!怎麼跳過去呢?萬一像上一個同學,來一個“四腳朝天“怎麼辦?正當我猶豫不決時,陳可拉着我的手,已經跳了出去!我被陳可這一舉動拉得東倒西歪,像一個喝醉酒的醉漢一樣。好不容易走出“魔陣”,我真是很投自己了!怎麼在那時猶豫不決呢?這時,老師好似看透了我們的心思,又叫了我們一個口決:一二,合合跳,開開停。聽了老師的“祕方”,我一下子也神了!也像一隻小燕子一樣,輕盈的跳了過去。“一次,兩次,三次。”我輕輕的數着。每跳過一次,我心裏就樂開了花。

喜笑顏開的,是我們的表情;興高采烈的,是我們的心情。

跳吧!跳吧!跳吧!盡情的跳吧!跳出生命的蓬勃生機,跳出民族的精神風采!

三月三的作文 28

壯族傳統節日“三月三歌節”,又稱三月歌圩。廣西素有“歌海”之稱,壯族每年有定期的民歌集會,其中以農曆三月九年級極為隆重。

這一天,家家户户都會製作五色糯飯,染紅彩蛋,歡度節日,有的會持續二三天。各地歌節有特定的聚會場地。一般為峒場坡地。有的以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參加者以未婚男女青年為主,老人小孩只是來遊樂助興。在歌圩場四周,攤販雲集啊!較大的歌圩,方圓幾十裏成千上萬的男女老少都前來參加,人山人海,歌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

著名的歌圩有巴馬的盤陽河畔、都安的棉山、田陽的喬業、田東的.仰巖、宜山的下澗、柳州的魚峯山等。人們到歌圩場上賽歌、賞歌;男女青年對歌,情投意合的便互贈信物,以為定情。此外,還有拋繡球、碰彩蛋、演壯戲等娛樂活動。拋繡球可也有講究啊!繡球為圓形,繡球有花鳥,裏面裝木棉花或豆、米之類農作物,四角都有彩色布帶,供手握拋擲。男女分成兩對,雙方人數相等。男女雙方相距一定距離,各列一方,每方有一個人即領隊,在中間樹一高竿,作為拋球的高度標準。

拋球時首先由女方領隊手拿繡球,唱完一首山歌將球拋出去,男方如能接住算男方勝利,否則女方勝。誰勝誰將對方踢出一人,然後由勝方發球。每發一次球,均必先唱山歌,如此輪流直至一方“全軍覆沒”。

這時,勝方追逐負方、搶取對方頭巾、手帕,互相追逐嘻戲,盡興方散。姑娘若看中一男青年,便將繡球有意拋去,男方接過繡球,若也有情意,即系禮物於繡球上投報之。

歌節不僅是民族文化的盛會,更是民族經濟交流的盛會。為弘揚民族文化,1984年自治區政府組織了“三月三”歌節活動,全廣西各地歌手雲集南寧,全國各兄弟民族和港澳同胞、外國友人也前來觀光。1985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便把“三月三”定為文化藝術節。

三月三的作文 29

美麗富饒的壯鄉,素有歌海的美譽。尤其是盛大的三月三,方圓數十里的男女青年,都興高彩烈地穿上節日盛裝趕來參加,少有幾百人,多達數千人或上萬人。

頓時人山人海,歌聲嘹亮,成了歌的海洋。三月三是壯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對歌又是三月三的`一項主要活動,因此又稱“歌圩”或“歌節”。歌圩,是壯族民間傳統文化活動的,也是男女青年進行社交的場所。在壯語中被稱作“窩墩”、“窩巖”,意為“出野外玩耍”。由於這種活動相互酬唱,彼此對歌,所以古代人之為“墩圩”。壯族歌圩,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中有着許多動人的傳説。其中比較流行的是“賽歌擇婿”的故事。

傳説在以前,有位壯族老歌手的閨女長的十分美麗,又很會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選一位歌才出眾的青年為婿。各地青年歌手紛紛趕來,賽歌求婚,從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賽歌集會。不過,據古代文獻的記載,歌圩早在宋代就已經流行。南宋周去非的《嶺外代答》載,壯人“迭相歌和,含情悽婉,……皆臨機自撰,不肯蹈襲,其間乃有絕佳者。”這裏所説的就是男女青年聚會的歌圩。到了明代歌圩又有了發展,並定期在固定地點舉行。壯族歌圩有大有小,各地不一。不過,農曆三月三最為隆重。搭綵棚、擺歌台、拋綵球、擇佳偶,別有風情。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或羣,尋找別村的青年,集體對唱山歌。

通常由男青年主動先唱“遊覽歌”,觀察物色對手;遇有比較合適的對象,便唱“見面歌”和“邀請歌”;得到女方答應,就唱“詢問歌”;彼此互相瞭解,便唱“愛慕歌”、“交情歌”;分別時則唱“送別歌”,歌詞隨編隨唱,比喻貼切,親切感人,青年男女經過對歌后接觸,建立一定感情,相約下次歌圩再會。歌圩上,除對歌外,還舉行豐富多彩的遊戲活動。有精采的拋繡球,有趣的碰紅蛋,熱鬧的放花炮,以及演出羣眾喜聞樂見的壯戲等。

三月三的作文 30

“三月三”是壯族人民傳統節日。為了慶祝這一個節日,我校決定舉行“三月三”美食文化進校園活動。

活動當天,熱鬧非凡。一走進校園,便見到同學們個個臉上洋溢着笑容。

我提着準備好的水果,顧不上吃早餐,徑直地走向教室。一進教室,我驚呆了,天哪!這哪是教室呢!簡直就是水果市場,課桌上已經擺滿了同學們帶來的各種水果,有西瓜、火龍果、葡萄……

看到同學們有的已經動手做水果拼盤,我立刻加入到他們的隊伍中。我來到我們之前組合好的小組,分好工,洗水果、切水果、拼盤。不一會,我們組就拼好了一盤水果,西瓜當皇冠,香蕉當頭發,葡萄當眼睛,一盤名為“女王駕到”的水果拼盤就做好了。正當我品嚐飲料欣賞我們的作品之時,突然聽到廣播裏傳來通知:“請同學們拿你們的作品到操場擺好……”

我環顧四周,哇!我們班的糯米拼盤真是令人驚歎,不知什麼時候,我們班的幾位家長就在三個簸箕上擺出了不同的圖案。最大的一個糯米拼盤用黃、紅、藍、紫、黑五色糯米飯擺成“花瓣”,再用聖女果鑲邊,“花蕊”用臘腸圍成圓形,中間擺上半個挖空的“香瓜碗”,裏面裝着已炒好的芝麻,偌大的簸箕被裝得滿滿的,稱得上是“巨無霸”了!另外兩個拼盤也是各有千秋,看着直叫人流口水!

我們小心翼翼地把美食拿到操場上展示,此時的'操場已是人聲鼎沸。老師、家長、同學來回觀賞各班的美食。我也迫不及待地跟着去。哇!本以為我們班的最出色,沒想到別班的也不賴,特別是四年級,糯米拼盤做得好像蛋糕一樣,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呀!

當老師宣佈可以品嚐美食的時候,我們立刻“大開殺戒”,把展桌上的美食給“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