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企業管理 > 財務管理

企業財務狀況的描述

會計報表是反映企業一定時期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書面文件,作為國際通用的經濟語言,會計報表為企業外部的各有關方面如政府、投資者、債權人提供企業各方面的總括性的信息資料。目前財務報表主要有:《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含《利潤分配表》)、《現金流量表》及會計報表説明。這些報表是金融機構綜合分析企業、單位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利潤分配、現金流量等經營情況,據以判斷其盈利能力、支付能力和償債能力的基礎依據。

企業財務狀況的描述

我們在《銀行信貸人員如何分析企業會計報表》中介紹了銀行的審查,這裏我們將依據審查的方式,針對會計報表的主要科目,向財務人員介紹如何向信貸人員説明企業的財務狀況。

  一、資產負債表

  (一)流動資產

1、貨幣資金包括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銀行信貸人員一般關注企業的貨幣資金總量:該項過多説明企業現金性資產過多,資產利用率不高;過少則可能造成臨時資金缺乏。一般情況下,信貸人員往往對企業貨幣資金較多比較謹慎,因為一是可能企業資產利用率不高,二是對企業既有大量的貨幣資金為什麼還要向銀行借款的動機感到懷疑,因此企業財務人員應該對貨幣資金量臨時性增高提出相應的理由,比如季節性回款、募集資金、企業集資等。

2、短期投資。短投一般為為企業在一個會計年度能夠收回的投資,由於其可變現能力強,因此被視同為現金管理。一般該科目數額不會過大,如出現較大的數額,則應説明理由。(銀行信貸人員依然會對企業貸款的動機感到懷疑,畢竟目前銀行貸款利率高於國家債券利率)

3、應收票據。一般情況下,國內流通的主要是銀行承兑匯票,該匯票資金由承兑行保證,風險較少;如企業有較大數額的商業承兑匯票則應説明來源和匯票到期能夠按時解付的理由。

4、應收帳款。該科目是銀行信貸人員對企業會計科目第一個感興趣的科目,我們往往結合與現金流量表中經營現金流量進行研究。

(1)、連續變化狀況,銀行人員力圖通過對應收帳款的變化情況分析企業產品的經銷情況和銷售政策。

A、大幅減少,一般存在以下三種可能:a、企業產品轉型,產品獲得市場廣泛認可,供銷兩旺,同時伴隨此時收入大幅增加;b、企業加大對應收帳款的回收力度,回籠現金,同時伴隨貨幣現金或存貨增加;c、企業將應收帳款大幅核銷或轉移,同時伴隨費用的增加。

B、大幅增加,一般存在兩種可能:a、產品需求市場出現積極性變化或出現根本性變化,企業改變以往的銷售政策大量賒銷,此時收入增長緩慢;b、企業為擴張市場份額,以賒銷形式向消費者供應產品,此時收入與該科目同比例增長。

企業財務人員應結合企業產品的營銷政策,給予銀行信貸人員對應收帳款劇烈變動的合理解釋,使之看到企業發展的一面。

(2)、應收帳款數額構成。一般銀行人員分析企業前十大應收帳款的客户,通過分析其是否與企業存在關聯關係以及客户以往的商業信用,確認該應收帳款回收的可能性和回收效率。

(3)、應收帳款帳齡構成。主要對兩年以上應收帳款數額予以確認,並考核企業壞帳準備金的計提,信貸人員一般認為企業兩年以上應收帳款回收的可能性接近零。

5、其他應收款。由於近兩年上市公司的充分表演,銀行信貸人員開始對企業其他應收款高度關注,因為該科目已經成為企業收入的調節器,同時還是部分關聯企業相互串用資金的渠道。銀行信貸人員對該科目的分析方法與應收帳款一致,但主要目的是為了發現企業是否利用該科目轉移資金。

企業財務人員應向信貸人員提供企業該科目的大額明細,表明該科目的主要用途符合財務規定,企業不存在資金佔用現象。

6、預付帳款。信貸人員對預付帳款的去向、時間比較關心,其目的是防止企業通過該科目轉移資金,企業不妨提供該明細。

7、存貨。銀行信貸人員對存貨的大幅變動、構成、存貨時間高度關注。企業人員應按原材料、輔助材料、半成品、成品分開,並標明存貨的時間,向信貸人員表明企業存貨的比例合理性及特殊性,沒有因生產失誤而導致的大量積壓,也不存在通過少轉成本而虛構企業利潤的行為。

