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文藝 > 編導製作

紀錄片《美麗中國》對文化中國形象的塑造

在世界大國的崛起過程中,以文化維度為國家形象的目標導向是一個普遍經驗,例如美國、德國、日本在國家形象的塑造上都經歷過從以軍事、經濟、技術形象為重心到以文化形象為重心的過程,英、法則更是一直以文化國家形象享譽國際社會。因為文化能夠超越權力的較量,在人類共同約定的價值尺度上促進不同文明形態的對話,從而有利於國家處於謀求發展的和諧秩序之中。當前,中國國家形象的塑造格外重要。隨着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國際政治地位的提高,中國給現存國際秩序帶來了震盪性影響,受認知習慣、政治文化差異與社會心理失衡等因素的影響,“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等醜化、妖魔化中國國家形象的聲音不斷被炮製和傳播。

紀錄片《美麗中國》對文化中國形象的塑造

為正視聽,中國從不同方面積極進行國家形象的對外宣傳,試圖讓世界看到一個真實友善和平崛起的大國形象。紀錄片《美麗中國》避開經濟、政治、軍事等領域的國家形象展示,着力於文化中國的形象塑造。

該片對中國文化的展現,既有特色文化,也有普世文化,更有發展着的動態文化,三者兼備生動而有效地反映了中國文化的氣質和麪貌。

  一、以特色文化傳播民族精神

《美麗中國》是一部由中、英聯合攝製的6集系列紀錄片,該片致力於全方位記錄、表現中國珍稀野生動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觀,攝製組在全國26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拍攝了50多個國家級野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86種中國珍稀野生動植物以及30多個民族的生活故事。影片於2008年5月在BBC第二頻道首映,2009年獲得第30屆美國電視艾美獎新聞與紀錄片類最佳自然歷史紀錄片攝影獎、最佳剪輯獎和最佳音樂與音效獎三項大獎,截至2010年底,已有超過60個國家和地區近90個媒體機構購買了該片的播映權,目前銷售仍在繼續。它是一次成功的文化輸出,對中國國家形象的塑造具有重大意義。

《美麗中國》全片分為“錦繡華南”“雲翔天邊”“神奇高原”“風雪塞外”“沃土中原”“潮湧海岸”六集,每一集都力圖展現中國不同區域獨特的人文特色和生態景觀,從東北的赫哲人生活到桂林的船上人家;從中華民族標誌性建築長城到西南邊陲的苗族村寨;從青藏高原的藏羚羊到秦嶺的野生大熊貓,再到雲南的亞洲象;等等。它們代表着中國文化特質的元素、載體和路線,是中國文化獨特性的體現,也是中國留給世界人民最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中國武術、龍圖騰和飲食文化,《美麗中國》在表現這些特色文化時致力於揭開其神祕面紗,盡力擺脱獵奇式的異化表達,着力從內在民族精神的層面重新認識中國特色文化。

外國人尤其是一般的外國民眾對中國武術的印象總是和“功夫”聯繫在一起。這一印象最早來自於清末民初的義和團,中國人憑藉赤手空拳、刀槍棍棒對抗外國人的洋槍大炮,其作用主要是克敵制勝。

後來隨着中國功夫電影在國際上的傳播,李小龍、成龍、李連杰等影星帶着功夫走向世界,擴大了中國武術的世界影響力,但在功夫片中主要展示的仍舊是武術技擊、對抗的一面,而此絕非中國武術的核心內涵。中華武術界有句俗諺:“拳起於《易》,理成於醫。”中國武術有着豐富的哲學內涵,習武能夠強身健體、延年益壽。在此問題上,《美麗中國》將鏡頭對準了中國功夫的發源地之一少林寺,少林僧人依靠對野生動物的觀察和模仿修得了猴拳、鶴拳、螳螂拳等武術。在表現這些武術時,影片並未落入窠臼、一味刻意渲染中國武術攻擊、對抗性所產生的感官緊張與刺激,恰恰相反,其拍攝重在通過對時間藝術延展給觀眾營造一個細細品味與理性思考的詩意空間:耳畔流動着舒緩的背景音樂,呈現於眼前的是僧人在寺院內習修鶴拳、猴拳、螳螂拳的慢動鏡頭,自然界中白鶴舒展雙翅、猴子躍動林間、螳螂揮動鐮狀前臂的畫面又以交叉剪輯的方式穿插其中不斷閃現,二者所構成的理性蒙太奇深刻揭示了中國功夫與大自然之間玄妙的哲學關係。回到現實時空,師父釋彥廷正在塔林教授孩童習修猴拳、螳螂拳,同期聲帶來的強烈現場感配合解説詞從現實層面真實揭示了中國武術促進氣血流動、增強體質的實際訓練目的。《美麗中國》的這些表達恰恰是以往對外文化交流和宣傳中,中國武術經常被忽視或被掩蓋的本質內涵。

