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技能 > 其它技能

中秋吃月餅的習俗從何時開始

隨着時代的發展,包括中秋節在內的諸多民族傳統節日正被人們淡化,原有的文化內涵逐漸消失,以至不少人慨歎:“月餅的品種越來越豐富,包裝越來越精美,但中秋節的內涵卻越來越少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究竟從何開始?又有着怎樣的寓意呢?

中秋吃月餅的習俗從何時開始

  中國人的中秋情節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 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廣為傳誦。在 我國所有傳統節日中,中秋節有着特殊的韻味,“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的“佳節”就特指中秋。李白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把月亮寫得如老友般可親。蘇軾 的《水調歌頭》中一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成為千古絕唱,令“餘詞盡廢”。

  “中秋節吃月餅的由來”

1.追溯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據説源自唐太宗李世民為征討北方突厥,令手下大將李靖親自率部出征,轉戰邊塞,屢建奇功,八月十五這天凱旋。當時有個到長安通商的吐蕃人特地向皇上獻圓餅祝捷。唐太宗大喜,指着懸掛在天空的明月説道:“應將胡餅邀蟾蜍(即月亮)。”隨後將圓餅分給了文武百官。從此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流傳了下來。

2.而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我國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此乃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後來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名曰“胡餅”。月餅的製作從唐代以後越來越考究,民間有了從事生產的餅師,京城長安也開始出現糕餅鋪。宋代著名文學家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到了明代,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把嫦娥奔月的故事作為食品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使月餅成為更受人青睞的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清代製作月餅的工藝又有了較大提高,品種也不斷增加。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看來當時的月餅和現在已頗為相似了。

3.另據傳説,清朝乾隆皇帝登基以後,為了尋找親生父母,曾六下江南。一次,他巡遊杭州,找到了自己的親生母親,此時正值中秋,乾隆的`母親看見了兒子非常高興,親手做了圓圓的甜餅給乾隆吃。乾隆一邊賞月,一邊品嚐母親做的甜餅,連聲稱讚:“好餅好餅,中秋良宵,中秋良宵也。”從此中秋賞月、吃月餅成了親人團圓的象徵。

  拯救團圓日

中秋節是一個極具濃情雅趣的節日,民俗極為豐富,其最核心的文化內涵是祝願家庭團圓幸福和社會和諧進步。在這個意義上説,過節不僅僅是娛樂、好玩,還是在重 温優秀文化傳統基礎上的自我內在提升。有專家認為:“傳統節日的迴歸更需要人們內心的平靜,需要整個社會氛圍的改變,這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但並不代表 沒有希望。”

傳統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某種意義上,它是一個民族身份的象徵。全球化浪潮裹挾着大量的文化產品和價值理念衝擊着我們的民族文化,許多文化價 值觀念在交流、交融、交鋒中尋求共識。然而,文化的普遍認同需要時日。傳統節日藴含的價值理念和取向是保持民族文化自信和自覺的核心要素,要想在現代化浪 潮 中保持文化的民族性和強勢地位,充分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十分必要。

標籤:月餅 中秋 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