  (二)長期投資

8、長期投資。應列明投資對象、控股比例(絕對、相對)、核算方式(成本、權益)、收益是否進帳等,同時應注意數額(按《公司法》規定企業對外投資不能超過企業淨資產的50%)。如公司長期投資不能產生效益,銀行信貸人員將對企業長期投資的目的產生懷疑,因為既然企業效益良好而又短缺資金,為什麼將資金投入一個沒有效益的項目,此時企業應從長期投資的投入方式(如技術、固定資產、品牌)和戰略經營目的向銀行人員解釋。

  (三)、固定資產

9、固定資產。

銀行貸款決策採取謹慎性原則,對企業實體資產高度重視,因此對於生產性企業來説,固定資產的數量和質量將關係貸款的成功率。

(1)、目前民營中小企業多為高科技企業,在產品生產中主要進行關鍵部件的生產或總裝,而將機械加工外置,因此固定資產數量普遍較少,因此企業財務人員一定要結合企業的生產經營方式、外加工半成品質量等因素計算企業自行加工與外加工的成本差異,使信貸人員明白企業固定資產少是因為產品集約化經營和企業產品高科技化含量所決定,恰恰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利器。

(2)、對於有較大數量固定資產的企業,應明確企業固定資產的利用程度、先進性、折舊率等,使信貸人員瞭解企業固定資產與企業生產,特別是主導產品的相關性及作用。

(3)、目前部分上市公司大量虛構收入,形成大量利潤,由於其沒有相應流動資產與之對應,因此變經常性進行固定資產置換、評估、購置,將虛假利潤轉移至相對穩定的固定資產科目,因此銀行信貸人員有時會核查企業大型固定資產,並對企業對固定資產重新評估增值提出疑義,因此企業財務人員應準備企業固定資產明細,同時要對於重新評估,修改入帳價值的固定資產事項有充分的理由。

10、無形資產。民營企業無形資產中經常出現兩項內容:一是土地使用權轉讓價值,一是專利、專有技術開發價值或品牌價值。

我們認為,企業財務人員除了要有專利、專有技術、品牌等價值的評估報告,還應尋求與之近似、可以證明其價值的事例,比如説與之近似品牌的評估價,相近專利的轉讓價,使其價值更據可信度。

而對於土地的入帳評估價格,由於有公開市場且有固定的價目表,銀行信貸人員對其懷疑的程度一般較小,但實際上其價值的差異程度巨大。舉個例子:5萬米用途為商業用地城郊空地,評估價值1000萬元,由於部分政府盲目的招商引資政策實際取得價為100萬元,差異化比例高達1000%,觸目驚心呀!這點對企業有利,而對銀行來將將使巨大的風險。

注:銀行信貸人員為了核對企業各科目的數額,在企業提供報表的同時,經常要求企業提供總帳、明細帳,對於出現可疑之處的甚至要求提供會計傳票,因此企業財務人員應有充分的準備。

  二、負債及所有權者權益

  (一)、流動負債

1、短期借款。銀行主要了解每筆短期借款的金額、期限、借款銀行、擔保方式,通過對企業金融合作夥伴、合作程度、融資規模以及到期時間的瞭解,分析企業銀行信用、後備資金來源及可能數量,防止為企業提供的貸款與別行短貸同時到期,而企業無法形成大規模現金流
,導致貸款無法歸還。

企業財務人員應從企業戰略經營決定企業財務融資規模、時間的角度,向信貸人員闡明企業短期貸款的數量、時間的合理性,明確企業籌資計劃和還款計劃,使信貸人員打消對企業短期還款能力的疑慮。

2、應付帳款。銀行信貸人員希望通過該科目的餘額數量、構成分析出企業在所處行業的地位、在產品價值鏈的'重要程度及企業的商業信譽。一般來説,企業商業信譽較強,在所處產品價值鏈議價能力較強,在行業內具有支配地位的企業往往很容易從供應商處獲得商業信用,因此應付帳款數量大並不一定是壞事,關鍵是企業的財務人員一定要説明企業應付的理由和目的,同時對該項資產何時償還、是否與貸款期限衝突予以合理的解釋。

