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文藝 > 編導製作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編導影評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都放映有很長一段時間了,這部紀錄片也很多次出現在編導考試題目當中,通過中華美食的多個側面,來展現食物給中國人生活帶來的儀式、倫理等方面的文化;見識中國特色食材以及與食物相關、構成中國美食特有氣質的一系列元素;瞭解中華飲食文化的精緻和源遠流長。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編導影評

  背景音樂

《舌尖上的中國》背景音樂主要由三部分構成:原創音樂,版權音樂,引用原聲。

  幕後花絮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從2011年3月開始大規模拍攝,歷時13個月拍攝完成,這也是國內第一次使用高清設備拍攝的大型美食類紀錄片。

攝製組行走了包括港澳台在內的全國70個拍攝地,動用前期調研員3人,導演8人,15位攝影師拍攝,並由3位剪輯師剪輯完成。

  業內評析——找尋對中國美食認同的交集點

《舌尖上的中國》之所以獲得成功是因為每一集的主線採取了碎片似的剪輯方式,進行了不同地域之間的組合和嫁接,講述了同一種食材在天南地北之間的變化,這部紀錄片用味道營造出了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從文化角度所探討的問題並不只是“吃”這麼簡單,從傳統勞作到食物創新,生活的艱辛和幾代人的智慧結晶,中國人“吃”的傳承和變化已經逐漸凸顯出它特有的國人氣質。

《舌尖上的中國》是美食獻給普通勞動者的頌歌,不見“烹飪大師”,不見“美食專家”,更沒有“廚藝大賽”,有的是手工挖蓮藕、兩小時採竹筍、全中國只剩5人繼承的高蹺式捕魚,70多歲吉林“魚把頭”、賣黃饃饃的陝北老漢、陪外婆製作年糕的浙江慈城小姑娘。《舌尖上的中國》對食物樸素細膩的描述,對人和食材的關係的微妙理解,悄然傳達出幾千年來中國人在勞動中所產生的智慧思考以及味覺審美,每一道食物都能勾起觀者的濃濃思鄉之情。正是因為這些,才使這部紀錄片呈現出與眾不同的魅力感召。

  文案創作運用

該片的宣傳負責人表示這個文案是經過陳曉卿一遍又一遍的刪改最終成型,《舌尖上的中國》的文案創作,事實上也是使用了國際紀錄片的基本創作習慣。

在《舌尖上的中國》裏就大量採用了這樣的敍述方式,比如説第一集中的“魚把頭”已經70多歲了,他這次帶領大家到冰面上捕魚,他到底能不能打到魚呢?正當觀眾看着漁網被慢慢拉上來的時候,此時鏡頭一轉又跳到其他地方,這就給觀眾造成了一個懸念,要接着把後面的故事看完。魏克然還説:“先要有想法,然後再要有圖片,最後是文本,就像DNA曲折的螺旋上升。在沒有文字的情況下,怎樣曲折你的故事。這才是最關鍵的!這一點實際上和電影製作類似,你所做的是把好萊塢和新聞進行混合,或者説是平衡。就像中國的‘陰陽’。”

《舌尖上的中國》它之所以能夠吸引眼球,其投資和製作水準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方面是它並不是單純只講述美食的紀錄片,它是把美食當做一個媒介,通過這個普通的媒介找到與這個媒介相關的、能夠令大眾熱情討論的東西。比如説傳統價值觀、人際關係、生存狀態甚至是哲學思考,都能夠通過這樣一部片子表達出來。

  主題推介會

2012年4月2日,在戛納電視節期間,央視紀錄頻道主題推介會上播放了《舌尖上的中國》《南海Ⅰ號》《故宮100》《絲路》和《超級工程》5部紀錄頻道原創大片,將人們的視線引向充滿活力的中國。

在推介會現場,法國紀錄片公司的卡特琳娜女士看完《舌尖上的中國》和《故宮100》的片花後稱讚説,片子精彩,質量很高,具備世界水平,她有意購買。

  社會影響——火過電視劇

《舌尖上的中國》不僅講食物,更多的`是在講食物背後的情感

一部以美食為主題的7集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22日晚結束在央視一套的播出,一道道美食讓人回味無窮。在食品工業化時代,人們彷彿又從該片中找到了對傳統美食的熱情和敬意。該片也讓央視一套每晚10點半的收視率超過同時段的電視劇。有關專家認為,其成功之處在於突出的人文情懷。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著名紀錄片學者張同道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説,這部片子之所以火爆,首先在於其選材具有高度的大眾性,所謂“食色性也”,不分階層、不分民族、不分年齡的人們都離不開食物,所以它能獲得最廣泛的認同,也就有了最廣泛的觀眾基礎。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貫穿全篇的人文情懷。和該片總導演陳曉卿是朋友的張同道説,陳曉卿本人就是很有品位的美食家,他把這種概念帶到作品裏,從普通食物中提煉人生情懷,他很早就想拍這樣一部紀錄片,終於在去年3月付諸實施,成片過程也異常艱辛。

