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文藝 > 服裝

旗袍的歷史發展

服裝7.23K

旗袍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居住在關外的滿族人。這種“旗袍”上下連屬,圓領,前後襟寬大,衣衩較長,袖子緊窄,男女都可穿着,只是婦女的“旗袍”在一些細節處有刺繡裝飾.旗袍成為宮廷服飾後,在裝飾和配飾上也日趨精細與繁複。而直到1929年,國民政府公佈將旗袍正式定為國服。

旗袍的歷史發展

  歷史淵源

旗袍的演變歷史在民族、觀念、習俗、風尚的交織下,充盈着文化碰撞與交融過程中的張力。

旗袍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居住在關外的滿族人。這種“旗袍”上下連屬,圓領,前後襟寬大,衣衩較長,袖子緊窄,男女都可穿着——只是婦女穿的“旗袍”在領子、前襟和袖口的地方都有繡花裝飾。關外寒冷異常的天氣,遊牧民族騎馬射箭的生活方式都是催生出這種保暖適體的服裝的重要因素。1644年,旗袍隨着滿族的統治者進入北京,那時候滿族人素有“旗人”之稱,所以他們所穿的袍服就被稱為“旗袍”。

旗袍成為宮廷服飾後,在裝飾和配飾上也日趨精細與繁複。宮廷婦女穿旗袍時,往往配上被稱為“大拉翅”的假髻和“花盆底”旗鞋。這樣穿着,愈發顯得旗女身材修長,丰姿婀娜。但這時的旗袍與現代意義上指稱旗袍在樣式、裁剪、裝飾上相差甚遠。

按照清代法規“十從十不從”的規定,當時漢族女子可以不穿着旗裝。相對於清廷對漢族男子着裝滿族化的嚴格規定,漢族女子有不穿着旗人旗服的自由。但服飾習俗的變遷往往隨着社會風尚的改變而發生微妙的變化。在滿族統治的三百多年中,滿、漢婦女的着裝在彼此的對視與互仿中悄然融合,在款式與風格上有了諸多相似之處。

直至1910年,清朝滅亡後,旗服在短暫的沉寂之後,反而在漢族婦女身上悄然出現,早在1913年上海等地街頭,就已出現身者旗袍的漢族婦女。據説最早穿着旗袍的漢族婦女是一批上海的女學生,她們穿着寬敞的藍布旗袍走在街上,引起各界婦女的羨慕,引以為尚。二十世紀初,女學生代表着自由與解放的女性形象,其行事、着裝往往成為社會時尚的風向標,因此她們穿着的旗袍也成為文明、新潮的象徵,引得各界婦女紛紛效仿。

1921年,旗袍在上海婦女界流行,繼而迅速擴大到全國各個階層,逐漸成為專屬婦女的.日常服裝。現代意義上旗袍即是這種以旗裝為基礎並廣泛吸收西式裁剪方法制作的海派旗袍,上海遂成為旗袍的發祥地。

1929年,國民政府公佈《民國服制條例》作出規定,正式將旗袍定為國服,即國民禮服。女子禮服有兩款,一款式藍上衣和黑裙,另一款是長身旗袍。以政府條令的形式對旗袍做出規定,足以顯示出旗袍僅用了十幾年間就以其獨特魅力征服了中國女性。此後直至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末,旗袍一度成為中國的“國服”,成為中國婦女最重要的日常服飾。

  款式變化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在其流行初期,旗袍風格與滿族旗裝已有很大差別,其裝飾由繁複轉向簡單,款式由寬大到適度。袍身的長度縮短到膝蓋與腳踝之間;袖子略有收緊並縮短,並露出一截手腕;領子也受漢族婦女的影響,一度也變為“元寶高領”,而後逐漸變矮。1926年至1927年,旗袍下襬高度依然適中,袖口吸取了“文明新裝”的特點,裁剪成倒大袖,更大程度地露出婦女的手臂。大革命時期,婦女在解放潮流中張揚個性,受社會風氣及歐美流行短裙的影響,款式與裝飾變化更為大膽。旗袍的下襬線提高至膝下,袖口也開始變小。1928年,裝飾性的鑲滾越來越簡潔以至消失。女學生的旗袍在此前基礎上又提高一寸,使青春健美的小腿露出。女學生穿着這種款式的旗袍甚至打球、騎車都毫無防礙。至二十年代末,旗袍開始收腰,袍身逐漸變得合體,大膽露出了女性美麗動人的曲線。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是旗袍發展的鼎盛時期,改良旗袍是這一時期旗袍的主流。在這10年中,旗袍絢麗多姿,風格多變。領、袖、下襬、開衩無一不在流行與時尚的影響下變幻:高領、低領、無領先後流行;長袖、短袖、無袖各顯其美;旗袍的長短,長則衣邊掃地,短則露出膝蓋甚至大腿,無不達到其極。歐美流行元素輪番登場,旗袍面料異彩紛呈,配件裝飾令人眼花繚亂,呈現了旗袍發展史上最絢麗華美的時代。