3、其他應付款。銀行信貸人員一般認為該科目數額不會很大,對於數量較大的需要企業提供合理解釋,比如佔用母公司資金等。

4、未交税金。該科目餘額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銀行貸款決策。銀行信貸人員對該科目有兩種認識:一是未交税金較大的的企業往往有逃税傾向,企業信譽不好,二是未交税金隨屬於企業負債,但其償還順序先於銀行貸款。無論哪種認識都對企業不利,因此企業如在該科目有較大餘額,一定要有充分的準備,比如交繳時間與報表時間的不對稱,企業有退税可以抵扣等。

5、應付利潤(應付股利)。對該科目,財務人員應從企業股東數量、控股比例、現金流及企業長期發展戰略等方面進行解釋。

  (二)、長期負債

6、長期借款。往往為項目貸款,要明確每筆貸款金額、期限、還款時間,重點表明企業的還款能力,同時還要從企業融資結構解釋企業長、短期銀行貸款比例的確定。

7、其他長期負債: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等。一般企業不能發行債券,長期應付款也比較少見,因此銀行信貸人員對這兩個科目比較生疏,也比較敏感。企業財務人員準備該科目明細,並對該長期負債的來源,還款方式作出解釋,表明對貸款的影響,消除信貸人員疑慮。

  (三)、所有者權益

8、實收資本,信貸人員目前只注重實收資本到位情況,對資本構成和價值並未有太多的關注,因此企業財務人員要充分重視驗資報告作用,如有增資行為要備好審計報告。對於新建企業要明確現金出資的資金流向,實物出資的價值等。

9、資本公積。部分民營企業將應入實收資本的設備等通過評估增值形式計入資本公積,是因為將應立即交税所得實物資產納入遞延税金,今後通過其他方式入帳緩交或不交税款,對於這樣的數額應向銀行説明,畢竟銀行信貸人員不是税務人員,對於企業通過合理方式避税還是能夠諒解的。

10、盈餘公積。只要該科目總額不超過淨資產的50%,銀行信貸人員往往不關注,只是在驗證現金流量表時採用。

11、未分配利潤。與利潤表驗證科目,往往只關注連續性和數額。

  二、利潤表

通常銀行信貸人員對該表考察的重點是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利潤、淨利潤的變化趨勢,希望通過分析獲得企業經營狀況的發展動向。

對於比較高級的客户經理還要考慮以下幾個問:

1、主營業務收入成本率=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

指標表明企業產品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同時通過橫向比較能夠判斷企業是否具有成本優勢,通過縱向比較能夠判斷企業是否積極採取成本策略。

2、其他費用支出變化趨勢

(1)、管理費用:企業通常會利用該科目作利潤的調節器,對企業財務報表進行相關調整,該科目的巨大變動將使銀行信貸人員產生懷疑;

(2)、財務費用:主要用來核實企業是否虛報銀行借款;

(3)、營業費用:營業費用高低不是問題,關鍵是看用途和核算方式。企業進行大規模產品推廣必然會大幅增加營業費用,其效能是動態的,關鍵是企業採取何種方式核算,是一次列支還是計入待攤費用將對企業利潤產生較大影響。

3、投資收益的確認及方法

4、補貼收入科目在未來帶來的收益的可能性

5、營業外收支來源及確認

總之,企業財務人員要仔細核對企業收益,特別是對正常收益增長的持續性和非正常收益的合理性作出合理的解釋,使信貸人員能夠確認企業的收入、利潤能夠保障銀行貸款的按期償還。

  三、現金流量表

企業現金流量表是企業現金流的綜合彙總,與企業每項業務均密切相關,編制的複雜程度較高,銀行信貸人員對該表理解目前不夠深入,一般情況對以下3個科目較為重視:

1、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在與企業經營性應收應付變化數額綜合後,考察企業經營性現金流量數據的真實性和與銷售收入的比例,確認企業現銷情況,一般該數額應站收入的85%以上為益。

2、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該科目一般是企業現金最大的支出項,通過應付項目和該科目數額的分析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確定企業與供應商的議價能力的變化情況。

3、經營現金淨流量。該科目決定企業依靠自身產品銷售所能獲得現金,也是企業歸還銀行貸款最直接的來源,該科目決定銀行短期貸款還款來源的保障能力。

標籤:財務狀況 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