據瞭解,該片的創作團隊在一年多時間裏,選取了中國最具美食風味的60多個點,從城市到鄉村,拍下一道道美味佳餚的同時記錄了一段段歷史。陳曉卿表示,這個片子是帶着對食物的敬意來做的,希望觀眾能從中國人對美食的熱愛中品讀到中國人對生活的熱愛,看到中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

張同道説,“鄉愁”是一種無法割捨的情懷,不管是從南方到北方,從國內到海外,所謂最好吃的菜是媽媽做的菜,最好的東西是故鄉的東西,最好的回憶是童年的回憶。《舌尖上的中國》勾起的不光是對美食的垂涎,還有流淚的衝動。

“因為愛中國飲食,所以更愛中國。”該片把一批已經不常看電視的“80後”、“90後”又重新拉回電視機前,收到了傳統愛國主義教育沒有的效果,也許這是該片的“意外收穫”。

據報道,第65屆戛納電影節組委會主席南尼·莫萊蒂曾特意點名觀看了《舌尖上的中國》片花。其海外單集銷價也有望超過《故宮》保持的單集最高5到6萬美元紀錄。陳曉卿表示,目前在海外紀錄片市場分類裏,美食旅遊類節目佔有非常大的比重,而中餐享譽海外,用美食講述百味人生,用一種温和的方式討論一個國家的變遷,“這是中國真正軟實力所在,沒有任何阻礙,可以達到全世界。”

  觀眾説法——勾起思緒的美麗鄉愁

與傳統的美食節目不同,《舌尖上的中國》在地域上採取了大範圍的跳動,並且不以菜系進行劃分,反而每集都有自己的主人公,比如70多歲的黑龍江魚把頭、賣黃饃饃的陝北老漢、陪外婆製作年糕的浙江慈城小姑娘,《舌尖上的中國》對食物樸素細膩的描述,對人和食材的關係的微妙理解,也使得本片不僅僅是一部表現美食的紀錄片。

一位家在湖北、現居北京的音樂人説,她追看《舌尖上的中國》跟“吃”就完全沒有關係,“我對吃本來就不感興趣,平時主吃素。這部紀錄片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將如何‘食物’這個宏大的主題,濃縮在幾集的紀錄片裏。”而這種食和人的緊密相連,也讓不少觀眾想起了小時候的味道、家鄉的味道,“看《舌尖上的中國》,講到寧波年糕,聽到裏面傳出的陣陣鄉音,很想家”。

  海外影響

前段時間播出的央視自制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短時間內引發全社會熱議和讚譽,同時“舌尖”的影響力也愈加廣泛,“舌尖上的清華”、“舌尖上的北大”等網友自發創作的“舌尖”系列也開始在網絡上傳播。在今年的法國春季戛納電視節上,《舌尖上的中國》引領“中國晚宴”活動得到各國媒體和機構的好評,該片也將實現央視紀錄片海外銷售市場的歷史性突破。近日,央視紀錄片頻道邀請相關專家,為《舌尖上的中國》舉行研討會,與會專家普遍認為《舌尖上的中國》為觀眾打開了一扇窗,也讓中國紀錄片人看到了希望。

鑑於中國紀錄片市場的現狀,在座談會上專家們紛紛指出了中國紀錄片的出路:以小眾影響大眾是紀錄片出名的捷徑;培養專業一流的製作團隊是中國紀錄片走出國門的最根本力量。

優秀紀錄片往往能引起觀眾的共鳴,《舌尖上的中國》播出後,不少網友紛紛以“吃貨”自居,並挖掘身邊的“舌尖”系列。在豆瓣網上,網友的幾百條評論中有80%都打了滿分,甚至有不少海外華人產生對故鄉深切的懷念。海外觀眾也通過該片對中國美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瞭解認識,有人萌生出拍攝“舌尖上的荷蘭”、“舌尖上的法國”等念頭。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尹鴻也笑稱“舌尖”影響力:“我家的小孩基本不看電視,只愛上網,後來他也去看這個紀錄片,而且説看了之後那天晚上餓得不行,一邊看一邊忍着餓,最後在冰箱裏面找吃的。它對觀眾造成的感染、影響力是最大的收穫,也是國產紀錄片踏進國際市場的必備條件。”

尹鴻説,“《故宮》這樣的紀錄片是透過故宮看傳統文化和歷史的演變,不起眼的一磚一瓦,背後有無數不為人知的故事。片子播出之後掀起一陣故宮熱,不少外國人因為該片來中國旅遊,跑到故宮親自去看,也有很多人通過該片第一次瞭解了中國和歷史,這就是紀錄片帶來的影響作用。”

《舌尖上的中國》引起的海外市場的熱烈反響更是讓紀錄片人看到了希望,國內自制紀錄片終於得到市場及大眾的認可,也終於在海外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國家廣電總局宣傳管理司副司長王丹彥稱,近幾年,紀錄片業界才剛剛在市場中爭得一席之地:“現在我們幾十個上星頻道的競爭環境中,確實只有娛樂節目和電視劇在拼收視。這個時候央視打造晚間紀錄片時段恰逢其時,也對大眾文化需求和審美需求起到了有判斷的引領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