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技能 > 形象設計

淺談關於電視音效和主持人形象設計

電視的本質是視覺的“畫”和聽覺的“聲”有機結合的形象傳播。“畫”和“聲”是視聽藝術的兩條腿、兩個側面、兩個組成部分。它們共同承擔着傳播功能。從總體上來説,它們是相互配合的夥伴關係,兩者各顯神通,缺一不可,輕一不可。電視中的聲音包括語言(包含解説)、音樂和音響。聲音的作用與地位在電視創作中是不容忽視的,我們要在創造“最豐富最複雜的視覺形象世界”的同時,創造“最豐富最複雜的聲音世界”。

淺談關於電視音效和主持人形象設計

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有些電視工作者往往重視了對畫面的處理,而忽視了聲音的效果,或者只注重運用聲音中的語言和音樂,而忽略了音響這一重要因素。有的甚至在從事了多年電視節目製作工作後,竟然還不能正確認識什麼是音響,音響和音樂有什麼區別,他們往往把音響和音樂混為一談。出現這種情況,我想,也許是由於音響的基本作用和美學功能還沒有被人們所熟知。在這裏,我謹結合自己在日常工作中所接觸到的,對經濟節目中音響的運用,談一點粗淺的看法。

音響在經濟節目中的運用,與在其它電視作品的運用並無本質的區別。從理論上講,聲音是物質的一種屬性,是客觀的。能夠被人“聽”到的音響指的是每秒鐘振動頻率為16-20000次的音波,而當這種音響被人所“聽”到,在人的大腦顳葉聽覺區形成的知覺後,這種知覺卻又是主觀的印象。因此,可以説音響是物質世界所固有的,而它又是隨着人及人類社會的不斷髮展變化而變化的,人類社會每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在其自身的視聽世界中,都會增加不同的內容。譬如,在原始社會,在人類的語言與音樂尚未完善的時候,自然界的音響佔據了人類聽覺世界的很大比重。無論捕食與勞作,音響成為人們表達感情傳遞信息的重要工具。因此,自然的聲音可以説是這個時期音響的鮮明標誌。再譬如,當人類社會邁進工業化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與工作效益都在不斷提高,而這個時代的時代標誌則應該是飛轉的馬達與機器的轟鳴聲。在我們今天的電視創作,音響自然更是不可缺少的。在當今經濟社會中,經濟活動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所佔的比重是越來越大,經濟活動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這對於反映社會經濟生活的經濟節目來説,可以説正是大顯身手的好時候。當然,隨着題材的越來越多,音響素材的範圍也越來越廣,所以在經濟節目製作中,就要注意處理好音響與音樂、語言(包括解説詞)的關係。

在經濟節目中,構成“聲”的諸多因素,主要可分為三大部分:音響、音樂和語言(包括解説詞)。其中,音響是指影視藝術中除對話、音樂之外所有聲音的統稱。而音響、音樂和語言(包括解説詞)三者雖然內涵不盡相同,但它們的外延又往往互相交叉、互相滲透,如秋蟲的悲鳴與林鳥的歡叫往往都具有音樂的旋律,而在商場或者聚會現場拍攝的專題片中,背景紛紛雜雜的人聲本應屬於語言的範疇,但是因為含義模糊,且並非表現主題所必需,所以也就具有了音響的功能,而且這樣的音響的運用往往能帶給人很強的現場感與身臨其境的感覺,所以音樂、語言與音響是互有區別又可互相轉換的,這不僅僅取決於節目製作者的藝術加工,也與觀眾的感知能力與理解程度有關。

總之,聲音的三個因素在電視創作中是各司其職,但又相輔相成的,它們同視覺因素結合成有機的統一體,產生了豐富多彩的藝術效果。

音響的內容往往是複雜多變的,而它在電視節目中的應用也是多種多樣的。在一般的節目中往往更注重音響的象徵、比喻、誇張等渲染感情的特點。而經濟節目的經濟性又使其具有了更鮮明的特點,這一般表現在音響運用的頻率,節奏時間的長短,以及感情色彩的選擇等方面。如今的經濟節目可以説與社會經濟生活越來越近,與老百姓也是越來越近。過去,經濟節目給人的印象只是會議報道或數字播報之類的。而今天,電視可以説已經全面介入到社會經濟生活中。當你看着那學本深奧的經濟學理論,在電視屏幕上,演譯成一個個就發生在身邊的故事;當你看着節目中的主人公在經濟大潮中感受與自己或相同或不同的經歷,當你看着來自社會的方方面面的經濟信息如潮水般的湧來你才會深切的體會到經濟大潮就在眼前,競爭就在眼前!