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龍則能夠興雲降雨,是吉祥的象徵。文化差異必然導致外國人對中國人自稱“龍的傳人”這一中華文化產生距離感。新年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中國龍文化最為濃郁的時刻,《美麗中國》借新年時中國人扎龍燈、舞龍的熱鬧慶祝儀式將中國的龍圖騰進行了最為直觀而有效地闡釋與傳播。畫面中鞭炮齊鳴、鑼鼓喧天,中國百姓對龍頂禮膜拜以祈求國泰民安、五穀豐登,但呈現在觀眾面前的龍並非西方人心中凶神惡煞式的魔鬼,恰恰相反,它散發着一種類似人類童年時代原始文化的稚氣之美:竹木的骨架質樸無華,紙糊的外形童趣十足,顏料塗抹的花紋豔麗而古拙,這就是中國的龍圖騰,它口銜繡球為人們送來吉祥安康;鏡頭切換到夜幕降臨,人聲鼎沸,百姓人人蔘與其中,用一盞盞燭光搖曳的燈籠連成長長的遊行隊伍,鞭炮和鳴中這條温暖的長龍在夜色下蜿蜒舞動,此刻中國的龍圖騰在靜止形象之外,呈現出另一層文化內涵,即中國人慶祝新年的民間舞蹈狂歡。相較西方萬聖節,中國人在龍圖騰及其相關儀式中所呈現出的童稚和熱情與之異曲同工,各自的民族精神藴藏其中。

中餐常被人戲謔描述為“任何有腳的都吃,除了桌子;任何有翅膀的都吃,除了飛機”。《美麗中國》在講述中國餐飲文化時則透過這些表面現象,較為深刻地揭示了其中所藴含的民族文化和精神。

中國人是節儉的,不浪費食物是一種傳統。除了大魚大蝦,即便是微小到令西方人不屑一顧的蜻蜓幼蟲,抑或是令其驚詫至極的眼鏡蛇,甚至海洋環境惡化的標誌性生物———水母,在貴州草海湖漁民的網中、香港的蛇餐廳和膠東半島的初旺港都會被視為珍寶,加工成中國人餐桌上頗受歡迎的食材。中國飲食注重保健,蛇餐廳內大快朵頤的人們不僅是在品嚐美味,而且更是因其相信蛇肉有助於清血、增強體力與養顏美容。然而,水母被放上餐桌這一飲食現象除保健理念之外,更滲透着中國人融通的生存之道。在世界範圍內,受海洋污染、浮游生物激增以及過度捕撈、天敵減少等因素的影響,水母大量繁殖,這一被其他國家視為環境危機的現象,在膠東半島初旺港漁民的眼中卻有不同,大批水母被捕撈、運送至市場,再變為餐桌上的水母切片,問題轉化為發展機遇,中國人快速適應着世界的萬千變化。當然,中國人又是重視禮儀的,福建的製茶業已有四千多年曆史,中國人喜愛這種帶着苦味的東方樹葉,不僅因其有着特殊的保健價值,而且因沖泡、品茗過程帶有強烈的儀式感,有助於表達主人對來客的熱情、拉近賓主距離,是客家人的待客之寶。所有這些餐飲習慣都透露着中國人節儉、保健、融通、重禮儀的民族氣韻和信念。

國家形象不僅僅是外在“形象”,更需具有民族精神。如同美國的“星條旗永不落”、英國的“創意英國”、日本的“國益至上”、韓國的“身土不二”等等。有了民族精神,外在形象才有所依託,外界對它的認知與瞭解才會更加清晰和深刻。在國家形象塑造中,《美麗中國》式的深層民族精神發掘與傳播值得借鑑與推廣。

  二、以普世文化增強國際交流

特色文化的價值在於個性和珍貴,要達到國與國之間的融通和交流,國家形象塑造中普世文化的意義尤為重要。普世文化所包含的基本思想和精神是全人類一致認同的價值觀,但其內容並非一成不變。在十七八世紀時,為了反封建,自由、平等、博愛等文化具有普世價值;19世紀以後,西歐出現了以科學與民主為旗幟的新普世主義;20世紀以後,因西方發達國家在經濟、政治上的霸權地位,資產階級的人權觀在世界上以所謂的普世價值的名義佔據主導地位;而當今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各國之間在政治上注重交流和合作,文化發展則呈現出多元與包容的態勢。普世文化的特徵就是不同文化間相互尊敬、相互包容、共同發展。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的國家,文化上的多元發展及包容氣質由來已久。在《美麗中國》中我們可以看到潑水節上的傣族、溜索上的怒族、馬背上的蒙古族、冰上的赫哲族、與馴鹿為伍的鄂温克族、絲綢之路上的維吾爾族和逐草而居的哈薩克族等等,中國民族文化豐富而多元。更為重要的是每一種民族文化在中國都得到尊重、保護和發展。軍人往往是國家政權力量的象徵,中國文化的包容氣質在軍人形象所出現的兩個段落中得到了最為突出的表現。《美麗中國》中軍人形象一次出現在彩雲之南傣族的潑水節上,一次出現在岡底斯山腳下的藏族的薩噶達瓦節上。在潑水節中,身着民族服飾的傣族百姓以相互潑水來表達彼此的友愛,水花飛濺處歡聲笑語,給人印象極為深刻的一幅畫面是身着制服的中國警察也融進了這場過癮的水戰,水花四濺中其臉上洋溢的笑容將軍民魚水情以及中國對多元民族文化的包容表達得淋漓盡致;噶達瓦節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誕辰、成道、圓寂的日子,也是藏傳佛教的傳統節日,在飄揚的經幡和飛舞的風馬旗中,兩個身影安閒地比肩而坐———一位是專注地低頭緩緩整理風馬旗的年輕軍人,一位是沉浸於節日氣氛而凝神遠眺的.中年藏族男子,這一畫面將中國對藏族文化的包容與尊重彰顯無遺。有容乃大,在國家形象的對外傳播中,包容氣質一方面有助於塑造自己的大國形象,另一方面也有助於感染不同文化的受眾,促使其悦納具有獨特民族性的中國文化和中國形象。

標籤:紀錄片 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