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文藝 > 聲樂

管樂吹奏與聲樂歌唱的呼吸方法異同論文

聲樂1.68W

內容摘要:師範類的音樂教育中,管樂專業的學生在修聲樂課時和聲樂專業的學生在修管樂課時會遇到的一個呼吸方法的異同問題,這也是師範類音樂教育中教學的特殊問題。筆者通過在教學實踐中的研究、總結,發現了這一問題的根源所在。通過對這一問題的詳細分析和解釋,不僅會有利於管樂專業的師生和聲樂專業的師生能更正確有效地提高各自專業的教學質量,同時也能避免因呼吸方法的錯用而發生的教學方法的錯誤。

管樂吹奏與聲樂歌唱的呼吸方法異同論文

關鍵詞:師範類 音樂教育 管樂呼吸 聲樂呼吸

在師範類音樂教育專業的教學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管樂專業的學生除了要主修自己的管樂課以外還必須要副修聲樂課,另外,許多師範類聲樂專業的學生因為考慮到畢業出路而選修學習管樂吹奏。這是師範類音樂教育專業的教學中的一種特別現象,可是如何相得益彰地處理好二者技巧學習上的衝突,特別是呼吸運用的問題成為高師教學中的一個不易察覺又急需解決的課題。

呼吸——師範教學中一個不易覺察而易失誤的問題

在師範類音樂教育專業的教學中,有些聲樂教師很可能會自覺不自覺地忽視管樂吹奏和聲樂歌唱在呼吸方法上的不同之處,從而在對管樂專業的學生進行聲樂教學時,常常會在想當然地指導“呼吸”這個環節上發生一系列始料未及的錯誤。

管樂吹奏專業的學生氣息比較充足,人們難免會不假思索地對他們產生一種能高昂嘹亮地歌唱的錯覺。有些在這方面缺乏經驗的聲樂教師也會誤以為管樂專業的學生只要將喉頭放鬆、穩定喉結位置即可達到歌唱發聲要求。其實不然,管樂吹奏的氣息位置和呼吸方法與聲樂歌唱的氣息位置和呼吸方法在本質上是有嚴格區別的。因為用於吹響管樂器所需的氣息強度、速度、流量比歌唱發聲所需的氣息強度、速度、流量要強大得多。再者,由於管樂吹奏和聲樂歌唱在發聲結構上有所區別,因此管樂吹奏時的發聲狀態與聲樂歌唱時的發聲狀態也是截然不同的。比如:管樂吹奏的發聲結構是氣息要通過摩擦嘴、號嘴、笛頭、哨嘴才能發聲並通過喇叭口或發音孔將聲音擴大,從而產生演奏所需的各種高低、強弱、長短不一的音響。由於管樂吹奏時所需的呼吸強度對腹部、胸部、喉部所形成的肌肉的緊張度要遠遠超出聲樂歌唱時的這些部分肌肉的緊張度,所以用管樂吹奏的呼吸方法去歌唱就會造成喉頭緊張、聲音僵硬的結果,這也是管樂呼吸的方法,恰恰是嚴重阻礙管樂專業學生學習聲樂歌唱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聲樂歌唱的發聲結構是:氣息通過摩擦聲帶發聲,然後通過頭腔、口腔將聲音擴大而形成演唱所需的高低、強弱、長短和變化的樂音組合。因此,健康正常的聲帶只要用輕微的氣流就可使其自然振動發聲,而用同樣輕微的氣流去吹奏管樂器就會難以發聲。所以,管樂專業的學生如果要是用了聲樂歌唱的呼吸方法來吹奏的話,那麼必將產生軟弱無力的吹奏效果。這也是為什麼有些管樂吹奏專業的學生所吹奏出的音量、力度、強度不夠的問題所在。其原因是運用聲樂歌唱的氣息和呼吸方法,用於歌唱所需的氣息力度、長度和流量是無法完全達到管樂吹奏的要求的。同樣,管樂專業教師也會因為不瞭解聲樂歌唱的呼吸方法,而對聲樂專業的學生在學吹管樂器時軟弱無力的吹奏狀態束手無策,甚至難以發現管樂專業學生由於選修了聲樂課並在吹奏時運用了聲樂的呼吸方法而使管樂吹奏方法產生的錯誤。