於是,在這樣的基調中,經濟節目中的音響也就先天的具有一種快節奏、高頻率的特色。在感情色彩上,也總是給人一種積極向上,躍躍欲試的感覺。例如在《走進秋天的故事》中,在介紹下崗女工莊媽媽開辦的莊媽媽淨菜社時,就多次運用了加工過程中切菜的聲音,那快節奏的“鏘鏘”聲既讓人感到她們工作的艱辛,又讓人體會到她們自強下息的精神。所以説,音響效果在電視節目製作中的地位絕不低於語言和音樂,音響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強烈的表現力。下面,我們就結合音響在經濟節目中的運用談一下音響的基本作用。

首先,音響可以渲染、烘托環境氣氛,刻劃、描寫人物心理,它使電視節目(包括經濟節目)具有了不可忽視的真實感和親切感。生活本身是有聲、有色、有形的。畫面能再現現實生活的形與色,是連續的,聲音則是現實生活的聲的體現,是片斷的。當畫和聲有機協調,巧妙配合的時候就產生了立體的、連續的、完整藝術的效果,給觀眾一種真實的立體感受,使人們得到一種身臨其境的藝術感受。

我們説電視之所以擁有一個寵大的收視羣體,主要源於它作為一種雙線傳播的媒介,它所傳播的信息更接近於真實,而音響效果無可置疑的逼真性在其中也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經濟節目中,無論是對經濟人物的採訪還是對經濟事件的報道,都離不開人物與事件所處的環境,他們的真實源於環境的真實,而音響恰恰就是再現真實環境的重要因素。例如,在《養犬女工─李玉俊》一片中,開場畫面是一個遠景在緩慢的橫搖中,一片磚瓦房屋出現在觀眾面前,如果僅限於此,給人的印象也只是實物,缺乏生活氣息和立體空間感。不過,作者藉助畫面又恰到好處地運用了音響效果,隨着畫面的由遠及近,犬吠聲也由弱而強,給人一種羣犬爭吠的感覺。於是,一個農村家犬養殖場活生生地出現在大家的面前。在此處,作者雖不着一詞,但透過羣犬此起彼伏的叫聲,令觀眾潛意識中,對養殖的紅火與興旺有了初步的認識,為下文塑造養犬人李玉俊這個成功者的形象的出現,埋好伏筆。

當然,在電視藝術中,畫面對於提示環境背景,可以説是最佔優勢,但單純地以畫面和音樂比較往往表現的單調、呆板。如果能恰當的將音樂改為音響,那麼一個真實的藝術環境就會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並且能給予觀眾超出畫面之外的外延空間。同時,通過音響的不同混響,還可以表現出立體空間的質感和密度,並且通過畫面中的人和物在不同的空間中的運動,以及不斷變化的音響,表現出聲源與觀眾的距離,暗示出人或物在熒屏空間裏的運動方向,體現出聲音的景別和層次。例如,97年,記者隨車赴河北辛集採訪。

在河北辛集光羊真皮製衣有限公司,參觀了一套完整的皮衣加工、生產的過程,由羊皮的鞣製、上色、噴光到成衣的畫片裁剪、縫製直至成衣檢驗入庫。在不同的工序,記者採用了同期聲拍攝與主持人出鏡解説相結合的方式,於是,鞣皮的大轉桶緩緩轉動而發出的深沉的軲轆聲,生產車間裏機器的轟鳴聲,都作為最貼切的環境音響採入專題片中,增強了真實感。隨着片子的播出,在潛移默化中,這些環境音響成為產品質量與企業實力的有力證明,在消費者中產生了巨大的反響,為企業創造了豐厚的利潤回報。

