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文藝 > 編導製作

編導影視剪輯節奏知識

什麼節奏?即為一種有規律的、連續進行的完整運動形式。節奏變化為藝術美之靈魂。影片的節奏,即為影片結構、鏡頭長度的處理等元素所構成的一種節律。

編導影視剪輯節奏知識

關於這一點,從新影原來出品的紀錄影片中便可以很清楚的感覺到,每一個時期影片所使用鏡頭的長度是不一樣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時候電影鏡頭都是規定長度,全景7尺、中景5尺、近景3尺、特寫2尺,一組畫面的組接順序也基本是全、中、近、特這樣一個遞進關係。這恰恰符合那個時期的社會狀況和人們的心理狀態。做一切事情都很規矩,事事都有眾多的條條框框。隨着改革開放人們思維概括能力的增強,對影片節奏的要求越來越高,剪輯的速度也不得不加快了。

任何事物只要是發展着的,變化着的就會有節奏,比如大自然的變化(季節,氣候,晝夜交替,潮漲潮落,植物生長,動物的奔馳等等),社會活動(勞動,工作,戰鬥等等),人物的心理,情感,情緒等都有其各自的節奏。應是作為一門藝術也同樣具有節奏,因為它來源於生活,當然影視的節奏不是簡單的生活的複製,它是要經過藝術的加工處理,是高於生活的。節奏就是帶有規律,帶有層次,帶有韻律的`變化過程。作為視聽藝術他自然包括視覺節奏和聽覺節奏,這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形成了影片的統一的節奏。這裏要説明一點,節奏不是運動的速度,而是一種韻律。不同時期的影片節奏也是不同的,早期的影片由於社會,時代,人們思維,生活習慣的影響,節奏一般來説比較慢,現在社會生活步伐快了,人們的心理也發生了變化,所以現在影視片的節奏也普遍的加快了,人們也喜歡看快節奏的影片,當然節奏的快慢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不能一概而論。

節奏是自然界萬物呼吸的脈率,人的呼吸也是隨情緒和動作快慢有區別,該緊則緊,該弛則弛,需要長出一口氣時,半口氣的時間是違反生理規律的。影視就是通過鏡頭把生活片斷拆開來,再組合在一起。所以説影視片的節奏處理是和人的心率活動頻率有直接關係。那麼構成鏡頭組接節奏的因素,除了鏡頭的長度及連接技巧以外,主要還是這些連接在一起的鏡頭之間的內在聯繫。這和人的呼吸是一樣的,一段急促的呼吸之後,需要常出一口氣;一組景別角度大跳躍的短鏡頭組接完成後就要接一個長鏡頭。

  在電影製作技術日趨數字化的潮流中,電腦和新媒體技術製作給電影帶來的是全新的語境和講述方式。

影視紀錄片,是以生活的原生態為記錄對象,並加以藝術表現;是最接近生活真實的一種媒介樣式。它記錄的不僅是生活本身的客觀真實,同時也藴涵着更為豐富的人類理想和追求。

不同的內容、不同的表現形式,有不同影片的節奏剪輯。例如《周恩來外交風雲》,雖然是1998年做的,但其表現的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事情,時代背景處於一個國際動盪的年代。選題的本身就決定了這部影片的龐大。它所具有的多線索、多層次、多視點以及它大跨度的時空交錯都決定了影片的節奏。

電影后期剪輯,即把一系列鏡頭組合起來的技巧,稱為“剪輯技巧”,又稱“電影蒙太奇”。通過鏡頭的剪輯,產生影片的節奏,調整觀眾抑制與興奮的觀影心理,達到最佳的視聽效果。剪輯中的節奏,同樣也要體現出節奏的更替與變化,但是在安排節奏變化曲線之前,首先應該確立整體的節奏基調,只有在統一的節奏基調中求變化,才能構建統一的作品風格。

影視剪輯中對節奏的把握是至關重要的,正如摩西納克所言,“最後確定影片本身價值的那種特殊價值還是節奏”,“是節奏,不然就是死亡”。那麼哈爾濱完美的動力小編就簡單的和大家分享一下剪輯節奏的分類!

  在剪輯影片節奏中分為內部節奏和外部節奏。

內部節奏,也叫心理節奏。剪輯出一部好的影片,創作人員的心理基礎很重要。剪輯一部影片的節奏與人的心理規律息息相關。例如;知覺的感受、記憶的再現、豐富的聯想、邏輯的思維,都是屬於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活動,是為了弄清客觀事物的性質和規律而產生的心理活動。在認識的過程中,心理上又會產生情感和情緒。那麼編輯影視片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創作人員通過影視作品的表現手段在折射自己的心理活動。這一心理活動所產生的節奏是有共性的。例如;音樂的旋律是按節拍分2拍、3拍、4拍幾小節。我們剪輯影片敍事中使用的鏡頭及鏡頭的長度和剪輯點跟音樂的節拍是一樣的。現在非線剪輯選擇剪輯點是看得見,摸得着,非常方便。而傳統電影畫面剪輯是通過手搖四連套片機搖出來的,完全靠心理節奏感覺的。音樂通過音樂編輯剪輯,音畫合成之後節奏點要能夠吻合,這便是心理活動所產生的節奏的共性。

外部節奏。鏡頭組接的節奏,是受制於影片的內容和結構的。因為內容和結構是影片的整體節奏,而鏡頭組接只是局部節奏。也就是説在依據整個節目內容和結構處理節奏的前提下,還要結合具體內容考慮外部節奏。

前邊説到的節奏處理是和人的心率活動頻率有直接關係。一部影片從你接受這個題材開始通過採訪、瞭解、認識,便應該有了符合這一題材的表現形式和切入角度。對組成全片整體結構的控制都源於你對片中事件和人物本身的理解,這便是你思維的心理過程,。在剪輯影片時,將多條線索的時空關係,不同景別、不同角度的鏡頭組合,鏡頭數量和次序的安排,聲畫結合,每個鏡頭動作長度的取捨,整場戲(紀錄片稱段)快、慢節奏把握,段落的有機轉換都是通過剪輯技巧得到真實、合理地反映。所以説外部節奏是受內部節奏制約的,但內部節奏是通過外部節奏來表現的。應該説利用鏡頭組接產生的節奏是從情緒上感染觀眾的一種手段,也是你的心理過程在技巧中的再現。

標籤:剪輯 編導 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