同樣,聲樂專業的學生在選修學習管樂吹奏時,也會因為誤將管樂吹奏的呼吸方法用在聲樂歌唱中從而產生“炮火連天”的號叫聲。

管樂吹奏與聲樂歌唱呼吸方法的異同

在師範類音樂教育的專業教學中,無論是管樂教師還是聲樂教師,都必須充分了解、深入探究管樂吹奏和聲樂歌唱時呼吸方法對各自專業的作用,進而在教學實踐中認真區別、正確運用有效的呼吸方法來指導學生科學地進行吹奏和歌唱訓練,這樣,才能保證他們在這兩方面都能達到音樂教育專業所應有的水平。

首先,我們認同,管樂吹奏與聲樂歌唱都與呼吸相關,這兩者的發聲都離不開氣息的作用:管樂吹奏靠氣流與嘴脣、號嘴、哨嘴、笛頭的振動發出聲音,然後將聲音送出喇叭口或發音孔;同樣,聲樂歌唱也是靠氣流摩擦聲帶振動發聲並把聲音送出口腔。

不管是管樂吹奏,還是聲樂歌唱,它們控制氣息的方法都是決定其吹奏或歌唱所能表現的音高、音色、音量及音質的重要因素,從而,這兩者的呼吸也就成了直接影響到演奏或演唱能力的培養或演唱、演奏水平發揮的根本原因。在我們管樂演奏專業者看來,影響管樂演奏能力的因素不能簡單地只是歸結為嘴脣方面的吹奏方法,其主要原因恰恰是最基本、最能體現功底藴涵的.呼吸方法和呼吸藝術的問題。管樂吹奏時,由於呼吸量的不充足,不但不能達到大音量的強度,不能完成長樂句的吹奏,而且對高音區的吹奏來講,簡直是捉襟見肘、窘態畢露。進而言之,要想吹奏出光滑透亮、美麗動人的音色,苦於匱乏飽滿、深沉有力的氣息,更是緣木求魚、無所適從。同樣,在聲樂歌唱專業者看來,影響聲樂歌唱水平的主要因素除了喉部發聲方法問題以外,主要也是呼吸方法問題。因為在演唱高音、強音和長句時如果沒有充足飽滿的氣息同樣也會顯得無能為力,而且沒有深沉有力的氣息做配合也不可能唱出委婉動人的音色。

呼吸,在管樂吹奏和聲樂歌唱這兩者之間起着極其重要的作用。毫無疑問,這一點在我們管樂專業與聲樂專業工作者中完全可以達成共識。然而,在兩個專業中各自如何具體地重視呼吸的作用;而對分別在兩個專業中兼修這兩門主副不同課程的學生,又如何有區別地在兩門課程中以不同方法對他們進行呼吸訓練,這便成了需要我們兩個專業的教師共同致力研究的重要課題。

正確呼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

管樂吹奏和聲樂歌唱這兩者在正確運用呼吸方法的問題上確實存在着很大的差異。其顯著標志是:它們在呼吸時的氣息控制位置和腹部肌肉發力的方向大不相同。管樂吹奏時摩擦振動嘴脣、簧片、哨嘴、笛孔所需的氣息量明顯大於摩擦聲帶發聲所需的氣息量,尤其是吹奏銅管樂器時要比吹奏木管樂器的呼吸強度更是大得多。可見,銅管樂吹奏時的吸氣量和呼氣力度就會遠遠超過聲樂歌唱。再者,從作曲的角度看,在通常的情況下,考慮到人的聲帶和氣門經受氣息振動的可承受程度畢竟難與銅管樂器所能承受的程度相比,作曲家為管樂吹奏作品所譜的樂句,往往會比給聲樂歌唱作品中所譜的樂句要長得多,所以,氣息控制的位置也自然要比歌唱時低得多。通常要把氣息沉於下腹部(肚臍以下)才能滿足吹奏的需要。而聲樂歌唱時的呼吸量、呼吸力度和呼吸強度相對比管樂吹奏要小得多,所以歌唱時氣息的位置比管樂吹奏時的氣息位置要高,通常是在上腹橫膈膜周圍(肚臍以下),這樣的歌唱氣息位置才能產生迂迴的美妙音色。當然,對聲樂歌唱來講,在歌唱高昂嘹亮和較長的樂句的聲樂作品時,氣息控制的位置就要相應地移向下腹,這樣才能具備一定的爆發力,並且能增加、延長呼吸的力度和長度。同樣,管樂吹奏者在吹奏歌唱性、抒情性的管樂作品時,只要將氣息控制位置上移至橫膈膜處就可使聲音柔和委婉。