此外,環境音響的主觀處理,往往能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對人物的心理變化和人物情緒變化起陪襯、烘托的作用。比如,車站送行,再沒有用汽笛長鳴與火車隆隆的起動聲更能震撼人,來表達依依惜別之情的了。環境音響的主觀處理在經濟節目中同樣有精彩的運用,如在《走進秋天的故事》一片中,主人公林明鋼原是航運公司的一名員工,主動辭職後,成了一個個體小老闆,正處在創業的起起落落中。在一次與原公司的老友聚會中,有人吹起了口琴,琴聲響起,大家的心也隨着樂曲悠揚地飄散……在這裏,作者就充分利用音響渲染氣氛,成功地刻畫出人物的內心世界,可以説是極具神彩的一筆。我們可以一起來回味一下,畫面只是簡單的切換,吹口琴的人、舊船上聆聽的人們、一張張飽經風霜的面孔、舊船、滾滾的江水和遠處岸上林立的大廈。這些畫面都是由悠揚的琴聲和滾滾的江水聲串聯起來,於是一種生活的`滄桑感油然而生,對生活的萬般滋味也盡在不言中,生活的質感也躍然眼前。

其次,音響在經濟節目中的運用還能渲染情緒。作為一種高科技的傳播媒介,電視已經走進千家萬户,電視藝術的體現同時需要觀眾的視覺文化配合,即電視節目要調動觀眾的想象、聯想等綜合感受能力。蘇聯現代心理學家津琴柯指出:“聯覺出現在各種不同的感覺中,其中最常見的是視聽聯覺,亦即在聲音刺激物的作用下,主體所產生的視覺形象。”音響作為一種外界因素,它能讓觀眾把日常生活中的聲音在心理上引起的刺激與感受,同屏幕畫面的音響密切地聯繫起來,或潛移默化,或直截了當地刺激觀眾的感官,誘發觀眾的想象,引起情緒波動、心靈的共鳴,從而造成觀眾與電視節目的心理互滲性和心理演繹性。比如,在介紹新型遊戲“匹克搏”的專題中,我們的記者與主持人親自上陣,身着迷彩服,手持專用槍械,衝鋒陷陣。在節目的表現中,我們並沒有全部採用遠景、全景,而是通過大量近景、中景,甚至特寫,來貫穿全片,同時配以時疏時密的槍聲,於是雖然觀眾面對的只是某個人的單個鏡頭,但在觀眾的腦海中卻再現了一個完整的“戰場”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最後,音響還具有結構敍事的功能。一部成功的電視作品,總離不開音響對結構的積極參與,音響作為電視藝術中一個重要的審美元素和信息媒介,經常顯示出一定的結構功能。一段音樂,一席演説,一聲汽笛長鳴,一陣銀鈴般的笑聲……音響憑藉其藴含的邏輯,將不同時空的畫面自然流暢地組合在一起,在這裏音響已不是作為畫面的陪襯,而成為畫面積極地補充,音響在敍述交待着事件的過程。比如:我們在為某洗衣粉拍攝的廣告專題中,開場是男主人公下班回到家中,發現妻子不在,並留了一大堆衣服要洗。在這一段,我們並沒有刻意地描繪男主人公的面部表情,而只在昏暗的樓道里,通過男主人公模糊不清的背景,和沉重的腳步聲來體現出男主人公勞累了一天,疲憊不堪的狀況,這裏的音響運用的是用腳步聲來敍述事情,表情達意的。

以上所談的音響,尤以同期聲為多,但作為一名電視工作者對音響的運用並不能僅僅停留在運用同期聲的水平上,因為各種音響的音質與音色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平時就應該不斷的留心揣摩身邊的各種音響的不同規律,不斷地培養自己音響應用的意識,提高音響的製作與運用技巧。一期精品的經濟節目,在製作之初,編導人員心中不僅要有一個鏡頭與語言的結構框架,而且要有一個音響運用的整體框架。總之,音響可以烘托環境氣氛,刻畫與描寫人物心理(包括經濟節目)因此具有了真實感與親切感,音響還具有渲染人們的情緒,及結構敍事功能,所有這一切,都是來源於生活,應該由我們用心去細細品味。只有這樣,觀眾才能在電視節目中去聆聽生活的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