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培訓 > 職業經理人

職業經理人的MQ提升法則

MQ,即Mobility Quotient,行動智商。下面是小編分享的職業經理人的MQ提升法則,歡迎大家閲讀

職業經理人的MQ提升法則

請問,每天你有多少小時老老實實地坐在辦公桌前?每週,你有多少天在會議室進行各種各樣的會議?每個月,你有多少天乘坐飛機出差?在全球化到來之時,經理人的價值隨着他工作半徑的變化而變化,如果他的價值僅能在一個地方兑現,他的上升空間就有限;工作半徑愈大,代表價值被需要的範圍愈大,上升空間就愈大。

按照“工作半徑理論”,台灣《數位時代》總主筆王志仁把經理人分成植物、礦物和動物三類:“有的經理人就像植物,頂着頭上一小片天,還有其中一小部分是礦物,能夠被搬動,卻並非出於自願,還有一類屬於主動覓食的動物。”經理人的競爭力,由他們的行動力決定。

那麼,你想成為哪一種經理人呢?坐以待斃的“植物”,還是遊刃有餘具有高MQ的“動物”?

  除了IQ、EQ,還有MQ

大概一個世紀之前,Albert Binet公佈了測試智力的標準試題,這是目前據我們所知最早的智力測試題,它希望以此創造出一種能夠指示人們受教育水平以及成功可能性的標準。

上世紀90年代,另外指示人們成功可能性的測量標準出現了――EQ,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説的情商。這把軟技能(Soft skills)的重要性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成為職場人備受關注的能力。而到了今天,隨着全球化的到來,勞動力在世界範圍內流動速度的加快,全天候商業環境的要求,MQ(行動智商)成為取得個人職業生涯成功的第三項必備能力。

MQ的概念首先由思科提出,作為思科移動方案(mobility solutions)副總裁,Alan S. Cohen認為:如果説IQ和EQ標誌的是工作者一種個人特質的話,那麼MQ則是工作者和現代高科技完美結合產生的一種外化能力。換言之,MQ所要求的M化是一種以E化、高科技工具為基底,為移動工作者的工作增加彈性、延伸及時性的行動整合力。

  新組織形態下的移動工作者

如果在工作中,你有20%的時間離開公司網,你就是移動工作者。這些移動工作者可以包括傳統意義上的銷售――他們需要經常性地拜訪客户,也包括進化後的一些職位,比如Digital PR――他們經常不在座位上,需要藉助高科技及時迴應媒體的各種要求和疑問,同時對內部做好詳盡的溝通。

至於那些因為組織結構變化引起的.情況,就更明顯了。曾經,金字塔般牢固的固體組織是GE、P&G等大機構主要存在的形式,每個崗位上的員工各司其職,最標準的比喻就是“一顆顆螺絲釘”,螺絲釘還需要什麼移動嗎?但是隨着對“大象開始跳舞”的需求,組織要減輕他們的體重,他們需要更靈活的運行速度配合互聯網和客户瞬息萬變的需求。

以IBM為例,他們把事業部打散,根據不同市場特色重新編組,再根據個別項目需要而跨部門跨地區合作,稱為“全球化整合企業”(Globally Integrated Enterprise)。從研發、製造、銷售、財務、人事到公關等部門,都拆開來分散到不同地區,各自獨立運作,又要視任務協同合作,即便同樣是IBM員工,也各自在不同地點,必須整合起來完成任務。

在這樣的組織,主管(甚至一些基礎員工)必須像氣體四處遊離,他們不會有固定辦公室,名片上至少印兩到三個城市的地址和電話,隨身攜帶筆記本型計算機,包裏還有好幾只不同地方門號的手機,而且都開機。他們在候機時間不去購物,而是打開計算機看郵件,而且拖到最後一刻才登機,因為手機總是不斷地響;飛行途中,別人看電視或睡覺,他們是看書和財經雜誌,以便碰到客户或員工有話題可聊;他們還必須馬上plug and play。一下飛機,搭車進到辦公室,馬上就有一堆會議或見客户的行程,腦袋得馬上調整過來和當地對接,進入工作模式;他們經常給見不到面的部屬打考績,以及和見不到面的老闆報告工作。

