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文藝 > 播音主持

播音主持的備稿

對於播音創作活動的主體—播音員來説,稿件就是播音創作的客體。現今播音創作客體可以概括為如下三種形式:編輯部門提供的待播出的文字稿件,其中也包括播音員參與採訪或編輯工作,自己動筆編寫的稿件;情色慣上稱作“提綱加資料(素材)”的形式,這種形式有一定文字依據,但在話筒前播出時語言組織靈活度較大;播音員的現場口頭報道或即興評述,它完全沒有文字稿件,這時的創作客體是我們平時稱作“腹稿”的內部語言。

播音主持的備稿

以第一種形式為依據的播音,我們可稱之為“文稿播音”,以第二、第三種稿件為依據的播音,我們可稱之為“口語播音”。很明顯,這三種不同形式的創作客體,經由播音員的創造性勞動,傳播到廣播電視節目的受眾的心理過程是不相同的,這樣,播音員準備稿件的方法也不完全一樣。不過,目前,電台、電視台節目的新聞性、綜合性很強,加上歷史和體制的原因,多數或絕大多數節目都是由編輯部門將各類信息加工整理成文字稿件後,源源不斷地送到播音員手中,因此,依據文字稿件的播音,是播音員的主要工作形式。可以預言,這一格局將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存在下去。鑑於上述原因,本章集中論述以文字稿件為播音創作客體的文稿播音的備稿規律和方法。

  第一節 備稿的重要意義

  播音不是個人的隨意活動

播音是播音員在話筒前的有聲語言的創作活動,但絕不是個人的隨意的言語活動。廣播電視所具有的傳播新聞、引導輿論、普及科學文化知識、提供健康有益的娛樂和社會服務等多種社會職能,正是通過一個個節目實現的。播音員的工作職責就是把各類節目中的文字稿件轉化為聲情並茂的有聲語言,成為廣大聽、觀眾喜聞樂“聽”的播音作品。一般認為依據文字稿件的播音是“二度創作”活動。稿件是作者對於生活的認識和提煉,是作者的“一度創作”。播音作品,是播音員基於對生活的理解,把稿件的文字符號轉化為直接可感的聲音符號的“二度創作”。試想,如果對創作客體—稿件,沒有深刻的瞭解和把握,這播音創作又從何談起呢?

  從文字到有聲語言的轉換不是簡單的對應過程

從文稿播音到有聲語言的符號轉換並不僅僅是文字和語音的簡單對應。稿件是作者對客觀世界的認識的反映,是作者思維活動的成果。播音員要將這一思維成果轉化為清晰,準確,生動感人的有聲語言,必須深入到稿件中去,並透過稿件認識其反映的現實生活,把握作者的思維過程,領悟、體味作者的認識成果。如果播音員只做“字形—語音”這樣一種語言表層結構的轉換,是遠遠不夠的。

  稿件內容紛繁、形式多樣

節目形式的不同,要求多樣的播講方式。在各類節目的播音中,有播報式、宣讀式、播講式、談話式、演播式等等,不一而足。怎樣使播音方式適合節目形式,以及稿件特點的要求,這些都需要在備稿過程中精心考慮,擇其“優”者而從之。

  第二節 備稿的特點

  自覺的傳達意識

播音員在備稿時必須有自覺的傳達意識。要傳達,就要弄清傳達什麼?對誰傳達?又怎樣去傳達等問題。因此,在備稿時,應十分專注,進入有意注意的心理狀態。使思維清晰集中,自覺的傳達意識是使播音主體進入良好的有意注意的必要條件。

  能動的理解和感受

“理解是基礎,感受是關鍵”,這是我們在解決備稿問題時必須反覆強調的重要觀點。在播音員認識和把握稿件過程中,理解和感受是緊密結合在一起,並不斷深化的。備稿的能動性集中反映在理解與感受的水情色融上。

  擺正播音員和稿件的關係

播音員是稿件與受眾之間的中介,在處理好創作主體、創作客體、創作對象這三者關係時,擺正播音員和稿件的關係,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第三節 備稿的要求

  準確、迅速、深刻、精細

播音工作是黨的新聞工作的一部分,播音員日常擔負的工作以新聞性節目播音為主。這樣的工作性質和業務範疇,決定了播音員必須具有高質量和高效率的意識。具體到備稿這個環節,從質量上説,要求把握稿件的深刻、精細;從效率上説,要求備稿迅速、熟練。可以説,備稿也是播音員所應熟練掌握的業務基本功之一。

  “把稿件變成自己要説的話”

主要包括兩層意思,一是指激發播講願望,產生積極的言語發動心態;一是指備稿的終結,要在頭腦中形成與稿件相一致的思想感情運動線,以及與之相應的聲音變化的大致輪廓。作為播音語言的發動者,要有明確的語言目的,要有説話的衝動和意念,這樣才可能有真誠懇切的語言傳達和交流。

  第四節 備稿的方法

層次、主題、背景、目的、重點、基調。這六步,應該是播音員備稿的要點,為播音員駕馭稿件,用有聲語言表達稿件,以及形成正確的創作道路,攀登播音語言藝術高峯,甚至如何打開眼界、加深修養,都提出了必不可少的規矩。

