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文藝 > 編導製作

電視節目的後期製作技巧探索

電視節目製作技術最主要的兩個部分就是前期製作技術和後期製作技術,本文針對一些在金帆獎評測常出現的扣分項以及後期製作的流程和其中常出現的錯誤,分享了一些心得體會,對提升電視節目後期製作水平,促進製作技術的發展,有實踐意義。

電視節目的後期製作技巧探索

  遵循鏡頭組接原則

“動”、“靜”是指在攝像機或畫面主體處於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靜”接“靜”中,要求兩個畫面鏡頭是靜止的,剪輯點的選擇要根據畫面內容來決定。組接固定鏡頭時,若一個鏡頭是靜止的,另一個鏡頭是運動的,可選取主體動作的停頓處進行切換處理,也可以在運動主體處於不醒目位置或被遮擋位置時進行切換處理;若兩個鏡頭均是運動的,可以在主體運動過程中選擇剪輯點。若兩個鏡頭均為運動鏡頭時,且滿足運動方向一致的條件,可剔除上一鏡頭的落幅和下一鏡頭起幅進行組接;若兩個運動鏡頭的運動方向不一致,可選擇在兩個鏡頭中主體運動穩定後進行組接,即組接上一鏡頭的落幅和下一鏡頭的起幅。“半截子”是“動”接“動”的特殊用法,是指在運動過程中對不同運動鏡頭和運動主體進行切換組接,增強畫面的韻律動感,突顯鮮明的節奏感。除了以上兩種組接方式外有“靜”接“動”、“動”接“靜”的方式。這兩種畫面組接要考慮主體對應關係、因果關係、呼應關係和運動節奏變化等因素,以確保組接鏡頭由靜到動、由動到靜能夠自然過渡。

在ESP 綜藝節目中,抒情的演唱,導演的切換手法經常是由全景遠到近推近,中景左到右軌道搖,特寫歌者隨眼神移動,都是“動”的鏡頭銜接,節奏慢而抒情。如果是動感的舞蹈,基本都是固定不同機位鏡頭快切,都是“靜”的鏡頭銜接,反而非常動感,如圖2 所示。

圖2 《 一聲所愛 大地飛歌》 2015“讓奇蹟發聲”第八期鏡頭,鏡頭三個一組

當切換場景時,通常都是三個一組,可以很好的交代清楚場景,模仿我們真實的世界讓觀眾身臨其境。如果沒有三個鏡頭,人們會產生場景錯亂的感覺,這在鏡頭表達方面是不合格的。在拍攝時,同一個動作或場景可以用幾個攝像機在不同的角度進行多鏡頭的拍攝,也可以使用一個攝像機在不同的角度拍幾條素材。這樣就會出現一個動作多個角度的'現象,把這些片段用不同的剪輯方法組成一個完整的動作,這樣會比單一鏡頭表達的效果要充分、飽滿。

2014 年當時台裏都還沒有4K 的攝像機我們為了參加sony“4K”杯的評獎,借了sony 的pmw-F55 拍攝,由於只有一台機子,而且由常年在演播室拍攝的攝像使用,攝像就沒有一個三個鏡頭成組的概念,一個場景就拍攝了一個鏡頭,回來鏡頭根本組接不了,第二天去補拍,又由於時間不同,光線不同,鏡頭暖冷感覺不一樣,並不能使用,最後只能相同內容的組接在一起,花接花,霧接霧,沒有形成應有的藝術效果,評選結果只得到了三等獎,如圖3 所示。

圖3 2014年參加sony 4K杯的作品《 青秀山綠意》

  運用疊化方式

如果存在切換鏡頭生硬或連續不暢的問題,那麼就可以運用疊化的方式解決這一問題,確保鏡頭轉換自然。疊化既可以表示時間的消逝或轉換,又可以表示空間的變化;即可以表示回憶、想象、夢境等回敍、插敍場景,又可以展現景物的豐富多彩、琳琅滿目、變幻莫測。此外,在運用疊化方式時也可以配合靜幀操作,給人以視覺停頓,主要適用於不同主題內容間的轉換。

在專題中,經常有一些風光的大景鏡頭,這時使用連續的疊化特技,一來表現了場景變化,二來觀眾會感覺非常的舒服,不突兀。

  一開始就定好音樂

在編輯專題片時,許多剪輯師喜歡用臨時背景音樂剪輯,把臨時音樂當佔位符。但是人們一旦喜歡上了臨時音樂就很難再找到感覺不錯的合適配樂,而且節奏也會被打亂。臨時音樂也會成為你的“精神支柱”。當無趣的場景配上有趣的音樂時,你會更加寬容。一開始就選定合適的音樂,通過適當的剪輯使它們完美配合。