其次,管樂吹奏與聲樂歌唱的呼吸方法雖然有許多相同甚至可以相互借鑑的地方,但是管樂吹奏時腹部肌肉的發力方向與聲樂歌唱時的腹部肌肉發力方向無論如何是有根本區別的。比如:管樂吹奏時腹部肌肉是要人為地向外擴張來使吹奏出的聲音產生穩定、平衡、持久、有力的音響效果。而聲樂歌唱時腹部肌肉發力的方向則是腹腔自然地往內收縮形成壓迫力量。聲樂歌唱時的呼吸狀態猶如手風琴的風箱,即:吸氣時用擴張胸、腹腔來充滿氣息,呼氣時則使腹部自然往裏收縮將氣呼出。當然,腹部還要根據演唱樂曲的音高、長短、力度的需要而相應地運用下沉的力量來與收縮力度形成一種歌唱用的相持力量。但從整體上來講,聲樂歌唱的呼吸畢竟是接近於説話時的呼吸狀態,比如:歌唱時隨着氣息的呼出腹部自然下癟,這種呼吸狀態筆者把它稱作為“順呼吸”。而管樂吹奏時的呼吸狀態卻恰恰相反,即:吸氣時同樣用擴張胸、腹腔來充滿氣息,但呼氣時腹部的肌肉是要根據演奏樂曲的音高、長短、力度的需要不斷地向外做擴張來形成一種管樂吹奏所必需的持久力。這就好像在我們平時生活中如遇到要搬沉重的東西時要將腹部用力向外擴張來形成一種爆發力的那樣。然而在吹奏時雖然氣息會不斷地流失,而要使這種爆發力延長的唯一方法只有使腹部不斷地向外擴張。這種呼吸狀態筆者把它稱作為“逆呼吸”。有聲樂專家稱:“學習吹奏管樂的人練習呼吸是為了吹樂器,而學習歌唱的人練習呼吸是為了吹自己。”這句話就足以説明了學習管樂吹奏的呼吸與學習聲樂歌唱呼吸的方法、目的根本不同。原因是:在吹奏管樂器時呼出的氣流會受到嘴脣、號嘴、哨嘴、笛頭、簧片等發聲部件的阻擋而形成一種逆回氣流產生胸悶氣憋的感覺。因此,在吹奏時只有不斷地將氣息下沉,使腹部有意識地向外不斷地擴張來減緩喉部、胸部的緊張度,這樣才能自如地控制運用好氣息,讓正確的呼吸為成功的吹奏提供保障。反之,有些學生在吹奏訓練中心浮氣躁,猛吹樂器惹得臉紅脖子粗而力不從心,其原因正是在吹奏時沒能處理好將氣息自然下沉的環節,不僅沒有從容自如地讓腹部向外擴張,相反,還往裏收縮而導致氣壓集中在胸部和喉部,以致堵塞而得不到舒展。

管樂吹奏與聲樂歌唱,呼吸的運作位置大不相同;而兩者腹部的發力方向在呼吸方法上又各有千秋,對於在管樂吹奏專業學生的聲樂歌唱教學和在聲樂歌唱專業學生的管樂教學中,注意調整、運用適合這兩門課程特點的呼吸方法,才可能從根本上保證教學質量。

管樂專業教師一旦發現健康的學生吹奏出的聲音軟弱無力時,就應該去注意分析學生在吹奏時是否錯用了聲樂歌唱的呼吸方法;而聲樂專業的教師一旦發現學生歌唱時聲音僵硬、爆裂、不集中時,就應該去關注學生是否錯用了管樂吹奏的呼吸方法。

同樣,管樂吹奏專業的學生和聲樂歌唱專業的學生也只有自覺努力地正確認識、掌握管樂吹奏和聲樂歌唱有所不同的呼吸方法,並通過正確而持久的呼吸訓練與綜合訓練的實踐,才能切實、有效地提高管樂吹奏和聲樂歌唱所要求達到的藝能水平。

參考文獻:

[1]沈湘《聲樂教學藝術》 [M].華樂出版社,2003.2