備稿六步,不同於稿件寫作過程,也不同於一般的文章分析過程。備稿六步,就為了是“形之於聲,及於受眾”,這點必須明確。

  層次

所謂層次,是指稿件的佈局、結構。稿件的自然段,是從寫作角度形成的,層次是為了播音的需要形成的。層次是對自然段的進一步整理,使之更有利於“形之於聲、及於受眾”。

所謂進一步整理,是指對自然段的歸併和劃分。歸併,就是把內在聯繫比較緊密的段落歸併為一個層次。如果全篇稿件中層次很多,還要把內在聯繫比較緊密的層次歸併為一個部分。有小標題的稿件,每個小標題裏的內容就是一個部分。由於並列的關係,一個層次可以只是一個自然段,另一個層次可以是幾個自然段;同樣,一個部分可以只是一個層次,另一個部分可以是幾個層次。劃分,是指把一個自然段裏的內容,劃分為幾個小層次。簡短的自然段可以不再劃分,較長的自然段可以劃分。

概括大意,要簡單、明瞭。有時可用一兩個詞概括,因為我們不是為別人看,而是為了話筒前播出,抓住主要內容,點到即可,切忌嗦、繁雜。經過歸併和劃分,稿件的脈絡就更加清晰了,人物、事件的來龍去脈,觀點、例證的前因後果,在我們的心目中就更加明確了。無稿播音,同樣強調內容的層次。先説什麼,後説什麼,都應心中有數。“話題”有多種,每個話題內部,都不應雜亂無章,而應努力做到井然有序。話題之間也應有銜接轉換。

  主題

主題,就是稿件的中心思想,既不是中心內容,也不是中心問題。

主題的概括要切中題旨,言簡意賅,不必套用什麼格式。要具體,不可東拉西扯,不可長篇大論。也不可空洞浮泛,不可過於籠統。概括出的主題要有行動性,即要使自己一想到這個主題就激起強烈的願望,就產生播音的行動意向。

  背景

我們所説的背景,當然主要指播音背景。我們説播音背景的時候,實際上就包括了歷史背景、寫作背景,或者,就在指同一個背景。

應該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另一方面,是指國際、國內的'形勢,各方面的現實情況及其變化。

  目的

這裏的宣傳目的,完全應該理解為播音員的播講目的。

播講目的,主要是指在德、智、美三方面所要實現的社會意義和作用,所要達到的預期效果,所要遵從的誘導方向。因此,每一篇稿件都要求目的的準確性、綱領性和感染性。播音員憑藉的稿件有兩類:一類是歷史性的;一類是當今性的。在目的的表述中,充溢着播音員某種主觀願望,我們稱之為播講願望。

  重點

由層次、主題到背景、目的,似乎是離稿件內容遠了,事實上,卻是使我們的理解和感受更深了,我們已經深入到稿件的精神實質裏了。深入到精神實質之後,還要返歸稿件內容,落實到具體稿件的字裏行間去。而重點,就是目的落實的重要環節。目的落實,從大單位講,要抓重點部分,重點層次、重點段落;從小單位講,要抓住重點小層次、重點句子。這兩方面不可偏廢。

重點的發佈,大體有兩種情況:集中或分散。集中,是指重點集中在一兩個部分、層次、段落、其它部分、層次、段落都是非重點。分散,是指重點分散在各部分、各層次、各段落中。只抓小單位的重點,或者只是抓大單位的重點,都會使目的模糊。因此,我們主張從單位入手,從大單位着眼,給重點以活力,而不要因抓小單位的重點而拘泥,因抓大單位的重點而籠統。

  基調

基調,是指稿件總的感情色彩和分量,不是指播音時聲音高低。有時説某個播音員播的某篇稿件“基調高了”,“基調低了”,雖然有聲音高低的因素在內,但主要的是指感情色彩的過於昂揚或過於沉緩,不可只從降低或提高聲音上去克服。

基調是稿件全篇的問題,是稿件“總的”或“基本的”感情色彩和分量。這並不意味着每一部分、每一層次、每一段落、每一小層次、每一個句子都是同樣的感情色彩和分量。由於稿件每一個大小單位都有更為具體的內容,我們的感情色彩和分量應該與內容相適應。隨着稿件內容的發展,感情色彩和分量總要不斷變化,而這種變化,既是形成稿件基調的具體因素,又受稿件基調的管轄制約。

任何簡單劃一的感情色彩和分量,都會造成基調的單調籠統;而那種南轅北轍的變化,又會使基調失去和諧。基調的表述,不必有固定格式,但不可過於嗦。表述不清,只能造成播音基調的混雜,不利於突出稿件的特色。

從創作基礎講,基調是理解和表達的統一,總的感情色彩和分量與形之於聲的統一。稿件的基調必須由播音基調錶現、顯露出來,而絕非僅是內省的範圍。滿足於內省階段,滿足於“自我感覺良好”,恰是體驗派的偏頗之處,我們應努力避免、警惕。其實,基調還遠不止於此。從稿件説,基調應有稿件的個性、作者的風格;從播音員説,要包括播音員的風格。這些,屬於播音美學的範疇,這裏不涉及。至於感情色彩和分量,將另章説明,這裏也不詳述。

以上,我們簡要地闡述了備稿六步。作為播音創作基礎,備稿雖是重要的一環,但不能以某種方法對待,已如前述。所以,我們既沒有詳細論述,也沒有舉例説明。但願不會因此而造成輕視備稿的印象。

標籤:備稿 播音 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