  注重聲音的剪輯

聲音剪輯是專題片剪輯工作的組成部分,與鏡頭畫面組接同樣重要,它既能夠延伸畫面外延、豐富畫面語言,又可以深化片子內涵、再現真實場景。聲音剪輯的技巧主要包括聲畫同步、聲音轉場、聲音錯位、聲音與靜默交替、聲音漸入漸出等。聲畫同步是指聲音與畫面同步出現,使聲音與畫面在空間上達成一致,有利於增強專題片的真實性;聲畫錯位是指畫面轉換時,聲音不與畫面同時轉換,可將聲音提前到畫面未出現之前,營造先聲奪人的氛圍效果,也可在畫面轉換後,前一畫面的聲音以畫外音的形式存在於下一個畫面中;聲音轉場是指利用聲音來處理畫面段落的轉換銜接,也就是通過利用前後場景轉換時聲音的相似或相同,作為前後鏡頭組接的過渡因素進行剪輯處理;聲音與靜默交替是一種特殊的聲音剪輯技巧,會給人以停頓、靜止的感覺,這種剪輯技巧可以用於情緒和節奏的鮮明對比之處,讓人產生強烈的情感衝擊;聲音漸入漸出是指前一個畫面中的聲音逐漸消失,而後一個畫面中的聲音逐漸響起,用以表示時空的轉換。

  不使用法網剪輯方法

最初的法網風格剪輯法使用特定的對話剪輯方式:聲音和畫面完全同步,不存在重疊的部分。常用的方法是:剪A 畫面-A 講完對白- 剪B 畫面-B 講完- 剪A 畫面,就這樣一直輪流剪輯下去。但事實上,觀眾對聲音和畫面剪輯不重合的反應更好,這是一種音畫分離的剪輯方法,這種方法更貼近現實生活,我們先是聽到有人説話才去抬頭看,或者一個人説話我們會去看聽者的反應。這種剪輯方法更貼近人的自然反應,會使影片更加流暢。

  掌握好剪輯節奏

剪輯要緊湊,剪掉不必要的停頓,剪掉宂長的動作和對白,鏡頭緊張但是不過分簡短,使其真實而不做作。內容複雜的鏡頭,如果剪太短,觀眾就來不及看;而內容簡單的鏡頭,如果剪長了,又會顯得拖沓。但是就算是要表現快節奏的感覺,鏡頭長度也不應該短過一秒,不然觀眾會有跳和不舒服的感覺。所以要在將故事內容描述清楚的基礎上來剪輯畫面。一開始就剪出較精確的版本,不要剪出較長的版本再縮減,重複做工。

 常見失誤

編輯完成後,還要考慮最後的輸出或下載。金帆獎的評測中最常出現的扣分項:

(1) 帶頭時碼沒有從零開始。比如用HDcam 錄製時,帶子都會從00 :00 :00 :03 左右才開始錄製,這是磁帶機的通病,我們為了讓其能從00 :00 :00 :00開始,會提前15 秒,即從23:59:45 :00 開始錄製空白黑場內容,然後再打點從00 :00 :00 :00 錄製彩條千周。

(2) 帶頭彩條不合格。標準的彩條是75% 的全電視信號,高清的是100% 的全電視信號,經常有標清錄了100% 的彩條,高清錄了75%的彩條,錄製前千萬要記得進錄像機菜單確認。示波器的彩條信號,前是100% 高清彩條,後為75% 的標清彩條。

(3) 高清的千周要求左聲道有每隔3 秒的間斷0.25 秒作為識別信號。如果是藍光碟,其作為新媒介,是不能像HDcam 帶子一樣在帶頭提前錄製一段空白,我們會調節藍光錄像機的預卷時間為3 秒鐘,先錄製一些本機彩條千周,然後再打點錄製後面的立體聲千周。

(4) 標清節目因為要調六個點測試節目信號,示波器調整好警告閥值,有時有人眼沒有發現的超標,示波器會有警告,這時就要注意調整了。節目複合信號不能大於0.8V,也不能小於0.6,有的為了不超標就壓得很小,這也沒有必要。

(5) 聲音超標, 正常節目為-9dbfs 上下就可以, 最高不超-6dbfs,這一項也可以讓示波器幫忙監測。標清CH1 聲道錄製混合聲,CH2 錄製國際聲,CH2 經常有漏錄或錄錯的。

(6) 短片類節目沒有寫創意説明的。這類附件非常重要,漏了白扣分就非常可惜了。

(7) 節目結束沒有留30 秒的黑場,當然如果是新介質的帶子就不需要留。

總之,電視節目後期製作是一項現代信息技術與電視藝術結合的工作,後期工作對於最終節目內容質量保障而言是十分重要的。電視節目後期工作是涉及到圖像、音頻、特技等為一體的工作,是需要掌握相關規律和技術要求來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