三十年代初,旗袍長度沿襲二十年代的樣式,流行短旗袍,下襬長度稍過膝蓋,但在1932年開始不斷加長,長至“衣邊掃地”。這主要是因為1932年前後都市婦女中開始流行高跟鞋。這種來自歐美風尚的皮鞋與旗袍相配,改變了旗袍的時尚走向。原本以下襬線提高為時尚的旗袍,為增加高跟鞋的美感而加長旗袍下襬,使女性顯得纖細修長、性感動人。到1934年前後,旗袍長度能蓋住腳面。這種“掃地旗袍”多為高領,裝着三粒鈕釦,領高直抵下巴,即使在炎熱夏天也不改風尚。隨着旗袍的加長,旗袍的開衩也越來越高,到1934年前後幾乎開到了臀部,走起路來搖曳生姿,玉腿乍現。1935年,旗袍又流行低衩,開衩僅到小腿,但袍身依然很長。穿着這樣款式的旗袍坐時顯得含蓄大方,走時優雅慢步,但行走不便。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各界女性積極投入抗日救亡運動,為了行走方便,袍身逐年縮短,開衩也逐漸升高,袖子也變得細長合體。

此外那個時期也是旗袍面料極為豐富的年代。紡織品的大量進口,從各類綢緞到棉布、呢絨、紗羅,應有盡有。尤其是出現了鏤空織物和半透明的化纖及絲綢以後,“透、露、瘦” 的旗袍就開始流行。清純可人、性感妖嬈、端莊典雅多種風格都可以在旗袍中顯現出來。旗袍和西裝進一步結合起來,裁剪更多采用西式服裝做法,加胸省、腰省、墊肩。領和袖更多采用當時流行的款式,領用西式翻領,袖則有荷葉袖、開叉袖以及下襬綴荷葉邊,或綴不對稱蕾絲等。更為時尚的就直接在旗袍外穿着西裝大衣。

  工藝特點

滿族入關後,旗袍吸取了漢民族多種工藝,裝飾逐漸變得繁複起來。原本用來保護領口、袖口、下襬容易破損的素色衣邊逐漸被繡上紋飾,變成道道鑲嵌。三鑲三嵌、五鑲五嵌到“十八鑲滾”,宮廷貴族婦女的甚至整件衣服的裝飾紋飾幾乎遮掩了其面料的本來面目。

旗袍有着多重細緻的工藝流程,主要製作工藝為“鑲、嵌、滾、宕、盤、貼、繡、繪、”。即滾邊工藝、鑲邊工藝、嵌線(條) 工藝、宕條工藝、盤紐工藝、貼邊工藝、刺繡工藝、繪畫工藝。這些工藝使旗袍在每個細節上都環環相扣、層層相配,達到線條流暢、適宜人體、裝飾美觀的目的。製作旗袍的過程也是中國傳統工藝綜合運用的過程。這些工藝祕訣繼承與發揚了中國傳統的製衣工藝的精髓。一件旗袍的製作,往往需要工藝的製作者一人運用“鑲、嵌、滾、宕、盤、貼、繡、繪”的整套工藝,從而保證旗袍氣韻流暢與風格統一。此外,在裁剪上旗袍也堪稱中西合璧的製作典範。採用胸省、腰省、裝袖、肩縫等西式工藝,與中國傳統工藝相結合,使旗袍既能體現中國傳統女性含蓄温婉的韻致,又體現出現代女性簡潔幹練的風采。

標籤:旗袍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