  高MQ,工具+態度

那麼如何衡量一個職場中人是否具有高MQ呢?惠普全球副總裁,也是台灣惠普科技董事長楊人捷曾經説過:商務人士的行動智商講求的是主動性、互動性、機動性以及作業效率。具有MQ的職業經理人在策略思考、運用工具、掌握商業情況、時間管理與均衡生活各方面都有較佳的整合智慧。

一個高MQ的職場人,應該善於使用各種高科技工具保證在行動中能夠和領導與部下保持緊密聯繫;他應該能使用這些工具安排他高效、繁忙的工作,使之井井有條,保證他可以隨時以高能量值進入工作狀態;他應該隨時接收和工作相關的信息,根據這些即時信息指導自己的工作,做出決策;他應該能及時向下屬發佈命令,確保他們準確地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如何做;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們需要掌握全局,知道誰是龐大的分支機構中那個可以最快最好處理好這件事務的人。

高MQ,是高科技工具和態度的完美結合,要提升MQ,應該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一、健康的身體

地域變化、飲食變化、水土變化,甚至時差變化。很多人經理人都坦言,出差時最不願意面對的內容就是時差。如果你在飛機上不能迅速睡眠,如果你沒有一個能快速適應新環境的身體,恐怕MQ會受到直接影響。

  二、良好的工具

作為微軟中國有限公司公共事業部高級經理,劉潤就是一個善於使用各種工具幫助自己高效、高享受完成出差的移動工作者,他很贊同荀子在《勸學》裏的名言:“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他認為,“君子善假於物”,他自己的物件就是手機、筆記本、音樂播放器。在機場,他抓緊一切時間打開電腦查收郵件、回覆會議邀請、通過Live messenger和遠在美國西雅圖的朋友聊天;在飛機上,利用補充睡眠後的十幾分鍾收聽音樂播放器裏下載的CNN新聞節目和《國家地理》雜誌精選和世界保持同步;到了異地,還能用手機查天氣,和電腦日程安排保持同步,拍照傳給太太報平安。

善於使用工具,就達到了高MQ的一半。

  三、重新規劃安排自己整理信息

的時間和方式

妥善利用移動中的時間,是高MQ經理人共通的特色。對於頻繁轉換工作地點的經理人來説,除去會議和必要休息時間,也許就是在交通工具上才有時間了,所以如果他們還希望用集中時間去處理較大事務,那麼他們很可能發現自己一個月來什麼都做不了。他們必須按照“化整為零”的工作宗旨去處理事務。同時學會把決策時間壓縮到最低,接受到任務的時候,及時回覆給相關的負責人,他需要一個冷靜的大腦,學會授權和分配,不是事必躬親,而是用20%的零碎時間,處理重要程度大於80%的事情,這就是最新的“20/80法則”。

這種工作方式,不但是適合經理人高移動的現實情況,同時有助於他們發散壓力,沒有人可以晚上回到家後坦然面對100份郵件,所以為什麼不在機場這樣的嘈雜地點消化掉它們呢?

而在飛機上,儘量別想用計算機,那裏不會有足夠空間的。飛機上比較適合讀東西、做筆記。擺一個檔案夾在公文包裏是好習慣,在這個檔案夾裏放置需要花時間思考的重要資料,這樣在飛行途中可以隨時拿取檔案夾裏的文件相當方便。另外,如何在上飛機前就安排好飛機上要用的東西對於高MQ經理人也是不能忽略的細節,不要浪費時間在擁擠的座位上東翻西找。

  四、不要忘記和家庭的溝通

頻繁移動讓工作人和他們的配偶和小孩聚少離多,維護家庭關係是另一個難題。所以要習慣用手機及時報平安,並且在每天晚上調配出1530分鐘用來和家庭交流,這可能更需要一個觀念的轉變和習慣的養成。

無論在跨國大公司就職,還是在正在走出去的中國企業,你會愈發發現:IQ是工作的基礎,EQ是工作的加料,CQ(Culture Quotient文化情商)是工作的潤滑劑,而MQ呢?是錦上添的那一大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