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計算機 > SEO網站優化

聊聊對SEO刷流量的幾點看法

目前的中國的SEO市場尚在發展階段,缺乏相應的監管機制,市場較為混亂。很多人為了快速提高網站的關鍵詞排名,往往會急功近利的採用一些可能被搜索引擎當成作弊的手段來快速達到排名效果。這樣的做法無疑阻礙了SEO市場的健康發展。那我們今天來聊聊對SEO刷流量的看法。

聊聊對SEO刷流量的幾點看法

1、和運動式的掃黃、打非、反腐一樣,出於情緒訴求而任由打擊面積擴大化,必然會在準確性上栽跟頭。如果説「商務範」被誤傷仍然可以理解為是「樹大招風」,那麼在前日後來廣為傳播的那份宂長的名單中,任何在28日單天閲讀量同比下降的自媒體賬號,都被疑為「刷量」的對象,連「三表龍門陣」、「崔玉濤」這樣在專業領域及社交網絡裏筆耕不綴名望頗高的都榜上有名,實在令人哭笑不得。於是,在是非之外,我想談點兒與事實有關、但必然政治不正確的話題。

2、我以前説過,中國盛產「美劇政治學家」、「韓劇戀愛學家」、「日劇社會學家」和「三體科幻學家」,在互聯網強行配平信息的對稱性後,引人入勝的乾脆結論往往會比枯燥晦澀的論證過程更加具有記憶魅力。很多看了《Lie to Me》的觀眾,記住了裏面的某種假説「人在撒謊時會無意識的讓眼球轉向右上角」,隨即化身成為專業的心理學家,在參與公共話題時帶着強烈的自信指控視頻裏的當事人在撒謊:「你看你看,2分35秒的時候,他的眼睛望向了右上角,這正是説明他試圖掩蓋什麼的鐵證吶!」

3、大多數教授如何鑑定微信公號是刷量的文章都存在雷同的經驗主義錯誤。比如閲讀和點讚的「正常比例」就走進了平均指數的誤區,作家江南的公號長期都是一萬多閲讀配上一千多贊,單獨把比例數字拿出來定然會被視為這是刷的,但人家《龍族》的迷妹就是這樣的特徵,這是從QQ空間遷徙過來的小朋友們的點贊社交習慣。再比如所謂「十萬加的正常曲線」,我和霍炬還有西喬聊過他們做的「神祕的程序員們」這個賬號,或許是因為內容本身不太具有時效性而面向的極客羣體又多半後知後覺,其推送內容常常需要耗上一週左右的時間,才較為勻速的攀爬到「十萬加」的數據。我也認識一個善於讀者運營的媒體人,出於心理情結,他會對內容有着「保量」的設計,如果閲讀量不夠理想,他就會以紅包開路,在上百個微信羣裏求分享,最後也能取得不錯的補救,但就時間統計曲線來看,顯然也是「不夠正常」的。

4、排除刷量的技術定義,它的本質就是虛假閲讀,當成本低廉的時候,這個工作可以由軟件和虛擬機配合完成,成本高一點,可能就要批量採購硬件、IP和人工了,再高一點,純粹的人工模擬也並非不可能,這也是「人口紅利」的側證。在以威客平台和人際網絡為渠道的網賺羣中,任何微利的工作都在派單幾分鐘後被瓜分殆盡,從淘寶的刷單,到微博的刷帖,從App Store的刷榜,到微信的刷量,這些最高級的人肉流量,都是任憑差遣、毫無怨言的。Google有着數千人的反作弊團隊和網絡廣告的虛假點擊和惡意SEO不捨晝夜的對抗,但要説徹底消滅,想都不敢想。

5、互聯網的絕大多數驚詫,其實都是來自無知,從來只是將農家樂和包魚塘釣魚當作體驗農村淳樸生活的城市中產,自然會對快手的鄉村物語和絕望的盛世螻蟻感到大驚失色。在僅僅是把微信當做核心甚至唯一信息管道的人看來,刷量自然是「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的欺世盜名之舉了。但是在真實世界裏,泡沫幾乎無處不在,比如在飛機上那一厚摞供人免費領取的《環球時報》,比如在過去幾年裏動輒嚇壞美國媒體的國內電影票房,比如每晚七點幾乎所有電視台都必須放映的《新聞聯播》,與這些偉岸的身影相比,在微信公號的閲讀數字上做點手腳,簡直説不上有多少惡意。

6、迷戀數字,終究會被數字所害,在微信公眾平台決定展示閲讀量的那一刻起,這種坦誠就是不設防的,愈是神化內容的傳播性,就愈是傷害內容的純淨性。那些善以數字評判內容優劣的`推波助瀾者,又齊聲聲討圍繞數字的作假需求,委實有些荒誕色彩。「你的閲讀量是假的,我的閲讀量才是真的」,這種爭辯永遠無法得出結果,微信又不是央行,有權決定法幣和偽幣的區別,如果一個孤島上只認貝殼為硬通貨,你帶去再多的黃金都是沒用的。當所有人都盯着閲讀量,就別怪它淪為刀俎魚肉的生意。這和為什麼美國有奧斯卡而你國只有百花獎的疑問,邏輯是相通的。

7、批判是政治正確的通用表現之一,但是提出批判本身並意味着存在構建能力,而這種微妙的差異會讓一切聲音都被「談資化」,比如前段時間巴塞爾姆的翻譯問題就讓大眾腰間寫有「文化」二字的遮羞布被幹淨利落的扯了下來,正是因為這種顯而易見的正確導致質疑成本接近於零,能夠收拾爛攤子的力量卻寥寥無幾。

8、這次事件當之無愧的金句在於:「微信公號刷量造假的新聞出來後,我特別去瞄了一眼咪蒙老師的數據,一看還是閲讀十萬加、點贊一萬加,然後我就放心了,因為看起來這個社會的大眾審美指數,也並沒有因為這些揭底褲的事件而有所改善嘛。」

9、我要説的是,在移動互聯網的發達讓《青年文摘》和《故事會》的讀者也都開始捧着手機消費文化食糧的時代,我以為內容的發行量及其變種早就不該是一頂桂冠了,奈何它如心魔,纏繞在創作、資本和商業的全體玩家胸口,而玩弄者與被玩弄者的身影,在很多時候都是重合的。

標籤:SEO 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